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贷款30年提前还款后30年成了危房我有钱赚吗?

30年才花180万,大城市买房还不如住酒店!
导读:“每天花168块钱住酒店,30年才180 万元,如果在南京、上海、北京这样的城市花个180万元也只能买个七八十平方米的房子,算上贷款利息、水电费、物业费,平均每天房子的支出还超过168元呢……”日渐高涨的房价,不仅催生出了一批租房族,如今“买房不如住酒店”的论调也在网上流传,细细计算下来,似乎还真有点道理。
  网帖:这年头买房不如住酒店
  近日,《结婚要买房的同志们,有救了!!有救了!!!》的帖子在网上引起热炒,这个帖子只有短短三句话,表达了这年头买房不如住酒店的观点。
  帖子说:天
“每天花168块钱住酒店,30年才180 万元,如果在南京、上海、北京这样的城市花个180万元也只能买个七八十平方米的房子,算上贷款利息、水电费、物业费,平均每天房子的支出还超过168元呢……”日渐高涨的房价,不仅催生出了一批租房族,如今“买房不如住酒店”的论调也在网上流传,细细计算下来,似乎还真有点道理。网帖:这年头买房不如住酒店近日,《结婚要买房的同志们,有救了!!有救了!!!》的帖子在网上引起热炒,这个帖子只有短短三句话,表达了这年头买房不如住酒店的观点。帖子说:天天花168元开房,30年才 180万元。而180万元,首付加利息,只能在一线城市买套七八十平方米的房子,而且得家具自备、打扫自理。天天开房,多爽,想住哪就住哪,水、电和煤气费不要付,超级分期付款,因为人家按天算钱,180万元存着可以做个投资啥的,没准还能翻倍……这帖子看起来荒唐,其实在现实中还真有人是住酒店不买房的,例如大名鼎鼎的“打工”,身家10亿元,每个月花12万元住宾馆。一直住在上海的一家宾馆里,而且一住就是10 年,每个月费用12万元。算账:南京住酒店比买房便宜一位北京网友也在网上列出了买房不如住宾馆的清单。期间,这位网友在北京西四环内买了套52平方米的单身公寓,3.5万元/平方米,40年产权,总价182万元。扣除30%的公摊面积后,只有30多平方米的实用面积。经过计算:182万元购买这套房子,在有产权的40年中,相当于每年支出4.55万元、每月支出3800元、每日支出127 元。如果再加上每月每平方米4元的物业费,还有电、水和煤气费,以及要命的购房贷款利息等等,每天这房子的支出将大大超过150元。每天高于150元,不要说随便租个好房子了,就是四十年长期包租一个三星级宾馆标准间都够了:还不用交物业费、电费、水费;不用买家具、空调,甚至枕头、床单;有人天天免费打扫卫生,连卫生纸、牙膏、牙刷、热水、沐浴液都提供。以南京市中心一个2008年建成的单身公寓为例算了一笔账。55平方米精装修房,2.7万元/平方米,总价148万元。如果是贷款100万元,20年为期限,每个月要还贷7000元左右,加上每月每平方米5元的物业费,光这两项开支,每天就是243元。而243元这个价格确实高于南京普通连锁酒店一天的房价。方案:买房的钱用来长期投资为什么宁可每个月花12万元住宾馆也不愿买房子?记者了解到,唐骏的理由是:“在上海买同样质量的房子至少要花2500万元,2500万元拿来自己投资,我相信年回报率至少在30%以上,保守一点,按20%来计算,2500万元每年的回报就是500万元。而住宾馆一年才花150万元……我还赚了350万元。”那普通老百姓呢?一位南京网友也给出了一种答案:南京四星级酒店,一个月房费差不多1万元,一年12万元,10年120万元。120万元算一笔巨款吧?以一户人家住房70平方米计算,买房的话倒确实接近住豪华酒店10年的费用。但是,如果住酒店,并不需要像买房那样一次首付几十万元,这钱用来做生意,不说发大财吧,要翻个本可能也不是天方夜谭。网友:创意无限,但不切实际在网上,记者看到不少网友也对“买房不如住酒店”的观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一些很洒脱的网友表示,创意无限,还有客房服务,每天有人打扫,每个月的水、电、煤气费都节省了……还能在节假日高价转租给别人。还有网友说,长期租还会有优惠,或者给个金卡会员之类的,说不定还附送很多东西,如果真的买不起房子,可以借鉴一下。但是更多的网友也表现出了理智以及对现实情况的分析,他们认为又有几个人会去住酒店呢?一位网友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穷窝,还是有个房子踏实,家的感觉和住宾馆过一辈子完全是两回事。(楠楠)
猜你感兴趣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30年的房子半年不到成危房
原标题:30年的房子半年不到成危房
都昌路6号,在今年5月份之前,楼上274户居民安静地过着日子。然而,随着5月底的一声炮响,这里平静的生活彻底被打破了。居民家中的房屋不同程度出现裂纹,而导致这一问题的元凶,被居民们指向是附近工地爆破。几个月后,一张房屋安全评估报告出来,都昌路6号被鉴定成了危房。11月10日它被列入了危旧房改造项目征收范围。 一个原本不是危房的居民楼,为何在短短几个月内被纳入危旧房改造项目?近日,记者进行了调查。 还原 疑因放炮震裂楼房距离都昌路6号不远处,一块大空地在5月底开始了自己的施工,因需要挖掘地基,放炮开石成了工地的常规做法。一连几天,这里每天早上都会有多起炮声。随后一条条或粗或细的裂纹,出现在了都昌路6号多户居民家中。 住在都昌路6号4号楼的李先生告诉记者,在发现楼下施工“震裂”房子时,大家被激怒了。楼上几十号人自发组织,来到工地上讨说法,并要求停止放炮,但工地负责人拿出了一纸证明,说放炮经过了审批,属合法施工。 今年6月份,楼上居民赵阿姨也曾给记者打来电话,记者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在调查中,记者看到81岁居民蔡宝环的家中,厨房、客厅、卧室、阳台等地方都有不同程度的裂纹,尤其是厨房里,裂纹尤其集中,个别门框与墙体之间都出现了很大的裂缝。而蔡大娘说,这原先都是没有的。而根据楼长卜岭云的说法,整个居民楼一共274户居民,或轻或重家里基本上都出现了裂纹情况。 房子是被震裂的?在这个问题上,居民们并没武断地下结论,但多数人认为,在工地放炮开石之前,家里好好的,因此裂纹与放炮之间肯定有脱不掉的关系。房子裂了,这个责任究竟谁来负?好好的房子,到底能否再安心住下去?开裂的墙面又该咋处理?一系列的问题摆在了居民面前。 居委会、街道办、区政府,居民们一级一级地反映房屋开裂问题,希望政府部门介入,从而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起初,我们得到的答复是维修,把开裂的地方重新粉刷,但这个处理结果大家并不接受。”居民李先生告诉记者,开裂的房屋应该由专业部门给予评估,确认是否有安全隐患。 进展 鉴定为危房被征收经过多次反映,终于区政府找来了专业鉴定机构,由理工大学工程质量检测鉴定中心对都昌路6号的4栋楼进行综合安全评估。“凡是家里有人的,工作人员几乎都入户查看了裂纹情况,并带着专业仪器进行了检测。大概过了一个月后,一份报告出来了。”李先生清楚地记得,那份报告留给他最深印象的是一个字母“D”。 这个字母究竟意味着什么?记者从青岛理工大学工程质量检测鉴定中心那里得到了答案。一位姓王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他们出具的报告中,一般有A、B、C、D四个等级,分别对应:房屋绝对安全、标准略低但不影响居住、房屋出现问题需加固、危房。很明显,经过专业机构鉴定后,都昌路6号已经被列入危房级别,而鉴定机构给出的建议,也是居民们需要从这栋近30年的建筑里搬离。 原本好好的房子,一下子成了危房,居民们一时间难以接受,特别是那些老住户,舍不得这个陪伴他们多年的小院。但现实还得接受,居民说今年11月初,原四方区政府终于做了一个决定:都昌路6号因成危房,确定列入征收改造范围。“记得前年政府也来调查过,问大家是否有房屋征收的意愿,当时很多人说房子没啥毛病,住得挺好的,征收一事就再没下文。谁想到,对面工地的几声炮响,彻底把旧房变成了危房。”居民李先生说,虽然征收是最好的处理结果,但他总觉得有点被动。 街道 绝大多数支持改造12月17日,记者在都昌路6号采访时,见到了张贴出来的房屋补偿方案(公示稿),上面说:“应都昌路6号居民的要求,四方区人民政府经多方协调,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深入调查研究后决定将都昌路6号纳入顺昌路片区危旧房改造项目。”而根据房屋补偿方案,被征收房屋的范围是都昌路6号的1、2、3、4号楼。房屋被征收后,原区域内将建高层住宅,居民产权调换的房屋也正是这些。 谈到都昌路6号被纳入征收范围,海伦路街道办事处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危房进行改造是一件好事,特别是能改善居民们的住房条件和环境。“而且,我们前期经过了详细调查、听取居民意见,绝大多数人是支持改造的。”该负责人说。 但是,记者采访中也听到了居民的看法。“如果对面工地没有放炮,我相信大家还会在这里住上几年、十几年,但现在一切都只能成为过去了。”李先生说,他走出自家门口,没几步便能直面正在忙碌的那片工地,而在不远的将来,他和家人就将与这里告别。假如房屋被征收,未来一段时间在哪里住,现在还是未知。一次疑因爆破施工导致的房屋开裂,换来一次房屋征收,居民们是得是失,答案或许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文/图 记者 李伟伟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涉案的三个来自德阳中江的95后女孩,家境都不算差。
他们刚执行完任务准备返回,还穿着厚重的消防服。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小编导语:房地产是中国最敏感、最激烈的话题,也是中产阶级和富裕阶层最喜爱的投资渠道。现阶段下,买房还有前途吗?
  上篇:房地产市场是否还有前途?
  地产股、银行股都绕不开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地产股、银行股等接近净资产的价格,港股甚至大幅低于净资产,这种估值反映了市场先生的极度悲观。而房地产这又是中国最敏感、最激烈的话题。有专家如陈准称房地产至少还有二十年繁荣期;最占据道德制高点的观点是存在严重的泡沫,必须腰斩才行;折中观点是房地产告别黄金时代进入白银时代。老毛君来聊聊房地产。
  房价为什么高?
  我们不要道德评判,不要感性认识,一切实事求是,用数字说话。大家都说买不起,因此有泡沫。但商品房是不是给老百姓买的?以前买不买得起?我特地找了1989年人民日报控诉北京房价的报道:“北京最近提供2万多平方米住房,每平方米1600元至1900元。若买两居室,少说也要6万多元。一名大学生从参加工作起就日日节衣缩食,每月存储50元,已是极限,100年才能买上两居室。――摘编自人民日报日第2版”。当时的消费品物价是多少呢?白菜2分/斤、豆角1元/斤,现在多少钱一斤?2006年,北京平均房价是7375元/平,2016年数据显示十年来北京房价总体上涨380%、年均上涨17.5%。一切都是幻觉,可能不是房价涨,而是货币一直在贬值而已。80年代你的工资水平买不起房,现在你的工资水平照样还是买不起!十年来,除了电脑、家电没有涨价,因为制造效率的提高克服了成本压力,而农产品不可能大幅提升生产力,因此随着货币水涨船高。土地更是不可创造的,除去政府税费,房价的上涨部分只是更为忠实的反映了货币增多的现象,因此称房子是最佳抗通胀品种不无道理。
  房地产的供求关系
  从供应方看,中国人多地少,国土面积只有2%的土地适合居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不可触动,可居住土地的供给就那么多,这是锁定的。美国城市建成区占国土面积的3.1,日本占国土面积的4.2,中国所有的建成区加起来只占国土面积的0.33,而所有的城市建成区真正用于居住所占有的面积只有全部国土面积的0.11。
  从需求方看,目前中国城市化率不足55%。有人说低估了,再加上2个点也是空间巨大。十三五规划很明确了,城市化率每年增加1个点,还有数亿人口需要搬进城市。城里的中产阶级有钱了、有孩子了、生二胎了,还有源源不竭的改善性需求,二居室想换三居室,大户型想换别墅。衣食住行,住是真正的渴望,因为你一生最长的时间是和自己的房子一起度过的。中国人会把住房看成是他的第一种需求,“不吃不喝也得买房”。不只城市人,在农村,为了娶媳妇,借钱也得买房。有些人说,房子抑制内需,一套房子消灭一个中产阶级。你买了一套房子,财富并没有消失,而是从现金变成了不动产,不但没有消灭中产阶级,反而使之享受了增值,实际上,中产阶级和富裕阶层最喜爱的投资渠道就是买房子。买房子在产业链上拉动50多个行业,怎么就不是内需,难道只有吃喝玩乐才是内需吗?有需求,还要有有效需求,即购买力支持的需求。购买力是居民收入决定的,居民收入表现为货币。货币,只能越来越多,人均收入要翻番,启动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这意味着什么?未来要释放多少货币?
  任志强说过,商品房就是卖给富人的,这是正确的废话。实际上真正消费商品房市场的、通过市场渠道买房的就是富裕人群。这些富裕人群为城市建设作了很大的贡献,这部分人绝对应该是中国城市建设的功臣,直接推动了中国城市住房水平的提高。而只有通过商品房的热卖,才能给政府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保证棚户区、旧城改造的顺利进行,真正保证保障房的实现。穷人怎么活?仔细看看,普通老北京市民哪个不是几套房?商品房就是跟普通人的工资脱钩的。每年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老市民得到的拆迁改造、补偿收入,根本就没有算到居民总收入里面去。有的人可能工资一千块钱,住的房子价值上千万,拆迁之后取得的现金收入,即可买新房。所以,很多迷惑性的指标是不靠谱的,什么收入房价比,这个收入是指纯工资收入,那当然是离谱的数字。外地人进京怎么办?没办法,谁让你来呢?来了不是享受而是打拼来的,你可以选择逃离北上广,但很多年轻人绕了一圈还是选择了回归,因为公平的机会几乎都集中在大城市。
  房地产的成本
  从房价构成来看,组成房价总成的诸多因素,建安成本、人工工资、土地成本和税费,哪个能降?理论上还有活动余地的就是土地的价格,而物权法、和土地管理法规和拆迁法规,都会导致拆迁成本越来越高,土地成本只会越来越贵。这些政策的出台,实际上是落实产权,那以后土地的征用更难。例如,北京主城区的拆迁安置中,货币补偿已经突破13万/平的天价。未来甚至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即便政府不赚钱,零利润转让地块(保障房),仅拆迁成本都会高于以前的出让成本。
  为什么这一轮开发商举牌的新地王都出现在郊区新城?很多人大呼看不懂。例如北京四环内已经没新地了,只能拆迁,有时候在二环黄金地段能看到不少老胡同旧危房,但谁能拆得动啊?拆条胡同别说给政府的出让金,光给拆迁户就得几十亿补偿款。所以现在开发商宁肯到五环六环造新城,也不愿在二环拆旧城。
  政府调控之保障房
  房地产调控,保障房搞了这么多年,房价降了吗?保障房能不能增加供给?不可能,因为保障房也要占地,土地整体是有限的,挤占了商品房的土地份额,反而导致商品房土地更为稀缺,从而长期推高房价。从香港、新加坡的经验看,保障房不会降低房价,只会分化房价。老毛君去过新加坡,那里大部分人住在政府公屋里;商品房只是富裕阶层、中产阶级买得起,但其价格丝毫不动摇,一直高高在上。
  政府调控之物业税
  物业税可以降低房价,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借调控房价为名征税,只不过是让老百姓心理好受一些。你看,那些囤房、炒房的投机分子,那些不劳而获、一夜暴富的寄生虫。政府要征重税惩罚他们,真是大快人心呵!但正如张五常教授所说的,增税能降低房价?闻所未闻!因为在市场经济自由交易的条件下,名义上的纳税人和实际上的纳税人可能完全不同。只要住宅市场长时间内供不应求。增加税负丝毫不会改变供求关系失衡的事实,也很难长期抑止购房者的购买热情,加税唯一的后果是提高了住宅的成本,通过价格传导给消费者,他们才是物业税真正的承担者。
  政府调控之限购限贷
  2010年开始,国务院启动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措施,限购限贷,貌似杀伤力巨大。然并卵。调控实际上是压制需求但是不可能消灭需求。我们看到,房价在盘整了三年之后,在2016年初突然井喷,日光盘频现;谨慎了三年之久的开发商被迫恐慌性抢地,地王频出。
  计划调控中,大量的中小房产商转让项目退出市场。于是,行业整合开始了。一方面需求在越来越聚积,一方面供应商在越来越集中,后果将是什么?限购限贷,如同骑虎,已成难下之势。原来的房地产因为高利润形成了高度分散的行业格局,而政府的严厉调控实际上是为行业巨头们清理门户,反而为万科、保利这些龙头提供了机遇。龙头万科从调控时占有率2%到现在超过4%,还引来野蛮人在股市上举牌。
  结语:买房不能靠政府
  想政府包办,福利分房,无疑是痴人说梦。79年之前,中国计划经济福利分房,真实结果呢?到1978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3.6平方米,而这个数字在1949年是4.5平方米。30年间,中国城镇居民的平均住宅面积不仅没有增长,反而比1949年每人少了0.9平方米。相信经历过那个时代人都有记忆,一家人几代同堂挤在一间小平房里度日,这就是传说中的天堂。现在,我国人均住房已达34平方米,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事实胜于雄辩,我们走了十多年的住房市场化改革方向是正确的,中国的城市化可以说是人类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而不是一个污点。
  下篇:房地产的白银时代:分化与变局
  上篇谈房地产十几年长牛背后的逻辑和动力,核心有四点:城市化、国民收入提升、货币放水、土地供给制度。从大的历史周期看,城市化进程完成、国民收入快速提升进程结束,房地产的长牛恐怕才能终结。在此之前,即便有周期波动,例如90年代房价下行周期、11-15年也有一个调控的小熊市,但大趋势还是螺旋式上升的,这就是十多年前牛刀易宪容等专家屡屡唱空、屡屡打脸的根本原因。
  大家注意,老毛君(WX号:mao-talk)不是忽悠去高位接盘,实际上我呼吁抄底房产的时点恰恰是在15年5月股价亢奋房价低迷的时候。“熊市不买股,牛市白辛苦;牛市不买房,熊市泪汪汪”,你懂的。
  现在房地产主流的观点是过去十五年野蛮成长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目前正在进入白银时代。咱继续聊聊白银时代的房事。
  房地产的白银时代
  今年的经济基本是靠房地产拉起来的。工业是过剩产能不景气、金融业经历了股灾休养生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电商占了88%,渗透率也差不多了。整体除了房地产没啥亮点。统计局公布的第二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整个上半年,房地产业的同比增幅在各行业中位居第一。
  房地产确实是在回暖。关于房地产复苏的持续性,也有争议。最典型的是社科院发布的《房地产蓝皮书: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No.13(2016)》大胆指出:“如果宏观经济增长继续下滑,房地产价格有可能在2017年下半年再次出现全面下滑趋势。”但不要忘了,去年年底,社科院的报告预测,“2016年第二季度后,房价有出现一波断崖式下跌的可能”。蓝皮书也是牛刀。
  实际上,预测房价走势是非常难的,即便业内人士也往往被打脸,别说当年三剑客了,行业领袖王石在2000年加入WTO时预言中国房价会下跌,结果呢?反指啊!
  目前看,政策风险不大,打压的空间几乎没有,一线城市还在限购,未来要讨论的恐怕是放松管制的问题。房地产已经是新常态软着陆的救命稻草,房地产才是政府的真爱。三驾马车,投资表现低迷,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为十六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仅基建投资略微回升。
  金融风险也在可控范围内。房地产开发商的杠杆率高一些,前几年的限融导致房企只能依赖的信托融资,现在的利率下降有助于房企债务置换,减轻财务压力。家庭杠杆率,中国是全球家庭债务最低的国家之一,政策是地方政府和企业去杠杆,鼓励家庭加杠杆。
  如果不出现致命的风险,那么所谓白银时代,房地产断崖式暴跌不大可能,井喷式暴涨也很难持续,两种极端走不得,大概率是进入放缓的乏味期。在这个大背景下,白银时代两个字:分化。
  一是房企分化:中小房企出局,巨无霸体现优势,房企越来越寡头化,行业集中度提升。
  二是城市分化:一线城市豪宅化,极为抗跌;三四线城市潘炕タ獯嫜沽薮螅欢叱鞘胁蝗范ǎ械纳仙家幌撸械穆俾湮摺
  三是城区分化:一线城市的老城区缓慢增长,郊区的新城变为新增长点,关键是轨道交通网和人口溢出效应。
  分化一:房企寡头化
  按照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房地产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百亿军团扩容至80家,市场份额接近40%。第一阵营(1000亿元以上)的销售均值已经是第三阵营(100亿~300亿元)的9倍。第一阵营包括7家千亿级企业,万科、绿地集团、万达商业、保利地产、恒大地产、碧桂园、中海地产。万科、绿地将房地产行业带入到了“两千亿”时代。根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的统计,2014年全年销售额TOP10、TOP20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7.2%和23.2%,较2013年提升3.5个和4.3个百分点。
  为什么今年地王频现?其实就是房企寡头化的体现,已经不是小资金能玩的游戏了。寡头格局的房地产市场价格操纵能力更强,议价权上对消费者更不利。地产行业未来就是恐龙时代,强者恒强,野蛮人举牌也是举万科,买地产股一定要买大公司,中小房企最终的结局就是退出或被购并。
  分化二:一线与三线冰火两重天
  7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6年6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一二线城市房价同比涨幅明显,三四线城市基本保持稳定。
  ▲本图表摘自任泽平先生研报
  这都是计划惹的祸!2010年史上最严厉的调控出台,限购限贷,定向打击的就是因四万亿过热的一线城市房地产,翻翻当时媒体报刊,对三四线城市一片唱多声,还有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战略,结果诱导开发商一窝蜂跑到三四线城市,造了很多鬼城,变成了现在的天量库存压力。同时,一线城市供给不足,大量需求因为限购限贷被抑制,导致供需关系惊天逆转。
  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报告显示:一、二线城市商品住宅库存压力已基本释放,三、四线库存仍相对较高。根据重点城市可售面积及出清周期数据,一、二线热点城市平均去化时间已经降到8.5个月以内,而多数三、四线城市去化时间仍超过15个月。很多布局在三线城市的房企,特别是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房企,建议股民不要碰,债务率、周转率都有恶化趋势。
  而一线城市布局的房企去库存压力并不大,例如存货最高的绿地控股,由于布局在一二线城市,存货周转天数为410天,也就是一年多时间就能消化掉存货。所以一线城市存在补库存的动力,这就造成北上深看不懂的“地王”现象,很多郊区动辄就拍出几十亿地王。根据上海链家市场研究部数据,2016年上半年,在上海土地出让交易中,住宅类用地有20幅(去年23幅),土地面积103.6万平方米,全市住宅类用地的平均溢价率高达158.2%,土地金额共计449亿元,比去年同期上涨11%。
  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的一枝独秀,在白银时代将成为新常态,背后是城市化进程的深刻背景。以前官方力推的小城镇战略已经被事实证伪,中国不可能把人口像撒芝麻一样平均分布在均衡发展的小城镇上,这是计划经济的乌托邦。最终现实还是逼迫政府选择了大城市为龙头的城市化路线。
  1)人类的特点就是扎堆,这是本性决定的。城市之间的竞争必然是强者恒强,形成一二个超级大都会,其他的都是星罗棋布的小城镇。
  日韩人口密度高,可是你到他们的三四线城市看看,也没多少居民,居住条件很舒适,房价贵的是大都市,人口全像沙丁鱼罐头一样挤在那呢!日本26%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首都圈,49%以上的人口集中在东京、阪神、中京等三大都市圈;韩国整个国家就一个城市,汉城,占韩国人口50%,而且大家甘愿冒着炮火的威胁也要扎堆生活,汉城在北韩的大炮射程之内。
  再看地广人稀的国家:美国,人口也是扎堆在纽约、洛杉矶、加州湾区几个城市带,房价也不便宜;鸟不生蛋的澳大利亚,按说人口稀疏该分散开都当大地主吧,可是人口基本集中在墨尔本、悉尼两个城市,占50%。
  2)只有一线城市才能提供足够的资金、社会服务和创业就业机会,才可能容纳大量人口。小城镇没有提供足够创业就业的机会留住人口的能力,所以我们看到,前几年很多吵吵逃离北上广的年轻人又悄悄回流到一线城市。要理解,没有阴谋论,是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是国家不想发展小城镇,不想治大城市病,是臣妾办不到啊!
  3)中国目前阶段一线城市暗含着一个现代文明期权。为什么北上广深人多钱多机会多?北上广深港的价值不在于硬件多先进,在于这是中国最接近现代文明的几个点,代表了城市的法治文明,代表了你的房子不会被随便扒掉,代表了哪天出现雷洋那样的事会有很多人关注并伸冤……这就是为什么硬件差不多的条件下而房价与二线城市相差几倍?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有钱人跑到北上广深买房,更有钱的人跑到香港美国买房,买的不是房,是文明!
  所以,老毛君(WX号:mao-talk)一直以来的判断就是:
  第一,北上深一线城市房价跌不下去,稳步慢涨,迟早与香港看齐;
  第二,三四线城市再怎么去库存,让农民进城接盘,短期并不乐观。
  两极分化,房地产就是中国社会的缩影!
  分化三:副中心与城市带
  一线城市内部又会发生分化:老城和新区。老区相当于大蓝筹,新城相当于创业板。老区的地段好配套完善,都反映在房价上了;新城随着大规模的造城运动,会享有一个成长期权。中国的城市化速度是令人咋舌的,很多人学李嘉诚,说买房重要的是地段、地段、地段。殊不知十年二十年前这些黄金地段就是荒郊野地,住着住着,人口越来越多,资金投入越来越多,设施越来越完善,慢慢就住成黄金地段了,这是置业领域的价值投资。想当年,二十年前老毛君帝都求学的时候,北四环还有农田,现在的豪宅区世纪城当时叫四季青公社。恍然若梦啊!
  今年拍出的地王大都分布在一线城市的郊区新城,春江未暖鸭先知,这就是趋势。上海拍的地块在松江、周浦、宝山、奉贤、青浦等区,面粉比面包贵,很多人直呼看不懂。造城运动就是打造副中心,通过卫星城构建一个城市带来舒散单一大都会的功能。北京选择通州作为副中心,上海市打造四个副中心:青浦、松江、嘉定、临港。副中心并不鲜见,东京的副中心有三个:新宿、涩谷、池袋。为什么要一线城市必然大力发展副中心?
  一是溢出效应。一线城市太贵,人们只能选择附近居住,慢慢就把周边带动起来了,最典型的就是燕郊之于北京。08年燕郊刚火的时候还是大农村,房价不到2000元,现在破2万,十年十倍,其实论涨幅燕郊秒杀帝都。这就是成长股与蓝筹股的区别。
  二是轨道交通。万众瞩目的宝万大战,万科向深地铁增发最主要的理由就是以后地产高度依赖轨道交通,话糙理不糙。政府财政也是随地价两极分化的,今年上海上半年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0.6%,增速为近13年来同期最高;辽宁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速负增长18.6%。政府有钱必须花,你懂的,于是我们看到一线城市雄心勃勃的轨道交通计划。拿北京的副中心通州与廊北三县看,已经纳入统一规划。北京要建新东站,京唐高铁京滨高铁已动工,还有大七环涿密高速纵贯京东三镇,与京哈高速形成交通十字大枢纽。通州和廊北三县形成一个京东新都,当年梁思成的规划就是保留北京老城,另建一个新北京作为行政中心,现在的双黄蛋规划就是落实梁氏规划。郊区的繁荣本质上是交通的产物。地铁网、高铁网、高速公路网才能舒散老城区的人口与资源,目前中国大城市的轨道交通与东京纽约比还是短板。
  副中心的推动,未来的一线城市不再是一座城,而是一个城市带。就像加州的湾区、美东的大纽约;日本的首都城市圈、阪神城市圈,中国未来的中国人口将高度集中在三大城市带:京津冀一体化的京津走廊、长三角、珠三角。近五年人口流入超过100万的13个城市,三大城市带就占8个,环渤海有京津,长三角有沪苏,珠三角有广深莞佛。预计2020年,上海将拥有3000万人口,北京将拥有2500万人口。
  最后重申,老毛君只谈房市,不建议追高买房,特别是投资性购房,务必谨慎,风险自负。其实巴菲特年轻的时候只租了一个小公寓,刚生下的小孩都没买摇篮和童车,直接放抽屉里养……,因为人家炒股的回报远远高于买房啊。
  【公众微信】:壹块钱 【微信号】:kefu_1kqian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0岁买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