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组织了哪些制药2016新材料行业论坛的论坛

产业观察您现在的位置: >
揭开2016年医药行业政策下的面纱
来源:新康界 发布者:医药界
进入2016年后,多个监管部门各自出台了系列不同的影响医药行业营销基础的政策。
部分政策在过去进行了浅层次的试点,但是全国性实施、系统性实施,整个医药行业没有老经验可依据。从行业的角度,我们面对的是各个独立的新规则。然而,相关政策背后的制定机构、专家库其实是同一批人的大脑,其思维具有连续性及整体性。因此,需在线状的规则中,反推其背后的立场,才能做出更稳妥的应对方案。在未充分考虑各个政策间连锁反应的前提下,解决方案可能会得出相反的预判。
目前,系列出台的政策按归类而言,主要包括了三大方面:公立医疗机构改革、销售渠道改革、产品批文改革。
公立医疗机构改革
公立医院改革主要围绕着&看病不难,看病不贵&这两个着力点进行,其具体措施如下:
1.制定系列的医院考核指标
1) 药占比;
2) 医疗费用增长率;
3) 其他考虑指标(如平均住院日、次均费用);
4) 医保控费/医疗费用控制。
2.限制药品使用量,合理用药
1)处方点评/PBM;
2)临床路径。
3.降低药品价格
1)药品招标改革;
3)国家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
4)医保支付标准改革。
1.多点执业;
2.分级诊疗;
3.家庭医生制度;
4.网络医院试点。
在系列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可发现这些单位的角色行为改变了。
省、市地方政府卫计委、医改办
逐渐回收医院独立经营权。地级政府、卫计委、医保办通过制定总药师制度(制定集中采购目录)、总会计师制度(独立的会计组织负责区域医院的财务管理)、PBM及临床路径实施、医院院长聘任制及细化考核指标逐渐将单一医院的管理汇集成区域管理。
腾笼换鸟。通过采用措施降低药品、耗材等采购价格,取消加成,为提高医疗费用换取空间。
受考核指标、用药限制(辅助用药目录、禁止门诊输液)影响,及药品0加成后财政拨付不及时等影响。医院行为既表现为限制药品使用种类、数量及金额,同时也出现了推动第三方机构建立DTP药房的意愿。
营销渠道改革
从监管方的角度,药品虚高的主要原因在于营销渠道中参与的角色过多,而每一个角色为了生存、利润最大化,导致药品营销竞争行为白热化。营销投入过高,导致药品零售价格维持在高价位运行、药品过度使用等乱象。
因此,政策的集中点在于提升商业集中度、减少参与方、挤压费用空间等,渠道改革的规则归类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合规经营,提升集中度
1)两票制,鼓励一票制 ;
2)片区集约化配送 ;
4)GSP飞检 。
2.降低费用空间、降低竞争因素
2)经营核查,挤压过票公司、代理商。
渠道改变后,营销行为主要参与者:商业配送、代理商、生产企业将会面临以下的局面。
1)行政要求导致商业公司大幅减少;
2)大型商业终端话语权/区域准入能力提升;
3)工业-配送-医院转为主流模式,购销链条中参与者大幅缩减;
4)商业资金压力剧增。
1)过票行为消失、销售费用空间下降,提现难度增加;
2)不参与药品购销流程,不再需要GSP,品种控制权减弱;
3)职能改变,仅剩下药品信息传递功能。
1)&底价&模式消失,企业汇集全部的合规、税务风险;
2)销售费用空间下降(难以利用票据减少税收);
3)自营队伍亦缺乏合理票据、高开产品更难;
4)存在外购第三方推广服务。
药品批文改革
减少批文供给,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闲置批文,被认为是减低过度营销行为的有效途径。
目前,这部分措施主要表现为强效推动药品一致性评价、药品注册办法改革、临床数据自查核查、GMP飞检及新版GMP未过的批文整体注销等。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许可人制度有利于生产批文向有实力的代理企业、组织聚集。
药品批文改革后,对于生产企业及代理商影响甚大。批文供给大幅减少,可能导致代理商无药可代,从而迫使更多的参与者出局。
行业经常戏言,本次医改已经变为了&药改&。我们遇到/未遇到的政策,基本都围绕着看病不贵(降低药品价格,规范药品使用数量及降低因过多角色参与导致的过度营销行为)、看病不难(调整优化患者流)这两个关键点。多个监管部门正在合力下着一盘很大的棋,哪里才是出路?思考这些政策背后的逻辑,方能探索未来前进的方向。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的作品,均会注明来源,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作出处理。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医药界立场。
新闻热搜词||||||||||
||||||||||||
|||||||||||||||
2016全国中医药养生产业发展论坛(第三届)会议时间通知
2016全国中医药养生产业发展论坛(第三届)会议时间通知
会议日期:至
会议地点:北京
会议学科:中医/中西医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2016第三届全国中医药养生产业发展论坛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藏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将于――31日(28日报到)在人民大会堂盛大开幕。中华中医药学会与活动家热诚地邀请您相聚北京,共襄盛会!
  会议通知
  2016第三届全国中医药养生产业发展论坛将拟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医大师、国家科技部中医发展战略研究员等学术界权威知名专家、教授等数千家养生保健机构等近3000人出席盛会。
  人民大会堂是国家相关部门举行大型会议的专用场地,能走进人民大会堂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经过严格检查核实达到国家相关规定才能进入的,一旦进入人民大会堂就意味着国家对此次论坛的高度重视和认可。
  2016第三届全国中医药养生产业发展论坛以“植根中医,助推中医药养生产业提升”为宗旨切入点,以“弘扬中医养生文化 倡导绿色自然疗法”为主题,由开幕式、学术主题报告、行业技术主题专场报告组成。
  主题为新常态、新机遇、新挑战、新思维、新作为,论坛以植根中医,助推中医药养生产业提升为切入点,一场绝对是中医药养生行业不容错过的高端论坛。
  基本信息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承办单位:藏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会议宗旨:植根中医,助推中医药养生产业提升
  会议主题:弘扬中医养生文化 倡导绿色自然疗法
  会议时间:-31日(23日报到)
  会议地点:北京人民大会堂
  会议规模:近3000人
  联系方式:
  咨询、赞助及报名:028-& 联系人:活动家
  邮箱:
&&&& &&&&&&&&&&
医学会议导航
&&&&&&&&&&
&&&&&&&&&&&&
全站分类导航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医药行业市场分析:2016年我国医药行业市场分析|医药_中国报告大厅
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
中国首选市场研究报告门户
您当前的位置: >>
>> 医药行业市场分析:2016年我国医药行业市场分析
医药行业市场分析:2016年我国医药行业市场分析
() 字号:T|T
  伴随着宏观经济增速的变化,医药行业的收入增速虽然呈现明显下滑趋势,但仍处于工业行业首位。与此同时,调整与修复也在进行中。从医药行业分析情况来看,2016年中国医药行业市场趋好,以下是2016年我国医药行业市场分析:
  上市企业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统计显示,2016年第三季度,医药行业收入为1892亿元,同比增长14.3%,环比下降1.3%。“综合考虑医保控费、医药招标的压力和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发病率提升的刚性医疗需求,预计行业收入增速已步入13%至15%的新常态。”中信证券研究部医药行业分析师田家强表示。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医药的研究报告:
  事实上,随着收入的触底回升,行业整体净利率水平实现小幅提升。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医药行业扣非净利润达142亿元,同比增长23.2%,增速较2016年第二季度提升5.6%,较2015年第三季度增长6.1%,且显著高于收入增速,企业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另有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医药行业净利率为7.5%,同比增长0.5%。业内人士认为,这主要源于毛利率的提升和期间费用率的有效控制。2016年第二、第三季度净利率较2015年的提升使得行业整体净利润增速分别高于收入端2.0%、8.9%。
  行业呈现两极分化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三季报不仅显露出复苏的迹象,也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通俗来讲,就是‘两头越来越大’(即高增长的公司占比和低增长的业绩下降的公司占比不断上升)、‘中间越来越小(业绩10%至20%稳健增长的公司占比不断下降)’。”光大证券医药分析师张明芳表示。
  数据显示,销售收入增速超20%的公司为79家,占比36.4%;收入增速在10%至20%(稳健增长)的公司为51家,占比23.5%;而收入增速低于10%甚至收入下降的公司有87家,占比40.1%。相比2016年中报数据,收入低于10%甚至收入下降的公司占比略微下降,快速增长和稳健增速的公司均有所增加,延续分化态势。
  业内人士认为,生物制品行业是目前医药行业中壁垒最高、前景最好的细分领域。数据显示,其第三季度营收增速达到22.1%,净利润增速29.7%,随着国家对新药审批的加速和绿色通道,单抗药物将在2018年进入一个上市高峰期,将成为生物制品行业新的增长驱动力。与此同时,中药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均有所下降,收入端增速下降到10%以下,慢于医药行业平均增速,医保控费的效果逐渐显现。化药行业则由于在需求和价格上找到了平衡点,表现稳定。
  优质企业迎来更好发展机遇
  事实上,随着我国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医药行业增速一度下滑至10%左右,但目前仍处于工业行业首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发展前景依旧被业内人士所看好。
  业内人士认为,长期来看,作为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医药行业将在消费升级、体制改革以及技术创新的推动下呈现出稳健了增长态势;中短期来看,医疗体制改革、两票制、一致性评价、临床实验数据核查等政策对行业的发展将带来一定的冲击,但有利于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同时相关政策也给优质企业带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在经济增速下行、医疗行业改革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我们认为生物医药行业下行压力与上行动力并存,围绕行业发展机遇寻找确定性机会将成为投资的关键所在,这也将是2017年度投资策略中的重点内容。”国联证券分析师周静表示。
  数据显示,1至9月医药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034.14亿元,同比增长10.09%,高于去年同期增速;实现利润总额2200.97亿元,同比增长15.64%。此外,月份医药制造业行业毛利率为29.16%,同比提高了0.52个百分点;1至9月份主营业务利润率为10.38%,同比提高0.36个百分点,相比较半年度的同比增速有所扩大。
  业内人士认为,总体来看,利润率水平较去年有小幅提升,各项费用控制较好,医药行业盈利能力依旧强劲。“一方面,需求的增长及政策的推动,有望使创新药、民营医院、中医药等领域涌现出更多的投资机会;另一方面,一致性评价、两票制等政策将导致行业洗牌加速,部分企业的发展面临压力。”国联证券周静表示。综合来看,2017年医药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有望在消化前期政策之后拨开迷雾见日出,以更高的质量、更快的速度前行。
  《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近日发布。作为“十三五”时期指导医药工业发展的专项规划,《指南》既明确了当下我国医药工业存在的不足与困难,也指明了医药工业由大到强的必由之路。
  医药行业发展仍面临不少问题
  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发展迅猛。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我国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4%,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2.3%提高至3.0%。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885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768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分别为17.4%和14.5%,始终居工业各行业前列。在规模效益快速增长的同时,产品品种日益丰富,产量大幅提高,在保供应、稳增长、调结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指南》认为,我国医药行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基础研究和转化研究能力薄弱,高质量创新成果少;产品质量升级任务紧迫,化学仿制药、中药材和中成药、医疗设备、辅料包材等领域质量标准和质量水平亟待提高;药品供应保障存在短板,低价药、儿童用药和罕见病药短缺情况仍有发生;清洁生产和“三废”治理水平较低,化学原料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行业集中度低,企业多、小、散,产品同质化和重复建设突出;国际竞争力弱,出口产品附加值低;研发、营销等环节存在不规范行为,影响行业良性竞争和健康发展。
  在业内人士看来,《指南》对我国医药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得很到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新药创制能力依然相对较弱,企业规模小、研发实力明显不足,“两化融合”有助于提升我国医药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未来要将
“两化融合”与GMP认证相结合,加快融入新一代信息技术,着力打造我国医药行业的“工业4.0”。
  促进中医、中药的发展
  尽管国家一直在鼓励中医、中药的发展,但中医、中药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例如存在中药种植不规范、制假掺假现象等。这种状况未来或将有所改变。《指南》提出,要完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提升中药全产业链质量控制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均一性和可控性等。
  业内人士认为,中医、中药是完全有别于西医、西药的医药体系。目前,在管理体制方面,我国将中药和西药混同管理,而将中医与中药分离,这给中医、中药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当前中医、中药发展中的很多问题都与此相关。
  为了使中药能够单独应对某些疾病,更加独立,《指南》专门制订了中药质量提升计划。实施中药振兴发展工程,支持中药饮片、中药基本药物、中药注射剂等重点产品质量提升;制定和提升中药大品种的生产质量控制标准和产品标准,建设中药材全过程追溯体系。同时开展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建立中药资源动态监测和技术服务网络,建立中药种质资源保护体系,保护药用种质资源及生物多样性,引导企业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基地。
  为医药产业提供鼓励和政策支持
  “药物的质量和有效性无论何时都应该排在第一位。《指南》对于促进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特别是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将发挥积极的作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广乾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当前,医药行业监管持续强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实施,药品注册分类调整,注册标准提高,审评审批速度加快,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推进,全过程质量监管加强,将促进技术创新、优胜劣汰和产品质量提升。同时,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已经实施,环保标准提高和监督检查加强,这对医药工业绿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指南》中,包括移动医疗在内的“互联网+医药”占据了一席之地。例如,支持企业建立基于信息化集成的研发平台,开展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模拟筛选、成药性评价、结构分析和对比研究,提升药物研发水平和效率;采用“过程分析技术”(PAT),优化制药工艺和质量控制,实现药品从研发到生产的技术衔接和产品质量一致性。提高医药工程项目的数字化设计水平,建立从设计到运行维护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指南》还提出,要加强对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开发和利用,发展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等数据库,实现数据资源互联互通和共享,指导疾病诊治、药物评价和新药开发,发展基于大数据的医疗决策支持系统。同时培育新的健康消费需求,推动家用、养老、康复医疗器械的开发和应用,适应人口老龄化的需要。
  “《指南》的最大亮点就是在医药企业开展‘两化融合’,鼓励医药企业充分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和完善药品研发和生产的流程。”业内人士表示。
  以上是中国报告大厅小编整理的医药行业市场分析情况认为,医药行业的发展还需要各大企业和国家的配合与支持,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医药行业市场分析请查阅由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
报告大厅为你提供更多的: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相关研究报告
相关行业资讯
最新研究报告
甲级工程咨询单位资格证书
涉外调查许可证
甲级工程咨询单位资格证书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团体会员证书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山东星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辽宁省石油化工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四川久大制盐有限责任公司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 2016 报告大厅(),首选市场研究报告门户,提供海量的行业报告及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服务热线:北京:010-- 传真:010- E-mail:
福建: &&&&传真: 中文域名:.com
报告大厅—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主办,旗下网站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80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医药行业2016年展望
发布: | 分类: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最大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专题页面精选
报告名称:中国医药行业2016年展望报告类型:深度研究报告日期:研究机构:招商证券(香港)研究员:刘一贺页数:27下载地址:中国医药行业2016年展望
中国医药行业2016年展望
报告名称:中国医药行业2016年展望
报告类型:深度研究
报告日期:
研究机构:招商证券(香港)
研究员:刘一贺
页数:27下载地址:
本文关键词: &&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站推荐的文章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网址: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加入经管之家,拥有更多权限。03:52:18 UTC
2016年上半年,药品流通行业总体运行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销售总额稳定增长,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2016年,是国家全面推进“十三五”战略规划的起始之年,是国家新医改进入三医联动攻坚阶段的改革之年,是我国药品流通企业步入转型升级新阶段的关键之年。为促进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障“健康中国”战略实现,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企业努力创新商业模式、拓展经营业态,跨界融合互联网技术,对供应链进行整合与优化,探索区域联合、实现平台共赢。2016年上半年,药品流通行业总体运行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销售总额稳定增长,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一、药品流通行业运行基本情况
(一)整体规模
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销售总额为含税值)9273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比上年同期增长12.0%,增幅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药品零售市场销售总额为18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1%,增幅上升1.4个百分点。
(二)效益情况
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药品流通直报企业(近1200家)主营业务收入6515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12.5%,增幅回落0.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11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11.5%,与上年基本持平;平均利润率为1.7%,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0.1个百分点;平均毛利率为6.8%,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0.4个百分点;平均费用率为5.5%,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0.5个百分点。
(三)行业资本运作情况
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药品流通行业20家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总和为3153亿元,同比增长16.0%;净利润为99.7亿元,同比增长27.0%;平均毛利率为15.2%,同比略有下降;平均净利率为2.9%,同比基本持平;平均费用率为6.6%,同比略有下降。
二、药品流通行业运行主要特点
(一)药品流通市场销售总额增长趋稳向好
2016年上半年,药品流通行业销售呈稳步向好的增长态势,但受政策和运营成本增加等一系列现实情况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依然存在较大压力。大型药品流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增长、费用控制普遍优于行业整体水平,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引导药品流通行业逐步走向高效、有序及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药品批发企业集中度继续提高
2016年上半年前百位药品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290亿元,占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的67%,比上年同期提高4个百分点,其中10家超过100亿元。
(三)药品零售企业积极探索新型业务模式不断提供增值服务
2016年上半年药品零售市场规模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但增速放缓。监管趋严,市场化淘汰加速,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大型连锁企业快速发展,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药品零售企业积极探索新型服务模式,通过兼并重组、院店合作、药店联盟、电子商务、中医馆、DTP专业药房等多种形式开展创新业务,提供增值服务,药品零售模式开始出现重大变化。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在医保控费、药占比控制、合理用药、处方外流等政策的持续影响下,零售市场将获得巨大的销售机会,零售药店将成为医药行业最为重要的销售渠道。
(四)现代医药物流模式变革促使行业向医药服务商转型
我国药品流通行业创新突破的核心在于实行现代物流模式的变革。采用现代化物流设备和先进集成管理系统,实现药品物流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并通过供应链集成、物流延伸项目等,为医药工业企业、医疗机构提供优化库存、规范管理、自动补货一系列增值服务。据不完全统计,大型药品流通企业已为1000多家医疗机构搭建院内药品物流信息管理平台,实现药品、耗材、医疗器械等医疗机构日常用品采购、配送、调配、科室使用全程智能化,助力医院突破信息化管理的瓶颈,不仅巩固深化药品流通业在医院这一核心药品配送终端渠道上的业务发展基础,还带动行业从传统药品批发商向为客户解决服务方案的医药服务提供商的角色转型。在医药分开的大趋势下,这一转型有助于促进医院提升信息化水平,促使医院逐步剥离非核心业务,使医院聚焦诊疗能力的提升,重新打造新医改背景下医疗机构新的核心服务能力,与此同时挖掘了药品流通行业对于国家推动新医改最具潜力的价值。
互联网技术是这场变革中的催化剂,加速推进医药物流模式向扁平化、平台化的方向发展,上下游互相渗透,多仓协同配送,仓储资源和运输资源统一调度,实现流程再造;向低成本新型现代绿色物流发展,优化信息流、物流,提高运行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提升行业集中度。在这个过程中,现代医药物流获得了发展机会,拓展增值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促使药品流通行业向智慧型现代医药服务商转型,但也存在较大的运行压力和困难。
(五)医药电子商务模式发展差异化
目前,国内医药电商模式层出不穷,且深入到医药的全产业链过程,其中B2C最多,B2B发展较慢,O2O尚处于探索之中。面对医药电商的巨大市场,传统的药品流通企业以及行业外的互联网企业均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同时,在传统的医药购销基础之上,大健康服务广泛地应用于电商平台的建设之中,如上海医药与京东共建“云健康”平台、广州医药联手阿里健康、九州通与“春雨医生”合作、华润健一网布局O2O、国药推进医疗健康产业平台建设以及天猫、百度、腾讯、微商城等各种医药电商模式不断涌现,由B2B模式向B2B2C模式转型,由传统商业贸易向现代化综合服务转型,为电商差异化、多元化、创新发展提供了模式创新、概念创新的典型案例。但是对医药电商这一新兴领域国家政策依然在谨慎调整当中,日正式停止了第三方平台网上药品零售试点工作。
今后,随着《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B证、C证审批权下放给省级药监局,企业进入医药电商领域将更为便捷,为电商业务的快速发展提供政策利好,但同时也对企业营利点选择、市场主体定位、资本需求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医药电子商务模式差异化发展显得更为重要。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统计,截至日拥有互联网交易资质的企业合计为595家,企业数量同比增长40.0%,其中B2B为123家、B2C为449家。
三、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一)国家新政策环境将给行业发展带来较大的影响
国家先后在“十三五”战略规划,“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国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等顶层纲领性文件中,围绕“三医联动”推动医改进入深水区提出明确思路,这对如何重构药品流通行业在国家推进新医改进程中的价值定位、夯实药品流通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近月来,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指导意见》和《关于深化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为行业建立现代药品流通体系、构建药品流通新秩序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在2016年实行的“营改增”、“两票制”、合规整治和仿制药品一致性评价的多重政策下,医药行业将会迎来大幅度洗牌及震荡,整体政策倾向于大型企业,引导并鼓励企业进行产业升级、规模运行,提高行业集中度,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流通环节被优化,不仅提高药品流通效率,也降低整体物流费用率,对药品流通企业的物流服务提出更高需求。在医保控费、支付方式改革的主流趋势下,药品流通行业压力增大,大批中小型商业公司发展受限,企业的财务能力面临考验,运营成本也将进一步增加。但是,新的政策环境有利于规模化经营企业做强、做大、做精,是对“商业模式”流程再造的变革,有利于企业组织结构及架构的调整,带来医药企业的格局变化。从中,大型企业将获得较大优势,在行业中处于主导地位。同时,在未来政策的进一步放开的情况下,大型医药商业公司将可以尝试PBM(药品福利管理)、GPO(中小医院集中采购组织)等新业态经验。面对政策及市场的大环境,企业应顺势而为,把握机会、开拓创新、谋求发展。
(二)大型药品流通企业逐渐成为推进药品流通全国统一市场的主力军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度我国药品流通市场商业批发及零售药店终端市场逼近10%的两位数底线增长水平,2015年前百位的大型药品批发企业和零售药店终端企业发展则更为突出,其增长速度分别为15.6%和13.1%,分别比整体市场和零售市场增速均高出近5个百分点;另外,前百位大型药品批发企业和零售药店终端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则分别由2014年的65.9%和28.1%提升到2015年的68.9%和28.8%,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
由以上行业市场整体分类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大型药品流通企业已经将我国药品流通市场集中度拉升到接近70%的水平,而年主营业务收入达百亿级的15家企业合计规模已经逐渐接近我国药品流通市场规模的50%,达“半壁江山”,进一步强化了向日本和韩国等亚洲领先的药品流通成熟市场集约化水平看齐的趋势。
从对2015年入围我国药品流通行业前20位企业榜单做深入分析,可以看到这20家药品流通企业作为代表我国药品流通市场领先发展的强者,以超越市场平均增长水平的速度持续发展,表明这些大型药品流通企业能够有效化解我国目前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对行业发展带来的各种不利因素,特别是能够从容应对我国新医改进入深水区攻坚阶段后,对药品流通行业传统经营模式、传统价值定位和产业链发展格局的颠覆和挑战。大型药品流通企业近年来始终能够实现更快、更高、更强发展,一定会在不断提高行业、市场集中度中,促进全国统一的药品流通市场形成,在提高我国药品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上承担起应有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三)创新商业模式、提升服务价值成为行业持续发展必经之路
目前,药品流通行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政府政策频出,企业也纷纷探讨创新商业模式,整合从生产企业到终端客户各流通环节资源,不断拓展业务空间和服务范围,延伸供应链服务,将与上游工业企业的信息对接、库存管理、运营管理与下游客户药房合作的零库存管理、库内作业管理、信息增值服务等纳入企业提供服务的范围。
此外,药品流通过程用互联网技术升级成为未来最具竞争力的医药商业模式,如智慧物流、智慧药房、DTP、O2O、云服务平台等。百洋医药集团建立的医药平台和医疗服务平台互相结合,通过大数据和云平台HIS系统支持,形成了系统的“处方药-DTP药房-处方院外化整体解决方案”,为医院药品流通“梗阻”搭建了“侧枝循环”路径,解决了处方药营销的“电子处方”问题,为行业提供了高效创新的生态化模式。上海第一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与徐汇云医院签订合作协议,成为上海首家“互联网+医疗云服务”药店后,已形成与“云医师”、“云医疗”相呼应的“云药房”、“云药师”等配套服务模式,发挥线上处方、线下配方的无缝对接优势,在试点药店中,处方药的销售明显增加。总之,只有坚持创新,寻找破局之道,提升服务价值,才能掌握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升级,在激烈的竞争中持续发展。
(四)“互联网+药品流通”模式将有力地推动医药供应链协同发展
依托药品流通在医药供应链中商流、物流、数据流与资金流“四流合一”的地位,以规模企业为核心,向上下游延伸,缩短流通链条,减少周转时间,降低平均库存,将上下游连为一体,以整合与优化医药供应链,提升运营效率。
通过“互联网+药品流通”模式,建立供应链上下游智慧融合的分布式多元协同现代药品流通体系,可有效配置政府与企业资源,降低社会整体流通成本,推动供应链协同发展,成为实现药品流通行业“十三五”期间发展目标的有效支撑。供应链协同发展,还将促使医疗机构院内药房与药品流通企业对接,运用“互联网+”的思维与手段,打造多方协作的药品流通新模式。
运用“互联网+药品流通模式”,有利于跨行业数据标准体系的建立,实现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公用格局;同时可催生智慧供应链、智能物流、公共服务平台等形态快速涌现,推动行业的创新进程,推动企业经营管理的精细化,提升行业发展水平、集约化水平、规模化水平。
随着政策不断完善、技术的日益进步、标准的逐步建立,医药供应链将日趋高度整合,传统的行业合作方式也将不断创新融合,形成以互联网为依托开发共享、合作共赢、高效便捷、绿色安全的智慧医药供应链,使得供应链各环节协同更高效、跨界合作更紧密。从而突破传统惯性思维,超越旧的经营理念,创造合作多赢的生态供应链体系。
(五)零售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多元化经营、专业化服务成为必然发展趋势
多年来,在“以药养医”的体制机制下,公立医院在处方药市场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医院处方很难流出。从2015年以来,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控制药占比、监控辅助用药、对医生多点执业激励、不得限制医院处方外流等等。通过这些政策及药品零差率的推行,将使药房从医院的盈利部门变成成本部门,促使医院处方外流,这将为零售药店或医药电商带来新的机遇,同时带动整个国内药品零售市场新一轮的快速成长。
2016年既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随着国家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行业政策频繁出台,为药品零售行业发展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更大的挑战。
医保定点资格审批取消后,宽松的准入带来更严的监管;公立医院改革、药占比降低及药品零差率政策,将使更多的处方流向社会药房。药品零售企业只有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和药学服务人员的专业化能力,真正具有专业的服务能力以后,才能为承接医疗机构门诊药房服务奠定基础。
同时,网上药店、移动互联、电子处方云平台等互联网B2C销售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快了行业创新转型;社会资本介入,零售药店抱团取暖,大型药店零售连锁企业规模扩张迅速,必然促使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药品零售企业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提高自身服务能力、拓宽企业服务范围,实现多元化经营、专业化服务将成为必然趋势。从传统的药品流通终端向提供药事服务、医药资讯、营养咨询、慢病管理、健康管理、电子病历的“大健康服务终端”转型,并在销售方式上形成线下实体、线上B2C、线上与线下O2O的多渠道销售格局,为行业生存发展寻找出路,为国家医改深化和百姓健康保障贡献力量。
(六)药品流通行业的资本运作持续活跃,并购式成长成为一些企业的主要增长模式
随着政策的推进和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药品流通企业通过资本运作的手段发展壮大,如上市公司一般会通过非公开发行等再融资手段来募集资金,非上市公司则经常借助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自己,同时择机挂牌新三板或冲关IPO。
并购也是药品流通企业成长的重要手段,过去几年,国药控股、华润医药等流通企业通过并购整合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性的药品流通行业龙头。近年来,区域性流通企业(如嘉事堂和瑞康医药等)和零售连锁企业(如一心堂、老百姓和益丰药房等)也加大了并购的步伐。在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手段的推动下,国内药品流通行业的集中度将长期处于持续提升态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行业领导力论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