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企业的价格反垄断罚款行为作出罚款6.68亿元的处罚.是经济手段吗

|||||||||||
最新播报:
罚款6.7亿元!6家奶企因垄断价格被处巨额罚单
  新华网北京8月7日电(记者江国成、韩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7日宣布,合生元等6家乳粉生产企业因违反《反垄断法》限制竞争行为共被罚约6.7亿元,成为我国反垄断史上开出的最大罚单。3家企业因配合执法机关调查并积极整改被免除处罚。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介绍,乳企合生元公司因“违法行为严重、不能积极主动整改”被处上一年度销售额6%的罚款,约1.63亿元。不能主动配合调查但能积极整改的美赞臣公司被处上一年度销售额4%的罚款,约2.04亿元。
  “能够配合调查,并主动整改的”多美滋、雅培(上海)、富仕兰(上海)、恒天然商贸(上海)公司分别被罚约1.72亿元、0.77亿元、0.48亿元、0.04亿元。分别占这些公司上一年度销售额的3%。
  “主动向反垄断执法机构报告达成垄断协议有关情况、提供重要证据,并积极主动整改的”惠氏公司、贝因美、明治公司被免除处罚。
  发展改革委称,涉案企业提出的整改措施包括立即停止违法行为;采取实际行动,消除过去违法行为的后果,使消费者获得切实利益。
  许昆林说,从今年3月开始,根据举报,发展改革委对9家乳粉生产企业开展了反价格垄断调查。大量证据表明,涉案企业价格垄断具体的措施和手段主要包括合同约定、直接罚款、变相罚款、扣减返利、限制供货、停止供货等。
  他说,一旦下游经营者不按照涉案企业规定的价格或限定的最低价格进行销售,就会遭到惩罚。涉案企业的上述行为违反了《反垄断法》,不正当地维持了乳粉的销售高价,严重排除、限制同一乳粉品牌内的价格竞争,削弱了不同乳粉品牌间的价格竞争,破坏了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反垄断问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王晓晔表示,发展改革委对6家乳企罚款额之大是“创纪录、破天荒的”。这次处罚,加上今年以来发改委查处的三星、茅台和五粮液等企业价格垄断大案表明,我国反垄断机关对价格垄断不法行为查处力度在加大,对其他行业和企业是个警示。 
[责任编辑:福建省晨曦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开学第一考政治试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中精品题库
最新高考模拟题
名校精品试卷
福建省晨曦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开学第一考政治试题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您现在的位置是: >
6奶企价格垄断被罚6.68亿
6奶企价格垄断被罚6.68亿
时间: 07:01  来源:网络整理
昨日,发改委对奶粉行业第一次开出罚单,这也是行业反开出的最大罚单。7月初,发改委宣布对美赞臣、雅培和惠氏等多家奶粉厂商展开反调查。昨日,发改委宣布了调查结果,美赞臣、合生元、雅培等6家奶粉企业被处以总数为6 .6873亿元的罚款,而贝因美、明治和惠氏等3家企业被免于处罚。多位奶粉行业从业者均对南都记者表示,国内奶粉的在短期内会得到平抑,但是中长期的前景并不明朗。 & &3家企业免于处罚发改委昨日表示,依据《反垄断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决定对其中6家乳粉生产企业的价格垄断行为进行处罚,共处罚款6.6873亿元。其中,对于违法行为严重、不能积极主动整改的广州市合生元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处上一年度销售额6%的罚款,计1.629亿元;对不能主动配合调查但能积极整改的美赞臣营养品(中国)有限公司处上一年度销售额4%的罚款,计2 .0376亿元;对能够配合调查,并主动整改的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处上一年度销售额3%的罚款,计1.7199亿元、雅培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处上一年度销售额3%的罚款,计0 .7734亿元、富仕兰食品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处上一年度销售额3%的罚款,计0 .4827亿元、恒天然商贸(上海)有限公司处上一年度销售额3%的罚款,计0 .0447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发改委同时对主动向反垄断执法机构报告达成垄断协议有关情况、提供重要证据,并积极主动整改的惠氏营养品(中国)有限公司及惠氏(上海)贸易有限公司、浙江贝因美科工贸股份有限公司、明治乳业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免除处罚。据悉,涉案企业均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措施,包括立即停止违法行为;立即根据中国法律,对经销协议、销售政策和商务政策进行修改等措施。截至目前,涉案企业的整改措施正在逐步落实中。被罚款金额最大的美赞臣昨天对南都记者表示,公司对该处理不准备辩驳。其他被处罚的公司,包括多美滋、合生元、雅培等,都表示了配合处理的态度。根据A C尼尔森的数据,被调查的这些公司,多美滋、美赞臣、惠氏、贝因美、雅培、合生元的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属于前十位,这几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加起来超过60%。 & &调查震慑价格操纵发改委透露,“证据材料显示涉案企业均对下游经营者进行了不同形式的转售价格维持,存在固定转售商品的价格或限定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的行为。具体的措施和手段各企业有所差别,主要包括:合同约定、直接罚款、变相罚款、扣减返利、限制供货、停止供货等。这些措施和手段均具有惩罚性和约束性,一旦下游经营者不按照涉案企业规定的价格或限定的最低价格进行销售,就会遭到惩罚。”“基本没有一家奶粉企业不规定经销商或终端的零售价格的,区别只是大部分玩得很巧妙,而有些比较明目张胆。”某国外品牌奶粉中国总代理对南都记者透露,有的企业对经销商给了一个“建议零售价”,但其实你要是不遵守这个“建议”,私自降价,最终面临的后果就是断货;而有的企业甚至对私自降价的经销商惩罚措施白纸黑字地写在合同里面。据了解,有的进口品牌奶粉给门店的利润较高,能达到一罐几十元甚至100多元,门店通过降价来促销的空间也比较大。但对于生产企业来讲,一家门店降价促销,很容易就会群起而仿之,虽然短时间能促进销量,但这会扰乱其营销计划或所谓的“价格体系”,因此这种由门店自发采取的降价促销一直被奶粉生产企业所抵制。“仅仅一次反垄断调查是不够的。”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乳业研究员宋亮对南都记者表示,,“此次发改委反垄断调查是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一方面企业都主动开始降价;五大品牌平均降价一成左右;其次,此次调查起到一定震慑作用,由于惠氏、贝因美积极配合调查,主动拿出关键证据,也积极认可调查结果,所以获得从轻处罚结果。但是仅仅一次反垄断调查是不能够持续保证市场有序,政府应加强对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长期监管。” & &进口奶粉价格长期或反弹自2008年以来,美赞臣等主要品牌的进口奶粉价格几乎每年都至少有约10%的涨幅,理由包括升级配方、换包装等。而在本月初发改委公布对多家奶粉企业进行反价格垄断调查之后,这些企业纷纷开始降价,中国的奶粉在2008年之后头一回碰上“降价潮”,根据这些企业公布的情况来看,降价幅度从5%-20%不等,此外,也有并未被列入调查名单的企业对南都记者透露,本来今年成本有点扛不住,也打算降价的,但现在已经取消了计划。宋亮认为,“由于目前中国奶粉市场仍然扭曲,消费者对进口奶粉仍然‘一边倒’,仍认为产品越贵越安全,因此政府整顿不能马上让市场回归正常。进口奶粉主导市场格局不能马上改变,而且目前的消费者偏好不变的话,每年新增的一两千万的新生儿,对于进口奶粉的需求仍然很旺盛。”值得注意的是,政府相关部门马上会出台相关文件,提高奶粉企业的进入门槛,宋亮表示,这就使得很多小的进口品牌退出市场,一些原来还在观望中的进口品牌也可能被拒之门外,但是进口奶粉的旺盛需求是存在的,这样只能导致进口奶粉的集中度增加,各个进口大厂所占的市场份额继续攀升,如果未来是这种局面的话,目前的这种降价将不可持续,企业总能找到办法进行规避。乳制品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宋昆冈此前曾对南都记者透露,2013年乳制品进口仍然维持高速增长,出口基本无增长。1-4月份累计进口乳制品59.62万吨,货值20 .8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4 .63%和19.27%,其中乳粉29 .87万吨,同比增长28 .61%,平均每月进口7.47万吨。发改委披露调查内情:恢复被删员工邮件昨日,发改委披露了此次奶粉反垄断调查的细节。发改委反垄断局调查二处处长徐新宇表示,调查人员在第一次见到奶粉企业时,对方称发改委已经找过他们约谈很多次了,企业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存在任何问题,调查人员在企业呆了一天,最后无功而返。在企业找不到线索后,调查人员直接去了超市和经销商。在翻阅了上千份合同后,终于在一份2011年的合同上发现了问题。随后调查人员顺藤摸瓜,提取到了案件突破的关键证据和笔录。徐新宇表示,第二次去,直接封存了销售主管人员的计算机,发现了计算机内部员工的邮件都已经被删除,调查人员组织计算机技术人员对数据进行了恢复,发现内容上写着“我们这些做法违反了《反垄断法》和《竞争法》的,我们只能口头和电话告诉你们,必须按照我们的价格去卖,不然我们就要罚你们”。调查人员拿到这些证据之后再去跟企业法务总监见面谈话,对方“直摇头”,表示无话可说,之后在笔录上签字画押。
    Copyright ©当前位置:&>&&>&
  ◆提要:国家发改委4日宣布,韩国三星等6家企业因合谋操纵液晶面板价格而受处罚。这是我国首次对境外企业实施价格垄断处罚。但一些分析师和网友认为处罚太轻,欧美开出的罚单比我国高数十倍。为什么对操纵价格行为的处罚如此中外有别?  1月4日,国家发改委依法对韩国三星、LG,中国台湾地区奇美、友达等6家国际大型液晶面板生产商2001年-2006年的价格垄断进行处罚,责令退还、没收及罚款总计金额共3.53亿元,此事引发外界热议。外界质疑:太轻无震慑力  除罚款外,发展改革委还责令涉案企业退还国内彩电企业多付价款1.72亿元,没收违法所得3675万元。一些网友认为罚金过低“不给力”、“没什么警戒作用”。  据了解,6家企业被责令退还违法所得、缴纳的罚款包括:三星1.01亿元,LG1.18亿元,奇美9441万元,友达2189万元,中华映管1620万元,瀚宇彩晶24万元。台湾友达因最先坦白而被免去罚款。  最近,美国对相关6家企业合计判处罚金12.15亿美元,还对3家企业的9名高管追究了刑责;欧盟对涉案企业判处的罚款总额为6.48亿欧元;韩国判处的罚金总额为1940亿韩元。  一些专家认为,由于种种原因,少数大企业之所以敢于知法犯法,违法成本低是其中重要的原因。尽管数千万元是不小的数字,但对于那些利润高达数十亿元的跨国公司而言,的确可以忽略不计。但这些企业的违法行为对我国电视机生产企业,京东方等面板企业和中国消费者的利益损害却是不可低估的。发改委回应:适用法条是关键  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6家涉案企业针对全球市场共同协商液晶面板销售价格是典型的价格垄断行为,多个国家和地区对这一案件进行了严厉处罚。由于美国、欧盟对本案是依据该国反垄断法进行的处罚,罚款基数是涉案企业销售额,罚款金额比较大。  这位负责人说,我国对本案的价格垄断行为是依据《价格法》进行处罚,罚款基数是这些企业的违法所得。另外,这些面板企业都有自首的情节,因此给予了不同程度的从轻处罚,罚款数额相对较轻。“如果根据我国《反垄断法》处罚,罚款基数也将是这些企业的销售额,罚款金额肯定会大得多。”  对于为何不运用《反垄断法》,发展改革委表示,“本案价格违法行为发生在2001年至2006年,由于当时我国《反垄断法》尚未颁布施行,按照法律不溯及既往,以及在新旧法间从旧兼从轻的原则,我们依据《价格法》对此案进行了定性处罚。”三星表态:尊重历史 不会上诉  在此次处罚中,韩国三星公司被处以1.01亿元的罚单,对此,三星方面发出声明称,“本案件与欧洲、美国、韩国等反垄断机构的调查案件相同,对于本案件的相关调查三星液晶面板进行积极的配合,在去年9月也确认了相关的事实。从2005年末,三星已经中断了相关的行为,构造了守法经营体系并严格实施,为实现守法经营,构筑全球公平竞争的环境将作出积极的努力。”         (综合新华社、中新社报道)■资料 欧美罚单动辄数十亿  2009年5月,欧盟向世界最大的芯片制造商――美国英特尔公司开出10.6亿欧元(约合13.8亿美元)的反价格垄断罚单,以惩罚其非法销售手段。  2012年12月,欧盟对荷兰飞利浦公司、韩国LG电子、三星SDI公司、日本松下电器、东芝公司以及法国特艺集团等6家显示器生产商罚款14.7亿欧元(约合19.2亿美元),指控它们秘密组成电视机和电脑显示器“卡特尔”组织,相互勾结并秘密缔结协议以操控价格、瓜分市场。这是欧盟迄今对行业价格操纵行为开出的最高罚单。     (据新华社)■专家点评 中国市场逐步与国际接轨  韩国三星、LG,中国台湾地区奇美、友达等6家国际大型面板生产商,因为垄断液晶面板价格,遭到国家发改委高达3.53亿元人民币的处罚。对此,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认为,这说明中国的市场秩序正向法制方向迈进。  他说,这是中国对外资企业实施价格反垄断的第一个成功案例,而且这个案子是在一个国际化的背景下完成的,欧洲和美国同时同步也在进行液晶面板企业的价格反垄断,我们的做法符合国际规则和惯例,这说明中国的市场已经国际化了,对于整个中国市场全局有着重大意义。  至于外界对于罚款偏轻的质疑,张建平表示,今后的实践中需要建立价格反垄断调查的成熟机制,因为液晶面板的价格反垄断涉及的环节是非常多的,包括搜集线索、外围摸底、调查取证、数据对比、研究分析,然后固定证据、接受自认等等,所有这些环节需要非常专业的工作,也需要相关的专业机构去做。  在这个过程当中此案件做了一个成功的起点,中国将来要建立起一套成熟的价格反垄断调查的运作机制,既能保障市场公平又能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利益。    (据中广网)
本文相关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反垄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