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内的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市场哪家比较强?

& & & & 正文
郭万超: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5)
核心提示:报告中,郭万超老师结合社会生活中的实例,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产生和发展做了全面解读,从世界、中国、北京等不同角度出发,向我们阐述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它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报告内容丰富,对于我们认识和了解文化产业有较大的帮助。
五、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说到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第一个就是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必须调整。中国从1978年启动改革,改革的序列是什么呢?经济是最早改革的领域,后来是科技、社会、文化,可见文化的改革是比较滞后的,直到年才启动。所以,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从体制上来说,文化体制还是比较落后的。
文化产业属于新兴产业,在经济学上叫幼稚产业,这个产业必须得由政府来扶持,因为不扶持它就发展不起来。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必须是这样。
而我国现在的体制必须得改,因为各个部门、地区的分割造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的断裂,这是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出版来说,现在的国有出版机构,名义上已经转企了,但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没有改变,造成了管办不分的现象,这些都需要改革。
但是,改革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北京的文化地位特殊,每个部门都管很多,有的人担心合并以后可能管不了。其实外地也有很多都在改,比如上海、海南、无锡等,它们也有很多单位部门都合并了。
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对文化的破坏。这个是非常可怕的。我们一方面在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但实际上破坏非常严重。我们的历史文化资源太丰富了,全国的各省各地都非常多。但是,搞文化产业的一些人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把很多文物都破坏了。这个问题非常突出。
例如,不论古代还是现代的名人故居都是非常珍贵的资源,但是一旦遭到破坏就会非常快。现在的古村落在迅速减少,这些东西不保存下来是非常可怕的。
中国这30年的发展是突飞猛进的,这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但是对文物的破坏也非常值得关注。
与别的国家相比,我们对文化缺乏一种敬畏。而文化古迹是非常有价值的,北大有个历史学家叫李零,他在研究古代文化的时候,都要到遗迹去看一看,虽然现在可能什么都没有了,但他要寻找历史现场感,他说到那儿站一站可能回来更有灵感研究。这就是我刚才说的文化敬畏。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国际地位下降,但是他们对文化的尊重,对文化的敬畏,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其实,一个国家最根本的力量是文化,包括价值观、社会方式、行为方式等。为什么说中国的崛起是不可阻挡的?其根本原因也是文化。虽然说我们的文化并不全是优点,但是我们的文化能够延续5000年,肯定是有它的优势的。就像毛主席说过的这样一句话:一个文化能够长时期保存下来一定有他的长处和特点。
西方学者汤因比曾这样认为:中国如果能够把他自己的这种稳定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灵活文化结合起来,那么他就能够献给世界一种新的文明的礼物。
举一个俄罗斯敬畏文化的例子。有一朋友去俄罗斯去旅游,到了一个作家的庄园,导游给他介绍庄园的历史,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这个作家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站在庄园上可以看到外面一个远山,当年作家就是在这个地方看了那个远山写出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后来政府想在他的庄园附近盖一个建筑,由于这个建筑可能会把那个远山给挡住,当地的居民就反对,最后政府就没有建。这种做法就是对文化的敬畏。因此,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一点,不要等到全都拆完以后再悔恨过去,那些都是不可恢复的,不要在文化的名义下破坏文化。以上是关于发展方式的内容。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文化产业在前期是以政府投资为主的,这个有一定的阶段性。当文化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也是由市场驱动的,这就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文化产业具有创意经济、创新经济的特点,大部分是民营的经济,或者是小的设计公司,小的工作室,所以在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期要注重大的,就像一句话说的:大的文化集团要顶天立地,小的遍地开花。我们要实行这个政策。
其实,国家、中央也在出台政策,扶持小企业,因为中小企业也非常重要。在美国,文化企业多数表现形态是中小企业,或者是小微企业,所以对于这一块我们也要重视,充分激活民间资本的力量,发挥社会的力量来发展文化产业。
很多以政府投资的文化产业园区或者是人为建造的都活力不足。三十个省级文化产业区发展比较好的都是自发形成的,比如798、宋庄等,好多都已经成为世界品牌了,所以要更好发挥市场力量。
现在大概有90%的文化产业园区是不盈利的,那是不对的。有一次我去东北调研,论证在长白山那里建博物馆的项目。其实从文化产业发展的程度来说,博物馆已不是主流的形态了。而且长白山给我们的印象,最著名就是自然静观,森林就是能吸引人的地方,在长白山花十几亿建几个博物馆是浪费,也没有人看。所以最后经过我们的论证,就缩小了博物馆的建设规模。通过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怎么样科学发展文化产业,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还有一点就是怎样使文化走出去。我国的现状就是引进来多,走出去少。北京应该是文化比较强的,但是&走出去&也非常弱,进口完全大于出口。所以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让文化走出去。
本文关键词: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平晶晶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园“冰火两重天”
  作为产业地产领域最具活力和创新意识的支脉,文化创意园区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自2009年国务院发布《文化创业振兴规划》以来,文化创意产业便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在全国展开布局,其数量已经超过2500家。
  然而繁荣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令人忧心的问题。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司长吴江波就曾表示,实际上其中真正盈利的园区不超过10%,70%以上都处于亏损状态。也有业内人士质疑,尽管总体统计数目堪称亮丽,但国内真正称得上“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园区却不到5%,众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定位、融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隐患丛生。
  野火燎原
  “我们将在北京投资一个大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借助政策、金融方面的扶持,这方面投资效果值得期待。”近日,两家国内顶级的产业地产发展商负责人都向本报透露了其在文化创意产业园方面的投资意图。
  就在国内及全球经济呈现颓势之时,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却表现出逆势而上的姿态,各地文化产业层层热浪袭来,其中,尤以北京表现突出。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2011年底就宣布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已从培育引导期进入全面繁荣期。一系列统计数据显示,文化创意产业毋庸置疑地成为了北京市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对北京经济贡献仅次于金融业。
  仅在去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就已经超过9000亿元,增加值从2005年的674亿元一跃至1938.6亿元,占北京市GDP的比重在此7年间从9.7%升至12.1%,平均每年增速超过20%;而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就超过113亿元,同比增长达62%。
  文化创意产业在全国也迅速拉开阵势,各省各市相继亮出诸如“文化强省”,“文化立市”的标语,文化创意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有业内人士估计,2015年,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将超过18000亿元,占GDP的比重将会超过5%。
  投资巨大、体量可观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也因此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开建。以北京为例,首个千亿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CBD-定福庄国际传媒产业走廊”落户朝阳区,面向新兴传媒机构的同时,着重引进一批投资额超过1亿元的重点项目,全方位打造北京CBD大传媒产业链;此外,恒天集团斥资300亿元的投资额在宋庄打造国家时尚创意中心,并预计在2020年建成项目。
  而在众多有意投资文化创意产业的公司中,万达集团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在2012文化创意产业(北京)峰会上,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宣布集团将在10月注册成立北京万达文化产业集团,资产规模近400亿元。“到2020年,万达文化的收入将比现在的200亿元翻两番,达到800亿元,进入全球文化企业前十强。”王健林表示。
  问题蔓延
  文化创意产业的野火燎原之势背后,潜藏着的是种种困局。
  “国内不少开发商没有规划便盲目建设园区,使得硬件建设过剩,园区数量过多,而缺乏规划与创新的建设模式常出现同质化的特点。这种过于重视硬件建设思路使得园区管理模式发展滞后,双向瓶颈堵塞行业发展。”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在上述峰会上表示。
  此外,园区的软实力也得不到提升,许多开发商面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无形资产时,并不了解应该采取何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创意人才匮乏、内容与品牌薄弱使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遭遇障碍。
  还有业内人士分析,不少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耗资巨大,致使园区建成后租金过高,令不少企业望而却步,最终园区入驻率低的结果使得双方两败俱伤。典型的例子便是今年5月媒体传出斥资6.6亿元建设的武汉谭鑫培文化园因演出成本高昂陷入经营停顿状态,用5000万元高额打造的“全国最大古戏楼”——谭鑫培戏楼也因此“被打入冷宫”。
  而在融资方面,由于文化产业以轻资产为主,不少传统金融机构对轻资产估值、项目担保并不熟悉,因此常常出现融资难的问题。无论在质押、产权评估还是外资准入方面,文化创意产业及园区的金融之路都有很漫长的道路要走。
  实际上,各地政府在融资渠道上已经开始为文化创意产业铺路搭桥,北京市政府近期就明确表示要加强建立政府资金投入引导机制,并设立了每年100亿元的专项资金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今年6月才成立的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还将以1000亿元文化贷款授信额度和608.7亿元投资为依托,双向促进企业、银行的深度合作。
  而杭州也成立了每年1.52亿元的文化创意产业专项基金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目前为止,国内文化产业基金规模已超过1400亿元,数量也超过120家。
  深圳市投资商会常务副会长靳海涛则表示,国内文化产业最欠缺的是成熟的商业模式,而不只是投资资金。“由于国内不少文化企业的前身是事业单位,无论是市场意识还是运作模式都不够创新,而以小体量为主打的中小型文化企业则由于缺乏品牌意识与同质化内容泛滥使自身发展处处受阻。”
欢迎免费订阅招商网邮件周刊,每周行业资讯,最新政策信息、项目信息为您推送
相关阅读:
产业园区选址服务平台
·地区:· ·基础设施:十通一平
·简介:  CBD—定福庄国际传媒产业走廊,中国首个年产值超千亿元的传媒文化产业功能区,辐射全国的传媒文化产……
朝阳区招商载体
北京招商网
招商选址 一扫而知更多公众号:APNIEVE亚太国际教育与价值教育联合会(UNESCO APNIEVE)最新文章相关推荐搜狗:感谢您阅读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今天与未来,本文可能来自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QQ:2015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产业园区
在2005年前后,全国各地尤其是东部的一部分城市中,兴起了一个产业园的建设高潮。在当时的媒体报道中,时不时便有某地将建规模最大产业园、国际XX产业园的报道出现。在十年之后的今天,这股热潮似乎正在渐渐消退,然而当我们在重新梳理这些产业园时,会发现当初追赶热潮闻风而起的产业园们并非都如规划时那样开展顺利。
  在2005年前后,全国各地尤其是东部的一部分城市中,兴起了一个产业园的建设高潮。在当时的媒体报道中,时不时便有某地将建规模最大产业园、国际XX产业园的报道出现。在十年之后的今天,这股热潮似乎正在渐渐消退,然而当我们在重新梳理这些产业园时,会发现当初追赶热潮闻风而起的产业园们并非都如规划时那样开展顺利。
  近几年来,随着文化创新的不断推进,又有一批新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始建设起来,但似乎仍未完全摆脱原来的老路,这对不管是文化创意领域还是产业园行业来说,无疑都不能带来真正的推动。产业园路在何方?一时的轰轰烈烈并不能说明我国产业的集群化已经来临,喧闹过后会不会又出现孤零凋敝的光景?面对如今大多数产业园浑浑噩噩的现实,也许是时候开始思考,我们如何建立实实在在的产业园区,而避免被部分投机者用作套取社会资金、土地的名目。
  时代在进步,文化在进步,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在加速,中国以文化、文明带动发展的进程在加速,在许多地方盲目上马产业园区的同时,也有一批及越来越多的产业园由于依托当地资源优势,顺应务实潮流,成为了带动和引领产业发展的引擎。综合科技、新型、新型物流、动漫游戏、、互联网+、环保等科技产业园区在经济建设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产业园的过去与现在
  如今的产业园,尤其是我国的产业园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国家或政府通过行政或市场化等多种手段、制定长期或短期发展规划与政策、为建设和完善适于工业企业进驻和发展的各种环境而划出的一块区域,在这片区域中,集聚大量企业或产业,并具有产业集约化程度高、产业特色鲜明、集群优势明显、功能布局完整等优势。
  产业园因其恰好赶上国内城市建设新区的热潮,被迅速推广,尤其是在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不过这一批随风而起的产业园们在后来的发展中命运不尽相同,有的成为国家级示范产业园,有的则沦落为房地产商用于圈地的项目,还有的在风潮过去之后了停止建设。
  如今,随着城市建设与旧城改造等地产项目的再度升温,产业园的建设又被再度提起,在有关产业园建设的新闻中,动辄出现“全球最大”、“国际首个”、“世界领先”等字眼,这固然对宣传产业园的优势有推动作用,但如若不调整发展方向及策略,最后的结局也不会太好。
  这一问题在文化创意类产业园中尤为突出,尽管国家倡导创新,极力想要摆脱“山寨”、“仿制”、“抄袭”等帽子,且东部沿海城市中也确有建设较好的文化创意产业园,然而文化创意产业园总体上不景气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投资少、消耗大、经济转化效率低、抄袭现象屡禁不止等诸多现实,造成许多文化产业园在喧闹的开工仪式之后就看不见下文,等它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往往只有负面消息了。
  相较于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惨淡经营,高新技术类产业园算是产业园中发展最好的一个类型。这同政策的大力扶持是分不开的,同时高新技术类产品由于自身的技术门槛,造成仿制、抄袭的门槛较高,因而对于开发商及当地政府来说,高新技术产业园成为了他们进行产业园建设的重点。
  如今产业园的前缀五花八门,除此以行业命名的产业园外,还有都市产业园、海造产业园等一小部分产业园从名字上就让人摸不着头脑。房地产商的入局,使产业园的建设与质量良莠不齐,似乎随便圈一块地、建设几栋厂房、引入数个企业便能够堂而皇之的称其为某某产业园。
  我国的产业园建设在二十一世纪前十年的高速发展中,迎来了蛮荒时代,这并非对产业园建设的否定,建设产业园的地产商们可能没有意识到,管理产业园同建设产业园相比,实在是一件太难的事情。如果出发点不是怎样建设好产业园,而是如何在这一笔买卖中获得更多的利润,结局就可想而知!
  我们相信,随着综合治理及务实之风的兴起,对产业园区的各种诟病也将大大减少,产业园区也将与其它产业一道,产生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明星。
  产业园的未来,找对方向后重新起步
  如今的产业园正在朝不断优化的道路上行进,但是,找准方向才是最关键的问题。目前产业园已经出现了细分的趋势,这在总体上对于产业园的发展是有利的。
  在管理上,可以引进专业的管理队伍,代替之前散漫的自发式管理甚至不管理。即使在投入上会增加一部分成本,但这对产业园的长远发展是有利的。再就是先期可以进一部分优势企业,这些企业投入产出比低,经济效益较好,能够帮助产业园快速地收回成本,后期可适当加入一些新兴产业或文化创意产业,配合园区的多样化经营。
  在土地租金上,不能定得过高,以失去同相邻产业园的竞争优势。这是租金高导致园区土地闲置是目前许多大型产业园特别是一部分国家级产业园的一个突出问题。同时,政策的稳定性同样值得所有开发区注意。如果说土地成本对于一些大企业来说尚能忍受,那么政策的不稳定则是犯了企业发展的大忌。这里的政策既有土地政策也有纳税政策,许多产业园在建成之初,由于有政府的推行以及支持,在纳税上通常会向入驻产业园的企业倾斜,进行减税甚至免税。然而有些地方在看到园区企业每年巨大的盈利能力之后往往会改变现有的减免政策,甚至有的园区仅将此作为诱惑企业入驻的一张空头支票,承诺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另外,对于那些中小型产业园来说,虽然土地面上竞争不过大型产业园,但可以优化园区环境,抛弃不切实际的大规模综合化追求,转而向小而美的园区发展道路前进。
  纵观这几年产业园的发展方向,在未来,应当重点关注下面几类产业园发展方向:一是物流、电商为主的产业园,随着未来电子商务的白热化发展,需求必定极为庞大;二是金融、投资为主的产业园,以顺应如今资本、基金等快速流转的需要;三是以、可穿戴设备、移动互联为主的休闲娱乐类产业园,如今已经出现办公类物业需求减少而体验式社交场景增多的现象;四是进行乡镇转型,促进城市化发展,这在政策上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其他的发展方向还有细分产业链、加强服务化等,依照不同的产业园类型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希望如今的产业园能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有一个更好的结局。新兴的一批产业园已经让我们看到了成功的影子只要找准了方向,未来必然是可喜的。那时候产业园将成为中国产业发展的主流,伴随着的则是中国智造的崛起,创造者的安心,消费者的舒心,管理者的放心,所有人的开心。
责任编辑/冬人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
微信号: ciweekly
微信公众平台:
搜索ciweekly
或扫描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化创意产业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