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航空售票点点捆绑销售保险合法吗

买车票强搭保险 捆绑销售属违法
&&网友评论()
第1页:买车票强搭保险 捆绑销售属违法
第2页:搭售属违法行为理赔或面临取证难
  稿件来源:
  买车票还要买?你有理由拒绝。
  《》:保险合同订立应当遵循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的原则。任何人不得欺诈、协迫或强制他人订立保险合同。
  《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经营标准》:意外险产品不得捆绑在非保险类商品或服务上向不特定公众销售或变相销售。
  律师认为,捆绑销售保险属于强制性,剥夺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违反了民事活动的自愿平等原则。
  有媒体报道称,保监会日前向各地保监局和保险公司发出通知,要求展开一场针对强制搭售保险行为的大检查,其中,备受诟病的火车票等强制搭售短期意外保险销售的行为成为此次检查行动的重点。
微信号里寻财富,jrjmoney有思路!
  记者调查发现,尽管监管部门定期对捆绑销售行为进行清查、整治,但各地站“车票+保险”的搭售现象仍屡禁不止,而多数代购网站已取消捆绑销售行为。
  四川本地多家保险公司表示,定期自查搭售保险行为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投保人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不规范保单在发生意外后可能面对理赔难的风险。
  调查:
  车站“暗宰”乘客 网站已无捆绑销售
  市民张女士向记者反映,国庆节期间,她在重庆菜园坝汽车站购买从重庆到南充的汽车票,付款后竟发现自己被“暗宰一刀”,原来,张女士除了支付68元的车票价外,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额外购买了一张4元/份的保单。“出票前并没有询问我是否需要保险,事后售票员给出的解释是,这种意外险是和车票一起销售的。”据张女士回忆,此前在绵阳购买车票时也遭遇过同样的情况,“当时除了车票还有一张2元/份的保险单,车票本身已含保险费,何必再多买一份几块钱的保险。”
  此外,各大网站代卖火车票时搭售保险一直投诉不断,针对这一现象,记者登陆各大代购网站发现,如今在机票和火车票的订购页面,已取消强制搭售保险行为。
  10月12日,记者登录去哪儿网、携程网等车票代购网站,记者注意到,在确定列车信息之后,若无需购买20元/份的交通意外险,“填写乘客信息”一栏中的保险购买数量可以选择“0”。此外,20元的航空意外险及20元的航空延误险同样可以自愿选择购买。
通过键盘前后键←→可实现翻页阅读
马黎】 (责任编辑:申雪娇)
已有&0&条评论
底在哪,市场底在哪,市场底部,市场底部特征1.门户网站 财经频道 已经没什么股票新闻了,有不是也就几.....
当前人气:19
周二支撑2972,压力3000.支撑、压力(攻防线,非最低、最高点)是制定操作策略的依据:支撑有效破.....
当前人气:356
[银行'二押'又来了 贷款买的房还能再贷款]业内人士称,有不少银行的支行层面都接受'二押',就是用已.....
当前人气:1309
观点发布:周而复始,韭菜割完一波,还会再培养一波;.cn/.....
当前人气:104
中粮屯河(600737)三季报净利预增300%-350%。
当前人气:2142
当前人气:126
大家晚安,今天的解答到此结束
当前人气:1024
美股低开低走,追随全球股市跌势,道指目前跌108.41点,跌幅0.59%,标普500指数和纳指分别跌.....
当前人气:290
[老苗告知]每逢关键时刻,我们将不可避免要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即便被推到风口浪尖上,我们还是会保持.....
当前人气:1505
[战狼资讯]:粘胶短纤价格集体上调 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受市场供应偏紧推动,26日华东、西北、西南等地.....
当前人气:132
股市猎人:9月26日晚间公告汇总.cn/view/1596.....
当前人气:430
[要闻速递]
  财政部:中央政府二季度债务余额11.19万亿元,较一季度末增长5368亿元。
当前人气:247
美国股市周一低开。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开盘下跌67.80点,跌幅0.37%,报18193.65点。
当前人气:988
融创中国发布公告,称大股东孙宏斌认购融创中国现已发行股份股,总代价约28亿元,认购.....
当前人气:95
世纪游轮重组拟收购美国游戏改造公司Alpha;先锋新材重组拟11.83亿并购乳制品业资产,27日股票.....
当前人气:311
热门问诊股:
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
理财产品快速查询
组合投资类
信托贷款类
信贷资产类
证券投资类
权益投资类
债券投资类
24小时新闻点击排行榜
48小时新闻点击排行榜航空意外险真的有必要买吗?
与火车票不同,大家已经习惯了买飞机票时买一份航空险。但大家也知道,这个险对于保险公司来说真是太赚钱了。我之前都是买整年的航空险,后来跟一个学精算的朋友聊过后就不在买了。而且我认为,我买机票,本身就与航空公司订立了合同:将我在确定时间,确定地点将我安全的送达某地。假设出了事故,航空公司本身就违背了合同,理应就应该赔偿。而且从历史数据来看,赔偿的金额往往超出了你的保额。我的问题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假如航空公司赔偿你120万,你的航空险保额只有60万。保险公司还会赔付你吗?就算赔付了,这60万相对于120万来说也起不到更大的作用。这样导致航空险的意义更加降低。还请更明白保险行业的朋友或者航空界的朋友指教!
楼上都已经写了很多,我就补充一点。很多人以为的意外险和保险里的意外险不一样。我们以为的意外险,就是比如出了车祸,或者被猫抓狗咬磕磕碰碰了。在保险领域,这个叫“意外伤害医疗”。所以有“医疗”两个字的,都是报销类的。最典型的就是医保,医疗保险。也就是说,比如当一个意外骨折了,花了5000块的话,医保最多最多全报了,但是不可能报销出6000块钱。避免道德风险。而保险里说的意外险,一般指的是“意外伤害”,可以简单的指死或者残。残疾比例从1-10级281项都有,从最轻微的切菜切掉了小拇指到最严重的飞机失事。保险公司按照比例给钱。所以一份好的意外险应该这两项都有。最好还能有自费药的报销。因为意外比较多会骨折,涉及到打钢板的问题的话,医保内钢板和自费项目差距还是比较大。
航空合同并非如此简单,并非每次事故,每个人都能拿到120万。各国航空公司遵守的国际公约并不相同,看懂这个你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另外,我可以跟你说件事:航意险确实是个多余的鸡肋,中国特色。为什么?因为在发达国家,几乎人人都有纯寿险作为基础,只要发生身故,无论是意外还是疾病亦或是猝死之类的,都可以获得赔偿,所以为飞行还单买个意外险这种事,在人家那并没有意义。而在中国,因为大家普遍没有保险意识,国内的保险行业又非常不合规!导致保险卖不出去,所以这些保险公司就开始在一些小的事情上——主要是公众看得见的事情上,做各种文章。航意险由此而生。你说航意险有没有作用?其实有。至少在国内,你还没有任何保险的时候,它至少能在你飞行的时候,帮你保障你的家庭,一旦出现意外,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是的,保险永远不是给自己一个人做的,而是给家人做的。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一点。航意险,贵,但是保险公司还真赚不到多少钱。钱都给谁赚走了?呵呵,自己猜~~~
意外险就是一个比较单一的险种,无非是日常综合意外(含老人)、交通工具意外,和一些旅游险、附带类的意外险等等,这个里面能有多大文章呢?当年法航在巴西附近的太平洋失事事件,大家应该有印象,因为事发在马航之前,并且当时也是大范围的搜寻,并且发现了几公里的油污带,才帮助了最终定位,当时飞机上有9个中国人,其中4个是辽宁本钢的高管,在搜寻结束后,全部做了理赔,但是其中一位高管,曾经由家人购买了高额的保险,包括航意和身故在内,事后理赔了800w。这一笔理赔款,就是要代替这位高官照顾家人的责任。人没了,但是留下了足以照顾家人一生的责任。要是觉得这里硬说什么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有点大,可生活不就是通过这些来体现么,让家人在失去了至亲之后,由这份重要的现款来承载家人思念的寄托、情感的安慰。所以就是那句话,没有事故的时候嫌保费贵,有了事故嫌买的少。由于保险是一种投资,而不是一个单纯的购买和理赔的直线过程,所以保险产品的设计将决定这类产品会不会有人购买。而且保险产品本身的风险转移功能,表面上看是把个人风险转移给公司承担,本质上是把个人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和大多数人来一同承担。因此就必须要对产品本身的功能有一定的专业判断力。综合从比较的角度来看1、航空公司捆绑销售的航意险没必要单独买。费用高,保额低,几十元保个百十来万,像比较商业保险公司单独销售的主打产品,10元就可以保500w,最高可以购买4份,这样一旦发生事故,理赔就是2000w,。2、单独的航意险以及其他意外险需要购买。这笔钱节省的话,无非是一年几百元,但请客吃一顿饭要多少钱呢?就算连续买10年,也才几千块。一年365块,假如连续购买20年,也才7k多,年年保障2000w,足够了。3、保险是给家人的一份责任。航空公司那些意外险,保个1、2百万到头了,可现在回头看看,这点钱真不算多。现在cpi的指数、物价上涨的速度、家人房子医疗教育等等各项支出,这些钱真的是不够的。从保障风险的角度,还是要选择专业保险公司成熟的、性价比高的保险产品。
和机票搭售的是航空意外险组合,之所以说是组合,因为其保险责任并不止航空意外伤害,还有意外伤害医疗,航班延误,行李延误,财物损失等。单纯的航空意外险当然很便宜,但附加了其他责任的价格显然会不同。买保险还是要看清保险责任,光比价不看责任就是耍流氓。
航空意外险有必要买,但跟机票捆绑销售的单次20元的航意险就免了吧。下面我来说说原因:这种航意险售价20元,保额40万元,从你脚踏上飞机到下飞机为止就结束了,而且只保障因为飞机出现意外造成的人身伤害。简单来说,基本上就是因为单次飞行事故死亡赔付40万,其他情况不不予理赔。很多人会说了,要是真的“走运”碰上这种小概率事件,40万起码还是给家人的补偿。这种想法是好的,但是你要弄清楚,机票本身是含有一种叫做旅客法定责任保险的,是航空公司购买的强制险。“根据《民航法》第129条的规定,最高赔偿限额为16600个计算单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折合人民币15-16万元。”也就是说自购买机票开始,个人已经享有了一定的意外保障。当然,如果觉得十几万的赔付太少了,我们还可以单独购买别的险种,比如:人身意外险或交通工具意外险。举个例子,我之前工作原因平均一两个月会出差一次,如果次次都购买20元的捆绑险,保守估计一年10次的飞行需要支付的一次性保费大于或等于:20元/次*10次=200元那么问题来了,200元到底为我提供了哪些保障?时间:一年里的飞行期间保障:意外身故或高残保额:40万元没有对比说明不了问题,下面看看有没有更优的方案?1.单独购买人身意外险保费:100-200元时间:一年里任何时间保障:意外身故和高残保额:20-30万2. 单独购买交通工具意外险保费:50元左右时间:一年里乘坐交通工具的时候保障:意外身故和高残保额:50-100万不等3. 单独购买飞行意外险(我买了这个,各个保险公司平台上都应该有售)保费:1元时间:一年里的飞行时间保障:意外身故和高残保额:100万所以不用我再强调捆绑销售的航意险有多少猫腻了吧,完全可以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可替代性产品为你提供更高的保障。
你提到的航空公司的赔偿责任是独立于航空意外险的保险金给付,两者可以同时存在。如果觉得保障充足,确实不需要购买,这个看个人需要。如果要买,建议到保险公司官网买一年期的产品,划算很多。另外,订机票时那些20元的航意险,赚钱的还真不是保险公司。
越女是个热爱旅游的孩纸,很久之前,我每次出去玩之前,都老老实实的花20块钱,买一份保额固定20万元的航空意外险。但是这个保险买多了,真的很有让人吐槽的冲动啊,每坐一次飞机就得买一回,20块只保20万元,保额也太低了是不是?于是越女在发现旅游意外险的时候,果断决定省下这20块钱。因为,旅游意外险既便宜,保额又高。可以涵盖出去游玩的各种风险,当然也包括航空意外在内。像越女这样,出去玩之前花几十块钱买上一份,旅游期间随意飞,每段航程都是可以得到保障的。关注越女读财公众号并回复“旅游”,了解旅游意外险(微信号:ynducai)越女不怎么出差,不过身边有很多经常飞来飞去的朋友。比如王老师,常年在北京和深圳之间往返,下了飞机坐火车,下了火车又坐汽车,每次专门买一份航空意外险就更不划算了。越女以前说过,意外险是家庭主要劳动力的必备保险,那如果你像王老师这样,经常出差的话,完全可以买一份一年期的,含有交通工具保障的意外险。这样,这一年不管你出不出差,是坐汽车、坐船、还是坐火车飞机,出意外都能得到保障。这样的保险,一年几百块钱就足够了。对于短期偶尔出差的朋友来说,也可以选择短期的交通意外险,更便宜。另外,如果你有信用卡的话,还可以留心一下,自己的信用卡有没有赠送航空意外险。现在很多信用卡都有这种附加福利,用信用卡刷卡买机票,就送保险,而且保额比你20块钱买的那份高多了。比如越女的i白金,就附赠1500万元的航空意外险,同行的配偶及子女也可享受最高750万及10万的保险。看到配偶这两个字,不知道为什么,一种淡淡的忧伤涌上了心头…{理财必备 · 越女读财}微信公众号:ynducai欢迎与我沟通交流,作者是一枚资深“财女”,在财经媒体、金融机构工作多年,理财投资,必须关注!
楼上各位同仁的意见都非常中肯,小弟也在自己的专业内给一点意见。对于经常出差在全国各地的商旅人士,有必要买一份全年的公共交通意外险,海陆空皆保,这样费用算下来也比较低。推荐一款综合交通工具意外险,保额全部可以自选,保障天数也从7天可自选到1年,100万航空意外加各种轮船、火车意外,保一年只要23元起。更新一款秒杀市面所有产品的航空意外险,保一年只要50元,保障500万。航班延误险,在国内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航班延误还是很常见的,首推众安摇一摇航班延误险,在一二线城市的各大机场登机口,只需要打开蓝牙,微信摇一摇,搜索周边设备就可以找到即时生效的航班延误险。或者可以微信搜索太平洋产险,他们家的航班延误险也是主动理赔的,每延误一段时间就给你发红包,确实挺好玩。
作为一名航空职员,个人认为没有必要购买航险,理由如下:1.机票中本来就包含了意外险,若出现重人员伤亡大事故,旅客可以获得超过百万元的赔偿,远比航险赔付金额高;2.航空运输是目前最安全的交通运输方式,事故率为五百三十万分之一(国际航空协会统计),航空所采用的导航系统最先进,安全管理最严格,比火车,汽车更为安全;3.国内航空公司的安全管理是非常严格的,从安检就可以看得出来,相对于马航、韩亚航空等安全得多,建议出行首选国内的航空公司。最后,如果自己真的遇到重大事故,那也只能认命了,这么小概率事件都让自己碰上了,只能怪rp了,毕竟现在社会危险无处不在,走在路上都有可能被车撞到。所以就不用求那个心里安慰了。
说实在航空意外可能性太低太低了。举一个例子,福州长乐机场自1997年中旬开航以来,加上衣服被烧这种情况,事故率远低于1/。某种方面说,即便20块的保险,得买两个亿才能碰上一次事故。何况我们大多数人一辈子坐飞机不会超过50次。不过延误险还是要买的哈哈哈哈哈哈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民航局:严禁销售机票加收服务费 不得捆绑销售
  本报讯(记者 蔺丽爽),民航局下发《关于国内航空旅客运输销售代理手续费有关问题的通知》,严禁销售代理企业向旅客额外加收客票价格以外的任何服务费。《通知》要求,航空运输企业委托销售代理企业销售客票,要合理确定客运手续费基准定额,可适度浮动。销售代理企业不得向旅客额外加收客票价格以外的任何服务费,不得通过恶意篡改航空运输企业按规定公布的客票价格及适用条件、捆绑销售等违规手段,侵害消费者和航空运输企业权益。对销售代理企业的价格违法行为,将依法进行查处。
编辑:关宇玲
关键词:销售代理;捆绑销售;民航局;客票;加收服务费
记者23日获悉,为规范销售代理企业销售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中国民航局下发《关于国内航空旅客运输销售代理手续费有关问题的通知》,严禁销售代理企业向旅客额外加收客票价格以外的任何服务费。
2月18日消息,随着航空公司一拨接一拨的“提直降代”策略的推进以及票代市场运行“猫腻”的曝光,机票代理商价格优势和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航空公司与票代大有矛盾激化之势。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作为航空运输企业和销售代理企业的会员组织,要采取相应措施,引导航空运输企业和销售代理企业完善客运手续费的支付办法,监管履行合同约定,维护各方正当权益。
高某则称, 2008年10月,许力攀让他做许力攀公司在安徽省的销售代理,销售彩票“快乐8”。林某称,彩票销售网点的发展是由各省的发行机构直接发展销售网点,不允许公司代理发展大规模网点。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部分机票捆绑航意险 携程网、春秋航空被指违法
  中国宁波网  
关注百姓 关爱生活  中国宁波网新闻热线:<font color=#ff0707
  &预订该机票,每位乘客至少需购买30元航空意外险,保额100万&&&曾因航意险&假保单&事件而广受关注的携程网,如今因特价机票与航意险捆绑销售再度陷入质疑中。
  近日,一些市民及网友陆续发现,携程网在其部分机票预订栏内提示消费者预定该机票需同时购买保险的情况。而在春秋航空公司官网销售的部分机票中,也存&买航意险享此票价&等现象。
  对此,携程网的客服人员表示,这是他们公司规定的,与航空公司无关。有律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携程网的这种行为涉嫌违反了《保险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可以由当地的工商部门或保险监管部门对其进行处罚。
  而记者在查询了多家保险公司官方网站销售的意外险产品之后发现,由于捆绑式销售,携程网和春秋航空所销售的航意险保费明显高于同类产品!
  部分特价机票须买航意险
  据消费者田先生透露,今年春节期间,他在携程网订购了两张从北京飞往长沙的机票,无意间发现自己买了两份航空意外险;而一些网友也在微博上报料,&看到携程网有的机票报价赫然写道:&预定该机票,每位乘客至少需购买30元航空意外险,保额100万。&&
  2月20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登录携程网,随机准备预订一张由3月6日由北京飞往呼和浩特的机票,发现当天从北京飞往呼和浩特的航班中,包括首都航空JD5623次航班起飞时间为早上6点55分,其机票价格(不含机场建设费、燃油附加费、保险费等,仅指票面价)285元中提示&预订该机票,每位乘客至少需购买30元航空意外险,保额100万&的字样。记者发现,该航意险由新华保险(601336,SH)提供。
  记者再度随机以3月15日从北京飞往南京,其中包括海南航空的HU7121次航班,18点05分起飞的航班,机票的价格为330元,也带有&30元保险&的字样。而同样的机票,记者在登录海南航空官网准备预订同一时间的航班时发现,其特价机票也是330元,但其却没有强制消费者购买航空意外保险。
  携程客服:与航空公司无关
  那么,上述情况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客户身份咨询携程网客服,该客服人员解释称,如果机票后面显示有加30元保险的话,那么这个保险必须要买。因为客户预订的这个机票折扣是比较低的,这个保险属于一个捆绑产品,相当于携程的一个捆绑式销售的产品,跟航空公司没有关系。如果客户觉得不合适,可以预订其他不捆绑保险的机票。如果客户想要订这个航班,又不想要保险,可以点击更多舱位,里面的价格会有区别。总的来说,由于这个机票的价格比较低,所以就捆绑销售了一个保险。 那么,其他的航空公司网站是否也存在类似捆绑销售航意险的情况呢?
  2月21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随机登录了首都航空、春秋航空、海南航空等航空公司的官网,发现春秋航空也存在类似的捆绑销售行为。
  在春秋航空的官网上,以3月15日,北京到上海的航班9C8992航班为例,其起飞时间为23点35分,其可预订的机票包括470元和199元两种,其中199元的机票标明&买航意险享此票价&。即乘客需要购买20元的航空意外险。
  据了解,这20元的航意险是航联保险经纪公司牵头,由华泰财险提供。春秋航空的客服人员称,特价机票一般后面都会标有&20元保险&,也就意味着这种特价机票的航意险必须要购买,是没有办法去掉的。
  云南震序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宏雷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携程网捆绑销售航意险的话,则涉嫌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保险法》两部法律。一是违反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另一方面在《保险法》方面违反了保险合同的自愿订立原则,如《保险法》的第11条规定,订阅保险合同,应当协商一致,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保险的外,保险合同自愿订立。他认为,上述行为涉嫌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保险法》,可以由当地的工商管理部门或当地的保险监管部门给予相应处罚。
  对于携程网的特价机票需要购买30元的航空意外险到底是携程网的规定、航空公司还是保险公司的规定?一位新华保险的人士称,保险公司对携程网和航空公司还没有这么高的约束力。
  对于上述问题,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携程网提出了采访请求,但截至发稿,携程网未有回复。
  捆绑航意险偏贵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了多家保险公司官方网站销售的意外险产品,发现由于捆绑式销售,导致携程网和春秋航空所销售的航意险保费明显高于同类产品!
  携程网捆绑销售的这份航意险,保费为30元,保额100万。而春秋航空官网销售的由航联保险经纪公司牵头,华泰财险承保的航意险,总保额高达80万元,保费20元。
  据携程网客服透露,该保险是舱到舱的,也就是说从客户上飞机到下飞机的航程,只保单次航程。
  携程官网上对该航意险解释是,&保险有效期:指被保险人每次以乘客身份,乘坐电子保单载明的合法商业运营的客运飞机班次,并遵守承运人关于安全乘坐的规定,自持有效机票检票并进入所乘客运飞机客舱时起至抵达机票载明的终点离开所乘客运飞机客舱的期间内遭受意外伤害所导致的保险责任&。该航意险的名称,为新华保险的《出行关爱交通工具意外伤害保险》。
  而新华官网意外伤害保险条款的保险责任包括:意外伤残保险金、意外伤害烧烫伤保险金和意外身故保险金三个部分。
  同时,春秋航空官网对其捆绑销售的意外险解释也不详细。
  那么,携程网捆绑销售的这款保费30元,保额100万的航意险的市场价格到底如何呢?
  以泰康人寿官网销售的E顺交通工具意外保障计划为例,在只选飞机意外伤害保险金80万保额,保障时间1天的情况,其保费才2.58元。同样包括意外身故、意外伤残和意外烧伤三种责任。
中国经济网
24小时新闻点击榜
&&&&近日有媒体曝出,在汾酒这个大品牌之下,存活着几百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开发酒”,而百亿收入中竟有四成来自这里。……当前位置: &
& 机票背后的“潜规则” 携程订机票“被保险”
机票背后的“潜规则” 携程订机票“被保险”
&&日16:33&&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随着2014年春运的到来,航空客运进入旺季,机票也越发抢手。不过,在看似规范的机票销售背后,却隐藏着大量“潜规则”和“霸王条款”,伤害着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一些航空公司成了这些乱象的推手。
  机票超售,拒绝乘客登机――“国际惯例”不是挡箭牌
  早早订好机票,提前50分钟赶到机场,却被告知“因为机票超售,座位已满而不能登机”。这对于许多期待旅途“一帆风顺”的乘客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现实,而航空公司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是让人心寒。
  江先生就有不愉快的体验。他在日预订了东方航空10月1日从乌鲁木齐飞往上海的航班,而当天赶到机场准备登机时,却被告知因为机票超售而不能登机。与东航的交涉没能解决问题,被拒绝登机的江先生只得改签另一班飞机飞往上海。因为行程延误和到达机场不同,江先生耽搁了一天的时间。
  近年来,国内航空公司因机票超售引发的争端屡见不鲜。“买了机票却不能登机,因为航空公司多卖了17张票!”“耽误行程不说,航空公司也并没有尽到提前告知的责任。”沸沸扬扬的争吵声中,更是曝出了“机票超售是业界惯例”的说法。
  有统计显示,国内航班平均有10%的旅客“订票而不出票,许多乘客在飞机起飞前临时取消航班。取消的原因有个人突发状况,也有机票代理虚假订票,提早抢票”。有航空公司内部人士表示,为了避免损失,超售已经是业内惯例。超售率一般为座位总数的3%到5%。
  但是,航空公司在赔偿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有的航空公司赔偿几百元的损失,而有的只负责协助改签。
  那么,航空公司仅凭“国际惯例”一说就能免除责任吗?
  据外媒报道,航空公司超售机票确为国际惯例。但一旦发生乘客因机票超售而不能登机的情况,航空公司一般首先会询问乘客意见,如愿改签,将免费提供飞行券。根据美国交通部2007年的规定,对于无法改签的国内航班,航空公司会给予单程机票的等价补偿,最多200美元;如果延误时间超过2个小时,航空公司将给予双倍于单程机票的补偿,最多400美元;延误时间决定补偿数额,国际航班相对于国内航班较高。2008年,美国修改了赔偿规定,赔偿数额翻番,多达800美元。
  欧洲也有类似的规定。在超售拒绝登机的情况下,航空公司应根据里程数给予250欧元至600欧元不等的赔偿。乘客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要求7天内赔偿,或安排其他班次的航班。
  相比之下,国内航空公司虽也开始逐渐重视服务和赔偿,但水平参差不齐,总体与欧美航空公司差距较大。
  机票不能退改签――如何界定“霸王条款”?
  为吸引乘客,许多航空公司都打出了“机票”牌。这些低至几百元的税前价格着实吸引人们的目光。那么“特价机票”在哪里了呢?抢到“特价机票”的乘客享受到的是“特价服务”吗?
  记者在南方航空公司的特价机票订购页面上发现,大多数特价机票的“退改签”一栏都标注着同样的字眼――“不允许”。一些订票服务网站(比如、网)的国内航线在查询订票界面上会显示“退改签政策由航空公司政策决定”,一些航空公司在退票时会收取较高的手续费,一些航线只退“机建和燃油费用”,机票则不能退还,多半不可签转。
  一些航空公司规定:特价机票不能退改签。
  由于特价机票无法退改签,很多遇到突发情况无法按时乘机的旅客,不得不面对全部的机票费用损失。南航、东航、国航等多家航空公司均表示,一般以4折机票为界限,低于4折的特价机票不允许“退改签”。
  前不久,吉林省吉林市的付先生在网上预定了3张从长春飞往昆明的3.5折机票,本想带全家去旅游,但由于特殊原因没能成行,退票时却被告知“特价机票不能退改签”。付先生白白损失了3000元钱。
  2011年5月,刘小姐在南方航空公司的售票网站上购买了从上海飞往广州的一张机票,510元的票价中包含了330元的机票、50元的机场建设税、110元的燃油附加费和20元保险费。但由于工作原因,刘小姐需要晚一点离开上海,却被南航客服告知,其购买的“快乐飞”产品“不得变更、退票、签转”。交涉无果,刘小姐不得不取消了机票,但只拿到了航空公司退回的机场建设税、燃油附加费和保险费。刘小姐认为这是“强买强卖行为”,于是将南航告上了法庭。
  身在深圳的黄先生也碰到了类似的情景。2012年春,黄先生通过深圳航空公司官方网站订购了2张从深圳到合肥的3折机票,操作完成后却发现,自己误将日期订错。要求退票或改签时,黄先生却被航空公司告知,他所购买的5折以下机票只能退机场建设费和燃油附加费。黄先生认为这是“霸王条款”,也把深圳航空公司告上了法庭。
  在前两个案例中,法院均认为,“特价机票不得退改签条款”以较低的机票为前提,是订票过程中提前告知消费者的,因此是消费者自愿选择的结果,因此不存在“强买强卖”的行为,也不是所谓的“霸王条款”。但有律师表示,“霸王条款”并非法律概念,是指不合理的格式条款。从法律的角度上说,不能“退改签”这样的条款加重了消费者的责任,限制了消费者的权利,因此应当属于格式条款中的无效条款。
  订机票“被保险”――购票中的机关暗门
  “付款之后才发现,金额多出了20元。”韩女士在网上订购机票时,就遇到了“被保险”的情况。回到订票页面,韩女士发现,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有一处“保险信息”,是默认勾选的。就是忽略了这个信息,韩女士不小心购买了捆绑搭售的航空意外险。
  与“不小心被保险”的韩女士相比,家住山西省太原市的牛先生则遭遇了“强制被保险”。2013年2月,牛先生在网上预订从太原飞往昆明的特价机票时,有一项30元的“航空意外险”为捆绑销售,并且无法取消,必须与机票同时购买。牛先生随后在网上了解到,许多网友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有人表示,相比便宜几百元的机票,可以接受多出的这几十元,但感觉自己是被强迫消费。
  对此,携程的客服人员表示,该保险是携程网对此种低价机票的捆绑式销售产品,与航空公司无关。如果不愿意购买这种捆绑产品,客户需要点击“更多价格”,选择该航班的其他价格,但相对捆绑保险的机票要贵一些。
  航空意外险是航空旅客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简称。它的保险责任是:被保险乘客在登机、飞机滑行、飞行、着陆过程中,即在保险期限内,因遭受意外伤害导致身故或残疾的,自伤害发生日起180日内,由保险公司按照保险条款所载明的保险金额给付身故保险金或按身体残疾所对应的比例给付残疾保险金。
  其实,世界上很多国家并没有航空意外险,因为机票中已经包含了公共责任险,即一旦发生空难,航空公司作为运营方会对遇难旅客家属进行赔付。但是,由于过去中国人生活水平低,航空公司实力有限,因此空难赔偿金额过低,即机票中包含的公共责任险所对应的赔偿金额过低。为解决这种失衡,1989年,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民航总局三家共同设计了航空意外险这一产品,旅客可自由购买。
  但有专家指出,目前的航意险延续的是以前的价格,网上同机票一起出售的航意险价格是实际市场定价的2到4倍。而且,航意险的赔付范围有限,存在好买难退、索赔复杂等问题,其实已经成为了一种敛财工具。
  那么,特价机票捆绑销售保险是否违法呢?《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二条规定: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因此,有律师认为,在消费者拥有自主选择权的前提下,搭售保险的行为不会违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但是,一些网站在搭售保险时,似乎并没有给乘客太多的“选择权”。消费者如不想购买相关产品,要通过其他渠道修改订单,存在诸多不便。这种“钻空子”的行为如何才能得到有效规范,也是消费者保护协会和保监会需要面对的问题。(来源:央视网& 记者 :邹娴、裴彤、江易易)
【】【】【】【】【】
「关键字」
& &(1)凡本中心注明“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或带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水印LOGO的所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及其他任何形式的作品 ,其版权均属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中心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与本中心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违者本中心将依法追究责任。
& &(2)转载或引用本中心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中心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中心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中心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中心不承担责任。
& &(4)凡本中心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网站与机构,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中心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5)关于本中心发布的用户投诉稿件,信息均由用户通过本中心投诉通道提供,本中心不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内容真实性有误,请与本中心联系,本中心将在核实后进行处理。& &(6)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中心内容者,本中心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7)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中心联系的请发送相关内容至邮箱:)& &此版权声明解释权归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所有。
  刚过去的乐视919电商节,当天销售额突破44亿元、截至活动结束实现近50亿元的故事广为流传。  乐视网是贾跃亭布局里的上市公司。整个乐视帝国的收支逻辑并未清晰展现给外界,由于上市公司有信息披露的义务,乐...
行业热点:
曝光专区:
有以下事宜,请联系:&&
有以下事宜,请联系:
有以下事宜,请联系:
以下企业,请联系:
以下企业,请联系:
以下企业,请联系:
以下人士,请联系:
行业/频道:
产品/服务:
数据/研究:
导航/平台: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福州航空售票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