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养老院床位补贴政府补贴是多少

新建民办养老院 每床位补助3000元
第02版:治理雾霾呼吸清新空气
 社长:肖争光 总编辑:屈胜文  国内统一刊号 CN61-0058 邮发代号 51-10
治理雾霾呼吸清新空气
我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
新建民办养老院 每床位补助3000元
&&本报讯(记者 朱雪娇 吉卫华)省政府办公厅近日下发《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对新建民办养老机构每张床位一次性补助3000元,改扩建机构每张床位一次性补助2000元。&&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意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家政服务、居家无障碍设施改造、紧急呼叫、安全援助和老年餐桌等多方面服务。&&鼓励社会资本以独资、承包、合资、合作、联营等方式,兴建老年公寓、老年养护院、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互助幸福院、敬老院等养老机构或服务设施。鼓励民办养老机构接收安置政府供养对象,政府按照规定标准拨付相关生活、医疗、照料等费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发展老年营养保健、医疗康复、饮食服装、休闲旅游、文化传媒等养老产业,积极开发老年保健、老年照护、老年康复辅具、老年宜居社区等产品。&&明确建设民办养老机构补助标准&&《意见》要求,各地要建立民办公益性养老机构建设补贴制度。对符合条件的民办公益性养老机构(含租用期限在10年以上的)新建机构每张床位一次性补助3000元,改扩建机构每张床位一次性补助2000元。具体资金拨付管理办法由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研究制定。各级福利彩票公益金要列出一定比例,“以奖代补”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建设。&&将社会资本兴办养老机构或服务设施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合理安排用地需求,符合条件的,按照土地划拨目录依法划拨。对社会资本兴办的养老机构或服务设施提供的养护服务免征营业税,占用耕地的,免征耕地占用税,用水、用电、用气、用热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采取财政贴息、担保等方式,加大对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金融支持。支持民办养老机构投保责任保险,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开展长期护理保险服务。对民办养老机构或服务设施内设的医疗机构,符合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条件的,可申请纳入定点范围。&&加强对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的管理&&我省将对申请设立民办养老机构的组织或个人严格审查,把好准入关。加强对各级各类养老机构的管理,按照《养老机构管理办法》,研究制定养老服务资格认证、建筑设施、人员配备、安全卫生、等级评定等标准,建立质量评估制度,规范社会资本养老服务行为。&&加强对民办养老机构的管理,健全规章制度,落实安全责任,确保其健康有序发展。要组织开展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搞好职业资格鉴定,积极推行院长岗前培训和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制度,提高民办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 业务联系 QQ:
版权所有 西安新闻网 2008  合作伙伴: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
陕新网审字[号 陕ICP备号2016年申办养老院新政策及标准_2016年养老院新政策
2016年申办养老院新政策及标准_2016年养老院新政策
学习啦【创业政策】 编辑:晓敏
  养老院的数目有限,所以民办养老院逐步受到关注,2016年申办养老院新政策及标准是什么?办理养老院又有什么新政策呢?今天学习啦小编整理了2016年申办养老院新政策及标准分享给大家,欢迎阅读!
  2016年申办养老院新政策及标准
  基本原则
  深化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干预,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激发各类服务主体活力,创新服务供给方式,加强监督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坚持保障基本。以政府为主导,发挥社会力量作用,着力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加大对基层和农村养老服务的投入,充分发挥社区基层组织和服务机构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支持家庭、个人承担应尽责任。
  注重统筹发展。统筹发展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其他多种形式的养老,实行普遍性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相结合。统筹城市和农村养老资源,促进基本养老服务均衡发展。统筹利用各种资源,促进养老服务与医疗、家政、保险、教育、、旅游等相关领域的互动发展。
  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合理的各类养老服务和产品,满足养老服务多样化、多层次需求。
  2016年申办养老院的申请条件及注意事项
  一、申办条件
  1、申请筹办社会福利服务机构:60张床位以上的由市民政局审批,60张床位以下的由所在县(市)区民政局审批,报市民政局备案。
  2、申请领取《社会福利机构执业证书》:由受理民政部门进行实地审验,符合执业申请条件的,发给《社会福利机构执业证书》;不符合执业申请条件的,发给申请人书面整改通知书,申请人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整改,并重新提出执业申请。
  3、办养老院首先需要经办人填写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还得有审办资格证明文件、资金来源证明和固定场所证明文件,以及章程草案,有以上6项条件后就可以到所在辖区的民政部门办理手续。
  二、办理程序
  第一步:兴办企业所在区(市)县民政部门向市政务服务中心民政局窗口提交申请材料,由窗口工作人员进行初审后受理;
  第二步:市民政局在规定的时限内派人对新办企业进行现场调查核实,符合条件的,在审批表上签字盖章;
  第三步:市民政局将相关资料移交市部门审核签章后上报省民政厅;
  第四步:经省民政厅、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审批办证后返回市民政局,由市民政局转交区(市)县民政部门发给新办企业。
  补充说明:
  现在国家鼓励民间投资做福利事业,你要先到当地民政部门咨询,具体要问:用地,贷款,税务,工商,国家有什么补贴政策等,这些都是民间投资者应该享有的优惠政策.
  国家现在已经颁布了这方面的政策,,但跟当地的地方财政有关.总的说国家,地方是鼓励,支持民间投资兴办养老院的!
  还需要说明的就是:所谓资质证明就是说你必须具备办理养老院的条件,硬件\软件缺一不可!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建筑设计规范。
  目前我国已有的大型养老机构一般都能按照建设部、民政部联合颁布的《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较为科学合理的考虑了、通风、内部无障碍交通等问题,以及卧具、饮食、娱乐、医疗等功能配套。
  2)医疗护理上的优势较为明显。由于大型养老机构具有规模优势,较为容易吸引一些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医疗人员加盟,从而提高了医疗护理的服务水准。特别是对那些有多种疾病的高龄老年人,可以使之有医疗保障的安全感。
  3)休闲环境较好。大型养老机构在规划设计时,一般都会结合自有土地、空间的实际情况,建设一些适合老年人活动的场所,种植一些花草树木,以营造一个幽雅休闲的环境。而这一切又都是老年人,特别城市中生活的老年人和子女最为关注的。
  养老机构配套功能完善的重点在两个方面:
  (1)医疗护理服务的配套。民政部门规定养老机构要配套设立医疗室,但医疗室能真正满足老年人的疾病治疗和特殊护理要求吗?显然是不够的。就大型养老机构而言,入住的大都是在7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为什么会出现高龄老年人居多的现象呢?一般是由家庭护理的成本和照顾难度决定的。只有家庭护理成本与养老机构收费相当时,或由于老年人身体状况需要医疗护理时,子女才会送老人入住养老机构。这就对养老机构的医疗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单的医疗室是无法满足需要的。试想500多名70岁以上的老年人,至少有50%的身体都有一些疾病,需要吃药、打针;至少有25%的老年人需要进行留医观察治疗,这样的病患者就诊和住院规模,应有一级甲等以上医院与配套。因此,大型养老机构必须通过合作,或独立申办老年病医院的方式,才能达到医疗护理功能上的配套和完善。
  (2)饮食的科学合理套配。
  养老机构的食堂首先必须按照卫生防疫部门的规定进行设计和装修,满足基本的卫生要操作流程。其次,要针对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特殊要求,科学制定营养食谱,合理控制饮食数量和种类。
  这条道路好走吗?不好走,很艰难。主要存在问题有如下方面:
  1、投入大,回收期长。
  既然养老机构产业化方向是规模经营、品牌经营,那么投入产出情况如何?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事实是,大家都认为养老行业是一个朝阳行业,是有发展前途的,市场非常巨大,竞争格局尚未形成,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可为什么没有人愿意跨入这行业,特别是一些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和个人不愿意投资呢?道理很简单,因为投入大,回收期长,无利可图。我们拿一个同等规模的养老院项目与房地产项目做一个比较,其结果就显而易见。假设在某市有一块10000万m2的土地,容积为3%,建筑面积30000 m2。养老院项目扣除减免的征地补偿费,建筑成本约1770元/ m2,总投资约5300万元,资金成本为年利率6%。养老院的规模按1000张床位计算,回收资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一次性设备购置费,人均收费约8000元,10年的周转率为3次,共计约2400万元;床位费每人每月500元,10年入住率按100%计算共计约6000万元;其他收入抵扣经营成本。这样养老院项目回收投资需要10年,而且没有盈利。而房地产项目的建筑成本约2170元/ m2,总投资约6500万元,房屋销售价格3500元/ m2,回收资金约1.05亿元,包括建设期和销售期在内大概需要2年半到3年时间。结果房地产项目3年内不仅可以收回投资,还可获取约4000万元左右的利润。
本文已影响 人
[2016年申办养老院新政策及标准_2016年养老院新政策]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732人看了觉得好
866人看了觉得好
723人看了觉得好
【创业政策】图文推荐
Copyright & 2006 -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啦 版权所有养老机构如何拿到建设补贴?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本市养老机构建设实施办法的通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字号: 】 【】 【】
上海鼓励民办养老院 补贴力度全国之首
作者:姚建莉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8月底,据央视报道,预计未来20年,我国养老产业规模有望达到20万亿元以上。
  中国老龄化程度最高、年增2.4万80岁以上老人的上海,正在试图引导该产业。9月上旬,接近上海市民政局的知情人士告诉本报,上海或将今年年内,出台一系列养老产业扶持政策。
  该人士介绍,首先上海会出台“全国补贴力度最大、最细”的基础养老设施补贴方案,重点鼓励民资进入,“现有市、区级财政共补贴1万,每张床位补贴至少会增加到原来的三到四倍”。
  上海还将制定养老产业准入标准,并出台针对入住老人的评估方案,一系列文件有望在今年内出齐。上海市社会福利行业协会副会长胡丁捷等多名受访专家对本报称,上海此番系列政策的出发点,就是理顺民办与公办养老机构的分工,让他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重点鼓励民办养老机构
  上海即将出台的养老机构补贴政策,被接近上海民政局的上述知情人士称为,“全国力度最大、最细”,当中重要部分是新增对养老床位补贴。
  目前,上海市对每张新增养老床位的基本补贴是1万元――其中市级财政补贴5000元,区(县)级财政配套5000元。一些财力较强的区县另有增加,上海首家民营养老机构金色港湾院院长谢荣娣介绍,最多的浦东新区已对每张床位补到2.9万元。
  接近上海市民政局的知情人士称,“即将推出的方案肯定要超过现有最大额度,通过审核的每张床位补贴至少会增加到原来的三到四倍,补贴重点由区县级财政负责”。
  “具体补贴测算很复杂,政府找了第三方咨询公司,做了近一年才推敲出来。”
  上海现有床位10.2万张,其中公办4.9万张,民营5.3万张。以原先床均补贴1万为基数,一定比例通过资质审核,新增床位补贴二倍粗略计算,上海市及区县财政为此至少要多支出数亿元。
  而新增补贴的最大受益者,上述知情人士称,肯定是倾向于民间养老机构。
  事实上,上海市更大比重的养老机构是民资在运营,少部分有资金实力的民资将机构用房买下,自己拥有产权;多数则租房运营,随时面临关闭风险。
  所以对民资的补贴有前提,“新方案重点鼓励民资办养老机构,但前提是物业产权明晰”,上述知情者称。为此,上海市将出台养老院分类标准,评估包括产权、人员资质等系列信息,合格后才发放补贴。
  房价之痒与准入门槛
  即使是有实力自购房的养老院,也需要补贴。
  谢荣娣说,金色港湾近百名员工中多数为护理员,包吃住3000元/月,外加培训费等,工资成本占总成本的60%多,加上水电等日常运营杂费,靠每月向每个老人收3000元费用,根本周转不过来。因此2007年她的养老院动迁时,她搬到了浦东,该区床均2.9万的最高补贴比起其它区的1万能帮助不少。
  谢认为,从一般水平上,补贴确实应该大幅提高。养老机构如果靠租房,运营不会规范,随时面临关闭风险;而一但直接买房,房屋购置成本是大笔费用,硬件不补够,民资办养老生存很困难。
  她给记者算了笔账,“按照现在的房价,中环线外,外环线内,房价一平方至少2.5万,40平方就是100万,加上装修、设施设备、银行利息,多少企业能承担?”
  谢坦言,即使是财力相对雄厚的金色港湾,目前靠补贴和收费也难以生存,“我们自己经营小商店、小旅馆,每年大概有百来万盈利补到养老院”。
  谢称“十二五”期间养老设施床均综合建筑面积,已从25平方米提高到40平方米,“办养老机构投入压力更增加不少”。她们寄望补贴能补到位。
  “不管补多少,原则是不让民办养老机构亏损,已在做的能继续做下去,不敢做的也愿意来投入”,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殷志刚说。
  接近上海民政局的上述知情者介绍,今后很可能不再允许通过租赁房屋新办养老机构。他指出,今后的自有产权房办养老机构补贴加大,而租赁房屋补贴相对较少。
  “将慢慢淘汰实力差的养老机构,让真正有实力的人来做,集中补贴这部分。”胡丁捷也证实。“补贴力度大幅提升,政府要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当然要有产权才可享受补贴”,胡丁捷指出。
  而确权的前提是严格把关其土地用途不得改变,并对进入该领域的民间资本有明确标准评估体系。“怕的是一窝蜂进来,实际做的却不是养老,政府必须严格把关准入标准。”殷志刚说。
  据参与准入标准制定的胡丁捷介绍,该标准将涵盖养老机构举办人的资质、社会诚信、财力、机构服务人员资质、硬软件设施等内容。在相关标准之上,民办机构符合条件就能享受补贴。
  接近上海市民政局的知情人士称,一旦敞开的补贴政策明确,无疑会打消一些民间资本长期投资养老业的顾虑,为他们买下养老机构产权持续开办,吃下定心丸。
  对这些养老机构今后的退出,政府也不硬性限制,胡丁捷说,“随着土地价格上涨,养老机构资产也在升值,将来可以通过转让获得回报。”
  跨部门大养老体系
  胡同时强调,补贴很可能并非仅针对机构,很多人就建议补贴适当考虑老人,“现在80岁以上老人的退休金大概在2300元/月左右,但机构养老的成本大概是3000元/月,有效购买养老服务的能力不够”。
  “(养老)应有的体系是,政府托底、提供基本养老服务,市场解决养老需求的多样化,做中高端养老”,上海交通大学(微博)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章晓懿说。
  “托底机制,实际上是一种消费引导,可以引导老年人把钱拿出来,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也是拉动内需,减轻政府负担。” 胡丁捷说。
  采访中专家还希望建立跨部门的大养老体系,协调对养老机构的支持。
  “办养老机构不像旅游地产、商业地产,对财政贡献立竿见影,至少从经济角度看地方政府可能没有这个利益冲动。”亲和源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波指出。王进一步指出,水电煤、税费优惠等政策的出台是民政局牵头,执行却在不同部门,全国都普遍存在难以落实的情况,结果只能看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
  殷志刚说,“养老对经济的拉动不会立竿见影,但必然是个大盘子,尤其二三十年后老人需求达到高峰,现在是时候做准备了。”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010042号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办养老院床位补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