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可浮动保险”为什么能让商业车险费率浮动系数降下来

大数据时代下的车险改革与创新
大数据时代下的车险改革与创新
作者:屈燕 徐一竞&&&&时间: 13:35:12
▲吴晓军&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裁
&大数据&为车险行业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保险公司通过&大数据&可以多维度实现车险的差异化定价,进一步推动风险和保费更加科学合理地匹配。&互联网+&时代,中国保信在大数据车险的应用场景及市场展望中究竟占有何等地位?
银行业有银联 (中国银行卡联合组织),证券业有中证登(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保险业有中国保信(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互联网+&时代,建设信息共享平台成为各金融行业摘取大数据果实的强劲抓手。
事实上,保险是对&大数据&拥有天然需求的金融行业。随着保险业进入大发展时代,包括财险、寿险以及健康险等,对汇聚各险种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利用,通过数据信息的挖掘和共享,建立一套科学的行业定价基准和风险数据指标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当前,正值商业车险改革、车险经营模式创新、车联网应用与探索的关键时期,在这场商业车险改革大戏中,如何实现车险产品从&以车定价&转向&以人定价&,最终实现品牌车型以及使用者的差异化定价,成立的主要目的是统一建设、运营和管理保险信息共享平台,为保险公司之间及保险业与其他行业之间信息交互提供支持的中国保信总裁吴晓军应邀发表权威观点。
车险改革与&大数据&战略
《当代金融家》:近日,保监会印发了《深化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了商业车险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同时明确了各相关单位的职责分工和工作任务: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负责拟定商业车险示范条款和保费行业基准,建立商业车险新型条款评估和保护机制;财产保险公司负责自主确定商业车险条款,科学厘定商业车险费率,依法报批商业车险条款费率,建立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监测调整机制。在这场商业车险改革&大戏&中,应如何看待中国保信的位置及作用?
据我们所知,中国保信在筹备期间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整合车险平台。如今距离公司成立已有一年,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齐备,6月1日商改平台将正式上线。请您分享一下车险信息平台对商业车险改革起到的重要作用?
吴晓军: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在&大数据&时代,汽车产业的形态正在发生深刻改变,与之相连的车险业务变革也随之初显端倪。随着&大数据&应用的日益广泛,将影响并引领车险业走向费率市场化、管理精细化、数据规范化,为此应当未雨绸缪,励精图治,各方共同推进&大数据&在车险乃至保险领域的互动和应用。
某种意义上,成立中国保信最大的趋势是推动行业数据整合,因此,中国保信是以支持行业发展、服务保险监管、保护保险消费为使命,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化公司,主要职责是建设和运营集中统一、设计科学、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保险业数据信息共享和对外交互平台。
中国保信被天然赋予了&大数据&的政策基因和行业责任,按照保监会关于全国车险平台整合工作方案,中国保信是全国车险平台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单位,因此我们希望能够广泛听取行业各方对车险平台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探索建立行业各方共同参与的信息平台共享共建机制,在平台需求分析、管理和决策,以及网络连接、接口标准、安全建设、技术架构上实现行业共商,在支持创新、服务发展、保护消费者利益上实现行业共赢。
全国车险信息平台是贯彻落实国家《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以及商业车险监管政策规定,为建立车险信息共享与交互机制,支持我国交强险制度实施和车险市场科学发展而搭建的行业公共基础设施。截至2015年3月底,全国车险平台覆盖全国35个省市、59家保险总公司、820家省级保险分公司,拥有交强险和商业险两个核心系统,以及若干周边子系统和辅助系统,实现了行业多年车险承保和理赔数据的存储、共享和实时交互。
全国车险平台从行业试点探索,全国推广到功能不断拓展和完善,已经经历和伴随了车险市场改革发展近10年时间,车险信息共享机制对于行业实施大数据战略和推进费率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车险信息平台是行业与外部数据交互应用的重要基础和依托。目前,全国车险平台已经与公安、交管、税务等相关外部管理单位实现了一定范围的信息交互和共享。我们也积极引入公安部、交通部、中国汽车研究中心等行业数据管理部门的权威身份、交通和汽车生产数据,依托行业数据共享的优势,拓宽行业整体数据维度。未来,我们还将积极引入公安、气象、医疗、教育、信用、移动通信等外部数据,主动与交管、税务、经侦、社保等公共管理部门进行数据交互,依托车险多维度数据支持保险自身信用体系建设,并纳入国家征信体系,发挥外部数据在行业内部治理中的独特作用,依托行业信息共享机制有效延伸保险参与社会治理的范围和触点。
其次,车险信息平台是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技术支撑。此次商业车险改革以市场化为导向,对现有定价模式、费率浮动机制、条款责任和体例都进行了大幅度调整,自去年以来,车险平台按照新的业务规则和监管需求进行了大量的系统改造,配合建设行业车型及纯风险保费库,落实代位求偿及结算,组织保险公司进行系统开发、联调测试,通过系统实现商改的有关规则调整。依托平台数据、技术和资源,配合保监会开展了数据提取和费率测算,未来可以依托平台实现费率测算常态化、费率监测动态化。同时,面对商改费率下行压力,平台在加快推进反欺诈系统、数据分析系统等应用系统建设,促进保险公司反欺诈水平和成本控制能力提升,提高保费充足率,挤压理赔水分,改善保险公司经营绩效,促进商业车险改革成果实现与平稳过渡。
最后,车险信息平台是车险产品和服务创新的重要数据支持。我们希望依托车险信息平台为车险产品和服务创新以及&大数据&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服务。一方面,积极探索和支持保险业参与汽车后市场。我国二手车市场高速发展、前景广阔,北京、郑州等地区的二手车交易已超过新车交易,但管理混乱、诚信缺失特别是价值和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是根本的制约因素。今年,我们已在北京地区试点汽车质量延保责任险的风险评估服务,未来将逐步搭建起延保业务专门平台,探索延保业务风险评估、数据采集与共享机制,培育和促进延保责任险市场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在积极探索车联网技术应用研究。目前,我们受保监会委托,启动了车联网保险应用研究项目,内容包括车联网技术和保险业应用的全球经验,车联网技术对车险市场的影响与挑战、应用场景与模式、产品定价与监管等等,也希望依托车险平台为行业基于车联网的产品创新、商业模式以及监督管理提供服务和支持。
&以客户为中心&的大数据车险
《当代金融家》:众所周知,车险定价方式主要有保额定价、车型定价及使用定价三类。我国目前仍处于保额定价阶段,没有费率区隔。而车型定价是欧美保险市场普遍采用的车险定价模式,对车辆风险的评估准确度更高。车型定价对&海量&数据以及数据处理的需求,令车险信息平台的建设必不可少。据此,您如何看&大数据&车险市场的应用场景与展望?
吴晓军:首先,&大数据&将助推车险定价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大数据&相对于保险定价依赖的传统数据,已经从历史数据扩展到在线数据,从样本数据拓展到全量数据,从结构化数据拓展到非结构化数据。保险定价的基本原理就是&大数法则&,依托这一统计学定律,确保纯风险保费的公平性、合理性和充足性。而&大数据&是一种新的定价理念和风险管理辅助工具,保险企业通过采集和获取客户行为、交易的网络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找寻数据背后风险与成本、收益的匹配规律,可以推动保险公司客户细分化、责任碎片化、产品定制化,优化精算定价模型,实现定价差异化、精准化。
我认为,在未来车险市场竞争中,无外乎两个核心要素,一个是渠道,这是由&渠道为王&的保险业经营管理模式所决定的;另一个是定价,在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定价将成为保险企业安生立命的核心要素。谁拥有数据及数据技术,谁便具备了定价优势,谁就能在新的游戏规则中胜出。
&大数据&在车险定价应用的一个典型案例就是UBI产品(Usage Based Insurance),即通过车联网技术将驾驶操作、汽车运动状态和车辆周围环境等人、路、车数据信息进行传输和存储。保险公司从数据中挖掘出用户的驾驶习惯、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建立以&从人&为主的多维度定价模型。通过欧美车联网保险市场的实践验证,基于驾驶行为的定价比传统定价模式更为科学和有效。美国经历了超过15年的研究推广,车联网保险产品和技术在车险市场已日趋成熟,在美国个人车险市场,前十大保险公司有9家已推出UBI产品。在国内,车联网保险产品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近年来,各方意识到车联网在保险市场的应用潜力,都在积极探索家用车车联网产品。如人保、平安等公司已经开始摸索产品形态,搭建产品流程及系统,收集研究客户反馈。当然,车联网在车险产品定价和创新应用方面,还应当与目前我国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政策和实践形成良性互动。
其次,大数据将助推精准营销和客户细分,实现真正以客户为中心。自改革开放以来,保险市场保费和资产规模迅速扩张,却难以逃脱产品同质化、&跑马圈地&、价格恶性竞争、服务体验差的外部诟病,归根到底还是源于&以产品为中心&的粗放式发展模式。然而,&以客户为中心&的精准营销、个性化服务,如果失去大数据的支持,无异于小船在大海上无导航漂泊,最终无法到达彼岸。&大数据&技术可以更加客观、多维度地对客户进行分析研究,必将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创造消费者需求的关键要素。
随着车险网销、电销等直销渠道的普及和快速发展,未来互联网将成为车险市场的&主战场&,互联网车险市场具有信息量大、传导速度快、高度透明的特点,保险企业必须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精准了解客户需求,确定渠道投入的方式方法,即&在对的时间、为对的客户、提供对的产品&,全面提升客户体验,建立新型的网络自助服务体系,让客户足不出户就可以方便快捷获得投保选择、电子保单、在线客服、报立案件、索赔、赔款支付等保险服务。通过互联网提供保险服务,保险公司可以降低职场租金、代理人佣金和薪资,承保理赔实现无纸化、便捷化,费用成本可以大幅降低。这都有助于从价值上实现&以客户为中心&,因此,未来车险市场将逐步形成线上、线下两个平台。
再次,大数据将助推保险反欺诈风险识别与控制。据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的经验估计,保险欺诈占到保险赔付总额的10%~20%,而车险又是保险欺诈犯罪的&重灾区&。我们从行业反欺诈实际工作中发现,当前车险欺诈案件呈现出团伙化、专业化、流程化等特点,整个保险欺诈案件的所有手续造假都非常缜密,背后已存在利益集团操作,传统风险控制方式面临&瓶颈&。&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技术和创新应用为保险反欺诈工作开创了新途径,在数据完善和历史积累的基础上,从特征分析、因子分析和网络分析入手,可以建立高效的反欺诈鉴别机制,提高反欺诈的靶向性。
近年来,车联网技术已经在一些行业取得了成功,尤其是在物流运输和车队管理方面,利用车联网技术,可以监测车辆、货物在运输途中的去向;借助车联网数据,可以管理司机的驾驶行为,达到节油、省时和安全的目的,从而提高经营效益。未来,这些技术将会更加充分地运用到车险欺诈风险的识别与控制上来。
最后,大数据将助推保险与汽车产业的渗透与融合。在&大数据&时代,保险与汽车将会以数据为媒介进一步实现产业融合与渗透,现在车里面装有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这些用途繁多的装置原来是厂商在制造环节装进去的,未来更多可能是基于保险视角前装或后装的。由于保险对车辆数据的采集和应用,对于汽车生产销售、汽车安全隐患及事故处理、零配件的流通与使用,保险公司也许会比汽车制造商更早、更全、更快的掌握,因为前者更加贴近汽车用户,承担了大部分的车辆维修成本。未来汽车制造商会更加注重保险公司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升车辆性能,优化汽车后市场服务。
更为关键的是保险公司拥有车辆的索赔数据,通过将车辆数据与保险数据相结合,未来可以研究制定建立一套完善的车辆风险评级标准,这对车辆投保、汽车质量延保、二手车定价等均可以提供有效和准确的数据支持,并根据保险数据与车辆数据分析车辆安全状况,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服务。
此外,其他行业的渗透也影响着传统保险市场,特别是科技网络公司,通过对互联网客户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大数据&处理能力,将及时抓住机会,进行跨业经营,很多创新甚至可能颠覆车险市场的局部规则与业态。
&互联网+&时代的二次创业
《当代金融家》:目前,虽然大部分险企都建有自己的数据库,人保财险、国寿财险、平安财险和太平洋财险等多家公司也在试水车联网,但中国保信的现有行业地位和今后发展前景,却被市场各方看好。立足于行业背景,您对&大数据&时代的车险发展有何建议?
吴晓军:当今世界,数据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引领着电子商务、金融投资等各方面的创新与应用,推动了相关行业升级和转型发展。&大数据&、车联网和云计算,已然成为未来车险市场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为保险业改造&红海&、开创&蓝海&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场景。在&大数据&时代,如何构造新型的车险产业链,实现传统车险与信息技术发展、与汽车工业发展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车险的内在价值,进而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更像保险业的&二次创业&,意义重要而深远。
一要研究制定行业&大数据&战略和设施框架。建议保险监管部门完善信息共享平台和保单登记的监管制度框架,为行业&大数据&战略实施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强行业级&大数据&建设,重点推动行业数据标准化建设和有效落地,提高数据整体质量。指导和优化行业共享数据库的采集、存储、处理与结果应用的流程和技术,研究建立行业数据分析框架和模型,依托数据挖掘、云计算平台、虚拟化技术,支持海量、多结构类型、高频度的&大数据&处理。加强行业信息共享的安全体系建设,保障保险机构与共享信息关联生产的连续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要在保险经营和客户服务中嵌入数据思维。保险公司应加强公司内部、各渠道、各产品线的数据整合利用,积极采集全面反映客户行为特征和交易偏好的移动互联、社交媒体、电商、地理位置、OBD等线上数据,引入身份、信用、车辆、驾驶行为等线下数据,构建完整的客户数据图谱。依托数据挖掘技术,推进客户需求分析和客户群组细分,在公司内部建立客户虚拟账户,丰富客户全景视图,加强客户挽留与个性化推荐,促进客户的获取率、留存率和持续率。构建完善的客户自助服务体系,改善客户体验、提升客户忠诚度、提高客户整体价值。保险经营中应嵌入数据分析思维,以数据分析为依据,找出最棘手问题的真正原因,预测未来情况,从而识别差异化竞争的机会并实现业务增长。
三要以数据为媒介,建立&汽车+保险&的生态圈。商业车险改革是中国保险业的&二次创业&,未来基于人、路、车等驾驶数据的UBI车险将成为核心。通过将车辆数据和保险数据相结合,保险公司可以进一步为汽车投保和延保,以及为二手车定价等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支持。在这样的趋势下,保险行业和汽车产业可以数据为媒介,进一步实现产业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本文原标题为《&互联网+&与大数据车险》,刊载于《当代金融家》2015年第6期)
当代金融家
微信号:bankershr
北京市西城区赵登禹路富国街2号院南楼3层
《当代金融家》杂志订阅热线:010-
京ICP备号-1下载慧择APP
领取价值99元大礼包
车险改革带动大数据和“互联网+”为核心的模式发展
发布时间:
  【摘要】商业车险改革在黑龙江、山东、广西、重庆、陕西、青岛6个试点地区相继落地。车险改革带来的“滚雪球”效应将逐渐显现,尤其是以大数据和“互联网+”为核心的模式,将在保险市场领域快速撬动万亿市场的布局。  车险改革:直面三大痼疾  广西保监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现行商业车险条款费率主要基于2006年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制定的ABC三套标准,责任范围和费率水平基本一致,行业沿用至今未做实质性调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法律的调整及行业本身的变化,现行制度一些不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问题逐步显现。车险改革的核心是针对我国保险市场多年以来存在的三大痼疾。  一是保费收取标准与风险程度不匹配,有失公平性原则。例如有些车主安全意识强、出险情况少,理应获得更为优惠的保费,一些出险多的车主为匹配风险程度应缴纳更多的保险费,而目前的制度奖优罚劣不够显著。除此之外,价格相同的不同车型所面临的维修成本也可能是截然不同的,改革前,一辆30万元的宝马与一辆30万元的丰田,保费基本一致,但是出险后,维修价格会不同,理赔成本也不一样,因此,针对不同车型应该在保险费上予以区别对待。  二是原有的ABC条款部分内容亟待完善,消费者迫切希望改变。例如“高保低赔”(投保时按新车购置价确定保险金额并计算保费,而出现全损时则按车辆实际价值赔付)、“无责不赔”(对方责任造成的车辆损失,己方保险公司不负责赔偿)等条款引发争议,需要通过改革进一步完善。  三是行业同质化严重,服务能力需要提升。改革前,各保险公司销售的车险产品没有太大差别,市场上特色化的产品少,消费者几乎没有选择余地,市场主体差异化竞争动力不足,市场缺乏活力,行业整体的服务能力亟待提高。  针对这些问题,我国保险领域确定商业车险改革的目标是有利于满足消费者需求,保护消费者利益。首先是促进费率公平。改革使费率与风险更加匹配,众多驾驶习惯好、出险率低的低风险车主将享受更低的车险费率。其次是拓宽保障范围。新的示范条款扩大了保险责任范围,提高了保障服务能力,尤其是修改了原条款中“无责不赔”、“家庭成员人身伤害不赔”等容易引发争议的内容,有利于更好地保障消费者权益。第三是扩大了消费者的选择权。行业示范条款和保险公司创新型条款并存,丰富商业车险产品供给,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保险需求。四是提升消费者满意度。保险公司以优质优价为目标开展良性竞争,可以在车险价格、服务等方面提高消费者满意度,让更多的人买得起车险,用得好车险。  试水效果:企业抢食 车主受益  6月1日,商业车险改革试点正式启动,事实上,早在商业车险改革正式试点日期之前,作为试点地区的广西就已经抢先试水。5月20日上午,柳工集团退休员工、车主黄国樑就已经成为首位享受商业新车险的车主,阳光保险“超前抢跑”赢得了第一位客户。  平安产险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新的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体制作用下,商业车险市场竞争将从传统的以费用为主的竞争转变为以品牌、产品、服务和创新为核心的全方位、多维度竞争,促进保险行业转型升级和消费者福利提升。  业内人士坦言,商业车险改革在费率定价方面主要包涵了四方面亮点:一是车损险定价引入了车型因子系数,保费根据不同车型进行定价,有望能一定程度上解决车型的赔付差异问题。二是实现保障范围更广泛。例如车辆未上牌情况下出险、双方事故自身车辆无责任、车上货物或者人员意外撞击导致车损等在新的行业示范条款下均可获赔,家庭成员也可以作为“三责险”的“第三者”赔付,投保了专项附加险后,将不再扣减找不到第三方的30%的绝对免赔。三是索赔方式更加明确。车辆受损后车主既可以向责任方索赔,也可以向责任方保险公司索赔,还可以向自己的保险公司申请先行赔付并授权公司向责任方追偿。四是能够让消费者总体受益。例如对于连续三年未出险的车辆,改革后将可以享受无赔款优待系数的最低折扣0.6,连续二年或者上年没有发生事故的无赔款优待系数也会有一定的下浮;新车投保时,保险公司也可根据车主情况利用自身风险控制能力给予车主更多的保费优惠。  来自中国保监会的数据表明,车险改革仅仅过了半个多月时间,6个试点地区各保险机构共承保机动车444252辆,实现商业车险保费收入15.6亿元。其中,续保机动车312571辆,在续保业务中,消费者保费支出较去年增加的保单占比为22.2%,保费下降的占比为77.6%。  雪球效应:撬动万亿市场  桂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区域经济学博士曾鹏分析认为:车险改革带来的“滚雪球”效应将逐渐显现,尤其是以大数据和“互联网+”为核心的模式,将在保险市场领域快速撬动万亿市场的布局。  新车险的商业改革模式是基于对数据的收集,以及在数据收集基础上对车主、车辆可能发生风险的研判。对此,监管部门、市场都在做出巨大努力。  从7月1日开始,中国保监会就要求各财产保险公司按照规定的指标、口径及要求报送统计数据。中国保险学会会长姚庆海认为,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下,汽车消费者的个人信息、社会信息和汽车的静动态信息数据,在为保险行业风险管理带来基础性技术支撑的同时,也给消费者汽车生活、产业链协同发展以及社会管理带来现实价值。  与监管部门布局大数据搜集、报送、共享平台的同时,民营企业也在加快对这一数据市场资源的争夺。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我国车驾管业务的改革,来自交警部门不涉及驾驶员隐私的数据将很可能全面放开,目前,包括4s店、汽车生产厂家、保险公司都在快速布局这一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车险信息平台是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技术支撑和车险产品服务创新的重要数据支持。到目前为止,全国车险信息平台覆盖全国35个省市、59家保险总公司、822家省级保险分公司,基本实现了全国范围内机动车辆保险数据信息的汇集利用和交互共享。  车联网的布局也引人关注。但是,车联网的数据信息有赖于统一车辆通信协议建立,尽管用于车联网技术的车载设备的价格已下降至每台大约200元,但仍然面临着投入高、推广难、渗透率低等一系列问题。从总体上看,我国车联网保险仍处在发展初期,产业链上的参与者正在积极构建局部车联网。  慧择提示:众多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下,汽车消费者的个人信息、社会信息和汽车的静动态信息数据,在为保险行业风险管理带来基础性技术支撑的同时,也给消费者汽车生活、产业链协同发展以及社会管理带来现实价值。很可能是在“互联网+”时代第一个实现“现金回笼”的模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慧择保险网无关。慧择保险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特此声明
上一篇:下一篇:
搜索相关搜索
暂时没有用户对该产品做出评论。
暂时没有用户对该产品做出评论。
其&&&&&&它
慧择保险APP
移动端下载,马上领取保险!
关注慧择微信
微信投保,扫码惊喜太平洋保险集团旗下:
您现在的位置: >
如果不出意外,今年8月,中国将宣布实施汽车保险的费率市场化改革。作为今天在中国年保费规模近7000亿人民币,每年以1000亿增速,涉及亿万车主切身利益的车险,中国的汽车保险改革,备受广泛关注。如果不出意外,今年8月,中国将宣布实施汽车保险的费率市场化改革。作为今天在中国年保费规模近7000亿人民币,每年以1000亿增速,涉及亿万车主切身利益的车险,中国的汽车保险改革,备受广泛关注。一句话概括中国汽车保险改革,那就是:玩法变了。具体地说,汽车保险的定价方式、定价因子,即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对任何一个行业来说,定价方式变了,这绝对是一件大事情。中国车险费率化改革,除了将对车险本身产生变化,对包括买车、修车、二手车、车联网会产生怎样的变化?今天说说我的观点和判断,纯粹个人观点,欢迎大家交流。改变一:车险价格与驾驶行为密切相关我们今天的车险价格,是由“车”决定的。换句话说,来自车的因素,决定了我们的车险多少钱。这可以从今天中国的汽车保险公司,现行的汽车保费计算因素就能明白:新车购置价多少、开了几年、上一年度出险情况……举个例子说,比如A和B同时开的是一款奥迪A4L的汽车,A沉着稳重,一直以来驾驶习惯都比较不错,连续3年都没出过一次险;但B却行为粗鲁,也不大注重交通安全法规,急刹车急加速,一年小碰撞不断。而根据中国现行以政府定价为主,非市场化定价的汽车保险条款费率,A和B每年的汽车保费,并不会因为两人完全不同的交通驾驶习惯有多大差异——结果是:A尽管每年不出险,但每年的保费并没多大变化,他没有享受到作为一名驾驶习惯的好车主,应该得到的优待;而B尽管一直出险,但由于车险定价原因,他的保费上涨不过区区几百元。在中国有多少这样的A和B?我们来看一组数字:根据各大保险公司公开披露的财报不难发现,今年几乎用了近80%的不出险的“好车主”的保费,用于支付赔偿了20%左右的常常出险的车主。车险一旦真正实现费率市场化,好车主的保费将被降下来,因为这一部分不出险或出险很少的车主,对保险公司来说,可能是100%的利润。而那20%常出险的车主,今后的保费就可能很贵了,每出一次险保费可能就会大幅上升。这样做的目的,也符合保险业本身的商业行为属性:好车主应该受到更好的优待,出险的车主保费应该上浮。不过,要真正实现保费的差别化,就需要把车主清晰化、把驾驶行为数据化,如果仅靠现阶段保险公司的理赔记录,这显然是不够建模分析的,其数据分析的有效性和可预测性将大打折扣。这就意味着,车险费率化后,我们车险定价的因子,将实现从“车”到“人”的转变。简单地说,我认为未来分析车主驾驶行为的数据大致来自三个方面:1.汽车理赔的数据——决定了一名车主在汽车驾驶维修的情况2.汽车交通违法的数据——决定了一名车主在参与公共交通时的态度3.汽车车主驾驶的数据——决定了这辆车的状态和一名车主的驾驶行为偏好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光有这些数据,也是不够的,还需要把这些数据进行保险数据建模,风险因子评估,找出这些数据中真正有效的——和可能发生的汽车保险风险的内在联系,从而真正实现有效预测。改变二:同价位车型车险价格完全不同中国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绝不仅仅是车险本身。我认为作为汽车后市场每年最大消费的汽车保险,如果定价的方式变了,整个汽车后市场产业链也将受到连锁反应。换句话说,我认为今年中国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将决定中国未来20年的汽车后市场生态体系和利益格局。新车的价格,也会受到汽车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大家应该还记得前不久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联合发布的汽车“零整比”报告。据报告发布内容显示,以一台奔驰某车型为例,如果把这台新车所有的汽车零部件全部更换,花费的钱,将是这辆新车价格的12倍!换句话说,就是换这台车的零部件,可以马上买12台这样的新车。毫无疑问,汽车零整比报告的发布,彻底将汽车4S店的盈利模式暴露无遗!来自保险业的权威数据显示,今天中国的保险公司汽车保险理赔款,有高达近72%是用于支付了汽车零部件的更换!不同的车型,导致了不同的汽车零部件。在未来,大家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同样买一台30万的汽车,假如A车每年的车险是20000元;但B车可能只要8000元,A车和B车的使用成本就面临着巨大的差异。作为每年都必须购买的汽车保险,车主很显然会精打细算考虑来自车险价格的成本结构和消费承受力。这就意味着,中国车险费率化改革后,我们的消费者在买车时,除了关注车型车价本身,最关注的可能就是这款车的“基础保费”是多少?这个“基础保费”,就来自于基于这款车汽车零部件更换价格的标准。如果你选择了购买了一款“基础保费”很高的汽车,未来无论你来自“人”的因素的驾驶习惯都么优异,那你也必须承受着“车”因素的高富帅。所以我认为,中国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后,不仅可能将汽车4S店黑心暴利的模式真正终结,也将从根本上促使和推动汽车厂家关注整个汽车维修,以及汽车维修产业链参与者对汽车零部件成本价格、供应链体系的重塑和反思。毕竟,东西越来越好的同时,应该是供应链体系越来越科学,成本越来越得到优化,价格应该越来越低。改变三:二手车真实车况不再遮遮掩掩长期以来,我除了对汽车保险研究外最多的,就是二手车。中国汽车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后,实现从“车”到由“人”定价,将从根本上推进中国二手车交易。为什么?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1.真实的车况。二手车最需要解决的是什么?因为不同于新车,提供有统一和标准的售后体系,二手车最大的痛点在于:真实的车况。就是这台车到底怎么样,是真的没大事故,还是就是小碰小擦?真正想买二手车的人对此一无所知,但这又是他们最关注的,这个因素解决了,才是价格。现实中,卖二手车的黄牛们调表、改里程比比皆是,防不胜防。而今天中国从事互联网二手车的项目,没有一家能解决二手车真实车况!他们做的不过是将线下的黄牛撮合到线上完成交易而已。有人会问:我们有先进的德国的意大利的检测设备,全车多达30多项检测……算了吧,在全球范围内,仅仅依靠检测设备,只能是“感知式检测”,根本无法对汽车进行“还原式检测”。2.基于人驾驶的车况。刚刚说的是,来自汽车维修的二手车真实车况数据。其实这还不够,如果我们再思考一下,眼光放得长远一点,您就会发现,这台车撞了多少回,每回多惨,很重要;要是还知道这台车的车主在开车时怎么对待这台车的情况就更好了!这台二手车的上一个车主,到底是一个沉着稳重的白领,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暴发户?也许,你应该已经发现,因为中国汽车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我们需要收集分析和应用来自驾驶者的“人”的因素,那么,未来二手车基于驾驶者的因素,我们也完全知道。这个知道,就是车主的驾驶行为,他的每一段里程、每一个动作都会被数据化。这些数据化,就是实现这个过程的本身。未来我们的二手车真实车况,不仅仅是修了多少回,而应该是踩了多少脚急刹车。改变四:现行汽车维修体系将面临冲击很显然,4S店的好日子,将随着汽车保险费率市场化的实施,而走到尽头,未来4S店不仅卖车不赚钱,修车也会不大好做。我们冷静思考一下:为什么中保协、中汽协会联合发布那个“汽车零整比”报告?这是偶然吗?很显然不是,这是中国汽车保险界联合向汽车维修暴利打响的“第一枪”。一边是一台车的零部件全部更换可以买12台新车,一边是超过70%的理赔款都用于支付给了暴利的汽车厂家和汽车4S店——保险公司不仅被渠道绑架,还一直背着个黑锅。作为最懂数据、最懂得精算的保险业,他们显然不会一直沉沦。如果不出预料,很快将有一大批社会维修机构,成为亿万私家车主出险后汽车修理的新选择。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你出险报案后,定损员就不会像以前那样把你推荐到4S店去送修,而是去一些经过保险公司认证的社会维修企业。其实,低于5000元的事故,真心没必要去4S店。这意味着,汽车保险费率市场化后,现行以汽车厂家——汽车4S店为主导的汽车维修模式,将面临强大的冲击。也许您会说,那不一定,4S店把价格降下来不就完了嘛?可是,这谈何容易?汽车4S店因为其品牌授权,主机厂渠道,庞大的设施、人力等种种因素,他们的价格岂是说降就降,就能降?这个道理不言自明。未来的汽车维修行业,可能会走向两个大的模式:一是以保险公司理赔定损的社会化维修企业。这个企业将全面反击现行的4S店,大家要知道,今天中国保险公司的平均利润率只有不到4%!!!我们如果把理赔维修的成本降低10个百分点,那就意味着我们全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可能就实现了14%。汽车出险维修后的主导权在哪里?谁定损?谁理赔?毫无疑问,真正掌控了汽车维修行业的是:保险公司。二是以社区半径为中心的,互联网线下为主的汽车保养检修模式。今天我们有很多汽车维修保养的互联网项目,但如果认真思考一下,你就会发现,汽车维修保养互联网,其实只有一个机会——即机油、润滑油等销售的前端机会。这样的机会,更多属于像天猫、京东这样的B2C电商平台,因为整个汽车机油等的产业供应链是非常标准和稳定的,而又因为汽车保养是一个必须接入线下的强体验产品,所以未来他的消费场景我认为应该更多可能是:线上采购线下更换。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cn),承载希望、放飞梦想!
车辆热文推
官方微信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险公司车险数据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