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合适的工业机器人电机选择

2016第三届物联网大会
智能后视镜产品方案对接会
中国LED智能照明高峰论坛
第三届·无线通信技术研讨会
第二届·中国IoT大会
ETFo智能安防技术论坛
移入鼠标可放大二维码
教你如何选择合适的GDC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叶子日 15:33
[导读] 本白皮书将为您阐述这三种GDC功能,以及它们如何达成各种应用之目标。文章最后将介绍富士通半导体阵容完备的GDC系列产品,还有该公司的360度环绕视讯影像技术。
  从3D着色到影像变形,现今绘图显示控制器(GDC)的功能,透过各式各样的应用呈现在使用者的眼前。本白皮书将为您阐述这三种GDC功能,以及它们如何达成各种应用之目标。文章最后将介绍富士通半导体阵容完备的GDC系列产品,还有该公司的360度环绕视讯影像技术。现今各种产品研发业者最重要的设计任务之一,就是充分发挥GDC各项功能优势,包括跑步机、电冰箱、智慧型手机和汽车等产品。
  1 决定嵌入式绘图架构的因素
  1.1 成本压力
  汽车产业是成本相对敏感应用领域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对于系统研发业者而言,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降低零组件(BOM)成本。就基本到中阶的应用而言,研发业者可采用系统单芯片(SoC)绘图控制器来满足此方面需求,利用这种元件作为单芯片解决方案,这些GDC能透过CAN总线来和其他汽车系统进行通讯,并能切换到关机的电源模式来节省电池电力。由于内部VRAM记忆体的容量有限,加上各项系统瓶颈(像是总线速度)的限制,因此这些装置所支援的图像功能,弹性,像素填充率,以及萤幕尺寸都会受到局限。
  当成本因素的重要性不及效能时,这类应用可采用多重芯片架构的高阶芯片。这些GDC依赖外部车用微控制器来管理CAN传输作业,电源,以及像是步进马达控制器等周边元件。
  此外,由于这些GDC没有内建VRAM与程式快闪记忆体,因此会利用外部VRAM来支援高效能作业,在未来,运用内建式VRAM可进一步降低高阶车用GDC成本。
  相较于汽车产业,像是医疗和航空等领域的应用,面临的成本压力相对较低。系统研发业者可选择采用独立高阶GDC芯片,因为客户愿意多花一点钱来购买更高效能。若系统一开始设计时,需要重复使用软体,而是把一个独立GDC放到系统中就是个不错的作法。
  运用一颗时脉速度约1GHz的CPU,像是英特尔的Atom,制造商可在不同产品线上重复使用一部分的硬体与软体。有些产品可使用内建在CPU内的GDC。有些对价位较敏感的产品,但对效能的要求不是很高,则可采用SoC产品,其中效能强大的CPU整合了GDC处理核心。
  1.2 终端客户的期盼
  有些应用必须配合智慧型手机常见的高阶绘图能,此类应用之广包括汽车与各种家电产品。
  而在这些应用中,系统研发业者必须确保GDC能绘制出流畅清晰的影像,让系统能针对使用者的输入讯息做快速反应,因此,若要提供能满足最终使用者的经验,GDC就不能成为系统瓶颈,才不会产生延迟。
  基本型与中阶的应用也许使用真单芯片的系统芯片SoC即足够。但对于高阶应用而言,这类元件无法提供足够效能,因此需要用到含有外部VRAM与快闪记忆体的高阶(多芯片架构)芯片。
  若产品的萤幕支援24位RGB输入讯号,则24位RGB输出功能的GDC可协助避免频带效应 - 亦即相同颜色的阴影会出现急剧变化。运用24位色彩可确保图像影像外观流畅,否则,这样的应用就必须动用GDC内的抖色功能,来抵销频带效应。抖色可在画面缓冲区中套用随机的杂讯,以避免因有限的色彩深度导致的频带效应。
  尽管流畅鲜明的图像总是能吸引目光,但像是工业电子设备等应用,光靠较基本的图像功能,就能达到坚固易用的设计目标。在许多应用中,较低阶的GDC就能提供令人惊艳的效能,而且不会让零组件成本攀升。
绘图显示相关文章
绘图显示相关下载
GDC相关文章
GDC相关下载
技术交流、积极发言! 发表评请遵守相关规定。
酷蛙在国内率先以家庭饮水为入口大力发展智能净水器,颠覆性解决净水行业诸多痛点,目前基于物联网技术和产业特点打造的开放平台和生态环境,适配...
钟孟辰表示,江波龙在2014年就开始规划SDP项目,但当时遇到了很多的技术挑战,因为一体化封装需要超低功耗的28纳米SSD控制器,而当时的主控芯片无法满...
创新实用技术专题
版权所有 & 深圳华强聚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工业机器人品牌大全
工业机器人品牌大全
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主要还停留在小规模式的发展,并没有形成产业化的运营模式。而且中国的工业机器人还没有形成自己响当当的品牌。而国外的工业机器人行业已经在技术和市场上远远超越了国产机器人。
下面是目前世界上主流的机器人品牌列举。
日本机器人品牌
发那科(FANUC)
FANUC公司创建于1956年的日本,中文名称发那科(也有译成法兰克),成立于1956年。是世界上最大的专业数控系统生产厂家,占据了全球70%的市场份额。FANUC致力于机器人技术上的领先与创新,是世界上唯一一家由机器人来做机器人的公司,是世界上唯一提供集成视觉系统的机器人企业,是世界上唯一一家既提供智能机器人又提供智能机器的公司。FANUC机器人产品系列多达240种,负重从0.5公斤到1.35吨,广泛应用在装配、搬运、焊接、铸造、喷涂、码垛等不同生产环节,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那智不二越
NACHI不二越公司创立于1928年,自创立开始一直致力于发展机械技术,以及机械制造事业。总工厂位于日本富山,北美、南美、欧洲及亚洲也设有生产基地,那智不二越的优点是,拥有很多产品事业部。这些事业部在开发机器人的同时,也在研发和更新其它产品技术。各个事业部相辅相承,这样对那智不二越研发机器人有很大的帮助。
目前,那智不二越在中国机器人销售市场占公司全球售额的15%。那智不二越着眼全球,从欧美市场扩展到中国市场,下一步将开发东南亚市场,比如印度市场,是公司未来比较重视的一个市场区域。
川崎机器人
川崎机器人(天津)有限公司是由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100%投资,并于2006年8月正式在中国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成立,主要负责川崎重工生产的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境内的销售、售后服务(机器人的保养、维护、维修等)、技术支持等相关工作。
川崎机器人在物流生产线上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机器人产品,在饮料、食品、肥料、太阳能、炼瓦等各种领域中都有非常可观的销量。川崎的码垛搬运等机器人种类繁多,针对客户工场的不同状况和不同需求提供最适合的机器人、最专业的售后服务和最先进的技术支持。
日本安川(Yaskawa)
安川电机(中国)有限公司是有近100年历史的日本安川电机株式会社全额投资的外商独资企业,于1999年4月在上海注册成立,注册资金3110万美金。
多功能机器人莫托曼是以&提供解决方案&为概念,不断生机勃勃前进着的安川电机机器人产品系列在重视客户间交流对话的同时,针对更宽广的需求和多种多样的问题提供最为合适的解决方案,并实行对FA.CIM系统的全线支持。
截至2011年3月,本公司的机器人累计出售台数已突破23万台,活跃在从日本国内到世界各国的焊接、搬运、装配、喷涂以及放置在无尘室内的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和半导体制造的搬运搬送等各种各样的产业领域中。
欧美机器人品牌
库卡(KUKA)
库卡(KUKA)及其德国母公司是世界工业机器人和自动控制系统领域的顶尖制造商,它于1898年在德国奥格斯堡成立,当时称&克勒与克纳皮赫奥格斯堡(KellerundKnappichAugsburg)&。公司的名字KUKA,就是KellerundKnappichAugsburg的四个首字母组合。在1995年KUKA公司分为KUKA机器人公司和KUKA库卡焊接设备有限公司(即现在的KUKA制造系统),2011年3月中国公司更名为:库卡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
库卡公司的最新技术成果是所谓的小工作间。在此,不同大小和放置的机器人一起工作,即&合作&。机器人的应用潜力由此得到进一步拓宽。这一开发项目的目标是:提高加工过程及物流的灵活性并建立模块化生产单元,以此达到更高的动态生产控制、降低制造成本并缩短加工时间。库卡公司的另一开发课题是,采用不同的材料以制造更轻便更具柔性的机器人。
ABB集团是全球500强企业之一,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在苏黎世、斯德哥尔摩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ABB由两家拥有100多年历史的国际性企业-瑞典的阿西亚公司(ASEA)和瑞士的布朗勃法瑞公司(BBCBrownBoveri)在1988年合并而成。
目前,ABB机器人产品和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食品饮料、计算机和消费电子等众多行业的焊接、装配、搬运、喷涂、精加工、包装和码垛等不同作业环节,帮助客户大大提高其生产率。
史陶比尔集团(英文名:Staubli)创立于1892年(总部位于瑞士的Pf&ffikon),创立于1892年,史陶比尔集团有着10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一家在纺织机械,工业快速接头和工业机器人三大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的世界知名企业。
它们为各行业提供制造一系列品质和性能无与伦比的产品的手段。产品系列包括4轴SCARA机器人,负载大于250kg的高负荷机器人,控制器,软件和高品质和性能的专业应用,凭借其产品的齐全性、优质可靠性,从机器人应用的各个关键领域脱颖而出。
柯马(COMAU)是一家隶属于菲亚特集团的全球化企业,成立于1976年,总部位于意大利都灵。柯马为众多行业提供工业自动化系统和全面维护服务,从产品的研发到工业工艺自动化系统的实现,其业务范围主要包括:车身焊装,动力总成,工程设计,机器人和维修服务。
柯马公司研发出的全系列机器人产品,负载范围最小可至6公斤,最大可达800公斤。柯马最新一代SMART系列机器人是针对点焊,弧焊,搬运,压机自动连线,铸造,涂胶,组装和切割的SMART自动化应用方案的技术核心。其&中空腕&机器人NJ4在点焊领域更是具有无以伦比的技术优势。
爱普生机器人
爱普生机器人(机械手)源于1982年精工手表的组装线;2009年10月,爱普生机器人(机械手)正式在中国成立服务中心和营销总部,该部门隶属于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全面负责中国大陆地区爱普生工业机器人(机械手)产品的市场推广、销售、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世界各地的工厂安装了28000多台机器人,许多顶级制造企业每天借助爱普生工业机器人的产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量,并增加收益。爱普生工业机器人易于使用、可靠、性能较高并具有较高的整体价值,在业界闻名遐迩。
爱普生提供各种机器人和集成选件,支持客户为自己的新项目选择合适的自动化产品。我们将展示,借助爱普生业界领先的工厂自动化产品和解决方案让工厂获得爱普生带来的优势。
国产机器人品牌
新松机器人
新松公司隶属中国科学院,是一家以机器人独有技术为核心,致力于数字化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的高科技上市企业。公司的机器人产品线涵盖工业机器人、洁净(真空)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及智能服务机器人五大系列,其中工业机器人产品填补多项国内空白,创造了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史上88项第一的突破。
公司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为核心,形成了大型自动化成套装备与多种产品类别,广泛应用于汽车整车及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轨道交通、低压电器、电力、IC装备、军工、烟草、金融、医药、冶金及印刷出版等行业。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日渐广泛&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已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了应用。在制造业中,尤其是在汽车产业中,工业机器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在毛坯制造(冲压、压铸、锻造等)、机械加工、焊接、热处理、表面涂覆、上下料、装配、检测及仓库堆垛等作业中,机器人都已逐步取代了人工作业。&
&随着工业机器人向更深更广方向的发展以及机器人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机器人的应用范周还在不断地扩大,已从汽车制造业推广到其他制造业,进而推广到诸如采矿机器人、建筑业机器人以及水电系统维护维修机器人等各种非制造行业。此外,在国防军事、医疗卫生、生活服务等领域机器人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如无人侦察机(飞行器)、警备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家政服务机器人等均有应用实例。机器人正在为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国内外主要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厂商&
在国外,工业机器人技术日趋成熟,已经成为一种标准设备被工业界广泛应用。从而,相继形成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著名的工业机器人公司,它们包括:瑞典的ABB&Robotics,日本的FANUC、Yaskawa,德国的KUKA&Roboter,美国的Adept&Technology、American&Robot、Emerson&Industrial&Automation、S-T&Robotics,意大利COMAU,英国的AutoTech&Robotics,加拿大的Jcd&International&Robotics,以色列的Robogroup&Tek公司,这些公司已经成为其所在地区的支柱性产业。在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刚刚起步,但增长的势头非常强劲。如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投资组建的新松机器人公司,年利润增长在40%左右。&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工业机器人在许多生产领域的使用实践证明,它在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以及经济效益,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等方面,有着令世人瞩目的作用,引起了世界各国和社会各层人士的广泛关注。在新的世纪,机器人工业必将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和更加广泛的应用。&
&1、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发展趋势&
从近几年世界机器人推出的产品来看,工业机器人技术正在向智能化、模块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其发展趋势主要为:结构的模块化和可重构化;控制技术的开放化、PC化和网络化;伺服驱动技术的数字化和分散化;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实用化;工作环境设计的优化和作业的柔性化以及系统的网络化和智能化等方面。&
2、工业机器人的产业发展趋势&据UNECE/IFR预测,至2007年,全球新安装装机器人的数量将从2003年的81800套增至2007年的106000套,年平均增长7%。其中,日本年工业机器人的销售将从2003年的31600增长至2007年的41000套;欧洲年工业机器人将从2003年的27100套增长至2007年的34000套;北美年工业机器人市场每年平均增长5.8%,至2007年将增长到16000套。&
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模式的探讨&
&纵观世界各国在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过程,可归纳为三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即日本模式、欧洲模式和美国模式:&
1、日本模式&
此种模式的特点是:各司其职,分层面完成交钥匙工程。即机器人制造厂商以开发新型机器人和批量生产优质产品为主要目标,并由其子公司或社会上的工程公司来设计制造各行业所需要的机器人成套系统,并完成交钥匙工程;&
2、欧洲模式&
此种模式的特点是:一揽子交钥匙工程。即机器人的生产和用户所需要的系统设计制造,全部由机器人制造厂商自己完成;&
3、美国模式&
此种模式的特点是:采购与成套设计相结合。美国国内基本上不生产普通的工业机器人,企业需要时机器人通常由工程公司进口,再自行设计、制造配套的外围设备,完成交钥匙工程。&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高校和科研单位全面开展工业机器人的研究,近20年来取得不少的科研成果。但是由于没有和企业有机地进行联合,至今仍未形成具有影响力的产品和有规模的产业。目前国内除了一家以组装为主的中日合资的机器人公司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尚停留在高校或科研单位组织的零星生产,未能形成气候。近10年来,进口机器人的价格大幅度降低,对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我国自行制造的普通工业机器人在价格上根本无法与之竞争。特别是我国在研制机器人的初期,没有同步发展相应的零部件产业,使得国内企业在生产的机器人过程中,只能依赖配套进口的零部件,更削弱了我国企业的价格竞争力。&
&&&&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应走什么道路,如何建立自己的发展模式,确实值得探讨。中国工程院在2003年12月完成并公开的《我国制造业焊接生产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总结报告》中认为,我国应从&美国模式&着手,在条件成熟后逐步向&日本模式&靠近。&&
机器人在我国的前景&
&&&&应该说中国是最需要又最不需要机器人的国家。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从这一层面说用一个贵而笨重的机器人还不如雇一个人来的便宜,但是我国要做世界强国就必须用最少的资源作更多的事,我们的企业必须尽可能的采用高新技术来更高效率的生产,以高竞争力取胜,这就需要很多的机器人,人是没有机器人那样的精确率,准确率和高效率的。可能会有人失业,但创造的就业机会更多,社会所得的利益会更多。我相信在不久将来,机器人产业会如同汽车一样成为国家的经济支柱产业,美国是&汽车上的国度&,中国可以成为&站在机器人肩膀上的国家&。&
机器人发展的希望与困难&
&机器人技术是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化的进程在我国刚刚起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困难和不足,因此更需要多方面的关心和支持。&
国家政策支持,是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前提。根据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应组织力量进行充分地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推广、应用机器人和促进机器人研究开发的倾斜政策。如在税收、投资和贷款方面对机器人产业实行扶持政策。日本政府通过制定政策,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企业应用机器人,为日本机器人在国内开拓市场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另外,对机器人用户,可以考虑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以鼓励购买.为了避免危险恶劣的工作环境导致的工伤事故和职业病,保护工人的身心安全,对一些特殊工种,如喷涂,铸造等通过劳动法强制采用工业机器人来代替.这样可以大大增加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数量。&
我国的机器人产业化必须由市场来拉动。机器人作为高技术,它的发展与社会的生产、经济状况密切相关。机器人的研制、开发只有从技术上实现可能性大为原则选择机器人优先应用的领域,并以此为突破口,向其他领域渗透、扩散至为重要。&
&&&&我国机器的应用人要顺利走上市场,实现产业化,还是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上海仁厚电子有限公司 &&
分享到:点击次数:&&更新时间: 15:32:26&&【】&&【】
上一条:没有了&&下一条:怎么选择合适机器吨数来做生胚件_化工_中国百科网
怎么选择合适机器吨数来做生胚件
    
关于整型机如何选择吨数?由于烧结时零件会产生收缩或膨胀现象,使得烧结后胚体之尺寸有时需要再藉加工、研磨、精整。才能达到所需之尺寸。有时为了达到所需之特性,还做了喷砂、热处理、渗铜、渗油、黑化、树脂含浸等后处理工作。1、精整:Sizing俗称校正将烧结完之胚体再放入模具中加压以使某些尺寸更为精确之步骤。以ISO之IT基本公差表示:烧结后径向为 25mm之尺寸,其公差应为0.05%(12.5&m)~0.08%(20&m)在IT6~IT7之间。但一般生产品皆为0.13%~0.20%,也即在ISO之IT8~IT9之间。无法达到客户的需求故需要精整。余量精整:烧结后的尺寸偏大时,藉压力将胚体挤入模具内把多余之材料挤入孔隙或肉厚变薄、高度增高。无余量精整:胚体的尺寸偏小、精整时将工件从高度方向加压,使胚体朝径向之空间挤压以达到最后尺寸。精整的限制:零件硬度 &HRB85不适合,零件的长度最好小于精整机冲程的20%。所以整形要依照产品的大小和机械的整型座的宽度去衡量。当然要大于5吨是基本原则。如文刚之尺寸应该选择8~15吨的整型机。因零件的外形和整型机模座宽度的关系。
收录时间:日 02:54:12 来源:中国化工机械设备网 作者:匿名
上一篇: &(&&)
创建分享人
喜欢此文章的还喜欢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选择最合适的保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