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汇率冲击对人民币国际化报告的动态影响

您的位置: &
外部冲击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效应分析——基于VAR模型
优质期刊推荐(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0次下载&&|&&总9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0人评价3页
0人评价141页
1人评价20页
0人评价11页
0人评价6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所有文档均可免费全文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评价文档: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内物价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内物价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
【摘要】:2005年7月我国实行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幅度不断加大,截止到2014年12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超过33.65%。近年来人民币处于持续升值的状态,而且我国持续多年的贸易顺差也没有减少的趋势;同时,随着人民币的稳步升值,我国国内物价也在不断地上涨。传统的汇率理论会有这样的定论:一国的汇率上升,即该国的货币升值,进口商品的价格会随之下降,然后通过直接传导和间接传导机制来降低该国的国内物价水平。但是我国的现实经济情况却令人深思,人民币的升值带来的不是国内物价的下降,而是物价的不断攀升。这种现象很显然违背了传统的购买力平价理论。在此背景下,研究汇率波动对物价的传递效应,以及人民币缸率的传递是否会国内货币政策的实施产生影响,是否需要通过调控汇率来控制不断上涨的物价水平这些问题,对我国当下有着重大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相关模型实证分析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我国国内价格产生的影响。本文首先采用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月度数据,运用copula模型来研究人民币汇率波动与我国国内价格水平之间是否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与进口价格、生产者价格以及消费者价格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联系。然后在VAR模型的基础上从长期和短期两个角度来分析人民币汇率的价格传递效应。协整检验能估计人民币汇率对国内物价的的长期影响,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分析方法则能分析在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对进口价格、消费者价格以及生产者价格的传递程度和传递速度。研究结果表明:(1)人民币汇率对国内价格的传递是不完全的,而且传递存在一定的时滞。人民币汇率若上升1%,进口价格在10个月后会下降0.48%,而生产者价格与消费者价格会在18个月后下降0.35%与0.12%;(2)综合来看,在国内价格的变动中,汇率冲击的解释力是有限的。具体来说,进口价格预测误差7%的下降是由汇率冲击带来的,而汇率冲击分别可以降低生产者价格价格以及消费者价格预测误差的3.8%和3.4%。通过以上实证结果可得到下面三方面的结论:(1)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国内物价水平间具有长期稳定的负相关关系,即人民币汇率升值能带来物价水平的降低。(2)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国内物价的传递效应非常小,人民币升值并非治理通胀的有效手段。另外,在检验中还发现,货币供应量、工业增加值对国内价格的影响也十分有限。(3)价格链上不同价格对汇率冲击的脉冲响应程度不同,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指数有较为显著的负效应,而汇率变动对于国内生产者价格指数和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相对要小得多。最后,将我国的现实经济状况与本文实证所得出的结论相结合,提出了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脚步、管理外汇储备和改善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等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新颖之处在于实证分析部分借鉴了金融风险的联动性研究方法,运用Copula-GARCH模型动态的分析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与国内价格水平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另外本文在脉冲响应函数的基础上计算出汇率传递率,用来分析人民币汇率对国内物价的传递水平。当然,本文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实证分析的关键在于数据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但是现实的经济变量数据由于种种原因并不容易获得,本文只能寻找接近的变量进行替换或者运用相关方法估算出变量数据,最后模型结果的精确性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会受到影响。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5【分类号】:F832.6;F726【目录】:
摘要2-4Abstract4-91 绪论9-18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9-11
1.1.1 研究的背景9-10
1.1.2 研究的意义10-11 1.2 相关文献综述11-16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11-13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13-16 1.3 本文研究内容、创新与不足16-18
1.3.1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结构16-17
1.3.2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17-182 汇率变动影响价格的理论分析18-24 2.1 汇率变动影响价格的理论基础18-20
2.1.1 一价定律18-19
2.1.2 购买力平价理论19-20 2.2 汇率对价格不完全传递的理论分析20-22
2.2.1 依市定价理论20-21
2.2.2 当地货币定价理论21
2.2.3 汇率波动理论21-22 2.3 汇率波动对国内价格的传导过程22-243 人民币汇率与国内价格的动态相关性分析24-35 3.1 人民币汇率与物价的历史分析24-26
3.1.1 官方汇率制度下汇率与物价24
3.1.2 双重汇率制度下汇率与物价24-25
3.1.3 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与物价25-26 3.2 人民币汇率与物价的波动性分析26-28
3.2.1 变量选取与样本数据说明26
3.2.2 数据描述性分析26-28 3.3 人民币汇率与物价的相关性分析28-35
3.3.1 Copula-GARCH模型28-30
3.3.2 模型构建与估计30-354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内物价影响的实证分析35-49 4.1 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的模型构造35-36 4.2 模型中指标变量的选择及样本数据说明36-37 4.3 人民币汇率价格传递的实证分析37-49
4.3.1 变量平稳性检验38
4.3.2 VAR模型的识别及其稳健性检验38-40
4.3.3 协整检验40-43
4.3.4 脉冲响应函数43-45
4.3.5 汇率传递率45
4.3.6 方差分解45-495 结论与政策建议49-53 5.1 结论49-50 5.2 政策建议50-53
5.2.1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50
5.2.2 人民币国际化50-51
5.2.3 管理外汇储备、改善出口导向型经济51-53参考文献53-57后记57-58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运迪;[J];国际金融研究;2000年05期
魏巍贤;[J];经济科学;2000年01期
刘向华;[J];经济评论;2000年01期
黄元琳;[J];经济评论;2000年06期
陈千红,张磊,刘阿男;[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0年11期
张晓朴;[J];金融研究;2000年08期
魏巍贤;[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年03期
蒋万进,阮建弘,王东妮;[J];中国金融;2000年11期
杨帆;[J];中国统计;2000年09期
李格非,吴昌鸿;[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建;;[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张永军;;[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C];2012年
于荣;朱喜安;;[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0卷)[C];2009年
綦刚长;;[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王杰秋;;[A];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陕西省金融学会第十九届金融征文获奖论文集[C];2011年
方兴;;[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C];2012年
李婧;;[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林毅夫;;[A];2006年冬季CCER中国经济观察(总第8期)[C];2007年
初钊鹏;王铮;张焕波;李兵;;[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赵京霞;;[A];国际经贸研究论文集(2003年)[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巧宁;[N];财经时报;2000年
;[N];财经时报;2004年
;[N];期货日报;2003年
吴明;[N];上海金融报;2001年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钟伟;[N];社会科学报;2003年
;[N];上海证券报;2005年
本报记者 徐炯 ;[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张旭东;[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缥缈;[N];中国经营报;2005年
见习记者 董砚龙;[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磊;[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谷宇;[D];吉林大学;2008年
孙章杰;[D];重庆大学;2013年
马骥;[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罗霄;[D];武汉大学;2012年
秦培景;[D];复旦大学;2009年
薛永刚;[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王玉华;[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石林梅;[D];吉林大学;2014年
李敏;[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帆;[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尤勤;[D];厦门大学;2009年
刘洪滨;[D];河北经贸大学;2008年
韩虎;[D];山东大学;2010年
朱珂君;[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李晓星;[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丁小江;[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章虹芳;[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徐万教;[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傅君钧;[D];上海海事大学;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汇率波动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动态影响——基于IS-LM-EE模型和SVAR的实证分析_发展经济学论坛_在线期刊
更多既往期刊
汇率波动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动态影响——基于IS-LM-EE模型和SVAR的实证分析
作者:巴曙松,王劲松,杨现领
摘要/Abstract
本文基于IS-LM-EE模型构建了汇率冲击效应的理论模型,并利用SVAR方法对年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从国际贸易规模、人民币价值稳定、金融业发展三个方面研究了汇率和外汇储备冲击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动态影响。分析表明,短期内人民币渐近和小幅升值虽然给国际贸易带来负面冲击,然而长期内这不仅有利于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和国际收支的“再平衡”,而且也有助于实现低通货膨胀率和人民币的内外价值稳定。此外,本文的研究也揭示了外汇储备累积通过货币供给、利率、银行利差渠道对人民币价值稳定及其国际化形成不可忽略的负面冲击。
&This&paper,&using&monthly&data&from&1996&to&2010,&with&a&SVAR&approach,&empirically&studies&the&dynamic&effects&of&exchange&rate&and&foreign&exchange&reserve&on&internationalization&of&RMB.&The&research&results&show&that&Although&short-term&exchange&rate&appreciation&has&a&negative&impact&on&international&trade,&but&long-term&appreciation&of&the&RMB&is&not&only&conducive&to&&re-balance&&of&the&export-oriented&development&model&and&the&international&balance&of&payments&,&but&also&contribute&to&the&achievement&of&lower&inflation&and&stability&of&the&RMB&value.&At&the&same&time,&our&empirical&study&also&reveal&that&the&negative&impact&of&accumulation&of&huge&foreign&exchange&reserves&on&the&Internationalization&of&RMB&cannot&be&ignor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