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影响证券投资的因素投资获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请简述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是什么?
请简述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是什么?
09-03-26 &
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货币需求是指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保存财富的数量。影响人们持有一定量货币的因素主要有:1、人们的实际收入人们需要货币,首先是为了开支。而人们支出水平高低取决于他们的收入水平。实际收入越高的家庭,支出水平也越高,因而需要的货币数量也越多。可见,货币需求是和实际收入水平同方向变化的。若用Md表示需要的货币量,持币量在实际收入Y中的比率为k,则Md=kY。2、商品价格水平或价格指数人们持有货币是为了购买商品。因此,人们需要的货币实际是需要货币具有的购买力,或货币能买到的商品数量。如果某人原来持有l000元货币,现在若所有商品价格上升了一倍,则现在他必须持有2000元才能买到原先数量的商品,如果仍只有l000元,则他只能买到原来商品数量的一半。可见,当价格水平提高时,为了保持原先持有货币的购买能力,他需要持有的名义货币量必须相应增加。一定数量名义货币需求除以价格水平称之为实际货币需求量。若用md表示实际货币需求量,用Md表示名义货币需求量,用P表示价格水平或者说价格指数,则md=Md/P。3、利息率每个家庭在一定时期所拥有的财富数量总是是有限的。人们必须决定他所拥的那笔财富的形式。他们也许想以拥有一定数量货币来拥有这笔财富,但如果以货币形式拥有财富的比例越大,则以其他形式(如证券、实物资产等)拥有财富的比例就越小。以这些其他形式拥有财富会给他带来收益,例如,以房地产形式拥有财富会带来租金,以债券形式拥有财富会带来利息,而以货币形式拥有财富则会丧失这种收益。这就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若某人有价值1万元财富,如购买债券或股票,则可得到利息或股息收入或红利收入。为方便起见,假定把所有非货币资产统称为债券,则债券年利率为10%时,手持10000元货币一年的损失或者说机会成本就是l000元,年利率为5%时,持币一年成本即为500元。显然,利率越高,人们越不愿意把很多货币放在手中,或者说对货币需求量就越小。这就是说,货币铺求和利率是反方向变化的。若用r表示利率,实际需要的货币与利率的关系可表示为md=-hr。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 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是能源和食品的短缺,当然美国等西方国家过度使用期货经济(过于相信投资创新)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实践证明只有实体经济远大于期货经济才能保证经济有良好的发展环境2. 粮食价格上升的导火索是美国能源政策的改变3. 全球加息和降息并不能马上阻止通膨蔓延和资产价格上升4. 美国股市下跌是压在骆驼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5. 2008年的金融危机比1997年严重得多6.中国是最先走出经济危机的国家,因为中国的期货经济比例不大,并且有高增长作保障但是列强们为了转嫁其经济危机的损失,不得不对中国等生产性国家进行全面围攻。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只有一个:扩大内需和拓展外部市场  1。拓展除欧美/日本外的市场,如印度,非洲  2。一流的产品留在国内消费,二流产品去欧美,三流产品去日本。不完全以钱为导向,社会效应为导向。提高国名待遇,将中国自己当作第一大的消费客户国家。  3。提高产品标准和产品质量,提高生产门槛。让低效高耗产品自然死亡。  4。不久的将来,经济上的八国联军攻北京即将发生。  5。一定要把房地产打压下来。提高其他方面的消费。房地产压抑了中国的多方面的消费,将中国变成了一个现代版封建小地主。而且抑制了创造力和创新原动力。个人认为中国不应该急于“英雄救美”,中国目前还不是英雄,美国需要中国救,但需要把握一个度。俄罗斯救冰岛才是“英雄救冰美人”,但俄罗斯是想出风头逞英雄而已,恐怕它最终连自身都难保。任何人特别是政府首脑、金融寡头们都应该反思金融危机的来龙去脉以及相应的对策金融危机如同地震,无法精确预测,一旦发生,首先要在黄金72小时内解救伤员,然后再反思地震预警和灾害应急处理机制。目前,美国政府连同各国央行已明确加入了救市大军中,接下来反思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便是当务之急。上世纪末拉美、东南亚和俄罗斯分别爆发了引起全球震荡的危机后,金融危机一度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或新兴经济体的专利,但这轮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让那些对美国金融创新和监管高山仰止的人士大跌眼镜。而且,此次危机对《货币战争》中渲染的国际银行家在发展中国家制造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财富的“阴谋”也打了问号,因为通过这次始于美国本土的金融危机可以发现,那些银行家们都自身难保。《货币战争》的作者宋鸿兵近日也表示他还没有发现谁在次贷危机中赢了。因此,把金融危机简单推在市场上闪转腾挪的金融家们身上是草率的,金融危机除了表面上是由投资者盲目的自信和非理性造成的,市场失灵的背后还有政府失灵,政府蹩脚的经济政策和宽松的监管手段确实难辞其咎。 对于每次危机的成因经济学家一直莫衷一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后,许多人把矛头指向了以索罗斯为首的浩浩荡荡的货币投机者,但美国学者德罗萨在《金融危机真相》中就坚定地认为,金融危机的主要成因都来自于发生国内部的经济政策而不是资本自由流动下金融家们的资本投机行为。如果不是东南亚国家的固定汇率制度引发了看起来无风险的利差交易,不是无效率的投资导致了经常账户逆差,不是高估本币大量举借外债,东南亚国家就不会依次陷入泥沼。投机者只是盯上有缝的蛋罢了。金融危机并不像SARS病毒一样传染力极强,它只传染那些抵抗力差的国家,新加坡在亚洲金融危机时鹤立鸡群就得益于完善的银行监管和雄厚的资本实力。 以德罗萨的视角审视美国次贷危机,发现美联储在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和后的低利率政策(将基准利率降至1%并保持两年之久)、特别是对于衍生品场外交易市场的监管真空,才是次贷危机的罪魁祸首,格林斯潘确实难辞其咎。在平息了1987年10月的股市大崩盘、上世纪90年代初的房地产崩盘、1998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破产以及互联网泡沫后,格林斯潘自认为对泡沫的处理得心应手,纵容泡沫等泡沫破裂后降低利率,或拿着纳税人的钱救市已成其屡试不爽的法宝,但此次对衍生品市场的纵容让他制造了他所认为的“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而伯南克和保尔森只能拿着他发过的牌继续着没有赢家的赌局。 次贷危机的爆发告诉我们,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已经走下神坛,政府对金融市场合理的监管必不可少。但政府既有可能是市场不可或缺的“帮手”,也有可能是助纣为虐的“抓手”。当政府在危机中解救落水者时,先要弄清楚是谁把他推下去的,如果是政府的有形之手将投资者推向深渊,政府的拯救也只能算是亡羊补牢。在次贷危机后,如何克服自身的盲目自信,重塑与市场的关系,做到未雨绸缪也许是各国金融监管部门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接下来主要的问题是,作为普通消费者,面对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我们该如何理财避险?总理说过:出现金融危机信心最重要。你和我都别想袖手旁观,什么都不做行不通,可一味恐慌可能使事态更加严重,会适得其反。期货,原油,黄金……一个个熟悉的字眼开始频繁涌入我们的眼球,但是,你真的对这些东西很了解很熟悉吗??如果你现在只知道股市和基金,那么说明你的金融知识还远远不够。如果不顾全国、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而仅仅目光投注在股市,那你的资金就相当危险了!在全球金融危机恶化的背景下,怎样寻求投资避险??如果你还寄希望于股市,那最后的结果只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转换自己的思想,让自己的理财观念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而不仅限于眼前的所得!好的理财产品能让自己受益一生!!投资有风险,进入需谨慎!在全球经济持续恶化的情况下,全球大量的投资者为了规避金融危机带来的风险,纷纷投入到传统的避险场所——国际黄金市场,致使国际金价持续上涨。国际黄金市场能成为投资理财的避风港,这与国际现货黄金交易的九大特点是分不开的。国际现货黄金的特点:1.    资金利用率高:通过保证金模式下单,100倍的资金杠杆提高资金利用率,降低交易门槛.一手只需保证金1000美金.2.    金价波动大,获利机率大:根据国际市场行情,按照国际惯例报价,因受国际上各种政治、经济因素,以及各种突发事件的影响,金价经常牌剧烈的波动之中,可以利用这差价进行黄金交易.3.    交易时间长:24小时交易时段,涵盖了交易量最大的欧洲盘时段和美洲盘时段,增加获利机会.交易时间宽松,交易方式便利,不与工作时间、地点相冲突,尤其适合上班一族.4.    交易规则灵活:T+0交易规则,允许当日平仓,并允许投资者进行多次交易,提供多次投资机遇.5.    利润高:黄金涨,可以做多(买入单);黄金跌,可以做空(卖出单),双向赢利!6.    风险可控性强:比炒股容易控制,而且有限价、止损保障.7.    保值性强:黄金从古至今都是最佳保值、增值的产品这一,升值潜力大,现在国际通用货币膨胀加剧,推进黄金增值.8.    交易方便,操作简单:主要采用网上交易系统下单委托,也可以电话委托下单,交易软件简单易学.9.    无庄家控盘:当市场交易额大时,机构已经无法控盘,因此无法坐庄.    国际黄金市场发展历史悠久,金融系统完善,监管机制十分健全。它面向全球的投资者,为其提供投资和保值各项功能。    理财观念逐渐觉醒的国内居民,也渐渐的将目光投向了这个在西方国家已经是非常普遍在国内尚属新鲜的理财新市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这片领域挥斥方遒。1、什么是经济危机?是指经济系统没有产生足够的消费价值。也就是生产能力过剩的危机。有的学者把经济危机分为被动型危机与主动型危机两种类型。所谓被动型经济危机是指该国宏观经济管理当局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出现经济的严重衰退或大幅度的货币贬值从而引发金融危机进而演化为经济危机的情况。如果危机的性质属于这种被动型的,很难认为这种货币在危机之后还会回升,危机过程实际上是对该国货币价值重新寻求和确认的过程。主动型危机是指宏观经济管理当局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取的政策行为的结果。危机的产生完全在管理当局的预料之中,危机或经济衰退可以视作为改革的机会成本。2、什么是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一级市场投资是否散户化了?如果是,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1.股权众筹2.机构散卖定增/老股转让/私有化产品3.股权投资基金LP准入门槛(资产总值、起投金额)降低因此,之后会怎样?
快速回答:(1)众筹在金融管制重新收紧的一段时期内已经难以具备大范围推广的可能性;(2)财富管理的散卖比较普遍,但针对的“散户”比通常意义上的散户净值高很多;(3)法定条件从未降低,而是在升高;从金融法规框架来说,一级市场的门槛一直没有降低。但是一级市场的散户化是一个正在发生的事实,主要叙述比较罗嗦,可以先看一下要点:1. 一级市场散户化曾经程度较低从经典的意义上说,我认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流动性:非上市公司通过IPO上市,将自己的股权转变为一种可以标准化交易的金融资产,可以成为散户的交易标的。而二级市场以外的股权投资,股东间交易变现的能力很弱,主要是购买公司新增的股本帮助公司发展,以便达到二级市场的上市或被上市公司并购的标准,通过向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转让获利。散户作为中国资本市场上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人数多、资金量小、缺乏投资经验、承受损失能力也弱,因此中国证监会发审委某种意义上承担了散户的投决会职责,至少在近年来把很多不靠谱的公司和交易挡住了,当然也造成了互联网企业外流、权力寻租、非市场化等一系列负面效应,这些略过不表。最根本的原因是非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实在是太差了,即便是有利润有发展前景有投资亮点的企业,能把财务报表完整做成权责发生制的就算是很好的了。因此一级市场的投资更像是赌石,大多数是废物,极少数宝石也是原石,还得在中介机构的打磨后才能卖得出价钱。所以从这个角度说,一级市场相比二级市场仍然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二级市场投资相对其他主流理财方式,风险是远远高于平均的)。当然,风险的另外一面是回报:A股一级市场在过去的业态是,只要能上市或者能被并购,一定能挣到钱,但要是不能上市可能就连老本都拿不回来。这种投法算是基于有利润体量的传统制造业、服务业,以传统PE法估值为主要特征,因此又叫PE或者Pre-IPO。所以这个阶段的投资人实际上做了类似券商投行部的工作:(1)判断这公司能不能上(2)投进去钱什么时候能出来(3)年化回报划不划得来。因此这个阶段GP是偏向证券业业者,LP只要有钱就行了。这些LP倒未必具备什么判断企业的能力,但和散户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钱多(能拿出千万级别的现金出来投资),GP有意愿去为他们服务,因此LP虽然挑不了项目但是可以挑好的GP。所以做得早,风格稳健的PE基金在过去10-20年间是赚了大钱的。这个阶段,GP要找到LP需要一定人际关系背书,否则要说服十几年前的富豪拿出几千万来难于登天,LP也对GP较为强势。2. 人民币投资的散户化趋势随着早些年10%甚至更高固定收益率刚兑,100万门槛的信托产品热销,也顺带完成了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的建立和投资者教育,但凡买过信托,都会对私募产品的情况有一定概念。投资于二级市场的私募基金,现在已经基本完成金融机构和第三方持牌机构代销,不再需要去找大金主了。可以说二级市场的私募基金已经存在大量高净值散户将资金交由相对专业的投资者进行管理。对于二级市场来说这是降低散户化的进程,从大的范畴来说是好事。顺便提一句目前勉强受到法规认可的私募股权众筹,我个人保有一定的关注,但从目前而言项目质量都非常差,短期内不可能成气候,远远不如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更不要说大型金融机构的销售部门了。回归正题,首批Pre-IPO基金开始为LP创造丰厚乃至于巨额分红的时候,市场开始渐渐认识到PE投资。但投资于一级市场的基金,一方面由于其属于高风险属性,另一方面一级市场的成功基金可能也需要一些LP提供项目资源,虽然不排除市场上已经开始出现一些面向高净值散户的一级市场投资基金,但仍然未成为主流。直到某家著名(?)的公司认为PE就是捡钱,于是创造了“PE工厂”模式,即疯狂招募没什么经验的新手做GP,疯狂发基金,一百万压着最底线,甚至纵容不合格投资者拼钱买,迅速把管理规模像吹泡泡一样吹到大而不能倒,然后去市场上无视保护条款、大幅抬高价格疯狂抢项目,最后就遇上了2011年的IPO停发。这个公司包括后面想在新三板上复制这个模式的另外一家公司目前都遇到了严峻挑战,散户们的推出压力巨大,于是想了一些特别的办法出来,导致把整个行业被证监会列入限制挂三板的名单里面()。 从这个角度来说,实际上一级市场的“散户化”是因为投资决策者GP的“散户化”造成的。由于这样的扩张,这种类型的公司会受到大盘和IPO节奏的影响,某公司刚公布亮丽的财务数据,但最好在看过详细内容前不要轻易下结论。尽管很多人包括我在内对这种模式在感情上说只想等着看好戏,但从理智上分析,在当前金融维稳的大背景下,大而不能倒可能还是真理。3.
互联网产业投资的散户化趋势我已经在()这个答案中写过一些,借此机会再完善一下观点: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存在着很多兜售所谓“独角兽”份额的投资“机会”,由于涉及私募股权投资管理法规、跨境资金管制、我相信其中的大部分这些所谓的产品轮不到谈论散户化不散户化,合法不合法,不是诈骗真能拿得到这些独角兽的股权带来的收益就不错了。小结因此一级市场LP的散户化在目前来说已经高度发展,但是下一步会如何演变可能也要考虑整个大盘乃至历史进程。散户做LP并不可怕,反而应该是财富管理和社会金融资源更合理分配的一个表征,但如果GP不以一种负责任、LP至上的受托人职业道德去做投资决策,而是以散户的心态去做一些很随意、甚至带有目的性的投资,从长远而言是无法自我持续的。至于接到境外所谓独角兽份额的“投资”的推介,恭喜你首先成为这些机构的高净值目标客户,其次是请想想为什么这样的好事会落到自己头上,会不会只是给大佬接盘了。本文系止水资讯作者沈一冰原创,我们授权维权骑士()对本文的转载授权进行管理,转载前请事先获得授权。止水资讯(微信公众号“zhishuiinfo”)为读者提供最新的财经资讯和原创评论,并为创业者和初创企业提供免费的法务、财务和投融资咨询(详情见服务协议)。
我认为本质原因还是PE基金的长周期与中国瞬息万变的市场之间的内在矛盾,使得本土PE(指募集人民币基金的)的募资非常困难,因此只能散户化,向不合格的投资者去兜售所谓的产品。自从Pre-IPO的套利时代结束之后,PE想要获得收益,必然要伴随企业价值提升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不说漫长,也要远远长于追逐交易型机会的基金(比如二级市场的基金和投资一级半市场的定增基金),成熟资本市场典型的PE基金期限都在5年以上,一般在7-9年,甚至有更长的,而把这个时间维度放到中国这个瞬息万变的市场,尤其放到过去7-9年房地产暴涨的背景之下,任何的PE基金都缺乏投资吸引力。更何况,恕我直言,市场上绝大部分的人民币PE基金表现极其糟糕,别说对标房地产了,有没有一个摆得上台面的收益率还得另说,大部分都是挂着PE的名号,实际在炒二级拿定增追逐交易型机会而已。瞬息万变的市场和火爆的地产,使得人民币基金只有3年以内的周期才能在市场上有吸引力(不光对于自然人LP,机构LP也是如此);这样的大背景下,人民币PE基金只过了几天的好日子,就是可以在3年内实现制度套利的年代,九鼎兴起于这一模式,信托也兴起于这一模式(不同市场的信贷套利,典型2年期),但当IPO停闸,这一模式也就成了历史,九鼎难受得不行。而到了去年,随着A股市场的火爆,似乎有些PE又发现了套利的机会(中概股回归和Pre-新三板),也着实火了一阵,但随着证监会收紧中概股回归、借壳上市的要求之后,这一机会也如昙花一现。只要中国还不是成熟、稳定、可预期的市场,那么PE基金的发展必然会举步维艰,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募资困难,市场上作风洋派更接近外资PE的本土PE,基本都有美元基金,因为可以在境外以较低的成本募集到较长期限的钱,而大部分没有大集团和政府背景的本土PE,要不靠定增勉强度日,要不就处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状态。另外,由于金融市场历史较短,中国大体上没有将事务委托于人这样的信任传统;基于职业和专业的信任关系比较难建立,例如中国不太可能出现两个律师代表两方谈定一个事情这样的情境,大部分情况下,律师只是建议者和文书起草者,无法像西方社会那样成为客户的真正代表。专业性如此强的领域尚且如此,你要别人替你管钱,还要收2+20,显然就更没有这样的信任基础了。这也是为什么本土PE大部分是带着项目去找投资人(因为人家不看到项目不信任你),而不是先close fund再去找项目的一大原因。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还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结构有很大区别,成熟资本市场的PE投资人中,FoF,大学捐赠基金、养老基金、慈善基金都是很主要的,但这些角色在中国金融市场中是缺位的。当然FoF的缺失的原因和上述两个观点本身就存在交叉。所以,总结起来,为什么一级市场散户化?因为一级市场募不到钱只能退而求其次,为什么一级市场募不到钱?因为:1. 房价涨太快,PE长期收益被秒杀;2. 没有托人办事的信任传统;3. 金融市场参与者本就以散户居多。
这个问题不应该说“一级市场”,任何市场都是概念出来的时候一堆人上,专业的不专业的,大户小户,生怕错失机会。而且“散户”们在最后被收割之后还是会泱泱退出,市场重回理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散户化并不是什么坏事,就是一个过程而已,最终没有哪一个市场是由一群不专业的人混的。
投资门槛不是钱,也不是技术,而是情感控制,就是让你买到了阿里巴巴的天使轮,你拿的住吗,巴菲特说过投资不需要太高的学历,但是需要强大的情感情绪控制能力,一个无法控制自己的人是不可能做好投资的,因为你会被市场波动吓跑,一点浅见,
个人以不成熟的视角看是这样的。一级市场其实对于更多人而言无非也就意味着较之二级市场更低的成本来获得同样的资源。最早一级市场一般是不对民众开放的,因为这涉及到既得利益者的切身利益。股票的初始发行权等都是以最低的代价获得最高的回报,其实这是以最开始的公有制经济为基础进行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之前不会公开的东西都慢慢公开了,而原先的公有制经济也慢慢演变为各种所有制并存,并且到今天甚至慢慢向私有制靠拢的局面,所以原先不会公开分配的资源现在也都在趋于透明化。而与此同时,自07年美国次贷危机进而发展到08年的金融危机,而后这次危机通过美元扩散到全世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可能不受影响。此前中国经济都是靠第一第二产业带起来的,甚至可以说08年以前中国的第三产业基本还没上道儿呢。但后来全球范围的金融海啸来袭,原本中国通过四万亿投资计划带起来的钢铁等等基础设施产业说泡沫多也好说海啸猛也好反正是蹬腿儿了,第一第二产业带不动了就要发展第三产业,所以近几年娱乐影视旅游保险金融等等行业都是风生水起,而第三产业需要一个前提,就是让资金流动起来。第一第二政府包办问题不大,因为老百姓很少有能自己办工厂或者做进出口的,但是第三产业就不一样了,谁都可以看个电影听个音乐会旅个游,股票大涨时候甚至全民炒股,在国家队的带动都不足以使国家经济更快发展的时候当然就需要把普通百姓纳入其中了。而这些也都是一级市场逐渐向普通散户开放的一些简单原因。而至于以后会怎么样,个人认为对国家而言是非常好的,因为它可以不让民众的钱进银行,而是进入市场刺激资本流动;对于个人,对一些人而言的确是个机遇,可以靠他发家致富,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除了能多挣点奶粉钱也没什么了。就像 所言,普通人没有那么长远发展的眼光,给他个投资机会他也会见好就收,甚至因为收益伴随的风险而有所亏损(风控一说又多了,这就不多解释了)。所以对大多数人而言的确是个好事儿,但是其实影响也并没有那么大。以上仅是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还请各位大神纠正。
因为股票越来越多了,等注册制放开,更多散户涌入一级市场。优质股票不会散户化,散户根本没机会接触到。劣质股票卖不出去才会推销卖给散户。
泛资管时代的必然结果。不管你是否承认,国民的财富值正处于一个高峰值阶段,所以散户化正在发生。但会散到什么地步?什么样的方式散?这同样是一系列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个人会想到中产阶级陷阱等问题。
对于一级市场散户化这个问题,个人观点如下:首先,是为“利”所吸,就像马克思?如果有10%的利润让人疯狂,有50%让人不顾一切,有100%的利润可以挺而走险,有300%的利润,可以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更何况一级市场时时发生着百倍收益的故事呢?人都是逐利的,高收益必然对应着高风险。对于大部分人来说, 这不过是自己财富管理的一部分而已,只要做好风险匹配,没必要大惊小怪。其次,有些人一直标榜机构更专业,更理性,对此我是有保留的,你看二级市场那些所谓的专业机构,有几个不是追涨杀跌,再看一级市场,那些看不懂的估值,不都是机构投出来的?这个市场二八效应很明显,大部分机构照样是不赚钱的,如果你一个机构都不赚钱,还有什么资格说自己专业,理性呢,还有什么资格要求散户把钱交给你打理呢?另外,国内的信用体制不完善,即使所谓的专业机构,又有几个具备10年以上的可查询投资业绩呢?既然没有可靠的数据支撑,很难获得投资人的认可,尤其是这两年,大部分机构的业绩确实不怎么样,市场也屡屡听到某GP被LP抛弃了,原来有些大lp直接把钱交给GP打理,这两年LP要走上前台了,直接参与投资决策了,因为GP有时候靠不住……最后,个人觉得,这是政府有意为之,近十年货币超发,尤其是08年金融危机之后,M2大幅攀升,国内投资渠道不畅,大部分热钱涌入到房地产,推高了房价,更恶劣的影响是,这已经开始影响到了产业资本,很多做实业的资金,都放弃再投资而直接转为买楼买地了,并且在近两年演化到了越演越烈的趋势;所以我们看到政府大幅松绑二级市场上市公司定增,虽然有很多上市公司拿到钱后会乱搞,但总会有一部分流入到实体经济;而对于一级市场,资金进入实体机经济的效应会更明显,虽然会面临一定风险,但总比单纯炒高了房价,大量的资金沉淀到了一套房子上靠谱吧。
一级市场目前来看尚未散户化
看到这个题实在忍不住了,散户说不背这个锅。第一散户如何定义呢?散户不会追涨杀跌,散户会追涨,然后跌了装死,所以追涨杀跌应该是其他人吧?第二从来没有看到文章研究过散户的行为跟大户的行为,但是凡是归纳中国资本市场不健全的时候常常提到的就是散户很多,不成熟增加了市场波动;那基金呢?只看到说散户的不奇怪吗?第三问个问题,工行或者中行,每天一分钱来来回回交易的这些人是谁?能说他们在追涨杀跌吗?我个人如果看好工行我就买了一直持有了,所以不懂这些每天买来卖去的。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影响房地产投资的因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