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收入入中的利润收入属于

财政部:2015年全国财政收入逾15万亿元
  财政部发布2015年财政收支情况:1-12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217亿元,比上年增长8.4%,同口径增长5.8%。1-12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5768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同口径增长13.17%。支出比收入多23551亿元。2014年,全国财政收入逾14万亿元。
以下为全文:
  2015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各级财政、税务、海关等部门依法加强征管,认真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措施;与此同时,进一步强化支出预算管理,加大对重点支出的保障力度。财政运行基本平稳。
  一、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1-12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217亿元,比上年增长8.4%,同口径[1]增长5.8%。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234亿元,增长7.4%,同口径增长7%;地方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983亿元,增长9.4%,同口径增长4.8%。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124892亿元,同比增长4.8%;非税收入27325亿元,增长28.9%,同口径增长10.6%。
  主要收入项目情况如下:
  1.国内增值税31109亿元,同比增长0.8%,剔除营改增转移收入影响后下降0.5%。主要受工业生产增速放缓(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同比回落2.2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持续大幅下降(全年PPI下降5.2%)以及前期扩大营改增范围减税力度加大等因素影响。
  2.国内消费税10542亿元,同比增长18.4%。主要是提高成品油、卷烟消费税增收效应体现。
  3.营业税19313亿元,同比增长8.6%,剔除营改增收入转移影响后增长9.3%。分行业看,金融业营业税4561亿元,增长19.5%;房地产营业税6104亿元,增长8.5%,主要是部分地区商品房销售回暖带动;建筑业营业税5136亿元,增长7.2%。
  4.企业所得税27125亿元,同比增长10.1%,剔除今年及去年企业所得税退税因素后增长4.5%。分行业看,金融业企业所得税8572亿元,增长13.9%;房地产企业所得税2871亿元,下降3%;工业企业所得税7425亿元,下降5.3%,主要受工业企业利润下降(全年下降2.3%)的影响。
  5.个人所得税8618亿元,同比增长16.8%。主要是居民收入增长,以及财产转让所得税大幅增加。
  6.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12517亿元,同比下降13.2%;关税2555亿元,同比下降10.2%。主要受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下跌(2015年我国进口价格总体下跌11.6%)、一般贸易进口大幅下降(全年下降15.9%)的影响。
  7.出口退税12867亿元,同比增长13.3%。主要是加快出口退税审批、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等影响。
  8.车辆购置税2793亿元,同比下降3.2%。主要受10月1日起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政策影响。
  9.证券交易印花税2553亿元,同比增长2.8倍。主要受上半年股票市场交易活跃带动。
  10.地方小税种情况:契税3899亿元,同比下降2.6%;土地增值税3832亿元,同比下降2.1%;耕地占用税2097亿元,同比增长1.9%;城镇土地使用税2142亿元,同比增长7.5%。
  11.非税收入27325亿元,增长28.9%,同口径增长10.6%。其中,中央非税收入6997亿元,增长57%,同口径增长50.3%,主要是部分金融机构及中央企业上缴利润增加;地方非税收入20328亿元,增长21.5%,同口径增长1.3%。
  2015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5.8%,比上年回落2.8个百分点。增幅偏低的主要原因:一是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下跌、一般贸易进口大幅下滑导致进口税收大幅下降;二是工业生产放缓,尤其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持续下降导致按现价计算的增值税等税收低增长;三是企业效益下滑、利润增幅回落使企业所得税增幅相应回落;四是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减轻了企业和居民负担,也直接带来财政减收。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1-12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5768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同口径增长13.17%。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549亿元,增长13.2%,同口径增长12.77%;地方财政用地方本级收入、中央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资金及动用结转结余资金等安排的支出150219亿元,增长16.3%,同口径增长13.24%。
  2015年,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各项稳增长政策要求,着力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大力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积极盘活存量,优化支出结构,强化支出绩效管理,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及早落实并取得实效。在财政收入增长明显放缓的情况下,各项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1-12月累计,教育支出26205亿元,增长8.4%;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067亿元,增长9.3%;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1916亿元,增长17.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001亿元,增长16.9%;城乡社区支出15912亿元,增长11.5%;农林水支出17242亿元,增长16.9%;节能环保支出4814亿元,增长26.2%;交通运输支出12347亿元,增长17.7%。
  二、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一)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情况
  1-12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2330亿元,比上年下降21.8%,同口径下降15.9%。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112亿元,增长0.1%,同口径增长5.2%;地方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8218亿元,下降23.6%,同口径下降17.7%,其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2547亿元,同比减少8840亿元,下降21.4%。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1-12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2364亿元,比上年下降17.7%,同口径下降12.7%。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3024亿元,增长2%,同口径增长4.9%;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39340亿元,下降18.9%,同口径下降13.8%,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32895亿元,同比减少7464亿元,下降18.5%。
  三、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
  (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情况
  1-12月累计,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560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613亿元,增长14.3%,主要是部分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增加;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947亿元,增长58.8%,主要是部分地区扩大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实施范围。
  (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
  1-12月累计,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079亿元,比上年增长3.2%。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235亿元,下降12.9%,主要是部分支出项目未能如期实施,相应支出减少;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844亿元,增长41.8%。
  需要说明的是,2016年1月份财政收支整理期结束后,上述2015年财政收入、支出数还会有一些变化。
责编:贺超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有哪些?-中国学网-中国IT综合门户网站-提供健康,养生,留学,移民,创业,汽车等信息
> 信息中心 >
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有哪些?
来源:互联网 发表时间: 13:39:45 责任编辑:王亮字体:
为了帮助网友解决“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有哪些?”相关的问题,中国学网通过互联网对“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有哪些?”相关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整理,用户详细问题包括:RT,我想知道: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有哪些?,具体解决方案如下:解决方案1:
其他有国企上缴的利润,债务收入,各种全国性收费主要是各种税收,收规国库的特殊物品(如没收贪官的家产
解决方案2:
国债费,国有企业的利润债,企业和个体的税收利税利债费税,规费及其他收入(如罚没收入)以上为中央财政收入,地方还包括土地出让收入
解决方案3:
中央、省与市县三级政府主要财政收入来源包括: (1)各项税收: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城市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关税、农牧业税和耕地占用税等。? (2)专项收入:包括征收排污费收入、征收城市水资源费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等。? (3)其他收入:包括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基本建设收入、捐赠收入等。? (4)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这项为负收入,冲减财政收入。
解决方案4:
税收啊,国企。
相关文章:
最新添加资讯
24小时热门资讯
Copyright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02号  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已由改革开放前的0.16上升到目前的0.47。数字显示,有的垄断行业职工收入比中国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超出4倍到10倍之多。垄断行业的高收入、高福利,是一道冷酷的不公符号。  当前,造成民众不公平感的是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比重连年下降的趋势。  数据显示:  1996年至2007年,中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从69.3%下降到57.5%,累计下降11.8个百分点。  中国的储蓄率从%升至%,其中企业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从1997年的13%升至2007年的22.5%,而同期政府可支配收入的占比仅上升2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指出,目前中国企业储蓄占GDP的比例已处于全球高水平,企业未将成本扭曲形成的超高利润转移成工人养老、医疗和保险等支出。  1996年至2007年,在劳动者报酬比重大幅下滑同期,企业利润所占比重却从21.2%升至31.3%。  目前,作为中国居民收入主要渠道的工资收入,在生产要素中的分配比例偏低,仅占企业运营成本的不到1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0%。  今年1-5月,中国财政收入为3.5万亿元。  据此保守估计,今年全年财政收入将轻松突破8万亿元。  在贫富差距过大、收入分配改革等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时,这一新闻的出炉再次让人们反思政府财政高增长背后的隐忧。  最近几年接二连三的高通胀让许多人认准了这么一条理财上的真理:“要让财富不缩水,你一定要跑赢CPI”。但其实要想让自己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光跑赢CPI是不够的,还得跑赢整个国家的财富增长速度。然而过去十多年来,老百姓的收入增长速度却始终低于GDP的增速,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家财政收入却连续多年两倍甚至三倍于GDP的增速。显然在财富增长的长跑比赛上,老百姓已经被政府远远地抛在了后头。  最近又出现了一条新闻足以证明“老百姓收入增速远远跑输政府”: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到5月,全国财政收入3547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362亿元,增长30.8%。  这一数字比去年前6个月的还要多两千亿元。  全年财政收入将至少超过8万亿元,这意味着中国将紧随美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二财政收入大国。  “财政收入世界第二”其实并不仅是一个将要发生的事情,而是早已存在的事实。  据中央党校周天勇教授测算,万亿元的预算内财政收入,再加上收费罚款、土地出让金,以及社保费、国企上缴利润、彩票发行等方面的收入,中国政府的实际收入已高达10万亿元以上。  照理说,这则新闻应该是非常鼓舞人心的。  因为单纯从理论角度看,政府收入增多,国家宏调能力必然增强,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也有利于改善民生。  从1950年到2010年,60年间增长接近一千倍。  2002年中国财政收入还只有1.9万亿元,如今却已达到了8万亿,其几何级的增长势头的确让人感到惊叹。  更何况,眼下全球发达国家的财政收入相继出现1%左右的低速增长,甚至是负增长的局面,相比之下中国高达30%的财政收入增速更加显得耀眼夺目。  然而这件原本应该让人感到高兴的事却受到了舆论的广泛质疑,究其原因,乃是因为理论与现实之中有着巨大的鸿沟:国富民穷,或者干脆是官富民穷。  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陈志武曾撰文指出,近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成为最大受益者,收入增幅远在民众之上。从1995年到2007年,去掉通胀成分后,政府财政收入增加5.7倍,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增加1.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才增加1.2倍。在中国,超过76%的资产是政府拥有的,民间只有不到25%的资产。  通过横向比较,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的政府财政收入太多了而不是太少了。  陈志武指出,近年来中国的财政收入已占到GDP的20%以上,而2007年,美国财政税收占GDP比例为18%;日本国家财政收入占GDP比例则低于10%。  因此早在2006年,中国财政收入就已经超过日本,而同年日本GDP是中国的2倍以上。与欧洲比较,2007年德国联邦及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大约占GDP23%。  目前中国的这一比例,已高于美、日,略低于德国。然而以今年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速来看,今年中国的这一比例可能将达到24%,一举超越德国,然而德国国民福利之高却远远超过了中国。  因此,在网的调查中,有超过八成的网民认为,面对迅猛增长的财政收入,政府应该尽快还富于民。  网络关于“你认为国家应当如何使用财政收入?”的调查如下:  还富于民42810票(81.29%);  增强国力 9041票(17.17%);  其他 813 票(1.54%)。  “你认为哪项措施能更有助于提高收入?”:  合理进行收入分配3%);  降低税收增加福利1%);  其他%)。  除了政府拿的钱太多了,老百姓还“不高兴”政府拿了那么多钱后,却没有把这些钱花在“刀口”上。  换句话说,海量的政府财政收入中有相当一部分并没有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目的,这些钱在政府的口袋里捣鼓了半天,到头来并没有花在老百姓的身上。  政府花在老百姓身上的钱,最典型的就是教育、健康、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这些投入可以对老百姓的生活产生最直接的福利。  然而政府在这方面的经费投入却一直无法让人满意。以教育投入为例,早在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并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其中有一条明确规定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要在2000年达到4%。  但是这一目标并未实现。结果日,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两会上承诺,要在2008年实现这一目标。然而到了2008年,统计数据显示,当年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为3.48%,依然没有达到政府自己设定的目标。  对此,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分析指出,过去20年来,中国教育总费用呈现逐年递增之势,占GDP比重超过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从1991年的3.4%提高到2007年的6.6%,超过经合组织的5.9%和中等收入国家的5.6%。然而与此同时,公共教育经费在中国教育总费用的比重却逐年下降——即使以2008年的3.48%来看,中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还是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平均5%的水平,而且也落后于中等收入国家4%的水平。  由此可见,中国教育总费用中家庭支出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政府支出,这无形之中等于加重了中国老百姓在子女教育投入上的负担。  与政府在教育投入上的增幅不足相类似,近年来虽然政府通过新医改加大了医疗保障投入,扩大了覆盖面,但2009年中国居民的自费卫生支出平均比率依然为38%,为世界最高。  其中,各基本人群的医疗自费比率分别为:城镇职工30%,城镇居民50%,农村人口62%。与此相较,美国居民的自费卫生支出比率仅为14.3%。  同样的道理,近几年低保投入一直持续增长,城镇低保2007年的支出为274亿元,2008年提高到385亿元,人均补偿额由2007年的102元提至2008年的141元。随着经济回暖,2009年低保投入为461亿元,但增速依然达到了17%。然而低保受益人口覆盖率及农村补偿额却并不高。  2009年底,低保受益人口为7100万,比2008年增加了500万,增长率仅为6%。相较于美国社会救助的受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中国低保受益人口比例仅为0.5%。  由于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增速相对落后于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速,相对落后于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速,导致社会保障处于相对萎缩状态,于是医疗、教育、住房、养老这四大基本民生项目就成了压在老百姓头上的四座大山。  正因为此,老百姓才有钱不敢花。  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国民储蓄率创历史新高,达51.3%,然而1998年中国国民储蓄率仅为37.5%。  居高不下的储蓄率也成了中国长期内需不振的主要原因。  中国社保问题专家郑秉文据此认为:“尽管近三年国家财政每年都加大社保投入,但国民高储蓄率创历史新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社保制度的不完善。”  据中央党校教授吴忠民的研究:  2004年美国联邦政府支出的45%用于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等民生方面,而美国地方政府的总支出中,用于教育卫生、各种社保的支出比例更高达70%;  而同期中国的财政支出中,社保、救济、教育和卫生等公共服务支出仅占16%。  以卫生和教育为例,这正如我们已看到的,面对类似“全民免费医疗”、“12年制义务教育”这样的民生呼吁,一些政府部门的回应总是“财力不允许”。  都说政府财政收入将要超过8万亿元,都说政府是中国最“不差钱”的主儿,但为什么在事关民生安危的重大问题上,政府总是“很差钱”呢?  人们可以很清晰的发现,中国政府的行政成本高居世界第一。  此前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政府的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高达18.73%,  而同期日本的行政管理支出比重是2.4%,  德国为2.7%,  英国为4.2%,  韩国为5.1%,  美国最高,也只有9.9%。  而据周天勇教授的研究,“2007年我们政府供养人员的支出比例是预算内外全部实际支出比例的44%左右”。  答案很明显:一方面由于缺少300万元及时加固大堤导致江西抚州唱凯提垮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亿元;  另一方面抚州市每年用于公务接待的费用就高达1千多万元。  而近来频频曝出的政府“豪华采购”、“天价餐”、“豪华政府大楼”等事件一再向人们揭示了一个事实,中国行政管理费用以及一直不对外公开的“三公”费用方面的支出非常庞大,造成中国的社会保障水平将始终处于落后状态。  据中新网报道,中国教育支出占GDP比例为近3%,还不到国际平均水平的一半;医疗卫生支出只有将近4%,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的医疗卫生支出全都高于15%。  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中国的医疗公平性排名为全球倒数第四。  中国百姓收入是欧美的几十分之一,房价却赶超欧美;中国房子可以是自己的,但土地永远是国家的!物权法规定:“房子是土地的一部分”!  中国成天叫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兴国”,“教育是根本”……,但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之少与非洲穷国乌干达看齐,百姓自掏教育经费之多全球之冠!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还在针对初、中等教育征收高昂学费的大国,而其他大国都免费向其国民提供。  中国公务员的薪水不拿全国的平均水平,而是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  中国的大中城市发达程度与欧美相当,但绝大部分农村和非洲穷国的农村在一个发展水差之强烈堪称世界奇观。  中国那些在现代工厂工作的打工者们,其工资待遇远低于墨西哥甚至远低于其邻国越南等国家,堪称世界最低……  2007年,世界平均家庭消费占人均GDP的61%,中国这一数字为34%,约是世界水平的一半。  世界通常把日生活支出1.25美元划为赤贫线,2 美元划为贫困线,2005年,中国在赤贫线及以下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0%,在贫困线及以下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9%。中国在世界属于贫穷国家。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操作成功!
操作失败!
高考政治知识点
财政收入与支出
绩优堂高考知识点财政收入与支出
共计14道相关试题精选知识点题
A.③→②→①
B.①→③→②
C.③→④→②
D.④→③→①
【正确答案】
【答案详解】
政府财政投资形成新的需求,刺激企业生产扩大,居民就业增加,企业利润和居民收入增加,促使企业增加投资,居民消费增长,使生产、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从而促进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增加,财政投资增加,循环往复,良性循环。A符合题意。
【正确答案】
【答案详解】
“三农”投入属于财政支出,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①不选;②③反映了财政的作用,符合题意;④属于银行的作用,与“三农”投入无关。故选B。
A.推广农业科技,提高蔬菜生产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B.加大财政投入,加强蔬菜流通中公益性设施建设
C.加强信息服务,引导菜农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蔬菜
D.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准入机制,避免重复建设与过度竞争
【正确答案】
【答案详解】
从题意看,菜价的提高不是在生产环节,而是在流通环节,与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适销对路、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无关,因此A、C、D错误;B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
B.①③④⑤
【正确答案】
【答案详解】
&积极的财政政策表现在扩大消费和投资上,为此要减少税收,①④⑤正确;②增加国家税收,属于紧缩的财政政策;③贷款属于货币政策。应选D。
【正确答案】
【答案详解】
&&本题考查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关系、财政政策、财政作用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的知识。①说法错误,经济过热时,一般宜减少财政支出;上图反映了国家通过财政政策来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②说法错误;③④体现了财政的作用,符合题意。故选D。
【正确答案】
A.国有资产收入和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B.国有资产收入和国民收入再次分配
C.集体资产收入和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D.集体资产收入和国民收入再次分配
【正确答案】
【命题立意】
财政的作用。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中央企业税后利润”。这部分税后利润及其用途是国有资产收入和国民收入再次分配,B正确切题,故选B。
【正确答案】
(1)①和④;
作图见下图。 (2)粮食安全必须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点;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技术进步,提高农业生产率;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正确答案】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形式、国企的地位和作用、国民收入分配、财政收入的形式、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等知识
【解题思路】
①不体现,国有经济的控制力表现: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比例提高,有利于财政收入提高,从而提高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所以②入选。③正确,符合实际中国企特别是国有垄断企业自留资金比重大,财政部门提出这一要求来改善国民收入分配。④无关。
15、年,中央财政对8个民族省区(即5个自治区和青海、贵州、云南3个省)的转移支付总额达26 055亿元。国家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是(
)①提高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地位的主要手段②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享有更多自治权的措施③协调少数民族特殊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的表现④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
16、要加大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关键是要增加财政收入。在我国当前情况下,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措施是(
A.大幅度提高税率
B.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C.提高职工工资水平
D.扩大资本市场规模
【正确答案】
【命题立意】
15、本题考查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
16、本题考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等知识。
【解题思路】
15、国家对民族省区进行财政转移支付有利于各民族公共繁荣,但不是提高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地位的主要手段,也不是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享有更多自治权的措施,故排除①②。③④正确切题,故选D。
16、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因素是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发展实体经济;A不是根本措施,这样不利于处理个人、企业、国家三者的分配关系,国强民不富;C无直接关系;D属于虚拟市场,也不是根本措施。
【知识拓展】
16、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立身之本,不仅包括生产实物的农业和制造业,也包括部分服务业。除了个别行业,服务业大多属于实体经济。也就是说,实体经济既包括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也包括部分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中的金融服务业,也有一部分属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是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的概念,即资本独立运动的经济,是以钱炒钱的经济。虚拟经济在我国同样有诸多表现,例如炒房投机、炒土地投机,以及近两年出现的“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等。这些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导致实体经济出现了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正确答案】
(5)利:保障棉花供给,避免价格大起大落;保护棉农利益,稳定棉花种植面积。弊:大量库存占用高额财政资金,影响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使价格机制失灵,棉花市场价格扭曲,不利于棉花产业健康发展。(6)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决定着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棉花生产是物质生产的重要部门,棉花种植、加工和贸易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棉花生产及其技术进步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
A.该省财政收入是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增长的
B.该省地区生产总值应与居民收入水平保持同步增长
C.该省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基础
D.该省财政收入的比重过大不利于个人购买力的增加
【正确答案】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财政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大。
【解题思路】
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减少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个人购买力的增加,D正确;财政收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长,A错误;居民收入水平应该与生产总值保持同步增长。B颠倒了两者的关系,错误;该省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基础,C错误。故答案选D。
【正确答案】
&35.(1)答案示例:
从调整次数看,我国自1980年开征个人所得税以来,今年已是第三次准备对个税起征点进行调整。从开征到2006年的第一次调整之间间隔的时间最长,后两次调整间隔时间较短。从每次调整与前次的绝对差值看,这次调整的绝对差值最大,第一次调整其次。从起征点变动趋势看,始终呈现上调趋势。
(2)答案示例:
①物价变动因素。物价上涨会导致居民消费支出增加,实际收入水平减少,为维持和提升居民消费水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个税起征点会受到上调压力。
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变化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水平逐渐提高,消费结构趋于优化,用于发展性消费、享受性消费等支出增加,这些都会使居民消费支出呈不断增加趋势,也会对个税起征点产生上调压力。
③政府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坚持。政府坚持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也会把合理提高个税起征点作为一个因素予以考虑。通过为广大纳税人减轻个税税负,就可相应增加他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④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过大的收入分配差距会损害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为维持社会和谐稳定,政府也会趋于通过上调个税起征点,减轻广大工薪阶层税负,从而相应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⑤政府的财政实力。政府已经通过社会经济发展拥有了雄厚的财政实力,客观上就具有了让利于民的更大空间,这也为政府提高个税起征点创造了条件。
36.答案示例:
①上述材料表明,人民群众可以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有序政治参与的方式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个税调整涉及广大百姓的切身利益,有关政策必须由人大决定和修改。在前两次调整的基础上,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在行使立法权时,通过人大官方网站向全社会征求意见,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为方便公民参政,在探索新的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方式,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对国家立法的影响和监督作用。全国人大利用网络新技术开门立法可以更好地了解社情民意,集中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见和利益,有利于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
③公民踊跃参与全国人大网上意见征求,是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体现,使公民能够了解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法律法规的过程,反映自己的意见建议,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政治责任感和对人大立法的认同感,使全国人大的立法得以顺利实施。
评分说明:本题采用分析性评分法。评分观察的行为特征:概括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解释形成社会现象的原因;归纳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的实质;对社会现象作出正确价值判断。
A.财政收入高于财政支出,出现财政盈余
B.个人所得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上升
C.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速过快抑制了财政收入增长
D.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抑制了个人所得税增长
【正确答案】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大。
【解题思路】
依据题意,题目中财政收支数据为年度增长率而不是年度收支总量,不能得出财政收支状况出现盈余的结论,A排除;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个人所得税年度增长率高于财政收入年度增长率,则可以推知个人所得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上升,B正确;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属于财政支出,不是影响财政收入增长的因素,C错误;一般情况下,平均工资增长与个人所得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D中“抑制”的说法错误。故答案选B。
1/1转到1?1:Number(this.value.replace(/\D/g,'')))" onafterpaste="this.value=(this.value.replace(/\D/g,''))==''?'':(Number(this.value.replace(/\D/g,''))>1?1:Number(this.value.replace(/\D/g,'')))"> 页
相关知识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年10月财政收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