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产品精修图或商业人像精修教程可以找什么工作?(不想接单,想进公司踏踏实实的工作)

你需要的专业教程来了 职业修图师讲解中性灰精修人像
开门见山,直接进入主题,先看看效果图对比:
【独家福利 摄影红人精选PSD源文件放送】前往下载:/special_topic/topic_id-24058.html一、什么样的灰是中性灰  为了让更多有心学习PS的朋友少走弯路,所以开始前,咱们先分析下中性灰修图手法的原理依据。  首先,咱们要弄明白什么样子的灰度才是咱们所讲的中性灰。大家应该都清楚图片是由R、G、B三原色组成,每个颜色满阶都是255阶,加上0一共是256阶,所以也就有了1600万色或千万色的说法(256×256×256=)。  当R、G、B值都为255时为白色,当R、G、B值都为0时为黑色, 因为黑与白只是明度的改变,所以当R、G、B值相等且不是0或255时为灰色。当R、G、B值相等且不是0或255时,均等值越大那么这个灰色也就越亮,越小也就越暗。 那么,我们这里所提到的中性灰R、G、B值应该均为128,因为256÷2=128。
  但网络上见到有朋友在自己翻录的中性灰教程里介绍说中性灰的R、G、B值都为125, 如果这类朋友的小学算术没问题的话,肯定就是把R、G、B的满值错解成250了。二、采用什么混合模式最好?  接下来再说一下中性灰修图过程当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将中性灰图层模式修改为柔光。  大家都清楚的一点是,中性灰图层需要配合柔光图层模式才好进行图片的光影与质感修饰, 那么要想更通俗易懂的了解中性灰手法,咱们就必须先理解柔光混合图层模式的具体作用。 在讲柔光混合模式之前,咱们先要明白三个概念,即基色、混合色、结果色。  比如咱们在PS里打开了一张图片,然后新建或复制一层,亦或者置入了一个新的图像, 那么,咱们这里称下面的背景图层为基色层,其每个像素的颜色咱们这里称之为基色; 称上面的图层为混合色层,其每个像素的颜色咱们这里称之为混合色;修改混合色图层的混合模式后显示出的最终效果色,咱们这里称之为结果色。三、柔光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接下来咱们就介绍下柔光模式的特点,柔光混合模式的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  该模式根据混合色的明暗来决定图像的最终效果是变亮还是变暗,继而改变基色的饱和程度。 使用该模式让颜色变亮或变暗,可产生比叠加模式或强光模式更为精细柔和的效果。如果混合色(光源)比50%中灰色亮,则图像变亮,就像被减淡了一样;如果混合色(光源)比50%中灰色暗,则图像变暗,就象被加深了一样; 如果混合色(光源)就是50%中性灰,那么图像明亮程度则保持原状。  用纯黑色或纯白色绘画会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但不会产生纯黑色或纯白色,这是由柔光混合模式在前期设计编程时所依据的计算公式来决定的。  混合色128:结果色 = 基色 + (2 * 混合色 – 255) * (Sqrt(基色/255)*255 – 基色) / 255。  当然,咱们只需要了解相应图层模式的特点即可,没必要去深度研究其计算公式。四、关于加深减淡  大家可能会问,既然“如果混合色(光源)就是50%中性灰,那么图像明亮程度则保持原状。  那么咱们又为何非要给混合层填充中性灰呢?为什么不直接用混合模式为柔光的空白层?这是因为填充了中性灰以后,即可用黑白画笔在中灰层上涂抹以完成图像效果的加深减淡, 也可以直接用减淡加深工具在中性灰图层上涂抹,以达到异曲同工的减淡加深效果。 当然,你如果觉得填充中性灰这一步太麻烦,直接用混合模式为柔光的空白层也是可以的,不过,这样一来你就只有黑白画笔一种选择了,因为空白层是没有任何像素可供加深减淡的。  由于减淡的英文翻译是Dodge,加深的英文翻译是Burn,所以也有人称这类修图方法为D&B,网络上还见到有朋友在自己翻录的中性灰教程里介绍说中性灰图层既可以用柔光,也可以用叠加,这个理解也是大错特错的,因为柔光混合模式与叠加混合模式有着本质上的显著差异。
  下面咱们就再大致介绍一下叠加图层混合模式的特点,以解释为什么说这类理解的错误的:  叠加混合模式的特点是在为底层图像(基色层)添加颜色的同时,可保持底层图像的高光和暗调,该模式是将混合色与基色相互叠加,也就是说底层图像控制着上面的图层,可以使之变亮或变暗。比50%暗的区域将采用正片叠底模式变暗,比50%亮的区域则采用滤色模式变亮。 一般来说,发生变化的都是中间色调,高色和暗色区域基本保持不变。  颜色会被混合,但基色层颜色的高光与阴影部分的亮度细节会被保留。 所以说,中性灰修图法中的中性灰图层混合模式只能为柔光,而不能是叠加。  可能是因为这些朋友在擦中灰层的时候画笔力度偏低,所以很难肉眼分辨出叠加与柔光下的差异, 从而才有了中灰层既可以用叠加模式,也可以用柔光模式、叠加等于柔光的荒谬歪解。五、关于双曲线和明度修图法  网络上还见到有朋友介绍说自己发明创造了一种新的修图手法,叫空白层(柔光混合模式)修图法,个人觉得这样的“创造发明”真的是有点穿凿附会、生拉硬扯了。想必大家多少了解或听说过双曲线修图法,即建立一亮一暗两个曲线调整层,将蒙版反相为黑色, 然后设置前景色为白色,图像需要提亮的区域就用画笔在做了提亮调整的曲线调整层蒙版上轻擦, 图像需要压暗的区域就用画笔在做了压暗调整的曲线调整层蒙版上轻擦,从而完成光影质感修饰。 双曲线与中性灰两种修图手法利用的都是加深减淡原理,相对来说各有利弊,这里就不多作说明了。那么,假如咱们用两个色阶取代双曲线,咱们就能寡廉鲜耻的说自己发明创造了双色阶修图法吗?  也有在网络上见到一种叫做“明度修图法”的修图技巧,也是用上面所述的“空白层修图法”操作,不同的是这种修图方法所使用的图层混合模式是明度模式。个人对这种修图方法也是不敢苟同。下面咱们再来大致介绍一下明度图层混合模式的特点,以解释为什么说这种方法也是不可取的。  明度混合模式的特点是可将当前图像的亮度应用于底层图像中,并保持底层图像的色相与饱和度。此模式下所创建的效果与颜色图层混合模式相反。 因此混合色图片只能影响图片的明暗度,不能对基色的颜色产生影响。但请切记,黑、白、灰除外。 明度模式下,纯黑色与基色混合得到的仍是纯黑色,因为纯黑色的明度是最低的;纯白色与基色混合得到的仍是纯白色,因为纯白色的明度是最高的; 不同程度的灰色与基色混合得到的是不同程度的灰色。
  个人猜想,造成这样错误理解的原因,同样是因为在用明度混合模式修图时画笔的整体力度很小,以致修图者在修图时肉眼很难觉察到明度改变的同时,色相及饱和度其实也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可能有朋友会说,利用中性灰修图手法修饰图片后,明度改变的同时饱和度也发生了改变啊?这是因为柔光混合模式的特点是通过明暗对比度的增加继而完成饱和度的增加或降低。但需要注意的是,中性灰修图手法是不会改变基色色相的,从而为后面的颜色统一减轻了负担。六、建立明度观察组  图片显“脏”,大致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色相、饱和度、明亮度的不统一,即H、S、B。建立明度观察组的目的是为了屏蔽颜色对咱们修饰光影时的影响及增加明暗对比以辅助观察,下面来建立观察组。
  (1)打开图像,建立一个纯黑色调整层,修改图层模式为颜色,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屏蔽颜色。
  (2)然后就是增加明暗对比了,我习惯用的方式是复制刚刚建立的纯黑色调整层,改模式为柔光。
  如果觉得明暗对比还不够强的话,可以修改图层模式为叠加或者再添加一个曲线调整层, 在曲线调整层里做提亮高光并压暗阴影参数调整,同样,只要达到增加明暗对比的目的就可以。 为了方便管理及操作,选中两个纯色及曲线调整层,按快捷键Ctrl+G建组并命名为明度观察组。
  学习,切忌死搬硬套,学习的是思路方法及思维方式,这样才能举一反三、真正融会贯通。七、擦拭阶段开始  明度观察组建立完毕,下面咱们就进入到中性灰图层的擦拭阶段的讲解。  在观察组下方新建图层,填充50%的中性灰,修改图层混合模式为“柔光”。也可以按快捷键Ctrl+Shift+N,在弹出的窗口选择设置模式为柔光并勾选“填充柔光中性色”。按快捷键D将默认前景色设置为黑色、背景色为白色,按快捷键X切换前景色与背景色位置。按快捷键B选择画笔工具,并设置画笔为柔角笔刷,硬度选择默认的0度即可。画笔的大小可以先随意设置,具体的大小参数要根据具体所修饰的区域大小来随时调整的。将画笔的不透明度及流量设置在10-15之间。
  流量可以看做不透明度的二级控制,实际绘画的不透明度是二者的乘积。如果这样说大家还不能够简单明了的理解,那么解开这个困扰大家很久的问题。如果你喜欢用点的形式使用画笔,那么就把不透明度的参数设置小一些,流量参数设置大一些;如果你喜欢用拖的形式使用画笔,那么就把不透明度的参数设置大一些,流量参数设置小一些。具体修图的时候到底是用“点”还是用“拖”的形式去使用,这要根据你所修饰的具体区域来定。  如果你修饰的区域是一个小点或者小线条,那么肯定用点的形式比较轻松方便;如果你修饰的区域是一个面或者说比较大的区域,那么肯定用拖的形式比较简洁省事。所有前期准备工作已就绪,接下来就是耐心的擦拭中灰层了,但只有耐心还是远远不够的,在擦拭的时候要先处理大光影(图片自身光影分布),然后才是放大画布进行细节的具体修饰。自身需要了解面部五官的高低起伏,因为突起的地方即为高光区,凹陷的地方即为阴影区。
  当然,这仅仅是在平光状态下的理解,具体还要结合图片自身拍摄时的光源方向来做光影分布判断。咱们今天主要是解析中性灰修图手法,所以具体的光影及纹理分布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可能大家会觉得说,明明的说好的中性灰修图手法解析,为什么中性灰没讲多少,反而废话一大推?因为中性灰就是一个加深减淡的工作原理,只要大家掌握好画笔的力度控制及光影纹理具体分布,勤加练习后就可以轻松驾驭D&B修图手法,从而得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光影质感很棒的图片效果。  咱们这里虽然没有用很大的篇幅去介绍中性灰修图的具体操作(因为它本身也没有什么好讲的),但用了大量时间去讲解中性灰修图手法错误的理解。摒弃了错误的理解,不就只剩下正确方法了?
↓↓↓下载POCO摄影APP,随时随地看大片学技巧↓↓↓开门见山,直接进入主题,先看看效果图对比:
【独家福利 摄影红人精选PSD源文件放送】前往下载:/special_topic/topic_id-24058.html
无相关信息
最新教程周点击榜
微信扫一扫FEVTE编注:更多PS照片处理教程学习和PS制作的文字效果作品交流请进入飞特论坛PS照片处理区:
关键步骤解析:
1.拿到一张人像图我觉得第一步要会审图,从上到下,看看都有那些地方需要修,做到目标清晰;
2.接下来要对模特进行液化塑形,这张图主要对人物下巴、颈部、肩部以及头部进行了修整,塑形完毕后,修瑕疵,将脸部较大的和较明显的豆豆、疤痕以及头发的缺口都要给补全。
3.基本修饰后进行调色,请根据个人喜好、摄影风格进行有目的的校色。
4.商业级修片磨皮方法也不止一种,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本人较常用双曲线来磨皮,这是很关键也是最费时间的一步,具体方法可以百度到,这里不赘述,做这一步需要极大的耐力和眼力,要掌握人物的面部结构,通过双曲线将面部明暗像素过渡不均匀的地方进行平衡。
5.修饰五官细节,为模特着妆,美甲等。
6.细节上继续优化,整体观察,局部修整。
7.最终效果基本定型,锐化出图。
FEVTE编注:更多PS照片处理教程学习和PS制作的文字效果作品交流请进入飞特论坛PS照片处理区:
刚表态过的朋友 ()
教程重点是极坐标滤镜的应用,这款滤镜可以快速把平面的图片转为球体效果,稍微修饰后
评论次数: 7
做电商的人接触促销类的设计需求应该是最多了的吧,但是促销是不是就意味着一定要红红
评论次数: 6
版权申明:本文原创作者满楼红袖招,感谢满楼红袖招的原创经验分享!虽然PS时间轴的动
评论次数: 6
版权申明:本文原创作者祝兄台,感谢祝兄台的原创经验分享!CDR不仅可以用来排排菜单
评论次数: 6
这篇教程教飞特网的朋友们使用PS打造质感立体金属文字效果,教程制作出来的文字效果挺
评论次数: 6
这篇教程教飞特网的PS鼠绘学习者们使用PS鼠绘超强质感弯刀,教程主要介绍的使用PS来体
评论次数: 6
真是欣赏不了这种美啊!

广东省 深圳市
你可能喜欢
大家正在看
查看:1687
查看:4991
查看:8302
查看:1886
查看:1253
14862273318341625146614471048969891086
云南省公安厅网络安全保卫总队备案编号:05
All rights reserved!超详解!商业人像专业级后期精修思路
超详解!商业人像专业级后期精修思路
&来源:POCO摄影社区&作者:D.M大木编辑:Rorschach在教程区看过很多关于商业图片后期的教程,包括常见的中性灰,双曲线等等D&B的磨皮技巧分享,大多不够全面,有些从本质上还达不到所谓“商业”的标准。商业后期不光是磨皮,也不光是调一个什么风格的颜色,它是一个非常综合性的东西,包括你对影调的把控,对形体光影的理解,对颜色的准确还原或者对原片颜色做一个理论上正确的颠覆性改变,是对摄影师前期拍摄思路上的延伸,最后呈现出整体观感舒适,细节完美,毫无瑕疵的作品。首先我们拿到原图,要对它做一个大概的分析。分析完之后,开始细致地一步步去解决问题,直至让一张有瑕疵的原片趋于真实的完美。重点声明,所谓的“快速”“一步”完成一张商业修图这本身是一个伪命题,真正的后期精修没有捷径,所以需要你有非常的耐心。  我们在做后期时要遵循自己熟悉的规律,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个修图顺序,首先做照片的基础修饰,然后加强对光影的塑造和优化,接着精细刻画画面元素,最后完成调色。根据这个步骤来,一般都不会出什么乱子。下面以图为例,跟大家讲解一起完成一个修图过程。  一、基础修饰  (1)我们看原图,会发现脖颈及锁骨部分过曝,需要压暗。建立曲线图层整体压暗,选中蒙版ctrl+i蒙版反向,白色画笔工具擦出要压暗的部分。做完将该图层命名为“压暗锁骨部分”。 (2)脖颈及锁骨部分压暗之后盖印图层,对盖印图层进行液化。液化需要注意的是,如何让形体的细节更加完美,比如让一条弧度不是很好的曲线变得流畅,让形体更加丰满和谐,而不是大部分人所说的瘦,液化就是瘦身这是一个认知上的误区。做完之后将该图层命名为“盖印液化”。  (3)液化完,新建空白图层,修痘印,头发周围的碎发,皱纹,背景脏点。用修复画笔工具。在空白图层上使用修复画笔工具需把PS窗口右上方样本一栏点选到“当前及下方图层”。在空白图层上做修复的意义是可以随时修改而不影响已做好的图层。 (4)修完瑕疵后盖印图层,在盖印的图层上做进一步的调整,用修复画笔对头发内部进行修补。局部液化,让嘴唇更加丰满,鼻头挺翘一点,眼睛曲线做的圆润一些,右边眉毛眉梢部分下拉一些。做完之后将该图层命名为”盖印进一步细节调整“。  (5)对发际线进行修补,在发际线附近建立选区ctrl+j复制,得到新图层,拖到要修补的地方,添加蒙版,反向,选择白色画笔涂抹要修复的部分,反复调整达到理想效果。将该图层命名为”“修补额头头发“,并将之前所有图层打包建立分组。  (6)基本修饰完成,打包分组命名为基本修饰。(注:所有操作过的图层一定要按照它的作用命名,在图层很多的时候回过头来修改就可以快速找到你需要修改的图层,这是一个职业修图师应该养成的基本习惯)二、光影塑造及优化  (1)基本修饰做完,开始做中性灰的准备工作:建立观察组。观察组分三步建立,第一步建立黑白图层。  (2)观察组第二步:新建空白图层,将该图层填充为黑色,图层模式改为柔光,得到加深效果。  (3)观察组第三步:新建曲线图层,拉出一个曲线加重对比。然后点选之前两个图层打包建组命名“观察组”。(注:柔光模式图层透明度可随需要调节,暗部过黑看不到细节时,把透明度降低,亮部则反之。曲线也随需要随时调整参数)(4)关闭观察组,在观察组下方建立中性灰图层,将中性灰图层命名为“光影调整”打开观察组,得到黑白对比较强的图片,开始用画笔配合黑白前景色在中性灰图层上做加深减淡。  (5)借助观察层曲线的调节及柔光层透明度的调节不断发现瑕疵,用画笔来回切换黑白色做加深减淡,直到过度均匀。画笔大小并不确定,大光影用大画笔,小瑕疵用小画笔,过程中仔细体会。画笔硬度0,透明度一般设为3到10之间,根据加深减淡的力度判断,流量50。做完关掉观查组。 (6)如果所示做高低频。重点讲解蒙版反向之后怎么擦。高反差保留之后得到了一个边缘轮廓不清晰,皮肤部分非常好的图片。蒙版反向隐藏当前图层漏出下一层,这就是高低频的原理。避开边缘擦拭是为了利用下层正常的边缘,被擦出来的是当前图层的皮肤部分,两者结合得到优化后的图像。  (7)追色的原因是中性灰减淡过的地方饱和度会降低颜色变灰,需要做饱和度的追回。方法如图。三、精致刻画  (1)进一步做更加精致的液化。  (2)对五官进行精修。方法是之前用过的,回顾之前的操作。要注意的是嘴唇的质感,分清楚裂纹和嘴唇该有的肌理,做正确的取舍,眼睛上打结的睫毛膏,分布不均匀长短不一的睫毛都需要修饰。中性灰做立体感,主要强调嘴唇的丰满及眼球的球形转折。四、画面调色  (1)调色。第一步:使用色彩平衡,去灰,加强亮部与暗部的冷暖对比。  (2)第二步:使用色相饱和度减掉红色与黄色的饱和,做整体肤色的统一。 (3)第三步:色彩平衡。这一步色彩平衡的作用不同于第一步,第二步减低饱和度之后虽然相对做到了统一,但是掉色严重,这一步要肤色再  (4)第四步:加曲线整体提亮,让图片更加通透。  最后,加上你的LOGO,完成。这是我们修图前后的对比图,效果是不是非常明显?  得益于修图养成的良好习惯,我可以很清晰的梳理我们修图的整个流程,本篇教程涉及的内容难度稍高,不过这正是一个专业的商业摄影的的后期步骤,耐心学习,反复尝试,只要掌握了这几个关键的方法,以后任何类型的人像修图都能触类旁通,如有疑问,请关注我的微博@A旅拍摄影师孙大木DM&一同交流探讨。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刘杨商业人像精修后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