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日本经济泡沫与中国是怎么产生的

您现在的位置:
泡沫一旦破灭中国买房人会怎样?
  泡沫一旦破灭中国买房人会怎样?
  外媒报道称,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后,普通民众无疑是最大的受害者,许多人的人生轨迹因此改变!假如这发生在中国,首先是宽松的货币政策,2008年中国推出4万亿后,由于流动性泛滥,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各大城市房价普遍翻倍,房价收入比居高不下,与居民实际购买能力脱节。
  但不同的是,中国政府并未采取日本式的急刹车,而是通过行政调控手段,货币政策松紧有度,出台限购、限贷等措施,以及加强管理控制国外热钱流入,有效抑制了投资投机的蔓延,此后每逢房价上涨期,政府都会调控,投资投机水分逐渐挤出,房子逐渐回归到由刚需支撑的居住本位。
  深圳一位龙头房企高管直言,尽管政府的行政调控手段,公开遭到了房企和市场人士的批评,但必须承认,在保障房制度不完善且房产税尚未出台、市场化调节手段不健全的情况下,所幸中国政府及时采取调控手段,有效制止投机炒作将泡沫进一步吹大,否则房地产硬着陆的风险很大。
  此外,中日处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有其差异性。万科董事长王石认为,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率瓶颈是导致日本地产泡沫破裂的关键因素,中国现在的人口状况是日本上世纪60年代的水平,房地产泡沫确实存在,但不会像日本那么迅速地破灭。
  外媒报道称,实际上,这几年来,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已在局部破裂,如投机水分过高的温州,2011年受银根紧缩和实体经济下滑影响,被炒高的房价一路重挫,至今没有恢复元气,此外,鄂尔多斯、惠州等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因前期投资过大,房地产供过于求,开始进入去泡沫化阶段。
  一个新的趋势是,房地产地区分化也越来越明显。在人口和资金持续流入的一线城市,以及二线核心城市,市场仍有源源不断的刚需支撑,但在人口持续流出,且严重供过于求的三四线城市,楼市持续萎靡。
  目前,包括各大行在内,存款已经上浮到顶,可见在金融脱媒的情况下,银行的存款成本没有下降。事实也是如此,利率下降后各银行房贷利率变化不算大,除了北京、上海等地有最低至85折的,其他如重庆、成都等大城市,房贷利率最低9折,最高为基准利率的1.05倍。
  并且,对首套房贷打折的银行通常对是否使用公积金有严格规定,银行的&廉价资金&并不好拿。这对于刚性买房者而言,购房意愿必然受到影响。
  另据外媒报道,1945年的好莱坞《琼楼风月》使华尔道夫酒店成为不朽传奇,当时中国只是一个饱受战火蹂躏的国家,并迅速走向了共产主义公有制。然而,就在2014年10月,中国投资者斥资19.5亿买下了这座负有盛名的曼哈顿地标式建筑。
  这是中国在国内房地产泡沫迅速破裂之际匆忙将房地产泡沫&出口&海外的行动之一。
  在中国房价走低之际,情况会如何呢?在住宅存量处于五年高点之际,中国的楼市面临供应过剩问题。销量和价格一直在双双下滑。
  眼下,随着中国投资者将资金投向海外,试图用其他地方更健康的资产弥补国内房价下滑带来的损失,不断下滑的房价似乎开始推高离岸市场需求。从一定程度讲,北京正在鼓励这种做法,力推债务缠身的开发商在海外扩大销量以偿还在国内建造未售出房屋所用的贷款。
  潘石屹:调控政策是浪费 房地产发展已到尽头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房地产发展已到尽头。
  在潘石屹看来,过去十年间,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走的是一条非市场化的道路,&就像限容积率、限面积,限购、限价格,各种各样的限制,基本上这十年时间每年都会出台一条限制,而市场经济本就是一个疏导,所以这十年间的政策实际上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两年前中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为32.9平方米,数据已经比较高,而现在若每年房子供给12亿平方米,该数据每年都会增加2平方米,若以今天我们再看房地产,跟十年前看房地产是完全不一样的。&潘石屹称,过去十年间,中国房地产高速增长,同时伴随着宏观调控的政策,直到今天。人们的心情可能就是房地产行业的心情,这种心情主要还是房地产发展,已经到了尾声。
  而在此之前,退休不久的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就曾提醒各家开发商做好思想准备&2015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将继续降低。&
  在任志强看来,目前商品房库存量巨大是行业将在底部运行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主要原因,即便宏观经济&放水&,行业景气度的回升也将是一个缓慢过程,不会出现迅速反弹。&尤其是目前进入房地产行业的资金量在减少,2014年进入房地产行业的资金增速比2008年还低,2015年仍将低速增长。&
  据任志强预计,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仍将继续放缓,恐将维持在10%左右,比2014年更低,今年仍将是房地产生产小年,开发商应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
  此外,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王石认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会有很好的前景。但王石同时指出,&买了就能赚钱&的阶段已经过去了。(东方网)
  2015年楼市四大猜想:房价或结束大涨时代
  告别&时代&,迎来&时代&,我国楼市艰难地跨过了2014年,带着各种希望、各种猜想进入2015年。2015年,我国楼市是继续延续去年的震荡而面临崩盘风险?还是在政策松绑的背景下改变颓势而一路走高?带着这些疑问,北京晨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从政策、房价等方面进行预测,以期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现象中窥探出2015年我国楼市的发展走势。
  1分类调控是主调?
  今年,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仍然会以宽松为主,这已成为大多数业内人士的一致看法。但是,对于限购政策会不会完全取消,业内人士的看法产生分歧。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表示,今年,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将会像去年一样,进一步放松是个大趋势。由于去年我国楼市遇冷,各地开始取消限价、限购,北京没有明确说取消限价,但是随着农展馆地王项目的入市,标志着在执行层面上限价已经放开。今年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限购全面解禁,是不太现实的。不过,毕竟前两年北京高价地出让得比较多,考虑到这些高价地的市场消化问题,局部放松限购是有可能的。   南方财富网微信号:southmoney
南方财富网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8小时排行许小年:实体经济才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泡沫
  本文是经济学家前段时间“新起点,创新与”为主题做的一场精彩演讲。和很多经济学家只谈资本泡沫不同,许小年认为,资本市场是有泡沫,但最大的泡沫在实体经济,主要表现为产能过剩。并称如果不把过剩的产能消除掉,价格起不来,企业经营会很困难,经济就会长期低位运行。这篇文章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今天让我来讲创新和互联网,我想还是从宏观经济谈起。为什么在这时候提创新的问题?因为中国经济走到了今天,不靠创新,已经走不下去了。大家看,在过去的一两年里的,经济的增长速度是在不断地放慢。虽然统计出来今年一季度、二季度的GDP全是7%,但电力的指标、运输货运量的增长率和企业的层面等各方面的情况都很清楚地告诉我们,经济正在滑入衰退。
  为什么会衰退?因为经过了多年的高速增长,经济内部所积累下的结构性问题到现在已经捂盖不住了,必须要由某种方式表现出来。表现在宏观上,增长速度放慢;在微观上,企业经营越来越困难。
  最大的泡沫是实体经济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衰退的原因是过去透支了今天的经济景气。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中国的经济有个断崖式的下跌,虽然是外部冲击引起的,但也反映了中国经济的脆弱性。如果我们能利用2008年那个时机,在经济下跌的过程中,忍受痛苦,进行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换代,就不会有今天的困境。但是我们推出了“4万亿”的刺激计划,于是浪费了一次衰退,浪费了一次极好的调整机会。
  现在我们看到,今天调整的困难比2008年还要大。2009年“4万亿”执行的结果,使本来已严重的结构失衡更加的恶化,这表现在很多的传统制造业部门那时产能已经过剩,产品技术落后,在市场上找不到销路,急需更新换代。然而政府的巨量投资,又使这些落后的产能、落后的技术和产品得以苟延残喘,甚至继续扩张一直到今天。原来经济中的内在的增长动力减弱了,这个时候需要增强它的体质,我们非但没有消除导致虚弱的内部结构性弊病,反而是给它注射“强心针”,让落后产能继续膨胀。
  前两天见了一家民营钢铁厂,他们告诉我现在全国钢铁的生产能力大概在11亿-12亿吨,而全国的消费只有6亿-7亿吨,也就是说钢铁产能过剩30%-40%。这些过剩产能没有消除之前,钢价不会反弹,各家都在产能的压力下,低价在市场上销售钢铁。低价销售的结果是谁都没有利润,一些钢铁公司是靠着政府的救济在活着,其实早就应该倒掉了。
  它们不倒的话,那些效益高的钢铁公司也没有办法正常经营,因为价格被压的太低了。钢铁行业是传统制造业的一个代表,我们用新的产能泡沫去掩盖旧的产能泡沫,结果致使泡沫越来越大。资本市场有泡沫,但泡沫主要是在实体经济中,表现为过剩产能。
  由于中国经济增长长期依靠投资驱动,当出现过剩产能的时候,企业不敢投资了,依赖投资的增长就掉下来了,这是结构性扭曲持续到今天的一个必然结果。出路在哪里?去产能化。如果不把过剩的产能消除掉,价格起不来,企业经营会很困难,经济就会长期的在低位运行。
  所以去产能化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这和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欧美经济的去杠杆化所面临的挑战是一样的。欧美发生金融危机的原因是过度借债,杠杆过高,把家庭和金融机构压垮了。要想经济恢复,必须把过高的杠杆率降下去。去杠杆化从2008年到去年2014年才基本结束。
  欧洲经济为什么现在还不行,因为它的去杠杆化没有认真地展开。我们有数据表明欧洲的杠杆率只是稍稍低于年,而美国的杠杆率已经回到了历史的平均水平。这也是欧美两个经济体的表现大相径庭的主要原因所在。
  同样对于中国来说,我们不仅要去杠杆,我们还要去产能。实际上去产能和去杠杆是一回事,实体经济中的过剩产能,对应的是银行的天量信贷,要不是银行放出那么多的贷款,也不会有今天这么多的过剩产能。实体经济要去产能,要去杠杆。
  如果说A股场外配资是个问题的话,那么和金融体系与政府体系中的坏账相比,那简直就是小菜一碟。A股配资总共有两、三万亿吧?我们金融体系的贷款余额是80多万亿,坏账率如果是10%,那么就是七、八万亿,而且有可能还不止。政府融资平台在执行4万亿过程中积累的债务,现在官方估计就有20万亿,这才是中国经济的大隐患。
  A股市场是政府制造的国家牛市,当风险逐渐显现的时候,又是政府去清理场外配资,把它打下去,暴跌之后,又是政府出来救市。尽管社会反响很大,其实A股市场只是中国经济中的一个小问题。大问题是政府负债,银行的坏账,实体经济中的过剩产能。过剩产能有多严重?各个行业不一样,据说水泥行业的过剩产能是60%以上。这些数字告诉我们,去杠杆的过程和去产能的过程可能会相当长,到底需要多少年?我也不知道,我想3年5年总是要的吧?各位对此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在去产能和去杠杆的过程中,企业的首要任务不是说发展多快,要做多大,不是赚钱多少,而是活着,活下去就好办。宏观形势严峻,是不是我们就不干了呢?当然不是。在经济下行的过程中,价值才能显现。我喜欢熊市,不喜欢牛市,为什么?因为在牛市中,资产的价格都被高估,只有在熊市中,资产的公允价值才能够在市场上出现,就像喜欢熊市一样。所以不要害怕熊市,不要害怕经济的下行和经济的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商业机会。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谈创新,谈创业,谈互联网?原因就在这里。
  三大机会:重组、升级、创业
  最近我除了上课以外,就在各地看企业。为什么现在企业看得比较多?因为宏观经济没得看了。而且我研究宏观经济,人家也不喜欢听。我去看基层,发现机会起码有这几个方面:
  一个是行业重组,行业重组的机会非常之多。我刚才说的钢铁行业,很多中小型的钢铁公司都要倒掉,这个时候是购并的好机会。但是现在购并的障碍在于地方政府的干预,所以我和政府说不要阻碍市场上的购并,不要阻碍企业的倒闭。企业不行了,地方政府首先想到的是税收和就业,他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挽救濒临死亡的企业。
  我对他们说,经济就像自然界,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死的时候你要让它死,它不死,那些活着的也活不好。因为这些濒临死亡的企业是不惜一切代价获取现金流,把价格压得非常低,以至于那些好企业也活不下去。政府和经济学家的考虑不一样,由于地方政府的干预,好企业不敢去收购,因为收购的前提条件是不许裁员。
  这怎么可能呢?我去购并一个低效的企业,当然要裁剪冗员。地方政府说不许裁员,这就阻碍了行业重组的进行。如果不是地方政府阻碍的话,现在购并有很多机会。优秀的企业通过购并提高它的市场集中度,获得一定的定价的能力来改进它的利润率,实现经营状况的好转。
  这些市场份额比较集中的企业下一个要做的就是研发,推动升级换代。在行业分散的情况下,中小型企业没有做研发的力量。中国各行各业的一个特点就是太分散了,分散到了没有几家领军的企业能够做创新式的研发,所以市场集中度一定要提高,世界各国全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在上一世纪,汽车工业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美国有200多家汽车公司,中国现在有1000多家,太分散了,分散到规模经济效益无法发挥,分散到每个企业都不可能做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在市场力量的驱动下,几十年间美国的200多家汽车公司最后变成了3家。中国工业的发展,也会走同样的道路,不断地集中,只有集中才有规模效益,只有集中才能有足够的资源进行研究与开发。
  我们上千家的汽车公司,要通过购并、通过行业重组来提高市场的集中度。再比如零售业,中国的全年的零售额是20多万亿,我们最大的零售公司不算京东,一年的销售额是多少?国有零售商1000多亿,但是不赚钱,赚钱的是民营的,最大的也不过500亿。而沃尔玛的年销售额是4800亿美元,和中国的500亿人民币怎么比啊?我们的传统行业过于分散,效率太低。这些问题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无法解决,为什么?因为在高增长时谁都赚钱,中型的,小型的企业也赚钱,经济一慢下来,问题就暴露了。
  以零售业为例,为什么京东这样的电商在几年的时间里就成长为中国的第一大零售商?亚马逊干了这么多年,干不过沃尔玛,只是沃尔玛的五分之一,而京东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超越了所有的零售商成为中国第一,因为传统零售商的效率太低。我说的是自营零售,不是淘宝那样的销售平台。就是京东这个全国第一也不过1200亿人民币的销售额,和中国20万亿的零售额相比,微不足道。
  零售业一定会进行大规模的整合,钢铁行业,水泥行业都会进行大规模的整合,一些企业在衰退的时候倒掉,把市场份额让给那些有竞争力,有的企业。在整合的过程中有多少机会?对于做投资的来说,机会是非常多的,我要有钱的话就想搞个购并基金,遗憾的是我没钱。
  第二个机会是传统企业的更新换代。我去年看了和的生产线,车间里面没有几个工人,虽然还没有达到.0的标准,顶多3.0、3.5,也已经相当好了。机器人到处都是,工位和工位之间的搬运全都是自动化,不用人工,车间内部全都连起来了,自动化程度很高。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新的技术去提高效率,不必硬把自己套进互联网思维,而是要思考如何运用这些新技术来提高企业的效率。
  我们一个校友是做缝纫机的,缝纫机整个行业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额大概跌了20%,利润整个行业跌了60%,而他的企业销售额和去年基本持平,利润跌了大概不到10%。我问他为什么可以取得高于行业平均的成绩?
  他无非是把电脑装到了缝纫机上,用电控提高缝纫机的自动化程度。产品的升级,他早就开始做了,他说不做不行了,因为传统的缝纫工越来越难招。设想手工操作的缝纫机,手里捏着布,眼睛盯着针,一天紧紧张张8小时,现在谁愿意干这样的活儿?劳动力市场的形势迫使他提高缝纫机的自动化程度,你稍稍提升一点,就可以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不需要追求那些高大上的东西,一点一点地改进产品,一点一点地改进技术,这方面的空间是非常大的。又比如钢价的下跌迫使钢铁厂削减成本,回收炼钢的余热,因为相比国外,我们能源的成本还是高的,现在它可以做到能耗的80%来自利用余热、余气的发电。所以经济下行并不可怕,倒逼企业研发,改进产品和技术,提高传统行业的效率。
  第三个机会就是创业。创业不是人人都能做的,不是之事,而是小众之事。互联网在中国之所以轰轰烈烈,以至于大市值互联网公司有一半在中国,为什么呢?
  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中国的传统行业效率低,给互联网公司留出了很大的空间。第二个原因就是政府管制少,进入相对自由。现在是一提创业必谈互联网,其实传统行业一样有创业机会,不一定非做“互联网+”,传统行业“+互联网”也可以啊。到底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没有一定之规,要做具体分析,哪一个有效我就走哪一条路,并不存在着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的案例说明,“+互联网”比“互联网+”更有效。当然,搞互联网的可能不同意我这个观点。
  我不否认互联网是一个很有效的工具,但是互联网的作用是什么?必须要有自己的思考。互联网无非是一种更为快捷的传递信息的手段,有助于降低和消除信息的不对称。信息的不对称会产生交易成本,所以互联网的作用是提高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传播量,降低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互联网的应用因此主要是在交易环节而不是在生产环节。
  至于生产环节效率的提高,我们仍然要靠传统的研发,在这个领域中,互联网帮不了你什么忙,能帮忙的是在交易环节上。目前我们所看到的,互联网用的最多的就是营销,减少交易中介,缩短交易链条,降低交易成本。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还得走传统的老路子。
  所以对互联网,既不要排斥、轻视它,也不要产生恐慌情绪,而是要冷静地沉下心来分析自己行业的业务特征,有哪些是适合互联网上做的,有哪些是互联网没办法做的,我自己的优势到底在什么地方?我要不要上网,我怎么上网?要独立的思考。
  传统企业对互联网刚开始是漠视,当互联网冲击到自己的时候,很快就从冷漠变成了恐慌,又从恐慌变成了盲目的崇拜,以为我不上网就要死,没有那回事。很多传统企业向互联网投降,我觉得太早了,还没有认真抵抗呢,怎么就投降了?(文章来源:《新财富杂志》公众号)
(责任编辑:李莹 HN016)
11/27 10:2111/24 02:3511/17 01:2711/16 07:1511/13 07:3111/09 09:1011/08 09:3311/02 09:23
评论精品策划
特色产品:
社区精华推荐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10月10日讯 是否会面临房地产泡沫?这是一个问题。经过三年时间的冷却,中国房地产市场再次升温,近期大规模的市场活动已成功吸引到华尔街大量的注意力。  国庆长假前后9天期间,从北京到深圳,从上海到成都,全国19个城市密集出台了房地产调控新政策,“轮番轰炸”的密度可谓史无前例。大多数城市的调控措施超越了2011年的“双限”(限购限贷),北京、上海、深圳、苏州、南京、厦门等城市属于“加码”调控,堪称“史上最严”。  华尔街的汇丰银行最新发布一份报告警示表面下暗藏的汹涌危机。该银行分析师使用中国的住房市值GDP比率来说明问题。在2010年2月份的时候,该数值的峰值水平超过了香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也超过了美国爆发次贷危机时的峰值。汇丰银行估计当时中国的房地产市值是名义GDP的3.27倍,这个数值是1997年香港遭遇亚洲金融危机时该比率的3.04倍。然而,在市场即将进一步步入失控深渊之前,中国各地决策者采取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措施,可以说效果很好。除了各项紧缩措施之外,房地产市值GDP比例能得以下降还受益于2010年第一季度名义GDP较上年同期增长18%。不过,这是2010年当时的情况,今年的情况又有大不同。  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比次贷危机还大  在过去两年,中国各地政府相继松绑,解除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为了应对股市大幅,经济增长缓慢和资本流出,然而种种松绑措施使房地产市场再次起飞。新增购房贷款规模激增。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5年新增贷款达到11.7万亿元人民币,远远超过2009年创下的纪录,当时中国刚公布了4万亿元人民币金融危机救助方案。仅在2016年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就达到了7.5万亿的高点,没有任何表明短期内会出现信贷放缓的迹象。根据汇丰银行分析师对上半年18家上市银行数据的研究报告,上半年人民币新增贷款数量占人民币新增贷款总额的46.6%。中国()是最大的抵押贷款银行,该行上半年新增抵押贷款数值占总贷款增长的62.7%。最初,政府取消房地产市场的种种限制是试图清除积压的房地产库存,缓解人们对健康状况的担忧。但现在看来,政府的“松绑”已经引发了另一个泡沫。  汇丰银行的分析师一直在分析这些数据,他们认为在2016年的头八个月,城市地区房地产价格同比上升了18.13%。如果回到2010年2月,当时全国城市房地产每平方米的平均价格为5508元,农村地区为473元。而今天这些数字已经上升到城市地区的9570元和农村地区的822元。库存仍然很多,供应仍然大于需求,但还是挡不住房价飙升。据汇丰银行估计,到2016年底,中国房地产面积总额将达到52,000,000,000 平方米,比2009年高出34%。  整体来看,结合汇丰银行分析师对房地产价格增长和GDP数值增长的分析,中国房地产市值占GDP比例有望在2016年底触及3.72。如果透过这一数字来看美国的次贷危机时的高值,当时房地产市值占GDP比例仅为1.75。不过,和日本1990年房地产泡沫以及香港正在经历的房地产泡沫相比,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看上去还相对理智一些。1990年时,日本的房地产市值占GDP的比率略低于4,现在香港的房地产市值站GDP的比率在5左右。  汇丰银行还特别指出:  两张表格显示全局。  第一个表格显示在2010年初,当时中国房地产市值与名义GDP的比率超过了香港在1997年中期也就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第二个图表显示在2010年中国政府发布各项限制房地产措施之后也就是2010年到2014年的市场表现相对较冷。然而,2015年进一步的宽松政策导致出现新的房地产繁荣。估计现在房地产市值与名义GDP的比率已经打破1990年日本遭遇房地产泡沫时期的纪录水平。香港的房地产市值与GDP比率还要高,比之前的峰值高出53%。房价之所以被推高,主要还是由于经济增长缓慢。  低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是怎样在结构上改变了房地产市值对GDP的价值,使房地产市值和名义GDP比率居高不下的?汇丰银行不认同上述观点。下面图表还显示,持续超过二十年的低利率使日本房地产和GDP比率出现下降,持续七年的低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在美国只导致该比率温和上升。  最后,汇丰银行报告总结道:  情况不容乐观。一旦发生房地产泡沫破裂,一个国家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美国在次贷危机之后就经历了一个缓慢但相对稳定的阶段,经济缓慢复苏。而且当时房地产的繁荣规模和现在的中国与香港相比,还算相对较小。1990年时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房地产市值和GDP比例一直下降,在2000年后历经十年才稳定在2左右。在90年代初,日本的房地产市值占GDP的比例达到了创纪录水平,不过当时日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0,000美元,引领世界水平。要知道,1992年美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25,000美元。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在2016年年底中国的人均名义GDP将达到8240美元,也就是是日本经历房地产泡沫之前GDP规模的三分之一。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对房地产泡沫破裂的容忍率很低。所以,房地产调控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当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值占GDP的比例已经接近日本的纪录高位,然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低于10,000美元。
欲知更多股市机会,速速关注微信号:股市机会情报(thsjihui)
责任编辑:zwx
回复0条,有0人参与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净额(亿)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炒股必备&同花顺财经
同花顺爱基金
您有什么问题想要告诉我们?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向您反馈结果
提交成功,感谢您的支持!索罗斯:金融泡沫是如何形成的
关于金融体系,存在很多错误的教条、误解和误读。超级泡沫形成期间,很多主流的经济理论赖以建立的假设与现实相去甚远。我没有遵循这些假定,而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读金融市场。实际上我的概念框架不是关于金融市场的,它论述的是一个基础性的哲学问题,即思维与现实的关系。
我认为思维与现实之间存在双向联系。一方面,思维试图理解现实,我称之为思维的认知功能。另一方面,思维试图影响现实,我称之为思维的操控功能。当两种功能同时发挥作用时,就形成了一种循环关系,或者说反馈环路。我把这个环路称为“反身性”。
反身性对两种功能都存在一定的干扰作用。如果没有反身性,每种功能里只有一个自变量,即在认知功能中,现实是自变量,现实的变化决定了市场参与者的思维、看法;在操控功能中,市场参与者的思维是自变量,思维的变化决定了市场参与者将会采取的行动。当两种功能同时起作用时,两者都没有自变量,因为思维与现实将会相互影响,这就给我们研判市场参与者的思维和市场的实际动态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因素。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导致市场参与者的思维与实际动态之间出现了偏差,市场参与者的意图与最终结果之间也缺乏一致性。
有一点应该强调指出,反身性并非不确定性的唯一根源,其他因素也会导致市场参与者无法完全准确地理解现实动态,这就是“知识不完善”。反身性与“知识不完善”及人的“易错性”存在密切的关系。从逻辑角度而言,易错性的危害要大于知识不完善的危害。如果人们在采取行动之前对现实有了全面精准的认识,那么他们的想法就会完全契合现实,反身性也不会成为不确定性因素的根源,既不会给市场参与者的想法带来不确定性,也不会给现实动态带来不确定性。
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承认易错性的存在,但反身性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对于每一个功能,人们都试图追求完美,往往倾向于无视或消除导致不确定性的根源。
经济学家试图把自己的理论比作牛顿物理学理论,我认为这种类比是错误的,因为牛顿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现象,自然现象的发生完全独立于人的想法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经济学家们的研究对象是经济现象,经济现象的演变并不独立于人的意志之外,市场参与者都具有思维能力,而他们的思维会影响经济现象。
当我利用金融市场检验我的思想是否正确的时候,我在易错性和反身性这两个假定的基础之上形成了自己的金融泡沫理论。我认为,每个泡沫都由两个要素组成:一是现实世界中盛行的一种趋势,二是人们对这种趋势的误读。泡沫从形成到破裂是一个过程,如果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趋势,那么它有可能是由某一项技术创新催生的,也有可能纯粹是金融因素导致的。起初,这种趋势可能会悄然发生,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 当市场参与者注意到这个趋势之后,他们可能会非常感兴趣,从而导致这个趋势越来越强,而他们对这种趋势肯定会存在误读。 这个趋势有可能受到干扰而出现暂时性中断,这就对人们是否会坚持之前的误读构成了挑战和考验。如果人们看清了之前的误读,这个泡沫就不会恶化。但如果这次考验验证之前的误读具有合理性,那么误读会进一步加强。 随着泡沫逐渐膨胀,市场参与者会发现自己的思维与实际情形相去甚远。当怀疑者的数量超过相信者的数量时,误读就难以为继了。 到了泡沫膨胀后期,由于惰性的存在,市场趋势仍然会持续一段时间。 即便如此,市场趋势肯定会在某一时刻出现逆转。由于市场上的质疑越来越多,原来的趋势会急速逆转,不断朝着与之前相反的方向变化。 由于这个过程往往涉及某种形式的信贷或杠杆,因此泡沫的变化态势呈现出不一致性,即上涨速度慢,而下跌速度快,直至崩盘。 在泡沫形成、破裂的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先后顺序是确定的,除此之外都是不确定的。泡沫的规模和持续时间是不可预测的,泡沫可能在任何一个阶段出现破裂。
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都有不计其数的反馈环路,但所有的反馈环路都可以划分为两类:正反馈环路与负反馈环路。正反馈环路强化了当前盛行的误读,负反馈环路则起到了扭转的作用。大多数情况下,这两种反馈环路会相互抵消。只有在少数情况下,正反馈环路的作用才会超过负反馈环路,从而产生泡沫,但一旦发生这种情况,这个泡沫就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还有一些情况是负反馈环路占据了上风。这样一来,市场参与者的想法就会倾向于接近客观现实。这种情况可以称为“趋于均衡”。
金融市场是个非常好的试验场,既有利于检验趋于均衡的情形,也有利于检验偏离均衡的情形。但是,现实情况不会恰好只有偏离均衡或趋于均衡这两种情况。大多数实际情况都是错综复杂的,正反馈环路和负反馈环路相互交织,导致市场趋势跌宕起伏。
由于泡沫给金融市场带来了内在的不稳定性,金融市场的发展中先后爆发多次金融危机。每次危机都会导致政府部门出台一些措施,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与金融市场本身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引导市场发展的不仅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制于政治这只“看得见的手”。
泡沫只是间歇性地发生,但市场与政治之间的互动却从未间断。无论市场参与者还是金融监管机构,赖以决策的依据都是不完善的知识,即他们采取行动之前对现实状况的了解并不全面,也不准确。这就使得他们之间的互动具有反身性。因此,我们在解读金融市场时,必须考虑到反身性的影响,而不仅仅在偏离均衡的情况下才考虑反身性。(乔治·索罗斯 摘自本书前言)
《危机与变革》
作者:[美] 乔治·索罗斯
译者:蒋宗强
出版:中信出版社
乔治·索罗斯
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1930年生于布达佩斯,1947年他离开匈牙利到了英国,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后移居美国,成立并管理一家国际投资基金,积累大笔财富。自1979年以来,索罗斯成了一名活跃的慈善家,他成立了一个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的慈善网络组织,致力于倡导民主和开放社会的价值观。该基金组织网络每年的支出约为4.5亿美元。索罗斯写有10本专著,包括《超越金融》、《这个时代的无知与傲慢》、《索罗斯的救赎》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经济泡沫爆发2017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