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湄公河平原地理位置经济的两条建议

(1)试从气候.地形两方面比较两条河水系特征的差异. (2)图示两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哪些资源及位置优势? 材料二:苏伊士运河是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重要水道.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1)试从气候.地形两方面比较两条河水系特征的差异. (2)图示两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哪些资源及位置优势? 材料二:苏伊士运河是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重要水道.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英 国千方百计想控制它.乘埃及政府财政困难之际.巧取豪夺.购买运河公司44%的股份.取得对运河的控制权.为进一步控制埃及奠定了基础.接着.英国又把侵略矛头伸入了埃及的邻国苏丹. (3)19世纪末20世纪初.非洲人民反对殖民主义斗争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同一时期埃 及的抗英斗争为何失败? (4)二战中.美英盟军在北非取得阿拉曼战役胜利有何重大影响? 材料三:日至31日.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在老 挝首都万象召开.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此次会议.与各成员国领导人共同协商次区域经济合作与未来发展的大计.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成立于1992年.成员包括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六国.宗旨是加强经济联系.消除贫困.促进发展.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以项目为主导.根据次区域成员的实际需要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在长期的合作中.各国相互尊重.坦诚相待.维护了地区稳定.促进了社会繁荣.使得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正日益成为各国协商对话谋发展.共同面对机遇与挑战的重要平台. 材料四:虽然自然.历史和社会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大湄公河次区域内文化的多元性.但区域内国家间山水相连.民族间血脉相承.在历史上有着密切的文化与商业往来.近年来.次区域各国通过平等参与.积极务实.形式多样.开放包容.求同存异的区域合作.增强了政治互信.扩大了共同利益.不但形成了次区域合作的一套完整的机制.也培育出了团结一致谋发展的大家庭意识.这对传承次区域历史文化.适应国际环境的大变化.满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要求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5)结合材料三回答: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迅速发展有何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6)材料四 关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看法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第Ⅱ卷(综合题&&& 共160分)36.(共36分)(1)对中国:有利于缓解石油供应紧张的状况;实现石油进口渠道多元化;& 运输费用较低,安全性好。(5分)对俄罗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东部地区油气资源的开发和经济发展;扩大石油出口渠道;降低东部地区石油出口的成本。(5分)&&& (2)管道穿越原始森林,交通不便,运输难度大:(4分)纬度位置较高,冻土广布,& 建设难度大。(4分)&&& (3)纬度位置较高,农作物一年一熟,水稻生长期相对较长;(3分)昼夜温差大,& 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3分)冬季寒冷,病虫害无法越冬,水稻受病虫害影响小,农药使用量少。(3分)&&& (4)烟台、威海北临渤海湾,冬季风在南下过程中经过海面上空,携带了大量水汽,& 为降雪提供了充足的水源;(5分)烟台、威海为丘陵地形,冷湿空气在爬升的过程中快速凝结形成降雪。(4分)(答案合理,酌情给分)37.(共32分)(1)顾炎武认为,国就是王朝,天下指的是国家。天下兴亡关系到整个社会和民族。(4分)梁启超认为,国家是人民的公产,朝廷是一家的私产,中国自古至今没有形成国家,而只有朝廷。(4分)范文澜认为,中国是中华民族各民族的祖国,朝代则是统治阶级建立的国家的称号。(4分)&&& (2)洛克认为人们按契约成立国家的目的之一就是保护私有财产,因此国家政权不& 应干涉臣民的财产。(4分)他赞成君主立宪制,主张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力应该分属议会和君主。(4分)&&& (3)国家统一;德国和美国。(3分)民族独立:美国和日本。(3分)政治民主;英& 国和法国。(3分)&&& (4)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顺应全球化的潮流,主动参与,& 制定符合国情的政策,趋利避害。(3分)&38.(共32分)(1)①从市场配置资源的运行机制看,市场经济应该是自由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只有成为自由的市场主体,才能面向市场自主安排生产和销售。(2分)②但市场经济不可能是完全自由的,因为:& I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商品的生产和经营要受价值规律的制约,必须学会按经济规律办事:(2分)II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和信用经济,必须接受法律的道德的约束;(2分)Ⅲ单一的市场调节具有不可克服的缺陷,所以必须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才能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运行。(2分)⑧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的爆发说明,缺乏有效调控和监督的市场孕育着巨大的风险。(2分)(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应该随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及时作出调整,才能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4分)②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要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客观经济形势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我们的宏观经济政策也要作出相应调整。(4分)& ③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因此我们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就要具体分析当时国内外客观经济的变化特点,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4分)(用辩 证法其他思想正确分析可酌情给分。)&&& (3)①政府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我国政府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就& 是履行制定经济政策,调节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国家职能。(5分)②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坚持对人民负责是一切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根本原则。我国政府调整财政和货币政策,保障和促进经济健康、平稳、快速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5分)39.(共60分)(1)尼罗河上游流经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丰富,且上游流经地区地势起伏平缓,河湖众多,流域面积广;中下游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支流少,水系不发达。(5分)澜沧江一湄公河流域属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但上游受地形(山脉)影响,支流少,流域面积狭窄:中下游地区多平原地形,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水系发达,流域面积广。(5分)& (2)尼罗河中下游地区石油资源丰富,长绒棉出口量大;埃及地处两洋三洲五海之地,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与红海,缩短了大西洋到印度洋的航程,地理位置重要。(5分)湄公河流经地区热带经济作物及天然植物资源丰富,如热带林木、天然橡胶等,矿产资源有锡、石油等。东南亚正当太平洋与印度洋、亚洲和大洋洲交通的“十字路口”,战略地位重要。(5分)(答案合理,酌情给分)& (3)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的形式。(4分)官僚地主集团的动摇和背叛。(4分)& (4)阿拉曼战役德意军队损失惨重,北非战场形势发生了转折。(4分)第二年,北非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事结束。(4分)为1943年7月美英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创造了条件。(4分)& (5)①经济意义: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合作方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互通有无,实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3分)有利于促进区域内各国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提高经济实力,消除贫困,增强合作区域的国际竞争力。(3分)②政治意义:区域合作机制为各成员国提供了和平协商和平等对话的平台,有利于增强各成员国的政治互信;(3分)有利于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3分)&&& (6)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内各国山水相连、民族间血脉相承、历史上密切往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历史文化特征说明事物处于“四面八方”的横向联系和“前后相继”的纵向联系之中。(3分)&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辨证统一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自然、历史和社会条件的差异以及文化的多元性并不排斥各国间共同利益的扩大,各国间开放包容、求同存异、开展合作体现了共性和个性的辩证统一。(3分)⑧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中培育出的团结一致谋发展的大家庭意识,对传承次区域历史文化,适应国际环境的大变化,满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要求发挥了积极作用,这是意识能动作用的重要体现。(2分)&&&&&&&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湄公河 这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共2个义项):
湄公河 - 国际大河
所属类别 : 河流
湄公河(Mekong River,源自Mae Nam Khong,意为之河),其上游是中国境内的(Lancang Jiang或Lan-ts'ang Chiang,泰语意为&百万大象&),下游三角洲在越南境内,因由越南流出南海有9个出海口,故越南称之为九龙江(C?u Long Gian)。湄公河干流全长4908千米,是亚洲最重要的跨国水系,世界第七长河流,亚洲第四长河流;主源为扎曲,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杂多县。流经中国云南省、、缅甸、泰国、和越南,于越南以南省份流入南海。其中南阿河河口至南腊河河口31千米为中国与缅甸界河;老挝,湄公河老挝境内干流为777.4千米;老挝与缅甸界河为234千米;老挝和泰国界河为976.3千米;柬埔寨境内为501.7千米;越南境内的为229.8千米。流域除中国和缅甸外,均为成员国。由于湄公河在旱季及雨季的流量有极大变化,以及主干流有不少激流及瀑布,造成湄公河的航运能力十分不好。目前湄公河只有下游550千米可通航。
中国&&缅甸 泰国&&越南
建议游玩时长
the Mekong River
年均年径流量
4750亿立方米
2180立方米/秒
东亚 东南亚
81.1万平方千米
流域主要气候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澜沧江-湄公河水系
适宜游玩季节
中国青海省杂多县
昂曲,蒙河,漾濞江 子曲,威远江,补远江等
太平洋南海
湄公河的正式名称Mekong源于泰语Mae Nam Khong之缩写,Mae Nam (??????)直译为母亲河,引申为大河,Khong(???)则由Krom或Khom一词演变而来,是古代对居住于该河流域的高棉人(更准确的说是孟高棉语族诸族)的称呼,因此湄公河是(即生活在今和的傣泰民族)对这条河的称呼,原意为"高棉人之河"(Mae Nam Khong)。后来、都借用了"湄公河"的称呼。湄公河在各地区的称呼如下:
湄公河干流河谷较宽,多弯道,经老挝境内的孔(Khone)瀑布进入低地,到柬埔寨金边与洞里萨(TonleSap)河交汇后,进入越南三角洲。三角洲面积4.95万平方千米,土地肥沃。河流过金边后分成两条河,一条叫湄公河,一条叫巴塞河。在河口附近,湄公河又分成3条汊河入海。干流桔井以下可全年通航,桔井以上大水时可通小汽船,吨级船可上溯至金边。通过适当整治,湄公河可成为全线通航河流。湄公河的主要支流都比较短小,长度均只有数百公里。其中最大支流是泰国境内的,该河发源于呵叻府,河流先向东北流,然后转向东流,最后在空坚附近注入湄公河,河流全长550千米,流域面积15.4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720立方米/秒,其最大支流是锡河。湄公河另一条较大支流是,该河发源于柬泰边境,河流向东南流,最后在金边注入湄公河。该河全长400千米,流域面积是8.4万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约960立方米/秒,其上游有洞里萨湖。 金边附近分成前江与后江,三角洲上再分六支,经九个河口入海,故入海河段又名"九龙江"。大部分河槽深切,多峡谷,适宜建坝。于流有1000余万千瓦水力,金边以下通3000吨海轮。湄公河涨水时,水注入洞里萨湖,湖面积由2590平方千米增加到7700平方千米,而冬季,湄公河水消退后,水从洞里萨河流入湄公河。洞里萨湖和洞里萨河可以通航。
湄公河年径流量4750亿立方米,居各河首位。主要补给水源为流域降水 和雪山融水,其中降水占河流径流量的1/2以上,雪山融水占1/6左右。5月份雨季开始,水位上升,9-10月为汛位高峰,最大洪峰流量曾达7.57万立方米/秒。泛滥地区主要在三角洲,洪泛面积约400万公顷,由于有洞里萨湖调节,减轻了泛滥程度。1-2月为枯水期,最小流量1250立方米/秒。湄公河在接近老挝、柬埔寨边境的地方,有约50千米长的河道。雨季到来时,最宽的地方达14千米,是湄公河在老挝境内最宽的一段"腰"。旱季河水退落,这段"宽腰"会出现数以百计的小岛。如果把小渚、沙洲都算上,数量过千,当地人就把这个区域称为""。乘游艇在不知名的小岛中穿梭,可以在河风吹拂中观赏湄公河畔的美景。
湄公河是最长的河流,总长约4908千米,流域总面积:81.1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九长河,亚洲第七长河,东南亚第一大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流经西藏自治区与云南省,此后成为缅甸与老挝之间,以及老挝与泰国之间的部分国际边界,还流经老挝、柬埔寨与越南,然后在胡志明市(西贡)南面注入南海。老挝首都万象与柬埔寨首都金边均在岸边。湄公河约3/4的流域面积在其下游流经的5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与越南。流出中国国境以后的河段称湄公河,占湄公河一澜沧江总流面积的77.8%,几乎包括整个老 挝、和泰国的大部分地区、越南的三角洲地区和部分中部高厉河道平均比降约0.16‰。第二大国际河流,注入太平洋的南海。主要支流有南塔河、南乌江、南康河、南俄河、南屯河、邦非河、色邦亨河、蒙河、桑河、洞里萨河等,其中蒙河为最大支流。
湄公河(澜沧江)流域面积大于50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22条。中国,澜沧江流域面积16.48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每秒2140立方米,平均年出境水量765亿立方米.境内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每秒/立方米中国16.482140缅甸2.4300老挝20.25270泰国18.42560柬埔寨15.52860越南6.51660其中湄公河下游泰国、老挝、柬埔寨和越南四国组成湄公河委员会(mekong river commission,简称mrc)。
下游流域居民约占河畔4国人口的1/3。几乎所有的人都从事农业,水稻为主要作物。人口最密集之处在三角洲与呵叻高原。为数不多的城市人口一直在急剧增长,主要是通过移民迁往都市。流域人口没有共同种族关系。从湄公河上游地区包括克伦人和苗人这些山地集团在内的汉藏人到湄公河下游流域的高棉人、占人、泰人、孟人和越南低地集团均有。越南人密集于三角洲,高棉人和至为广泛地分布于下游流域。
湄公河流域面积大于81.06万平方千米,从西藏高原一直延伸到南海。在亚洲江河中,仅长江与恒河的最低流量大于湄公河。由于湄公河在其流程的头1955千米中河床狭窄,而在其流出云南高原那一河段的上下游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状况又形成对比,因而据以将其分为两个主要部分。湄公河上游为一狭长谷地,约占流域总面积的1/4,切穿中国的山脉和高原。湄公河下游在其开始形成缅甸、老挝边界的那一点以下,长2390千米,有泰国的呵叻高原(Khorat Plateau)、在老挝和越南的安南山脉的西坡以及柬埔寨的多数地区为其流域,然后经在越南的三角洲汊河到达海中。湄公河在其上游系萨尔温江与长江之间的高原上发源的一丛大河之一;河床深切入其流经的崎岖地区。在缅甸与老挝之间,约20720平方千米缅甸领土为湄公河流域,全系坎坷不平的地区。湄公河较为平缓的下游河段,构成老挝与泰国之间的一段相当长的边界,成为柬埔寨、老挝、泰国与越南四国之间摩擦与合作的一个主因。
湄公河地形可分为5个区:北部高原、安南山脉(长山山脉)、南部高地、呵叻高原和湄公河平原。北部高原包括老挝北部,泰国的黎府和清莱省山区,到处是崇山峻岭,高程达米,只有少量的高地平原和河谷冲积台地。安南山脉从西北向东南延伸800余千米,北部和中部的山坡较陡,南部为丘陵地区。南坡和西坡受的影响,雨量较大,而中部河谷较干旱。南部高地包括柬埔寨的豆寇山脉,东面为绵延山地,西南为丘陵地。包括泰国东北部和老挝的一部分,为长宽各约500千米的蝶状,支流蒙河和锡河流经这里。湄公河平原为大片低地,包括三角洲地区。在当地被称为昂曲和札曲的上源,发源于青海省南界唐古拉山中海拔4900米余的高地。它们向东南流经西藏。被称为澜沧江的主河朝南面下泻,穿越被侵蚀切割成丘陵和谷地的,到达景洪南面一点,成为中缅界河。河水接着朝西南方向奔流;长201千米余的河段形成缅甸、老挝之间的边界。缅甸以下流域可分为6个主要部分--北部高地、呵叻高原、东部高地、南部低地、南部高地与三角洲。下游流域植被的多数属阔叶树种,不过随着与地形的不同,也出现不同的个别树种。北部高地有高褶皱山岭,高约海拔2743米,许多山岭山坡陡峭。永珍下游东-西向河道的南面为呵叻高原,几乎囊括了湄公河流域在泰国的所有部分,以及在老挝的湄公河支流的下游。这是一片起伏和缓的丘陵,与平坦的纵横交错。东部高地是安南山脉的组成部分,山中河流从西面注入湄公河。在越南的奇山(Ky Son,孟仙〔Muong Sen〕)与柬埔寨的桔井(Kracheh)之间的大部地段,构成东面的越南与西面的老挝和柬埔寨之间的边界。南部低地与老挝巴塞(Pakxe)下游湄公河两边均毗连。湄公河在孔南瀑布(Khone Falls)猝然一跌流入柬埔寨。在孔南瀑布与桔井之间,激流险滩与冲积平原交错。在磅湛(Kampong Cham)以下,河床坡度变缓,河水流经其泛滥平原上的广阔冲积带。在金边附近,湄公河与洞里萨河(Tonle Sap)汇合,并通过后者与洞里萨湖连接起来。洞里萨河的流向因季节而异。在高峰,当湄公河水位高时,水经洞里萨河流入湖中,湖面在此时从2590平方千米余增加到约10360平方千米的最大面积。在旱季,当洪水退去时,洞里萨河逆向朝东南泻入湄公河中。洞里萨湖是一个高产渔场。柬埔寨西南部的象山山脉与豆蔻(Kravanh)山脉组成南部高地。洞里萨河的几条支流发源于这些高地。湄公河在金边以下分为两条支流:湄公河自身与巴塞河。三角洲自此一直伸展到海边,三角洲总面积约为64750平方千米,分为3大段。从中、缅、老边界到老挝的万象为上游,长1053千米。流经地区大部分海拔200-1500米,地形起伏较大,沿途受山脉阻挡,河道几经弯曲,河谷宽窄反复交替,河床坡降较陡,多急流和浅滩。万象到为中游段,长724千米。流经呵叻高原和富良山脉的山脚丘陵,大部分地区海拔100-200米,地形起伏不大。其中上段河谷宽广,水流平静。沙湾拿吉至巴色,河床坡降较陡,多岩礁、浅滩和急流。巴色到的金边为下游,长559公里。流经地区为平坦而略为起伏的,海拔不到100米,河床宽阔,多汊流,但部分河段有小丘紧束或横亘河中,构成险滩、急流,全河最大的险水孔瀑布就在此段。金边以下到河口为三角洲河段,长332千米。湄公河在金边附近接纳洞里萨河后分成前江与后江,前后江进入越南,再分成6支,经9个河口入海,故其入海河段又名九龙江。三角洲平均海拔不足2米,面积4.4万平方千米,地势低平,水网密集,土壤肥沃。为东南亚重要的的稻米产区之一。
湄公河流域位于亚洲热带季风区的中心,5-9月底受来自海上的西南季风影响,潮湿多雨,5-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3月中旬受来自大陆的影响,干燥少雨,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强度很大、历时较短、影响范围较小的雷雨在整个雨季都很频繁;历时较长,范围很大的降雨在9月份最频繁,能引起严重的洪水泛滥,但其影响大多只局限于三角洲地区和流域西部,偶尔穿越大陆使更大范围遭受长时间大雨袭击。由于降雨的季节分布不均匀,流域各地每年都要经历一次强度和历时不同的干旱。湄公河流域正常年降雨量从泰国东北部的1000毫米以下递增到老挝南部、柬埔寨和越南的山区边缘的4000毫米以上,在柬埔寨平均为2000毫米,平均年降雨量的年内分布很不均匀,年降雨量的88%左右集中于5-10月份。湄公河流域气温变化较小,最高平均气温越南为30℃,泰国为33.5℃;最低平均气温老挝为15℃,柬埔寨为22.7 ℃;相对湿度为50%-98%。湄公河流域的径流来自降雨,由于每年不变的季风影响,上一水文年至下一水文年的主要水位过程线几乎不变,丰水与枯水间的差距不大。假若规定丰水年流量为多年平均流量的110%以上,枯水 年流量为多年平均流量的90%以下,那么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和出现机率在万象站约为25%、50%、25%,在桔井站约为20%、60%、20%。湄公河水量主要来自其下游流域的降雨并随季风造成的季节降雨的差异而相应变化。4月水量通常在最低点。在5月或6月随着带雨季风从南部移入,水量开始增加,东部和北部高地变化最快。在上游,可以早在8月或9月即可达到最高水位,在南部河段,迟至10月才达到最高水位。南部地区通常在11月开始的东北季风带来干燥的天气,一直持续到翌年5月。湄公河下游流域气温全年和暖。金边日平均最高温度为32℃,平均最低温度为23℃。上游流域气温多少受海拔调节,一般比南部低些,且表现出较多的季节变化。湄公河在柬埔寨桔井的年平均流量约为14000立方米/秒,约的哥伦比亚河流量的2倍。在记录到的最低流量约为平均流量的1/12,而年最大流量约为平均流量的4倍。据记载,年沉积物数量以巴塞为最大,约1.87亿吨;缅甸边界只有这一数量的一半左右,金边约为这一数量的2/3。
流域开发规划中国的省在澜沧江兴建八个梯级水电站的计划,已经建成的有漫湾(1996年)、大朝山(2002年)、小湾(2010),准备修建的有景洪,正在规划的有糯扎渡。电站大坝将改变湄公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并可能引发外交争端。在湄公河上建有Pak Mun 大坝(Pak Mun dam)。、也有建坝的计划。和所有的水利建设一样,湄公河上的所有水利设施建设都有各方人士反对是否建设还在讨论中。湄公河多年平均人海水量为4750亿立方米。湄公河流域水能理论蕴藏量为5800万千瓦,可开发水能估计为370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1800亿千瓦·时,其中的33%在柬埔寨、51%在老挝。当前,已开发的水能不到1%。1957年,在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简称亚远经委会一ECAFE,1987年改称亚太经委会一ESCAP)的支持下,成立了由越、老、柬、泰4国参加的湄公河流域研究协调委员会。4国又各自设立了本国湄公河委员会,就湄公河开发作了气象、水文等前期工作。自1963年起,委员会开始进行大量的工程规划和可行性研究工作。在此前后,泰国、老挝和柬埔寨在本国分别修建了一批灌溉工程和水力发电工程。1970年湄委会提出了《1970年流域指导性规划》,在河口至间的2400多千瓦的干流河段上选择7级水利枢纽,总库容达2589亿立方米,有效库容1360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2330万千瓦。其中水利枢纽为高坝大库,迁移人口30多万人。1989年又提出了修订方案,包括7级和8级两个比较方案,推荐8级方案。在和法国政府资助下,经过2年多的重新勘察研究,1994年提出了一个9级开发方案(见湄公河干流径流水电站主要参数表)。1994年方案基本属径流式开发方案,淹没损失大大减少,迁移人口约6万人,但总装机容量减少了约1000万千瓦。干流梯级开发方案尚未最后选定,仍有修改的可能。1994年规划中,对支流的水电开发也提出了初步意见。估计可开发1820万千瓦,其中1300万千瓦,100万千瓦,220万千瓦,200万千瓦。支流上10万千瓦以上的水电站估计有25座。支流主要集中在老挝,该国拟大力发展水电,将电力出口到泰国。支流开发后,可提供有效库容660多亿立方米,除了防洪、发电外,可就近发展灌溉120多万平方千米。已建水库和大型水电站湄公河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开发的很少,见湄公河已建的多目标水库和大型水电站表。已建的大型灌溉工程:①越南的丐山(CaiSan)工程,位于地区,灌溉面积4.3万-6.0万平方千米。②的工程,灌溉面积2.8万-4.5万平方千米,水电站装机容量5000千瓦。
不发达,上下游航运不能直通,上中游昌盛以下可分别通小汽艇和小轮船,金边以下通3000吨海轮。大部分河槽深切,多峡谷,适宜建坝,有蓄洪、灌溉、发电之利。水能蕴藏量干流达1000多万千瓦。三角洲中属部分渠系布局巧妙。小海轮可上溯金边,盛水期吃水近5米的船舶可达磅湛。在松博(Sambor)与巴塞之间,持续水运主要为孔南瀑布及其他瀑布的壁障所阻,上游对河流的利用局限于当地交通。通过湄公河委员会的活动,湄公河主流及其若干支流的通航条件也已得到改善。日上午,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12名中国船员被害、1人失踪,"湄公河惨案"震惊国人。在中国强烈要求相关国家彻查"湄公河惨案"真相、严惩幕后真凶的同时,如何重造"黄金水道"的安全,防止"湄公河惨案"再次发生,成为更艰巨的任务。湄公河一直"河盗"不绝,过往船只被劫事件屡有发生,有人甚至惊呼湄公河这条黄金水道大有变成东南亚"亚丁湾"之势。金三角地区因为历史原因存在着复杂的政治治理格局,一度成为臭名昭著的制毒、贩毒天堂。在国际社会的干预和联合打击之下,该地区的毒品犯罪已经不像过去那样猖獗。但"按下葫芦浮起瓢","河盗"又开始横行湄公河。这说明,该地区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甚至开始威胁平民的生命安全和该地区各国正常的经贸往来。面对新的安全挑战,中国和其他三国应展开更深入的国际合作,寻求新的社会安全治理方式,以保护往来于这一地区中国公民及其他国家公民的生命安全。2007年外交部颁布了《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详细列举了境外华人寻求领事保护的方式方法,为在境外遇险的中国公民提供及时保护起了重要作用。从2007年开始,我国组织了数次大规模撤侨行动,彰显了国家责任。然而,领事保护只能应对已知和未立即处于危险结果的事态,对处于紧急危险及不明威胁之事,领事保护往往鞭长莫及。像湄公河惨案这样的突发事件,是外交层面上的领事保护措施所不能解决的。要切实保护境外中国公民的安全,有几个方面可以考虑:一是不能把有组织、有目的对中国公民生命安全构成伤害的行为,只视为一种可凭借当事国警力和法律就能解决的"普通刑事案件"。如有必要,中国可考虑向当事国派驻警察武官。2006年前中国人频频在南非遇害,中国与南非政府经协商后,中国派驻了警察武官。"金三角"地处中国与东南亚贸易黄金走廊重要位置,中国也应把这一河道的安全视为不可忽视的国家利益关切所在。
{{each(i, video) list}}
{{if list.length > 8}}
查看全部 ${list.length} 期节目
{{if _first}}
内容来源于
百科兴趣圈
{{if list && list.length}}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湄公河平原的生活方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