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规模经济会导致资源要素配置扭曲曲吗

资源经济学复习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资源经济学复习题
上传于||文档简介
&&自​己​整​理​的​资​源​经​济​学​复​习​题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财政学思考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财政学思考题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为什么中国经济会失衡
为什么中国经济会失衡
为什么中国经济会失衡----权力失衡导致经济失衡
阅读(23360)
&&&&&&&&&&&&&&&&&&&&&&&&&&&一、中国经济失衡的表现
经济均衡包括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两个方面。所谓的内部均衡指对国内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足以保证非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或者简单地说,内部均衡是指国内经济处于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状态。而外部均衡则是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理论上,当一国经济达到平稳增长状态时应该同时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短期内经济政策冲击或者其他外部冲击可能导致经济增长偏离其均衡状态,但是如果经济持续偏离其均衡状态则会面临着潜在的风险,引发经济和社会危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逐渐呈现出内、外失衡: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外部非均衡表现在其持续的国际收支“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双顺差现象;另一方面,自上世纪年代中后期以来,国内的需求结构,特别是储蓄-投资-消费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较大的问题,投资对经济的贡献过大,而消费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呈一路降低态势。
一中国经济的内部失衡
中国经济的内部失衡主要表现为储蓄过高、消费不足和投资低效。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下降十分明显。2000年,中国的消费占GDP的比重为62.3%,此后一路下滑,到2009年的48%,2001年~2009年年均下降1.20个百分点。从国际比较看,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和居民消费占支出法GDP的比重都是非常低的。根据有关网站提供的资料,2009年,全球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平均为78.6%左右。其中,美国为87.5%,欧盟81.9%,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67.6%。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只有48.0%左右,其中居民消费率仅为35.6%,分别比世界平均水平低约30个百分点和26个百分点。与消费一路下降相对应的是我国的投资和储蓄自2000年后却呈上升态势。2000年,我国的投资率为35.3%,储蓄率为37.7%;而到2009年,它们分别为47.7%和52%。
另外,从需求角度说,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源泉。进入以来,经济增长结构变化的显著特征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迅速下降,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迅速增长。年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为%,年消费的贡献分别变为%;2006年后在一系列政策刺激下,消费对GDP增长率的贡献率有所回升,2009年,2009年上升至45.4。而投资的贡献率则基本呈上升趋势,2000年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2.4,到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竟高达95.2%!(见表1)
表1& 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最终消费贡献率(%)
资本形成贡献率(%)
净出口贡献率(%)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所得
(二)中国经济的外部失衡
中国经济外部失衡问题主要是指年代之后持续出现的“双顺差”现象。自2002年以来,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账户均出现了大规模顺差,国际收支的双顺差使得外国资本大量流入我国,央行被迫大幅增加储备资产,外汇储备因此而迅速扩大(见表2)。
表2& 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亿美元,%)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整理(http://www./)
年到年年期间,“双顺差”更是分别接近或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年代以来,世界上主要国家中,共有个国家曾经出现过双顺差现象。其中出现过“双顺差”规模都超过%的国家共有个,“双顺差”规模都超过%的国家只有中国和新加坡两个。就出现“双顺差”现象的频率而言,中国达到%、新加坡达到%,俄罗斯则达到%。如果考察“双顺差”均达到一定规模,比如均超过或接近的的情况,则上述样本观察值当中只有中国和新加坡。新加坡就其经济规模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程度而言,要比中国小的多。通过比较各国的情况,可以发现象中国这样持续出现双顺差的现象在大国中是没有先例的。
(三)中国经济失衡的本质
&就其根本,中国经济失衡是收入分配上的失衡。消费不足、储蓄过度的背后其实是收入分配问题。中国的低消费、高储蓄和高出口之根源就在于中国的收入分配结构和支出结构方面出了问题。这是因为,收入分配的失衡会降低总体边际消费倾斜,从而抑制消费;而且由于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不稳,他们为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而不得不多储蓄,从而导致储蓄过度。并且根据国民收入恒等式: Y(国民收入)=c(消费)+i(投资)+nx(净出口),低消费、高储蓄的背后所对应的就是高投资和高出口。而高投资又会带来未来的高收入和产能过剩,为此,又不得不通过加大出口来化解国内的过剩产能。出口的扩大又导致资源向出口部门的超配以及出口部门收入的增加。
二、对中国经济失衡的已有解释
对于中国经济为什么失衡?其主要原因是什么?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其一,收入分配论。这种理论认为: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悬殊,财富高度集中在高收入阶层手中。由于边际消费递减规律的作用,收入分配差距的悬殊会导致我国总消费不足。其中,政府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政府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支出的滞后又是造成收入分配悬殊的主要原因。在总消费不足时,为刺激经济增长,政府不得不加大公共投资,投资的增加又使得产能进一步过剩,产能过剩又使得中国不得不增加出口……这样,中国经济对外贸的依赖就不断增强,需要更多的贸易顺差来带动经济增长;而对外贸和政府投资的依赖加强,又加剧了经济结构失衡和居民收入受抑,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其二,储蓄过多论。经济学家何帆(2006)认为“高储蓄是中国经济失衡主因”,是决定着我国经济增长结构失衡、导致“内需不足、高投资率、高顺差”,以及投资率“居高不下、居高难下”最为关键的变量。他论证道:高储蓄率必定导致高投资率。而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长期将净出口视作拉动经济的“马车”,长期维持一个“低于均衡水平的汇率”。这样,在高储蓄和错误的汇率政策下,就产生了一个“抑制消费支出”的客观后果,进而导致我国经济失衡。
其三、资源和要素价格扭曲论。社科院的刘煜辉(2007)认为,资源要素价格扭曲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根本症结所在。在资源要素价格扭曲时:(1)投资成为经济增长最为直接的驱动方式。(2)扭曲会降低成本,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也会增加对外资的吸引力,加速全球产业链向中国转移,使得中国经济越来越依赖于外部需求。(3)最根本的,会造成整个国民收入分配体系的扭曲,导致要素分配偏向于资本、偏向于企业和偏向于政府。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使得消费增长始终低于投资增长,由此陷入一个“高投资、高储蓄”循环而难以自拔。而“高投资、高储蓄”的必然结果则是外贸顺差和资本流入。
其四,计划生育论。郭誉森(2006)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解释。他认为,导致中国经济失衡的原因是中国实行的“只生一个”的计划生育政策。在他看来:计划生育政策下孩子少了,家庭规模变小,会造成储蓄率增高。这是基于两个原因:一个是真原因,即改儿女少了,为养儿防老,只好靠多储蓄物质资本来防老;另一个是假原因,即国民收入(GDP)账上把部分人力资本投资错算成了消费,孩子少,其实是人力资本投资少,却在账上被记成是消费少了。因为现在的GDP计算,把抚养孩子所需的牛奶、尿片、小孩房间的租金等都算成是消费。正确的算法,应先算成储蓄,然后被投资成人力资本。因此,储蓄与投资都被低估了。不止如此,父母投入的服务,接送、做菜、洗衣等家庭生产,GDP根本就没有估算进去。错记与漏计,使收入、储蓄率及投资率皆被低估,孩子愈多,被低估得愈多。这本错误的账,造成了生育率较欧日高的美国,储蓄与资本形成率被相对低估,而生育率极低的中国,储蓄与投资率相对别国被高估。
三、权力失衡---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真正原因
在笔者看来,已有研究或者只是从某些方面探讨了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表现(如储蓄过多论或者收入失衡论,储蓄过多或收入失衡本身就是经济失衡的表现之一);或者虽然涉及到了我国经济内外失衡的某些决定因素,却未能展开进一步深入分析,也未能联系全球化及美国主导下的经济和资源配置格局(如资源和要素价格扭曲论)。我们需要问的是:是什么导致了我国资源和要素价格扭曲、储蓄过度和收入分配失衡?又如何联系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全球经济失衡来理解中国的经济失衡?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所能寻找的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的一个解释是:全球权力失衡(主要是美国的金融霸权)和国内权力失衡。这是因为,权力配置的失衡会直接影响到各国和各阶层的话语权和收益权,权力强势者在讨价还价、制度生成和变迁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进而导致资源、要素价格的扭曲和收入分配的失衡。应该说,正是全球和国内权力失衡的共同作用才导致了中国经济的失衡。下面我们看看,权力失衡对于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具体影响。
(一)中国国内的权力配置失衡导致了中国经济的内部失衡
前面论证了,中国经济失衡的根本表现为收入分配的失衡。而造成中国收入分配结构和支出结构之问题者,在于中国权力(资源)结构的失衡。这是因为:
一是政府主导型经济导致收入向政府倾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从总体上来说是一个政府主导的发展。政府掌权了大多数资源和绝对的权力,并且,这种“强政府、弱社会”的格局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改变。因此,政府可以依赖其掌握的税收权和资源控制权,不断把财富从企业和居民手上转移到自己的手上。由此,我国的税收增长率连续多年远远高于GDP增长率(见图一);同时,政府的资源所得也连续多年高速增长,如我国的土地出让所得增长率就远高于GDP增长率。&&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 &&&&图一 1978年以来我国的税收增长率和GDP增长率
二是国有企业的垄断权导致收入向国有垄断企业倾销。作为政府职能的延伸,中国的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主要集中在资源、烟草、金融、铁路运输、汽车等行业,并在这些行业实行事实上的垄断经营。由于免征资源税,许多资源性开采国有垄断企业获取了大量的利润;同时由于国有垄断企业基本不用分红,这些国有垄断企业积聚了大量本应分给国内居民的财富。由于资源和经营权力的垄断,这些国有垄断企业中的经验管理者和员工就可以利用手上的资源控制权和垄断收益为自己分配更多的利益。因此,我国垄断行业从业者的收入远远高于其他行业从业者的收入,据统计,2008年,占从业者总数不到8%的垄断行业的从业者占有了全体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的50%以上的份额。这样,通过资源和权力垄断,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就进一步被挤占,从而也进一步加大了我国的贫富差距。
三是政府官员和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利用手上的公权力来设租、寻租,从事腐败活动,获取大量灰色和黑色收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的腐败现象不仅没有杜绝,反而愈演愈烈,很多领域都受到腐败的困扰,一些掌权者通过腐败攫取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使原本属于劳动者的收入转移到了自己的手上。据估计,我国每年因政府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腐败所导致的国民收入转移额大约在8000亿元以上。而资源和权力垄断者为自己攫取的灰色收入则更多。这无疑,也降低了普通劳动者的工资增长率及其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占比。
四是地方政府手上拥有巨大的自由裁量权和巨额的资源,在GDP导向的政绩观下,也会引起收入分配失衡。改革开放之后,在财政分权、晋升锦标赛等机制的作用下,为追求政绩和GDP最大化,地方政府采取了:重资本、轻劳动,重城市、轻农村,重投资、轻民生的行为。这些行为都会导致收入分配向政府和企业倾斜,加剧收入分配的不公。
而如果中国的民众具有选举官员的权力,如果中国的民众能很好地监督官员,如果多数资源(比如金融、矿山、土地)不是掌握在政府手里,如果多数财富不是国有化而是私有化,那么就不会生成如此激烈的地方政府竞争,不会产生以GDP增长最大化的政绩观和发展观,也不会衍生出前述的三种地方政府行为。因为来自选民的压力会迫使政府官员关注民生、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就业、推进城乡一体化、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和保护环境;因为资源和财富的居民所有,政府和国企就无法推行投资主导模式、无法垄断经营、无法利用手上的权力为自己获取巨额的灰色收入。
由此可见,在权力结构失衡下:①收入就会偏向于政府、垄断国企、资本所有者和城市居民,从而导致中国收入分配上的严重失衡,收入分配的失衡会加剧人们的储蓄倾向;②忽视基本公共服务服务(社会保障、就业、医疗保险、教育和基本住房等)的均等化,一方面使人们不得不为应对来自工作、生活等方面的不确定性而增加储蓄;另一方面,也使得人们不得不延续“养儿防老”的生育观念,从而导致日益加重的中国性别比例失调,迫使男方增加储蓄,提高竞婚姻市场的竞争力;③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会极大提高中国房地产的建设成本,而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公则会扭曲房地产需求结构,使投资性和投机性需求成为主体,在供求双方的作用下,中国房地产价格严重偏离普通老百姓的收入,导致人们为购房而不得不储蓄;④金融市场改革滞后和金融市场不发达,包括:股市定位出现问题,不是基于优化资源配置而是基于方便国企改制来设计股市功能,从而股市成为中小股民财富的丧失地和情感的伤心地;银行实行垄断经营,服务差价格高,资金主要流向国企,民营企业和农民所得信贷稀少;资产难以证券化,人力资本变现能力差。就这样,在权力失衡下,收入和支出结构会失衡,中国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较大的内部失衡。
(二)美元霸权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并使中国经济产生外部失衡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资料显示,2009年底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比重为60%多;而根据2007年由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三年一度的调查结果,在全球外汇交易中的比重为86%,排第二位的欧元所占比重仅为38%(由于每次交易都涉及两种货币,故所有货币的总量为200%);截至2008年底,大约有45%的国际债券以美元标价;另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数据显示,到2009年底,全球共有66个国家采美元作为其汇率锚,而采用欧元作为汇率锚的国家仅有27个。在全球贸易结算方面,美元所占比重高达60%,其中在国际大宗商品尤其是石油贸易中,美元更是具有绝对的控制权。此外,美国在资本市场的控制力也进一步强化了美元的霸主地位。
美元的霸权地位带来了全球经济失衡。首先,在国际贸易方面,美元霸权激发两种冲动:一是美国以外的国家尤其是渴望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极力向美国出口商品,以赚取美元,增加美元储备,维持对外经济安全和币值稳定;二是依仗美元霸权,美国可以滥发美元,一方面导致美元外流、增加美国债务,另一方面可以大肆进口其他国家商品供国内消费。这样一来,其结果是,美国贸易逆差严重,经常账户持续赤字,而其他国家尤其是以中国、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国家贸易大量顺差,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由此造成全球贸易失衡和国际收支失衡。其次,在国际金融方面,美元的过多发行所导致的低利率促使美国民众高消费、低储蓄,资本积累严重不足,不得不大量举借外债,同时,由于美国货币金融市场比较成熟,市场容量较大,为美国之外的美元资产提供了安全性和流动性,导致包括中国等国家所持有的外部美元大量回流美国,由此造成全球金融失衡。总的来说,正是美元霸权,使美国成为一个“世界之胃”(高小勇,2005),从而导致中国等国家可以长期依赖出口导向的战略,使大量出口成为可能。而大量出口的结果,是使中国经济严重依赖国外市场,并随时间而不断得到强化。
(三)内部外权力失衡的共同作用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经济的失衡
由于国内的权力配置失衡,导致国内出现了严重的收入分配失衡,而收入分配的失衡由导致我国消费乏力、储蓄过度,从而不得不依靠投资和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如果没有美元霸权和美国的过度消费,中国的出口导向政策是难以为继的,从而中国不会承受长期的国内失衡。然而,恰恰是美国所拥有的霸权,使其可以在长期中忽视其资本账户和经常项目逆差,使其可以大肆消费和进口,这样一来就使中国的出口导向战略得以顺利实施,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失衡。此外,由于中国的高储蓄和大量购买美国国债,也使得全球利率可以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低利率又进一步刺激了美国的消费和住房投资,使得许多没有收入支撑的每个人也大肆购买住房和汽车以及大量消费进口品。这样又使得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失衡进一步加剧。
&&&&&&&&&&&&&&&&&&& &&&四 、结 论
经济失衡的背后其实是权力失衡。这是因为权力配置结构直接决定了一些集团(群体)相对于其他集团(群体)的支配权、控制权和话语权,从而也就决定了资源的配置权和使用权、收益的分配权以及制度生成和演化的方向,并进而导致资源、要素流向的失衡和收入的失衡。因此,中国(甚至全球)的经济失衡就其根本是国内(全球)权力配置的失衡。因此,要治理中国经济失衡,必须从改革政治体制入手,通过建立合理的权力配置结构、形成对权力使用的有效监督和制衡机制、缩减政府和国企手上所掌握的资源和权力、赋予民众以实质民主、赋予媒体以更多的新闻自由权等等里促进权力的规范使用、资源和收入的均衡配置。&&
发表评论:
馆藏&27170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C最终需求;DA,B两者;2、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A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递减;;B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C要素参加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减;;D以上均不正确;3、假设生产某种产品需要使用A,B,C三种生产要;它的边际物质产品();A在技术条件B和C投入量不变时下降;;B在技术条件不变,但B和C的数量同比例增加时下降;C在任何条件下
C 最终需求;
D A,B两者。
2、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
A 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递减;
B 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C 要素参加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减;
D 以上均不正确。
3、假设生产某种产品需要使用A,B,C三种生产要素,当Z的投入两、量连续增加时,
它的边际物质产品()。
A 在技术条件B和C投入量不变时下降;
B 在技术条件不变,但B和C的数量同比例增加时下降;
C 在任何条件下都下降;
D 以上都不对。
4、洛伦茨曲线代表了()。
A 贫困的程度;
B税收体制的效率;
C 收入不平均的程度;
D税收体制的透明度。
5、如果收入是平均分配的则洛伦茨曲线与()。
A 于横轴重合;
B 与45°线重合;
C 与纵轴重合;
D 难以确定。
6、基尼系数可以从洛伦茨曲线中计算。基尼系数的变大表示()。
A 洛伦茨曲线向45°线移动;
B 不平均的增加;
C 不平均的减少;
D 不平均没有改变。
7、如果收入是完全平均分配的,基尼系数将等于()。
8、说垄断会造成低效率的资源配置是因为产品价格()边际成本。
D 上述情况都存在。
9、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对竞争性行业厂商的垄断行为是()。
A 限制的;
B 支持的;
C 有条件加以限制的;D 放任不管的。
10、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自然垄断部门的垄断行为是()。
A 不加管制的;
B加以管制的;
C 尽可能支持的;
D坚决反对的。
11、对自然垄断的管制通常使价格等于()。
A 边际收益;
B 边际成本;
C 平均成本;
D 平均收益。
二、名词解释
1、 洛伦茨曲线
2、 基尼系数
三、简答题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某种生产要素的市场需求曲线与一般厂商的需求曲线有何不同?
四、论述题
当某厂商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但其要素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即出现卖方垄断时,起生产要素的均衡点如何确定?这与产品和要素市场都处于完全竞争时有何区别?
五、分析题
假定某一方面经济原处于全面均衡 状态,如果某种原因使商品X的市场供给S增加,分析:
(1) X商品的替代品市场和互补品市场有什么变化?
(2) 生产要素市场上会有什么变化?
(3)收入的分配会有什么变化?
一、选择题
1、工资率上升所引起的替代效应是指()。
A 工作同样长的时间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
B 工作较短的时间也可以得到相同的收入;
C 工人宁愿工作更长的时间,用收入带来的效用替代闲暇的效用;
D 以上都对。
2、某工人在工资为每小时5元时,每周200元。现在每小时10元,每周挣300元,
由此可以断定()。
A 替代效应起着主要作用;
B 收入效应起着主要作用;
C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都没有起作用;
D 无法确定。
3、既要提高工资又要避免增加失业,在下列哪一种情况下比较容易实现?()
A 劳动的需求富有弹性;
B 劳动的供给富有弹性;
C 劳动产品的需求富有弹性;
D 劳动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
4、某一时期科技进步很快,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资本密集生产方式,这将导致()。
A 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B 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 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D 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二、名词解释际工资
1、替代效应
2、收入效应
三、简答题
影响劳动供给的因素有哪些?
个人供给曲线为何会向后弯曲?
四、计算题
假定某厂商的短期生产函数为Q=-0.1L³+6L²+12L。求:
(2) 劳动的平均产量最大时应使用的劳动人数。
(3) 劳动边际产量最大时的产量。
(4) 假定每个劳动者的工资W=360元,产品的价格P=30元,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厂商应使用的劳动人数。
一、选择题
1、假定某球星的年薪30万元,但他若从事其他职业,最多只能得到2万元,那么该球星
所获得的经济地租为()。
A28万元;
B30万元;
C2万元;
D难以确定。
2、被西方经济学界推崇为“福利经济学之父”的是()。
D 埃奇沃斯
3、当经济学家关注经济中所有成员的福利状况时,他们用下列哪一个概念?()。
B 名义工资;
C 实际工资;
D 货币收入。
4、如果竞争模型是经济的准确的描述,那么()。
A 资源的配置是帕累托有效的;
B 紧急运行在生产可能性曲线
C 经济运行在效用可能性曲线上;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3、准租金()
A 等于企业的总利润;
B 大于企业的总利润;
C 小于企业的总利润;
D 以上都有可能。
二、名词解释
2、经济租金
三、计算题
假设一垄断生产产品A,其单价为16元,月产量为200单位,每单位产品的平均可变成本为8元,平均不变成本为5元。求该厂的准租金`和经济利润。
一、 选择题
1、正常利润是()。
A 经济利润的一部分;
B 经济成本的一部分;
C 隐含成本的一部分;
B和C两者均对。
2、下面哪一种情况有可能带来经济利润?()
A 商品供给很大;
B 商品的需求很小;
C 厂商有效地控制了商品的供给;
D 以上均对。
二、 名词解释
1、 经济利润
2、 正常利润
一、 选择题
1、市场不能提供纯粹的公共物品,是因为()。
A 公共物品不具有排他性;
B 公共物品不具有竞争性;
C 消费者都想“免费搭车”;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是。
2、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消费者个人需求曲线的()。
A 水平相加;
B 垂直相加;
C 算术平均数;
D 加权平均数。
3、一个寻租行为发生的例子是()。
A 一家公司设法增加在自己所有的财产上收取租金;
B 政府设法剥夺一家公司的垄断租金;
C 政府设法找出一家公司垄断租金的大小;
D 公司投入资源去劝说政府阻止新公司进行它的行业。
4、投票悖论提出()。
A 中间投票人将决定结果;
B 投票总是产生一个决定性结果;
C 政府的行为不总是一致;
D 多数投票原则不总是能够做出正确的决定。
二、 名词解释
1、 公共物品
2、 非竞争性
3、 非排斥性
三、 简答题
公共物品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怎样说明在公共物品生产上市场是失灵的?
一、选择题
1、被称作外部经济效果的市场失灵发生在()
A 当市场价格不能反映一项交易的所有成本和收益时;
B 当竞争建立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上时;
C 当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时;
D 当市场不能完全出清时。
2、某一经济活动存在外部经济效果是指该活动的()。
A 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B 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
C 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D 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3、当人们无偿地享有了额外收益时,称作()。
A 公共产品;
B 负外部经济效果;
C 交易成本;
D正外部经济效果。
4、如果一个市场上,一种商品相对社会最优产量来说,处于供给不足状态,这说明存在()。
A 正外部经济效果;
B 信息不完全;
C负外部经济效果;
D逆向选择。
5、当正外部经济效果发生在一种产品的生产中时()。
A 太多的资源被分配给该产品的生产;
B 社会边际收益大于私人边际成本;
C 社会边际收益小于私人边际成本;
D社会边际收益等于私人边际成本。
6、从社会角度来看,效率要求()之间相等。
A 社会边际收益和社会边际成本;
B 社会边际收益和私人边际收益;
C社会边际成本和私人边际收益;
D社会边际成本和私人边际成本。
7、如果一种产品的社会边际收益大于私人边际收益()。
A 价格低于有效率的价格;
B 社会应减少产品的生产;
C 私人有效率的结果也是社会有效率的;
D 社会应增加产品的生产。
8、一旦产权被分配后,市场将产生一个有社会效率的结果,这种观点称为()。
A 有效市场理论;
B 看不见的手;
C 科斯定理;
D逆向选择。
9、按科斯定理,分配私人产权()。
A意味着产权不能交易;
B赋予的是责任而不是权利;
C确保决策者考虑社会收益和成本。
10、科斯定理的一个局限性是()。
A 当存在大量厂商时最有效;
B 假设存在很大的交易成本;
C只有当普遍拥有产权时才成立;
D 当交易成本很高时不成立。
11、如果某种产品的生产正在造成污染,因而社会边际成本大于私人边际成本,适当的税收
政策是征税,征税额等于()。
A 治理污染设备的成倍;
B 私人边际成本;
C社会边际成倍和私人边际成本之差;
D社会边际成本。
12、其他条件相同,最愿意购买保险的人是那些最可能需要它的人,这是什么样的一个例子
A 逆向选择;
B 搭便车问题;
C 自然选择;
D 道德陷阱。
13、卖主比买主知道更多关于商品的信息,这种情况被称为()。
A 道德陷阱;
B搭便车问题;
C 信息不对称问题;
D逆向选择。
二、名词解释
1、免费搭车者
2、外部经济效果
3、科斯定理
4、政府失灵
5、社会福利涵数
三、简答题
1、什么是不完全信息和不对称信息?
2、外部经济效果是怎样会导致资源配置失效?
四、 论述题
1、试述市场失灵原因及政府的微观经济政策。
2、政府解决外部经济问题的方法有哪些?解决外部经济只有依靠政府吗?
五、分析题
举例说明信息不对称会破坏市场的有效性。
宏观经济学部分
1、 下列哪一项不是转移支付()?
A 退伍军人的津贴;
B 失业救济金;
C 贫困家庭补贴;
D 以上均不是。
2、 作为经济财富的一种测定,GDP的基本缺点是()。
A 它测定的是一国国民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
B 它不能测定私人产出产量;
C 它所用的社会成本太多;
D 它不能测定与存货增加相联系的生产。
3、 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GNP的政府支出是指()。
A 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
B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C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之和;
D 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和政府转移支付。
4、 已知:消费额=6亿元,投资额=1亿元,间接税亿元,政府用语商品和劳务的支出费=1.5
亿元,出口额=2亿元,进口额=1.8亿元,则()。
A NNP=8.7亿元
B GNP=7.7亿元
C GNP=8.7亿元
D NNP=5亿元
5所谓净出口是指()。
A 出口减进口;
B 进口减出口;
C 出口加出口;
D GNP减进口。
6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GNP等于()。
A 消费+投资;
B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C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D 消费+投资+净出口。
7、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有()。
A 家庭主妇的劳务折合成的收入;
B 出售股票的收入;
C 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
D 为他人提供服务所得收入。
8、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别是()。
A 直接税;
C 间接税;
D 净出口。
9、按最终使用者类型,将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加总起来计算GDP的方法是()。
A 支出法;
B 收入法;
C 生产法;
D增加值法。
10、用收入法计算的GDP等于()。
A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B 工资+利息+地租+利润+间接税;
C 工资+利息+中间产品+间接税+利润。
11、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司间接税()。
A 销售税;
B 公司所得税;
C 货物税;
D 公司财产税。
12、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项有影响。
三、名词解释
1、政府购买支出
2、政府转移支付
3、国民生产净值
4、国民收入
5、个人收入
6、个人可支配收入
三、简答题
1、对总产出的衡量为什么需要三个指标?
2、在国民收入核算的收入法中,间接税和直接税分别起怎样的作用?
3、现行国民收入核算指标有哪些缺陷?
4、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何重要作用?
四、 论述题
在开放经济中,国民经济均衡的条件是什么?怎样利用它判断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趋势?
五、 计算题
某国企业在本国的总收益为200亿元,在外国的收益为50亿元;该国国民收入的劳动收入为120亿元,在外国的劳动收入为10亿元;外国企业在该国的收益为80亿元,外国人在该国的劳动收入为12亿元。求该国的GDP与GNP。
一、选择题
1、根据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随着收入增加()。
A 消费增加,储蓄下降;
B 消费下降,储蓄增加;
C 消费增加,储蓄增加;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应用写作文书、中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文学作品欣赏、71微观经济学习题及解答第一章等内容。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习题与答案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第一章 引论一、选择题 1、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为( A、机会成本 B、稀缺性 )...  微观经济学习题答案1-3章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第一章一、名词解释 经济学导论 1.欲望: 欲望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一种缺乏与不满足的感觉以及求得满足的...  第一章 思考题答案及解析一、思考题 A:基础知识题 1.1B 实证经济学主要回答国民经济实际如何运行。 1.2B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配置。 1.3A 所得税率对...  西方经济学微观西方经济学微观隐藏&& 第一章 导论 一、选择题 1.西方经济学中的“边际革命”发生于( B )。 A.18 世纪 70 年代 B.19 世纪 70 年代 C.20...  河北经贸大学微观经济学题库(第五版) 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选择题(共 9 个) 1.经济学中的“稀缺性”是指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导论 B.相对...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综合)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参考答案 (问答...字数在 500 字左 右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略) 二、选择题 1、C;2、C;3...  1.微观第一章 思考题答案详解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北京大学 王志伟 的微观经济学 参考答案第一章 思考题答案及解析一、思考题 A:基础知识题 1.1B 实证...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解答。微观经济学习题及解答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均保持不变?() A 商品本身的价格; ...  一个模型可帮助弄清和组织对一个论点的思考过程 C.一个模型为决定一个指数所必需 D.只有模型中才可使用实际变量 7.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部规模经济的例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