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陶勒盖 宣讲特勒盖水泥厂怎么走

各地社科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社会科学院
天津社会科学院
河北社会科学院
山西社会科学院
辽宁社会科学院
吉林社会科学院
黑龙江社会科学院
上海社会科学院
江苏社会科学院
浙江社会科学院
安徽社会科学院
福建社会科学院
江西社会科学院
山东社会科学院
河南社会科学院
湖北社会科学院
湖南社会科学院
广东社会科学院
广西社会科学院
海南社会科学院
重庆社会科学院
四川社会科学院
贵州社会科学院
西藏社会科学院
陕西社会科学院
甘肃社会科学院
宁夏社会科学院
新疆社会科学院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
内蒙古政府网
内蒙古新闻网
内蒙古社科规划办
内蒙古科技厅
内蒙古财政厅
内蒙古人事厅
CNK1数据库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鄂伦春自治旗文化大旗建设调研报告
------------------------------------------------------------
六、鄂伦春自治旗文体广电事业的发展情况
&&& 1.鄂伦春旗体育事业的发展
&&& 鄂伦春旗体育运动是由传统的射击、摔跤、骑马等单一化向篮球、足球、乒乓球、田径、举重、速滑、体操等多元化发展的。1972年,鄂伦春旗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下设办公室,编制2人。这标志着鄂伦春旗体育事业走向正规化、多元化和规范化的轨道。1975年,鄂伦春旗业余体校的成立,使各民族体育爱好者有了自己的体育训练基地,为旗体育运动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1980年,体委由旗人民政府直接领导。1981年,上级拨专款60万元,在阿里河镇建起了能容纳近千人的体育馆。该馆的落成不仅能进行篮球、排球、乒乓球、网球、羽毛球、气枪射击等项目的训练和比赛提供了良好的场所,而推动了全旗体育事业向着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1984年体委归属旗教育局,设立体育办公室。1985年成立老年体育协会隶属旗文化体育局。1987年鄂伦春旗体育协会的成立,使全旗体育运动走向了更加成熟和完善的阶段。1995年,旗体育运动委员会并入旗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1996年调整为鄂伦春旗文化体育局,内设群众体育股,下属有体育馆和9个乡镇文化站,并成立了鄂伦春自治旗全民健身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文化体育工作的旗政府副旗长担任,办公室设在旗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并在同年成立了鄂伦春旗成年人体质测定中心。1997年成立鄂伦春自治旗社会体育指导委员会。至2002年合并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有分管体育工作副局长1人,体育股干事1人,旗体育馆馆长1人,副馆长1人,职工13人,专职教练员3人,9个乡镇文化站均配有1人专兼职体育干部。2004年,鄂伦春自治旗健身体育场所发展到205个,约占地30万平方米,其中篮球场99个,排球场3个,体育馆1个,综合房1个,健身房4个,台球房4个,田径场3个,小运动场5个,门球场9个,健身路径3条,非标准活动场地65个,三人篮球场3个。9个乡镇文化体育站均设有活动室,全部向社会开放。并每年举办全旗性大型体育比赛5次以上。
&& &①鄂伦春旗民族体育
&&& 鄂伦春旗的民族体育是以射击为龙头,带动其它民族体育项目全面发展。鄂伦春人的孩子7—8岁就开始摆弄枪支,10岁左右便随父兄出外游猎,在长年的狩猎生涯中练就了一身传统的、过硬的射击本领,并且代代相传。建旗后,旗政府特别重视射击这项运动的普及与提高,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射击运动员。1959年,鄂伦春旗一中的鄂伦春族学生葛畏烈被选送到内蒙古自治区射击队接受训练。同年9月,年仅16岁的葛畏烈在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上,1人打破小口径步枪立射和卧射2项全国纪录,被留在国家射击队。后来他曾先后到过12个国家比赛,连续得奖,为国家、为鄂伦春旗争得荣誉。代喜荣、双塔等在国际国内重大射击比赛中为鄂伦春旗赢得了荣誉。1964年,内蒙古体校派专人来到鄂伦春旗培训射击运动员。当年就有8人参加了内蒙古第五届射击比赛,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有三名运动员进入单项前6名,被留在内蒙射击队。
&&& 70年代以来,这一传统的体育项目得以普及和发展,鄂伦春旗并组建了“少年射击队”,从此,鄂伦春旗新一代神枪手在猎乡不断涌现。他们以优异的成绩冲出了猎乡,走向了全区。1986年6月,在自治区第六届运动会上,鄂伦春族女运动员阿兰茹在30发小口径步枪卧射中,以296环的优异成绩打破了自治区少年女子纪录,另一名鄂伦春族女运动员灵永也获得一枚金牌。近年来,这个射击队先后向内蒙古自治区和甘肃有关部门输送鄂伦春、达斡尔族等优秀运动员8名,先后35次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和呼盟射击单项、团体第一名。
&&& 一年一度的鄂伦春旗篝火节定为每年的6月18日,篝火节作为鄂伦春民族传统体育盛会,在青山环绕、绿水依傍的甘河畔举行,鄂伦春族体育健儿身穿节日的盛装积极投入到拉棍、扳腕、叉鱼、采集、射击、射箭、射弩、劲力绳、拉钓等项目竞赛中,这些是篝火节上不可缺少的体育项目。也是最受鄂伦春族群众喜爱的竞技活动,1995年篝火节增设有三个民族体育项目:迁徙、男能人、女能人,以体育竞技形式再现了鄂伦春人的狩猎生活。
&&& ②鄂伦春旗学校体育
&&& 鄂伦春建旗后,学校随之增加,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下,各学校相应地开展了各项体育活动。学校开设的体育课内容以田径、体操、球类和游戏为主,每周安排3节体育课,每学期各学校都举行多项的竞赛活动,全旗百分之九十的学校每年都举办田径运动会,中小学校分别成立田径等项目运动队。1998年——2005年,全旗中小学校有92所(不含企业学校),体育教师184名,至2004年体育达标率百分之百。优秀中学为百分之二十点一,小学百分之二十四点二七。
&&& 1951年——2005年全旗共举办13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3次中学生篮球赛,2次中学生乒乓球赛,1次中学生足球赛和达标赛,1届阿里河地区速滑对抗赛,参加8届呼盟中学生田径运动会,7届呼盟中学生篮球赛,举办了4届小学希望杯,4届中学生嘎仙杯足球比赛,先后有11人代表呼盟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田径赛,中学生男女篮代表呼盟参加2次全区篮球赛,分别夺得第三、四名。
&&& ③老年体育
&&&鄂伦春旗约有老年人口3万,1985年旗老年人体育协会成立设有2个辅导站,辅导气功、老年迪斯科和门球。1989年——2005年全旗共举办16届旗老干部门球赛,并组队参加了17届呼盟老干部门球赛,举办1届三少民族自治旗老干部门球邀请赛,1届5旗(鄂温克旗、莫旗、陈旗、阿荣旗、鄂伦春旗)老干部台球赛,旗老年体育协会组队参加了6届呼盟老年乒乓球赛。旗老年“迪斯科”、“秧歌”队在建旗40、45年庆祝大会及每年一度的“全民健身宣传周”期间进行表演和宣传活动中多次获得表演奖。
&&& ④鄂伦春旗社区体育
&&& 1997年1月24日,成立鄂伦春自治旗社区委员会,同年派人参加呼伦贝尔盟、内蒙古自治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学习班,各乡镇也配备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现有社会指导员国家级1名、一级2名、二级6名、三级140名,并建有相应的档案材料。1997年——2005年,全旗共有30个晨晚练点,全旗有39%的人进行体育活动,其中活动项目有:秧歌、中老年迪斯科、民族广场舞、球类、田径等活动。
&&& ⑤鄂伦春旗职工体育
&&& 从1980年——2005年鄂伦春旗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主要开展的体育项目有,3届阿里河地区篮球赛、7届登山赛、5届旗直属机关中国象棋赛、2届台球赛,参加呼盟中国象棋赛、1届获团体第五名。参加呼盟围棋赛、1届获团体第三名,参加呼伦贝尔市职工篮球赛3届,1992年获第一名,2000年获第二名、2005年获第一名。参加呼伦贝尔市少数民族运动会1届,获射弩比赛男女团体第一名,金牌5枚、铜牌4枚的优异成绩;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2届,获射弩男女团体第三名、个人第二名、第六名。2004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农牧民运动会,乒乓球比赛获团体第三名。参加呼伦贝尔市乒乓球赛4届,1999年获团体第二名、单打第一、二名。2001年获男子团体第一名,单打第一、五名。2004年获男子团体第三名、男子单打第四名。
&&& ⑥鄂伦春旗业余体校
&&& 鄂伦春旗业余体校从1989年——1999年,设有篮球、速度滑冰、乒乓球、射击、举重班。队员由各中小学校挑选进体校,男篮参加呼伦贝尔盟比赛获第一名,代表自治区比赛获第三名,教练王玉被评为优秀教练员。体校速滑队参加3次呼盟比赛获B组团体总分第一名2次,个人全能第一名,参加自治区比赛10次获男子组铜牌1次。射击队2次参加呼盟比赛均获团体第二名。
&& &2.鄂伦春旗广播事业建设及发展
&&& 1953年,鄂伦春旗在小二沟建立旗广播收音站,当时只有一名收音员。设备有1台捷克进口收音机、1台直流扩音机、2只25W高音扬声器。1958年,旗广播收音站随旗政府迁至阿里河,把旗委机关的一间办公室做为机房。1959年,旗广播收音站更名为鄂伦春自治旗广播站,并安装了一部50W扩大机,架设了2公里广播线路,有100只入户小喇叭,于当年10月1日开播。1963年,旗政府投资建起了70平方米砖木结构的广播站办公用房,并添置了GY257X2扩大机,430收音机和L601录音机及电唱机。1968年,鄂伦春旗有线广播从阿里河通到阿东,全旗广播线路为5公里,有6只大喇叭、1000只小喇叭。1971年,诺敏镇、托扎敏乡、吉文镇、克一河镇、大杨树镇等基层相继建立了广播放大站,并分别配备的1台275W扩大机、前机、L601录音机、电唱机和2台收音机。广播线路从阿里河通到齐奇岭乡,长达11公里。1975年,旗广播站扩建了80平方米的砖瓦平方,从此有了比较标准的机房和播音室。75年后,各乡镇都架设了广播专用线路,全旗6个乡镇站都增加了一部275W扩大机。1979年,修复了阿里河到克一河的110公里广播邮电线路,连通了吉文、甘河、克一河镇站。到1980年,全旗广播线路总长为151公里、有高音喇叭63只,入户小喇叭3000余只。1981年至1986年期间,110公里线路被邮电局收回,入户小喇叭也逐渐消亡。1985年,内蒙古广播电视厅调拨给鄂伦春旗1部1千瓦调频发射机,筹建鄂伦春广播电台。1989年10月,鄂伦春广播电台成立,结束了有线广播的历史。1991年,内蒙古广电厅调拨两套300瓦调频广播设备,5月,经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建立了鄂伦春自治旗第一个调频广播电台,呼号为“鄂伦春人民广播电台”。同年8月19日,调频广播正式开播,频率为98.5兆赫,发射功率为1000W,覆盖阿里河地区。当时的调频广播设备有:卫星接受设备1套、盒式录音机4台、广播控制桌1台、台式录音机3台、635专业录音机2台,广播设备基本实现了专业化。1993年10月,旗广播电视局在大杨树安装了300W调频发射机,覆盖大杨树地区。转播中央台节目和旗广播电台通过录音带传送的新闻、专题、文艺节目。1997年,内蒙古广电厅拨给一部1000W调频发射机和配套天线,在乌鲁布铁镇建成1000W调频发射台,接线塔高70米,由于缺少资金,工程未能完工投入使用。
&&& 2000年底,为庆祝建旗50周年,鄂伦春旗广播电视局购置了英国soundcraft直接调音台、德国DSP1424P专业广播音频处理器、日本TEACW——790专业录放音卡座、日本YAMAHA CDX—396专业CD激光放音机、日本SONY MDS——JE780专业MD激光录放音机、国产TH804B四路热线电话桥接器、德国DSP2024P专业数码音频延时器、德国SHURE RS45专业主持人嘉宾用话筒等直播设备,并对设备进行了数字化更新。
&&& 2001年1月1日,鄂伦春旗广播电台节目播出由传统的录播实现了直播。同年9月成功完成了建旗50周年庆祝大会和篝火晚会的现场直播,并与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连线直播为期11天每天10分钟的大型节目《沧桑巨变鄂伦春》。此后,又成功实现与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及广东、上海、甘肃、新疆等地广播电台连线直播。
&&& 2005年7月1日,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信号通过光缆传输到鄂伦春旗。这使鄂伦春旗的广播事业进入光缆联网传输阶段。
&&& 3.鄂伦春旗广播宣传
&&& 1953年——1966年,鄂伦春旗广播站每天3次播音,全部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1972年——1978年,有了定期的自办节目,每天15分钟新闻,15分钟文艺节目。1979年,不定期开办了《护林防火》、《学习理论》、《民族团结》、《精神文明建设》等专题节目和全旗联播节目。1974年——1979年,采取向各乡镇站传送录音带的方式进行全旗联播。1981年后,通过邮寄联播节目的文字稿、由各乡镇播音员自行播出的方式,进行全旗联播。同年10月,开办了鄂伦春语广播节目,配备了一名鄂伦春族女播音员,用鄂伦春语和汉语两种语言预告节目。1987年6月,开办了鄂伦春语专题节目,每周一次,每次5分钟。1991年8月,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驻鄂伦春旗记者站成立,定期向上投稿,促进了外宣工作的开展。调频广播电台成立以来,每天三次播出,全天播出时间16小时30分钟,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2套新闻、综合节目和旗广播电台自办节目。旗自办节目有:“全旗新闻联播”、“一周要闻”、“经济10分钟”、“空中立交桥”、“音乐节目”等10余个栏目和10档直播节目《鄂广30分》、《百姓广场》、《欢乐八方》、《长篇联播》、《调频娱乐厅》、《周末任你点》、《广播在线》、《天天服务台》等,每天直播4个半小时自办节目,并部分转播中央台、内蒙台、呼伦贝尔台节目。1999年——2005年鄂伦春旗广播电台的全体采、编、播人员采制的新闻作品在市、区、国家级媒体播发,并有14件新闻、专题、广告、播音作品在区市级作品评选中获奖。
1999年——2005年获奖作品一览表
呼伦贝尔广播电视
新闻二等奖
猎乡致富的带头人
呼伦贝尔新闻奖
广播电视类一等奖
鄂伦春旗旅游产品倍受青睐
全盟首届广电政府奖新闻三等奖
鄂伦春旗重视发展教育做好中小学减负工作
呼伦贝尔广播奖新闻类三等奖
乌兰牧骑下乡来
呼伦贝尔新闻奖二等奖
青春在猎区闪光
全盟首届广播电视政府奖新闻二等奖
诗歌朗诵:升旗
内蒙古广播影视奖广播播音三等奖
鄂伦春旗诺敏镇猎民社区落成投入使用猎民喜迁新居
呼伦贝尔广播奖新闻类三等奖
民族艺术传播者
呼伦贝尔广播奖新闻类三等奖
沧桑巨变鄂伦春
呼伦贝尔广播奖二等奖
走向世界的鄂伦春画家
呼伦贝尔广播电视政府奖三等奖
十六大带动鄂伦春旗红色图书热销
呼伦贝尔广播奖二等奖
保护森林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呼伦贝尔广播节目政府奖公益广告二等奖
内蒙古积极抢救鄂伦春族语言
呼伦贝尔广播公益广告二等奖
&& &4.鄂伦春旗电视事业建设与发展
&& &①无线电视的建设与发展
&&& 鄂伦春旗广播事业管理科,于1979年购进一台50W电视差转机和一台9英寸黑白电视机,差转加格达奇电视台节目,从此电视事业在鄂伦春旗诞生。1981年9月,鄂伦春自治旗建起了第一座电视转播台,节目从北京和沈阳录制,观众可以收看到差转台和转播台两套电视节目。1985年以来,托扎敏、甘奎、古里、讷尔克气等乡先后建立了电视差转台。1986年10月,鄂伦春旗建成了卫星地面接收站,转播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1988年,鄂伦春旗广播电视大楼落成,卫星地面接收站从旗党校迁回,从此电视台有了固定的办公场所。1989年10月,旗电视台建成了76米高的电视发射塔,并更新了设备,增加了编辑机特技系统、三管彩色摄像机和单管便携摄像机各一套,以及字幕机等播出设备,逐步形成了独立采、编、播、放的综合体系,节目质量和宣传效果有所提高。特别在1989年的洪水期间,电视台及时对灾情进行了报导,收到了一定的宣传效果。1990年,托扎敏、甘奎、古里、讷尔克气基层各乡差转台又相继建起了卫星地面接收站。1992年8月,经广电部批准建立电视台,呼号为“鄂伦春电视台”,发射功率为1000W,覆盖人口6万余人次。
&&& ②有线电视的建设与发展
&&& 随着电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做为无线电视延伸和补充的有线电视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并迅速走进千家万户,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 鄂伦春旗的有线电视建于1992年1月,6月正式开播,可转播12套电视节目。同年,大杨树、克一河、吉文、讷尔克气、乌鲁布铁、古里、库勒奇、诺敏各乡镇有线电视站相继成立。1996年,鄂伦春旗电视台更新了有线电视前端发送设备,使播出节目由原来的12套增加到15套,图像质量也有所提高。1997年7月,开通了加密电视频道,使节目增加到24套。1997年,鄂伦春旗广电局着手进行了全旗有线电视微波联网,联网工程以旗电视台、有线电视台为中心,工程规划将四套电视节目(三套加密和一套自办节目)由阿里河向北传送到吉文、甘河。1998年完成了从甘河向克一河的传送。到1999年末,在鄂伦春旗人口集中地区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广播电视节目传输网和覆盖网。全旗有电视转播台54座,其中系统内10座,系统外4座。卫星地面接收站101个,其中系统内15个,系统外86个。有线电视台12个,其中系统内9个,系统外3个。从1992年至1999年,有线电视台安装用户为4000户。
&&& 2000年12月,为做好建旗50周年大庆的宣传报导工作,鄂伦春旗广电局筹措资金,为鄂伦春电视台引进了数字化采编播设备,使节目播出质量有了飞跃,同时也标志着自治旗广电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为加快鄂伦春自治旗的信息网络建设,促进广电事业的整体发展,推动农村猎区两个文明建设,2000年鄂伦春旗政府和呼伦贝尔电信局达成利用光缆联合建设有线电视的合作协议。并于9月在全旗6个乡镇开始施工建设。2001年对电视播出前端设备进行了数字化技术改造和机房维修改造,使有线电视节目套数由原来的24套增加到40套,图像清晰,节目质量有大幅度提高,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好评。
&&& 2001年9月1日,鄂伦春电视台首次成功通过光缆传输,将鄂伦春自治旗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现场直播节目,传送到全旗各乡镇,使各乡镇群众坐在家里就能收看到旗庆盛况,使农猎区的广大农猎民欢欣鼓舞。
&&& 2004年9月,为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扩大电视传媒的信息量,拓宽电视宣传的渠道,鄂伦春电视台开通了图文电视频道,全天24小时不间断播出。
&&& 2005年3月24日,鄂伦春电视台接收到呼伦贝尔电视台一套节目信号,使广大观众及时了解到市委、市政府的方针政策。
&&& ③鄂伦春旗“村村通”工程建设情况
&&& “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是党和国家做出的具有战略决策的重要工程。2000年5月,鄂伦春旗广电局组织人力投入工程安装。从2000年至2003年,先后完成了68个行政村的工程任务。2004年至2005年,按照上级要求,制定了60个50户以上的自然村、屯的“村村通”建设方案,其中2004年的建设规划为乌鲁布铁镇、阿里河镇、大杨树镇及大兴安岭农管局的总计44个村、屯、农场及连队。2005年的建设规划为诺敏镇、宜里镇、阿里河林业局、甘河林业公司等16个村、屯、林场和工队。由于全旗地域广大,村屯分散,其中不通广播电视的部分自然屯未通长电,再加之资金投入不足,技术维护薄弱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全面完成“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难度较大。为落实国家广电总局启动的2004年——2008年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建设规划,鄂伦春旗广电局将克服困难,到2008年底,完成国家广电总局在五年时间基本解决2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的计划。
&& &④电视宣传
&&& 1981年鄂伦春旗建立电视转播台,便开始了电视宣传工作。1986年卫星地面接收站建立后,转播了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宣传到人民群众中。
&&& 1987年鄂伦春旗电视台开始自办新闻、广告类节目。1992年广电部批准建立鄂伦春电视台以来,开设的自办栏目有《鄂伦春新闻》、《经济窗》、《生活百科》、《请你欣赏》、《开放试验区大讨论》、《文艺百花》、《今日鄂伦春》、《金色九频道》、《彩虹桥》、《鄂伦春语会话》、《一周要闻》等栏目。电视台的自办节目集新闻、知识、娱乐、文化性于一体,在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传播知识、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1996年12月,呼伦贝尔电视台驻鄂伦春旗记者站成立。呼伦贝尔电视台每年给鄂伦春旗电视台下达一定的投稿任务,鄂伦春旗电视台积极向上级台投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外宣传工作的开展,提高了鄂伦春在外界的知名度。
&&& 2001年,鄂伦春电视台对本台电视采编设备进行数字化改造后,积极发挥新设备的优势,巩固和扩大宣传阵地,提高节目收视率。年初,《鄂伦春新闻》由过去的隔日新闻改为新闻,进一步增强了新闻宣传的时效性。全年播发新闻1800——2000条。在鄂伦春旗庆祝建旗50周年期间,电视台圆满完成了庆祝大会的现场直播任务,将旗庆盛况通过光缆传输到全旗各乡镇。在旗庆宣传报导期间,电视台抽调人员共拍摄制作了近50部专题片,40集人物访谈系列片《鄂伦春人》,配合呼伦贝尔电视台采写系列报导12篇。同年在呼伦贝尔电视台播出新闻首次突破100条,在呼伦贝尔电视台播出专题片9部,在内蒙古电视台播出专题片5部,播出新闻8篇,谱写了鄂伦春电视台宣传工作的新篇章。
&&& 2004年9月,鄂伦春旗电视台开办图文电视频道以来,在该频道开设了《信息窗》、《休闲驿站》、《商家宣传》等版块,大容量、不间断地播出有关法律法规及各种信息,灵活快捷地为旗委、旗政府和各部门的中心工作服务,满足了社会各阶层群众的不同要求。
鄂伦春电视获奖作品一览表
专题片《猎之路》
呼盟广播电视一等奖
肖中华、曲文、周桓
专题片《猎之情》
内蒙古自治区首届县级电视节目评比三等奖
肖中华、曲文等
专题片《心曲》
内蒙古自治区县级电视节目评比三等奖
峻林、肖中华、曲文等
纪录片《跨越》
中国电视奖社教类二等奖
内蒙古自治区50周年展播一等奖
内蒙古电视奖社教类一等奖
鄂伦春电视台与呼盟电视台合作
专题片《黑土地上的忧思》
全盟好专题二等奖
鄂胜华、王宝山、王丽杰
《路在脚下延伸》
呼伦贝尔好新闻二等奖
马宝山、周利勇、涂军
《乌兰牧骑送戏下乡》
呼伦贝尔新闻二等奖
王丛家、周敏、孟繁武
《鄂伦春旗加大民族教育的投入》
呼盟电视新闻一等奖
周敏、王丛家
《猎乡小学积极兴办教育》
呼伦贝尔好新闻三等奖
《食用菌给林区带来的无限生机》
呼伦贝尔新闻二等奖
《鄂伦春建立土地信息系统》
呼伦贝尔新闻三等奖
王丽杰、梁柏存
阿里河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
广播电视政府新闻三等奖
王丽杰、梁柏存
走进博物馆
广播电视政府奖社教二等奖
曲文、马宝山、周利勇
诺敏猎民新村即将建成
广播电视政府奖新闻三等奖
赵宏宇、金莉
走向世界的鄂伦春画家
广播电视政府奖新闻三等奖
敖林、王丽杰
大二中心理健康教育有特色
广播电视政府奖新闻三等奖
李晓辛、王丽杰
鄂伦春情愫
广播电视政府奖社教三等奖
马宝山、周利勇、藏淑红
鄂伦春神韵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第五届百家电视台电视文艺节目展评活动奖银奖
鄂伦春电视台与广东惠州台合作
储波为猎民架起“幸福桥”
全市广播电视政府奖新闻一等奖
周敏、周利勇、孟繁武
中国铁通圆了托扎敏乡通讯梦
全市广播电视政府奖新闻二等奖
金莉、赵宏宇
国家计委下乡到呼伦贝尔
全市广播电视政府奖外宣二等奖
王丽杰、周利勇
阳光工程为斯木科村带来光明
全市广播电视发展中心政府奖新闻三等奖
托雅、李志云
兴安鹿哨响彻山岭
全市广播电视新闻二等奖
赵宏宇、何大恒
鄂伦春猎民喜迁新居
全市外宣新闻类三等奖
赵宏宇、何大恒
七、鄂伦春民族研究会
内蒙古鄂伦春民族研究会成立于1991年6月8日,会址设在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隶属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
1999年5月17日,内蒙古鄂伦春民族研究会第五次常务理事会通过:内蒙古鄂伦春民族研究会名誉主席一人,顾问五人,会长一人,常务理事二十三人,理事五十六人。到2005年12月,鄂伦春民族研究会共发展会员196人,其中鄂伦春族占会员总数的75%,其他民族如汉族、蒙古族、达斡尔、朝鲜族、回族等会员占总数的25%。
内蒙古鄂伦春民族研究会的主要任务:一、制定规划,组织会员积极挖掘、整理和研究有关鄂伦春族的史料和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文献、历史传说、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社会沿革、社会组织、语言、口头文学、民俗、宗教以及当代鄂伦春的社会、经济、教育和发展战略等。二、有计划地组织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学术讨论会,交流研究成果。三、组织力量编印和出版有关鄂伦春的研究资料、著作及图书文献;利用影视等手段,保存鄂伦春族传统历史文化和介绍现代鄂伦春族。四、学习和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提高鄂伦春族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精神.。五、培养研究鄂伦春族的理论人才。
1991年8月,内蒙古鄂伦春民族研究会主办的《鄂伦春研究》创刊号正式出版发行。到2005年12月,已出版22期,字数约220万,有关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历史、宗教等方面的论文总计420篇.。随着《鄂伦春研究》质量的不断提高,一批从事鄂伦春民族理论研究的作者队伍随着壮大,同时形成了阵容可观的鄂伦春作者群,其中有一些鄂伦春作者还在《民族团结》、《民族研究》、《新华社内参》、《满语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政策研究》、《前沿》等国家级、省级杂志上发表论文10余篇,并获得奖项。
《鄂伦春研究》的主编、副主编、责任编辑共17人,其中鄂伦春族13人;从创刊至2005年共22期,每期发行1000册,总计发行2200册。
1997年10月,内蒙古鄂伦春民族研究会被内蒙古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评为优秀学会。2001年10月,被鄂伦春自治旗政府评为“先进单位”。
八、鄂伦春自治旗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
1982年5月,鄂伦春自治旗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简称“旗文联”)成立。1986年1月,设专职工作人员。同年8月设专职文联主席。1995年定编七人,隶属鄂伦春旗旗委宣传部。下设文学、美术书法、摄影、音乐、曲剧、舞蹈、民研等七个协会。
《鄂伦春》文学期刊于1980年开始编辑出版,1995年由不定期改为文学季刊。从1989年以来,共出刊75期,发行50余万册510多万字。多年来,《鄂伦春》文学期刊,为宣传鄂伦春民族,展示鄂伦春风采,弘扬民族文化,繁荣文化创作,培养和发现文学新人,推动鄂伦春自治旗的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窗口效应和阵地作用。
《鄂伦春》文学期刊,现已成为鄂伦春文学爱好者的一块阵地。多年来,旗文联培养了一大批文学艺术工作者,壮大了鄂伦春的创作队伍。1989—2005年间,鄂伦春文联组织召开大型文学创作笔会5次,文学创作研究会4次,参加人数一千多人,培养鄂伦春族及其他民族作者三百多人。
1994年,二级编剧王铁荣的长编小说《艳匪寒江》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全书共40万字。1979年,王铁荣编剧的上下集电视剧《耶达山的雪》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同年获华北五省区第十届电视艺术舞龙奖,“电信杯”短篇剧目一等奖。同年10月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获第十六届“中国电视金鹰”奖入选资格。
1995年,鄂伦春族作家敖长福作品集《猎》由内蒙古远方出版社出版,全书共20万字。
1996年.朵少敏的传记作品《葛德鸿传》由内蒙古远方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6万字。同年,由王铁荣、赵国富、金宝华编辑的《鄂伦春民间故事集成》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全书共50万字,并获得呼伦贝尔市第三届文学艺术创作政府奖(骏马奖)。
2000年7月,空特勒的作品《鄂伦春风情剪画》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2001年,二级编剧王铁荣和马连军编著的《兴安路漫漫》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年获呼伦贝尔市第四界文学艺术创作政府奖。
九、鄂伦春自治旗旅游事业
(一)鄂伦春旗旅游局建局情况与旅游事业现状
鄂伦春旗旅游局建于1999年,当时为旅游事业管理局,2002年为了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加强对旅游业的管理,将旅游事业管理局转变为行政科局。为了全面开展旅游管理工作,使本旗的工作与上级旅游主管部门实现业务上的对接,旅游局目前设有行政办公室、旅游规划发展股、行业质量管理股、旅游促进股、教育培训股。责任到人、分工负责。
鄂伦春自治旗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既有森林、草原、湖泊、峡谷、奇石、险峰、地质遗迹等天造神设的自然景观,又有鄂伦春传统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等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既有文明遐迩的北魏拓拔鲜卑旧墟祖庙嘎仙洞这一历史遗址景观,又有工程浩大、规模宏伟的军事储备基地特色景点。鄂伦春自治旗旅游资源可以概括为鲜卑历史、森林生态、鄂伦春民俗和军事旅游四大品牌。
鄂伦春旗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晚,但一出场就凸显出与众不同的发展态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几年来,鄂伦春旗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入世和国家重点扶持少数民族发展三大历史机遇,以旅游市场为导向,以特色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区域旅游合作为依托,不断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景区建设,强化旅游业和其它产业的关联度,调动全社会力量把旅游业逐步培育成鄂伦春旗的支柱产业。
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鄂伦春旗的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嘎仙洞历史文化中心旅游区为龙头,以111国道及其沿线为旅游发展轴,以达尔滨湖自然生态旅游区、诺敏山森林科普旅游区为动力支撑的“一心、一轴、两翼”的旅游发展格局。
鄂伦春自治旗现有景区6个,其中嘎仙洞鄂伦春博物馆为国家级景区,布苏里旅游山庄为国家级景区;达尔滨湖公园、相思谷风景区、克一河兴安森林公园均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旅行社和旅游定点商店各2家,旅游定点饭店4家。嘎仙宾馆、嫩源山庄和诺敏山庄均为二星级。旅游定点餐馆1家。旅游文化纪念品研发中心一处。
(二)1999年—2005年任务指标完成及收入情况
1999年旅游接待人数2.9万人次,旅游收入120万;2000年旅游接待人数4.36万人次,旅游收入141.5万;2001年旅游接待人数5.54万人次,旅游收入199.15万;2002年旅游接待人数5.496万人次,旅游收入227.49万;2003年全旗共接待国内旅游者41303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553万元;接待海外旅游者55人,实现国外旅游收入22108美元,旅游营业收入224.7万元。2004年,全旗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8817人次,同比增长42%,完成目标任务的120%。实现旅游收入4705万元,同比增长41%,完成任务目标的154%。旅游营业收入287.17万元,同比增长28%,完成任务目标的116%。完成招商引资200万元,完成任务的400%。2005年全旗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65530人次,同比增长11%。旅游营业收入296.27万元,同比增长2.4%,完成招商引资120万元。
(三)鄂伦春旗旅游宣传工作及旅游节庆活动
鄂伦春旗的旅游业宣传工作因没有专项经费,一直打不开局面。这几年通过旅游局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想尽办法在没有钱也要宣传的情况下,2003年鄂伦春旅游局印制《鄂伦春旅游指南》折叠宣传册和拍摄《鄂伦春旅游》风光、民俗专题片。在鄂伦春网站上做一个“鄂伦春旅游网页”进行宣传鄂伦春旅游,并利用旅游局人员在外学习机会进行宣传和交流,还积极融入呼伦贝尔市和内蒙古自治区旅游整体宣传中,积极参与区、市的宣传促销。如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在北京主办的“内蒙古旅游宣传周”活动,发放旅游宣传品3000余份,效果很好;还积极动员旅游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对外宣传。2004年7月的“中国成吉思汗旅游文化节”,组织由夏日饮品有限公司、筑安酒业、阿里河林业局鹿厂、甘河啤酒厂等7家企业参加了呼伦贝尔首届绿色旅游文化商品交易会。各旅游企业不仅宣传了鄂伦春旅游、还收到可观的经济效益。在交易会上,共展示了鄂伦春旗各类商品26种,洽谈合作意向3个,销售10万余元,发放宣传品3000余册。为加强和呼伦贝尔市的大旅行社进行联合,推介和促销鄂伦春旅游线路、景区等产品,鄂伦春旅游局积极协调市教育旅行社,开发鄂伦春旗中小学夏令营旅游产品。还积极协调各媒体为鄂伦春旗做宣传,如请旅游卫视《文化中国游》栏目组和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为鄂伦春旗做宣传节目等。
为了办好鄂伦春篝火节,兴安杜鹃观赏节和大兴安岭森林文化节这三个节庆活动,鄂伦春旗旅游局积极协助鄂伦春旗政府策划、起草节庆活动方案,使鄂伦春真正融入呼论贝尔旅游发展的大氛围中,打造具有鄂伦春特色的旅游品牌,扩大鄂伦春的知名度。2005年旅游局成功举办了首届呼伦贝尔兴安杜鹃节,协助鄂伦春旗政府举办鄂伦春篝火节和大兴安岭森林文化节。通过这三大文化节庆的成功举办,为提炼旅游节庆精品提供了基础,达到依托节庆活动做好旅游宣传,合作交流的目的。
四、鄂伦春旗政府资金和非政府资金的投入情况
1、政府资金投入情况。
在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财政局的高度重视支持下,鄂伦春自治旗2004—2006年得到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资金支持75万元。
2004年下达嘎仙洞景区项目资金20万元,用于编制《鄂伦春自治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嘎仙洞景区概念性总体规划》。
2005年下发旅游发展金40万元,分两个项目:一是嘎仙洞景区基础设施项目资金20万元:二是鄂伦春民俗户项目20万元。已经拨付20万元用于嘎仙洞景区基础设施项目(景区路和广场),拨付了30万元用于扶持鄂伦春民俗户手工艺项目,拨付3.5万元用于第二届呼伦贝尔杜鹃节闭幕式活动经费;拨付1万元用于项目前期经费。另外,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协调自治区交通厅从交通口为鄂伦春旗嘎仙洞景区公路建设拨付资金100万元。
2006年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下达《鄂伦春自治旗嘎仙洞旅游景区控制性详规》项目资金15万元。
2、非政府资金投入情况。
鄂伦春旗各大林业局投入建设的森林公园以及景区有阿里河林业局的阿里河国家森林公园,投入300万元;兴安国家森林公园,总投资1000万元;毕拉河林业局建设的达尔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总投入近500万元。招商引资企业大兴安岭兴达煤炭公司投入建设的布苏里山庄,到目前已经投资1520万元。
根据鄂伦春自治旗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实际,鄂伦春旗旗委、政府也相继提出了加强文化建设,走文化强旗之路,是新形势的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各族群众对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并深刻阐述了鄂伦春旗建设文化大旗的基本定位,明确提出了加快鄂伦春旗文化发展,建设民族文化大旗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
为在新形势下更好的为上级部门提供“三少”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情况,我们课题组分别对三个自治旗文化工作现状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调研。我们对鄂伦春文化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现结合调查结果,提出几点建议,供上级部门参考。
一、发展文化产业,为建设鄂伦春文化大旗提供产业支持。
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民族文化大旗建设的重要支撑。现阶段文化产业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一些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20%—30%。有资料表明,美国文化产业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音像业超过航天工业居出口贸易的第一位,占据了40%的国际市场份额;美国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经济增长的两倍。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产业经营以年均20%左右的速度增长,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和重要产业部门。我区文化产业,近年来虽然也实现了较快发展,但与国内先进省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而作为呼伦贝尔市的鄂伦春旗来讲,差距就更大了。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和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应认真落实有关国家和本地区的经济文化政策,努力形成一批强势文化产业,发展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培育一批知名文化品牌,着力构建地域特色鲜明,产业优势明显,总体实力不断增强的文化格局,力争把文化产业打造成鄂伦春旗发展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文化的作用不仅在于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直接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指标,成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我认为:鄂伦春旗应当第一是抓宣传,这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前提和基础。继续加大宣传发展力度,把鄂伦春人民发展文化产业的蓝图绘出来、品牌打出来、声势造出来;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尤其加强对鄂伦春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与合理的开发利用,创造有利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环境。要立足于鄂伦春旗、服务于呼伦贝尔市及内蒙古自治区,面向全国举办各类高水平、高层次的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业、文博会展业、文化旅游业、工艺品生产业等。充分发挥鄂伦春旗境内鲜卑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军事文化等资源优势,紧紧结合鄂伦春旗的节庆活动。如:以兴安杜鹃观赏节和鄂伦春民族篝火节,来促进文化开发和旅游开发相结合,带动演艺、娱乐、文博、体育、工艺品生产、餐饮服务的发展,使文化与企业及旅游互动、互利、互惠。目前,文化消费逐渐进入旺盛期。要结合鄂伦春旗实际,让专业文艺团体和非专业民间文艺团体,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主动地同全国先进地区进行多方位交流。探索更多艺术发展空间,应多尝试对外交流演出,从中积累经验。尽快成立演出中介机构,主动地和区外中介机构联系,寻找演出舞台和发展机遇,传播鄂伦春特色文化。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既能够锻炼队伍,又能够取得经济效益,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并能以文化搭台,大唱文化戏,把文化作为一张名片。以文气聚人气、增财气、扬名气,把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
二、加强文化阵地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集中力量办好两刊一报和电台、电视台,充分发挥其在社会舆论中的主导作用。争取《鄂伦春研究》、《鄂伦春文学》、鄂伦春报的刊号,在全国范围内发行并加大发行量。广电中心应以“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建设为重点,努力加大广播电视的覆盖面,加强技术维护管理,提高节目制作水平和播出水平,确保安全优质播出;争取实现有线电视光缆入网和数字化,让鄂伦春旗广大群众看到更多更好的节目。认真贯彻落实2131工程,要继续实施“彩虹文化计划”、“边疆文化长廊建设规划”,加快实现全旗农村猎区电影放映的推广和普及。
有必要建立鄂伦春旗的文化资料库。鄂伦春旗有很多民俗、民间方面的图片、影象、书籍等珍贵的文化历史资料。但由于没有专门储放的资料库,这些珍贵的文化历史资料或散失,或个人据为己有,很难做到统一的保存管理。所以,应组织专业人员深入抢救、挖掘、整理鄂伦春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形成完整的文字资料和光盘,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而努力。因此,建立鄂伦春旗的文化资料库势在必行。
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力推进鄂伦春旗的广场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和军营文化建设。这是丰富基层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是提高乡镇文明程度,使鄂伦春旗逐步形成以旗文化馆为龙头,乡镇文化站为枢纽,社区和村屯文化活动室为前沿的文化服务网络。集中开展各类有益的文化活动,在社会上形成有影响力的文化氛围。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文化大潮。
近几年,鄂伦春旗虽然不断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文化机构已形成规模,但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缓慢,更受财力的制约,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很难推进。因投入不足,图书馆、文化馆的一些内部设施严重短缺,达不到上级要求的验收标准;而乡镇文化站建设趋于空白,大多数借用乡镇政府的办公场所进行工作,无固定的活动场所;体育事业硬件配套设施建设更是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民族文化事业的纵深发展。结合鄂伦春旗的实际,今后在文化建设的资金问题上应采取招商引资和地方投资、企业赞助、吸收鼓励民间资金投入及向上级部门申请项目等方法,积极兴建适应现代文化需求的活动场所。作为鄂伦春旗政府所在地阿里河镇,首先要兴建一些现代化、高品位、体现鄂伦春民族特色的标志性文化设施。最好在阿里河镇兴建一座多功能影剧院。这不但可以解决乌兰牧骑演出场所,而且能够成为鄂伦春旗举办各类重大活动、重要会议及庆典等有利场所。还能丰富全旗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还可使之成为鄂伦春旗城镇建设和有一定文化品位的标志性建筑。另外,建一个标准的体育场和体育活动中心。作为30万人口的少数民族自治旗,开展全民健身工作是各项事业稳定发展的基础。在今后体育工作方面,应积极兴建适应现代化需求的活动场所,建立具有鄂伦春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提高全旗人民的身体素质,积极培养青少年体育人才,为全民健身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三、推出鄂伦春旗特色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
鄂伦春旗在建设文化大旗进程中,必须实施精品和品牌战略。着力突出鄂伦春民族文化特点和地区特色,打造本土文化品牌,在创作中突出民俗、民风、民歌、民族舞蹈等,以文化品牌效应带动文化工作的创新与突破。努力形成一个集鄂伦春旗各方面优势统一的文化品牌,让世人通过这些文化品牌了解和走进鄂伦春。比如一曲《高高的兴安岭》唱红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让全国很多人们都知道在大兴安岭深处,有一个勇敢的鄂伦春狩猎民族。诸如我们还可考虑:“历史幽静后院的天然氧吧——鄂伦春”、“最后的莫日根——鄂伦春”、“鄂伦春——一个悠久的民族神奇传说”。也可结合鄂伦春的桦皮文化和兽皮文化与鄂伦春族的服饰服装相结合,利用现代材料和制作程序,开发出具有民族传统特点,又有实用性、观赏性的系列民族服装,创造自己的服装品牌。并通过参加大型博览会上展示、博物馆展出、乌兰牧骑表演等各种宣传方式把这些文化品牌推广和宣传出去,扩大鄂伦春旗在国内外的影响。
充分发挥鄂伦春旗旅游业,是当前最符合本地区的发展前景。鄂伦春旗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优势。以旅游文化为亮点,结合鄂伦春旗的节庆活动,来促进文化开发和旅游开发相结合。带动演艺、娱乐、文博、体育、餐饮服务、民族工艺品等发展,以达到旅游与文化互动、互惠、互利,使旅游业逐步扩大,给地方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文化消费逐渐进入旺盛时期,结合鄂伦春旗的实际,应确定特色文化旅游兴鄂伦春旗的主题,把旅游产业变成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鄂伦春旗旅游管理条理现已实施,旅游总体规划也即将出台。要抓好机遇,充分利用自治旗境内文化、民俗、历史、军事等资源的潜在优势,推出一批富有地域和民族文化特色品味的旅游精品项目。如在交通较为便利的猎民村建鄂伦春民族风情园,尽显本民族的生产、生活、民俗、语言、宗教等。请鄂伦春族老艺人教一些鄂伦春青年制作桦皮、兽皮等民族工艺品及民族服饰和民族用具等,作为旅游产品向游人出售。另外能否考虑在鄂伦春旗旅游总体规划中,规划出鄂伦春民族风情狩猎场。在狩猎场里人工饲养野生动物,还可向游人传授技术,宣传狩猎文化,还能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这样即保留了古老的狩猎文化,又展示了以狩猎为生存方式的民族智慧风采,又满足了游客狩猎的需要,使鄂伦春青年了解狩猎文化的心理。还可能解决部分就业问题,能改变以前接待型旅游的被动局面。还应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与本旗大型企业、大兴安岭地区联手发展旅游事业。在市场化运作的今天,必须把文化开发和旅游开发相结合。把鄂伦春狩猎文化、鲜卑历史文化这两个具有文化内涵和浓郁的民族品味而且任何地区都不具备的这一优势,有机地同旅游业相结合,围绕民俗突出绿色生态,发展特色旅游,拓宽各种渠道。如,抓住加格达奇至哈尔滨旅游航线和漠河北极观光赏节的时机,与周边地区旅游系统相协调,把到大兴安岭观光的游客吸引到鄂伦春旗来,充分展示布苏里军事文化优势,把布苏里旅游度假山庄建设成为集国防教育、休闲度假、商务会议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嘎仙洞森林公园、相思谷、兴安森林公园、达尔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等旗内著名旅游景区,均要在文化旅游上有准确的定位,要提高每个景区各有千秋。在不破坏自然环境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前提下,体现出其鲜明的历史、民族、生态、地质的文化特点,善于用文化的包装去提升景区的人文品味,并拉动鄂伦春经济和各项事业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1、鄂伦春自治旗关于建设民族文化大旗的实施意见
2、关于鄂伦春民族文化建设发展意见的报告
3、旗文体广电局“建设文化大市发展”规划
4、鄂伦春自治旗旅游局2000—2005年工作总结
5、鄂伦春自治旗广播电视情况大全
6、文化馆2000—2005年工作总结
7、鄂伦春自治旗图书馆2000—2005年工作总结
8、鄂伦春自治旗乌兰牧骑汇报提纲
9、鄂伦春自治旗乌兰牧骑2000—2005年工作总结
10、《鄂伦春自治旗年鉴》—记乌兰牧骑工作业绩
11、乌兰牧骑获奖情况统计表
12、鄂伦春旗博物馆2000—2005年基本工作汇报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版权所有
内蒙古新闻网站技术支持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大学东街129号
邮编:010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盖特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