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魔镜vr怎么样真的不行,骗人,卖的那么贵,效果还很差。销售团队服务还很差,根本没有什么团队

暴风魔镜被深圳华强北干翻,裁员一半,VR硬件将一地鸡毛? - 推酷
暴风魔镜被深圳华强北干翻,裁员一半,VR硬件将一地鸡毛?
这几天,有关目前中国VR明星企业暴风魔镜即将裁员一半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虽然暴风魔镜多次辟谣称,只是业务的分拆,但这一举动还是引起了整个VR行业的多种猜测,部分业内人士甚至悲观的认为这是VR寒冬到来的前兆。
虽然暴风魔镜的所谓裁员风波,的确是VR行业发展受阻的一个体现,但如果暴风魔镜真的倒掉,对中国VR行业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儿。
“华强北模式”的暴风魔镜
在华强北的诸多VR山寨作坊崛起之前,暴风魔镜是中国销售量最大的VR硬件厂商。但它对中国VR产业带来的影响,可能并不那么正面。
你如何评价暴风魔镜的产品?我们曾就这个问题问过身边体验过的许多玩家,“效果很差”是收到的最多的反馈。即便是最积极的评价,也不过是“一分钱一分货”。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暴风魔镜硬件产品的体验,并不尽如人意,在普通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了十分不好的印象。
这个问题最严重的地方在于,由于有较高的知名度,在大量不知情的消费者心目中,暴风魔镜曾一度代表了整个VR的体验。很多普通用户在体验过暴风魔镜后对我坦言,自己不适合VR或者觉得VR也不过如此。坦白来说,这种反馈很让我担忧,在我看来,这是对VR产业十分重大的一个伤害,它意味着我们可能暂时失去这部分消费者了。
事实上,作为谷歌纸盒的模仿作品,暴风魔镜的相关产品技术含量并不高,所以较低的价格是其迅速普及开来的最大原因。这也使其像极了活跃在手机时代的中国华强北厂商们,低质低价迅速占领市场。但与手机的刚需不同,VR其实只是一种消费升级,消费者对它的初次体验或者第一印象,就已经决定了是否有购买这类产品的需要。这部手机不好用,大不了换下一个,但如果这个VR头盔太差,可能部分消费者就没有购买下一个的打算了。
明星光环吸纳了本应属于更优秀企业的投资
暴风魔镜在中国VR领域的明星光环,为其吸纳了大量的融资。尤其是B轮超过2.3亿元人民币,是目前中国VR领域最大的融资金额之一。但对中国VR行业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消息。
如果这些巨额融资能够给到一些更有技术背景的中国VR团队,说不定更能物尽其用一点。但融资市场就是这样,更有光环、更能引起话题的企业往往更受关注,也更容易获得投资的青睐。如果没有暴风魔镜吸引大量的目光,更有潜力的中小VR团队们,可能会受到更多的关注。
暴风集团炒作股价中的棋子
暴风魔镜背后的母公司暴风集团跟另一家公司乐视,可谓是中国市场上特别奇葩的两家企业。乐视还算得上是荣耀与争议同在,毕竟乐视网、乐视体育、乐视电视、乐视手机等都还称得上成功。而暴风集团作为乐视的学生,主营业务是早已日薄西山的视频播放器软件,却在上市后让人难以置信的出现连续39个涨停板,成为中国股市上市值最高的科技企业之一,这其中的法宝就是极具话题性的暴风魔镜系列产品。
2014年3月,Facebook耗资20亿美元收购了Oculus,将虚拟现实技术由开发者层面推向了资本的前台。而在当年6月,谷歌在I/O大会上发布了其第一代CardBoard,为消费者带来了一个廉价版的虚拟现实眼镜解决方案。擅长于资本运作的暴风集团,迅速抓住了这个时机,适时的将谷歌CardBoard改造升级,于7月份推出暴风魔镜。
此后暴风集团股价的连续涨停,在大部分人看来,都与暴风魔镜的推出有关。借着虚拟现实的这股东风,技术含量并不高的暴风魔镜,成为暴风集团推高股价的一颗重要的棋子。
不过当这股风停下来的时候,暴风魔镜的前途就变得有些尴尬了。有许多业内人士甚至在很久以前,就断言当讲故事拉高股价的功能消失后,暴风魔镜可能面临被抛弃的境地。虽然这样的说法有点过于严重,暴风魔镜一直以来也都在探索良好发展的道路,甚至希望复制乐视内容带动硬件的模式,但目前看来,收效甚微。
本身暴风魔镜在VR领域,就不具备太多的技术积累,如此大的融资金额,并没有对其开拓VR市场起到太大帮助。
来源:高手VR
Tags:VR头盔,
已发表评论数()
请填写推刊名
描述不能大于100个字符!
权限设置: 公开
仅自己可见
正文不准确
标题不准确
排版有问题
主题不准确
没有分页内容
图片无法显示
视频无法显示
与原文不一致都在唱衰裁员的暴风魔镜,我却想对VR拓荒者们说“辛苦了”|界面新闻oJMedia作者:李威
很多次与不了解VR的人谈起VR的时候,他们口中都会不由自主地说出&暴风魔镜&四个字。对于他们来说,&暴风魔镜&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VR行业。如今这家公司正陷入在&裁员&的风波中不能自拔,让人不禁怀疑,这家中国VR行业的拓荒者是不是遇到了大麻烦?
&正常的业务调整,公司有对外公告。&还在深圳出差的暴风魔镜合伙人杜安这样告诉《三声》。对于之前媒体稿件里提到的&暴风魔镜大规模裁员&,&致真大厦空了一半&,他表示,&人员有减少,不过应该没有那么严重。&
在暴风魔镜10月20日发布的声明中,这次人事动荡被解释为,&正在积极布局VR生态,拆分汽车、旅游、房产、UGC等业务板块,拟成立独立的生态公司。此次人事变化属于公司正常的业务调整。&同时,暴风魔镜还表示,&目前,我们还在全国范围内招募各类优秀的人才,校园招聘也正在进行中。&
暴风是国内VR行业的拓荒者之一,并借助这一先发优势,暴风集团(300431.sz)获得过连续三十多个涨停的业绩,被人们冠以&妖股&的称号。而这位先驱风光的另一面却是人们一直以来对暴风魔镜的挑战和质疑。
在某种程度上,暴风魔镜成为了VR泡沫的代名词,在&VR寒冬&中陷入&裁员风波&的暴风魔镜,得到的回应往往是,&VR的泡泡啊,呵呵&。很少有人在此时会提及暴风魔镜作为VR领域的先驱,究竟生存的如何艰难。
艰难的拓荒者
正在VR内容领域进行创业的筋斗云映像的创始人张晨亮和常昊都是暴风魔镜最早的一批员工,在暴风魔镜还是一个项目的时候便已经加入了进来,他们经历了暴风魔镜从零到一的艰难创业过程。
&那会儿常昊自己去找(VR内容的)合作方,根本找不着。&张晨亮告诉《三声》,当时国内的内容团队,几乎没什么人知道VR,也找不到任何一家比较成熟的做VR视频或者VR游戏的公司。&暴风开放平台招揽这样的内容创作者,满世界去找,如果你能做VR游戏,你过来就开发,要什么给你什么,就这样还找不着。&
同样作为先驱,暴风魔镜与在VR方面拥有深厚技术积累的Oculus不同,他们在技术层面并没有建立起绝对的优势,最大的优势则是暴风魔镜比国内的其他人早一步看到了VR的前景,并毫不犹豫地迈了进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暴风魔镜基本上不会拥有沉下心来,做好技术的机会,只能通过快速迭代产品的方式来保证自身的先发优势,在此基础上尝试掌握VR行业的话语权,做实暴风魔镜是国内VR第一品牌这件事。
&其实有点像孵化器吧,这里会入驻很多团队,做的事情各种各样,都跟VR相关,硬件、软件和内容,定位解决方案,手势识别这些输入输出方案等等,都有。每个团队他们自己的项目自己负责,直接向CEO汇报就行了。&暴风魔镜CEO黄晓杰当初对合伙人制度的解释,在某种程度上与暴风魔镜公告中的调整相对应。
当时的暴风科技CEO冯鑫曾经向媒体喊出过&一年内在中国每天有100万人在使用VR产品,到100万日活,开创中国VR元年&的口号。后来加入的黄晓杰也曾表示过:&100万将成为2016年VR行业的一道门槛,这道门槛明年将提高到1000万,只有迈过门槛的公司才有可能成为VR主流玩家俱乐部的成员之一。&
在一个月之前的暴风科技十周年大会上,冯鑫依然憧憬着N421暴风虫,&未来十年,互联网平台的升级会持续进行。我认为,VR、互联网电视、物联网和场联网将成为新的4大互联网平台。暴风的暴风魔镜和暴风TV就是着重布局VR和TV两大平台。&
但是,IDC的报告显示,预计2016年全球虚拟现实设备的出货量将超过900万台,到2020年,虚拟现实设备的出货量预计将达到6480万台。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也指出,市场渗透率达到5%到10%时创业者才有机会,VC在渗透率达到15%时才可以开始投,而AR、VR目前的市场渗透率不到1%。
暴风似乎对VR行业的前景做了一个过于乐观的估计,在这样的增长速度下,VR从概念到落地还需要更长的一段时间。留给暴风魔镜的机会窗口期太短,短到自身的技术还没发展成熟,生态也没有建立起来,上下游的产业链也没有打通,竞争对手们就已经跟上来了。
仅凭着一股血气快人半拍的人总是很容易被追赶上,更何况前面路途崎岖不平。
要生存还是要情怀?
按照朱啸虎的说法,目前国内的创业者比较难过,面临这样困境的也不会只是暴风魔镜一家。经历过年初一轮资本的催熟之后,VR创业者们正在面临一个选择,是坚持情怀?还是先让自己活下去?
经纬创投的管理合伙人万浩基给出的建议是,&如果觉得时机尚早,现在就不要冲进来创业。如果在这个领域进行创业了,就一定要做具有爆发性的事情。&但是更多先入局的VR创业者们像暴风魔镜一样选择了先定一个小目标,让自己在这个行业中生存下去,能够等到VR行业走向成熟的那一天。
&改变世界也是要脚踏实地的。&乐客VR的COO杨翔明在接受《三声》采访时这样说道。从某种程度上讲,较早进入VR线下娱乐领域的乐客VR与暴风魔镜选择了相似的战略,只比现有的技术提前一小步,更靠近市场,让普通人先接触到VR,把市场做大。他们早期的蛋椅就是这样一个与暴风魔镜的定位相似的产品。
&我们也算是很有情怀的一批人,但是对小的创业公司最重要的一点只有一句话,无论这个行业多好,让你的公司活下来,否则当这个行业见到特别明媚阳光的时候,你也会是埋在坟墓里的那一拨人。&杨翔明这句话说得很实际,也很无奈。
冯鑫曾经用早期的摩托罗拉手机以及个人电脑为例来佐证自己对VR的判断,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不够完善,暴风魔镜的体验需要不断进行迭代。但很多人并不认同他的观点,认为暴风魔镜在做大市场的同时,也在损耗这市场。
&指望一家排队上市的公司无限期的做一件有意思的事太难,资本市场要的是概念,而不是最完美的产品,商人出身的冯鑫希望能够快速占领市场。&焰火工坊CEO娄池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
但是他并未全盘否定暴风魔镜。&我们选择暴风魔镜5(做对比评测)的时候,好多人还说我们是在找软柿子捏。&在采访中,娄池表示暴风魔镜里面还是有人在很用心地去做产品。&客观地说,暴风魔镜5比之前的产品要强太多了,如果没有我们的话,国内市场上能够比暴风魔镜5强的产品也没有什么了。&
最终,无论暴风魔镜的裁员真的是业务调整,还是很多人猜测的业务崩溃,至少冯鑫猜对了一个拐点,&2016年9月,那个时候我们会迎来真正的敌人。&现在看来,暴风魔镜和更多的VR创业者们确实迎来了真正的敌人,那就是如何在资本日益理性的当下,给自身找到一条合适的发展道路。
三声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更多专业报道,请前往各App商店搜索下载&界面新闻&,或
0界面JMedia联盟成员三声,从商业的角度来解读娱乐。我们关注公司、人物、热点、资本等,有时还来点题外话。“三声”旨在做一个有态度、有观点的娱乐自媒体平台。相关文章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面对20位女生的贴心祝福,围观男生无比羡慕嫉妒恨。
女司机:粉丝会说你还是很厉害。我觉得会很掉粉。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11月6日对很多科技媒体来说,都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因为暴风魔镜的CEO黄晓杰和乐视创始人贾跃亭心有灵犀地选择了这一天,通过官方微博和内部邮件的不同渠道,发布了两篇文章,而这两篇文章,完全可以支撑起一周的热门话题。今天观察君就从《致所有关心暴风魔镜的朋友》说起,讲讲暴风魔镜没说出口的那点事儿。
  今年下半年,明眼人都看出来,VR行业正在回归理性,不复年初时近乎疯狂的热度。幸而,经历了互联网行业的崛起与冷却,大部分创业者和观望者并未因这些波动感到恐慌,尚保持着基本的冷静和理性。然而十月中下旬,国内知名VR企业暴风魔镜裁员50%的新闻一出,业界的平静被瞬间打破,大量以“暴风裁员”+“VR寒冬”为关键词的文章接连出世,一时间,坊间开始谣言四起。
  那么,是什么让一家公司的”私事“几乎影响了大家对整个行业的认知呢?这与暴风魔镜强大的PR能力是密不可分的。事实上,暴风魔镜和其背靠的暴风科技风格大致相同,还记得暴风科技曾经创造的连续29个涨停,复盘后暴跌40%的事件吗?这和暴风魔镜年初获得2.3亿融资,估值14.3亿,年底便裁员近半的现状何其相似。
  不提过去的妖股风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暴风首次回应裁员事件给出的理由是否站得住脚。
  原文:
  感谢大家对暴风魔镜最近人员调整的关注,无论是提出的建议,还是批评或者担忧,我相信大家都是善意的,因为大家关心的是VR这个行业怎么了,作为国内VR行业代表厂商的暴风魔镜怎么了。
  过去一年,VR从默默无闻到炙手可热,再到今天行业降温,很多人开始担忧:“VR是否有前途?VR的时机是否太早了?”这让我想起两年前第一次使用Oculus的感受,虽然还很晕,但是立刻让我想到了《黑客帝国》――今天的VR不就是Matrix的原型吗?如果有一家公司能够创造一个让人无法区分现实和虚拟的世界,能够让人在这个世界里娱乐、交友、赚钱、消费,乃至体验到各种不同的人生,那么这家公司一定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当然今天的技术离《黑客帝国》的体验还有很大差距,而且历史的发展从来都不是线性的,但是我相信,最终VR将会是人类终极的生存状态。
  我坚定地相信VR的未来。
  在回应信的开头,暴风方面使用了巧设悬念、情感导入以及故事导入三个写作方法,显得文采斐然,值得称赞。但是,在写作时,它们也明显地避重就轻,很多问题没有解释清楚,此处,需要一些“注释”来进行补充说明。
  为什么暴风魔镜会被称为“国内VR行业代表厂商”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在已知国内著名VR厂商中,暴风魔镜(可能)是出货量最大的。
事实果真如此吗?据某低端VR眼镜盒子生产工厂的工作人员透露,在深圳,从事低端VR眼镜盒子加工的工厂有大小100多家,保守估计月出货量便可达到2000万台。这些订单会流入海内海外两个市场,而最受欢迎的一款眼镜盒子VR BOX,每天的出货量就可达到2万余台。如此算来,这款眼镜盒子的年销量至少在500万左右,暴风如果和它比量,大概是比不赢的。
但暴风魔镜却巧妙地避过了这些低端盒子,而是去和那些听上去和他们差不多“重量级”的公司(注意,此处的公司基本不以VR为主业)比销量,而不去考虑彼此产品价格和质量上的差异,所以销量冠军自然毫无悬念。而在对比的同时,暴风总是不经意地忽视掉用户对其的负面评价。
简单来说,“和大牌比销量、和山寨比质量”正是暴风打败一切对手,成为“国内VR行业代表厂商”的最大诀窍。事实上,这个做法在短时间内很难被模仿甚至超越,因为大部分大牌厂商的确也拉不下脸来做同样的事情。
  Oculus刚开始也很晕,但是现在不是很厉害吗?
  接下来,暴风魔镜官方使用Oculus来与暴风魔镜作对比,从他们的措辞中我们不难看出其想表达的是,2年前,Oculus的产品也很晕(大概和现在的魔镜差不多),但是现在他们已经很棒了(未来魔镜大概也会那么棒的)。
  但是,暴风没有提到的是,2年前,Oculus的体验效果的确很差,所以小扎根本没让Oculus上市,而是让团队潜心研究,不断升级,直到2016年,他认为体验已经可以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才将产品推出上市。而同样是2014年,暴风魔镜已经推出了自己的1代和2代产品,上面爆料2000万出货量的制造工厂工作人员也表示,当时的市场对暴风魔镜的反馈并不好。
  刚刚过去的10月份非常有意思,出现了三场关于VR的重要发布会,分别来自Google、Facebook和微软。
  10月4日,Google在其年度新品发布会上推出了Daydream View头盔、体感手柄和Daydream ready的Pixel手机。这对移动VR体验来说是一个质的升级,因为它不仅基本解决了眩晕和清晰度问题,还增强了交互。很快普通用户只需要花200块人民币,买一个Cardboard头盔加上一个手柄,配合一台Daydream手机就可以有良好的VR 体验。在未来一年,相信主流的Android手机厂商的旗舰机都会推出Daydream手机。这样2017年,全球至少1000万-2000万台Daydream手机,预计2018年,全球至少新增3000万-5000万台Daydream手机,2019年至少新增1亿台:这样未来三年就会有接近2亿台Daydream手机的保有量。这将会是一片新的蓝海,整个互联网新的增长点;对于VR而言,也是如此。
  10月7日,Facebook举办了Oculus开发者大会,展示了虚拟社交的未来,同时宣布将会推出移动一体机。Oculus的CTO卡马克预测:“我认为未来属于移动,我们应该多考虑考虑10亿用户,如此庞大的用户不是建立在PC平台之上的。PC上的VR软件将扮演&创新组&和&实验室&的角色,成为创意的源头,而成功的例子将被推广至低端平台。”这个判断和暴风魔镜成立第一天开始所坚持的移动路线是完全一致的!我们认为未来90%的VR市场是属于移动的,10%是属于PC或者主机平台的。
  10月26日,微软举办了新品发布会,推出了299美元的VR头盔,同时配套了Paint 3D和Creators Update这样的软件,将3D制作变得简单,让人人都会操作,就像大家现在都会简单使用Office办公软件一样,让每个人都成为内容的建造者。
  Facebook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公司、Google和微软这样的操作系统公司介入,无疑将会推动整个VR生态链迅猛发展。因此我认为现在是VR爆发的前夜,2017年VR的发展一定会超出大家的预期。
  接下来,暴风魔镜官方用排比式举例,援引谷歌、脸书、微软三大发布会的内容,旨在从潜在市场、移动趋势以及内容制作等三方面,说明VR的前途无可限量,同时类比自身,让人将暴风魔镜与三大巨头下意识地关联起来,特别是在第二点中,这一目的表现得淋漓尽致。那么我们来逐条分析。
  Daydream手机市场留给暴风的机会有多大?
  谷歌发布Daydream系统是一件喜大普奔的事情,未来三年,Daydream手机的保有量即使没有2亿,大概也差不了太多。但是,手机保有量是否代表市场规模?
  看看今年国内手机品牌销售市场占有率吧,排在前列的公司,华为、苹果、小米、三星、金立、乐视、联想……可以说,超过7成的公司已经研发了或正在研发专属于自己手机平台的VR眼镜盒子了,而一旦VR普及,其他手机厂商陆续入场的机率很大。至于那些“其他”类的手机,别忘了华强北的强大战斗力。所以,谷歌的Daydream普及率的确是可以说明VR行业的未来是一片光明的,但对暴风是福是祸,目前很难判断。
  暴风坚持的路线没有错啊!
  移动VR是未来趋势,这一点暴风没有错,但问题在于,这不是暴风一家的判断,而是普遍的所有人的共识。所以暴风方面那几欲跃出纸面的骄傲,的确很难理解从何而来。
  未来VR内容制作难度会下降
  这一点也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要明确几件事:首先,微软299美元的头盔对标的将是HTC VIVE、OCULUS RIFT 以及PS VR这三大厂商,绝非暴风魔镜(这点一定不要误会);其次,3D内容并不能等同于VR内容;再次,虽然人人都可以做,但真正能够达到商用级别甚至经典的应用/影视/游戏作品,绝非谁都可以制作。就像我们每个人都会使用画笔,但是几个人能做出2D电影或者游戏?或许是考虑到这是常识,所以暴风没有在文章中解释清楚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过去两年里,因为整个中国VR行业一穷二白,所以暴风魔镜作为拓荒者不得不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除了硬件,我们还做了应用商店、视频播放、社交和游戏,还有行业垂直应用的尝试,如房产、汽车、旅游、UGC等方向。到今天,我们的硬件销量已经突破200万台,在京东上市场占有率超过80%,用户每天的使用时长超过30分钟,月活跃用户突破150万。这说明用户在积极的拥抱VR,而随着Daydream带来的体验升级,用户的使用时长和活跃度会进一步的增加。
  这次的资本寒冬很冷,对于我们一度超过500人的队伍而言,有很大的经营压力,所以我们前段时间做了拆分和裁员。首先把那些取得了一定成绩的业务孵化出去,成为生态子公司,借助外部资本更好的发展。另外,通过裁员优胜劣汰,提升内部运营效率,并聚焦业务。现在魔镜团队有300人,这依然是国内团队规模最大的VR公司,我们将会聚焦在最核心的软硬件平台上,把头盔、核心技术和入口平台做的更好。
  我们应该庆幸,在这次VR互联网革命中,中国和美国几乎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当然,美国人在技术上相对领先,但我相信中国公司会快速赶上,同时利用巨大的市场做模式创新。
  请大家对VR多一些宽容,既不要因为这个行业短期的利好就过度追捧它,也不要因为一些风吹草动就过度贬低它。
  我觉得每个中国的VR从业者都值得尊敬,因为大家都很勇敢,在努力的做各种尝试,这些创新都会推动行业的发展,我们马上就会迎来VR的春天。
  2017年注定将是VR指数级爆发的一年;而有了Daydream的助力,我相信移动VR的体验会更好。暴风魔镜明年的销量要突破1000万台。在未来5年,我们希望服务10亿的用户!
  在过去的两年里发生了什么?
  不可否认,由于暴风公司在PR方面的努力,对于VR行业的整体宣传是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的。但是正如暴风在文章中所说,过去两年中,他们做的大量基础性工作是由于当时市场不太行,因此“不得不做”,那么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只能说暴风还是任重而道远呢,请一定要加油!
  时长有什么问题吗?
  不久前,小扎曾在演讲上指出,现在每个月大概有100万人在使用VR头显。这个数字旨在说明小扎对于行业前景抱有乐观的态度,有媒体分析,小扎所说的数字大概是指的全部用户,而非GEAR VR和OCULUS用户。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小扎大概是没把暴风魔镜算进去。
  这次资本寒冬真的很冷吗?
  对于这点,下面这些新闻标题可能比所有回答都更有力度(下列投资均发生在今年10月以后):
VR游戏公司『思熊游戏』获北极光创投千万级天使轮融资
创作虚拟形象的VR公司,由中国资本领投完成770万美元融资
小熊尼奥完成2.5亿元B轮融资,推出MAGNEO?尼奥放大镜?(AR公司)
虚拟看房平台思为获2500万A轮融资
VR社交+VR内容聚合平台,蓝光VR大师获5000万A轮融资
融资800万美元,IrisVR要用VR改变建筑领域
  中国和美国真的几乎在同一起跑线上吗?
  看到这里,业内人士大概已经可以判断,这篇公关稿是写给那些对VR基本不太了解又很感兴趣的广大群众的。在几乎全部底层技术专利都掌握在美国方面时,能够如此自信地说出这样的话,只有两种情况,一个是出于某些考量故意用来鼓舞人心;另一个则是自己真心这么以为。出于礼貌, 我们认为暴风方面一定是出于提振行业士气的考量才如此说。但是相比于自欺欺人,了解自身与美国间的差距再奋起直追或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暴风把哪些取得成绩的业务孵化出去了?
  焰火工坊你们听说过吗?不过孵化这个词他们可能不太认可。
  1000万台,10亿用户,你怎么看?
  与君共勉!
  说实话,比起国外,中国的消费者可以算是最宽容、最容易满足的一个群体。有几个VR企业因为提供的VR眼镜质量不过关而被人投诉到消协或质检局?又有几个VR企业因为产品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天天收到律师函?答案是没有。相反,淘宝上各类VR眼镜,即使质量极差,也能收到用户类似“性价比高”、“新鲜有意思”、“好便宜”这样的正向评价。面对这样可爱的一群消费者,VR硬件设备企业应该用什么回报他们呢?
  答案只在你的心中。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喜欢的话就让更多小伙伴看到它吧!本文于微信公众号VR行业观察首发,想收看更多有趣的VR资讯,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VR行业观察(VRdiscover)吧!转载请注明来源。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VR热点事件速递、行业现状深度解读、大势预测分析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6348 好笑 &
5203 好笑 &
14973 好笑 &
3051 好笑 &
12662 好笑 &
121 好笑 &
1139 好笑 &
1019 好笑 &
205 好笑 &
122 好笑 &
172 好笑 &
284 好笑 &
1976 好笑 &
33150 好笑 &
118 评论 &
8693 好笑 &
糗事精选: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暴风魔镜vr资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