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做金矿平均品位的朋友?本人在印尼有金矿平均品位山需找合作伙伴,氧化矿,综合品位3到6克

磁选机|赤铁矿选矿设备|褐铁矿选矿设备|磁铁矿选矿设备|选矿设备 - 巩义市开元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产品快速导航:
巩义市开元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位于嵩山北麓,黄河岸边的中原明珠巩义市,是制造选矿设备,建材机械的专业厂家。公司拥有铸铁、铸钢、金加工、装配全套生产设备,专业生产选矿设备、等机械设备。我厂集产品的研制开发为一身,技术力量雄厚,设备齐全制造工艺合理,母机设备精良,检测手段齐全,有完备的质量保证体系及售后服务部门。本公司产品有、、褐铁矿选矿设备、磁铁矿选矿设备、选铜设备、、、、、、、、、、、、、、、、、、、跳汰机、、、、、、、、、、、、、、、、、、、、、、、、gyw系列筒型外滤式真空永磁过滤机等系列产品,既可为用户提供产品,也可为用户进行老矿山设备及老选矿设备技术改造。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巩义市开元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河南省巩义市北山口白河
电话:9 29588 传真:6 手机:
赤铁矿选矿设备|褐铁矿选矿设备|磁铁矿选矿设备|选铜设备|选矿设备600139:西部资源:《广西田东县那矿矿区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书_西部资源(600139)_公告正文
600139:西部资源:《广西田东县那矿矿区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书
公告日期:
《广西田东县那矿矿区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桂规储评字〔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规划院
送评单 位:广西南宁三山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报告编写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
项目负 责:赵震云
报告编写人员:赵震云
梁燕兰苏坚
汇报人 员:陆国斌
查:陆国斌
总工程 师:李江
长:潘罗忠
评审专家组
组 长:张敏德(注册矿产储量评估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地质专业)
成 员:黄同兴(注册矿产储量评估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地质专业)
陈安元(注册矿产储量评估师、高级工程师、地质专业)
钱小鄂(注册矿产储量评估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水文专业)评估师助理:覃春生(高级工程师、地质专业)
评审机 构: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规划院
评审中心主任:覃春生
审方式:会审
评审会议时间:日
评审(会议)地点:南宁市
由广西南宁三山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提交、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核实、编制的广西田东县那矿矿区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于日送交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规划院(以下简称规划院)委托评审。规划院认为报告及送审材料符合有关规定,受理了该报告。评审前,于4月24日,规划院组织了专家张敏德、评估师助理覃春生、勘查单位、矿业权主等联合进行了矿山现场考察。重点考察采矿场变化情况。采场变化基本与报告交代的采空区变化情况一致。总体上自2010年储量核实现场考察情况几乎无变化。随后,聘请了4名注册矿产储量评估师组成评审专家组(名单见附件1),分别对报告进行审阅后,写出了个人书面评审意见。日规划院在南宁市召开评审会议对报告进行了评审。会上,报告编制单位介绍了报告编制情况,与会专家及代表(名单见附件2)对报告进行了详细评审,经充分讨论形成会议评审意见及报告修改意见。
会后,报告编制单位按照报告修改意见对报告进行了修改、补充,日将报告审定稿送交规划院,规划院于日出具评审意见书(桂规储评字〔2015〕98号),日将评审意见书及相关备案材料报广西国土资源厅备案。
日国土资源厅因报告中缺少专家现场核实情况、工业指标与一般工业指标不一致(应补充原评审通过的预可研评审意见)、叠合图部分矿体出界等原因而退件。日广西南宁三山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将根据国土资源厅意见修改后的报告送交规划院,经复核,最终形成评审意见如下:
一、矿区概况
(一)矿区位Z、交通、自然地理
矿区位于田东县东南110直距30km的田东县思林镇那矿屯南面。矿区中心点坐标:X=2607700,Y=。矿区到思林镇可通行中―小型卡车,约需20分钟,从思林镇到南宁市有高速公路连接,交通便利。
矿区属亚热带山地气候,年平均气温20~23℃,冬季有霜降冻雪,夏季炎热,5~9月份为雨季,年降雨量2100mm左右。区内地貌属低山区,海拔600~860m,相对高差100~160m。工作区东面有那扣―平塘小溪流,常年有水,最低侵蚀基准面为海拔130m。工作区地形较陡,水系较发育,植被覆盖率高,但大部分为荒坡地。
当地居民以壮族为主,少量为汉族、瑶族,主要从事农业及林业,生产水平落后,经济不发达。
从田东县思林镇变电站架有50KV高压电网到达矿山,用电用水比较方便。
(二)采矿权设Z情况
广西南宁三山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于日获得广西国土资源厅核发的“广西南宁三山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田东县那矿金矿”采矿许可证。经延续、换证,现采矿许可证号为
C,面积为1.55km,开采标高为:+526m~+200m,采矿许可证有效时间为月至日。
矿区范围由6个拐点坐标圈定,其拐点坐标如(表1),
采矿证范围拐点坐标表
1954年北京坐标系
1980年西安坐标系
开采标高(m)
+526m至+200m
(三)地质概况
那矿金矿区域构造位于华南板块南华活动带右江褶皱都阳山凸起西侧、右江再生地槽中。
矿区内出露的地层是三叠系中统百逢组第二段(T2bf)、第三段
(T2bf)。第二段主要是蚀变矿化的砂岩和泥岩,可划分为三个亚段。第三段主要是粉砂质泥岩、泥岩、粉砂岩夹中薄层状砂岩、泥质粉砂岩。
其中,百逢组第二段第一亚段(T2bf
)为薄―中层含白云质泥
岩、泥岩夹含白云质粉砂岩、石英岩屑杂砂岩为主,单层厚多在0.2~1.0m。地层受倒转背斜及次级断裂影响,岩石蚀变具硅化和褐铁矿化。
是矿区主要金矿化层位之一,具顺层矿化特征。其次,百逢组第二段
第二亚段第二层(T2bf
)厚175-450m、百逢组第二段第三亚段第
一层(T2bf
)厚50-103m。岩性为中厚层层状砂岩与中薄层泥岩
互层,岩石普遍具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金矿化,局部可见毒砂矿化。
矿区位于右江断裂带上,构造活动强烈,表现为褶皱、断层、节理、劈理发育。主要有:
(1)坡表谷背斜:位于那丹复式向斜的北东翼,核部属不对称短轴背向斜,走向呈北西向,向北西倾伏。发育于百逢组砂泥岩中,核部地层为中三叠统百逢组第二段,两翼地层分别为百逢组第二段第三亚段,百逢组第三段,褶皱长m,宽m,轴部南翼较陡而且倒转,北翼岩层产状缓,倾角10~30。该褶皱是矿区主要的控矿、赋矿构造。
(2)断裂:矿区内共有两组断裂共8条,长1500m~400m不等,均属压扭性质,具不同程度金矿化。其中:
坡表谷断裂(F1):分布于矿区中部,呈北西走向,长约1500m,倾向北东,倾角60~80;断层切割三叠系中统百逢组第二、第三段地层,形成宽约100~500m的硅化带,由压碎岩、蚀变砂岩、泥岩、少量断层角砾岩和石英细脉等组成。岩石具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高岭石化。
坡表谷断层为一压扭性逆冲断层,为区内导矿、控矿、成矿断裂构造,其中④⑤号矿体基本产于断层F6、F7中。
本矿区内未发现有岩浆岩。
4、围岩蚀变
矿区内主要为中低温热液蚀变,蚀变与金的生成密切相关,分布范围大体与金矿(化)体一致,是找金的重要标志。多种蚀变叠加往往较佳。蚀变主要为硅化、(褐)黄铁矿化、毒砂矿化、高岭土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岩化。
(四)矿床(体)特征
矿区金矿体主要受三叠系中统百逢组第二段蚀变砂岩、泥岩与坡表谷复式倒转背斜及次级断裂控制。矿体呈北西走向,局部受褶皱影响发生褶曲,呈似层状,大脉体状,矿体基本连续,矿体分枝复合多见,夹层较多。
矿区内共有9个金矿体(编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号),主要矿体为①、②号矿体,其中①、②、⑥号矿体倾向上延伸至矿权开采标高外。
1、矿体特征
①号金矿:呈北西走向,似层状,大脉体状,矿体倾角20~78。
矿体由12个探槽(含剥土)、10个采坑、68个钻孔揭露。控制矿体长度1180m,延深达1027m,矿体厚度0.70~105.39m,平均厚度23.19m;厚度变化系数100.66%,属较稳定类;金品位0.53~
3.0410,平均品位:0.9310。品位变化系数39.46%,属均匀类。
矿体走向、倾向上基本连续,分枝复合严重,夹层较多。以中部00线地表矿体最为厚大,往走向、倾向上有变小趋势,品位无明显变化。
矿体地表为氧化矿,往下大约10~20m后为原生矿。
2010年核实以前矿山对①号金矿体地表氧化矿进行了开采,采掘范围由19线至07线,长约500~600m,深5~10m。消耗矿石量19.32万吨,金金属量181.95kg。2010年核实后未进行过开采。
②号金矿体:分布在坡表谷北西向倒转背斜核部北东翼,地表出露长650m,由探槽、剥土、采坑、钻探等62个工程揭露。矿体总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呈似层状,受褶皱影响发生褶曲,矿体产状变化较大,倾角21~75。控制斜深约750m,沿倾向延伸已超出了采矿权最低可采标高+200m;矿体分布标高为446.9~-37m,最小埋深0m,最大埋深331m。矿体延深基本连续,分支复合严重,矿体中夹层(石)较多。矿体厚度1.06m~69.0m,平均厚为13.57m,厚度变化系数
118.61%,属较稳定类;金品位0.52~1.6010,平均1.0010。品位变化系数28.25%,属均匀类。
2010年核实以前,矿山对②号金矿体地表氧化矿进行了开采,采掘范围由19线至07线,长约500~600m,深5~10m。采空矿石量23.77万吨,金金属量269.49kg。2010年核实后矿体未进行过开采。
其他矿体特征见表2:
矿体地质特征一览表
矿体 空间位置及附近矿
单工程品位
延深(m) 矿体厚度(m)
三叠系中统百逢组第二段
高程465~-500m,位
0.70~105.39
0.53~3.04
第一、第二、第三亚段砂岩、
于②矿体下部。
平均厚23.19
高程446.9~-37m, 三叠系中统百逢组第二段
0.52~1.60
位于①矿体上部。
第二亚段砂岩、泥岩中。
平均厚13.57
高程310~440m,位
三叠系中统百逢组第二段
1.18~26.45
0.61~2.09
于②矿体上部。
第二亚段砂岩、泥岩中。
平均厚10.84
三叠系中统百逢组第二上
高程385~512m,位
1.01~10.20
0.61~1.76
部及第三段下部砂岩、泥岩
于②矿体上部。
平均厚4.99
高程360~520m,位
三叠系中统百逢组第三段
0.77~21.66
0.64~1.16
于④矿体北部。
下部砂岩、泥岩中。
平均厚6.32
三叠系中统百逢组第二段
高程140~310m,位
0.90~17.15
0.57~3.39
第二、第三亚段砂岩、泥岩
于①矿体下部。
平均厚9.83
高程285~310m,位
三叠系中统百逢组第二段
10.06~12.12
0.65~0.81
于②矿体上部。
第三亚段砂岩、泥岩中。
高程370~420m,位
三叠系中统百逢组第二段
2.12~24.97
0.70~1.03
于③矿体上部。
第三亚段砂岩、泥岩中。
高程230~325m,位
三叠系中统百逢组第二段
0.78~8.41
0.57~2.31
于②矿体东北端上
第二亚段砂岩、泥岩中。
2、矿石质量
(1)矿区内矿石可分为氧化矿石和原生矿石。
(2)矿石矿物组成:以石英(25-47%)、绢云母及水云母(38-59%)为主,白云石(7%)、高岭石(2%)黄铁矿(3%)次之;微量矿物有毒砂、钛铁矿、褐铁矿、菱铁矿、白钛石、方解石、白云母、长石、电气石、石墨、锆石、金红石等,各自含量均<1%。
(3)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的结构主要有:细粒砂质结构、粉砂质结构、显微鳞片变晶结构、半自形及他形粒状结构、碎裂化结构、变余显微鳞片泥质结构、变余他形及半自形粒状结构、角砾结构、自形及半自形、他形粒状变晶结构、显微鳞片变晶结构。具重结晶结构、交代结构、压碎结构。
矿石构造有:块状构造、厚层―薄层状构造、薄层―微层状构造、劈理化构造、角砾状构造、块状构造、土状构造。从显微镜下看,(矿)岩石还具略具定向构造、稀疏浸染状构造、星散浸染状构造。
(4)矿石主要有用组分及伴生有益组分:
矿石主要有用组份是金(Au),一般样品Au含量0.5~510,
最高含量为7.910,矿床平均Au含量0.9510。矿石中伴生S、Fe、As、Ag可综合回收利用。
(5)矿石类型:
矿石大致可划分为:氧化带矿石和原生带矿石两种类型。地表0~25m为氧化矿石,氧化带深度平均值取15m。矿石中未发现自然金。
硫化矿物(黄铁矿和毒砂)为主要载金矿物,矿石属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
(五)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1、氧化矿石选矿试验
矿山对氧化金矿先后进行了池浸提金试验和堆浸提金试验。其中:
池浸提金试验:矿石粉碎后,入池氧化矿石平均品位0.9~
1.3010,氰化时间6~7天,出池尾砂品位0.2~0.410左右,池浸回收率70%~75%;
堆浸提金试验工艺流程采用:矿石→破碎→筑堆→氰化浸出→活性炭吸附→载金炭解吸→电解→火法冶炼→成品金。
入堆氧化矿石平均品位一般0.7~1.210,喷淋时间50天,出
堆尾矿品位0.2~0.310,提金回收率70%~80%左右。
通过池浸和多年的堆淋选矿生产,两种选冶工艺流程均获得较高的回收率(70%~80%),说明矿区的氧化金矿石选矿加工技术性能属易选冶的金矿石。
2、原生矿石实验室流程试验
2010年5月至7月,对矿区原生金矿采大样送广西地质矿产测试研究中心进行实验室流程选矿试验。
选矿试验样采于28个采样点,由19个钻孔样品及地表原生矿组成,主要布Z在①、②号矿体。样品重量720kg。试验样品配矿后品
位0.9010,略低于矿区平均品位(0.9610),选矿试验样品有一定代表性。
对选矿试验样品进行了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该矿石中金主要赋存在黄铁矿和毒砂矿物中。经过“一粗DD二扫DD四精”浮选流
程,得到含金品位17.010的金精矿,选矿回收率84.23%,富集比
达到18.68倍,尾矿品位Au0.15(10)。获得了较好的选矿技术指标。
3、金精矿选矿样及金精矿生物氧化―氰化提金工艺试验研究
试验研究的金精矿样品由广西南宁三山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那矿金矿山提供的原矿经浮选制备而成,由长春黄金研究院测试研究中心实验室对矿区原生金矿样进行实验室流程浮选金精矿。
原矿浮选流程试验为:一粗、三扫、五精,细度为-0.074mm85%。
得精矿金品位11.43g/t。
采用生物氧化―氰化提金工艺,在磨矿细度-0.045mm含量93%,氧化矿浆浓度14%,一级氧化时间3天,总氧化时间8天的条件下,氧化渣砷、铁、硫氧化率分别为93.64%、92.30%、90.59%,金浸出率为89.09%。
(六)开采技术条件
1、水文地质条件及变化
(1)地下水类型、富水性:
矿区地下水类型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风化裂隙水和碎
屑岩构造裂隙水三大类型。松散岩类孔隙水涌水量普遍<100m/d,泉流量≤0.001L/s。富水性弱;碎屑岩风化裂隙水,抽水试验涌水量为0.0014L/s,单位涌水量为0.0007L/s.m。富水性弱;碎屑岩构造裂隙水,据已开挖深30m、宽150m、长390m的矿坑,无地下水,富水性极弱~无水。
(2)矿床充水条件及矿坑涌水量预测:
矿床最小埋深为0m(直接裸露地表),最大埋深约为900m,矿床最小底板标高约为-600m。矿区内绝大部分矿体处于基岩风化、构造裂隙地下水位以下,小部分矿体位于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130m)之上。
根据本次水文地质钻探及抽水、注水试验了解,深部岩层其富水性比浅部风化层的富水性相对较差,地下水水量贫乏,地下水对矿坑的充水量不大,地下水对矿床充水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今后矿山开采,据可研设计初定-100m标高以上采用露天开采,-100m标高以下将采用地下开采。当开采地下水位以下矿体时,地下水将直接对矿床进行充水。
露天采场矿坑涌水量预测:露天采场境界,地表东西长1350m,南北宽1200m;采场底部:东西长250m,南北宽150m;采场最高标高:450m,采场底部最低标高:-100m。经计算,矿坑大气降水补给
量Q1max=m/d,正常大气降水补给量Q1av=4147.2m/d。
地下水涌水量:-100m标高以下矿体将采用地下开采,以大井法
预测地下水涌水量:矿坑最大涌水量Qmax=m/d,矿坑正常
涌水量Qav=9245.05m/d。
综述,本矿区属以大气降水充水为主,其次为地下水,地下水充水又以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矿床,开采后水文地质条件无明显变化。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为简单-中等类型。
2、工程地质条件及变化
矿体赋存于强-弱风化层状砂岩夹泥岩岩组中,工程地质勘探类型划分为层状岩类矿床。矿区地形较复杂,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较差,地质构造发育,矿层岩体质量等级为差,围岩岩体质量等级为差-中等,节理裂隙较发育,露采边坡可沿软弱夹层或不利结构面产生局部滑移,在地采疏干排水过程中可能导致边坡发生向下塌落现象。未来矿山开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局部地段易发生矿山工程地质问题,因此,矿区工程地质条件为部分复杂的中等类型。
3、环境地质条及变化
矿区附近无污染源,地表、地下水水质良好;露天采矿会对地表地形地貌、林地造成破坏;大量废石废渣的排放堆积,会破坏地貌景观、林地,堆积处Z不当可能会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矿石和废石废渣可能会分解出有毒有害元素等,如果处Z不当可能会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因此,矿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类型。
综上所述,本矿区是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中等、工程地质条件部分复杂中等、环境地质条件中等的矿山,属以大气降水充水为主,其次为地下水,地下水充水又以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Ⅲ-2型。
二、矿区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勘查工作概况
(一)以往地质勘查及核实工作
1、1988年,广西第二地质队在本区开展化探异常查证工作,发现了1个金矿体及2个金矿化体。
2、2002年―2005年,广西区调院与广西南宁市三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对该点进行了普查,完成的主要工作量为1:1万地质填图
6km,1:1万土壤地球化学剖面测量20km,槽探3526m,坑探121m,发现①、②号金矿体。于日提交了广西田东县那矿金矿地质普查报告,广西南宁储伟资源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以桂储伟审[2005]54号文通过评审,提交资源量(333)金金属量236.72kg(其中氧化矿石t,金金属量111.66kg,Au平均品位
1.0810;原生矿石量83294.8t,金金属量125.06kg,Au平均品位
1.5010)。广西区国土资源厅以桂资储备案[2005]33号文对该报告给予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
3、2008年3月~6月,广西柳州市元义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对广西田东县那矿金矿床进行了潜力评价,投入野外工作量:1:1万地质草
测约6km,1:2千地质填图0.42km,槽探3000m,刻槽样479个,野外分析样132个。报告提交金金属资源量(333)约2.85t,认为具有进一步开展生产勘探工作的价值。
4、2008年8月―2010年7月,广西区调院受广西南宁市三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对广西田东县那矿金矿床进行资源量核实及外围详查,2010年7月提交了广西田东县那矿矿区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经南宁储伟以桂储伟审[2010]94号评审意见评审通过,广西区国土资源厅以桂资储备案[2010]96号文对该报告给予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
矿山采矿证范围内保有资源储量中:氧化矿(333)矿石量
t,金金属量266.66kg,平均品位0.8810;原生矿
(122b+332+333)矿石量t,金金属量10020.0kg,平均
品位0.9710,其中原生矿(122b+332)占矿区资源/储量的96.63%。
该次核实累计新增资源储量:(氧化矿+原生矿)矿石量t,金金属量10742.68kg(采矿证内+526~+200m标高)。
5、自2010年核实以后,矿山开采不正常,断续的开采了矿区的④号矿体,于2011年初全面停采至今。2013年至2014年,矿山委托广西区凋院对采矿证外(标高200以下)进行了深部详查,对地表勘探线进行了实测,同时施工的深部钻孔在采矿证内揭露部分矿体,增加了部分资源量。
(二)矿山设计、开采、资源利用概况
(1)矿山设计、开采情况
2011年1月,广西工业建筑设计研究院(原广西冶金设计院)依据2010年4月提交的广西田东县那矿矿区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氧化矿(333)矿石量30.30万t,金金属量266.66kg。对那矿金矿区进行了开采设计,设计开采对象为开采证内的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号金矿体。设计开采标高:+526m~+200m。设计可利用矿石量为21.21万t,金金属量为186.66kg,Au平均品位
0.8810。设计矿山生产规模为6万t/a,矿山设计服务年限约为4年;采用露天开采方式,设计废石混入率5%,采矿回采率95%,浸出率80%,选冶综合回收率72%,入堆平均原矿品位0.836g/t,尾渣品位0.234g/t。年产合质金36.12kg。
广西南宁市三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于日获得采矿许可证。2006年5月开始。首先从①号矿体中部开始采矿,采用喷淋氰化、活性碳吸附回收方法提取回收黄金,入堆矿石的平均含金为
0.85~1.2510,尾砂的平均含金量为0.15~0.3510,实际金回收率达75.32%~81.61%;
至2010年4月矿山主要对①、②号矿体进行采矿,采空区呈近南北走向长条状的露天采坑,长约390m,宽5m~150m,深20m~30m,。
2010年4月至2011年初,矿山经济不景气,开采不正常,断续的开采了矿区的④号矿体。采空区呈近东西走向,长约80m,宽50m~600m,深10m~20m的采坑。矿山于2011年初全面停采至今,实际生产规模未达到开采设计生产指标,主要是因为矿山回收率较低,矿产品价格不高,采选成本较高。
(2)资源利用概况
2005年至2011年矿山实际采出矿石量约50万吨。
(三)本次资源储量核实工作情况
核实工作自2014年9月开始至2015年1月,工作历时4个多月。
本次核实工作,以2010年评审备案的广西田东县那矿矿区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为基础,对矿山采空区进行1:2000地形测量,开展1∶2000地质修测、1:2000勘探线测量、采坑编录、采样化验分析、工程点测量等。各工作量完成情况如表3:
本次核实完成的工作量
实物工作量
1:2000地形(修测)
1∶2000地质测量(修测)
1:2000勘探线剖面(草测)
勘探线剖面测量
基本分析样
工程点测量
本次核实工作,基本反映了自2010年核实以来,采矿权范围内的金矿资源开采、利用现状和保有资源/储量变化情况。
(四)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1、资源储量估算指标
本次资源/储量估算采用工业指标与2010年提交的广西田东县那矿矿区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采用的工业指标一致。该指标已经广西田东县那矿金矿区预可行研究报告论证及评审通过。其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如下表4:
那矿金矿区岩金矿工业指标
最低工业品位
矿体标高≥-100m为具经
最低可采厚度
济意义的;-100m以下暂时
不设计利用,属经济意义
夹石剔除厚度
不确定的。
预可研圈定露天开采境界确定-100m标高以上可采用露天开采。
2、资源储量核实估算范围:
本次资源量估算范围位于采矿权范围内,估算共9个金矿体的资源储量(包括保有、采空部分)。估算资源量范围由以下11个拐点圈定,详见表5。
资源储量估算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
资源量估 矿体埋藏深 估算
1954年北京坐标系
1980年西安坐标系
算标高(m) 度(m)
最高最低最大 最小 (km)
526 200 326
3、资源储量估算申报情况
主要矿产:金矿
累计查明资源量矿石量907.0410t,金金属量10405.42kg。其中,
消耗资源量矿石量62.1910t,金金属量710.74kg;保有资源储量矿
石量t,金金属量11128.49kg;其中,氧化矿矿石量
42.8810t,金金属量393.51kg;原生矿矿石量t,金金属量10734.98kg。
伴生矿产:硫、铁、砷、银
伴生S量17.95万t,Fe精矿10.68万吨t,As量1.96万t,Ag量3102.73kg。
(五)矿山开发经济评价
采矿证内保有工业矿资源储量:氧化矿:(333)矿石量42.88万t,金金属量393.51kg,平均品位0.92g/t;原生矿:(122b)+(333)矿石量801.97万t,金金属量9301.17kg,平均品位1.16g/t,其中(122b)矿石量386.54万t;(333)矿石量415.43万t。
按(122b)可采资源量系数为1.0,(333)可采资源量系数为0.6,则矿区氧化矿可采矿石量为25.73万t,原生矿可采矿石量为635.80万吨。按氧化矿生产规模为6万吨/年,原生矿为90万吨/年。矿山氧化矿服务年限约为4.29年,原生矿服务年限约为7.06年,矿山基建期0.6年,矿山总服务年限约为12年。
经静态估算,投资利润率为40.02%,投资回收期约2.5年。
三、报告评审情况
(一)评审依据
1.评审技术标准和有关文件
评审本次报告依据的技术标准和文件主要有: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
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
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GB/T2);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91);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国土资发〔2007〕26号);
关于颁布〖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办法〗的通知(国土资发〔号);
关于全面实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和国家标准和勘查规范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68号);
关于发布〖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矿业权评估准则-指导意见CMV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类型的确定〗(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公告2007第1号)。
2.评审目的及评审依据
本次报告评审目的是为办理采矿权延续提供地质依据。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规划院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委托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规划院承担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工作的通知(桂国土资办〔号),在规定的评审业务范围内。
(二)评审方法
1.评审方式
本报告估算的资源储量规模为中型金矿床,评审方式采用会审。
2.评审相关因素的确定
(1)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在采矿权平面及其标高范围内。
(2)氧化矿采用采用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中氧化矿一般工业指标;原生矿采用广西田东县那矿金矿区预可行研究报告论证、通过评审的岩金矿工业指标。
(3)据本矿床矿体地质特征,将主要矿体矿床勘查类型定为第Ⅱ类偏简单,控制的工程间距为80m80m,圈定资源/储量(122b)或(332);次要矿体定为第Ⅲ类勘查类型,控制的工程间距为:40m40m,圈定资源/储量(122b)或(332);由控制的工程间距放稀2倍估算推断资源量(333)
(4)报告提交和编制单位分别对地质报告涉及的全部资料进行了承诺,保证资料和基础数据真实、客观,无伪造、编造、变造、篡改等虚假内容。
3.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验证
根据①、②号矿体倾角小于45,采用水平投影地质块段法估算资源储量;③、④、⑤、⑥、⑦、⑧、⑨号矿体倾角大于45,采用垂直纵投影地质块段法估算资源量。未采用其他方法验证估算结果。
4.评审基准日
本次报告资源储量估算结果截至日。
(三)主要成绩
1、在本矿区2010年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基础上,通过本次核实工作,收集了有关资料,进行了1:2000地质、地形修测,测量了采空区,采取了基本化学分析样品分析测试。取得了核实工作所需要的地质资料,核实了自2010年以来采矿权范围内金矿资源储量变化情况,报告编制有地质资料依据。
2、报告阐述了矿区所在区域地质背景,介绍了矿区地层主要是三叠系中统百逢组第二、第三段;矿区构造为不对称短轴背斜、断裂较发育。岩石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毒砂矿化等;阐明了三叠系中统百逢组第二段黄铁矿化、毒砂矿化泥岩、粉砂岩、细砂岩是本区金矿主要赋矿岩(石)层;金矿体总体受背斜及其次级断裂控制,产状大体与地层产状一致,由北西~南东延伸,沿倾向延深较大。矿体主要分布于北东翼,倾角较陡。
3、矿区共圈定了9个矿体(编号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号),其中①、②号矿体为主要矿体。延长650~1180m,延深750~1488m,达到大型规模。其它矿体延长370~110m不等,延深40~165m不等,为中-小型规模。主要矿体已经较系统的工程圈定,矿体连续性较好;主矿体浅部局部厚度达69~105m,厚度沿倾向变化较大;沿走向、倾向具分叉,或呈多个矿体大致平行、不等间距产出。阐述了矿体厚度、品位、矿石矿物组成、结构、构造、有益组分含量及变化情况,基本查明了矿石类型地表浅部以氧化矿为主,深部为原生矿;初步划分了矿体氧化带和原生带。经选矿试验查明Ag、S、As、Fe203可回收。
4、核实了矿区①、②、③、④、⑥、⑧、⑨号矿体地表的氧化矿已部分开采。其中,①号矿体自07线西TC39-1往东至17线东CK5长551m范围、采深5~15m不等;②号矿体自07~04线长大致360m范围、采深5~20m不等;③号矿体自05~04线范围长大致215m地段,采深3-17m不等;④号矿体仅局部零星开采;⑥号矿体自CK5往西地表长大致165m范围、采深小于10m,⑧号矿体地表约60m长范围、采深10-12m,⑨号矿体地表长约190m,采深8-10m不等。总体开采规模不大。
5、阐明矿山生产对氧化矿采用池浸、堆淋氰化提金工艺,选矿回收率在70-80%,属易选矿石。2010年,委托广西地质矿产测试研究中心对原生金矿石进行了实验室流程选矿试验,样品取自①~⑥号
矿体共28个采样点,样品重720kg,组成样品原矿品位0.9110,样品有代表性。采用“一粗DD二扫DD四精”浮选流程,获得金精矿:
金品位Au17.010,回收率84.23%;砷品位As4.21%,回收率86.9%;
硫品位S38.53%,回收率87.05%;尾矿品位Au0.1510,取得较好选矿指标;2013年,委托长春黄金研究院测试研究中心实验室对金精矿选矿样及金精矿进行了生物氧化DD氰化提金工艺试验研究,在
金精矿品位Au11.4310,采用一级氧化3天的生物氧化DD氰化提金工艺,总氧化时间8天,可获得89.09%的金浸出率。
6、据2010年广西田东县那矿矿区金矿生产勘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报告,综合评述矿区属水文地质条件简单~部分中等,工程地质条件中等、部分局部复杂,环境地质条件中等的Ⅲ-2类。本次核实大致阐明了矿山开采前后水、工、环地质条件变化不大。
7、综合以往勘查资料,阐述了以①、②号大型主矿体,厚度变化较均匀,品位变化均匀,矿体形态中等复杂,构造影响小~中等,确定为第Ⅱ勘查类型;其他矿体规模小,确定为第Ⅲ勘查类型。
现有工程控制程度:①号、②号矿体地表大致以间距30~40m,部分80~100m探槽揭露;深部以钻探工程间距沿走向大致60~90m、部分90~120m,沿倾向70~80m,和140~150m间距工程控制。其中控制①号体的探槽、剥土、采坑、钻探有86个工程;②号体有62个工程。总体上,矿体上部为基本控制,下部为大致控制。控制范围内矿体基本连续。
其他小矿体呈间隔不等、产状略有变化、大致平行的多个矿体产出。在实施对主矿体控制的同时一并兼顾,其钻探工程控制程度,大致与主矿体相当。
8、核实工作主要收集了最近一次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及有关矿山设计、开采、资源利用等资料;以大比例尺地质、地形修测,测量了采空区,勘探线剖面,采取基本化学分析样测试,等方法手段,进行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工作方法手段合理,取得资料基本满足资源储量核实需要。各项勘查资料、工程质量、样品取样、加工、化验分析质量基本符合有关规范、规定要求,勘查采取样品种类基本齐全,适合矿石质量研究需要;样品送有资质单位化验;本次采基本化学分析样183个,分别抽取内、外检样各30个,占抽取率16.4%,Au分析内检合格率96.67%;外检Au分析合格率93.3%。
评述原有勘查工程质量、样品分析质量均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对矿体连接、矿体特征、构造、勘查类型、开采技术条件等,进行了开采前后的对比,大致阐明了有关变化情况。
9、本次资源储量估算采用指标与2010年核实报告相同:氧化矿采用规范推荐的堆浸氧化矿石指标;原生矿采用“那矿金矿90万吨/年采选工程预可行性研究”论证的工业指标。根据矿体产状变化情况,矿体倾角≥45°时采用垂直纵投影地质块段法,≤45°时采用水平投影地质块段法,对②号矿体采空区用平行断面法估算采空区资源量。分别估算了氧化矿和原生矿的工业品位矿石和低品位矿石。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参数合理,估算结果可靠。对采矿权范围的金矿氧化矿、原生矿(自2010年核实以来)的资源储量变化情况进行了圈定、估算、核实,说明了资源储量变化的情况、原因及其合理性。基本达到资源储量核实目的。
10、依据“预可研”论证结论,评价矿山继续开发利用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11、提交了广西田东县那矿矿区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文字1册,附图59幅、附表、附件各1册。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1、本区矿体结构复杂,主矿体局部厚度特别大,沿走向、倾向分支多、夹层多,各分支矿体及夹层大致平行分布、间距不等,没有明显标志层,矿体对比连接存在多解性;局部多个矿体上、下撒开间距差别大,原勘查资料出现上部矿体基本控制,下部矿体大致控制的不合理现象。由于矿体分支多、厚度、品位、产状变化情况复杂,采用钻孔方向的分支矿体合并估算资源量有一定影响,今后矿山开采应加强生产勘探工作。
2、氧化带划分为大致推断。
3、建议矿山加强原生矿实验室流程扩大选矿试验。
4、2010年以来的矿山开采未达到设计规模(6万吨/年,矿石)。
(五)矿产储量评估师的主要分歧意见
在本次报告评审过程中矿产储量评估师无分歧意见。
(六)评审结果
同意本报告在核实范围内(估算最低标高200m,最高标高526m)内估算的金矿资源储量通过评审。
主要矿产:金矿
累计查明:
(1)金矿工业矿石(氧化矿+原生矿)(122b)+(333):
907.0410t。金金属量10405.42kg,平均品位Au1.1510;
采空区消耗资源/储量:工业氧化矿(333)62.1910t,金金属量
710.74kg,平均品位Au1.1410;
保有资源/储量:工业矿(氧化+原生)(122b)+(333)矿石量
844.8510t。金金属量9694.68kg,平均品位Au1.1510。
(2)金矿低品位矿石:原生矿(333)233.3110t,金金属量
1433.81kg,平均品位Au0.6110。
伴生矿产:
硫(S):17.9510,铁(Fe):10.6810,砷(As):1.9610。
主要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结果详见表6、表7,伴生矿产资源量估算结果见表8。
采矿证内金矿资源/储量估算结果汇总表(工业品位)
资源量利用
矿体矿石量
资源量编码
(122b)+(333)
采空区消耗资源/储量合计:工业矿、氧化、(333)
保有资源/储量合计:工业矿、氧化+原生、(122b)
累计查明资源/储量合计:工业矿、氧化+原生、
(122b)+(333)
采矿证内金矿资源/储量估算结果汇总表(低品位)
矿体矿石量
矿体金属量
田东县那矿矿区伴生资源量估算结果表
精矿产品中伴生元素含量
伴生资源量(10t)
矿石 矿石量
类型(10t)
(10t)S(%)Fe2O3(%)Fe(%)As(%)Ag(g/t) S
As Ag(kg)
采矿+526~原生.5 46. 32.77 22.924.21
证内 +200矿
(七)资源储量变化情况
本次资源储量核实与最近一次核实报告资源储量对比情况详见表8。
本次报告与最近一次报告资源/储量变化对比表
2010年《广西田东县那矿矿区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最近一次审批报告名称
(桂储伟审[2010]94号)
备案机关及文号
广西国土资源厅(桂资储备案[2010]96号
金矿资源储量(10t)
采空区消耗
最近一次报告全
部资源储量
重叠部分最
采空区消耗
近一次报告
重叠部分本
采空区消耗
次报告资源
采空区消耗
采空区消耗
本次核实范围资
其中增减(+、-)
资源储量变化原因:
1、本次核实对地表采空区剩余矿体进行了采样分析,增加了新工程,矿体的厚度品位有所变化。
2、2013年详查施工的钻孔ZK10500、ZK1502B在浅部见⑧、⑨号矿体,增加了部分资源量。
3、核实新增TC1801和TC1101工程在采矿证内揭露到⑥、⑦号矿体,使得⑥、⑦号矿体规模有一定增加。
4、2010年核实报告资源量估算中,可采边界线采用内插法进行圈定,本次核实对工业矿和低品位矿分别进行了单独计算。矿体厚度、品位的变化是本次资源储量变化的原因。
5、2010年核实报告采用的小体重为氧化矿为2.39t/m,原生矿
为2.68t/m,本次核实对原生矿小体重样品进行了细分,即根据原生矿品位对低品位矿和工业品位矿分别进行了统计。低品位矿氧化矿同
样采用2.39t/m,原生低品位矿则为2.66t/m,原生工业矿石小体重
为2.70t/m。
以上情况,是导致两次核实对比资源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
四、评审结论
广西田东县那矿矿区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及其所附材料、报告章节、内容、附图、附表符合规范、规定要求;报告对采矿权范围自2010年核实以来的金资源储量变化情况基本核实清楚,核实资源储量变化原因有资料依据;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基本准确,达到资源储量核实目的,同意通过评审。
本报告资料可作为申请采矿权延续的地质依据。
附件:1.评审广西田东县那矿矿区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专家名单
2.出席广西田东县那矿矿区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评审会议代表名单
&&&&&&&&&&&&&&&&&&&&&&&&&&&&&&&&
建议及投诉热线:021-&&&&
证券投资咨询资质:上海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 编号:ZX0064
&沪ICP证:沪B2-&&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矿品位分级 p1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