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5年是内退和提前退休好还是有毒有害退休好

内部退养与提前退休的区别是什么?_百度知道
内部退养与提前退休的区别是什么?
提问者采纳
都有年龄,不再参保缴费,这是防止关键岗位或骨干技术人才流失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负面影响,企业在具体实施中应当准确把握。需要强调的是,两者既有相同之处,企业领导不能强迫其内部退养。上述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两者都要退出工作岗位。同时:(1)内部退养后仍是在职职工。不同之处则在于、工龄限制;而提前退休人员养老金则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享受养老金待遇。(3)内部退养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后;二是个人申请必须得到企业领导的批准,按照有关规定,内部退养不是说凡是老职工均可适用,劳动合同也已终止,内部退养只是体制转轨时期针对部分老国有企业冗员严重的问题采取的一种过渡措施,仍应继续参保缴费计算工龄;而提前退休则属于退休人员,只是不在岗,内部退养人员准文件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一是必须由职工本人提出申请,方可办理退休手续。(2)内部退养人员所需生活费由企业发给。这里有两个先决条件,不计算工龄,更有不同之处。由此可见。相同之处在于内部退养与提前退休有严格政策界限
相关专业回答
内部退养与提前退休的区别:
内部退养是没有正式退休,只是提前离开工作岗位,退养期间的工资要交纳个人所得税,而提前退休是提前办理了退休手续,退休工资免征个人所得税,另外二者取得的一次性收入个人所得税的计税方法也是不同的。
1、内部退养的取得的一次性补偿:与工资薪金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要扣除生计费。
个人在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从原任职单位...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内部退养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847|回复: 13
企业职工和内退职工退休养老金标准2015新政策
在线时间0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主题帖子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1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1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企业退休职工退休后可以每个月拿到多少退休金?内部退休工人的退休工资标准又是什么?
所谓内退,就是退出工作岗位休养的简称,内退并不是退休,而是企业减员增效、安置职工的一种方式。条件是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本人申请企业批准的,可办理企业内部退养手续。办理了内退手续的,不享受变更身份的一次性安置费或经济补偿金;享受了一次性安置费或经济补偿金的,不能办内退。
◇内退职工待遇
内退期间由企业发放生活费,在改制前的企业已办理内退手续的,其生活费、养老金从改制后新企业成立的第一天起改按文件执行,由改制后的新企业继续为其发放生活费和缴纳社会保险费;也可以按改制前原内退规定一次性发给有关费用,并缴足有关社会保险费。
(一)改制时内退的人员,生活费由原企业移交新企业,由新企业按月发放,并且正式退休前不再追加。生活费标准:根据企业经济效益和工资水平,由企业和内退职工协商,按职工本人内退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但最低不得低于下岗职工第一年基本生活费标准。按规定不得低于最低生活保障费。按生活费标准也可一次性发放给内退职工,并向社保机构预缴养老金和医疗费。生活费一次性发放的,以后不再追加。
(二)社保金的缴纳。无论原有内退人员,还是改制时的内退人员,均应将养老金和医保金落到实处。养老和医保费按规定的缴费比例和内退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以及一定的年递增率计算预缴额,职工到龄退休或患病时按相应规定享受有关待遇。一次性缴费有困难的,由原企业向新企业移交等额资产,由新企业负责按月缴纳内退职工内退期间的养老和医保费。改制后的企业无特殊原因,均应与内退人员续签劳动合同。
◇ 内退人员退休工资标准是什么?
最近发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了,打算在公司申请内退,但是怕内退的工资会很少,所以就想咨询大家:内退人员工资标准如何?谢谢。
中顾网律师回答:
关于内退人员工资标准:
所谓内退,就是退出工作岗位休养的简称,内退并不是退休,而是企业减员增效、安置职工的一种方式。“内退”最早出现于国务院号令《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根据该规定:职工距退休年龄不到五年的,经本人申请,企业领导批准,可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职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期间,由企业发给生活费。已经实行退休费用统筹的地方,企业和退出工作岗位休养的职工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职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期间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时,按照规定办理退休手续。职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期间视为工龄,与其以前的工龄合并计算。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是否应当适用内退人员所领取的生活费,并无明确规定。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58号)对内退人员工资所作定性:“实行内部退养的个人在其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工资、薪金,不属于离退休工资,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可以看出,内退人员所领生活费是作为工资薪金支出在税前列支的,因此,内退人员所领生活费同样应当适用最低工资标准规定。
内退人员工资标准的相关知识: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企业职工内退必须同时达到以下几个法律要件方可办理,缺一不可
1、企业富余职工
(所谓富余职工是指企业因生产经营发生困难不能正常生产,而无法安置工作岗位的这部分职工)
2、法定的内退条件
(国务院1993年第111号令规定法定的内退条件是:“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是:男60岁女55岁。法定内退条件即男55岁、女50岁))
3、职工本人自愿
4、企业领导同意
5、劳动部门备案
在内退程序上,除了当事人双方的认可和协商一致,办理大面积内退期间,应当经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同意,应当在工会的监督下进行。
在线时间0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主题帖子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1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1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内退,实际是“在企业内退出岗位休养”的简称。但内退在政策依据、待遇标准、发放主体、权利救济等实体问题上与国家法定退休是不同的。
& && &一是政策依据不同。内退主要是依据国务院《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等文件规定。该文件第9条规定:“职工距退休年龄不到5年的,经本人申请、企业领导批准,可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退休主要是依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等文件规定。该文件第1条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l.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或其他有害健康的工作,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 3.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4.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 && &二是待遇标准不同。关于内退职工的待遇及标准,国务院《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第9条和第11条规定,职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期间,由企业发给生活费,标准由企业自主确定,但不得低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退休人员待遇与退休前的缴费基数、缴费时间有关,退休前缴费基数越高,缴费时间越长,退休后的养老金就越高。
在线时间0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主题帖子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1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1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国务院文件《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国发(2000)42号,劳社部发(2003)21号文件规定:“具法定退休不足5年或工龄已满30年的下岗职工可以办理内退”。 内退全称应叫“内部退养”或者“内退内养”或者“离岗退养”,这严格来说并不是真正的办理了退休手续,只是在单位内部的一种近似退休待遇的办法,办理内退的人员可不在单位工作,但每月可从单位领取一定数额的内退费,不过这些人的社会保险并没有终止,而是由单位继续在社保中心缴纳,一直到到达退休年龄条件后正式办理退休。单位一般也对内退设置一定的年龄界限(譬如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内等等)。所以,这实际上是一种保留劳动关系但又无须在岗的情形,一般在国企较多,主要是对一些无法安排合适岗位但又未达到退休年龄的老员工的过渡性办法。 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本人申请企业批准的,可办理企业内部退养手续。办理了内退手续的,不享受变更身份的一次性安置费或经济补偿金;享受了一次性安置费或经济补偿金的,不能办内退。 内退期间由企业发放生活费,在改制前的企业已办理内退手续的,其生活费、养老金从改制后新企业成立的第一天起改按文件执行,由改制后的新企业继续为其发放生活费和缴纳社会保险费;也可以按改制前原内退规定一次性发给有关费用,并缴足有关社会保险费。 改制时内退的人员,生活费由原企业移交新企业,由新企业按月发放,并且正式退休前不再追加。生活费标准:根据企业经济效益和工资水平,由企业和内退职工协商,按职工本人内退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但最低不得低于下岗职工第一年基本生活费标准。按规定不得低于最低生活保障费。按生活费标准也可一次性发放给内退职工,并向社保机构预缴养老金和医疗费。生活费一次性发放的,以后不再追加。 社保金的缴纳。无论原有内退人员,还是改制时的内退人员,均应将养老金和医保金落到实处。养老和医保费按规定的缴费比例和内退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以及一定的年递增率计算预缴额,职工到龄退休或患病时按相应规定享受有关待遇。一次性缴费有困难的,由原企业向新企业移交等额资产,由新企业负责按月缴纳内退职工内退期间的养老和医保费。改制后的企业无特殊原因,均应与内退人员续签劳动合同。 距法定退休5年以内或工龄满30年以上的职工,经与企业协商一致,可实行内部退养办法。内退期间由企业逐月为其发放生活费,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生活费标准根据企业支付能力由企业与内退人员协商确定,但最低不得低于当地下岗职工第一年的生活费标准,即当地失业保险金标准的120%。 解析: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企业职工内退必须同时达到以下几个法律要件方可办理,缺一不可 1、企业富余职工或企业改制后失去工作岗位的。 (所谓富余职工是指企业因生产经营发生困难不能正常生产,而无法安置工作岗位的这部分职工) 2、法定的内退条件 “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或“工龄满30年以上的”(含30年) 3、职工本人自愿 4、企业领导同意 5、劳动部门备案 在内退程序上,除了当事人双方的认可和协商一致,办理大面积内退期间,应当经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同意,应当在工会的监督下进行。 解读:国家出台内退政策的目的是,达到内退条件的职工因大部分存在年老、体弱、多病的情况,考虑到这部分这部分职工的具体情况,结合到企业减员增效发展生产的目的,针对有富余人员情况的企业,经职工本人自愿,可以办理内退。因此国家出台了有关企业职工内退的政策规定,并强调严禁企业超出国务院规定办理内退的行为。 在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中,任何涉及员工安置、分流富余人员等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都必须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国有企业的改制前提是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职工内退达5年后应该办理正式退休结束企业内退状态, 距法定退休5年以内或工龄满30年以上的职工,经与企业协商一致,可实行内部退养办法。内退期间由企业逐月为其发放生活费,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生活费标准根据企业支付能力由企业与内退人员协商确定,但最低不得低于当地下岗职工第一年的生活费标准,即当地失业保险金标准的120%。 在企业改制时,内退人员也可一次性领取生活费,企业为其一次性预缴应缴社会保险费,解除劳动关系。对改为非国有企业的,经改制前后企业协商一致,可将内退人员所需资金一次性划拨给改制后企业,由改制后企业按月为其发生活费,缴纳社会保险费。
在线时间0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主题帖子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1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1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企业打着改革、改制的旗号,动员和诱导我们这些年龄稍微偏大的员工内退,并签订了内退协议,让我们退出了工作岗位。但我们是被迫的和出于无奈的,只好按企业的意图办了,退出了工作岗位。
然而,根据劳动部1994年发《关于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办理职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问题的通知》规定:不能强迫职工退出岗位休养,尤其是距退休年龄超出5年范围的,是不符合内退条件的,更不能强迫退出岗位休养,不能剥夺甚至侵害职工的正当劳动权利,应当保证职工的合法权利,维护国家行政法规的严肃性。
由于当时企业对于各方面有关内退的政策、法律、法规、文件等进行信息封锁,我们没有依据拒绝企业给我们办理内退手续和被迫退出工作岗位的行为和要求。现在,我们知晓了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企业给我们办理内退是违法、违规的,我们应当维护我们的合法权利。
作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我们双方都应该弄明白,企业要求我们内退。那么,内退的条件是什么?
在线时间0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主题帖子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1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1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内退的条件。首先,国有企业为职工办理休养手续的前提是企业内存在富余职工,内退规定的出发点就是为了安置富余职工。如果企业根本就没有富余职工,原岗位职工内退后,很快又另行招用其他新职工补充上岗,一边在为原岗位职工办理内退手续,一边又招用了一定数量的新员工。那么,这些内退职工有没有必要内退,因为他们不是富余职工。其次,国务院《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第九条对此有明确的规定:“职工距退休年龄不到五年的,经本人申请,企业领导批准,可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职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期间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时,按照规定办理退休手续。职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期间视为工龄,与其以前的工龄合并计算。”因此,内退不符合年龄、协商以及待遇保证等政策规定的均是错误的。
在线时间0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主题帖子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1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1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在内退条件上,任意扩大范围进行违规。我们这些内退员工,绝大多数根本就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内退标准,企业却办理了内退手续,则明显是企业的有意错误行为。
企业要求我们内退,从法律、法规角度来说,企业应经过如下的合法程序。
在线时间0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主题帖子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1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1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在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中,任何涉及员工安置、分流富余人员等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都必须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国有企业改制的前提是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如果职工权益在改制中被损害了,改制的方向和目的就发生了偏离。而保证这一方向的有效手段,就是严格履行由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涉及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等重大事件的法定程序。
内退是对劳动合同的变更,要坚持自愿、平等协商一致的原则进行。内退过程中存在胁迫、诱导行为的,内退行为自始无效,没有履行协商一致这一法定程序的内退行为应当予以纠正。
在线时间0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主题帖子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1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1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由于企业的违规内退行为,的确给我们内退员工合法权利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我们的内退生活费,计算基数以固定的2000年作为基数,同时还要按比例打很大的折扣;要求我们内退时,说企业调资,我们内退员工可以与在岗员工一样能调资。我们果真能一样调资吗?事实上调资时仅仅给了我们象征性的调了一点点来敷弄我们。其他行业和其他企业是这样对待内退员工的吗?应该不是吧,相信他们与在岗员工没有这么大的差距。还有其他一些有关待遇也受到了一些克扣。比如:扣缴养老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等的计算基数口径应该一致。据说有的在岗人员一月扣房屋公积金可达1700元,而我们只能扣几十元,当然个人扣得多国家就相应补贴得多,扣得多的人就能多占便宜,如此大的悬殊,这真是把我们这些内退员工放到了哪一级底层,
在线时间0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主题帖子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1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1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对错误的内退行为应予以及时纠正,应充分尊重我们这些职工为企业所做贡献的事实和劳动的事实,予以妥善解决和合理的安排。
根据《劳动法》第十八条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
(一)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
(二) 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
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确立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中国电信企业因违法、违规内退而引起的劳动合同变更应当无效。又依据《劳动法》第九十七条规定:“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的无效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此,我们要求应当按照《劳动法》的相关规定恢复履行我们原有劳动合同,并充分考虑到内退职工现在的实际状况,进行妥善安排。
我们要求恢复劳动关系原状,也不能将恢复劳动关系原状简单的理解为回到单位、竞争上岗。因为企业经改制后,岗位要求已经发生了变化,这对于已经离岗一段时间的我们内退职工来说,竞争上岗的确存在着更多的困难,如果一刀切地采用竞争上岗的方法,只会进一步增加内退职工上岗的难度,其结果则是使那些参与竞争上岗的内退职工失去岗位。这样的结果对我们内退职工来说是明显的不公平。同时,对于那些自愿坚持内退且符合内退条件的,应该同意其内退,但原内退期间的损失应得到补偿。
在线时间0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主题帖子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1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1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因为这些企业不是没有岗位,不是不了解政策,也不是不掌握政策,而是因为企业改制过程中没有很好地执行政策,造成了职工权益的受损。甚至,有的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违法、违规内退,达到一部分人非法侵占另一部分人的利益的最终效果。
&Powered by
本网站常年法律顾问单位:山东鲁盈律师事务所 / 团队律师:朱明百度知道 - 信息提示
知道宝贝找不到问题了&_&!!
该问题可能已经失效。
秒以后自动返回&>&&>&正文内部退养、提前退休、解除劳务一次性补偿收入个人所得税政策解读发布时间: 09:48:18发布者:中华财税网浏览量:2695一、内部退养一次性收入计税问题
  国税发[1999]第058号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了关于企业减员增效和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实行内部退养办法人员取得收入征税问题:
  实行内部退养的个人在其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工资、薪金,不属于离退休工资,应以“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个人在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一次性收入,应接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的所属月份进行平均,并与领取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后减除当月费用扣除标准,以余额为基数确定适用税率,再将当月工资、薪金加上取得的一次性收入,减去费用扣除标准,按适用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
  个人在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重新就业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与其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同一月份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并依法自行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案例分析:
  高新区一部队指挥学院下属印刷厂的张某于2012年1月办理内退手续,距离正常退休还有两年零六个月,2012年1月取得单位发放的一次性收入30000元。当月从原单位取得的基本工资4000元,问取得一次性收入的当月应纳个人所得税为多少?次月至正式退休每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1、找税率:将一次性收入按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的所属月份进行平均,并与当月工资薪金合并找税率。
  30000/(2*12+6)(平均结果)+4000(当月工资)-3500(费用扣除)=00=1500(元);适用3%的税率。
  2、当月应交的个人所得税=(-3500)*3%=1785(元)。
  3、次月起至正式退休,每月取得4000元工资应缴纳个人所得税=()*3%=15(元)。
  二、提前退休一次性收入计税问题
  根据2011年1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提前退休取得补贴收入个人所得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6号)规定,对个人提前退休取得一次性补贴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规定:
  机关、企事业单位对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正式办理提前退休手续的个人,按照统一标准向提前退休工作人员支付一次性补贴,不属于免税的离退休工资收入,应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个人因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而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应按照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之间所属月份平均分摊计算个人所得税。计税公式:
  应纳税额={〔(一次性补贴收入&P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月份数)-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提前办理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月份数
  案例分析:
  高新区某车辆制造企业张先生由于身体原因,符合单位规定的30年工龄可以提前退休的条件,于2012年1月办理提前退休手续,比正常退休早两年零六个月,2012年1月取得单位发放按照统一标准发放的一次性收入30000元。当月从原单位取得的基本工资4000元,问取得一次性收入的当月应纳个人所得税为多少?次月至正式退休每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1、找税率:将一次性收入按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的所属月份进行平均。
  30000/(2*12+6)(平均结果)=1000(元)<3500(元),
  因此该项按照统一标准发放的一次性收入不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2、办理退休当月2012年1月的工资4000元收入单独计算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2012年1月工资应缴纳个人所得税=()*3%=15(元)。
  3、次月起至正式退休,每月取得4000元退休工资免征个人所得税。
  三、解除合同一次性收入计税问题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号),自日起,按以下规定执行:
  为进一步支持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推进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妥善安置有关人员,维护社会稳定,现对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允许在一定期限内平均计算扣除。具体方法:以超过3倍数额部分的一次性补偿收入,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领取一次性补偿收入时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可以在计征其一次性补偿收入的个人所得税时予以扣除。企业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宣告破产,企业职工从该破产企业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费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
  个人在解除劳务合同后又再任职、受雇的,已纳税的一次性补偿收入不再与再次任职、受雇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计算补缴个人所得税。
  案例分析:
  2012年1月,高新区一医药研发单位因为增效减员与已经在单位工作了10年的张某解除劳务合同,张某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12万,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28000元,则张某应该就该项一次性补偿收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多少?
  1、找税率
  一次性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00元),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3倍数额部分的一次性补偿收入,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10年),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00*3)/10-(元);适用3%税率。
  2、当月应交的个人所得税=100*3%*10=30(元)。
评论全部评论
友情链接合作伙伴[][][]&内退&,顾名思义,指&内部退休&,是体制改革大潮的产物。企业用人制度改革,需要更新人员结构或降低人力成本,都得快速减少体制内正式员工的数量,渠道之一便是让他们从企业内部提前退休。&内退&已成为城市生活中的一个常用词。
国企职工最新退休政策内退,职工内退的最新规定:
国家出台内退政策的目的是:企业减员增效,发展生产。有关企业职工内退的政策规定,是针对有富余人员的企业,因年老、体弱、多病而不适应工作强度的职工,可以在本人自愿申请的情况下,提前享受退休待遇。国家在出台内退政策的同时,强调严禁企业超出国务院规定办理内退的行为。
在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中,任何涉及员工安置、分流富余人员等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都必须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国有企业的改制前提是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职工内退达5年后,应办理正式退休手续并结束企业内退状态。距法定退休5年以内或工龄满30年以上的职工,经与企业协商一致,可实行内部退养政策。内退期间由企业逐月为其发放生活费,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生活费标准根据企业支付能力由企业与内退人员协商确定,但最低不得低于当地下岗职工第一年的生活费标准,即当地失业保险金标准的120%。
在企业改制时,内退人员也可一次性领取生活费,企业为其一次性预缴应缴社会保险费,解除劳动关系。对改为非国有企业的,经改制前后企业协商一致,可将内退人员所需资金一次性划拨给改制后企业,由改制后企业按月为其发生活费,缴纳社会保险费。
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本人申请企业批准的,可办理企业内部退养手续。办理了内退手续的,不享受变更身份的一次性安置费或经济补偿金;享受了一次性安置费或经济补偿金的,不能办内退。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企业职工内退必须同时达到以下几个法律要件方可办理,缺一不可:
1、企业富余职工;
(所谓富余职工是指企业因生产经营发生困难不能正常生产,而无法安置工作岗位的这部分职工)
2、法定的内退条件 ;
(国务院1993年第111号令规定法定的内退条件是:&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是:男60岁女55岁。法定内退条件即男55岁、女50岁))
3、职工本人自愿;
4、企业领导同意;
5、劳动部门备案;
在内退程序上,除了当事人双方的认可和协商一致,办理大面积内退期间,应当经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同意,应当在工会的监督下进行。
<img src="/uploads/allimg/--lp.jpg" alt="组图揭秘古代妃子侍寝的过程,老皇帝都">组图揭秘古代妃子侍寝的过程,老皇帝都
<img src="/uploads/allimg/-150R5112943-lp.jpg" alt="东莞工人一夫多妻你敢信?东莞男人的天">东莞工人一夫多妻你敢信?东莞男人的天
<img src="/uploads/allimg/-150PQ-lp.jpg" alt="中国游客在越南泡美女,揭秘越南的真实">中国游客在越南泡美女,揭秘越南的真实
<img src="/uploads/allimg/-150P-lp.jpg" alt="少女坐出租车遇见色狼司机强摸大腿">少女坐出租车遇见色狼司机强摸大腿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388608',
container: s,
size: '0,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388609',
container: s,
size: '0,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388610',
container: s,
size: '0,0',
display: 'inlay-fix'
1月2日下午,江西上栗县桐木镇发生一起强奸案,五名男子对一名深度醉酒女子...
据澎湃新闻我一脚踹死你。7月29日,一名男子在与他人拉扯后飞踢视频拍摄者...
半年内,上海至少有3名厅局级官员辞职。他们具有身居高位,年龄优势明显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毒有害工种退休补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