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办理农商银行金卡办理条件城乡一折通是国家要求办理的吗

成都农商银行&&“城乡一卡通”的实践
成都农商银行
“城乡一卡通”的实践
——记成都农商银行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建设
&&曾和树从祖辈开始一直住在新都军屯镇白碾村。老一辈的人手头有点儿钱,就藏到柜子背后的土墙缝儿里头。到他这一辈就不同了,想存钱取钱,手持成都农商银行的天府银联卡,到家门口的农商行网点转账存取钱很现代很方便。2005年前要到乡干部那里领的粮食直补、养殖和退耕还林补贴等现金,从2006年起打到存折上,而现在也已经用银行卡发放了。
&&180万农户都有了银行账户
&&曾和树感受到的这些改变,源于一场变革。
&&与城市相比,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一度严重缺失。于是,一个覆盖全市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启动。其中成都农商银行的贡献不可磨灭:2006年5月,成都市实现了对全市农户的粮食直补代发工程,成都农商银行为180万农户开立的粮食直补账户成为重要载体,用以发放粮食直补以及其他各类政府补助,初步建立了财政补贴资金代发平台,每年为全市约180万户农户代理发放粮食直补等各类财政资金补贴。截至2010年底已累计代理发放粮食直补等补贴1574万笔,金额15.4亿元。通过银行账户发放粮食直补,大大降低了基层政府的工作负担,也减少了现金的流通环节,让农户们更放心。
&&不再经乡干部手 补贴资金直接到账
&&2009年1月份,配合《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在粮食直补代理发放的基础上,成都农商银行进一步推行“城乡一折通”、“城乡一卡通”,将农村粮食直补、农资综补、耕保基金代理发放、退耕还林补贴等各类补贴通过一个账户实现,还专门开发了跨部门的耕保基金共享系统,并实现与市国土局和市社保局的联网。农户能实现就近支取查询耕保基金、缴纳社保,让广大农户真正享受到城乡均等化的金融服务。截至日,已为169.47万户发放耕保基金19.66亿元,基本对全市所有农户做到了全覆盖。
&&“以往到乡干部那里领的粮食直补、养殖和退耕还林补贴后,再打到存折上,现在都通过银行卡发放了。”在成都农商银行耕保基金代发工作点之一的新都军屯镇白碾村,村支书刘洪福提到了代发耕保基金前后的变化。实行耕保基金代发以前,补贴发放都是通过财政拨款到乡镇以后,再由乡镇将现金发放到各个村委,然后由村支书、会计将现金发放到各个农户手上。这种繁琐的程序,降低了款项发放效率,浪费了行政资源,还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
&&成都农商银行推行耕保基金、粮食直补和农资综补“城乡一折通”(城乡一卡通)后,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现在农户发放钱款都是通过银行账户,农户钱款发放前公示,有错先提出改正,签字确认后由成都农商银行直接代发款项,保证了发放款项的效率,节约了时间。农户对于自己应得的款项比较清楚,也更放心。而且钱存放在银行里面比较安全,需要使用的时候再取出来,还可以有利息。农户在享受金融服务的同时,金融意识也增强了,储蓄观念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实现社保直接缴
&&目前,成都农商银行共建立营业网点628个,在乡镇级有383个,基本覆盖了全市每个乡镇。在全市有ATM机270台,同时农商银行正在进一步加大ATM、多媒体查询终端等自助设备的布放,计划将在全市每个乡镇布放ATM机和多媒体查询终端,切实扩大在乡镇的覆盖面。
&&在此基础之上,成都农商银行还开通了人民银行支付系统、专门为农民工朋友量身订制的“民工汇”结算业务、电话银行、银保通,为许多企业、单位提供代缴、代付服务,并实现数据的实时交换,网上银行也已上线,能从各方面满足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
&&在努力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同时,成都农商银行还积极完善业务功能,粮补、综补等各类补贴资金以及社保、医保等社会福利保障资金都将通过“城乡一折通”、“城乡一卡通”发放和缴纳,水、电、气费等代扣也可通过该银行账户办理,在实现电子账户支付功能基础上,初步具备政府应用功能;在与市国土局、市社保局联网后,还完善了相应的查询与管理功能。成都农商银行的目标就是以“城乡一卡通”为基础,借助先进的网络服务功能,依托成都农商银行的密集网点,扩大覆盖使用范围,发挥银行卡的支付结算和服务功能。
&&在金融服务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更方便、快捷的“城乡一卡通”也逐步向农户发放。以前只会用存折的农村居民,现在也开始逐渐懂得用银行卡更方便地打理自己的金融生活了:ATM机上刷卡取钱,进城购物刷卡付款,直接转账给外地读书的子女,通过“民工汇”把打工挣的钱直接打到家人的卡上。
&&曾和树说,以后有闲钱了,也想买点儿基金或者理财产品。
&&城里人能享受到的先进金融产品与服务,就这样通过成都农商银行一步步的努力,逐步渗透到每个农户的生活中。
&&把农村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作为自己的责任,成都农商银行的努力正在使农民享受现代科技的进步以及社会发展带来的便捷化金融服务,为提升农村农民自身的金融意识,方便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打造城乡一体化、金融服务的均等化而积极努力。采写
廖先军 刘华
&&&&&&&&&&&&&&&&&&&&&&&&&&&&&&&&&&&&&&&&&&&&&&&&&
-----转自《成都日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转载]成都农商银行“城乡一卡通”的实践
成都农商银行
“城乡一卡通”的实践&
——记成都农商银行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建设
&&曾和树从祖辈开始一直住在新都军屯镇白碾村。老一辈的人手头有点儿钱,就藏到柜子背后的土墙缝儿里头。到他这一辈就不同了,想存钱取钱,手持成都农商银行的天府银联卡,到家门口的农商行网点转账存取钱很现代很方便。2005年前要到乡干部那里领的粮食直补、养殖和退耕还林补贴等现金,从2006年起打到存折上,而现在也已经用银行卡发放了。
&&180万农户都有了银行账户
&&曾和树感受到的这些改变,源于一场变革。
&&与城市相比,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一度严重缺失。于是,一个覆盖全市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启动。其中成都农商银行的贡献不可磨灭:2006年5月,成都市实现了对全市农户的粮食直补代发工程,成都农商银行为180万农户开立的粮食直补账户成为重要载体,用以发放粮食直补以及其他各类政府补助,初步建立了财政补贴资金代发平台,每年为全市约180万户农户代理发放粮食直补等各类财政资金补贴。截至2010年底已累计代理发放粮食直补等补贴1574万笔,金额15.4亿元。通过银行账户发放粮食直补,大大降低了基层政府的工作负担,也减少了现金的流通环节,让农户们更放心。
&&不再经乡干部手 补贴资金直接到账
&&2009年1月份,配合《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在粮食直补代理发放的基础上,成都农商银行进一步推行“城乡一折通”、“城乡一卡通”,将农村粮食直补、农资综补、耕保基金代理发放、退耕还林补贴等各类补贴通过一个账户实现,还专门开发了跨部门的耕保基金共享系统,并实现与市国土局和市社保局的联网。农户能实现就近支取查询耕保基金、缴纳社保,让广大农户真正享受到城乡均等化的金融服务。截至日,已为169.47万户发放耕保基金19.66亿元,基本对全市所有农户做到了全覆盖。
&&“以往到乡干部那里领的粮食直补、养殖和退耕还林补贴后,再打到存折上,现在都通过银行卡发放了。”在成都农商银行耕保基金代发工作点之一的新都军屯镇白碾村,村支书刘洪福提到了代发耕保基金前后的变化。实行耕保基金代发以前,补贴发放都是通过财政拨款到乡镇以后,再由乡镇将现金发放到各个村委,然后由村支书、会计将现金发放到各个农户手上。这种繁琐的程序,降低了款项发放效率,浪费了行政资源,还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
&&成都农商银行推行耕保基金、粮食直补和农资综补“城乡一折通”(城乡一卡通)后,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现在农户发放钱款都是通过银行账户,农户钱款发放前公示,有错先提出改正,签字确认后由成都农商银行直接代发款项,保证了发放款项的效率,节约了时间。农户对于自己应得的款项比较清楚,也更放心。而且钱存放在银行里面比较安全,需要使用的时候再取出来,还可以有利息。农户在享受金融服务的同时,金融意识也增强了,储蓄观念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实现社保直接缴
&&目前,成都农商银行共建立营业网点628个,在乡镇级有383个,基本覆盖了全市每个乡镇。在全市有ATM机270台,同时农商银行正在进一步加大ATM、多媒体查询终端等自助设备的布放,计划将在全市每个乡镇布放ATM机和多媒体查询终端,切实扩大在乡镇的覆盖面。
&&在此基础之上,成都农商银行还开通了人民银行支付系统、专门为农民工朋友量身订制的“民工汇”结算业务、电话银行、银保通,为许多企业、单位提供代缴、代付服务,并实现数据的实时交换,网上银行也已上线,能从各方面满足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
&&在努力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同时,成都农商银行还积极完善业务功能,粮补、综补等各类补贴资金以及社保、医保等社会福利保障资金都将通过“城乡一折通”、“城乡一卡通”发放和缴纳,水、电、气费等代扣也可通过该银行账户办理,在实现电子账户支付功能基础上,初步具备政府应用功能;在与市国土局、市社保局联网后,还完善了相应的查询与管理功能。成都农商银行的目标就是以“城乡一卡通”为基础,借助先进的网络服务功能,依托成都农商银行的密集网点,扩大覆盖使用范围,发挥银行卡的支付结算和服务功能。
&&在金融服务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更方便、快捷的“城乡一卡通”也逐步向农户发放。以前只会用存折的农村居民,现在也开始逐渐懂得用银行卡更方便地打理自己的金融生活了:ATM机上刷卡取钱,进城购物刷卡付款,直接转账给外地读书的子女,通过“民工汇”把打工挣的钱直接打到家人的卡上。
&&曾和树说,以后有闲钱了,也想买点儿基金或者理财产品。
&&城里人能享受到的先进金融产品与服务,就这样通过成都农商银行一步步的努力,逐步渗透到每个农户的生活中。
&&把农村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作为自己的责任,成都农商银行的努力正在使农民享受现代科技的进步以及社会发展带来的便捷化金融服务,为提升农村农民自身的金融意识,方便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打造城乡一体化、金融服务的均等化而积极努力。
&&&&&&&&&&&&&采写
刘华&&&&&&&
&转载《成都日报》日第2版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农商一折通存折可以绑定微信吗_百度知道多媒体数字报--文明之花开满太极城乡
通版阅读请点击: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
文明之花开满太极城乡
——旬阳农商银行创建国家级文明单位纪实
安康市委常委、副市长梁志坚来旬阳农商银行调研指导工作。
旬阳农商银行开展职业精神与传统文化培训。
旬阳农商银行董事长刘连根深入农户坚持助农POS村村通工作。
董事长刘连根为旬阳农商银行金融便民服务站揭牌。
旬阳农商银行向联建村捐赠电教设施。
旬阳农商银行服务功能齐备、整洁明亮的营业大厅。
旬阳农商银行关爱儿童进校园活动。
文明单位奖牌。
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获“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称号。&&&&图/文&刘连根&杨才文&单永昌 &&&&旬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巴山区东段。东邻白河县,南接平利县,西连安康市汉滨区;北与镇安县、湖北省郧西县接壤。全县45万人,县境南北长约82公里,东西宽约79公里,周长约390公里。县城位于汉江、旬河交汇处,新城区沿旬河西岸向上扩展延绵几公里,北段为县城老城区,因旬河入汉江处呈“S”形,故今又称“太极城”。 &&&&日,旬阳农商银行的成立,标志着历经60多年发展历史的旬阳县农信社实现华丽转身。公司由辖内2007名自然人、企业法人和自愿入股职工组成,下辖16个支行、21个分理处,在岗员工328人。 &&&&近年来,旬阳县农商行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采取有力措施,对广大干部职工进行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充分调动了全社员工创建国家级文明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4月27日,在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旬阳农商银行董事长刘连根郑重接过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奖牌。这是该行继荣获全国支农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和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之后的第四项国家级荣誉。据其介绍,他们在巩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创建成果基础上,通过“六抓”不断丰富精神文明建设载体,进一步提高了城乡金融服务水平。截至日,各项存款余额63.2571亿元,较年初净增6.0236亿元,占县域市场的59.41%;各项贷款余额46.3799亿元,较年初净投放2.5261亿元,占县域市场的62.40%。 &&&&抓组织领导,创建活动保障有力。文明单位建设能否扎实开展,关键在领导,重点在观念。自2011年创建工作开始,该行领导班子换了两任,而每次调整该行都及时组建新的创建文明单位领导小组,保证了不因班子交替、人员更换而使创建工作受阻或中断。每届都是董事长任创建工作组组长,各部室及党、团、工会负责人为成员,层层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制,坚持创建工作与业务经营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制定了志愿服务、道德讲堂、读书学习、文明有礼培育、勤俭节约、“我们的节日”、文明风尚传播、文体活动、帮扶共建、优质服务、环境建设等方案。编印了《全国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手册》、《经营管理手册》、《精品网点、服务明星创建资料汇编》、《创先争优活动文件汇编》等,全员人手一册,随带随用。全员签订全国文明创建、文明餐桌倡议书和“遵道德讲文明、做文明公民”承诺书,广泛参与创建活动,创建工作有遵循、有依据、有安排、有保障。 &&&&抓思想教育,文明观念深入人心。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学习宣传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字陕西精神、16字安康精神”和“讲文明·树新风”方面的公益广告,以及行业核心文化等内容以“文化墙”、“文化长廊”、宣传画册、电视宣传等形式育己育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加大全员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常态化开展“一季一书”读书竞赛活动、“业务技能比赛”、“业务知识竞赛”和“标准化服务督导培训”,全员学理论、学业务、学技能,比超赶帮,创先争优的良好风气愈发浓厚。加强员工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教育,举办全员职业素质与职业理念培训,开办以“五个一”流程、“六个我”形式、“四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讲堂”,全员学唱“道德歌”、诵读“道德经”,在干部职工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全员争当爱岗敬业的标兵、干事创业的先锋、勇于奉献的模范。在精神和道德力量的感召下,员工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抓民主管理,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不断健全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三会一层”法人治理结构,把依法治行、合规经营当成自我约束、稳健发展的基本准则,以法律制度引导并规范经营行为,建立了200多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并加大行务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加强法制教育和优秀文化建设,开展经常性的作风整顿,坚决抵制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以“政府放心、客户满意、科学发展”为目标,深入开展规范化、标准化服务,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强化服务手段,丰富服务内容,提高了规范化服务水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先进典型争相涌现,行风评议、群众测评满意率达93.6%,连续七年被县人大授予人民满意单位。 &&&&抓文体卫生,形象能力日益提升。大力开展卫生、环境、服务“创优评差”活动,做到内务管理规范有序,内外环境清洁整齐、文明服务优质高效。扎实推进精品网点创建,全行统一配备带有旬阳农商银行标识的垃圾桶、饮水机、报刊架、雨伞架,逐网点量身定做监督牌、制度牌、一米线、文化墙等服务设施;对办公生活区绿化、美化,不断完善五小设施,为职工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生活、健身娱乐环境;班前晨会、晨练制度,“四害”灭杀、健康教育措施有效落实,环境卫生整洁。全行38个网点均达到“标准化、形象化、安全化”。广泛参与并大力开展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党章知识竞赛、庆“五一”、“七一”、“十一”文体活动,“我的梦·中国梦”、“服务成就梦想”演讲比赛、“一季一书学习成果演讲比赛”、唱响中国梦大合唱和“农商银行杯”职工运动会等,极大丰富了职工精神文化生活,职工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抓志愿帮扶,勇担企业社会责任。成立学雷锋、反洗钱、双创和抗洪抢险4个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送戏下乡、精准扶贫到边远农村、关爱儿童进校园、党员帮困进社区、金融知识进企业、捡拾垃圾进景区、慈善救助进协会等志愿服务活动。扎实开展“三问三解”党群干群连心工程、支部联建帮村、党员结对联户连心帮扶和帮困助学,出资5万元帮助双河社区四组硬化连户路400米,选派3名干部职工进驻双河镇竹园村开展精准扶贫,出资8万元平整硬化了该村学校操场,重新购置了电教设施和课桌椅,积极协调县交通局、水利局,修通了一座便民桥,让100余户农家吃上了自来水。近年来,向灾区、向社会捐资捐物累计300余万元,社会、经济效益和行业品牌形象大幅提升。 &&&&抓经营管理,业绩指标遥遥领先。深入推进“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阳光信贷”和“富民惠农金融创新”三大工程,以及农村支付结算“通达工程”,积极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宣传月”活动和“百家企业”调研走访活动,不断完善农户评级授信、授信通知、贷款公示信贷支农“三项制度”,创新个体工商户、劳务大户“信用共同体”贷款,2014年累计投放贷款37.6亿元,全部投向实体经济。深化金融服务创新,全省首家成立“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贷款三大中心,首家实现惠农资金兑付中心“一折通”,全省率先实现自助银行服务“镇村通”,全市首家开通电子银行业务,公务卡、校园卡、健康卡、农民工特色卡等一系列惠民工程,加快了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普惠制金融服务体系、“民生金融”建设步伐,经营业绩持续位列全省前茅;连续三年获评全省支持县域经济发展A类优秀单位;近三年被中央电视台、金融时报、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安康日报等中省市主流媒体宣传报道200余次。 &&&&新起点,新征程,新梦想,新常态。旬阳农商行人将继续沐浴精神文明的春风,用他们的不懈追求和辛勤付出,绘就发展的新蓝图,朝着打造现代流程银行和标杆银行的目标阔步迈进。
陕西传媒网
陕西省委宣传部
陕西省委网信办
陕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
新闻热线:029-
商务合作:029-
本网站由陕西传媒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陕西日报网络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办理农商银行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