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微商天天晒收入真的吗12万元以上要加税?是真的吗

&&&&“以上算高收入人群”、“高收入群体可能要加税”,上周日一则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专家称,这是一种误传。新京报记者查询官方文件发现,官方并没有明确指出12万元以上算高薪人群。
——访大兴安岭地委书记贾玉梅
——访黑龙江省九〇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院长祁福利
——访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人大代表周晋
——访通河县县委书记刘长河
黑龙江天锦食用菌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静接受记者采访 佟俊龙 摄中华网黑龙江频道讯(吕丹丹张梦怡)色泽黑亮、香嫩爽滑的黑木耳,品类繁多、肉厚汁多的野生蘑菇,香气四溢、回味无穷的各类干果,精挑细选、精美高端的礼盒产品
--访九三集团副总经理牟欣伦
——访黑龙江千丽灯饰运营中心总经理张秀华流水潺潺,琴音绕梁,在千丽灯饰黑龙江运营中心中,无论是琳琅满目的灯具,还是大气磅礴的装修,都让我们领略到了高端灯饰的与众不同
——黑龙江腾驰新能源汽车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洪钰年收入12万是高收入要加税? 财政部专家:纯属谣言_大同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81,680贴子:
年收入12万是高收入要加税? 财政部专家:纯属谣言收藏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专家:年收入12万元是高收入人群纯属谣言!】近期个税改革再度成为热点,针对有观点称“年收入12万元以上被定为高收入群体,要加税”,多位熟知个税改革的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专家24日对新华社记者回应说,这一观点是误读,纯属谣言,12万元不是划分高低收入人群的界限。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义务人自行申报早在2006年就开始执行了,不是什么新鲜事,也不是任何加税的意思。(记者韩洁、申铖)
安全简单的在线酒店预订预订安全可靠, 无手续费.100余万酒店优惠订!多数客房免费取消,到店付款,24h全球中文服务,价格更放心!
国务院一则最新文件要求个人所得税改革(下称“个税”)要发挥收入调节功能,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一时间,怎样来界定高收入者成为舆论热点,其中年薪12万元以上被认定为高收入者声音最大,这意味着这部分人群将是税务机关未来加大税收调节的重点对象。不过,多位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专家认为年薪12万元并非是科学的高收入标准,国家也并未公布高收入者标准。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税改革路径应是改革的焦点。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给出了未来一段时间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顶层设计方案,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科研人员、小微创业者、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基层干部、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体将分类施策。《意见》提出,健全包括个人所得税在内的税收体系,逐步建立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进一步减轻中等以下收入者税收负担,发挥收入调节功能,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个税出台的初衷是调节高收入人群,缓解因社会收入分配不公造成的矛盾,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个人和家庭的收入不再单纯地依赖工资薪金收入,呈现出 多元化和隐形化的特征。而个税改革由于种种原因明显滞后于这种收入格局变化,相关制度设计存在缺陷和问题,使个税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发挥十分有限。何为高收入者成为市场关注焦点。此前年收入12万元被普遍认为是高收入者界定标准。早在2006年,国家税务总局要求对高收入者实行自行申报纳税,标准之一正是个人年收入12万元以上。2010年,国家税务总局再度发文称,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是纳税人的法定义务,是加强高收入者征管的重要措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培林告诉本报记者,目前中国官方并没有明确的收入划分标准。对于当前12万元是否仍属于高收入者界定标准,专家有不同看法。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对本报记者表示,年收入12万元在大城市里连中产阶级都不一定算得上,当然这个收入标准各地情况会有差别。普华永道中国个人税务咨询合伙人张健菁称,年收入12万元从全国人口基数来看,收入应该是偏上。但如果从北上广深和重点二线城市来看,多数人收入达到这个数字,但同时这些人在大城市生活压力也大,买房、租房、教育等各类支出相比中小城市要高,因此界定高收入水平应该与所处地方相挂钩,实际操作中地方税务局的执行标准可以浮动。中国社科院财税研究中心研究员闫坤曾撰文认为,2011年之后提高个税起征点的改革使高收入者增加纳税、低收入者减少缴税的效应却只限于工薪阶层。其中“劫富”效应不明显,比如,将年收入12万以上定义为高收入群体,这种设置标准偏于老化,对真正的富豪征税效果不明显。杨志勇认为,其实这一轮个税改革的焦点应该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方向。以综合与分类相结合为目标的个税改革,将对现行11项分类所得中的劳动所得进行适当归并为综合所得,逐步建立“基本扣除+专项扣除”的税前扣除制度,包括子女教育、职业教育、首套住宅按揭贷款利息等逐渐被纳入专项扣除项目。适时引入家庭支出申报制度,优化税率结构。不过,要实现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税改革目标,还需要做不少基础工作,尤其是收集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意见》也提出,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 统。在确保信息安全和规范利用的前提下,多渠道、多层级归集居民和非居民个人的收入、财产等相关信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创新收入监测方式方法, 提升居民收入信息监测水平。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年入12万以上要加税属谣言 我国从未定义高收入群体|高收入|年收入|加税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年入12万以上要加税?专家:纯属谣言!
  分析指出,高收入群体内部的税负水平存在不公平现象,不宜简单划一地调高或降低其税负
  ◎每经记者 李彪
  近日,个税再次成为舆论热点,有媒体称,“年收入12万元以上被定为高收入群体,要加税!”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多位财税专家后发现,这可能是一种误读。第一,世界各国从来都没有对高收入群体进行过严格定义,我国当然也没有;第二,前述观点的依据是,2006年,国税总局曾要求对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实行自行纳税申报制度。也就是说,12万元仅仅是自行申报个税的一个分水岭,跟是否属于高收入群体并不搭边。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小鲁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随着近年收入的不断增长,对于很多来说,年收入12万元已经不算什么了。新华社昨日(10月24日)也刊文指出,多位财税专家表示,“年收入12万元以上被定为高收入群体,要加税”的观点纯属谣言。
  此外,有分析指出,高收入群体内部的税负水平存在不公平现象,解决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划一地调高或降低其税负水平。
  我国从未定义高收入群体
  这波关于个税的舆论热潮,还要从上周五(10月21日)说起。
  当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健全包括个人所得税在内的税收体系,逐步建立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进一步减轻中等以下收入者税收负担,发挥收入调节功能,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
  由于《实施意见》提到,“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因此,便有观点认为,国家可能要对高收入群体加税。
  同时,由于在2006年,国税总局曾要求对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实行自行纳税申报制度。2010年,国税总局再度发文称,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是纳税人的法定义务。因此,“年收入12万以上”也被很多人误认为是官方界定的高收入群体的标准,并由此引发了广泛争议。
  在北京工作多年,年收入近20万元,但仍然在为买房而苦苦奋斗的张明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三、四线城市年收入12万元或许能算是高收入,但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靠这个收入买房那是奢望。
  那么,到底年收入多少才算是高收入者?官方对此是否划定了明确的界限呢?
  对此,王小鲁指出,官方并未对高收入群体进行过明确界定。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斌也向记者表示,国税总局上述文件只是对加强纳税人自行申报提出要求,加强对税收的征管,并没有将年收入12万元和高收入者联系在一起。事实上,官方从来没有在法律上对高收入者进行过界定。
  此外,有分析指出,《实施意见》的说法是,“发挥收入调节功能,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既然是“调节”,就存在调高与调低的方向选择问题,可能并不会“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毕竟《实施意见》对于中等以下收入者,是直接表示,要进一步减轻其税收负担。
  专家:个税“控高”不能一刀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此次舆论对于“高收入加税”的敏感反应并非没有缘由。事实上,在“提低、控高、扩中”的收入分配改革主线下,控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有观点认为,中国当前高收入群体的税负相对较轻。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采用的是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其中对工资、薪金所得适用3%~45%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对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所得实行5%~35%的5级超额累进税率;对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
  张斌指出,“中国当前高收入群体的税负相对较轻”的说法需要辩证看待,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目前我国的高收入群体存在内部税率上的不公平。比如,在同样的个人收入情况下,如果一个人所有的收入都是工资薪酬,按照45%的累进税率交税,税负就偏重;但在其收入来源多元化的情况下,便会出现其纳税的整体税率只有35%或者20%的情况。而目前,我国许多高收入群体的收入来源都不是单一的。
  张斌建议,现在的核心并不是提高名义税负,而是要通过完善税制,推行综合制,实现税负公平。同时,借助于税制的完善,使税负偏轻的高收入者税负上升,税负偏重者税负有所下降。
  王小鲁也表示,当前一般性财产收入主要集中在高收入群体,其多数情况下的整体税率是20%,远低于工薪阶层中相对高薪阶层45%的税率。同时,工薪收入以外的收入,逃税的可能性也会比较大。
  除了税率问题外,记者注意到,综合所得税也一直是各方热议的话题。
  目前,中国已多次上调工薪所得税的费用减除标准。对于要不要再提高个税起征点,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今年3月公开表示,简单地提高起征点是不公平的,一个人月薪五千块日子可以过得不错,但如果还要抚养孩子和赡养老人,就会非常拮据。所以统一减除标准本身就不公平,在工薪所得项下持续提高减除标准就不是一个方向。
  对此,王小鲁表示,如果以个人分项征税变为综合个人所得税体系,便可以使税负不公平的问题得到一定改善。现实中可能会出现一个人收入很高,但一家人收入并不高的现象。届时,这部分人或可按家庭实际情况来界定税率标准,这样更合理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实施意见》中也提出,要健全包括个人所得税在内的税收体系,逐步建立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但不可否认的是,综合所得税核算方法将更加复杂,对于何时可以实施,官方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时间表。
  “个税改革现在确实很迫切,我国是在各种约束下推行改革,要循序渐进。”张斌指出。
责任编辑:陈永乐
以中国房地产目前的体量和金融体系应对内外冲击比较脆弱的弹性和韧性而言,摔不起大跟头。因为那将是巨石坠落、山呼海啸、炉心熔毁般的。对管理层来说,面对复杂局面已别无选择,没有退路。
若干年后,中国城市可能出现类似中国乒乓球队那样的“在世界拿名次容易,在中国拿名次难”的局面。中国的一线,我们假定只能在5个以内。除了北上广深,下一个是谁,我觉得是杭州。
未来两个季度内,住房相关消费有望保持强劲;房价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也可能会在接下来的4~5个季度内对消费产生一定的提振作用。因此,我们预计可选消费的恢复性增长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地产降温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负面影响。
这几年下来,因为房价涨幅过大,实际上许多人都会发现,干什么工作都不如买套房。因此真正决定财富的,是是否买房,多早买房,买了多少房。要体现财富再分配,应该是让那些持有多套房产的人多纳税。这样才合理,不是吗?“年收入12万元以上要加税”是误读-阳江日报数字报
星期二 出版
| 页面概览 |
财税专家回应个税改革热点问题
“年收入12万元以上要加税”是误读
阳江日报封面01“年收入12万元以上要加税”是误读年收入12万元要加税?_凤凰资讯
年收入12万元要加税?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期,有观点称“年收入12万元以上被定为高收入群体,要加税”,引发社会对个税改革的关注。
原标题:年收入12万元要加税?近期,有观点称“年收入12万元以上被定为高收入群体,要加税”,引发社会对个税改革的关注。多位熟知个税改革的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专家24日对记者回应表示,这一说法是误读,纯属谣言。年收入12万元并非划分高低收入人群的界限,不存在以年收入12万元为分界加税的情况。年收入多少属于高收入者近期,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明确,对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科技人员等七类群体,推出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政策。其中提出,要进一步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这项政策提及的“高收入者”,按什么标准来确定?有舆论认为,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属于高收入群体,将是个税改革中重点调节的人群,这意味着年收入超过12万元以上群体个税将增加。记者采访了解到,“年收入超过12万元以上属于高收入者”的说法,源于从2006年开始实施的个税申报制度。根据个人所得税申报相关规定,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应自行办理纳税申报。业内专家介绍,在个税申报政策制定时,年收入超过12万元的,确实是收入比较高的群体,如申报实施第一年,全国仅有168万人申报。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李万甫介绍,当时选择年收入超过12万元的群体进行纳税申报,是为后续个税改革进行试点探索积累经验。年收入12万元,并不涉及高低收入人群划分界限。那么,年收入多少才属于高收入者?长期跟踪个税改革的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孙钢说,在中低收入和高收入的划分上,国际上及我国均没有法律确定的标准,税法上也从没有确定过高收入的标准。“我国不同人群和不同地区收入存在差距,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只是相对概念,不是绝对概念。”以个税最高税率适用群体为例,我国适用于个税45%以上税率的,为年所得96万元以上群体,是我国去年城镇职工平均收入的15.5倍;美国适用最高39.6%税率的,是年所得40万美元以上群体,约为美国人均收入的9.3倍。个税改革将怎么改“当前公众对高收入者标准的关注,背后原因在于个税改革进展慢。”孙钢说,个税改革后,也依旧会按照税率表征税,因此今后各收入群体中,税收如何调节收入分配,还得以个税改革后推出的税制为准。业内专家介绍,个税改革总的原则是“增低、扩中、调高”,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收入者比重,降低中等以下收入者的税收负担,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力度。在降低中低收入税负中,最主要的方式并非提高个税起征点,而是增加扣除项。“3500元的个税起征点,实际上就是工薪所得基本扣除额。”李万甫表示,下一步个人所得税改革中,将通过建立基本扣除+专项扣除机制,适当增加专项扣除,进一步降低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如在现行3500元和三险一金基础上,今年起已在31个城市试点商业健康保险扣除政策,下一步还将开展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根据社会配套条件和征管机制的完善程度,适当增加专项附加扣除。李万甫等专家介绍,个税改革下一步重点或将是增加家庭扣除项。当前经常出现一个人赚钱,承担全家子女教育、房屋贷款、老人赡养等家庭支出。因此,今后将考虑将一部分教育、房贷、养老等支出,纳入扣除项,使税制政策更加合理。今年全国两会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曾对个税改革介绍,个税综合计税研究内容,将包括满足基本生活的首套住宅按揭贷款利息扣除,抚养孩子费用扣除,个人职业发展、再教育费用扣除等。据了解,由财政部等部门起草的个税改革方案,在今年两会前就已提交国务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朱青说,个税修改要经过法律程序:首先国务院要拿出修改草案,然后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由于个税是直接税,而且关系到千家万户,所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很可能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讨论,还要在网上征求意见,最后再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目前,个人所得税属于按月征收。朱青介绍,实行综合分类相结合的个税,需要按年申报纳税,所以最好从一个自然年度(纳税年度)开始实行新的个税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快也要从日开始实行。个税改革还面临哪些难点不少受访专家指出,按综合分类相结合方式实施个税改革后,在调节二次分配、个税实际征管等方面还存在三方面突出难题:——个税占比偏低难以发挥调节作用。孙钢等专家表示,目前个税占税收总比重过低,在发挥调节收入、解决分配不公方面的作用仍不突出。据介绍,2015年我国个税总额为8616亿元,占税收的比重只有6.3%。专家建议,个税改革要进一步完善二次分配的作用,通过税改促进社会消费和经济增长。——大量现金交易难以纳入监管,税收征管能力仍存漏洞。专家表示,以个税为代表的所得税,由于需要掌握纳税人详细收入、开支等涉税信息,才能准确核算纳税所得,避免偷税漏税,这对税收征管能力要求更高。李万甫表示,由于当前仍然存在大量现金交易等情况,因此个人收入和申报的精确确认还难以做到。此外,部门和区域间信息孤岛的问题,也使税务机关难以全面掌握实际的信息。——高收入群体征管仍存漏洞。中山大学财税系教授林江表示,社会上有把个税认为是征收工资税的说法,主要是工薪阶层主要采用企业代扣代缴和税务部门核查的办法,但一些企业高管等高收入群体却可以把个人支出纳入企业成本,规避个税缴纳。李万甫表示,高收入群体个税跑冒滴漏,需要完善政策,加快建设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既要鼓励社会财富积累和勤劳致富,也要堵住偷税漏税的漏洞。专家表示,个税改革很难一步到位。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说,个税改革社会敏感度高,改革关键要形成社会最大公约数,坚持“开门立法”,制定大多数人能接受的方案,从而提高公众对税法的遵从度。(据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468467
播放数:685805
播放数:258881
播放数:5808920
下列哪项不能防止电脑辐射?
对啦,马上看美图~
答对才能看美图哦~
不对,再猜猜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年收入12万元以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