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项目路边发展餐饮住宿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案

关于牟平区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方案的公告--牟平区政府网
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 全国市辖区综合实力百强区
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特色区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
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品牌区 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 全国食品工业强区
全国文化先进区 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
山东最佳投资城市 山东最佳旅游城市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关于牟平区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方案的公告
牟平政府网站 www.
日期:16-08-08 来源: 扶贫办 [ 字体: ]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扶贫开发工作部署,切实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力度,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各级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以省级扶贫工作重点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帮扶对象,通过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全区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二、目标任务
  通过扶持发展地方特色种植项目和投资收益稳定的光伏发电项目,促进贫困群众拓宽增收渠道,带动全区46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的贫困户368户、509人如期达到脱贫目标。
  三、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稳步推进。区、镇、村分别加强扶贫项目的组织、宣传和实施推进工作,制定具体方案,抓好项目落实。项目实施严格按照《牟平区扶贫工作重点村产业发展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2)分级负责,精准施策。在充分尊重建档立卡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实行村级申报、镇级审查、区级审核、市级备案。资金由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行业扶贫资金和村庄集体自筹资金解决,项目收益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村脱贫。
  (3)规范实施、严格操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项目实施方案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公告。规范项目建设和验收,建立健全资产管理机制,保障扶贫项目正常收益。
  四、项目基本情况
  (一)光伏发电扶贫项目
  1、可行性分析:牟平位于山东省太阳辐射分布的高值区内,光照资源丰富,年满发电小时约为1333小时,具备建设光伏电站天然优势。据测算,898.4万元的资金能够安装约1200千瓦光伏电站,按照年满发电1333小时计算,全年发电量约150万度,按照全额上网电价每度0.98元计算,全年收益预计达150万元,年均收益率约17%。光伏项目形成的收益将极大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和村庄脱贫。
  2、实施范围:主要在45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中实施。根据前期各重点村申报及镇审核结果,拟在高陵镇4个村,观水镇7个村,玉林店镇10个村,水道镇24个村,45个省定扶贫重点村内以村集体名义实施村级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建设地点主要选择村集体房屋屋顶、村庄空闲建设用地等。
  3、实施主体:光伏扶贫项目实行政府招标采购,由中标企业组织实施。
  4、资金筹措:村级分布式光伏发电扶贫项目为年合并实施项目,总投资898.4万元,分别由2015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53万元、2016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45.4万元解决。
  5、竣工时间:拟日前。
  (二)干杂果种植项目
  1、可行性分析:牟平区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均积温约4000℃,年均降水量约800毫米,全年无霜期200天左右,年均相对湿度71%。土壤质地多为沙壤质,结构疏松,层次明显,腐殖质层厚度变化很大,有机质及养分含量较高,非常适合干杂果种植项目。发展种植项目将通过土地流转、劳动力就业以及项目收益等形式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村脱贫。
  2、实施范围:根据前期各重点村申报及镇审核结果,拟在14个省定扶贫重点村共发展990亩特色种植业项目。其中,东石桥50亩核桃项目、牟家沟180亩核桃项目、通海50亩蓝莓项目、北徐格庄40亩桃项目、青虎山30亩核桃项目、东蒋家30亩核桃项目、北税目80亩苹果项目、东果子60亩核桃板栗项目、里二地50亩矮化苹果项目、曹格庄100亩榛子项目、对阵圈100亩核桃项目、南红石头50亩榛子项目、共和庄50亩核桃项目、山上里村120亩核桃项目。
  3、实施主体:干杂果种植项目由各重点村组织实施。
  4、资金筹措:干杂果种植项目为年度合并实施项目或2016年度单独实施项目,总投资217.5万元,由2015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3万元和2016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7.6万元、行业扶贫资金49.5万元、村庄集体自筹资金137.4万元解决。
  5、完工时间:拟日前。
  五、收益及分配方式
  以上项目均在本年度内组织实施完毕。由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行业扶贫资金、村庄集体自筹资金所形成的扶贫项目将作为各重点村集体资产进行管理。产业扶贫项目建成取得收益后,用于各重点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和村庄集体脱贫。要建立资产资金管理制度,制定收益资金使用计划、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资金。
  该项目实施方案公示后,已经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批复同意,现予以公告。公告期7天,即日-日。
  监督电话:。
  烟台市牟平区扶贫办
烟台市各级政府网站
牟平区各单位网站
&&|&&&&|&&&&|&&&&|&&&&|&&&&|&&&&|&&&&|&&&&|&&&&|&&&&|&&&&|&&&&|&&&&|&&&&|&&&&|&&&&|&&&&|&&&&|&&&&|&&&&|&&&&|&&&&|&&&&|&&&&|&&&&|&&&&|&&&&|&&&&|&&&&|&&&&|&&&&|&&&&|&&&&|&&&&|&&&&|&&&&|&&&&|&&&&|&&&&|&&&&|&&&&|&&&&|&&&&|&&&&|&&&&|&&&&|&&&&|&&-请选择- 名称 文号 索引号
全部单位舒城县发改委经信委教育局科技局宗教局公安局 监察局民政局 司法局
财政局 人社局国土局 住建局交通局农委水利局林业局商务局文广新局卫计委审计局环保局统计局粮食局地震局地方志体育局旅游局扶贫办水库移民局安监局信访局农机局物资协会轻纺协会供销社 地税局 国税局邮政局公路局 气象局盐务局残联烟草专卖局档案局万佛湖风景区管理处城管执法局政务服务中心招商局房管局
市场监管局县重点工程建设局 机关事务管理局金融办中国人民银行计生服务站 自来水公司供电公司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住房公积金管理部舒城师范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分校 特殊教育学校舒城中学舒城一中舒城二中县人民医院
县中医院疾控中心
卫生监督所新农合管理中心医保中心城关镇舒茶镇山七镇河棚镇干汊河镇张母桥镇汤池镇千人桥镇百神庙镇桃溪镇晓天镇五显镇杭埠镇南港镇万佛湖镇庐镇乡柏林乡阙店乡棠树乡春秋乡高峰乡经济开发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征管局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扶贫办 >
&信息分类:
&发布机构:
&组配分类: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
&生成日期:
& 15:23:10
特色种养业扶贫行动实施方案
【字体:】&【】&【】
县、县舒〕9文件方案
  一、目标任务及实施原则
(一)目标任务
聚焦全县80个重点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2万人。围绕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生态产业化示范县标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的原则,充分尊重贫困村、贫困户意愿,有效利用当地特色农业资源,扶持特色种养业发展。力争通过努力,到2018年,每个贫困村至少发展1项特色种养业,使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能从事1项特色种养业,贫困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力争达到5万元以上。
(二)实施原则
1、突出重点,区别对待。通过精准识别、精准分类、精准施策,制定差别化扶贫政策,集中各类资金和资源向扶贫对象倾斜,向贫困人口产业发展集中,努力解决好制约贫困人口致富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能力。
2、政府引导,脱贫为主。充分发挥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引导作用,加大产业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拓宽扶贫融资渠道,充分发挥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调动贫困户积极性,引导贫困户根据自身条件和能力自主选择发展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3、因地制宜,分类。立足当地条件、资源状况和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效益好、见效快、覆盖面广能带动贫困农户致富的优势产业,科学客观分析产业现状,找准发展重点和突破口,做大做强扶贫产业。已有的主导产业,继续扩大产业规模,完善产业链,构建产业发展体系。正在培育的产业,注重技术培训和市场开拓。
4、市场导向,效益优先。发展扶贫产业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扶持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优先发展,科学客观分析资源承载能力和市场发展空间,合理确定产业发展规模。立足市场需求,突出扶贫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重点工作
以项目为抓手,通过以点带面强力示范,统筹兼顾全面推进“一村一品”特色种养业扶贫行动。
&&(一)确定主导产业,明确发展思路
结合实施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大力开展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支持贫困地区立足农业特色资源优势,选准贫困村农业主导产业和贫困户脱贫产业,积极推进“一村一品”。依托贫困村“一村一品”专业村特色农产品资源,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相关服务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
1、大力培育粮食生产专业村。对符合条件发展专用品牌粮食的贫困村,优先开展发展专用品牌粮食试点。支持粮食专业村实施“双千工程”(亩收千斤粮、亩增千元钱),推行粮食+经济作物的耕种模式,推广稻鸭共育、稻鱼共生。支持粮食专业村实行农牧结合、以种定养发展青贮玉米和优质饲草。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片、示范村、示范家庭农场要优先安排在重点贫困村,绿色增产关键技术物化补贴给予重点倾斜。
2、大力培育蔬菜生产专业村。支持贫困村发展蔬菜生产,大力发展高山特色蔬菜、水生蔬菜,重点支持发展日光温室、大棚等设施蔬菜和食用菌。优先安排贫困地区蔬菜生产、带动贫困户发展蔬菜和就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蔬菜标准园项目。
3、大力培育畜禽养殖专业村。支持贫困村发展生猪、家禽、牛羊养殖。支持畜禽养殖专业村开展绿色低碳循环生猪生产模式攻关,重点支持畜禽养殖专业村推进村内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并帮助与粮食生产专业村等粮食规模经营主体对接,构建种养结合生态循环。
4、大力培育水产养殖专业村。支持水面资源条件较好的贫困村发展水面生态友好型渔业,指导科学确定品种结构和密度,倾斜安排财政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专项资金。支持有条件的贫困村开展池塘标准化健康养殖,优先安排渔业标准化健康养殖项目、渔业财政项目实施池塘标准化改造,完善健康养殖配套设施。
5、大力培育茶叶及水果生产专业村。茶谷内贫困村要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开展低产茶园综合治理,实施茶园绿色防控,优先支持茶叶标准园创建。发展以茶为主的农家体验和休闲观光项目,将茶采摘、茶餐饮、茶文化、茶旅游与茶养生融为一体。通过良好的生态与“农旅结合”,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贫困村要发展集采摘、休闲、体验、观光等为一体的葡萄、草莓等果园。
6、大力培育林特产专业村。支持贫困村依托林业特色资源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地打造木本油料、苗木花卉、名特优经济林等特色基地。支持专业村大力发展林下种养业。大力开展专项技能培训,提升专业村贫困户致富技能。
7中西我县特色中中当地中,
8、贫困贫困村项目充分吸纳当地
(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社会化服务,增强示范带动能力。
在贫困村大力发展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贫困村建设原料生产基地,与贫困户签订产品收购订单,开展土地入股、土地托管、代耕代种、联种联收、全程社会化服务。在贫困村大力推广 “村企共建产业项目对接”、“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农户”、“ 专业大户示范带动”等产业扶贫新模式,完善贫困人口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利益联接机制,力争每个从事农业产业的贫困人口均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地区“一村一品”专业村所生产的农产品均有稳定销路。
1、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结合贫困村产业经济发展实际,牵头成立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与当地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共享要素资源和经济收益,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分工与合作。要整合相关涉农资金,向贫困户参与度高的产业化联合体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支持。
2、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贫困村开展农副产品粗加工和来料加工业务,落实用地、水电、税收等优惠政策。大力培育本土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外地大型龙头企业到贫困村选址入驻投资项目。对扶贫工作突出的龙头企业优先申报省、市级龙头企业,落实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融资风险资金评选支持政策。
3、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贫困村引进和培育农民合作社,广泛吸纳贫困户成为合作社社员。加大对贫困村示范合作社的评定支持力度。国家、省、市级示范合作社评定,把吸纳和带动贫困人口增收情况作为重要指标。开展农民土地股份合作试点的合作社,要吸纳所在地贫困户加入。
4、扶持贫困户创办家庭农(林)场。指导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选择合适的产业自办或联办家庭农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各级农林部门要把贫困户家庭农(林)场作为科技服务的重点,并在项目资金上予以支持。切实指导服务贫困户家庭农场建立基础台账。示范联合体、示范合作社、规模龙头企业要积极吸纳贫困户家庭农场,并加强指导服务。
5、加快发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实施“111”社会化服务示范创建工程,加快培育贫困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优先支持贫困地区建设乡镇“一站式”公共服务中心、贫困村村级服务站点。鼓励贫困村内村级组织通过领办合作社、组建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多种形式,提供农机服务、粮食烘干、统防统治等全程社会化服务。支持贫困县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创建、农信农机农艺融合试点,农机购置补贴优先满足贫困人口需求,国家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资金优先向贫困村倾斜。积极引导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为贫困户提供优质服务,实现节本降耗和增产增收。
6、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以“互联网+现代农业”为驱动,在贫困村引导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新理念,努力探索电商扶贫新模式,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提速发展。加快推进设施园艺、畜禽水产、质量安全等领域物联网示范应用,开展重大动植物疫情防控、市场行情监测、灾害预警、土壤环境等技术服务。充分挖掘贫困地区优势农特产品,对其进行分类筛选,建设一批电子商务便民服务中心,减少流通中间环节,节省农村贫困家庭的生产生活成本,增加农产品赢利空间。
7、支持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积极争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奖补资金,支持贫困村兴办合作社、发展农业企业和关联工商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质量,加强“三资”管理,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加快实施村集体经济人才培育计划,优先支持贫困地区乡村干部、农经人员、大学生村官、农民合作社理事长参加各类村级集体经济专题培训班。加大对外代加工生产市场开拓力度,加快贫困村富余劳动力创业就业步伐。
三、保障措施
1、制定发展规划。乡镇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台特色种养业扶贫工程的具体实施办法,并落实产业扶贫到村到户清单,明确补助标准。重点贫困村要结合自身优势产业资源,围绕目标任务,因地制宜、分产业、分类型制定特色种养业扶贫规划,并制定“一村一品”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对贫困户因户施策,制定帮扶措施。
2、整合涉农资金投入。以县为主体,积极整合有关涉农资金,统筹支持贫困村特色种养业发展。对特色专业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成效明显的,在安排相关涉农项目资金时,给予倾斜和支持。
3、开展农技人员结对帮扶。发挥农技推广人员在结对帮扶、精准扶贫中的能动作用,将贫困地区新型经营主体纳入基层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和技术指导服务对象。县农委班子成员负责联系一户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每年到所联系经营主体开展指导不少于10天,帮助其用工贫困户安排不少于10%。全县在册农技推广人员每人包保3-5户贫困户并联系贫困户所在村农业扶贫工作,要求到村入户每年不少于60天,到帮扶户开展面对面技术指导每户每年不少于10天。
4、完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村、贫困户之间通过合同、契约等方式建立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机制。进一步整合产业链、要素链、利益链,提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订单生产、原料保底收购、股份分红、品牌带动等方式,让贫困农户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收益,并分享产业生产、加工、流通等领域增值溢价。
5、强化考核激励机制。将特色种养业扶贫工程实施情况纳入各乡镇农综中心、委属各有关单位扶贫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和职称评定与晋升的依据,确保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版权所有:舒城县人民政府&&&&主办:舒城县人民政府&&&&承办:舒城县电子政务办公室
通信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梅河路403号县电子政务办公室&&&&邮政编码:231300&&&&电话:&&&&E-mail:sczf_
&&&&本站访问:人次&&&&技术支持:& 图片新闻
所 有,未 经 许 可 任 何 单 位 或 个 人 不 得 镜 像 或 复 制
主 管:中共巴东县委、县人民政府  主 办:中共巴东县委宣传部  承 办:巴东县新闻中心
主任办公室: 总编室:  编辑部、记者部、技术部: 办公室:  新闻热线:
本站地址:湖北省巴东县宣传文化中心  邮政编码:444300  投稿信箱: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鄂新网备0805号县级产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
当前位置: >
县级产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农业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型产业,探索建立市场主体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和扶持贫困户稳定增收,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依据《XX县三年脱贫行动计划( 年)》,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近平总书记&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把产业精准扶贫作为帮助贫困群众建立&造血&机能、稳定增收长效机制的关键措施,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龙头带动、政策扶持、资源整合、加快发展&的思路,紧紧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强化政策扶持,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通过政府主导推动、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组织互动、现代园区牵动、能人大户联动、干部帮扶促动措施,引导市场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广泛参与产业发展各个环节生产经营活动,分享收益,实现稳定增收脱贫。
  二、基本原则
  (一)产业带动,主体联结。坚持把带动贫困户增收作为产业精准扶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发展和壮大优势产业、培育和扶持市场主体,盘活和流动社会资源,引导贫困户土地入股、联户经营、劳务就业和参与发展,建立市场主体与贫困户增收脱贫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最大限度地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探索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产业精准扶贫新路子。
  (二)突出特色,融合发展。结合贫困镇村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富硒产业特色,加大扶持力度,做强产业基地,壮大龙头企业,延伸农产品加工、冷链仓储、物流运输、电子商务等富硒产业链条,着力构建&一镇一至二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策&富硒产业体系,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接二连三复合业态发展,创新特色农业产业脱贫新模式。
  (三)市场导向,注重筛选。结合农业供给侧改革,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着重筛选一大批基础好、产业强、产业链条长、与贫困户联系紧密、扶贫积极性高的市场主体为合作对象,运用市场化方式聚集资金、和技术,培育和壮大区域特色主导产业,通过政府、市场和社会协同推进,实现产业发展壮大、市场主体盈利、贫困户受益、财税增收&四赢&目标。
  (四)长短结合,持续发展。坚持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稳定脱贫,持续发展。根据贫困户村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选择优势特色主导产业,确定可靠合作对象,建立互惠共赢合作方式,重点防控自然风险、市场风险、资金风险,搭建产业精准扶贫投融资平台,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向精准扶贫产业,通过农业产业发展,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实现精准脱贫目标。
  三、实施范围
  现行标准下全县建档立卡的21 个镇、169 个贫困村、8.73 万贫困人口;对贫困户发展有带动作用的扶贫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园区、小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能人大户及其他新型市场主体。
  四、目标任务
  (一)增加扶贫项目效益。逐年把涉农惠农项目向贫困镇、村集中、倾斜,优先扶持具有产业基础的贫困村、贫困户提高扶贫项目资金使用效益,促使贫困村、贫困户快速增收脱贫。
  (二)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围绕富硒特色,长短结合,&造血&发展,快速形成支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打响县域富硒品牌。其中 年每年在贫困重点村巩固粮油种植2 万亩以上、饲养生猪8 万头以上、种植魔芋2 万亩以上、新建油用牡丹、拐枣等新型产业基地4.5 万亩以上,确保农业特色产业对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脱贫贡献率达到 50%以上。
  (三)稳定贫困户脱贫增收。按照&一村一品、一户一业、一户一技&的发展思路,科学规划布局长短产业,推广应用新技能,力争使每个贫困户至少有1 项致富产业、主要劳动力至少掌握 1&2门实用技术,有 1 人稳定就业。确保到 2018 年全县5.2 万需要通过产业、就业、生态补偿脱贫的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四)实现产业带动脱贫。通过短平与长效相结合、种养与经销相结合、主体与贫困户相结合,大力实施&111235&工程,即贫困户种好1 亩口粮田(解决吃饭问题)、种植1 亩魔芋(解决用钱问题)、栽植1 亩油用牡丹(解决长期用钱)、饲养2 头猪(吃一头卖一头)、种植3 亩经济林果园(拐枣、核桃和其他林果解决后续产业)、有条件的贫困户种植5 亩烤烟,力争2018 年实现所有有条件的贫困户通过发展农业产业脱贫致富。
  (五)探索精准脱贫经验。通过产业精准扶贫的实施,探索可复制、可操作的产业精准扶贫模式,提高精准扶贫成效,努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积累经验。
  五、主要内容
  (一)培育&富硒+&产业带动模式
  围绕粮油、烟草、畜牧、魔芋、黄姜、中药材、林下种养等短频快增收产业和拐枣、油用牡丹、核桃与林下经济等新型中长期致富产业,按照&富硒+&模式,延伸农户、基地、市场主体广泛参与的富硒产业发展链条,构建特色产业发展市场主体与贫困户紧密协作关系,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1、做大富硒产业基地。按照&龙头企业(园区、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整合贫困村、贫困户土地、林地、水产资源,结合市场主体资金、技术、管理、市场优势,按照年度规划,逐年分批在169 个贫困村中建设一批规模化、高质量的短快和中长结合的富硒产业基地,加快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有机农产品基地认证,提高贫困村资源收益,带动贫困村发展和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2、扶强富硒产业龙头。扶优扶强一批基础好、产业强、产业链条长、与贫困户联系紧密、扶贫积极性高的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能人大户,运用现代生产组织方式,围绕循环农业、山林经济、现代渔业加速生产要素聚集,完善生产示范、物流加工、生态旅游、教育培训等功能,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接二连三、良性互动的复合业态,辐射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参与富硒产业各个环节生产经营,实现稳定脱贫致富。
  3、着力开发富硒产品。紧紧围绕县域富硒资源优势,搭建起科研对接、企业研发、各级推广的富硒产品开发体系与平台,加大富硒猪肉、富硒魔芋、富硒林果、富硒茶饮、富硒水产、富硒粮油、富硒蔬菜、富硒食用菌、富硒蚕桑等产品开发力度,实施&富硒品牌&战略,切实延长产业链条,提高XX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核心竞争力,为富硒产业精准扶贫提供有力支撑。
  (二)探索& +贫困户&双赢同富合作模式
  围绕&+贫困户&模式,针对不同合作主体,着力探索创新不同方式带动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相关环节生产经营活动,帮助贫困户获得稳定收益,实现脱贫致富。
  1、政府主导推动型。按照省市县联动、省级统筹、市县组织、贫困户参与的原则,推行&政府(供销社)+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或&政府(供销社)+合作社+贫困户&产业精准扶贫模式。选择经营效益好、信誉度高、覆盖贫困户广、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涉农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开展经营合作,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与供销社经营资金捆绑,集中投资,共同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把财政扶贫资金折股虚拟量化到具体贫困户,特别是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按照每年不低于 5%的委托投资股权收益给贫困户分红,在确保扶贫资金保值增值的同时帮助贫困户获得资产收入。
  2、龙头企业带动型。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或&龙头企业+贫困户&产业精准扶贫模式。以&产业&为主导,由扶贫龙头企业流转贫困户土地资源发展适度规模产业基地,进行集约经营,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参与发展和优先务工从龙头企业获得多项收入实现&产业脱贫&;以&订单&为联结,由龙头企业和贫困村、贫困户签订农产品购销协议,贫困村贫困户按照合作企业要求,提供生态优质原产品,合作企业托底收购,合作共赢,实现&订单脱贫&;以&技能&为支撑,由扶贫龙头企业根据业务需要对贫困户进行技能培训后签订用工合同、安排上岗就业,在龙头企业取得劳务收入,实现&技能脱贫&。
  3、合作组织互动型。推行&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贫困户&或&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产业精准扶贫模式,贫困户以土地、山林等资源组成合作社或入股合作社,参与产业发展,在合作社产业发展中取得劳务、股权收益或分工协作经营收入,帮助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
  4、景区园区牵动型。推行&景区(园区)+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或&景区(园区)+贫困户&产业精准扶贫模式,鼓励贫困户充分利用景区园区优势,发展休闲观光、特色餐饮、工艺品制作、加工销售、商贸物流等配套服务业增收脱贫;支持没有自主生产能力或向外发展条件的贫困户通过土地、山林资源股份合作、委托经营等方式获得资产收益增收脱贫;引导乡村旅游开发公司、各类农家经营主体、能人大户优先使用贫困户劳动力参与生产经营,优先委托贫困户开展订单生产,帮助贫困户通过务工、服务等方式增收脱贫。
  5、能人大户联动型。推行&能人大户+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或&能人大户+贫困户&产业精准扶贫模式,鼓励本地群众创业兴业、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外来人员投资兴业,鼓励能人大户通过合作、入股、劳务等方式流转土地、组建合作社、成立劳务组织,吸收、组织、带领贫困户增收脱贫。
  6、干部帮扶促动型。按照&三包三定&要求,推行&干部(党员)+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或&干部(党员)+贫困户&产业精准扶贫模式,鼓励包联干部、第一书记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发挥资源、智力、信息和管理优势,以贫困村为载体,依托企业或合作社,带领贫困群众开发资源、发展产业,帮助贫困群众稳定获得经营性、投资性、劳务性和资产收益性等多种收入,实现增收脱贫。
  (三)拓展& 电商+&现代经营销售模式
  大力推进&电商+&产业精准扶贫模式,通过改善贫困村网络基础设施、搭建电商平台、开发电商产品、培养电商人才、畅通物流渠道等措施,帮助贫困村贫困户把资金、技术、管理&引进来&,把资源、产品、服务&卖出去&,帮助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
  1、强化电商基础。依托实施&宽带中国&工程的机遇,推进光纤入村入户,扶持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提供电子商务服务、信息处理、数据及网站托管、运营和管理等外包服务,提高宽带网络普及和接入能力;大力推广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贫困地区的应用,不断提升贫困村通信业务服务质量和水平;支持贫困村扩大无线网络覆盖面,实现有线、无线优势互补,积极培育发展物流服务企业,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2、培育电商经营主体。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吸引国内知名电子商务企业为我县特色产品搭建电商展销平台,鼓励电商配套服务企业入驻XX,积极培育建设集商品贸易、平台运营、物流配送、融资支持、软件开发、人才培训等多功能、多业态为一体的电子商务园区;大力培育区域电子商务骨干企业,支持我市品牌企业、中小商贸企业、个体商户利用第三方平台开设网店,创建有特色的网上零售品牌,集中展示、宣传推广安康名优特色产品;推动电子商务企业与&镇超工程&实施企业合作,在中心镇和行政村建立网络商品自提点。
  3、开发电商产品。围绕优势特色产业,重点打造适宜网络销售的茶叶、魔芋、腊肉、大米、林果、香菇木耳、蚕丝制品等农特产品,大力开发生态、绿色、休闲、养老等旅游产品,通过电商企业运作,使网络平台成为产业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培育一批集商品销售、交易支付、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商品销售服务综合平台,积极与阿里巴巴、京东、一号店等全国知名电商平台寻求合作,开设XX特色分平台,集中展示、推介、销售我县特色资源、特色产品,以电商销售拉动产业发展,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
  4、完善配送网络。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推进先进物流技术及装备应用,鼓励有条件的电商企业自建或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构建城乡一体的综合配送体系;积极引进一批知名快递物流企业在我县设立分公司、客服中心或转运分拨中心,拓展同城快递、乡村配送、生鲜配送等特色业务;积极开发邮政、供销、民营快递公司等物流资源,加快建立市、县、镇、村四级物流配送体系,在镇、村、组设立电子商务服务站点,配建物流配送网点和金融支付网点,逐步实现网上订货、配送、结算的农村流通新模式,打通&农货进城&、&网货下乡&双通道,着力构建&买XX、卖全国&的电商精准扶贫新模式。
  (四)创新& 创客+&新型创业兴业模式
  积极推行&创客+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或&创客+基地+贫困户&产业精准扶贫模式,搭建&创客&与贫困村贫困户合作平台,完善协调、服务工作机制,落实政策支持,鼓励、支持创客到贫困村创业兴业,通过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产业生态系统,培育&创新研发、创业孵化、产业示范、科技服务、综合配套&五位一体创新发展模式,打造&特色产业+互联网+金融资本&产业互联网发展核心路径,挖掘贫困村特色优势资源,壮大优势主导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展销售市场,把贫困村发展成为大众创业的栖息地和万众创新的聚集区,实现贫困村贫困户稳定发展致富。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统筹做好全县产业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县政府成立产业精准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发改、财政、交通、水利、农林科技、国土、人社、经贸、文广、扶贫、供销、农商银行等相关部门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林科技局,由县农林科技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
  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确保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有序、有效推进。要建立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定期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矛盾问题。各镇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统筹谋划好区域内农业产业脱贫攻坚工作,研究解决具体问题,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力推进农业产业精准脱贫攻坚工作。
  (二)全面创新试点。各镇要把产业精准扶贫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每年至少培育 1 个以上产业扶贫示范点。要按照&四+&产业精准扶贫模式和&六动&产业精准扶贫措施,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开展产业精准扶贫创新工作。创新中可以&一+&,也可以&多+&;可以&一动&,也可以&多动&,鼓励形式多样的创新方式,支持独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产业模式,加快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精准扶贫新路径。
  (三)落实扶持政策。各相关部门要把涉农项目重点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发挥集约效应,逐年度、逐项目地投入贫困村、贫困户建设。财政部门要做好财政扶贫资金的调配和全程监管,切实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杠杆作用;金融部门要扩大财信担保、小额信贷扶持范围和扶持额度,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组织、能人大户、贫困村和贫困户发展农业产业;相关部门要对景区、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建设实行前置规划审批,对达不到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增收致富要求的,不予有关项目扶持。各镇要落实主体责任,重点解决好&扶什么&、&怎样扶&的问题;要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为贫困村、贫困户选准发展产业;要对各类自主创业主体,落实相关扶持政策,提供优质服务;同时,还要创建优良的投融资环境,积极吸纳贫困群众就业的企业,带动产业精准扶贫工作。
  (四)强化考核奖惩。农业产业脱贫攻坚工作纳入《XX县三年脱贫&三包三定&方案()》和《XX县三年脱贫考核奖惩办法( 年)》工作内容,镇、部门产业精准扶贫成效计入全县三年脱贫考核。对产业扶贫工作表现突出的镇、部门给予表彰奖励,并在项目资金安排上予以倾斜;对重视不够、工作滞后的镇、部门予以通报批评,在年度考核中不得列为先进,并扣减相应的项目资金。
下页更精彩:1
相关文章推荐
你可能兴趣的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