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盈利组织,上年度审计做了调整:借:业务活动成本 贷:应付工资 ,本年做账t3如何结转本年利润做会计分录?

查看: 4036|回复: 5
其他应收款社保,上年度余额在贷方,本年如何调整
其他应收款社保,上年度余额在贷方,原因是上年度多计提了3个月,本年调整,需要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记账调整吗?
借:其他应收款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你其他应收款在贷方,说明是多收了员工的钱。不应计提的问题啊。你收了员工的钱,如果现在不能退还的话,形成了一项营业外收入,金额对去年损益较大,调以前年度损益也无不可,如果就一点钱,要不今年退给员工,转入应付职工薪酬,要不直接进今年的营业外收入吧。
远山 发表于
你其他应收款在贷方,说明是多收了员工的钱。不应计提的问题啊。你收了员工的钱,如果现在不能退还的话,形 ...
你其他应收款在贷方,说明是多收了员工的钱。不应计提的问题啊。你收了员工的钱,如果现在不能退还的话,形 ...
做到应付职工薪酬什么明细呢?
你其他应收款在贷方,说明是多收了员工的钱。不应计提的问题啊。你收了员工的钱,如果现在不能退还的话,形 ...
做到应付职工薪酬什么明细呢?
扣回社保时是从工资直接扣的。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其他应收款--社保(多收了才导致贷方余额)。现转回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补发给多扣的人就可以了
站长推荐 /1
近期收到会员关于密码邮箱被恶意修改问题的反馈,请各位朋友们详细阅读此贴,并及时更改您的密码,如果您的账号被封禁,请联系管理人员解禁!
Powered by企业期初数是前期延续下来的,未按上年审计报表调整,本期如何处理,请详细说明每个科目的处理方法,谢谢?
这里应该指的是企业未根据上年度审计出具的审计调整跟调做账,而使得企业账面期初数与审计报告不符的情况。首先,这个事情非常常见,因为一般来说审计的年审阶段都是在每年的1月-2月,企业的上年账目已经结账,如果出现审计调整,则要做到当年的账目里,如果涉及到损益的,可能还需要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当然大部分企业财务对于不涉及损益的重分类调整大多数情况是不调的,审计报告层面调整也就够了,而对于涉及到损益的调整,大部分企业财务最可能的做法是直接于当期入账,而不会去调期初未分配利润,因此在进行本年的审计时,则会发现客户账面的期初数就与审计报告不符了。题主这里想问本期如何处理,并要详细说明每个科目的处理方法,实际上不需要每个科目去说那么麻烦,你只需要明白审计调整的实质只有两种,一种是影响损益的利润表调整,一种不影响损益的重分类调整。下面分别来说说:一、影响损益的利润表调整首先应当搞清楚,影响到损益的审计调整的形式是什么,其实说的简单点就是,借贷方其中一方是利润表的科目,无论是收入,成本或者费用,都影响到了上年的损益。Dr/Cr: 收入/成本/费用Dr/Cr: 资产/负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如果上年账目已经结账,则应当在当年账目里做审计调整分录:Dr/Cr: 期初未分配利润Dr/Cr: 资产/负债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审计出具的审计调整都是属于跨期调整,也就是说这部分调整影响的收入成本或者费用,企业于当年已经入账了,或者企业跟调审计调整时,不愿意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而是直接入账,这都导致了企业实际于当年账目里做的分录为:Dr/Cr: 收入/成本/费用Dr/Cr: 资产/负债差异就出在这里,原本应当计入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却被企业财务仍然记在了当年的收入成本或者费用,这时候如果你想把企业期初未分配利润以及企业当年的财务报表调整正确,与审计报告相符,则应当补做分录:Dr/Cr: 期初未分配利润Dr/Cr: 收入/成本/费用当然也不排除企业压根就没跟调审计调整,也没有实际记录该调整,那么更加简单,回到第二个分录去帮企业补做上年度审计调整即可。这样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对于上年审计调整,应当抓住核心,也就是期初未分配利润这个科目就可以很轻松的搞明白了。二、不影响损益的重分类调整既然不影响损益,那调不调也无所谓了,相信你应该问的也不是这个,就不细说了。谢谢。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审计案例研究四次作业参考答案.doc1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3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审计案例研究》四次作业
一、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在接受审计业务之前,后任审计人员可向前任审计人员了解审计重要性水平。
理由:审计重要性水平是经过审计人员认真了解有关情况而确定的,不是向前任审计人员了解的。
2.如果审计人员需要函证的应收账款无差异,则表明全部的应收账款余额正确。
理由:审计人员并未对被审计单位所有应收账款进行函证。
3.被审计单位保管应收票据的人不应该经办有关会计分录。
理由:符合销货业务内部控制的职责划分。
4.如果被审计单位首次接受审计,审计人员需要对固定资产期初余额进行审计,仔细审查各次固定资产的盘点记录是最佳的审计方法。
理由:仔细审计自开业起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账户中所有重要的借贷记录方法最佳。
5.审计人员在审查企业固定资产的计价准确性时,如被审计单位从关联企业购入固定资产的价格明显高于或低于该项固定资产的净值,可不予查实。
理由:从关联企业购入固定资产的价格明显高于或低于该项固定资产的净值时,审计人员必须查实,防止被审计单位粉饰报表数字。
二、单项案例分析题
1.在本章的案例一中,所列举的是首次接受委托的情况,假设美林股份公司是诚信事务所的老客户,那么此次持续接受委托时,应调查的主要内容有什么不同? 答:一般来说,首次接受委托时,预备调查的主要内容包含企业基本情况的内容较多,并且要关注被审单位与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关系,而在持续接受委托时,进行预备调查应考虑以下主要因素:
管理当局的特点和诚信;
被审单位的涉讼案件及其处理情况;
以前与被审计单位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会计做账:流动负债中常见的合理避税方法 - 陈汩的个人空间 - 世界经理人管家
- Powered by X-Space
会计做账:流动负债中常见的合理避税方法
& 14:55:56
  流动主要指将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交利润、其它应付款、预提费用以及视同流动负债的职工福利费等内容,它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下面我们将分别阐述其常见的一些虚假账务处理手法。  一、短期借款中常见的作假手法  短期借款指企业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各种借款,包括企业从银行或其他机构借入的款项。  1、虚计费用,调节利润  根据财务制度的规定,短期借款利息采用预提的方式,每月计入财务费用。有的企业为了调节当年损益,就采用虚提银行借款利息,通过期间费用账户转入当年损益。如:某企业12月份借入一笔为期八个月的银行借款,利息总额为8万元,规定在借款到期时连同本金一同归还。按照规定,利息应采用预提的方法,每月计入财务费用账户1万元,但该企业为了在年末光交所得税,就采用在当年多预提短期借款利息的舞弊手段,于年末将8万元利息全部计入当年损益,使当年利润少实现7万元,漏交所得税2.31万元。  2、将短期借款(特别是展期的短期借款)记录、反映为长期借款,导致短期借款信息失真。  3、通过连续展期将应由长期借款解决的资金变通为短期借款,如通过连续展期形式将获取的流动资金借款用于购建固定资产,付短期借款信息失真。  二、应付账款中常见的作假手法  1、应付账款长期挂账  主要表现在企业的若干“应付账款”明细款项长期未付而挂账,有的属于合同纠纷或无力偿还,有的属于销货单位消亡而无从支付的情况,这样易导致虚列债务。例如审计人员在对某出版社进行审计时,发现其应付账明细账中有数十家单位挂账已逾五年之久,经审计函证,这些单位大都已撤消或注销,或者合并改组,该单位早应将这些无法偿付的应付账款转为营业外收入,但其却一直列为负债,结果必是虚列债务。  2、虚列应付账款,调节成本费用  有些企业为了调控利润的实现数额,就采用虚列应付账款的方式,虚增制造费用,相应减少利润数额。例如,某企业为了少缴企业所得税,在12月份,以车间修理为名,虚拟一提供劳务的单位,将自己编制的虚假劳务费用8万元,作为应付账款进行账务处理,即“借:制造费用--修理费,贷:应付账款--××”从而使12月份的产品成本虚增。假使该月产品全部,就会虚增销售利润8万元,结果会使本期利润虚减8万元,相应在地偷漏企业所得税8×33%=2.64万元。  3、利用应付账款,隐匿收入  有些企业为了隐藏一些非法收入或不正常收入,以达到偷逃税款的目的,就会在收到现金(或银行存款)时,同时挂“应付账款”。例如,审计人员在对某企业审查过程中,发现一张凭证为:“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后附一份进货清单,一张进账单,经盘问出纳人员,才知为企业一笔非法收入。为了隐瞒这笔收入,该企业领导人授意财务人员挂在往来账上。  4、故意增大应付账款  如某企业采购人员在采购某物时,会要求对方开票员多列采购金额,套取企业现金。例如某日化工厂采购员张×在采购原料时,要求对方开具5万元的发票金额,而实际合同价为4.2万元,采购员伙同对方开票员将8千元现金套出私分,使企业财产受到损失。  5、利用应付账款,贪污现金折扣  指有些企业在支付货款符合现金折扣的条件下,按总额支付,然后从对方套取现金私分或留存“小金库”。按规定,对付款期内付款享有现金折扣的应付账款,先按总价借记“材料采购”,贷记“应付账款”,在付款期内付款时,对享有的现金折扣应予以扣除,而以折扣后的金额付款。但有些企业付款时,对享有的现金折扣不予扣除,通过以下方式套取现金折扣,即:“借:应付账款--××单位(总价),贷:银行存款”,之后再从销货单位拿取折扣部分。  6、故意推迟付款,合伙私分罚款  有些企业财务人员伙同对方财务人员,故意推迟付款,致使企业支付罚款,待支付罚款时,双方私分此罚款,使企业财产受到损失而肥了个人的腰包。  7、隐瞒退货  企业向供货单位购买货物后,取得了蓝字发票,但又因故把货物退回,取得了红字发货票,而作弊人员用蓝字发票计入应付账款,而将红字发票隐瞒,然后寻机转出,贪污“应付账款”。如审计人员在对某家俱厂审计过程中发现,该家俱厂一笔应付账款十分可疑,经函证,发现此购货对方早已退货,而应付账款却被几位财务人员合谋套出私分了。  8、不挤入,假公济私  有些企业对于一些非法开支,或已超标准或规定的费用,人为挤入“应付账款”进行缓冲,如审计人员在对某一热水器生产企业审计中发现,该企业曾购入三辆“新大洲”摩托车,企业财务人员的账务处理为:“借:固定资产,贷:应付账款”,但审计人员在盘点企业固定资产时,却没有发现这三辆摩托车。后经知情人透露,才知三位企业领导人利用公款买摩托车送给考入大学的子女作为奖励。  9、用商品抵顶应付账款,隐瞒收入  企业用商品抵顶债务,不通过商品销售核算,隐瞒商品销售收入,偷漏增值税。企业如用商品抵顶债务时,通常作:“借:应付账款,贷:库存商品”的会计分录,故意不作销售,不记增值税(销项税)。  如某化纤厂以其产品抵顶应付账款35100元,该厂作如下账务处理:“借:应付账款--××35100,贷:库存商品--××35100”,结果隐瞒销售收入30000元,销项增值税5100元,虚减利润。  三、预收账款中常见的作假手法  1、利用预收账款,虚增商品销售收入  有些企业利用预收账款来调节商品销售收入,将尚未实现的销售收入提前作收入处理,虚增商品销售收入,调节利润;这些企业为平衡利润,在未发出商品时就虚作商品销售收入,虚增当期利润,在下一个会计期间再冲回原账务处理。如某企业商品销售采用预收账款形式,收到货款作:“借:银行存款,贷:预收账款”的会计分录,待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将预收账款转入产品销售收入,作:“借:预收账款,贷:产品销售收入,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账务处理。该企业在1999年12月预计不能完成目标利润,遂于年底将几笔预收账款转为销售收入,以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该企业这几笔销售收入并没有同时结转产品销售成本,纯属人为调节损益。  2、利用预收账款,偷逃收入、税金  有些企业将预收账款长期挂账,不作销售处理。如某印刷厂,收到交来货款时,作“借:银行存款,贷:预收账款”,待客户取走印刷品时,该厂继续将预收账款挂账,不转作收入,也不结转成本,以达到偷逃收入和税金的目的。  四、预提费用中常见的作假手法  1、虚列预提费用  有些企业为了达到减少本期利润,少交所得税的目的,采用虚列预提费用的方式来人为地调节利润。如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发现,某企业大修理实行预提费用制度,按常规,费用早应提足,但该企业却在预提费用中一直列支此项,后经查询,才得知该企业为了继续享受国家的一些税收优惠政策,而要作成“真盈假亏”的假象。  2、预提费用长期挂账  有些企业对已预提完毕的预提费用支付时不转销,支付时又重新计入成本费用账户,以达到增加当期费用之目的。  如某汽车制造厂,预提大修理费用时,作:“借:制造费用,贷:预提费用”的账务处理,待实际发生时,又作:“借:制造费用,贷:银行存款”的账务处理,并未冲销已提足的预提费用金额,这样的结果使企业虚增了制造费用,虚增了生产成本。  3、不预提应预提的费用  有些企业因本期的费用支出较大,为了不影响期末预计利润,则采用“压缩”费用的方法,对按规定应进行预提的费用不预提,以降低过高的成本费用,虚增或虚保当期利润。  五、应付工资中常见的作假手法  1、利用工资费用,调节产品成本  企业为了调节产品成本和当年利润,人为地多列或少列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工资费用,从而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  例如,审计人员在审查某企业应付工资时,发现本年度工资费用比上年度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经进一步审查得知,在建工程工资支出60万元计入生产成本。由此而增大了产品成本,随着产品的销售,必然会导致当年的利润减少。  2、冒领贪污  有些企业的会计人员利用会计部门内部不健全,虚列职工姓名,或者使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不一致,进行贪污。  如审计人员在对一空调生产企业审计时发现,工资表中很多人的签章似乎出自一人之手,经盘问出纳人员得知,其利用本单位内部管理混乱,虚列了职工名单,伪造签名后领出现金据为已有。  3、支付利息,计入“应付工资”科目  有些企业支付职工购买本单位债券的利息支出计入应付工资,重复列支费用,虚减当期利润。按照规定,企业发行债券应支付的利息,每年都应通过计提的方式将应付债券利息计入财务费用,支付利息时应冲减应付债券。在计提利息时作借记“财务费用--利息支出”,贷记“应付债券--应计利息”的账务处理。但有的企业为了隐瞒利润,一方面在计提债券利息时列入财务费用,另一方面在支付本企业职工购买的债券利息时,通过“应付工资”重列费用,使已经支付给职工的利息,在“应付债券”贷方挂账。如A企业发行5年期公司债券100万元,利率为8%,本公司职工购买50万元,当年企业共提利息8万元,列入财务费用。次年2月先支付外单位利息时企业作:“借:应付债券4万元,贷:现金4万元”;将应付本单位职工的债券利息4万元并入当月工资一起作“借:应付工资,贷:现金”的账务处理,然后挤入经营费用和管理费用,减少利润4万元。  六、应付福利费中常见的作假手法  有些企业由于职工福利费开支数额较大,为了多提职工福利费,人为地加大工资总额,在此基础上按固定比例(14%)计提,则职工福利费数额相应地会人为加大。  例如,某企业“应付福利费”账户年年出现红字,支出的要比提取的金额大,一直处于超支的状态,后经一特聘的财务顾问“指点”,该企业采取人为扩大工资总额这个基数,在提取比例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应福利费的提取数的方法,很快红字不见了。由此而造成虚增成本费用,虚减利润的不实结果。  七、其他应付款中常见的作假手法  根据有关规定,企业收取的包装物押金在“其他应付款”账户中核算。收到时作:“借:银行存款,贷:其他应付款”;待归还时,企业再作“借:其他应付款,贷:银行存款”或逾期未还时,可以转为收入。但有些企业将“其他应付款”长期挂账,不转入收入处理,偷逃收入,偷逃税款。如某粮食企业销售粮食时,收取麻袋押金,待归还时退还押金,对于逾期未退的,转入收入。但该企业却不结转其他应付款,使其长期挂账,造成收入不实,负债不实的后果。  八、应交税金中常见的作假手法  应交税金业务包括计交各种应交税金和其他应交款。  (参考其他章节内容)  九、应交利润中常见的作假手法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企业在未弥补亏损之前,未提取盈余公积和公益金之前不得分配利润。有些企业却不遵守规定,在未补亏之前即分配利润,或者分配的利润大于可供分配的利润。这样的结果就会造成账实不符,违法违规的后果。更多相关信息
站内搜索:
输入您的搜索字词
提交搜索表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计算本年折旧摊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