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的房价畸形房价到底谁是始作俑者

房价涨上天,谁是始作俑者?
来源:房天下综合整理 &&
扫描到手机分享到微信
2016陆家嘴论坛6月12日、13日在举行,央行原副行长吴晓灵媒体问及“有无泡沫”等问题时,霸气反问记者:“你买的起房吗?你觉得房价不高吗?”那么,房价上涨背后帮凶是谁?吴晓灵在谈到货币政策时表示,从1949年—2008年全国信贷30万亿,而2009年—20陆家嘴44.79-1.31-2.84%15年,涨了63万亿。也就是说用七年时间放了30年的两倍多的贷款。货币供应过多了,不是带来物价的上涨,就是带来资产价格的上涨,在中国,也就主要是房价的上涨。2016年初,一线城市曾出现房价暴涨,随后带动部分二三线普涨,甚至出现了信贷资金“加杠杆”入市炒作的迹象。与此同时,库存积压依然非常严重,效果甚微。房地产市场牵涉面广,与投资、信贷、金融风险直接,是影响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自2015年年初以来平均上涨11%。、上海和等所谓一线城市的房价以30%的涨幅领涨。近期,这一涨势已蔓延至规模略小的二线城市,今年迄今为止二线城市房价已上涨5%。而楼市股票的低迷暗示着当前房地产复苏的不可持续。除了买房需要大量信贷外,买地建房也要大量信贷才行,以三分之一的自有资金撬动三分之二的其它资金,买家以20%的首付款作为杠杆,其它的是。信贷资金开路,庞大的民间资本跟进,形成一个杠杆效应,让大量的城市房价一夜暴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房地产贷款占金融机构全部贷款的比重约20%。如果考虑到还有以用途申请的贷款变相进入房地产市场,这一比重可能更高。一旦货币政策出现结构微调或信贷政策有所调整,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就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国房地产信贷房地产信贷不良率不到1%,居民储蓄等金产远高于负债,居民购房首付平均为房价的30%左右,银行总规模约为房价总市值的10%。非金融机构也大量为买家提供从首付款到资金周转的全方位信贷,大大降低了买家借贷买房的门槛。“当前,已经出现了分化加大的局面,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因为虹吸效应房价上涨过快,的确产生了一些新的风险。”刘元春描述,一线城市已经产生了萧条性泡沫,“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之下,大量资金找不到可以增值的投资空间,所以又纷纷进入已经过热的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刘元春指出,部分城市房价暴涨持续到今日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尤其是杠杆型泡沫会令风险加码,需要尽快防止。他解释,此前房化虽然严重,但若并非杠杆型泡沫,危害还不是特别大,但依当前的情形来看,却必须尽快抑制杠杆型泡沫的增长。“杠杆型泡沫是极其危险的!”刘元春强调。一线城市房价骤然飞涨是否意味着杠杆已经过高?尽管并没有确切的数据证明这一点,但根据央行最新数据,1月新增币贷款增加2.51万亿,创下单月纪录新高。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贷款数据的激增与一线城市房价飞涨有着密切关系。去年以来,央行多次降准释放了大量流动性。在经济承受下行压力、资金面紧张的情况下,释放出的大量流动性意味着商业银行有钱用于放贷,其中自然也包括。然而,不少经济学家开始担忧的是,大量释放出的流动性并没有如愿注入实体经济,也没有注入库存高企的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而是流入了已经过热的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中,并进一步助推一线城市房价节节攀升。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执行董事、首席经济学家章俊便认为,个人加杠杆的空间可能并不像数据反映出的这么大。“中国个人住房贷款占总贷款的比重从国际横向比较来看的确较低,但这里面也存在一个重要也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就是中国结构中间接占比极高,企业部门的大部分依然依赖于银行信贷。这就造成在统计住房贷款占总贷款比重的时候,分母要相对于直接市场发达的经济体要大。”章俊认为,这种与经济体的差别所造成的结果可能是中国个人住房贷款占总贷款比重被显著低估,这也意味着个人住房贷款杠杆的空间可能并不如设想中那么完美。章俊称,适度推动居民加杠杆来对冲经济下行风险无可厚非,但从最近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房价快速上涨以及1月份新增信贷中居民中长期贷款规模显著增长的情况来看,居民加杠杆或许已经驶上了快车道。货币超发——信贷充足——央企抢地——杠杆资金跟进——地价上升——房价暴涨——货币新一轮超发,这是一轮可怕的正反馈循环,加速了的生成。去年股市也是这一逻辑,只不过我们说股市是有毒资产价值定价显著背离,这次有毒资产是不动产而已。中国最新的信贷周期开始于2015年,自从那之后信贷加速扩张到史无前例的水平,M1货币供应现在的增长率是22.9%。我国是间接为主的金融体系,银行自主进行放贷,自担风险、自负盈亏。所以,贷给谁、不贷给谁,基本由银行的信贷偏好说了算。当前整体流动性过剩,企业不愁贷款,扎堆地选择投资房地产市场,此外,对风险的大包大揽,使这些房企根本不需要考虑风险。拿地的资金大多是银行的,至多把地给银行罢了。自然也就不会把地价当回事。尤其是央企、国企,以其独特的国有资本担保、抵押物充裕等优势,就更不需要考虑成本、代价的问题了。人的地产泡沫吹了四、五年,最终还是在1989年破了。人的次按泡沫吹了五、六年,最终在2007年破了。房价还得涨,尽管不会永远涨。正如《红楼梦》中的王熙凤说过:“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
你可以按区域查找吉安新房、二手房,也可以按区域查询吉安房价。同时,你买房
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在这里得到解答。中国房价太高,而且已是畸形
您当前位置:
中国房价在进入2014年春季后开始出现降温。新华网日前一项有关未来房价趋势的调查显示,有超过85%的民众希望房价大跳水。据相关人士分析,不动产业作为经济的支柱产业,如果现在出现崩溃,将引发普遍而严重的经济大衰退。
3月以来中国主要城市房价降温,北京房价更出现了降价百万无人问津的现象。针对房价降温,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些人认为目前的状态是过去10年中〝短期停滞—强烈反弹〞的又一次重演;第二种可能是楼市〝崩盘〞,房价马上就会〝大跳水〞。
新华网发展论坛的一项〝你希望将来房价是什么趋势?〞调查显示,有85.7%的民众投票希望房价大跳水,另有约3%的民众希望短期停滞后强烈反弹。
财政部相关人士贾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如果房价崩盘,将引发普遍而严重的经济衰退。
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合起来作为不动产业,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前端是原材料,如钢材、水泥等,中间产品是设计、建筑工程、装修等,最后形成商业物业和住房。整个链条拉动的是市场活动的方方面面,比如住房交付使用会促使入住者购买家电、家具、床上用品等耐用消费品,这又涉及很长的产业链和很大的产业群。
另外还有很多文化社会属性的产品,比如一个人搬入新居后往往会买书籍放到新居的书架上,年轻夫妇会考虑生孩子,这又涉及婴幼儿用品、教育产业等。因此,不动产业是整体经济的一个确切无误的支柱产业。
现阶段如果出现楼市崩溃,那么就很可能会跌进中等收入陷阱,使贫富分化加剧,而且很可能使经济问题政治化。新华网发展论坛的一项〝你希望将来房价是什么趋势?
解大便涉及穿裤子、手纸,卫生巾,抽水马桶,看厕所老头老太就业,内裤质量,吃的食品,水的消耗,解大便蹲茅坑玩手机信息流量、大便回收做废料,厕所的搭建,拆迁,用电,,,,,故此,解大便也是人身大事,当然也算支柱产业 h?h
又见煞笔相关人士
大陆的房价畸形源于政府对于土地的垄断,源于国内贪官转移到海外的财富再次进入大陆的炒作。大陆的经济发展,大陆民众基本没得到一丁点发展成果,那大陆房价崩溃不崩溃,经济衰退不衰退就与普通民众没任何一丁点关系,这个人类26000年历史上最肮脏无耻无底线的制度早就该进坟墓了。
财政部相关人士贾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如果房价崩盘,将引发普遍而严重的经济衰退。掌握话语权的人,总是为高房价找出各种借口,有机会就力挺高价房,因为利益集团们不愿意房价下跌,主要原因. 这些权势者子女及亲属家里少则几套,多则十几套房等着升值呢.这些房子要么是单位分的,要么是花了只能买白菜的钱买来的,总之没有一套是市场价.在中国有如此家财官员绝不是少数,他们非但不会因为房价的极度高涨而深受其害,还能从高房价中得到财富快速升值. 一路飙升的房价榨干百姓几代人的腰包.利益集团的腐败在推波助澜,成为推高房价、掠夺百姓血汗钱的罪魁祸首之一
政府肯定会出手救市。最为根本的原因是,有关决策者跟房地产开发商等既得利益者“穿着同一条裤子”,难道中国住房问题的症结真的在土地稀缺吗?很清楚,中国真正稀缺的并不是土地,中国缺的是社会公正,是执政为民的决心!房价居高不下.若按收入比算甚至超过了东京银座、纽约的第五大道..房价为什么疯狂上涨、普通民众为什么一辈子也买不起房子了!!因为众官员们不愿意房价下跌,主要原因. 这些权势者家里少则几套,多则十几套房等着升值呢.在中国.有多少官员的亲属子女们沒在各大城市囤积大量房产.?有多少房产老总没有权利做后台?
房价暴降.别做梦了!最为根本的原因是,有关决策者跟房地产开发商等既得利益者“穿着同一条裤子”,将在2016年全面实施统一登记制度。为何不是当下,而要推迟2年?设身处地替贪官着想.急贪官所急,这几年把不动产隐藏好,黑钱冼白处理好真的想降房价.只要对房叔.房姐们.,囤积几十套,数百套房屋实行阶梯税收,增加多套房产持有者的房屋持有成本.什么都解决了!为什么不这样做.就是因为官员及亲属手上都有多套房. 就是这帮特权阶层们是房价飙升的的推手. 想想他们怎会甘心下手贬值自己的资产。国家早己变成一个贪腐的乐园。
钱相说不搞就不高。再印十几万亿。
使用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数据说话!中国的房价到底正常吗? |房地产|投资|房价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数据说话!中国的房价到底正常吗?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机构专栏 金融客平台 作者万喆(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投资好比是找小三,心有余力偶尔为之,那就更注重是不是能带来短期的回报,而且一时得失之后你总能全身而退。或爱得痴缠、或恨得切齿,或者一时,不能一世。时时事事追求快感,这人一定活得很短。
数据说话!中国的房价到底正常吗?
  2015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都把房地产行业当做目前经济形势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进行了讨论。一方面要求去库存,另一方面鼓励降低价格。
  房地产到底有没有泡沫,十年来成为国中热点。辩论焦点在于,中国的房地产繁荣,究竟是因为“刚需”,还是因为“投机投资”?“刚需”方的大旗上描着中国城镇化的新城镇人口大军,画着曼哈顿青年只租不买的困顿模样,写着城市住宅涨幅不高的官方数字;投资投机方则完全依靠出奇制胜,时不时去观察一个城市的住宅夜生活或者测量一下水表电表等。
  剑走偏锋无非是因为可供使用的佐证资源稀少。中国房地产价格近十几年一路猛进高歌,但是中国的房价数据由于统计口径等各种因素,很难令所有人信服的权威数据,或者所谓“权威”数据与群众常识实在差得有点离谱,难以对实际生活或者经济形势起到指导作用。
  房价一般怎么走?看看美国
  由于政策的原因,中国的房地产业实际上是近十几年才得以出现的的商业化产业,其历史数据、趋势和经验实际上都颇为匮乏,我们不如看看其它成熟市场国家的例子。
  美国的房价在过去的100多年中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3%,此间美国的平均通胀率为2.8%。从整体数据看来,如果房价涨幅远高于通胀率,增长就会停止,或者干脆出现下跌。100年中,只有是唯一的明显跑赢通胀又没有跌回去的阶段。但这段时间恰恰跨越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及战后重建,或者应当作为一个特例。
  值得一提的是,房价增长率不高于通胀率的规律不仅适用于平均,而且适用于美国一线城市。
  100年中,美国发生过3次十年累积涨幅超过100%的“牛市”:
  第一次是之间,妥妥的二战效应。
  第二次是之间,主要是通胀驱动,扣除通胀后年增长极低或者为负。
  第三次是之间的大牛市,年平均涨幅为11%,扣除通胀后仍然有8%。
  不过这次超越通胀的“大牛”,已经尽人皆知了,后来被证明是泡沫,并引发波及全球的次贷危机。
  2011年,美国房价在扣除通胀后已经低于一个多世纪以前的1895年。但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2013年,美国的平均房价已经超过扣除通胀后的历史平均。
  房价应该怎么走?请自行心算
  根据公开数据,中国在过去10年间,住房价格年均上涨约9%,城镇居民名义收入年均增长12%,经通胀调整后的城镇居民收入每年增长7%以上。同一区间,美国和英国的实际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和0.3%。
  迅猛无匹的收入增长当然会带来迅猛无匹的消费热情和迅猛无匹的房地产热潮。
  潮热得发烫,甚至出现了许多可圈可点可歌可泣令人发指到可以写入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比如为了买个价格死贵的房子,半夜三点就要搬着铺盖卷儿去排大队。比如房子压根儿还只有广告,想要预订的人就把自己三代九族的关系全动用上了。那些扛着麻袋去付款,以及一买就是好几幢的故事根本排不上号,因为最为可怕的是你身边的每一个平凡普通得不能再平凡普通的人都在想方设法买、多买、再多买房子,而且他们都说:“再不买就没机会啦!”
  市场貌似是多方的,也是空方的,但结果,市场终究是多方的。
  先有理论说,美国和英国的住房拥有率大约为64%,中国应该向发达国家消费水平进军。但是貌似中国的房屋拥有率已经超过了这个数字,于是风向又变了:“美国人英国人大多数都是租房子的。他们根本不买房子,所以我们中国人买不起房子也是正常的,应该的。”
  当然租房子的理论似乎也有一定道理。因为房租对房价的比率也是一个衡量房价的重要指标,因为房租通常代表了真实的需求,而非投资价值。但是请看一看,在1960年第一季度到2013年第一季度之间,美国平均房租对房价比率为4.98%。21世纪初的房地产泡沫期间,房租对房价比率下降到2.98%。然后,心算一下你门口的房租房价比率。
  好吧,还有理论说,国外的大城市也是房价高得吓人的。2014年美国一个房产网站算出最“难以负担”房价的几个城市,可以看到,旧金山的收入中位数是79624美元/年,房产价中位价格是769600美元,圣地亚哥收入61426美元/年,房产价格504200美元,纽约收入65786美元/年,房价396700美元,洛杉矶58869美元/年,房价420300美元,迈阿密收入46964美元/年,房价270000美元。仅供参考,请自行心算。
  房地产本正常,但在中国有点怪
  但是,房地产确实为中国经济增长作出了不小的贡献。有估算称,2010年,住房及相关行业为中国GDP增速贡献了3个百分点,但2015年只有1.1个百分点。同一时期,经济增速从10.6%放缓至6.9%,这样一推算,经济增速有一半降幅是由住房市场的萎靡造成的。
  可以说,房地产库存积压严重,已经造成了经济的极大下行压力。据估算,目前全国房地产已竣工待售的面积逾6亿平方米,占压资金万亿元以上。在建未售面积约为48亿平方米,待开工面积为8.5亿平方米,全国整体库存约为63亿平方米。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急剧回落,同期房屋新开工面积降幅不断扩大,不仅如此,用于住宅建设的水泥、钢材、玻璃以及铜等的需求也随之疲弱。
  其实,房地产本来也不应该是什么怪胎,更不是“洪水猛兽”。美国用于观测宏观经济形势的参数指标里,房地产赫然有自己身份,新屋开工指数等等,莫不是审视经济是否高效运行的有效数据,而且也与总体经济增长及就业率等国家和民生发展都息息相关。总体而言,当美国经济繁荣昌盛,股市信心十足,房地产价格也十分喜人。反之亦然。
  但回头来看中国,似乎就有了一些蹊跷之处。
  中国房地产价格近十年一路猛进高歌,但这十年里,股市几度哀鸿遍野,恐怕说明民众对实体经济的信心还是低迷。诚然,中国作为新兴国家的代表之一,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表现出了极强的活力,并曾成为世界经济走出衰退泥沼的希望。然而,从深层次来说,中国本身也面临许多问题,面临出口导向型行业的萎缩,面临经济转型期的阵痛。
  因此,为了将来的可持续发展,为了稳健崛起,我们已经非常明晰,现在的主要任务不是火箭式上升,而是在一个缓速着陆的过程中,经济增速保持有序平稳,经济改革逐步进行。并且把各项政策和措施都予以了相应调节和修正。
  然而,这时,房地产价格还在节节攀高,就早已超越了中国经济的真实节奏,甚至也不符合国际经济的规律。
  正是这种与真实经济面的背离,才有了今天房地产的大量库存和可持续性减弱,并且对整体经济造成了拖累。
  为什么会异化?
  中国房地产价格的异化,主要是住房消费在中国出现异化,即住房不仅仅是作为自用消费的居所,而被当成投资品,甚至成为投机交易的获利手段。当然,存款长期负利率、通胀预期是这种异化的主要推手,加上中国投资渠道相对狭窄,房地产在中国也被赋予金融属性。每个买房的人言必称“保值”“升值”。不可忽视的是,中国经济尤其是地方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更为房地产价格的上升推波助澜。在这种循环叠加的多重推动下,无怪乎民众的心理预期 “越调越高”,房价则进步神速,“越飞越飘”。
  由此分析,买的人其实均人心惶惶,不买的人必然人心愤愤。无论买或者不买,都是消费者对市场信心极度不足的表现,也必然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极大隐患。
  此外,投资投机在市场中的受追捧一定会大大打击实体经济的发展。毕竟,既然可以“临渊待鱼”,谁还有意愿“退而结网”呢?
  更危险的是,当房价止升见跌,那些与房地产开发商利益捆绑过紧的银行业将何以自处?房地产沦为投资品或者投机交易者的真爱时,往往是经济金融风暴酝酿之时。美国、日本、东南亚的金融危机都能见到此间样板。
  在次贷危机爆发的前五年,美国不少地方的房地产价格都上涨一倍以上。这种房地产市场泡沫在带来了股市泡沫破灭及“9?11”之后的美国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金融业的大量坏账隐患和实体经济的萎缩。
  前两年德国一个家庭因无力承担房贷而自杀的消息铺天盖地,德国称,从人口、经济等基本面因素考虑,德国的房价上涨很难被视为合理。
  那到底是有多“不合理”呢?综合而言,那三年德国房地产价格总体涨幅为约8.25%。而德国央行已然担心房地产热潮在德国失控,并言之凿凿,长此以往,可能导致“重大的宏观经济风险”,损害德国的金融稳定。
  虽然被贻笑大方,《华尔街日报》甚至称,德国人对物价稳定“过于痴迷”。但这种“痴迷”的结果昭然。2008 金融风暴后,德国经济已经算是世界不多的奇葩之一了。
  去库存,防“崩盘”
  当然,中国现在并不存在“崩盘”的可能,因为,资产类别泡沫的最大危险是高杠杆,而在中国,购房者的杠杆水平较低,过去3年大约15%的买家是全款购房,而贷款购房者被要求最低支付30%的首付款。
  而且,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量”,而是巨大的“错配”。这和我们过往的经济发展地区间不平衡、城乡间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息息相关,出现了许多“有房没人住”,“有人没房住”的独特景象。有些行政力量则往往在市场监管中迷失方向,先是“好大喜功”的拼命卖地、刺激投资、鼓吹房地产,继而又拼命“限购”、压制需求,不久又“松绑”等等,缺乏理智的规划和有效的引导,甚至有些人和地区沦落成为房地产商的附属品,并因此造成了地区与地区脱节、价格与收入脱节、房产与实业脱节的总体供给与需求脱节,把好好的作为经济动力的房地产市场变成了经济掣肘。
  为此,决策层最近要求化解房地产库存。否则,中国经济的稳定健康成长亦难以实现。
  到底买还是不买?
  回头来看,在房产涨了十倍的十年间,许多人日日都在或欣喜若狂、或惶惧惊恐地问,要不要买房?要不要再买一套房?要不要还买一套房?要不要又买一套房?
  哎??我为什么说“又”呢?
  当市场终于停止了疯狂攀升,许多人日日都在怅然若失、如丧考妣地问,我失去了一个豪饮狂歌空度日的机会了吗?我真的失去了这个豪饮的机会吗?我难道失去了这个狂歌的机会吗?我又失去了一个空度日的机会吗?
  哎??我为什么又说“又”呢?
  市场也是社会,投资犹如恋爱。买房本来是长期投资,为生活生计打算,好比你是打算结婚,那就更注重是否能满足你主要的和基本的需要,长远考虑,不用太计较短期得失。投资好比是找小三,心有余力偶尔为之,那就更注重是不是能带来短期的回报,而且一时得失之后你总能全身而退。或爱得痴缠、或恨得切齿,或者一时,不能一世。时时事事追求快感,这人一定活得很短。
  因此,市场最危险的是,用欲望左右你,让本该结婚的人都去找小三,甚至倾其所有。
  可惜婚姻的存在有其稳定性的社会价值,市场也有相似的市场伦理。美国次贷危机是最近也是最好的例证,当人人都在为自己勇做齐人的把控能力、以小搏大的福气、收益不菲的欢愉而偷笑之时,市场的稳定性早已被破坏殆尽,剩下的,只是等待最后溃破的到来。乱象留下的一定是更乱的残局。
  当经济收益已经有了非常态的逻辑时,就是我们应当警惕的时候了。
  (本文作者介绍:金融客平台包括图书杂志出版、网站、微信公众号、金融研究等板块,致力于提供专业的资产管理资讯和服务。)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文章关键词:
&&|&&&&|&&
作者简介:
金融客平台包括图书杂志出版、网站、微信公众号、金融研究等板块,致力于提供专业的资产管理资讯和服务。
手机阅读请扫描
微信二维码牛刀:高房价是一种畸形的社会形态
来源:新安房产网
/rss/news/30/news_buying.xml
高房价究竟是一个什么形态?首先,中国的高房价是一个典型的货币形态。其次,高房价是一种畸形的社会形态。最具影响力的独立评论家牛刀认为,房价有两种走势,一种是继续放大泡沫最后崩盘,还有一种是房价理性回归。牛刀是中国房地产最具影响力的独立评论家,中国地产营销实战派,中国博客营销理论首创者,游历广泛,著述颇丰,成功案例比比皆是。谁都知道,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自从停止单位集资房、政府微利房后,就变成了由开发商垄断的市场。我们现在看见的高房价,不仅掠夺了城市居民的财富,而且绑架了中国经济。垄断是市场经济的大敌。没有竞争,就没有合理的价格,房价暴涨也就成了必然。从经济规律来说,这种房地产市场所形成的就不是正常的供求关系,极度扭曲了市场的正常形态,破坏了市场的供需平衡,导致了资源的严重错配,同样,也扭曲了产品内在价值。反映在市场层面就是我们2009年看见的现象,需要住房的人买不起住房,买得起住房的人可以不受约束地囤积大量住房。高房价究竟是一个什么形态?首先,中国的高房价是一个典型的货币形态。2009年,为了刺激经济,央行加大了基础货币的投放,当年的M2增幅达到29.7%,新增贷款近10万亿。反映在市场层面,在已出年报的12家上市银行中,去年房地产贷款达到5.28万亿。而2009年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6232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全国商品房销售额43995亿元,比上年增长75.5%。其次,高房价是一种畸形的社会形态。中国社会财富缺少一种平衡机制,实际上整个社会购买力是在下降,城市居民收入增长只有7.6%,低于G D P的增长。正常情况下,在居民收入低于G D P的增长时,房地产销售是下降的,而我们看见的却是上涨75.5%。这就出现了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普通居民买不起房,一个极端是有人买了大量的住房。国家电网统计,全国660个城市电表连续6个月零读数的住宅,有6540万套。这些空置的房子可容纳2.6亿人居住。两极分化的严重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再次,高房价是一种泡沫化的市场形态。买房有四种形态,一种是普通居民购房形态,用自己的收入的一部分去缴纳月供,这叫对冲;一种是用租金收入冲抵月供,这叫投资;一种是短期博取差价收入,这叫投机;还有一种是庞氏骗局,骗取银行贷款。在这四种购房形态中,政府要鼓励的是第一种,允许第二种,控制第三种,打击第四种。而现在是第一种人买不起;第二种人不会买,因为租售比高达1比500没有投资回报;真正买房的只有第三种和第四种。这是一种典型的泡沫化市场形态。在这种情况下,房价有两种走势,一种是继续放大泡沫最后崩盘,还有一种是房价理性回归。房价下跌就不可能只是跌30%50%那么简单,而是要跌去房地产商和地方政府的全部暴利,在垄断、掠夺、欺诈、暴利和暴力的房地产食利链条上,拿走了暴利,你再去垄断、掠夺、欺诈和暴力就没有任何意义了。这是国10条的撒手锏。将房价降下来,比什么都有说服力,住宅的真正价值本应该如此。很多东西都是虚的,只有把房价降下来才是实打实的。但是,房价下降也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惟一解决中国住宅问题的办法。暴涨过后的暴跌,是经济规律的必然,也是民心所向,用货币是支撑不住房价上涨的。如果继续用货币支撑房价上涨,那最后的结局就是,房价肯定支撑不住,货币体系也会崩溃,中国人民将要重回30年前,再来一个30年的打拼。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经济规律的必然。
楼盘价格 :
|凤凰网会员团购优惠
区域商圈 :
凤凰房产杭州站
高端置业首选资讯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已于12月16日首开推出7、9号楼
已于12月18日首开14、17号楼
2室1厅 | 120m?
48小时热文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房价到底高不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