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是从国外渠道进口的,放在国内卖,如果被国内的渠道经销商协议书举报会被处理吗?

本站信息:
同是国产,国内咋比国外贵?&为什么奢侈品在国内卖的比国外贵(转载,供参考) ...
为什么奢侈品在国内卖的比国外贵(转载,供参考)
主题帖子1万积分
上个月去欧洲“穷游”,碰到一个在英国留学并工作的华人,她很好奇地问我:你们刚从内地来,是不是觉得欧洲的东西都比大陆便宜啊?我想她是问错了对象。对于一个像我这样的内地中产来讲,天天斤斤计较于柴米油盐酱醋茶,又如何会觉得物价水平高出国内两三倍的欧洲会便宜货满地?但是我知道,我的朋友同学间,很有一些人每次出国游都是大包小包的往家里扛,就像是上世纪80-90年代的国际倒爷。不过那时候的倒爷是背了大包小包国货去欧洲卖东西练摊,现在的国际倒爷是反向运动,背了欧洲的奢侈品回来消费。他们惊诧于我旅行欧洲一个月而没有买任何奢侈品回国,痛心疾首地对我说:你带一块瑞士表回来,差价就把你的机票赚回来了啊!真的,回国看看《都市快报》汽车版,吓了我一跳:买同一款进口车,奥迪A6,美国35万,中国70万!路虎揽胜,美国60万,中国248万!!怪不得中央电视台都在黄金时间声讨国外厂商的垄断行为,希望我们的商务部能够出面制止这样的行为。因为我们的收入不是全球最高的,进口的汽车倒是全球最贵的!中国市场的欧洲奢侈品卖的比欧洲市场还要贵!这是一个匪夷所思的现象,毕竟就平均收入来讲,我们刚刚达到人家的五分之一水平。所以,不懂经济学的人很容易把它用阴谋论来解释,用排外主义来对抗。这就好比原始人看到天上闪电雷劈,不能解释,就说有个雷公电母一样。其实认真想一想,如果我能制造出一个产品,全世界独一无二,怎么会就在一个富国便宜了卖,在一个穷国加价了卖呢?这明显对自己也不利嘛。马克思不是说,资本家都是逐利的吗?难道21世纪的资本家不逐利了,以排斥中国人为最高目标了?如果是这样,那么是不是我们应该宣布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呢?经济学的最简单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市场上,同样的商品只能按照一个价格出售。理由很简单:因为如果厂商能够按照两个价格卖,那么刚买到便宜货的顾客就会以介于自己的买价和厂商的高售价之间的一个价格,把商品转售给另外的顾客,这样,厂商的另外那个高价格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交易。所以,厂商只能按照一个价格出售商品。这样的简单理论,当然有它成立的条件。最最重要一条,就是消费者能够互相转让这个商品。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像亚航这样的廉价航空,可以把同一个航班的机票分成不同的价格卖给不同的旅客,价格差别还挺大。因为它有一个可以执行的规定:特价机票是不能转让的!因为登机的时候要校对护照上的姓名,所以这个不可转让的规定是可以执行的。也因此,经济学给这种特殊情况取了一个名字,叫价格歧视。不过大部分的商品没有这个好运气,他们的供应商很难想亚航一样区别消费者。所以,这样的消费者之间的转让很容易在一个市场实现。但是,国际贸易就不一样了。欧洲和中国远隔万里,我这样的穷游儿买一张最便宜的机票也要将近五千元,况且还有签证,海关等等人为设置的障碍,所以从欧洲到中国做一趟国际倒爷的成本很高。这是价格歧视得以成立的条件之一。但是大家看一下,一旦出现了高于这种成本的巨大差价,马上会有人钻空子,海外的兴起,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所以要我说,与其去呼吁那帮坐在庙堂里喝茶抽烟打飞机的官老爷赶快制定对策打击国外奢侈品供应商的价格歧视行为,还不如让他们继续呆在办公室里,不要动不动就出来制定一些阻碍海外的政策,变本加厉的助纣为孽。如果他们真的想教训一下外国厂商,最好的办法就是出台一些支持海外的政策。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路虎车的卖家是一个唯利是图的资本家。他的生产成本是30万,在欧洲市场上,它发现卖60万是最能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价格,那么卖一辆就能赚到30万。现在他发现了中国市场。如果中国和欧洲就像是上海和苏州那么近,也没什么国境线海关关卡,那么他也只能卖60万给中国人,否则的话,他如果卖70万,我们就可以海外,从欧洲消费者手上转手买到60万的车;如果他卖50万,欧洲消费者会从中国市场。这就是我们讲的最简单的一价定律。如果欧洲和中国的距离拉大,就像现实一样多了海关国境,我们假设海外的成本是10万,那么路虎的卖家在中国的售价,可以是在50-70万之间。因为这样,海外是不了的。这就是现实中,我们能够观察到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同一商品的售价并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当然,每一种商品的海外成本是不一样的。再厉害的国际倒爷也就是顺手带几块,乃至十几块瑞士手表罢了,谁能背一个路虎汽车回来?所以,《都市快报》报道中提到,如果我们直接从海外经销商那里买一款欧版车,同样正常渠道进口,付了相同的海运费和关税,仍然能比直接在中国的4S店买中版车省下几十万。这说明,豪车厂商确实对欧洲顾客和中国顾客执行了价格歧视政策,而且这个价格差还不小。但是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中国的人均收入那么低,豪车厂商为啥又是把针对中国人的价格定得那么高呢?在上述例子中,既然50-70万之间都可以,为啥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是70万而不是50万呢?这得去看看奢侈品的特性。毫无疑问,奢侈品的质优价高。但是另外一个重要特性是它的产量是有限的,它本来就不打算卖给市场上所有的人。如果人人都背了个LV的包包,你说它还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所以,你如果看市场上有一天大多数人都背上了LV包包,最富有的那一部分人一定会寻找另一个别的更贵的品牌作为替代。因为奢侈品的消费目的之一就是引出别人的羡慕嫉妒恨嘛!所以,现在我们改动我们原先的故事,假设在一个市场上有两类消费者:一类是穷人,一类是富人。作为富人的消费者只需要一件奢侈品,比如路虎车。那么路虎车的卖家一定会把价格定得那么高,以至于只有富人才能够买得起,穷人只能看得起。这样富人才会去买。所以聪明的厂商会发现,这个奢侈品的定价是和富人的收入有关系的。如果富人的收入足以支付路虎车,那么厂商把价格定得越高利润就越大。现在来看一看欧洲和中国两个市场的消费者有什么不同。两个市场都有两种人,穷人和富人。平均来讲,欧洲人的收入是中国人的五倍。我们可以假设,中国的平均收入是10万元,那么欧洲人的收入就是50万元。但是请注意,欧洲人的收入差距非常小。有数据表明,欧洲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是大约0.25,而中国的基尼系数,我们的国家统计局说是0.45,而学者的研究所查过了0.6!说这些或许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还是举例来讲:一个像欧洲一样的市场很可能是富人占了人口的50%,其收入是70万,而穷人也占了50%,其收入是30万,这样一平均,每个人是50万的年收入。而中国呢?很有可能就是富人只占了人口的10%,其收入是91万,而穷人占了人口的90%,其收入是1万,这样的收入平均起来是10万。所以,虽然人均的收入中国低于欧洲,但是能够买得起路虎车的富人的收入(90万)却远远高于欧洲的富人(70万),那么既然中国的富人那么有钱,而路虎车的厂商又不是傻子,那么他何必把中国市场价格定得低于欧洲呢?实际上,由于中国市场的人口众多,哪怕1%的富人愿意购买路虎车,其市场潜力都远远超过了路虎车的生产能力。因此,只要路虎车的生产厂商不能在短时间内急剧扩大其生产能力,其定价策略一定是瞄准中国市场最富有的一小撮人群,其结果一定是中国市场的价格远远高于欧美市场。这不是国外资本家不喜欢中国市场,想排斥中国市场,恰恰相反,他们每年从中国赚到的钱,数数都数到手抽筋,又怎么会不喜欢中国市场呢?所以,中国的媒体在气愤之余,应该低头好好想一想,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真正扭转现在的局面?
主题帖子261积分
初级技工, 积分 2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89 积分
西行你分析得是有道理,但如何又去解释普通的商品象服装等欧美的价格比中国便宜很多呢?
主题帖子1万积分
qijohnshen 发表于
西行你分析得是有道理,但如何又去解释普通的商品象服装等欧美的价格比中国便宜很多呢? ...
不是我分析的,后面括号里写着是转载的一片文章,仅供参考。至于服装,我也不懂,该问经济学家和行业专家才是
主题帖子157积分
初级技工, 积分 15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3 积分
qijohnshen 发表于
西行你分析得是有道理,但如何又去解释普通的商品象服装等欧美的价格比中国便宜很多呢? ...
好像现在的关税是汽车比较低一点,其他的比如包包、服装、化妆品、手表等关税还是很高的,然后还有各种名目繁多的税,算起来价格就高了。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国人崇尚名牌、喜欢攀比的心理在作祟,所以这些东西是国内也大有人买,通过海外的也大有人在。不知道我这样的认为对不对?
主题帖子261积分
初级技工, 积分 2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89 积分
转载:人民日报详解为何陆虎英国卖83万国内卖320万
老百姓在国内买进口汽车,可能要面临比国外高出一倍乃至数倍的价格。高税收、渠道垄断、爱面子的消费观等多方面因素将进口车推上了高价神坛。继液晶面板、、黄金饰品被开出反垄断罚单之后,对进口汽车进行反垄断调查的呼声越来越高。
进口汽车价格究竟是怎么回事?除了关税还有哪些影响进口车价格的因素?让我们去进口车市场一探究竟。
1.高税率是最大元凶吗?
关税并非唯一原因,供应商和经销商相对强势,一些消费者愿意埋单,共同推高了进口车售价
在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家路虎4S店里,我们遇到了前来看车的消费者詹平。
据他介绍,他看中的那辆路虎揽胜 尊崇创世版,目前国内售价279.8万元,但由于经销商货源有限,要想提现车还得加价40万元!也就是说,320万元才能买下这辆车。而在路虎的大本营英国,这款车裸车售价仅为83.5万元,还不到中国的1/3。
为何同一款车,国内外价格差距如此之大?
我们咨询了路虎4S店销售人员,并致电路虎(中国)官方客服,得到的回复均是由于我国征收数额庞大的进口关税和其他附加税种。
事实果真如此吗?据了解,进口车进入中国市场共需要交纳三类税费:关税、消费税和增值税。根据WTO规定,我国的汽车进口关税税率为25%,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根据排量分为七档,最高征收40%。
以上述这款路虎揽胜尊崇创世版为例,我们粗略计算了一下,假设其在英国的裸车售价83.5万元为我国的到岸价,该车排量为5.0T,对应消费税税率为40%,该款车完税后价格约为203.53万元,比英国的售价足足高了一倍多,高税率确实是导致进口车高售价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标价279.8万元,与税后价格足足相差70多万元,尽管其中包含渠道商的成本费用,但这其中的差价太大,难怪消费者质疑进口车市场存在暴利。
为何进口车可以暴利高价销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贾新光介绍说,2005年,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发布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授予进口汽车厂商在中国市场设立一家子公司或者用总代理商制度建立销售渠道的权利。这意味着,供应商在整个流通渠道中具有最高支配地位,掌握价格制定权和经销商配额的控制权。
经营成本高、配额有限使经销商不满足于官方定价下的利润,通过加价提高利润已经成为汽车市场常态。而厂商对经销商加价行为的纵容默许,使加价之风愈演愈烈。
经销商往往以配额有限为由,称要想买到车,必须加价,少则两三万元,多则几十万元。以路虎揽胜尊崇创世版为例,从上市至今,加价最低时也高达40万元。
贾新光分析,除了税收、渠道控制因素,消费者的盲目热捧也进一步促使进口车价格越炒越高。
尽管在国内购买进口车要面临比国外高出一倍乃至数倍的价格,仍有不少消费者愿意掏腰包。“进口车虽然价格贵了点,但开着更有面子。”詹平说,一些进口车货源少,加价都不一定能买到,路虎揽胜尊崇创世版在北京市场一度还出现一车难求的售空现象。一些消费者愿意为经销商的“无理”加价埋单,反过来也助长了经销商加价的气焰。
2.渠道控制是否涉嫌垄断?
目前还缺乏事实证据,但供应商具有最高支配权,为渠道垄断创造了可乘之机
进口车厂商通过限定价格和控制配额等行为控制渠道一直存在涉嫌垄断的争议。那么,进口车市场的渠道控制是否违反了《反垄断法》?
据北京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成律师介绍,我国《反垄断法》严格禁止经营者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也禁止供应商与经销商达成协议,以固定产品的零售价格或限定最低零售价格。
刘成说,要判断进口车定价及销售是否构成违反《反垄断法》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例如,进口车占据国内汽车市场的份额高低、进口车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进口车市场是否具有封闭性特征等等,不能武断地认为存在限价就断定其违反《反垄断法》。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刘继峰教授也认为,仅凭高价不能断定违反《反垄断法》,还需要分析市场结构以及消费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目前还缺乏事实证据,无法判定。
那么,为何这一备受诟病的问题多年来从未见有关部门调查取证、整顿改善?贾新光表示,不仅是因为背后牵涉复杂的利益分配,还牵涉现有汽车市场政策的漏洞。
依据《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进口汽车流通经销服务领域实施4S店为基础的单一模式。依据条款,进口汽车厂商通过在中国市场设立分公司或授权独家总代理,全权控制经销商的售价、掌握各经销商的配额,政策漏洞赋予进口汽车厂商最高支配地位。
贾新光认为,《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颁布时,国内进口车市场刚刚起步,该《办法》确实起到了规范市场的积极作用。但是经过8年发展,目前国内汽车市场已经成熟,《办法》反倒成了进口汽车厂商垄断渠道的“保护伞”。
供应商不仅掌握着汽车的定价权、配额控制权,还控制着进口汽车的零配件供应和售后维修。进口车不单整车售价高,零配件价格也畸高。据北京朝阳区的一家奥迪4S店销售人员介绍,一辆售价40万元的奥迪整车,拆成零配件可以卖到80万元。
总代理规定进口车零配件只通过4S店销售,不流入汽配城,消费者只能无奈接受4S店的高价零配件。
政策赋予总代理“说了算”的地位,与我国的《反垄断法》显然存在矛盾,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杨东说,从《反垄断法》角度,供应商向经销商收取建店保证金、限定价格、控制配额和零配件销售这一系列行为,明显不符合《反垄断法》中的相关条款。
3.进口车如何告别高价?
要填补销售渠道的政策漏洞,还要积极调整进口车税收结构,引导购车者理性消费
贾新光认为,要想打破进口车高价局面,让进口车走下高价神坛,首先要在政策上有所作为。
《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存在的漏洞为进口车供应商控制渠道开了绿灯,却使消费者承受较重的负担,权益维护亮起红灯。“要改变供应商一家独大、经销商无理加价的现状,首先要填补政策漏洞。”
8月23日,商务部回应,正会同有关部门对《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进行修改完善,将在收取建店保证金、压库搭售等方面对供应商进行必要限制。而供应商有价格垄断行为,将受到处罚。
“除了整顿渠道,还应从调整进口车税收结构、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这两方面着手。”贾新光说。
在税收方面,我国进口车关税税率25%,对比国外进口车关税如美国2%、日本0%、韩国8%,不难发现,我国的税率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我国针对进口汽车制定相对较高关税,目的在于限制进口车的购买,促进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发展。事实上,由于进口车主要面向高端消费群体,国内自主品牌主要面向的是低端消费群体,进口车价格被抬高后,不少高端消费者并未转而购买国内自主品牌,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介于两者之间的合资车。
另一方面,由于奢侈风、攀比风的存在,汽车已不仅仅是一个代步工具,还是地位、身份、品位的象征。从10年前的三四万辆年销售量,到2012年超过百万辆,高税率下的进口车依然受到部分国内消费者的热捧,销量保持高速增长状态。
汽车分析师贺球辉认为,部分消费者铺张浪费的消费习惯、虚荣攀比的消费心态使经销商的“无理”加价变得堂而皇之、名正言顺,进口车售价相对高,只能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如果消费者能摈弃非理性消费行为,购买热度下来了,进口车价格全球最贵的现象才有望终结。”
比一比豪车的内外价
汽车价格内外有别,目前市面上出售的豪车在国内外价格差别究竟有多大?近日,笔者对其中部分品牌进行了对比:
根据排量和配置不同,宝马X6的国内报价为86万元至216万元,海外报价折合人民币39万元至54万元;奔驰S550国内报价为164万元至300万元,海外报价折合人民币66万元至80万元;路虎揽胜5.0的国内报价为149万元至339万元,海外报价折合人民币64万元至84万元;
美国途锐 3.6,美国售价4.4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9.54万元,漂洋过海到达中国后卖到78万元,相当于美国售价的264%;
卡宴 3.6,在美国4.5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0.21万元,在中国卖88.6万元,相当于美国的近3倍;
路虎发现4,美国售价4.7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1.34万元,在中国卖118.8万元,相当于美国的332%;
排量3.0T的新款奥迪Q7,在加拿大仅售7.8万加元,约合人民币46万元;美国售价6万美元,完税后正常价格不到75万元;国内价号称大幅优惠之后还比加拿大的售价贵了100万元左右;
奥迪A6车型,美国售价折合人民币25.82万元至34.85万元,在中国售价38.3万元至74.26万元;
大众途观 ,美国售价折合人民币14.07万元至22.35万元,在中国的售价是19.98万元至31.58万元,而且至今该车型仍在加价销售。
主题帖子296积分
初级技工, 积分 296, 距离下一级还需 54 积分
价格歧视是经济学基础内容。。。。我都要忘记了,还好这篇补一下。就是市场决定价格嘛。不管关税多高,厂商也有在国内的营业成本的嘛。加在一起自然就高很多了。这个不能怪厂商,也不能怪国家。我真这么觉得,国家要控制,厂家也不想赔本。本来汽车就是高利润产业。一个几毛钱的零件,捣捣手卖个10+块也是正常的,有能力就买嘛。
主题帖子298积分
初级技工, 积分 298, 距离下一级还需 52 积分
在中国,一等洋人,二等官员。三等贵人。四等达人。五等名人。六、七、八、九等。
不知道你们是几等。中国的同一产品在国外,要比国内的优质,价钱也比国内的便宜。这也许就是中国的国情了
主题帖子2万积分
购买地:澳门
腕表型号:百达翡丽5120
购买价格:160000人民币
购买地:北京
腕表型号:卡地亚
购买价格:36400人民币
购买地:北京
腕表型号:劳力士114270
购买价格:40000人民币
购买地:海外
腕表型号:沛纳海336
购买价格:120000人民币
看了几位表友的讨论,挺有收获的。
主题帖子8454积分
业界名人, 积分 84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6546 积分
购买地:山东省
腕表型号:劳力士116710BLNR-78200
购买价格:55000人民币
腕表之家注册会员都可以申请……[]
腕表之家注册会员都可以申请……[]
腕表之家注册会员都可以申请……[]
腕表收藏家
腕表之家注册会员都可以申请……[]
腕表之家注册会员都可以申请……[]
这么长我竟然看完了
主题帖子378积分
中级技工, 积分 3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2 积分
增长了知识您好, []|
依云超标门牵出其隐秘渠道:国内卖25元国外7元
  一瓶依云矿泉水的隐秘渠道
  国内卖25元国外7元部分货源“借道”英国意大利
  作者:徐哲/刘琦
  晨报记者 徐哲 实习生 刘琦
  1瓶1.5L的依云矿泉水,在它的家乡法国超市的零售价折合人民币7元左右,“跋山涉水”来到东方后,最低卖到24.9元。同时,它还完成了一种“高端水”的品牌塑造。这种不小的利润空间催生出一条隐秘渠道:在“阿里巴巴”上,一些中国、欧洲小经销商联手从英国、意大利、德国,绕着圈子把水送进国内大小超市。
  7月,依云水被媒体披露亚硝酸盐超标一事,只是将上述渠道的某种隐患展现出来。此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达能依云”大中华区总经理戴宁说,只要是依云出产的天然矿泉水,无论从哪个渠道进口,我们都会对质量安全负责。
  依云“超标”牵出“渠道门”
  整个7月,北京一家国际贸易公司的销售代表王小姐正忙着接单子。1瓶1.5L的依云矿泉水多少钱?王小姐的最低价是:100箱起卖,每箱114元,算下来每瓶9.5元。
  媒体披露,去年1月包括这家公司所经销在的依云矿泉水,被有关部门查出亚硝酸盐超标。去年11月,9.6吨依云天然矿泉水因不合格被销毁。资料显示,2006年及2007年依云还3次被查出细菌总数超标。
  今年7月,“依云”再次亚硝酸盐超标。7月5日,上海媒体见面会上,依云在中国指定的唯一经销商达能依云大中华区总经理戴宁,出具了法国卫生部认可的第三方独立实验室的检测报告。结果显示,亚硝酸盐含量远低于国家所规定的限量值。
  他说,所涉产品并非由指定进口商进口,因此无法获得所涉产品留样以确认其身份,具体来源仍在调查中。这些无法确认“身份”的依云从何处来呢?涉事的经销商选择回避采访,“销售员都出去了”。上述王小姐说,确实来自欧洲,但不是法国。
  法国依云“绕道”意大利
  在海外版网页上,搜索关键词“Evian”(“依云”英文名),一下跳出来自60多家自称依云天然矿泉水的经销商,分别来自20多个国家。其中,法国经销商最多,有21个,英国的有7个。其中,部分经销商带有一个蓝黄相间的握手标记。
  页面中间是对产品产地、种类和品名等介绍,经销商的水大多来自法国原厂,也有小部分辗转从意大利、德国等市场上进口。最终,晨报记者选定了一个自称来自英国的批发商“GovPanessar”,头像是一个40多岁的大胡子男人,并发出一封越洋邮件询问价格和最低批发价。
  次日下午,“GovPanessar”回邮说明:1“pallet”起售。“pallet”是当地的销售单位,每“pallet”为55箱1.5L依云,总计660瓶。据了解,一箱依云水的离岸价格为4.72英镑。也就是说,国外的批发价折合人民币每瓶3.98元。稍后,晨报记者托当地留学生留意了一下欧洲1.5L依云矿泉水的价格,大型超市的售价为7元人民币左右。
  这些依云矿泉水通过王小姐背后的隐秘渠道,开始流入市场。此时,它的“身价”已是每瓶9.5元。
  [新闻链接]
  “依云”流向?
  首先,是类似于淘宝店主的个体经销商。在淘宝上搜索“依云”关键词,共有163家经营店家,绝大多数都从类似王小姐那样的进口商处进货。吴老板是其中1个。他做依云生意已经3年了,货源来自一家北京进口商,现在已经为自己的实体淘宝店注册了公司。
  他说,每月能卖出1万至2万瓶330ml依云,每瓶毛利仅为几毛钱,“现在依云哪里都有,你不便宜卖不出去,原来一箱50元利润,竞争得只剩下几块钱了。”
  另一个流向是一些大、小超市,算上“进场费”,进价超过10元。上海一家华联吉买盛的朱先生在超市做了20多年了,他说,1.5L依云矿泉水的进价将近9元,但每月卖得不多。
  随后,在上海5家中高端超市,1.5L依云矿泉水最低价格是24.9元,最高32元。其中4家进货商均为指定进口商“达能依云”。指定进口与非指定进口的“依云”区别在于:指定进口商的产品,有中文标签,无额外贴标;其包装上印有“国内经销商:港中进贸易(深圳)有限公司”或“达能依云食品营销(上海)有限公司”。业内人士说,这些费用包括运费,报关费、海关检验费、产品损耗成本等,所以价格会上去。
  (新闻晨报 () 徐哲 刘琦)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新闻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图片网评国际国内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海外商品进货渠道
海外商品进货渠道
学习啦【投资理财知识】 编辑:李敏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海外商品购买渠道扩宽。那么海外商品进货渠道有哪些呢?流程是什么呢?接下来,学习啦小编和您分享海外商品进货渠道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海外商品进货流程:
  1、进货渠道
  2、运输渠道
  3、外汇渠道
  在本次记者调查&为何来自日本核污染区的酱油能在温州进口超市售卖?&中,记者以顾客身份询问超市工作人员:&你们这瓶酱油怎么是千叶县生产的?国家有规定,不能进口千叶县的食品。&
  一名胸牌显示为&超市部仓库课长&的中年女性解释:&我们是从上海经销商那里进过来的。经销商那里也是合法的。&
  记者说:&但是国家规定,这个核污染地方生产的食品是限制进口的。&
  &限制进口?&课长显然对这个规定并不了解,&不能进的话,国家肯定不会让这些东西进来的。我们是不清楚的。&
  边上的另外一名男性工作人员称:&渠道肯定是正规的。不能进的话,肯定会有追回程序的。但我们这里没收到通知,所以还在架上。&
  海外(日本)商品的进货渠道
  1、纯日版,这里有两种:第一种是直接与海外厂家联系对接;第二种就是代购。
  这种渠道需要缴纳税收,据业内人士透露,很多进货商大批量的货都是走私来的,他们在从国外进货时,先从正规渠道进一小部分商品,取得相关证件后,再走私大批量食品,这样可以免去大额税金,每件进口食品才能达到最低40%的利润。&没有中文标签或标签不规范的进口食品,可能是走私货或假货。正规渠道的进口食品经检验检疫部门检验检疫及综合性评定,发现不合格的进口食品会被退货、销毁或改做他用处理,不会流入国内市场。但走私货的安全就无法保证了。&
  2、国内的代理公司,如广州的玩具反斗城,上海的Alter等进口的手办,这种手办与日本销售的一模一样,因为直接和国外食品企业建立联系,并具有进口食品入关时所必备的检验检疫报告,因此国内总代理商和总经销商才有权制作和张贴进口食品中文标签。只是在包装侧面贴上了一张代理公司的标签。
  3、日本的手办公司在中国大陆出的国版,这样的手办不多见,有自己的包装,但手办的造型和日本发售的一样。
  4、除了以上三种,其它以&厂货&,&尾货&等名义出现的来路不明的手办,都可以认定为D版。最后要注意的是,所有正版手办都是MADE IN CHINA,所以上面也会有相应的字样。
  进口流程
  签定合同-抽换单-报关预录-三检-商检(法定商检货物)-抽检送检-海关单证放行出税单-交纳税金-海关查验(属于抽检非法定查验)--海关电子放行-提货。
  进口清关环节枝节较多,如事先准备充分,单证齐全均可顺利通关。
本文已影响 人
[海外商品进货渠道]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788人看了觉得好
779人看了觉得好
【投资理财知识】图文推荐
Copyright & 2006 -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啦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渠道商和经销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