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崩盘对普通人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如何规避崩盘带来西气东输不利影响响?谢谢。

如果房地产崩盘,那么会出现哪些商机?
如果房地产崩盘,那么会出现哪些商机?
9.19更新(多图预警,爪机党小心!)想了一下分成两部分回答这个问题比较好。第一是房地产崩溃会不会打击宏观经济,第二是宏观经济遭受打击后有哪些行业能够挺住甚至逆势发展。这一次更新主要是数据更新,论述请看原答案。之前大家的争议比较大,其实主要是集中在第一部分。对于这一部分,我的观点在原答案已经阐述过了:真正的房地产崩盘会给经济带来沉重打击,具体原因请看文尾部分8.31更新的吐槽文。房价暴跌对普通大众来说不是一块大饼,而是一记重拳,能打得咱晕头转向好几年,甚至十几年都缓不过神来。说起房地产崩盘,总有人说价格跌个百分之50、60,甚至80%都没大问题。那么我们来看看数据。下图是用的是1976年第一季度到2014年第二季度美国平均房价和GDP的增长率数据(注1),左坐标轴为房价增长率,右坐标轴为GDP增长率。可见事实上,房地产走势和GDP在增长率上有很高的同步水平。这幅图中两者的同步关系非常明显,而且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GDP增长率的峰值总会紧随房价增长率的峰值而来,比较明显的如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的几个起落,再如2009年的大低谷和之后的回暖,都可以看出对于美国来说,房价同比增长率的变动几乎预示着GDP的变动。用一张散点图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同样地,横轴是房价同比变动率,纵轴是GDP同比增长率。中间的黑色实线为拟合线,旁边是一个简单的回归方程,t-统计量是8.68,同时考虑到增长率是平稳变量,所以回归结果还是很靠谱的。也就是说,房价每10%的跌幅,都意味着GDP增长率减个2%,别小看这2个百分点,我们国家经济增速7.5%左右,虽然在全球大国中已是首屈一指,但也很可能会被30%的房价跌幅打扁,而不是所谓的随便跌无所谓。顺便一提这张图还有两个有意思的地方,首先看右下角的象限,可以发现对于这154个样本而言,只要房价年增幅在5%以上,经济就基本不会陷入萎缩。第二是看左上角的象限,可以发现如果房价下跌了,GDP同比增速就没有超过过4%。这两个情况很有意思,也可以看到当前的高房价是如何地骑虎难下。还有人可能觉得,即使宏观经济不行了,也只会是「小阵痛」。那我们就来看看作为地产崩盘届的前辈,同样是大城市人口密度极高的邻国日本有什么人生的经验吧。上图中左坐标轴对应日本地价指数,右坐标轴对应日本实际GDP。可以看到,大JP国全国地价指数从1991年最高峰的147.8跌到,跌幅50%左右(注2,注3)。自从地价到达拐点后,日本经济的小宇宙就开始熄火,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为了能更直观地看出影响,下图以1991年为界划分为两部分,左边是崩盘前,右边是崩盘后,横纵坐标均采用同样密度的刻度值。可以看出,房地产崩盘后经济增长趋势明显放平,事实上,1955年到1991年日本GDP平均增速为6.24%,而1992年到2004年的平均增速却只有1.02%。如果你是一位日本70后,你会感觉到年少时候的生活似乎充满希望,街坊传闻和新闻报道都是创业的成功和行业的繁荣,似乎只要等到你进入社会,踏实工作就一定能过上好生活。但真到踏入社会后,这位70后却会发现一切都和说好的不一样,招聘岗位开始缩减,行业的选择开始变得异常重要,努力工作不一定能换来更好的机会,取而代之的可能是万年不加薪…一切都在房地产泡沫破裂,整体崩盘后变得不一样了。事实上一直到今天,日本的经济都再也没有提振起来,往日的辉煌可谓一去不复返,这当然有着各种其他因素,但当年房地产的影响无疑举足轻重。而这离1991年已经过去了23年,可以说是整整一代人的时间,难道我们还能认为这只是一个「小阵痛」吗?有人会说,扯了半天GDP,跟我老百姓到底有啥关系?其实这是典型的在一个高速增长的经济体中呆惯了,因为没有感受过经济停滞的坏处,莫名觉得经济增速快慢无所谓的状态。要知道经济大环境不好,可以说你在几乎任何行业岗位工作都会受到影响。所以这就好比问「这个学校水平好坏跟我把孩子送去这个学校的二年三班第五排念书到底有啥关系?」,「这一带治安好不好但跟我住在这个小区的10楼2房3室又有啥关系?」一样……这就牵涉到这个问题的第二部分,即GDP和各行各业的关系。处理了全美56个细分行业从年的行业增加值数据之后,发现如果把趋势考虑进去,几乎所有行业都和GDP显著正相关,如果考虑到众行业理论上和GDP的时间趋势是一致的而去掉时间趋势,也有一半的行业(28个)与GDP在10%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其中18个行业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不过由于样本有限(每个变量只有可怜的26个),这些数据只能部分地说明问题。详细图表不放出来了,举栗子:这是在做了去趋势处理后,变量与GDP 相关性最高的两个行业,右边是相关系数。可见经济一旦放缓,建筑业和器械租赁会遭到很大打击。类似的还有汽车行业、制造业、酒店业、木材业、计算机和金融相关行业等,经济下行的打击面还是非常广的。而我们最喜闻乐见的行业,也就是这个问题所问的有商机的行业,是那些长期趋势与GDP保持一致(毕竟GDP长期趋势一般是向上的),而短期内能承受住GDP波动,甚至反波动的行业。除了上次答案中提到的之外,再举几个栗子:不管经济好不好,健康都是要关心的,医药行业其实在过去数次经济危机中都挺了过来,是国内外普遍认可的经常无视经济波动的行业。金融危机中的2010年,中国医药工业产值增长率为25.7%,与金融危机前2007年的24%基本持平。对于中国来说,由于未来社会的老龄化趋势明显,未来的医药行业发展向好基本是个定局。食品饮料和烟酒等属于轻消费,即使宏观经济不景气,这些行业也能保持稳健。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些行业也需要分开看待,高端餐饮,如高档酒楼,高档饮料和香烟会受到打击。但连锁餐饮,廉价香烟和路边摊却能逆势而上。如2008年肯德基、麦当劳等新开张的数百家新店就是一个例证,而2009 年中国全社会餐饮业零售额达到17,998亿元,同比增长16.8%,与危机前2007年的19.4%基本持平。可以反映广播电视业的情况,经济不景气时大家的闲暇时间会增多,在对新闻局势更加敏感的同时也需要一些节目来放松,电视和广播就成了填补闲暇时间的好东西,行业应声发展。这类「闲暇行业」类似的还有游戏、电影、杂志报刊和生活服务业等。以游戏行业为例,韩国的网游市场在1997年只有一两百亿韩元的产值,而到2004年,这一数值已经突破40000亿韩元。这正是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政府看到纯工业发展路径对经济周期依赖太大,于是大力推动文化和游戏产业,利用了危机中的特殊需求和这些产业抗周期性能强的特点。同样地,2008年作为金融危机重灾区的美国,游戏产业依然保持了同比43%的高增长率。公共管理、防务、强制性社会保障以及类似的行业抗压能力是杠杠的,一般不会受到显著的影响。以上就是这次更新的内容,谢谢大家。注1:数据来源为美国人口普查局。注2:地价指数以平成12年(2000年)3月末为100,GDP计算标准为2005年日圆,单位为10亿。注3:数据来源为日本统计局。注4:数据来源为日本统计局。=================以下是原答案===================姑且假设房地产真的会崩盘,而且是大崩盘,即多个城市短期内房价下跌超过30%。真正房地产的崩盘势必带来整体经济的萧条:银行相继倒闭、相关产业急速收缩、股市低迷、失业率居高不下、总体消费水平剧减、多数行业沉入谷底……在这种情况下,真的还有商机吗?还真有。1. 文化产业由于大萧条中人们对于现实生活感到绝望,精神生活急需找到寄托,文化产业可以借此机会逆势而上。历史已经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1930年左右的美国正在经历大萧条,然而那段时间却恰是好莱坞的大好时代。奥斯卡第一届颁奖礼发生在1929年,著名的电影《摩登时代》也出现在上世纪30年代,彼时好莱坞喜剧大热,经济的不景气反而使得文化产业蓬勃发展。邻国韩国也是在经历过经济阵痛后,迎来了文化产业的发展。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前,好莱坞电影在韩国所占的市场份额在80%以上,而金融风暴过后,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持续关注,使得在2004年的时候,韩国本土电影所占市场份额已高达64%。如果放在现代的话,结合中国互联网「免费为王」的特性。当经济不景气,失业率大增的时候,免费的网络游戏、网络视频和微电影将会迎来一波强势的产业春天。当然,免费运营是以广告投放为支撑,经济不景气时恐怕难以做到真正的免费。但是哪怕脱离免费时代,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是可以预见的——精神寄托可是无价的。2. 博彩业越是在绝望的时候,人们越容易失去理智。普通民众赌博,基本上都是「输光为止」。然而经济危机带来的生活水平的巨大落差,使得许多民众一下子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对一夜暴富的期待和破罐破摔的心态,将会驱使很多人走上赌博(or买彩票)的道路。博彩业不只是赌博本身,还包括在赌场中的餐饮业、酒店业已经相关消费品等。经济危机中,会有相当数量的人迫不及待想要重回过去的美好生活,赌场中纸醉金迷的假象为他们提供了这种可能。意大利、希腊政府在经历经济危机时,都尝试在博彩业上作出更加开放的措施,也正是应验了上述逻辑。映射到中国的话,运用虚拟货币发展网上博彩业,或整合地下作坊式的零散博彩点,形成集各项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大赌庄,或者尝试在正规的彩票行当中图存都是不错的选择。3. 典当行典当行就是一个兜底大玩家。如果资金充裕,而且明智地躲过了资产泡沫破灭,进入典当行业能够让你大赚一笔。发生经济危机时,银行锁紧银根,市场上将会出现贷款难、流动资金少的情况,如何短期内筹集资金以解决在危机中高得吓人的债务将会成为许多个人和中小企业的大难题。这时候典当行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救命稻草,因此典当行将会以极高的赎回利息和极低的抵用现金换取动产,将来势必大赚一笔。2012年新加坡典当行借出当款55亿美元,是2008年的3.9倍。08年金融危机后,东南亚各国的典当行业生意也异常红火。在中国,2012年典当行业营业收入118.8亿元,同比增长19.5%,属于蓬勃发展的阶段。行业的行业规范和市场秩序还未完全定型,如果这时出现房地产崩盘带来的经济危机,中国典当行业势必发展迅猛。以上就是个人认为值得推荐的三大商机。还是希望房地产不要崩盘为好。======================================4.25更新突然发现被顶到上面来了,感觉原答案还很不全面对不起大家的谬赞>最近几周要准备论文,之后再来完善这个答案,在这里先留个位置。谢谢大家!===============前方吐槽================8.31更新这段时间焦头烂额的本来打算过阵子完善好这个答案,但最近看到
的答案实在坐不住了,蹦出来先说两句偏题的话。 且不说他的回答是针对了这个问题还是跑题跑到八百头牛都拉不回来,就先说说他的答案本身好了。有些人似乎认为,只要房价跌回十年前,国内经济问题引刃而解,从此大家就进入了人人有房住,家家带花园的某某主义,而且还刚好清除了某些蛀虫行业和「食利阶层」。拜托要是什么经济问题都这么容易解决的话当年计划经济一定会战胜市场经济的啊! 的答案中表示「说房价回归会影响相关行业」的是「不知道站在谁的角度」,我来明确地告诉你:就是站在普通民众的角度!相反你这种自以为替大众出头的,真要这么干了,才是危害深重。房价下跌80%,势必造成很多房产抵押贷款大批坏账,道理很简单:你拿价值200万的房产换来100万贷款,银行说如果不还款就收了你的房子。突然房产跌到了只值40万,你还会还这100万吗?干脆让他收了房子好了嘛!(感谢
补充,中国没有个人破产保护法,因此个人违约导致的风险不像西方那么大。但是企业房产抵押贷款还是有这样的杀伤力的)于是大批没多少价值的物产滞留在银行手中,借钱的都细软跑了,于是你以为万事大吉了,就等着看银行笑话了,真是解气啊……NAIVE!银行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保命要紧,赶紧地少放贷款,提高贷款利率,不轻易相信任何可能细软跑的人。鉴于中国的融资渠道还是以银行为主,于是想借钱开厂的,借不到钱了,想融资扩张的,扩张不了了,项目干到一半需要贷款继续的,打水漂了。这样的后果是什么?是万恶的资本家遭殃了?太天真了啊,是失业率上升了啊!厂子办不了,项目无以为继,你当就职岗位是天上掉下来的啊。这还会仅仅是某几个所谓蛀虫行业的事情吗?你说「让他们去死好了」,那他们把你先推到前线去当肉盾了,你自己怎么办呢?万恶的资本家首先要做的和银行一样也是保命要紧,怎么保命,当然是首选裁员,次选减招,再加降薪,削减人工成本三连COMBO!遭殃的是谁?你还觉得诅咒房地产崩溃是替天行道呢?你还想着「一旦房价回归,民众的可支配收入会翻几倍」,这三连COMBO下来你倒是给我翻去。还没完,进一步的后果是由于大家有资产的资产贬值(房价暴跌,买了房的觉得自己家里,没买的觉着自己父母家里算算也有个百万资产,噗一声变二十万了),没资产的收入减少或没啥好工作,于是都不乱买东西了,原本一周一次的高档肯X基豪华午餐也免了,这样的后果就是宏观经济需求减少,经济进入衰退。厂啊店啊的发现生产东西也卖不出去了,干脆不生产了,于是进一步地裁员减招降薪三连COMBO……恶性循环。你觉得政府会救市,会保银行吧?刚刚还在骂着政府现在终于想起他来了。政府救银行是有代价的,无非是拆东墙补西墙,印个钱寅吃卯粮,能不能挽救市场信心也要看情况,你跌30%的时候大张旗鼓救,结果跌倒50%了,银行一看傻了,政府再救,结果跌到80%了。照你描述的这个跌法,我看呵呵。烦请倒是举出一个某国平均房价短期暴跌80%,政府超人拯救成功,经济继续一路高歌的例子?最后你还觉得这是在拯救中产阶级。中产阶级好歹是有住房的吧?人家好不容易搞出一两套住房,花了一大笔钱,一觉醒来别人告诉你:哎呀不好意思,你这两年买的那个房子现在只值原来的20%了,你现在的家底嘛…我建议你呀平时还是不要出去吃啦,购物啥的也少些吧…毕竟万一需要用钱的时候卖房子也没有用了哟中产阶级都要给你气笑了……就这样还促进消费呢?我知道没有人愿意房价高,但是如果出于对房价的痛恨,就置逻辑于不顾,时刻都抱着整个社会一起鱼死网破的心态,这样不仅是一厢情愿,更是会事与愿违。现在最好的情况是房价较慢下跌、不变甚至缓慢增长都可以,静候经济结构调整完毕,等待融资渠道的多样化升级。这番槽实在是不吐不快,大家路过不爱看的就直接略过吧。谢谢各位。回头一定更新填这个食言了好久的坑>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房地产崩盘,或者产生更大的泡沫对普通人有什么影响?
我说的普通人是指家里只有一套自己住的房子,买的时候一部分首付,一部分贷款慢慢还。那么房价涨了,因为需要住嘛,也不会卖。房价跌了也没有钱换大房子。房地产行业的动荡之类的会对我们有啥影响呢?题主老公是大学老师,我们在校园里买了二十多年的老房子,很小,但住着方便。话说不拆迁的话应该不会动。房地产行业有变化的话,对我们这样的老百姓有啥影响呢?
谢邀。不知道会给您想知道的答案不?如果还是想讨论得多一些,请评论回应题主评论的分割线~~~~~~~~~~~~~~~~~~~~~~~~~~~~~~~~~~~~~~~~~~~~~~~~~开发商里面除了股东老板之外,绝大多数的工程,设计,报建,行政,财务,人事,策划,营销,采购等等,包括外围的中介,代理啥的,都是靠劳动吃饭的,都是老百姓。可能真的在你“老百姓”的范围之内。比方说我认为护士,医生,财务,收款,医药代表等等不是老百姓,估计您也不乐意吧。房地产崩盘不太可能,毕竟城镇化和party的干预放在那里。不过咱们讨论的是崩盘以后怎么办,所以可能性就不说了。还有请注意,我们讨论得是崩盘,而不是下跌。从产业流程的角度来说,除了直接的开发商,中介,建筑公司之外,上游的材料供应,包括钢铁和铝,大理石,木材,油漆,瓷砖等等受到的需求冲击必然导致劳务萎缩和营业额锐减。而下游更多依托房屋产业的,比如装修,灯具,家电,家具,家居用品,纺织品乃至汽车等等受到的冲击也不小。从资金的角度来说,大量的房地产呆账会引起流动紧张,大量的三角债会让经济不振,运转困难。哪怕钱从里面抽身而出,也不会投资在地产上。民间资金的投资放在哪里呢?毕竟谁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财富被通货膨胀淹没吧?您还记得“蒜你狠”“豆你玩”之类的名词么?也许有一天,您会发现周围的民生用品价格像坐了火箭一样。从人的角度来说,失业和收入(信心)减少会造成消费萎缩从而影响城市的消费,人们的出行和旅游计划,酒店餐饮及其他商业店铺和品牌收入。各种公司对前景的不明朗判断会使他们开始停止扩张甚至裁员。失业率持续上升,民间借贷高利和坏账的出现会影响社会治安和稳定性,这个影响是会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造成冲击的,无论是不是相关行业从业者。我们也不能确认除了我们自己之外,我们的亲朋好友会不会受到冲击或者伤害。从您从事的医药行业角度来说,更多人需要药品来应对他自己的身体或者心理问题,但是焦虑人群的增多会直接影响医生和患者的互动乃至医生护士的人生安全,医疗和医药事故纠纷会上升,至于您的亲朋会不会向您寻求经济援助,我不知道。但是,下班的路上小心那些日益增多的游荡者,上班的路上小心碰瓷的大叔,晚上睡觉前小心关好防盗门和防盗窗,家里可以存储一些自卫武器。另外,国家民族主义会不会抬头,某些人会不会用外部问题来转移内部问题的视线,乃至新一轮反日反菲反越啥的,就不是我能说的了。以上。
我是来顶楼主的,因为我也想知道答案。看了很多资料,楼市崩盘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经济增长停顿,大量人员失业,物价飞涨,治安状况恶化。想想都让普通人胆寒,貌似这些场景在历史课本上看到过,对了就是国名党退到台湾之前,导致的恶性通货膨胀,当时的社会现状。
是不是夸张了,很怀疑楼市崩盘会有这么大的影响,我想毕竟社会进步了,股市崩了几次了,也没见社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变化,我们这些小屁民不还是照样生活。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利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