旅游发展的高中地理工业区位区位如何影响外汇收入漏损

下列关于旅游活动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发展国际旅游可以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 B.发展旅游业能够扩大就业 C.发展国际旅游能减轻商品市场的压力.弥补商品供应的某些不足.抑制物价 D.发展旅游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扩大交流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旅游活动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发展国际旅游可以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 B.发展旅游业能够扩大就业 C.发展国际旅游能减轻商品市场的压力,弥补商品供应的某些不足,抑制物价 D.发展旅游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扩大交流
C 解析: 旅游业中增加外汇收入的是国际旅游,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现代旅游的发展可以扩大就业,拉动经济发展,加强各地文化交流,促进社会文化繁荣;发展国内旅游,刺激消费,能减轻商品市场的压力,弥补商品供应的某些不足,起到抑制物价的作用。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地理测验题(第一章)
下列关于旅游活动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发展国际旅游可以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
B.发展旅游业能够扩大就业
C.发展进口旅游能减轻商品商场压力,弥补商品供应的某些不足,抑制物价
D.发展旅游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扩大交流
科目:高中地理
下列关于旅游活动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发展国际旅游可以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
B.发展旅游业能够扩大就业
C.发展国际旅游能减轻商品市场的压力,弥补商品供应的某些不足,抑制物价
D.发展旅游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扩大交流
科目:高中地理
下列关于旅游活动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展国内旅游可以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 B.发展旅游业能够扩大就业? C.发展进口旅游能减轻商品市场压力,弥补商品供应的某些不足,抑制物价? D.发展旅游只能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科目:高中地理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旅游活动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发展国际旅游可以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B.发展旅游业能够扩大就业C.发展进口旅游能减轻商品商场压力,弥补商品供应的某些不足,抑制物价D.发展旅游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扩大交流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10分)旅游地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旅游外汇收入成为旅游业总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示意我国旅游外汇收入增长的空间差异(图中O为全国平均水平)。曹冬柏
概括我国旅游外汇收入增长的空间差异并分析原因。
空间差异:我国旅游外汇收入增长较快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2分),中部和西部地区增长较慢(2分)。原因:与中西部地区相比,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区位条件优越,交通发达,目的地可达性强;(2分)改革开放早,对外开放水平高;(2分)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2分)或:与东部地区相比,我国中西部地区区位条件差,交通欠发达,目的地可达性弱(2分);中西部改革开放晚,对外开放水平低(2分);中西部旅游基础设施欠完善,接待能力较弱(2分)。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文章责编:gaoxiaoliang&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 9:22:35)?&&( 14:18:57)?&&( 13:26:39)?&&( 13:21:44)?&&( 9:38:36)?&&( 13:34:1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精选推荐专题 |
|        |
实用工具 |
| 大全 | 大全     |
版权声明:如果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考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电 话:010- 传 真:010-旅游地理教案
旅 游 地 理 学 教
适用专业:地理科学
材:《旅游地理学》保继刚、楚义芳编
主管部门级别S17
社会政策P8
地方积极性S18
入境限制S18
旅游地在总体布局中的地位S20
三、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1. 评价使用的数学模型 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建立后,可以进而求出评价数学模型。评价者将评价指标间的关系近似地归结为:Wi=A
i=1,2,…,n
试中Wi某一个指标的重要,称为权重;Ai是某一指标的分值,A则是地区旅游资源评价的总分值;n是全部指标的个数。
2. 确定权重
确定权重可采用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要首先确定个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为此,可组织专家组成分析评估小组完成这一工作,以保证权重数据如下:
,C2=0.391,C3=0.114,C4=0.226;P1=0.148,P2=0.091,P3=0.286,P4=0.105;
P5=0.097,P6=0.047,P7=0.154,P8=0.072;
S1=0.090S2=0.058,S3=0.091,S4=0.113,S5=0.066,S6=00.52,S7=0.055,S8=0.064,S9=0.041,S10=0.097,S11=0.047,S12=0.021,S13=0.014,S14=0.038,S15=0.026,S16=0.055,S17=0.024,S18=0.015,S19=0.017,
S20=0.016,
概括地看四大类因素重要性排序是C1>C2>C3>C4,即质量因素排在第一位。较为详细的比较P层指标的重要性,可以看出对一个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影响较大的是旅游资源本身的质量、地区经济和所拥有的游客市场大小。
旅游地生命期与空间竞争
教学目标:
1.了解旅游地莘闵周期的基本理论;
2.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
3.旅游地空间竞争的理论;名山旅游地与喀斯特旅游地空间竞争特点;
重点与难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一、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德国学者克里斯泰勒在研究欧洲旅游业发展时提出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概念,美国学者斯坦斯菲尔德在研究大西洋城铝与哦发展事业提出了类似的概念。被学者广泛推崇的是巴特勒提出的理论。
巴特勒根据周期的概念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六个阶段:
1.探查阶段:旅游地发展的初始阶段;特点是旅游地只有零星的游客,没有特别的设施,其自然和和社会经济环境未因旅游地的产生而发上变化.
2.参与阶段:随着旅游者人数的增多,旅游逐渐变得有规律,本地的居民开始为旅游者提供 一些基本旅游设施.旅游季节逐渐形成.有组织的旅游开始出现.
3.发展阶段:在大量的广告和旅游者的宣传下,形成了成熟的旅游市场,外来投资增多,旅游设施完善,旅游收入剧增.
4.巩固阶段:游客增长率将下降但游客量将继续增加并超过居民数量.旅游地服务功能完善,部分常住居民因没有参与旅游业和对旅游者的到来对生产生活带来的不便而不满.
5.停滞阶段:游客量达到最大,旅游环境容量趋于饱和,环境和社会问题出现,旅游形象出现危机,接待设施过剩.
6.衰落或复苏阶段:旅游市场衰落,竞争力下降,旅游设施逐渐被其他设施代替,更多的旅游设施对游客的吸引力下降而消失,旅游地逐渐失去旅游功能.
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评述
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作为旅游地的解释模型;指导市场营销和规划;作为预测工具。
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率与哦地演化的理论框架,应用这个理论框架去分析各种不同的旅游地具体生命周期特点及规律、分析形成这些具体的生命周期特点和内在原因可以有效地知道旅游地的规划和管理。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
一、具有广域旅游资源的国际市场
具有广域旅游市场的国际旅游地以北京颐和园为例。安徽黄山为例。可以没有探索阶段和参与阶段直接发展阶段,现颐和园、或者前两个阶段时间较短,但是成熟稳定阶段维持时间长。
二、具有区域旅游资源市场的国家级旅游地
由于面临的旅游地空间竞争,又连续的巴特勒生命各个阶段,稳定发展阶段短,导致较快进入停滞和衰退阶段,如肇庆七星岩—鼎湖山风景名胜区。原因:
1.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是一种遍在性旅游资源存在着较大的旅游资源竞争压力。
2.共性大、独特性小,重游率低。
二、具有区域旅游市场的国家级旅游地
以广东肇庆七星岩为例。
三、喀斯特洞穴旅游地
喀斯特旅游地生命周的独特性:没有坦察和参与阶段,直接进入发展阶段。孤立的洞穴巩固阶段和停止阶段都很短,很快进入衰落阶段衰落代一定程度后会在某一个旅游水平上维持发展。
特点是:1.遍在型旅游资源;
2.共性大独特性小、重游率低;
第三节 旅游地空间竞争
一、旅游地空间竞争的理论解释
由于多个旅游地在同一个地域内出现,他们各自的旅游吸引力往往会出现此消彼长或共同增长的动态变化和旅游地市场结构的在组织的现象。
理论模型:
Tij=GPiAj/Dbij
Tij为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游次数的量度;__
G、b为经验参数;
Pi 为客源地的人口规模、财富或旅行倾向的量度;
Aj 为目的地吸引力或容量的某种量度;
Dbij 为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之间的距离;
某一旅游地与其附近的旅游地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可以概括为两种:一种是补充关系,另一种是替代关系。在同一等级旅游地之间,这种作用是相互的,在不同等级的旅游地之间,其作用是单向的,表现为上一等级作用于下一等级。如下表:
旅游地性质相异
旅游地性质相同
旅游地等级相同
旅游地等级不同
上补下关系
上下替代关系
二、名山旅游地的空间竞争
三、喀斯特石林的空间竞争
1.简述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并谈谈你对此理论的看法.
2.试述旅游空间竞争理论的模型。
3.举例分析某旅游地空间竞争特点。
4.名山旅游地空间竞争特点
城市旅游与主题公园
教学目标:
了解城市旅游的发展及其意义,城市旅游吸引力营造的基本原则和建设内容,掌握城市游憩商业区(RBD)的概念及类型,掌握主题公园的概念和布局特点以及影响主题公园开发的因素。
主要内容:
1.城市旅游概念;
2.城市游憩商业区(RBD);
3.主题公园的概念、类型和特点;
4.主题公园布局的影响因素;
重点与难点:城市游憩商业区(RBD)的概念及类型;主题公园的概念和布局特点以及影响主题公园开发的因素。
第一节  城市旅游概述
一、城市旅游概述
城市旅游的定义:目前没有公认的定义,但是城市旅游具有以下特征:
&O以都是风貌、风光、风物、风情为特色的旅游—都市旅游,
&O以城市为目的的旅游活动。
&O旅游者在城市中的旅游活动。
&O利用城市服务设施提供专业化的旅游服务。
二、城市旅游研究的内容
1.城市旅游的需求
2.城市旅游的共给
3.城市旅游的经济
4.城市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5.城市旅游规划管理
6.城市旅游市场营销
四、城市旅游吸引体系
1.城市旅游吸引要素
(1).自然文化遗产类
(2).公务类
(3).经济类
(4).信息、科技类
(5).环境类
(6).娱乐类
(7).城市形象
(8).城市旅游建设的主要内容
2.城市旅游建设的主要内容:
(1)基本原则:注重城市整体塑造。形成主题特与特色;突出核心要素。
(2)城市吸引建设的主要内容:
形象吸引、活动吸引、设施吸引、景观与环境吸引、氛围吸引、服务吸引
第二节 城市游憩商业区(RBD)
一、RBD概念
为季节性涌入城市的游客的需要,城市内集中部置的饭店、娱乐业、新奇事务和礼品商店街区。CBD(中心商务区),包括有百货商店、办公机构、娱乐场所公共建筑等设施的城市最核心部分。
二、RBD与CBD关系
CBD是相对于RBD提出的,所不同的是在区位选者上,CBD通常选者在有商务的中心地段,收土地价格、经济地租、德相互作用所决定的,一般位于城市的中心地段;而RBD则取决于自然和历史所决定的景点。
从形态上,大部分的RBD都是成长条形,以步行街形式设计。
在功能上,RBD是从CBD的功能分化出来的,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地联系。
三、城市RBD的功能及意义
四、城市RBD的类型
主题公园的概念、类型和特点
一、基本概念
1955年美国人沃尔特.迪斯尼以其出色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美国洛杉矶构造了一个理想而愉悦的世界——迪斯尼乐园(Disneyland)。迪斯尼乐园的出现标志着主题公园的诞生。到1970年全美只有3个主题公园,至1980年为止,共有18个主题公园每年吸引6000万人,目前全美已有20个以上的大型主题公元。1983年东京迪斯尼乐园成功开园主题公园在日本蓬勃发展,至1990年已有14个大型主题公园开业。
1989年深圳锦绣中华成功开业标志着中国主题公园的诞生。主题公园遍在中国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基本概念:主题公园是一种有特定的主题,以实体环境的塑造运营管理构成的舞台化的休闲娱乐活动空间,是一种休闲娱乐产业。
二、主题公园的类型
1.以主题内容划分为:花卉园艺为主题;童话世界、科学、宇宙为主题;以博览会博物馆为主题;以保存文化历史为主题;以异国地理环境、动植物特征为主题等。
2.以吸引范围划分:具有国际吸引力的主题公园;具有区域吸引力或国家吸引力的主题公园;具有地方吸引力的主题公园
三、主题公园的特点
1.强烈的个性,普遍的适宜性。
2.被动游憩形式。
3.投入高,占地规模大。
4.高门票,高消费。
第四节 主题公园布局的影响因素
一、客源市场和交通条件
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三、城市旅游感知形象
四、空间积聚和竞争
五、决策者行为
1.城市旅游吸引力营造的基本原则和建设主体是什么?
2.RBD的概念及类型。
3.主题公园的概念和类型。
4.影响主题公园的布局因素有哪些?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第七章 旅游环境容量
教学目标:
1.掌握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体系;
2.旅游环境容量在国内外研究概况;
3.旅游环境容量的量测和在旅游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
重点与难点:旅游容量的概念和旅游容量的测定。旅游容量在旅游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
第一节 研究进展概况
一、旅游容量:又称旅游承载力或特定范围内合理旅游规模。指某一旅游空间内在某一时间段所能容纳的合理旅游数量。是一个概念体系。在旅游容量研究中有四种基本容量,他们又可以分为共给和需求两个方面:
1.旅游心里容量旅游者在从事旅游活动时,在不降低旅游效果的条件下,景区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的最大量。
2.旅游资源生态容量:在保持旅游资源自然生态不至退化的前提下,旅游场所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
3.旅游经济发展容量:区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所能接纳的旅游活动量。
4.旅游地域社会容量:旅游接待地的人口构成、宗教信仰、风俗民情生活方式和社会开放程度所决定的当地居民可以承受的旅游者数量。
二、旅游容量的研究进展
1963年拉佩兹(Lapage)首次提出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一些旅游规划人员和旅游学者渐渐地意识到旅游地接待的游客量在一定时间内应有一定的限度,以保证旅游环境质量的水准,并使绝大多数游客满意。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世界旅游组织开始了由旅游容量与旅游饱和的内容或专门的研究报告。旅游容量概念在旅游规划和管理中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旅游容量所涉及的资源、区域经济、和社会环境自然生态和旅游者各个方面也都有大量的研究和数据作为使用的数据和参考。
第二节 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体系
一、基本容量
包括5种基本容量:他们又分为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
1.旅游心理容量:需求方面的唯一一个容量它是从旅游者的角度来考虑几旅游着某一地域从事旅游活动时在不降低活动质量时地域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最大量,也称为旅游感知容量。
2.旅游资源容量:一定时间内旅游资源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
3.旅游生态容量:一定时间内一定区域范围内自然生态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
生态环境容量。生态环境容量的测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主要考虑一下因素:
——土壤:土壤密度、土壤组成、土壤侵蚀。
——植被:植被覆盖率、植被组成、植被年龄结构、稀有植物保护植被机械性损伤。
——水:水中病原体的数目与种类、水中的养分及水生植物的生长情况、污染物。
——野生动物:栖息地、种群组成、种群改变、种群活动及对种群活动的影响。
——大气。
由于风景区容量应随规划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对一定规划期的游客量,应综合分析并满足该地区的生态承载量、游览心理标准等因素而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生态允许标准应符合表
表5; 游憩用地生态容量
允许容量和用地指标
1. 针叶林地 2~3
2. 阔叶林地 4~8
3. 森林公园 15~20
4. 疏林草原 20~25
5. 草地公园 70
6. 城镇公园 30~200
7. 专用浴场 500
8. 浴场水域
9. 浴场沙滩
4. 旅游经济发展容量:一定时间内旅游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程度所决定的能够接纳的旅游活动量
旅游地域社会容量
二、非基本容量
基本容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外延,到处一系列的其他的容量概念,这些概念在实际工作中比基本容量的概念应用的更多,使旅游规划和管理中的直接可利用的工具。
1.旅游合理容量和旅游极限容量。
2.既有旅游容量和期望旅游容量。
3.与旅游的空间尺度相关联的容量概念:景点旅游容量、景区旅游容量、旅游地容量、区域旅游容量。
第三节 旅游环境容量的量测
第四节 旅游环境容量在旅游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
一、旅游饱和、旅游超载与影响
旅游地域和场所承受的旅游流量或活动量达到极限容量称之为旅游饱和,超出极限容量值是旅游超载。
根据旅游饱和与超载发生的是金和空间特点可以将其分为入下几种情况:
1.周期性饱和与超载和偶发性饱和与超载。
2.长期性饱和与超载与短期性饱和与超载。
3.空间上的整体性饱和与超载和局部性饱和与超载。
旅游饱和与超载对于环境和设施的影响:
1.践踏后果。2.对水体的影响。3.噪声。4.对设施的影响。
二、旅游超载与旅游的空间分流
设法消除旅游饱和与超载成为旅游管理和规划的重要工作。其措施有两方面:
1.从旅游需求方面着眼,减低旅游旺季的高峰流量,使旺季的旅游流量在饱和点之内。(媒体宣传)
2.提高旅游供给能力,调控旅游供给的内部结构,合理引导旅游需求,对旅游者实行空间上的分流。(外部空间分流措施、内部空间分流措施)
旅游容量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旅游规划开发中对旅游容量的运用
1.旅游规划与开发中加强旅游容量的意识
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包含旅游容量的内容。在不同的旅游地确定不同旅游容量标准,从微观和宏观角度是旅游环境容量得到协调。
2.加强旅游规划开发的协调,解决旅游热点的超载
二、旅游经营管理中对旅游容量的应用
1.有计划地分散旅游客流
明确旅游超载原因,有计划地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分散客流。提高供给能力外,最普遍的做法是利用价格杠杆来平抑旅游淡旺季的差距,
2.旅游客源的多方位化
不同的客源出游时机不同,旅游目的地也不同,因而根据旅游客源的多元化特点,设计不同的旅游线路有效地防止旅游超载与饱和现象。大道从宏观上分流。
3.正确把握旅游推销的时机和力度
旅游推销和宣传应该建立在一定的旅游资源开发基础上,应该考虑推销和宣传的成本和后果把握好时机和力度。
4.在旅游活动筹划中须包括防止旅游超载的措施
在旅游活动筹划中,应该制定预防旅游超载与饱和的应急预案。
5.妥善解决发展旅游和当地居民间的矛盾
旅游业的发展会给当地居民生活造成不便L交通堵塞、物价上涨等)应该扩大基础建设和发展生产解决,吸纳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业增加居民收入。
1.在旅游实践中,你是否感觉到了旅游容量问题存在?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2.是测定一个旅游点的旅游环境容量。
3.简要说明旅游报和与超载的基本类型。
4.试叙旅游饱和与超载对环境的影响。
第八章 旅游交通
教学目标:
旅游与交通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掌握旅游交通的网络结构及其各层交通方式组合特征;了解交通对旅游的促进与制约作用;掌握各种旅游交通的方式特点与发展趋势,掌握特种旅游交通的构成及其文化内涵与使用环境。
1.旅游与交通的关系
2.旅游交通的特点
3.主要旅游交通方式及其发展趋势
4.现代特种旅游交通的工具
重点与难点:旅游与交通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旅游交通的网络结构及其各层交通方式组合特征;交通对旅游的促进与制约作用。
第一节 旅游交通概述
一、概念:
旅游交通是为旅游者实现旅游,从出发地到目的地,以及在目的地内进行游览后再回到出发地,整个旅游活动过程中所利用的各种交通方式总和。包括各种交通设施以及与之相应的一切旅途服务。
现代旅游交通方式:铁路、航空、公路和水路。
旅游交通网络三个层次:
外部交通:从旅游客源地到目的地或目的地内各城市间的交通,属于中远距离的空间位移。主要采用航空和铁路交通。
中间交通:旅游中心城市到各景区的交通,属于中短距离的空间位移。主要采用铁路,公路和水陆交通。
内部交通:景区内交通,景点间的短距离空间位移,是景区规模的大小景区内地形幅度的变化幅度景点间的距离以及景区内旅游活动的特色而异,采用汽车或特殊交通工具和步行为主。
二、旅游交通与通用交通的区别
服务对象的的专一性个特殊性,是指在功能上存在较大的差异。除了运载旅游者的功能外,满足旅游者娱乐、享受乃至炫耀身份地位的需求的功能上升为第一位,
三、旅游交通对旅游的影响
1.旅游交通是旅游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通达的旅游交通是沟通接待地和客源地联系的基础,是旅游行为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是旅游地开发的先决条件。
2.旅游交通是旅游业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吃、住、行3项费用旅游者最基本的旅游消费,旅游交通具有包容两项服务的能力。旅游交通费用的收入是旅游业总收入的重要来源。
3.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决定着旅游业的发展
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交通对旅游业发展的决定作用不同。
第二节 旅游交通运输类型
一、交通运输成本和价格
运输成本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不同的运输方式,其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的比率不同。相对而言,铁路的固定成本不公路的固定成本高,公路可变成本比例较大其竞争性较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比率是旅游交通重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二、旅游交通运输类型
交通运输类型有两部分构成:线路、运输工具。根据交通工具、线路和地理环境,可将旅游交通分为航空、铁路、公路、水路和特种交通等基本类型。
三、旅游者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旅游者在学者旅游交通运输方式的时,主要受价格和费用。距离和时间,收入和旅游经验等因素的影响。
价格对旅游者选择交通方式的敏感性。
时间对旅游者悬着交通方式的影响。
旅游经验得影响。
第三节 主要旅游交通方式及其发展趋势
一、航空旅游交通:
缺点是成本高、能耗大、优点是快捷、舒适、安全、灵活,可跨越天然障碍。在400~500kl以上的长距离旅游和国际旅游中占有重要地位,有无航空条件是能否大规模开展国际旅游业的前提,航空匀速业的发达程度是很亮各国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二、铁路旅游交通:
具有客运量大、票价低、受气候变化影响小、安全正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符合旅游交通经济、舒适、安全正点和环境对交通的要求。缺点:修建铁路工程造价高,受经济和地理条件限制不能短期修建延伸。仅仅为发展旅游业修建铁路,从经济原则讲是不经济的。在经济条件好的国家或地区,可以不考虑任何限制专为发展旅游铺设旅游铁路。
&O近几年来国内铁路部门专门开辟了旅游列车,促进了旅游业发展,
&O高速铁路的发展,旅游直达车的舒适、省时也很大程度地提高了铁路在旅游交通的地位。
三、公里旅游交通:
是最普遍和最普通的短途运输方式,其突出特点是:灵活性大,能深入到旅游点内部,实现“门到门”的运输;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一般道路都能行使汽车;能随时停留把旅游活动从点扩到面上;公路建设投资少、占地少、施工期短,见效快。去电视速度不如火车,可变资本高,运费较高,受气候影响大等。
四、水路旅游交通:
运载量大,能耗少,成本低。船上旅游安闲、舒适、经济(豪华游轮除外)是其他旅游交通无法比拟的。从旅游角度讲,沿河、沿海、地区往往是旅游资源丰富而集中的地区。人们边航行、边游览欣赏回味。
现代水陆交通发展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提高速度,克服自身的不利条件,以其他交通方式竞争,例如气垫船的使用。二是充分利用轮船体积大,具有扩大服务设施的可能性的特点,旅游设施完备、豪华方向发展、满足游客的高要求服务成为专为旅游服务的游轮。
五、旅游特种旅游交通——索道
&O由驱动器带动钢绳牵引客箱或货箱,在距离地面一定高度的空间运行的交通方式。包括三个硬件组成,即:运行线路、运载工具、起始站和终到站。
&O索道建设问题
1.索道建设的利弊:索道建设是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的需要。能减少有人体力消耗,缩短旅游时间,改善景区接待能力。但是使风景区面貌受到破坏,使自然风貌受到损害,索道与自然景观不相协调,会破坏自然美的完整和和谐。
2.索道建设的原则:经济原则,索道建设要做好投资效益分析,避免建成后亏本经营。与景观协调原则,要与景观相协调,保护自然美的和谐与完整。
1.以一次长距离旅游为例阐述旅游交通网络的结构。
2.试述交通运输和价格的关系。
3.旅游交通运输又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4.举例论证旅游对交通的拉动作用。
5.举例论证交通对旅游的促进和遏制作用。
第九章 旅游区划
教学目标:
1.旅游区划的目的、意义和原则;
2.中国旅游资源区划;
3.中国大陆地区旅游季节气候区划;
4.中国旅游地理区划;
5.中国旅游文化区划;
重点与难点:旅游区划的目的、意义和原则;中国旅游资源区划。
第一节 旅游区划的目的、意义和原则
一、旅游区的概念和特性
一般所指的旅游区,是综合性的旅游区,即指含有若干共性特征的旅游景点与旅游接待设施组成的地域综合体,它不仅包括旅游资源,也含有为旅游者实现旅游目的而不可缺少的各种基础设施。
一般而言,旅游区具有下列特性:
1.系统性:旅游区在职能上和地域上是完整的,具有已配套的社会功能,其中首要是恢复和增强人的健康、体力、能力和精力,满足其精神与物质的需要。
2.地域性:旅游区以一定的度与空间为载体,每一个旅游区内至少有一个完善的旅游中心或旅游组织基地,并要有发达的旅游交通网络联系内外,是一个结构有序的开放系统。
3.层次性:旅游区有不同的功能类型和不同等级的层次之分,各个层次的旅游区组合成为一个完善的旅游区系统。
4.优化性:指组织建立旅游区以外及旅游区经营管理都达到最佳程度,从而可以最大地发挥旅游区的功能,最顺利地达到理想的目的取得最佳效果。
二、旅游区划的类型
1.旅游资源区划
2.旅游气候区划
3.旅游者产出区划
4.旅游感应区划
5.功能区划
6.现状旅游区划和远景旅游区划
7.综合区划
三、旅游区划的目的和意义
旅游区划应达到如下目的:
1.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通过实地工作和综合分析,找出比较合理的旅游区界线;
2.确定各旅游区的性质、特征和地位,指出其今后发展的方向;
3.分析确定区内各级旅游经济中心。
第二节 区划案例
一、中国旅游区划研究现状
迄今为止,中国尚未进行正式的旅游区划。一些学者为了教学的需要,或从科研的角度,依不同的目的,提出了一些不同的区划方案。
二、中国旅游资源区划原则和方法
郭来喜的中国旅游地理区划方案,分为三个层次:旅游带、旅游省和旅游区。
依据上述原则,作者将全国划分为9个大旅游带:
1.京华古今风貌旅游带。
2.白山黑水北国风光旅游带。
3.丝路寻踪民族风情旅游带。
4.华夏文明访古旅游带。
5.西南奇山秀水民族风情旅游带。
6.荆楚文化湖山景观旅游带。
7.吴越文化江南水乡风光旅游带。
8.岭南文化南亚热带-热带风光旅游带。
9.世界屋脊猎奇探险旅游带。
三、中国大陆地区旅游季节气候区划
1.区划原则和方法
濮静娟、朱晔应用特吉旺以气温为主导因素来考虑的舒适度和风效指数的概念,对中国大陆地区气象资料进行分析计算,分别得出各地多年月平均值的舒适度和风效指数,由其时空分布分析归纳出各地最佳旅游月份和适宜旅游季节,进而进行旅游季节气候区划。
2.区划指标
(1)大区指标
(2)气候区指标
(3)气候亚区指标
四、中国旅游文化区划
陈传康的中国旅游文化区方案指出7个旅游文化区的范围、传统文化资源、现代文化资源、自然风光、开发重点和客源市场。
1.什么是旅游区?旅游区有哪些特性?
2.旅游区划应遵循那些原则?
3.阎守翼中国旅游资源区划方案、濮静娟等的中国大陆地区旅游季节区划方案、郭来喜中国旅游地理区划及陈传康的文化区划方案各有什么特点?
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教学目标:
1.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
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
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
旅游对区域的文化影响;
重点与难点:如何全面、科学地对各种旅游开发影响进行分析,认识旅游开发的作用。
第一节 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
一、旅游业的经济特性
1.旅游业是一种无形的出口产业。
2.旅游是一种零散的综合产品。它由多种经济部门组合而成,同时受多种经济部门的制约和影响。
3.旅游业是一项极不稳定的出口产业。
二、旅游与经济发展
1.出口初级产品的不利之处
2.旅游作为无形出口业的优越之处
三、旅游与收支平衡
1.发展旅游业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赚取外汇,改善收支平衡状况。
2.扩大国家的外汇收入有两条途径:
一条是通过外贸的途径,赚取的外汇称贸易外汇;
另一条是通过非贸易的途径,赚取的外汇称为非贸易外汇。
3.旅游业收入属于非贸易外汇。
(1)旅游外汇漏损的几种形式
(2)决定“漏损”范围和程度的情况
四、旅游与就业
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研究表明:旅游业每投资8万美元,相应制造41个就业机会,北京市1987年饭店、招待所固定资产约2.2亿元,从业人员6.74万人,即相当于安排一个人就业需要固定资产3300元。仅相当于重工业的33.7%,轻工业的63.9%。
旅游业的直接就业;旅游业的间接就业。
五、旅游与税收
旅游业通过本身的经营活动,在增加收入的同时,还能带来盈利。
六、旅游与经济结构
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旅游目的地区域经济结构的发生改变。旅游消费涉及到的食、住、行游、购等多方面,为了与旅游者的消费相适应,必须调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最明显的是直接提供旅游消费资源的各部门,如交通、通讯、轻工建筑及农业等,由此可见,旅游业对调整一、二、三产业经济结构发生一定的影响。
七、旅游对区域经济的消极影响
1.旅游过度超前发展
2.过分依赖旅游业
3.通货膨胀和土地价格
八、关于旅游总收入和旅游增加值
1.旅游总收入:在旅游过程中,游客购买相应的服务或货物以满足自己旅行、游览、住宿、饮食、娱乐、购物等方面的需要而支付的货币,构成旅游经营者的旅游总收入。
2.旅游增加值:旅游总收入扣除外购的物品和服务(中间消耗)为旅游增加值。
第二节  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
一、旅游与环境的关系
1.独立关系:旅游和环境保护各自发展,互相没有借助和干扰,保持独立。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
2.共生关系:相互支持,彼此受益。
3.冲突关系:旅游对环境的有害影响时就发生冲突。
二、旅游与环境的共生关系
|促成旅游与环境的共生关系的因素。
| 旅游对环境的保护有四种形式:旅游促进了历史古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旅游促进一些旧的建筑为新的旅游设施的改造。旅游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推动力。旅游是采取行政规划的控制成为可能。
三、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旅游与植物
|旅游与水质量
|旅游与大气质量
|旅游与野生动物
|旅游与地质
|实例分析——中国自然保护区保护问题
四、旅游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1.旅游对风景区的影响
(1).建筑污染
(2).带状发展和蔓延
(3).基础设施超负荷
(4).与本地居民隔离
(5).交通堵塞
2.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影响
第三节 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
一、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
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指的是,旅游业对旅游目的地社会带来的表现在价值观、个
人行为、家庭关系、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宗教、语言、健康等方面的变化,简单地说,是对人的影响,是旅游地居民通过与游客的直接或间接接触所受到的影响。
1.旅游地居民态度——从欢迎到憎畏
2.示范效应
3.新殖民主义
4.旅游和社会道德
5.旅游与宗教
6.旅游与语言
7.旅游与健康
第四节 旅游对区域的文化影响
一、旅游与文化的变更和交流
二、旅游与文化的物质形式
三、旅游业和文化的非物质形式
四、文化优越感
1.旅游业有什么经济特性?这些特性对旅游开发的意义怎样?
2.旅游与环境又哪几种关系?
3.旅游开发对旅游目的地有那些消极影响?只举例说明。
4.分析旅游对社会、文化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第十一章 旅游规划
教学目标:
1.掌握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
2.旅游规划的层次和内容及旅游规划规划的组成要素;
3.旅游规划的程序;
6.旅游线路的类型及旅游线路设计的理论原则。
重点与难点:旅游规划的层次和内容及旅游规划规划的组成要素;.旅游线路的类型及旅游线路设计的理论原则。
旅游规划概述
一、旅游规划概述
国外旅游规划研究的发展 (本段主要依据范业正等(1998)的研究成果撰写。)?
| 初始阶段
| 过渡阶段
| 快速发展阶段
| 深入发展阶段
国内旅游规划(研究)的发展?
我国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同的旅游规划:
| 资源导向的旅游规划
| 套用城市规划模式的旅游规划
| 综合性的旅游规划
一、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意义和步骤
(一)区域旅游发展的理论基础
旅游业内部结构的框架关系
二、旅游发展战略包括的内容
&O战略方针:总体思想。例如我国提出的“适度超前”
&O战略目标:在战略方针指导下旅游业应达到的较具体的境地
&O确定战略目标的依据
&O战略重点: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
三、旅游规划的层次和内容
1.按性质划分:分为旅游发展规划和开发规划。
2.按范围划分:国际旅游规划、国家旅游规划、区域旅游规划等。因斯克普(Inskeep,E.,1991)将旅游规划按范围划分为国际旅游规划、国家旅游规划、区域旅游规划、亚区旅游规划(subregional planning)、开发区土地利用规划(development area land
use planning)、设施用地规划 (facility site
planning)、设施设计
(facility design)和特别研究(special studies)。
其他规划:开发区土地规划、设施用地规划、旅游经济影响分析、社会环境影响评估、市场分析促销计划和发展项目制定等独立于综合规划之外进行。
四、旅游规划的组成要素
旅游是一项涉及多个行业的经济活动,旅游规划需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等种种因素,非常复杂。因斯克普(Inskeep,E.,1991)认为,旅游规划的基本组成要素有下述6个方面:?
| 旅游吸引物和活动
| 住宿设施
| 其他旅游设施和服务
| 交通设施和服务
| 其他基础设施
| 社会因素
第二节  旅游发展规划
一、区域旅游开发类型
1.资源价值高、区域条件优良、区域背景好
主要开发措施:全方位开发
2.资源价值高、区域条件较好、区域背景差
主要开发措施:国家扶持,适当超前开发
3.资源价值高、区域条件不好、区域背景差
主要开发措施:保护性开发
4.资源价值低、区域条件良好、区域背景好
主要开发措施:恢复古迹或人造高级别旅游资源
二、旅游发展规划内容
1.规划总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供给适度超前发展。
2.规划总体框架(略)
3.规划报告
(1)序言;(2)旅游业发展条件与发展现状评估; (3)市场需求分析及规划;(4)市场供给分析与规划—旅游资源;(5)市场供给分析与规划—服务设施;(6)旅游发展目标;(7)对策与措施。附图1.2.3。
第三节  旅游地规划
一、旅游地规划内容?
旅游地(区)规划是指对旅游地区)(包括旅游度假区、游览区等各类形式)的开发建设所做的规划。
二、以丹霞风景名胜区旅游规划实例介绍来对旅游地(区)规划进行说明(详见书P237)
第四节  旅游线路设计
一、旅游线路设计理论框架:
1.明确目标市场及变化趋势如何
2.接待国经济发展水平、国际旅游发展水平、体制和管理水平等相联系的旅游供给能力
3.旅游者再接待国的自主程度如何
以上构成了旅游线路设计的大背景,旅游线路设计和经营受制于这些因素
二、旅游线路的类型
1.从旅游线路的空间尺度来区分:
大中尺度和小尺度
2.根据旅游者行为和意愿特征:
周游型和逗留型
无论周游或逗留型旅游者,其具体行为不外属于成本(费用、时间、距离)最小化行为或非成本最小化行为(即单纯的满足最大化行为)。
三、旅游线路设计设计的理论原则
1.经济性原则:对旅游者来说价格适当
2.特色性原则:
3.形式多样化原则:系列产品一条线路一定的旅游成本,必须结合一定的体验水平
从目前看规范式向拼合式到跳跃式发展,周游型向逗留型发展。我国目前主要是周游型多。
四、中国旅游线路设计述评
中国国际旅游业目前面临着尽快向国际水平靠拢,从初期的市场应变为主转向市场开发为主的客观要求。其中,旅游线路设计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未来国际旅游的发展将有多大。设计面向国际旅游者的旅游线路方面,中国的旅游实业界必须正视如下几个问题。
1.线型的多样化
2.线型的转移
3.线路销售方式的多样化
第五节 旅游宾馆(酒店)选址
宾馆选址包括第一选址和第二选址两层含义。
1.第一选址即宾馆建在哪个城市或地区的选址,属宏观选址。
2.第二选址即在第一选址确定后的具体位置的选择,属微观选址。?
一、旅游宾馆宏观选址
旅游宾馆的宏观选址主要考虑的是旅游者的空间行为规律。用旅游者的空间行为规律来考虑宾馆宏观选址,有下列几种模式:
1.在同一旅游区中,不宜在旅游资源级别较低的景区,或不是旅游中心城市(或大居民点)选址。
2.在一日游范围内,旅游中心城市(或大居民点)与风景区(旅游点)之间的小居民点不宜选址。
3.在节点状旅游区,只宜在旅游中心城市选址。
4.在一日游范围内,旅游中心城市与风景区之间若出现新的可留住游客的中间机会,可以在此选址。
二、旅游宾馆微观选址
旅游宾馆宏观选址确定后,具体位置的确定即微观选址主要考虑的是与宾馆投资经营相关的因素:?
1.交通因素
2.旅游资源因素
3.土地费用因素
4.扩建因素
5.集聚因素
6.城市规划因素
1.试述旅游规划的层次与内容。
2.旅游规划有哪些内容要素?
3.区域旅游发展分为哪几种类型?举例阐述区域旅游发展类型的其发展旅游业的战略。
4.旅游线路分为哪几种类型?
5.阐述旅游线路设计的理论原则。
6.旅游宾馆选址有何意义?宏观选址和微观选址个考虑什么因素?
参考文献:
区域旅游规划—理论、方法、案例
[2].杨震之.旅游资源开发
[3] 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4] C.J.霍洛韦.
论旅游业---二十一世纪教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地理工业区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