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校讯通转型"收费存争议 转型能自救吗

“校讯通”收费存争议 转型能自救吗?
中小学纷纷迎来开学季,不少新生家长在给孩子办理入学手续时,被告知需要开通一项“校讯通”的功能,用来接收来自学校和老师的短信通知,这项功能一般每月收取10元左右费用,多是从家长的手机上扣除。据了解,“校讯通”是在2003年由中国移动推出。但面世的13年来,因为收费、垄断、与联通电信不兼容等问题,而备受争议。在微信、QQ等通信平台发达的今天,校讯通等软件也开始寻求转型,如何发挥其多元化教育信息的功能,成为很多家长及业内人士关注的话题。“三网通”仅限部分地区一直以来,这款由中国移动开发的软件,因为无法与电信、联通兼容,而遭到家长们的质疑。同时绝大多数的中小学、幼儿园又是通过该软件向家长发送通知,不少家长为了开通该业务,不得不办理一张新的移动卡。这一问题目前已经得到部分解决,不少地区的“校讯通”实现了三网通,电信和联通的用户同样可以办理。以广东地区为例,广东移动的相关人士就告诉记者,广东的“校讯通”目前在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了三网通,电信和联通用户也可以使用。记者从其官网上查询,除深圳、珠海、惠州三地外,其他地区均实现了三网通。据了解,除移动之外,联通、电信也开设了类似产品,联通的叫做“家校通”,电信的叫做“翼校通”。据广州联通相关人士介绍,“家校通”属于三网通业务,移动、电信、联通用户均可使用,不过部分业务仅面向联通用户。“翼校通”也是如此。不过,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也有家长反映,联通或者电信的手机用户在使用“校讯通”时,经常会出现“时灵时不灵”的现象。家住天河区的陈女士就遇到了这类问题。开学前夕,在家长们陆续收到开家长会的通知时,使用联通手机卡的她却出现了收不到短信通知的情况。是否收费存在争议
8月31日中午,郭德纲忽然发微博,称“该清的清,该驱的驱。所谓的清理门户,是为了给好人们一个交代。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以忠正为本。
&来源:综合
这两天,在静海工作的李女士给我们打来电话说,自己在附近一家标有“中石化”字样的加油站加油的时候发现有点不对劲。
&来源:渤海早报
田弘茂。(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原标题:田弘茂接海基会董事长 学者评反映蔡英文无奈心情中国台湾网9月1日讯 蔡英文办公室8月31日证实...
&来源:中国台湾网
眼下,本市休渔期于今日结束,不少爱吃海鲜的市民来到水产市场跃跃欲试。据了解,9月1日黄海渤海开海,经过三个月的伏季休渔...
&来源:每日新报
新朋友点标题下方“北京全攻略”查看历史攻略还有几个小时8月即将画上句号最近北京人都沉浸在再上10天班就要放假了的喜讯中中...
&来源:北京全攻略
9月4日至5日,作为G20峰会的主席国,中国将化身为超级世界外交大舞台。全球主要经济体和重要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将齐聚杭州...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刘明君 资料图8月31日,青岛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决定接受刘明君辞去青岛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的请求。
&来源:澎湃
□ 本报记者蔡长春文/图□ 本报见习记者李豪8月1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经审查决定,依法对第十二届全国...
&来源:法制日报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9月1日)是开学第一天,早晚交通压力将明显加大,那么天气如何呢?受温带气旋影响...
&来源:中国天气网
8月30日,官方正式通报了人事任免消息,李小鹏卸任山西省长,将转任其他职务。“政事儿注意到,李小鹏向来低调,入晋8年来...
&来源:新京报即时新闻(北京)
央视网消息:创新是本届G20峰会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国际社会期待此次杭州峰会能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包容增长,作出贡献。
&来源:央视网
头号嫌犯陈文辉的父亲提及儿子犯错,痛哭流泪。新京报记者 谷岳飞 摄
原标题:山东“徐玉玉案”背后:福建电信“诈骗之...
&来源:新京报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校讯通”收费存争议 转型能自救吗?_网易财经
“校讯通”收费存争议 转型能自救吗?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校讯通”收费存争议 转型能自救吗?)
中小学纷纷迎来开学季,不少新生家长在给孩子办理入学手续时,被告知需要开通一项“”的功能,用来接收来自学校和老师的短信通知,这项功能一般每月收取10元左右费用,多是从家长的手机上扣除。
据了解,“校讯通”是在2003年由中国移动推出。但面世的13年来,因为、垄断、与联通电信不兼容等问题,而备受。在微信、QQ等通信平台发达的今天,校讯通等软件也开始寻求转型,如何发挥其多元化教育信息的功能,成为很多家长及业内人士关注的话题。
“三网通”仅限部分地区
一直以来,这款由中国移动开发的软件,因为无法与电信、联通兼容,而遭到家长们的质疑。同时绝大多数的中小学、幼儿园又是通过该软件向家长发送通知,不少家长为了开通该业务,不得不办理一张新的移动卡。
这一问题目前已经得到部分解决,不少地区的“校讯通”实现了三网通,电信和联通的用户同样可以办理。以广东地区为例,广东移动的相关人士就告诉记者,广东的“校讯通”目前在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了三网通,电信和联通用户也可以使用。记者从其官网上查询,除深圳、珠海、惠州三地外,其他地区均实现了三网通。
据了解,除移动之外,联通、电信也开设了类似产品,联通的叫做“家校通”,电信的叫做“翼校通”。据广州联通相关人士介绍,“家校通”属于三网通业务,移动、电信、联通用户均可使用,不过部分业务仅面向联通用户。“翼校通”也是如此。
不过,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也有家长反映,联通或者电信的手机用户在使用“校讯通”时,经常会出现“时灵时不灵”的现象。家住天河区的陈女士就遇到了这类问题。开学前夕,在家长们陆续收到开家长会的通知时,使用联通手机卡的她却出现了收不到短信通知的情况。
是否收费存在争议
在此之前,为争夺中小学这块市场,三大运营商往往投入巨大成本予以推广此类业务,但是在推广期间,也出现了不正当竞争、垄断和排他等违规现象,河北、北京、深圳、内蒙古等地,曾就这些问题向三大运营商予以处罚警告。
在多部门的联合监管之下,这一问题在广东已经得到初步解决。家住番禺的李女士在之前为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办理入学手续时,老师告诉她需要开通校讯通功能,学校和老师会主要通过这个功能向家长发送通知,孩子们在学校里的动态家长们也可以在该功能上看到。
老师也告诉她,除了校讯通之外,老师也会在QQ、微信群里通知,是否办理校讯通属于自愿原则。为了多一个渠道获悉孩子们的动态,李女士就签了确定开通的表格。
不过,对于每月收取10块钱的功能费,李女士表示不满。她认为在QQ、微信等免费社交平台如此发达的今天,学校和老师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平台来与家长沟通,需要收费的校训通更像是鸡肋。
李女士也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办理,主要还是因为别的家长也都办了,担心自己不办,错过什么重要通知。此外,她还认为每月10块钱的收费并不少,她开通的某些音乐、视频的VIP功能每月收取的也都是这个价钱,但是享受到的功能明显要比这个多。
关于校讯通收费的话题,一直争议不断。知名通信行业专家马继华此前就曾撰文指出,收费模式不再适应今天的社会现状,收费也很有可能成为压垮校讯通的最后一根稻草,并且每月10元的费用并不低,几乎占据了不少手机用户月均消费的10%-20%。
转型成教育信息化产品
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移动的“校讯通”也从单纯的信息发布平台演变成一个教育信息化产品,名字也改为了“和教育”。其业务包括考勤短信、同步课堂、亲情电话、口语易等,家长除了接收来自校方和老师的短信之外,还能通过该平台与孩子一起进行互动学习。
同时,不少地区的校讯通还搭建了自己的APP。在广东校讯通的APP里,就有很多教学视频、素材,帮助不同阶段的孩子们学习与成长,家长也可以通过这个APP来记录孩子从幼儿园到中学的过程。
当然,也有家长指出,即便是校讯通功能丰富,但是他们使用的仅是短信通知的功能。而对于教学互动等多元化信息功能,如果属于教育服务的升级,那么在义务教育阶段,升级的成本不应该由家长买单;如果属于第三方企业推出的教育辅助产品,那么他们更倾向于使用专业机构的软件,而校讯通在这么大范围内推广,也不正常。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校讯通多以短信形式发送通知,而这些短信又没有明显的“标示”,很容易被诈骗分子所利用。记者就曾接到多次爆料,校讯通用户收到落款为“校讯通”或者“某某学校”的短信,短信内容为提醒家长查看孩子的体检报告或者成绩单,并且附上一个网址链接,而这个链接多为木马病毒。
在电信诈骗频发的今天,家长们表示,由于校讯通的短信都是关于孩子们的动态和学校里的通知,家长们很容易因为希望获得孩子们的信息,而上了不法分子的当。家长们也建议运营部门可以使得校讯通的短信更具有识别性,以减少家长误点诈骗短信而上当的概率。
南方日报记者 王伟凯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校讯通被家长质疑存“猫腻” 该废该留惹争议_南方日报_新浪网
  今年开学以来,部分地市关于““校讯通””的讨论不断,南网网络问政平台也接到相关投诉。不少家长称“校讯通”“整天短信轰炸”,家长被变相强制使用等,有的还将矛头指向了教育部门的“不作为”。
  记者调查发现,2003年面世的“校讯通”,推出之初主要是为了加强学校与家长的实时联系。发展至今,其本身已不仅是一个信息平台,还多了一些衍生的信息化产品。正是这些产品,使家长们的意见产生了分歧:有的质疑“校讯通”的商用性,有的则认为“校讯通”拓展了家长的信息获知渠道。
  对此,有关教育专家建议,对于能够切实实现良性家校互动、有利于学生培育的平台,政府部门应该加大投入,同时也应搭建更加多元的沟通平台。目前,省教育厅一直致力搭建和推广“广东省校园安全管理平台”,该平台已经运行了4年多,初步实现学生定位、家校互动、校车监控等功能,一些地市也计划在该平台上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服务信息。
  十年“校讯通”,该废?该留?
  ●南方日报记者 谢苗枫 程鹏 实习生 崔嘉祺
  麻烦的短信
  不仅部分家长对“校讯通”颇有微词,受访老师也感到有时的确会“左右为难”:繁复的短信会让家长感到“疲劳轰炸”;只描述分数、表现又会被指责为应试教育“急功近利”。“有时编一条短信要斟酌很久,绝对是个技术活”。
  学生来到学校,在校门口刷一刷校园卡,家长的手机就能收到短信,告知学生已经安全返回校园;班主任通知家长假期的安排,只需编辑短信统一发出,省去一对一发短信的麻烦;科任老师布置的作业直接发送到家长的手机上,孩子记不全也不要紧……
  2003年,中国移动广东公司(下简称“广东移动”)开发的“校讯通”平台开始陆续进入广东中小学校、幼儿园。截至去年,在全省2000多万中小学生用户市场上已达到较高占有率。其中,广州移动10年里通过“校讯通”服务103万名家长和12万名教师,共发出家校联系短信23.4亿条,覆盖广州1605所学校,中小学覆盖率达到85%,成为广州最大的家校沟通平台。
  然而,成立初衷为学校与家长搭建实时沟通平台的“校讯通”在发展过程中,在给家长带来方便的同时,也逐渐衍生出了不少烦恼。
  陈女士告诉记者,她儿子在广州市越秀区某省一级小学读六年级,每天至少要收三四条“校讯通”短信,“最繁忙的一天收了11条”。“有时不小心以为是垃圾短信删掉,错过了一些通知或注意事项,孩子回到学校就会被叫去‘谈心’。”
  “考试考得好不好,有时我们比孩子还更早知道。”梁先生是广州市天河区某省一级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家长,他表示“校讯通”有时就会让他很尴尬。比如,“本次语文测验全班有多少100分,有多少95分以上……有多少80分至90分……”,这样的短信往往会令与他一起看短信的孩子很受打击。
  不仅部分家长对“校讯通”颇有微词,受访老师也感到有时的确会“左右为难”:繁复的短信会让家长感到“疲劳轰炸”;只描述分数、表现等结果的“简单粗暴”的短信又会让家长感觉被绑在应试教育的“战车”上,被指责“急功近利”。
  不仅是发送频率,就连发什么、怎么发也让老师们大费心思。
  “比如考试吧,很多家长还是想知道孩子在班里的次序,如果老师不说,也会有人抗议。”丹丹是一名从业三年的小学老师,她告诉记者,权衡之下,她采取较为隐晦的做法:只通报平均分和分数段。“但仍然有家长要求定位到孩子在班里的排名”。
  “有时编一条短信要斟酌很久,绝对是个技术活。”丹丹认为,几十字的短信即使再生动也是容易产生歧义的,而且带有主观性,潜在的沟通成本比较高,比较麻烦。
09-18 10:07|分享
09-18 10:00|分享
09-18 09:28|分享
09-18 09:22|分享
09-18 09:08|分享
09-18 07:41|分享
09-18 07:38|分享
09-18 07:31|分享
09-17 11:27|分享
09-17 11:06|分享“校讯通”收费存争议 转型能自救吗?
日 11:30 |
作者:王伟凯
中小学纷纷迎来开学季,不少新生家长在给孩子办理入学手续时,被告知需要开通一项“校讯通”的功能,用来接收来自学校和老师的短信通知,这项功能一般每月收取10元左右费用,多是从家长的手机上扣除。据了解,“校讯通”是在2003年由中国移动推出。但面世的13年来,因为收费、垄断、与联通电信不兼容等问题,而备受争议。在微信、QQ等通信平台发达的今天,校讯通等软件也开始寻求转型,如何发挥其多元化教育信息的功能,成为很多家长及业内人士关注的话题。“三网通”仅限部分地区一直以来,这款由中国移动开发的软件,因为无法与电信、联通兼容,而遭到家长们的质疑。同时绝大多数的中小学、幼儿园又是通过该软件向家长发送通知,不少家长为了开通该业务,不得不办理一张新的移动卡。这一问题目前已经得到部分解决,不少地区的“校讯通”实现了三网通,电信和联通的用户同样可以办理。以广东地区为例,广东移动的相关人士就告诉记者,广东的“校讯通”目前在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了三网通,电信和联通用户也可以使用。记者从其官网上查询,除深圳、珠海、惠州三地外,其他地区均实现了三网通。据了解,除移动之外,联通、电信也开设了类似产品,联通的叫做“家校通”,电信的叫做“翼校通”。据广州联通相关人士介绍,“家校通”属于三网通业务,移动、电信、联通用户均可使用,不过部分业务仅面向联通用户。“翼校通”也是如此。不过,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也有家长反映,联通或者电信的手机用户在使用“校讯通”时,经常会出现“时灵时不灵”的现象。家住天河区的陈女士就遇到了这类问题。开学前夕,在家长们陆续收到开家长会的通知时,使用联通手机卡的她却出现了收不到短信通知的情况。是否收费存在争议在此之前,为争夺中小学这块市场,三大运营商往往投入巨大成本予以推广此类业务,但是在推广期间,也出现了不正当竞争、垄断和排他等违规现象,河北、北京、深圳、内蒙古等地,曾就这些问题向三大运营商予以处罚警告。在多部门的联合监管之下,这一问题在广东已经得到初步解决。家住番禺的李女士在之前为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办理入学手续时,老师告诉她需要开通校讯通功能,学校和老师会主要通过这个功能向家长发送通知,孩子们在学校里的动态家长们也可以在该功能上看到。老师也告诉她,除了校讯通之外,老师也会在QQ、微信群里通知,是否办理校讯通属于自愿原则。为了多一个渠道获悉孩子们的动态,李女士就签了确定开通的表格。不过,对于每月收取10块钱的功能费,李女士表示不满。她认为在QQ、微信等免费社交平台如此发达的今天,学校和老师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平台来与家长沟通,需要收费的校训通更像是鸡肋。李女士也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办理,主要还是因为别的家长也都办了,担心自己不办,错过什么重要通知。此外,她还认为每月10块钱的收费并不少,她开通的某些音乐、视频的VIP功能每月收取的也都是这个价钱,但是享受到的功能明显要比这个多。关于校讯通收费的话题,一直争议不断。知名通信行业专家马继华此前就曾撰文指出,收费模式不再适应今天的社会现状,收费也很有可能成为压垮校讯通的最后一根稻草,并且每月10元的费用并不低,几乎占据了不少手机用户月均消费的10%-20%。转型成教育信息化产品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移动的“校讯通”也从单纯的信息发布平台演变成一个教育信息化产品,名字也改为了“和教育”。其业务包括考勤短信、同步课堂、亲情电话、口语易等,家长除了接收来自校方和老师的短信之外,还能通过该平台与孩子一起进行互动学习。同时,不少地区的校讯通还搭建了自己的APP。在广东校讯通的APP里,就有很多教学视频、素材,帮助不同阶段的孩子们学习与成长,家长也可以通过这个APP来记录孩子从幼儿园到中学的过程。当然,也有家长指出,即便是校讯通功能丰富,但是他们使用的仅是短信通知的功能。而对于教学互动等多元化信息功能,如果属于教育服务的升级,那么在义务教育阶段,升级的成本不应该由家长买单;如果属于第三方企业推出的教育辅助产品,那么他们更倾向于使用专业机构的软件,而校讯通在这么大范围内推广,也不正常。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校讯通多以短信形式发送通知,而这些短信又没有明显的“标示”,很容易被诈骗分子所利用。记者就曾接到多次爆料,校讯通用户收到落款为“校讯通”或者“某某学校”的短信,短信内容为提醒家长查看孩子的体检报告或者成绩单,并且附上一个网址链接,而这个链接多为木马病毒。在电信诈骗频发的今天,家长们表示,由于校讯通的短信都是关于孩子们的动态和学校里的通知,家长们很容易因为希望获得孩子们的信息,而上了不法分子的当。家长们也建议运营部门可以使得校讯通的短信更具有识别性,以减少家长误点诈骗短信而上当的概率。南方日报记者 王伟凯
编辑:周佳佳“校讯通”收费存争议 转型能自救吗?-世爵娱乐平台|宁夏鸿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世爵娱乐开户新闻
“校讯通”收费存争议 转型能自救吗?
作者:admin& 来源:admin& 发表时间: 15:59:28&
&&&&   中小学纷纷迎来开学季,不少新生家长在给孩子办理入学手续时,被告知需要开通一项“校讯通”的功能,用来接收来自学校和老师的短信通知,这项功能一般每月收取10元左右费用,多是从家长的手机上扣除。&&&&   据了解,“校讯通”是在2003年由中国移动推出。但面世的13年来,因为收费、垄断、与联通电信不兼容等问题,而备受争议。在微信、QQ等通信平台发达的今天,校讯通等软件也开始寻求转型,如何发挥其多元化教育信息的功能,成为很多家长及业内人士关注的话题。&&&&   “三网通”仅限部分地区&&&&   一直以来,这款由中国移动开发的软件,因为无法与电信、联通兼容,而遭到家长们的质疑。同时绝大多数的中小学、幼儿园又是通过该软件向家长发送通知,不少家长为了开通该业务,不得不办理一张新的移动卡。&&&&   这一问题目前已经得到部分解决,不少地区的“校讯通”实现了三网通,电信和联通的用户同样可以办理。以广东地区为例,广东移动的相关人士就告诉记者,广东的“校讯通”目前在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了三网通,电信和联通用户也可以使用。记者从其官网上查询,除深圳、珠海、惠州三地外,其他地区均实现了三网通。&&&&   据了解,除移动之外,联通、电信也开设了类似产品,联通的叫做“家校通”,电信的叫做“翼校通”。据广州联通相关人士介绍,“家校通”属于三网通业务,移动、电信、联通用户均可使用,不过部分业务仅面向联通用户。“翼校通”也是如此。&&&&   不过,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也有家长反映,联通或者电信的手机用户在使用“校讯通”时,经常会出现“时灵时不灵”的现象。家住天河区的陈女士就遇到了这类问题。开学前夕,在家长们陆续收到开家长会的通知时,使用联通手机卡的她却出现了收不到短信通知的情况。&&&&   是否收费存在争议&&&&   在此之前,为争夺中小学这块市场,三大运营商往往投入巨大成本予以推广此类业务,但是在推广期间,也出现了不正当竞争、垄断和排他等违规现象,河北、北京、深圳、内蒙古等地,曾就这些问题向三大运营商予以处罚警告。&&&&   在多部门的联合监管之下,这一问题在广东已经得到初步解决。家住番禺的李女士在之前为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办理入学手续时,老师告诉她需要开通校讯通功能,学校和老师会主要通过这个功能向家长发送通知,孩子们在学校里的动态家长们也可以在该功能上看到。&&&&   老师也告诉她,除了校讯通之外,老师也会在QQ、微信群里通知,是否办理校讯通属于自愿原则。为了多一个渠道获悉孩子们的动态,李女士就签了确定开通的表格。&&&&   不过,对于每月收取10块钱的功能费,李女士表示不满。她认为在QQ、微信等免费社交平台如此发达的今天,学校和老师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平台来与家长沟通,需要收费的校训通更像是鸡肋。&&&&   李女士也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办理,主要还是因为别的家长也都办了,担心自己不办,错过什么重要通知。此外,她还认为每月10块钱的收费并不少,她开通的某些音乐、视频的VIP功能每月收取的也都是这个价钱,但是享受到的功能明显要比这个多。&&&&   关于校讯通收费的话题,一直争议不断。知名通信行业专家马继华此前就曾撰文指出,收费模式不再适应今天的社会现状,收费也很有可能成为压垮校讯通的最后一根稻草,并且每月10元的费用并不低,几乎占据了不少手机用户月均消费的10%-20%。&&&&   转型成教育信息化产品&&&&   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移动的“校讯通”也从单纯的信息发布平台演变成一个教育信息化产品,名字也改为了“和教育”。其业务包括考勤短信、同步课堂、亲情电话、口语易等,家长除了接收来自校方和老师的短信之外,还能通过该平台与孩子一起进行互动学习。&&&&   同时,不少地区的校讯通还搭建了自己的APP。在广东校讯通的APP里,就有很多教学视频、素材,帮助不同阶段的孩子们学习与成长,家长也可以通过这个APP来记录孩子从幼儿园到中学的过程。&&&&   当然,也有家长指出,即便是校讯通功能丰富,但是他们使用的仅是短信通知的功能。而对于教学互动等多元化信息功能,如果属于教育服务的升级,那么在义务教育阶段,升级的成本不应该由家长买单;如果属于第三方企业推出的教育辅助产品,那么他们更倾向于使用专业机构的软件,而校讯通在这么大范围内推广,也不正常。&&&&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校讯通多以短信形式发送通知,而这些短信又没有明显的“标示”,很容易被诈骗分子所利用。记者就曾接到多次爆料,校讯通用户收到落款为“校讯通”或者“某某学校”的短信,短信内容为提醒家长查看孩子的体检报告或者成绩单,并且附上一个网址链接,而这个链接多为木马病毒。&&&&   在电信诈骗频发的今天,家长们表示,由于校讯通的短信都是关于孩子们的动态和学校里的通知,家长们很容易因为希望获得孩子们的信息,而上了不法分子的当。家长们也建议运营部门可以使得校讯通的短信更具有识别性,以减少家长误点诈骗短信而上当的概率。&&&&   南方日报记者 王伟凯
(本文由:官方网站整理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
上条新闻:
下条新闻:
世爵娱乐平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校讯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