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众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经营的业务可信吗?

网商、微众银行业务对比:腾讯与阿里哪家强?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作者:虎嗅网 小小小小桃
  6月25日,网商银行正式开业,作为首批5家民营银行中的最后一家获准开业的银行,网商银行背靠阿里巴巴这颗大树的网商银行,自筹备之日起就备受关注。在5家民营银行中,同样是拥有互联网企业背景的前海微众银行一直以来都被视为网商银行的“劲敌”,两家有线上优势,都被视为“网络银行”。那么两家银行谁更有实力成为行业“领头羊”呢?
  第一回合:比背景
  网商银行:网商银行主要发起人是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金服、上海复星工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万向三农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市金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杭州禾博士和金字火腿等,注册资本为40亿元人民币。其中,蚂蚁金服、上海复星、万向、宁波金润四家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30%、25%、18%、16%。其他认购股份占总股本10%以下企业的股东资格由浙江银监局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审核,其中金字火腿持有浙江网商银行3%股份。浙江网商银行作为国内首批试点的5家民营银行之一,于日正式开业。
  微众银行:日银监会批准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开业,日,“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工商注册工作并领取营业执照。日,“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微众银行官网面世,成为第一家上线的互联网银行。日,李克强在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敲下电脑回车键,卡车司机徐军就拿到了3.5万元贷款。这是微众银行作为国内首家开业的互联网民营银行完成的第一笔放贷业务。
  作为首家开业并且得到李克强亲自到场见证首笔贷款发放的民营银行,微众银行比网上银行更具备时间优势,站在国家鼓励创业的风口,微众银行抢得先机,先得一分。
  第二回合:比模式
  网商银行:网商银行确定是一家为小企业服务的银行,主攻贷款不超过500万元。小微企业、个人消费者和农村用户,是网商银行的三大目标客户群体。网商银行自身不做存贷款业务,通过和同业高度合作的方式,将自身定位为一个连接平台,连接金融机构和小微企业或个人。而在具体的盈利模式上,网商银行采取了自营+平台的模式来开展业务,通过自营会产生一定的利润;此外,平台也模式会通过收费方式产生赢利。据中申网了解,网商银行的“收入一定不会是以存贷利息差为主”,且农村金融也是网商银行未来的着力点之一。
  微众银行:微众银行用户需要用手机扫码才能看到银行的微主页。该银行主要定位于向用户提供购物、旅行等个人消费金融服务。微众银行官网从上线开始就更注重移动端。微众银行无营业网点,无营业柜台,依托互联网为目标客户群提供服务,更无需财产担保,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和大数据信用评级发放贷款。根据微众银行众高管阐述,依托同业合作或是未来微众银行的主要模式。据中申网了解,微众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将在银行总收入中占到较大比例。
  在运营模式上两家银行“撞脸”,想做成“轻资产、平台化、交易型的银行,不考虑存款,跟同业合作”的“互联网民营银行”。
  第三回合:比产品
  网商银行:尽管已经宣布正式开业,但网商银行的具体产品还未上线。据网商银行行长俞胜法透露,网商银行将在7月初上线网商银行APP,并首先上线个人信贷产品。所以,目前网商银行处于“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楼”的状态。值得关注的是该银行账户将与支付宝用户打通。据网商银行副行长赵卫星透露,网商银行将承接部分蚂蚁金服的小贷业务,在没有账户体系的背景下先开展信贷业务,第一款产品将是个人贷款类产品。
  微众银行:2015年5月微众银行推出首款定位个人信用贷款的产品。客户只要通过QQ钱包,便可实现7×24小时的即时贷款服务,目前该款产品仍处于内测阶段。
  网商银行的征信机制与风控模型继承自蚂蚁微贷,其核心机理是通过一个叫做“车间”的数据仓库同步存储阿里掌握的所有数据,而微众银行则需要将“社交大数据”转化为“金融大数据”。在大数据分析方面,阿里有阿里云,后台要比腾讯更强一些;而腾讯的优势在于他们所掌握的社交大数据。
  第四回合:比团队
  网商银行:网商银行当前只有300名员工,其中2/3是和数据与技术相关的人员。高管团队中,蚂蚁金服总裁井贤栋任网商银行董事长、俞胜法任行长、赵卫星任副行长、唐家才任首席信息官、冯亮任产品总监、童正任合规总监、车宣呈任财务部门负责人、廖旭军任内审部门负责人。
  微众银行:微众银行高管层大部分来自平安系,但目前中低层尤其是产品开发和营销人员大部分来自互联网,其中来自腾讯的员工达40%。顾敏担任前海微众银行董事长;进出口银行现任副行长、中信银行原副行长曹彤出任行长;原陆金所副总经理黄黎明担任筹备组组长、副行长,分管个人消费信贷;原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支付结算处处长万军,担任副行长,负责运营管理,原深圳银监局政策法规处处长秦辉担任副行长,分管后台与稽核外。
  网商银行的团队基本是阿里系,微众银行则以平安系+腾讯系为主,两家银行的团队不管是高管还是基层经验丰富都比较丰富,两家团队实力平台不相上下。
  两家银行都具备强大的客户基础,运营模式也十分类似。两家民营银行基于互联网做传统银行的存、贷、汇、代销等业务更有优势。既有客户数量优势,又有客户营销便利,又有客户习惯支撑,对现有银行业来说是个“强敌”。
  从差异分项来看,阿里的客户基础是电商客户,有海量外贸商户,驻场卖家和个人客户,客群金融基础好。拥有大量企业用户是阿里的一大优势,相比之下网商银行的金融业务的营利性可能要好些,吸储和放贷能力都很强。
  而腾讯的客户主要是社交关系客户,主体是个人而缺乏企业客户群体。腾讯做个人业务的基础强于阿里,国际上银行业的个人业务均不输。
(责任编辑:张镝)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您在这里 &/&&/&微众银行的尴尬局面
继今年9月首任行长曹彤因个人原因离任之后,近日郑新林被再爆请辞微众银行副行长,这一消息11月14日得到微众银行官方确认。一时之间,接连高管团队动荡所引发的舆论将微众银行推至风口浪尖。
实际上,作为国内民营银行的探路者,微众银行被各界寄予厚望,而受制于远程开户政尚未放行,开业至今该行不断调整其业务逻辑,但仍与公众的期许有一定差距,这也让业内对该行现状产生种种猜想。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对于外界的传言,不论是模式弊端、经营困境、监管束缚,还是派系斗争,微众银行至今回应寥寥。微众银行否认了外界对高管离任的种种传闻,也对市场的期望和失望冷静看待。在一贯的低调风格下,该行也很少主动提及银行的现状、发展前景。实际上,在今年9月微众银行进行架构调整之后,基本发展框架已定。按照规划,将延续以消费金融、财富管理和平台金融三个板块为主的业务条线。
高管离职风波
两个多月内两位高管相继辞职,市场对微众银行内部存在诸如文化和观念冲突、团队理念之间存差异、经营遭遇短板和困境的猜测声四起。
“对于一家传统银行来说,行长或高管的辞职可能影响非常大。但是在一家拥有互联网基因的企业,这可以说是正常的人员流动。”微众银行相关人士澄清曹彤和郑新林的辞职时道。
该人士称,一直以来,微众银行受到业内广泛关注,也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微众银行所展现出来的成绩可能和这种期望有一定的落差,但是银行管理层还是坚持“多做少说”,可能会让市场有很多的猜测。
“对于曹彤和郑新林的离职,并不是银行内耗所致,更多是出于创业的意愿吧。”该人士称,银行内部对两位高管离职也很惊讶,是在银行预期之外的。上述微众银行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银行内部没有大的变动,还是按照之前的模式和思路在发展,并没有转型,也没有涉及到大方向的变化。只是在今年9月份,微众银行内部对业务的构架进行了重新的梳理,建立了以消费金融、财富管理和平台金融为主的三条业务线。”
该人士认为,虽然微众银行目前团队中来源于平安和中信的高层较多,但是微众银行并没有“狼性”文化,银行更愿意一步一步地走,确保每一步都能走得踏实。“微众银行的发展环境非常好。股东对银行的压力并不大,能够保持良好的沟通,而监管对创新的容忍也在提升,这些都是有利于微众银行的发展。”
初建三大平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微众银行建立的消费金融、财富管理和平台金融三条业务线均有动作,并不会存在方向性的转变。
“消费金融主要是微众银行和业内银行之间的合作,目前的主打产品是微粒贷。微粒贷之前一直处于试运营阶段,9月15日以后才在微信上推广开。”上述微众银行人士表示,微众正在推进和更多银行的合作,而微粒贷规模增长的也很快。
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微众银行微粒贷的客户数量达到100万,累计贷款规模40多亿元,贷款余额20多亿元。按照内部人士的说法,微粒贷正式推广之后,9月底至今客户数量增长接近50%。
对于同业合作,微众银行一直被认为有“广撒网”之嫌,但是业务落地的并不多。截至目前,公开消息称微众银行与兴业银行、平安银行、东亚银行、华夏银行等均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但是仍未落实到实际业务中。
记者向平安银行、华夏银行等多家银行证实,微众银行和多数签订协议的银行之间的合作步调较慢。
“近来,微众银行对于消费金融这块的银行合作在微粒贷的联合贷款上。由微众银行提供客户,微众银行和合作银行按照比例共同授信的模式。当前合作银行主要是包商和上海银行两家城商行,其他银行合作还在推进。”前述微众银行人士表示。
该人士认为,鉴于银行的实力差异,微众银行偏向于跟中小银行合作,微众银行的客户优势会更明显一些。“对于数据的应用,网商银行可能先天就拥有了有资金需求的客户,这种优势很难去比,但是微众银行的社交却能更好地给客户定性是一个怎样的人,这对于银行贷款的资金安全会更有保障。”
据了解,微众银行的财富管理平台的载体主要是其APP的代销产品。“市场是能够看到,微众银行与很多机构都有产品代销合作。但是微众不提倡‘饥饿营销’,大多产品的规模不会太大,也在一款一款推,尽量让产品多样化。”前述微众银行人士表示。
对于微众的平台金融,银行的思路是将银行的基础产品嵌入到O2O中。目前推出的一款产品是和优信二手车合作的“微车贷”,而第二款产品是和汇通天下合作的“微路贷”也将在近期面世。
微众的尴尬
在微众银行看来,成立不足一年就有如此规模,已经可以算步调很快了。然而,这与公众的期许还是存在一定差距。
“实际上,按照网络银行的发展思路,一边是大数据和海量的客户,一边是低成本的资金,微众银行的发展模式上的先天优势可能远远大于传统银行。然而,从目前看,要做到这一步还有很多欠缺。”某国有大行人士称。
该国有大行人士认为,监管如今对远程开户的安全性持保留意见,对业务的放开也没有具体时间表,至少限制了微众银行等网络银行客户的开发;更重要的是,由于微众银行等网络银行的基因是互联网企业,监管对风险仍然持谨慎态度,不可能短时间将业务全面放开。
“一直以来,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是在金融,而科技公司做互联网金融缺少的就是风险管控体系。在传统银行,风险管控体系是经历了很长时间检验的,而网络银行缺少的就是这一点。”上述国有大行人士表示,银行的人员和团队是能够从传统银行“挖角”,但是这种运营模式中的风控体系建立还是会有不足。
同时,该人士还提及,对于微众银行推出的APP等业务,在创新上会略显不足。“这种代销和不少银行的直销银行甚至是电商会有很多的类似。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体现出网络银行的优势就还需要创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业内关注民营银行发展的同时,传统银行的直销银行也在突破。实际上,互联网公司发起设立的民营银行均采用的是“互联网+金融”的模式。而由银行主导独立法人的直销银行,采用的则是“金融+互联网”模式,两者可能在未来业务上存在交叉和竞争。
“微众银行等网络银行是新生事物,也是创新的探路者。对于这些企业的发展,公众不应该去苛责,而是应该多给予他们时间。”一家股份行高层认为,民营银行的建立还不足一年,都还处于创业前期。“退一步讲,创业本来就有成功和失败,何况现在谈成败为时尚早。”
收藏文章 & 喜欢 0
不感兴趣 0
绑定新浪微博登录
您的用户名和邮箱不会被公开,请放心填写! *
邮箱 (必填):
后提交您的问题。
2016年九月
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
绑定QQ登录绑定新浪微博登录
请输入您的用户名或电子邮箱地址。您会收到一封包含创建新密码链接的电子邮件。
用户名或邮箱
用户名只支持英文及数字,请不要少于5个字符。
绑定QQ登录绑定新浪微博登录查看: 1228|回复: 0
微众银行行长辞职真相:业务难做 被“平安系”包围
积分2038 点
主题帖子精华
黄金长老, 积分 203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62 积分
居住地山西省 太原市
职业银行业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金融圈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博瑞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猜中了开头,却没猜中结尾。
曹彤应该未曾料到,他的微众银行之旅不足一年便匆匆结束。9月16日,微众银行向时代周报记者确认,“曹彤先生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微众银行所任职务,按照有关规定正在走相关流程。”
对于离职原因,一位不愿具名的股份制银行中层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因预期政策未能放开,互联网银行很多事情做不了,曹彤难以施展拳脚,落差较大。同时,微众银行高管团队大部分来自平安系,团队间的沟通和配合亦存在问题。“据我了解,曹彤在行内发挥不了什么作用,但离职太快,有点出人意料。”
“这种情况腾讯应该是已经预料到了。事实上,腾讯和阿里一开始对民营银行牌照并不感冒,心态矛盾。”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刘胜军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腾讯、阿里不拿银行牌照,很多事情也在做,拿了这张牌照就像被捆上了手脚,很多事情都得经过银监会、央行的审批。
另外一个问题是,民营银行股权比例受限。“对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而言,阿里和腾讯的贡献几乎是99%,但他们仅仅持有30%的股份,权责不对等。”刘胜军说道。
但事到如今,无论腾讯、阿里态度如何,目前能做的,就是运用好这张牌照。9月19日,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董希淼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随着远程开户的放开以及金融基础设置建设完成,互联网银行的发展空间仍然十分巨大。
剃光头 全新开始
去年11月,跻身“中管干部序列”、头顶国家进出口银行副行长“官帽”的曹彤,突然放弃一切,决然“下海”,出任首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的行长。为此,他还剃了光头,郑重明志,以示“从头再来”,全新开始。
去年12月,微众银行成立大会,曹彤光头闪亮,踌躇满志。微众银行为万众瞩目,备受期待,希望能颠覆传统金融体系,“连接大众客户、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
此前,曹彤履历辉煌,是银行高管中的“少壮派”,拥有20余年的银行工作经验。从人大毕业后,他先后供职于央行北京分行计划处、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及中国进出口银行。在其担任招行个人银行部总经理期间,招行率先推出“金葵花”理财品牌及服务体系。
2004年,曹彤作为前招行常务副行长陈晓宪的助理一起北上,赴任中信银行副行长一职。2013年曹彤进入60后“中管干部序列”,成为进出口银行副行长。
曹彤“下海”与看好互联网金融不无关系。他认为,互联网银行不能仅仅把自己定位为“银行”,而是要跨出“银行”的边界。互联网金融的最大机遇来自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的转换,要跳出“直接融资以交易所为中心,银行只能做间接融资”的传统思维,互联网银行就是要通过互联网渠道,打通“多而小”的直接融资。
微众银行的定位与曹彤的想法不谋而合。微众银行定位的“惠普金融”与传统银行不一样,是以互联网个人“屌丝用户”为目标客户,覆盖面最广,涵盖各类社会基层人员,同时覆盖部分小微企业主,不做高端零售业务和对公业务。产品开发计划围绕腾讯的用户量身定做,高度场景化,主要以互联网小额信贷、信用卡为主。
外界也普遍看好这种模式。董希淼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互联网银行的发展前景非常大,能够做一些传统银行不愿意做的事情,是一种模式的创新,外界有理由对此充满期待。
限制难破拳脚难伸
不过,这位“削发明志”的传统金融人恐怕未想到,他的微众银行之旅荆棘满布。
经过紧张筹备和密集挖人后,微众银行在自己的元年里,主要做了两件事,推出两款产品。
5月份,微众银行首款贷款类产品“微粒贷”正式在手机QQ上线,为纯信用贷款产品。“微粒贷”定位为小额信用贷款产品,具有“无抵押、无担保,随借随还、24小时服务,15分钟完成贷款,贷款利率在7%-18%”的特点。
据悉,目前在手机QQ上,微粒贷已经累计放款26亿多元,贷款余额十几亿元。根据最新的消息,“微粒贷”已正式在微信这一平台上线。不过,有分析认为,微粒贷上线4个月后的今天才开始进行灰度测试,说明腾讯在这个环节采取的依然是较为谨慎保守的态度。
这种“谨慎保守”的态度也体现在该行首款APP上。今年8月15日,微众银行发布了首款APP。但时代周报记者在微众银行APP上,并未见到“总理敲下第一笔网络贷款”的贷款功能,取而代之的是理财。微众银行的理财产品分为三块:活期+、定期+、股票基金,而“银行牌照”专属业务却不足。外界对此更为“简单粗暴”的形容是:新上线的微众银行还停留在余额宝的水平。
“因为资金不足,业务无法做大,资产端来源大部分都是同业拆借。在不能实现远程开户的情况下,微众银行所开账户都是弱实名制账户,不能吸收存款。”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刘胜军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微众银行目前还存在政策上的不确定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才会使用比较谨慎、保守的态度。”
时代周报记者采访的多个人士认为,微众银行虽然破壳上线,但却让市场颇为失望:没法靠自身力量开卡、无法转账、没有更多的创新产品出现……政策限制没有打开,让曹彤无法施展拳脚。
“由于互联网银行发展受限,曹彤难以施展拳脚,与当初设想差距较大,所以萌生退意。”上述股份制银行中层对记者说,互联网银行比较新,很多事情都要从头再看,面临的压力非常大。不仅需要与同业博弈,还要与监管层“讨价还价”。
跟“平安系”难容
业务难做,人事也不易。一进入微众银行,曹彤就陷入了“平安系”的“包围”中,并没能磨合圆融。
据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在微众银行的高管团队中,除了中信银行原副行长的曹彤、深圳银监局政策法规处原处长秦辉、兴业银行同业业务部原总经理郑新林三人,其余高管大都出自平安系。
董事长顾敏曾任中国平安集团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分管个人消费信贷的副行长黄黎明曾任平安集团陆金所副总经理,分管信用卡业务的副行长梁瑶兰,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在11名高管中,在平安系有过工作经历的达到了7个。
曹彤陷入了“平安系”的包围之下。相关传闻是,高管们没有不和,但曹彤的做事风格确实与平安系的顾敏不同。
“曹彤与顾敏的风格不一样,有点难兼容。”上述股份制银行中层干部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顾敏是一个管得非常仔细的人,事无巨细都要过问。顾敏和曹彤都很年轻都想做事情,而且部门里基本没有曹彤的人,被平安系包围着。”公开资料显示,顾敏出生于1974年,今年刚过40岁,正是职业生涯的黄金期;而出生于1968年的曹彤,亦是少壮派的代表。
另外业界也猜测,出身于传统银行的曹彤或与首家互联网银行不兼容,传统银行人与互联网企业,注定要有一定磨合期,在磨合中难免出现分歧。
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认为,这是文化融合问题,高管团队大部分都是平安系的,而曹彤来自于商业银行,属于保险文化与商业银行文化之间的冲突。“虽没有证据说有直接的冲突,但团队之间的沟通和配合肯定会存在一些问题。”
有趣的是,曹彤走后,微众仍有人事变动:前任监事长或将接替曹彤担任行长,而监事长一职由原副行长梁瑶兰接任。梁瑶兰原来分管的信用卡业务,整体并入了副行长黄黎明分管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部。
无奈而现实的转身
种种因素交织,或许促成了曹彤最终离职。
9月16日,微众银行向时代周报记者确认,“曹彤先生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微众银行所任职务,按照有关规定正在走相关流程。”
辞职前,已有酝酿。有微众银行内部人士对媒体表示,曹彤好几个月都没来上班。早在一个多月前,微众银行下发的一份内部文件中,本由行长签字的地方,签名就变成了微众银行监事长李南青。最终,“旷工”数月的曹彤选择了离职。
就在曹彤确认离职前一天,9月9日,招商银行刚刚恢复了对微众银行的核身接口,该接口一度在9月7日被招行关闭,招行用户无法对微众银行产品执行买入行为。
对此,招行的官方回复是:“鉴于这种代扣接口的滥用对客户资金、信息安全带来很大威胁,也严重违反金融监管规定,招行将逐步进行清理和整治。”
董希淼说,这种情况充分暴露出互联网银行不能自己开户的弱点。这也意味着,如果其他银行纷纷效仿招行关闭入口的做法,微众银行的前景恐怕不妙。
由于不能开户,微众银行就不能吸储,也就意味着微众银行从开业起就不具有传统银行所拥有的依靠存贷差获利的生存渠道。
如此一来,剩下的就只有在中间业务领域进行掘金。在9月16日的腾讯金融合作伙伴高峰论坛上,微众银行副行长黄黎明对时代周报在内的诸多记者表示,未来微众银行要依托腾讯平台做大众客户和金融机构的连接平台,且跟目前传统银行主要收入来自存贷利差不同,微众银行90%的收入来自手续费。
值得注意的是,微众银行在上线之初并未提出连接平台的定位,也并未过多描述自己“中间人”的定位。还有业内人士指出,“连接平台”这一定位并不是微众银行成立初期的定位,而是在“微粒贷”上线后,由于微众银行注册资本金有限,又难以吸收存款放贷,无奈之下,才想出的转型之路。
这段时间,这种想法多次出现在微众高管的口中。顾敏也多次表示,“微众银行会走同业道路。目前,微众的定位一直都是互联网平台,做的事也都按此定位。我们没计划成为一家传统定义的银行”。
上述股份制银行中层干部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这是微众银行无可奈何的“转身”,也是比较现实的做法。“互联网银行发展遭遇瓶颈,远程开户没有放开,只能与其他银行合作,空间明显受到很大约束。曹彤有能力想做事情,也没有空间,而且据我了解,远程开户在短期内不会放开。”
Powered by曹彤在任不到一年即离职 微众银行出了啥问题?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文_本刊记者 周绾
  “他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来公司上班。”接近曹彤的人对中企哥如是说。
  日下午,成立不到一年的微众银行正式对外确认,行长曹彤因个人原因确认离职,正在走流程。
  这个外界看来十分突然的事情在微众内部早有迹象。有媒体报道,早在一个多月前,微众银行下发的一份内部文件中,本由行长签字的地方,签名就变成了彼时微众银行监事长李南青。传闻中李南青将接替曹彤担任行长,监事长一职由原分管信用卡业务的副行长梁瑶兰接任――微众银行对这两项职务的任命还没有正式回应,表示还在走流程。曹彤,一个在国有银行工作超过20年的中管金融企业正局级干部,竟然能“旷工”数月,可见其退意萌生已久。
  曹彤的乍然离职,让微众银行成立之初“大牌云集、高管阵容甩阿里几条街”的光环蒙上了一层灰尘。
  曹彤离职:传统金融人“谢幕”互联网?
  实际上,曹彤属于微众银行高管中“到位”比较晚的一位。现任董事长顾敏在2014年4月就离开了中国平安,任微众董事长。在7月份银监会批复微众银行筹建以来,腾讯对于行长这个职位一直非常挑剔,直到9月才确定。
  曹彤的履历确实相当漂亮,而且,其一路做零售业务的经历,也正对微众银行的胃口:22岁进入央行北京分行,26岁加入招商银行,一路升至招商银行深圳管理部副主任,是以零售见长的招行旗下最知名的金葵花贵宾体系的创始人。随后,在中信银行先后担任行长助理和副行长,主导零售银行业务;2013年9月,曹彤出任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曾经,曹彤加盟微众银行,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他为此放弃了正局级中管干部的身份。
  曹彤对互联网金融也是心仪已久,在2013年年7月的一次公开活动上,时任中信银行副行长并分管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曹彤以“不重视互联网金融就会被淘汰”为主题发表过观点。这样一个履历完美,经历也正对微众银行胃口,认同互联网金融,为“下海”放弃局级身份的人,最终还是离开了微众银行。
  实际上,相比阿里网商银行,微众银行的高管团队阵容确实更加华丽:除了曹彤之外,:董事长顾敏曾任中国平安集团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分管个人消费信贷的副行长黄黎明曾任平安集团陆金所副总经理,分管信用卡业务的副行长梁瑶兰,有银行业“花木兰”之称,曾任招商、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在11名高管(董事长、行长、7个副行长,董秘、消费信贷总监)中,在平安系有过工作经历的达到了7个,曹彤刚好不在此列――相关传闻是,高管们没有不和,但曹彤的做事风格确实与平安系的顾敏不同。而阿里网商银行的董事长是加入阿里8年的阿里合伙人之一的井贤栋,行长俞胜法曾任杭州银行党委书记,副行长赵卫星曾任杭州银行零售业务部总经理。有人戏言,网商银行是一个老阿里人,带着一堆本地银行出来的人;而微众银行,则是一群平安的人中,有几个和平安无关的人。
  虽然不出身平安系,曹彤在微众银行并非“被架空”,而是颇有分量的。据悉,微众银行的模式从2014年3月申请的“大存小贷”模式(存款限定下限,贷款限定上限),最终转变为和阿里网商银行申请的一模一样的“小存小贷”模式(限定存贷款上限)、曹彤是后者坚定的支持者。“小存小贷”模式在存贷款上比较匹配,主要是做零售业务,而“大存小贷”则是吸收大额存款,发放小额贷款。对于没有物理网点,用户多为普通网民和中小企业的互联网银行来说,“大存小贷”要比“小存小贷”的模式难做,首先吸收大额存款成本较高,而且存在期限错配的风险,因为存款额度比较大、笔数少,万一走掉几笔,风险就比较高。而“小存小贷”的业务模式,利差要稍微大一些,越是小的贷款,风险相对来说偏高,定价也高一些。
  有趣的是,曹彤走后微众的后续的人事变动:前任监事长将接替曹彤担任行长,而监事长一职由原副行长梁瑶兰接任――接近微众银行的人告诉中企哥,梁瑶兰原来分管的信用卡业务,整体并入了副行长黄黎明分管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部,梁瑶兰就此去做了监事长。
  据媒体报道,曹彤离职之后,打算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创业,做以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互联网平台。也许,他在微众银行10个月的工作经历帮助他更好的理解了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银行,前路崎岖
  离职创业还做互联网金融,曹彤的离开也并不说明传统金融人不喜欢互联网金融。此事侧面透出的信息,则是互联网银行的日子并没有那么好过,前路崎岖,并非传统金融人实现梦想的好地方。
  就在曹彤确认离职前一天,9月9日,招商银行刚刚恢复了对微众银行的核身接口,该接口一度在9月7日被招行关闭,招行用户无法对微众银行产品执行买入行为。对此,招行的官方回复是:鉴于这种代扣接口的滥用对客户资金、信息安全带来很大威胁,也严重违反金融监管规定,招行将逐步进行清理和整治。”
  只字不提微众银行。有观点认为,招行关闭核身接口是“慌了”,因为持招行卡在微众开户的用户将资金转出买微众的理财产品,造成资产的流失,招行有压力。微众银行主要在零售业务上发力,而招行的强项就是零售业务,活期存款占比高。在和互联网势力开撕方面,招行是有“前科”的。在各大银行中,正是招行首先下调对余额宝转账单日及单笔限额的。
  招行这么做当然不能说明传统银行要和互联网银行“决战”了,后者还不值得前者这样做,最多暴露出互联网银行没有自己账户的弱点,命运始终在别人手里捏着。
  曾给予市场很大想象的远程开户功能迟迟无法实现,微众银行身为“互联网银行”,但无法自己给用户开户,而要依靠银行的银行卡给用户做身份验证,给用户的仅仅是线上的弱电子账户。而且,微众的弱电子账户不能存款,仅仅支持同名账户的转账和购买理财产品。用户若想购买理财产品,则资金将直接从绑定的他行直接扣款,形成代扣――这正是被招行吐槽的点。微众银行的扣款渠道主要依靠腾讯旗下第三方支付公司财付通进行。
  从经营来讲,微众只能靠其他银行的银行卡方能导入用户流量,靠销售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的理财产品过活:微众银行上的理财产品大多是与保险等其他金融机构合作推出的。本来,就不是所有银行都支持将银行卡导入微众,一旦有银行担心“资产流失”,时不时跟微众闹点意见,就搞得微众很难受――毕竟,互联网公司能活下去就靠用户体验,三天两头功能出问题,用户还能一直淡定的默默支持你吗?
(责任编辑:黄瑶)
&&&&&&</div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离岸银行业务经营资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