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市场搭配是否台钓线组的正确搭配

市场不是创造出来的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李贝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毛寿龙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市场经济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但很多人对市场的理解,还有很大的问题,这些错误的理解,已经限制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需要正确地理解市场,清理那些错误的认识。
  第一个错误认识是,很多人把市场经济仅仅理解为商品经济,是政府允许的商品经济,这是很狭隘的。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市场化改革刚开始,发展很有限,只有一些产品能够进入市场交易,大家把市场经济称为商品经济。到了90年代,粮食产量增加,粮价放开,粮票取消,粮食变成商品。1998年之后房地产改革,这些年来把房地产也变成了商品。这一过程中,政府控制什么能够成为商品,什么就成了商品,什么才有了市场。可很多人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市场经济。这个理解很初级。
  真正的市场经济,是个人自己决定什么东西可以进入市场,而不是决定是否可以进入市场。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关键是消费者和生产者充分决定什么可以进入市场,按照什么价格进入市场。市场经济不仅仅是政府允许商品进入市场的经济,更不是政府控制市场的商品经济。
  第二个错误认识是,不少中国人一直认为产权市场是一个不好的市场,这个市场容易形成投机,助长不好的人性。
  现在的股票市场、证券市场以及各种各样的有价证券市场领域之所以没有发展起来,与很多人对市场的不当理解有很大关系。大家都不把股票当作投资,不把股票市场当作投资市场,而是一个生财套利机器。这个生财套利机器和我们第一个层面理解的商品市场是一样的,什么东西通过政府允许变成商品,价格很高;但不把它变成商品,其价格就很低。价格很低的东西变成商品以后,谁可以从中获利?是拥有权力获得产品去买卖的人。
  真正的股票市场是符合法定要求的企业都可以决定自由进出的市场,而不是政府进行控制,然后按照权力运作进出的市场。不让企业自己决定,其结果就是任何企业都想通过政府的审批从股票市场生财套利。股票市场吸引的也不是认真的投资者,而是各种生财套利高手。
  证券市场需要监管,但监管不是1+1+1+1=1的监管,而是1=1的监管。也就是说如果4家企业要上市,符合条件,不是非得控制只有1家才能上市的监管,而是每一家上市企业是不是如实提供所有真实报表和资料的监管。只有这样,股票市场才能真正发展成为一个投资市场,而不是权力监管下的生财套利市场。也只有这样,股票市场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第三个错误认识是,很多人认为钱是虚拟的,钱是可以乱印的,钱是可以控制的。
  钱虽然是纸张,是支付手段,有时候看不见摸不到,但市场经济里,什么东西的价值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呢?同样的一块地,为何不同时期有如此大的价格差异?为什么有些矿泉水的价格是天价?因为不同的人对它的赋值不一样,于是市场价格也就不一样。市场的作用就是把资源配置到出价最高的人那里去,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珍惜和用好这些资源。资金也是一样的,也需要有一个市场,它作为稀缺资源,本身就有真实的价值,是有价的。它的价格就是利率。正确的利率是市场形成的,不是管制形成的。通过管制创造的资金市场是有限的资本市场。随意印发货币,虽然可以提升流动性,但却破坏了资金的稀缺性,破坏了资本市场形成的基础。其结果是有钱的中国人却最缺资本,而欠钱的美国人却依然拥有那么多的资本,因为美国人拥有资本市场,通过市场总是能够获得资本的。
  资本市场的确是有风险的,但是政府不能总是力图去降低一些人的风险,甚至不让他们直接面对风险,这只会限制市场的活力。一个社会里,有承担高风险的人说明这个社会是有活力的,他们可以做风投,可以提供很多具有创新性的市场。政府过度保护,同时又不保护其真正的决定权,其结果是虽然控制了风险,但也控制了资本市场的规模。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中国的金融市场总是发展不起来,发展不好。
  市场不是创造出来的。人为创造的市场,不仅市场本身是不健全的,不发达的,也是无法正确配置资源的。市场本身是一个过程,只要给它一个空间就会长出来,一旦市场的树根长得足够结实时,跟它有关的,任何挡住树根发展的东西都会被打破。需要政府做的,不是去创造这个市场,而是提供规范的法律。对市场进行1=1的管制,而不是1+1+1+1=1的管制。[责任编辑:李贝]
一周图片排行榜
  中共咸宁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李城外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陈培永
  网络扶贫为推进扶贫开发事业提供了新思路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近日,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正式印发《网络扶贫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对我国网络扶贫工作做出了整体部署。
光明网版权所有一个人创造的价值属于谁,如何分配,分配原则是什么?
为什么拥有股权就可以参与公司盈利分配,为什么单纯做员工就没权分配公司盈利,分配规则为什么是这样的,内在有什么逻辑,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查看: 3150|回复: 0
码上配苑毅:如何在共配模式下创造交付的确定性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本帖最后由 tanghui 于
09:46 编辑
导读:冷链配送没有车,也没有仓库,他们的切入点在哪里?他们又是怎样做的?
.jpg (51.76 KB, 下载次数: 0)
09:46 上传
演讲:苑毅,码上配物流副总裁
  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分享,我们平台叫「码上配」,是一个智能化的冷链物流配送平台。我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之前没有在创业型公司工作过,也没有在服务型的物流公司做过,之前都是在百胜、星巴克,我为什么加入这家公司,包括今天上午我们这个大家都对这个行业非常看好,将来发展的趋势、业务量都有非常大的潜力,实际上在星巴克工作完之后,我还是想找一个跟冷链相关的,我们做了很多咨询项目,冷链项目倒没有,最终还是码上配的模式和这个团队吸引了我,也让我重新回到冷链,对我来说也是很好的一个机会。
  第二个就是零担,我再谈一下刚才大家对物流的不同理解,包括物流、商流之间的关系。我自己进入这个物流行业是在1996年,大学毕业进入宝洁。当时可能是受美国人的影响,我一直在想逻辑学、数学怎么和物流能够等同在一起。美国人一直在讲,美国物流是怎么来的,他实际上是来源于军事的后勤。那么怎样能够进行有效的供给?他实际上认为他的车和仓库仅仅是一个资源,他会做好计划。所以宝洁在80年代、90年代的时候就和沃尔玛合作,他不拥有仓库,库全部是外包,宝洁只是来做整个供需的平衡。我把物流更多地定义为计算的科学,更多地是把效率发挥出来,降低那种来回的调货的存在。在这方面,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比欧美国家大很多,这里面有产业结构的问题,但另一方面,欧美国家在计算调配、计划方面确实比我们现在做得更精确、精细,减少没有必要的库存调拨,物流成本下降很多。
  我们「码上配」也不想拥有车,也不想拥有仓库,我们来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在哪里呢?码上配已经准确的找到了这个行业的痛点,那就是冷链零担门店交付市场。目前是在零担里面,我分享一个例子,之前在百胜餐饮,他也面临过很多难题,其中之一就是他的零担。虽然他在全国有很多DC,他也做了整合,货物先送到他的DC,即便有前面这两个条件,但是还是面临很多零散的冻货,到了终端餐厅的时候,发生很多温度问题,在这个时候就面临很多餐厅断货,拒收各种麻烦。
  接下来我就谈一下「码上配」,既然像百胜那么大的餐饮公司,他的零担当时解决起来都那么困难,「码上配」直接面对的中小客户在这些方面的问题点可能更痛。我是在一个月之前加入的,当时我和刘总这边谈的时候,码上配这边做的事情,正好是我们在百胜这边做过的整合的事情,我硬逼着供应商把广州的到货价变成了上海的供应价,合同物流,整车为主,实现第三方物流定制,我们其他方面不做,仅仅把这个事情做好就可以成功,这是当时说服我最终加入这个团队的原因。
  冷链这个行业以合同型物流为主导(量身定制),而合同物流整车仅仅覆盖了30%的冷链物流市场。零担市场是非常大的,我们主要是解决70%的零担,我们怎么做呢?主要两面,我们会搭建一个冷链云,把我们的客户定单收集在一起,包括微信、APP、PC端多款下单入口,能够把市场当中的零担整合在一起,这些对于第三方物流公司来说是一个鸡肋,他的发货点都比较散,实际上他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另外也是想通过各地的一些整合,把三方物流和社会闲散车辆整合进来,实现一个对接。通过利用智能分拣和共配的方式把我们的零散货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实现超市、餐厅、社区、农贸市场等渠道的冷链零担共配共享服务。
0784784.jpg (138.93 KB, 下载次数: 0)
09:44 上传
  这是APP的一个界面,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在微信客户端搜索一下「码上配」,我们这里这个界面,现在包括收货方下单和发货方下单的两个入口,收货和发货两端客户都可以使用。收货端的话,比如一个小的餐厅,他可以自己寻找供应商,供应商大概的地址在哪里,他找到供应商的地址,他下一箱、两箱都可以,接下来坐等收货就可以了。「码上配」司机端,我们会跟踪他整个车辆的轨迹和实现全程温控可视化,通过对流程各个节点进行控制,让运作的整个过程尽在客户掌控之中,提高客户的体验度。
.jpg (194.46 KB, 下载次数: 0)
09:44 上传
  这边我们就想,这个概念可能大家都知道,这边只是画了一个图,原先很多物流商在解决配送问题的时候,往往是因为货物比较小,它是实现区域化的一个传承线来搞,比如说A客户经过A物流公司,这样子一层层层下来,B通过他的公司通过他的层面走,这样走下来的话,如果按照公里数来算大概是1600公里,这边有一个码上配的平台,这个平台不做其他的,不拥有车,不拥有仓库,最终我们实现这几家客户,物流公司之后配送到我的整合的中心之后,实际上这种运作方式与我之前在百胜整合的概念是一样的,从这方面来说,大家可以看到它的效率提高很多,他的公里数下降很多,这个对于城市区域内是可行的,原先我在肯德基的时候,配送我们的车停在那边,旁边就可能是夏辉的车,他只要发一台车,到这个里面大致类似可以接受货的餐厅一次性配货,这个是效率最高的,所以我们想通过互联网实现这个共配。
  我们的四个优势,包括对服务的支撑,“四免一赔”服务保障,还有价格,价格我们希望实现整个全网冷链相对价格最低,包括便捷,这是我们自己提出来的优势,这里面还是要强调一个效率和体验,因为大家对于众包这种模式,美国提出这个概念,可能中间这个过程比较坎坷,这里面比较重要的,有的时候我们在片面的追求效率,你把成本降得更低的时候,利用社会闲散的产能,实际上你没有办法把客户体验和服务跟上去,这是一个大问题。我们现在这个平台,我们想承诺的一点,是能够实现标准化服务,以确保价格在全网相对较低的情况之下,能够把客户体验做好。
.jpg (117.22 KB, 下载次数: 0)
09:44 上传
  怎么做到这一点呢?就像前面说的,物流不仅仅是仓库和运输,如果仅仅是仓库和运输的话,原先我在星巴克经常有顾客跟我提,你星巴克既要奔驰的服务又要桑塔钠的价格,有些运输商可能会觉得我这个理由有点过分,站不住脚,实际上是可以通过规划、标准、效率、共配和来往闭环来实现,所以我们希望通过互联网、通过大数据来实现零担共配的模式,首先我们要建立一个标准的物流产品,在时间、提配循环、包装、价格、班车路由和同城网格等方面建立一个标准,正如图上所示,然后物流团队严格按照这个标准有纪律的执行,为市场和客户创造一个稳定的冷链零担班车模式,我们称之为码上配DOC(Delivery&&Of Certainty),即为创造交付的确定性。只要有纪律的坚持执行规划标准的原则,我们就一定能为客户创造效率和体验的双重价值,所以供应链物流最核心的是确定性,而并非绝对低价、快和灵活。优化存量效率,激活增量需求,有多少客户因为缺乏高频小量的物流产品支持,而放弃和丧失了销售机会和销售渠道。DOC创造交付的确定性,是为客户创造效率和体验双重价值的关键,更是码上配零担共配的产品精神。
  谢谢大家。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2016超星创新创业考试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6超星创新创业考试答案
上传于||文档简介
&&超​星​慕​课​创​新​创​业​考​试​答​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市场营销学》试题及答案3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市场营销学》试题及答案3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钓线组的正确搭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