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物流促进经济增长流长

B试题分析: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于流的关系。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源远则流长,根深则叶茂。这一比喻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答案为B考点:本题考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相关知识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日中央财政紧急拨付应急救灾综合补助10亿元,用于四川芦山地震灾区抢险救灾、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和生活救济,地震受伤人员医疗救治等方面。财政部的这一拨款&&①是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②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③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④是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A.①②    B.②③    C.①④D.②④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十七大报告中讲到:财政收入连年显著增加。我国财政收入连年显著增加的根本原因是(  )A.我国保持了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B.税收征管部门严格执法,加大征税力度C.全社会依法纳税的意识明显增强D.国家制定了合理的分配政策,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随着中共十八大的召开,“幸福感”也成为最热词语之一,纵观整个《报告》,不论是从“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还是从“教育公平”、“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等民生话题,都不难让人感受其中所折射出对“幸福感”的追求。提升居民幸福感,让百姓共享更多发展成果,国家必须&&①提高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公平&&②控制财政收入,增加财政支出③增加社会财富,增进民生福祉&&④降低物价水平,关注民生热点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不详
题型:论述题
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将“以房养老”作为完善养老服务业投融资政策的一项举措。“以房养老”,就是将房屋产权抵押给金融机构,定期获取养老金或接受老年公寓服务,最后房屋产权归金融机构。“以房养老”是个人自愿的补充养老保障措施之一,是建立在自愿成交的市场行业基础之上的个体行为,不可能替代“基本养老”。养老服务是重大民生问题,政府是保障基本养老的主导力量,基本养老是政府必须提供的公共产品,是政府给民众的承诺和责任。有关专家指出,“以房养老”作为舶来品,在英法等发达国家之所以流行,主要与高遗产税有关。目前在我国推行必然会遇到不少阻力和重重困难,如传统“养老观念”的束缚、金融机构因风险大而不愿涉足、相关制度法律不健全等。因此需要各方共同配合和协调,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措施,需经多次试点等到成熟后再推广实施。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角度,谈谈你对“基本养老是政府必须提供的公共产品”的认识。(6分)(2)养老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民政部门拟制定“以房养老”的具体方案,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和公民应如何搭建良性互动的桥梁?(6分)(3)请你就政府应如何合理推进“以房养老”这种养老方式提出三条建议,并从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的角度说明其依据。(6分)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不详
题型:论述题
(26分)2013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经济发展是重中之重。材料一 2013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情况注:欧债危机毫无起色,外需不振尚难改观;房地产调控毫不放松,内需提振一时乏力, 在市场“破8”的预期中,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8%,二季度增长7.6%,时隔三年以后经济增长速度又一次回到8%以下。材料二 除了外需、内需不足外,我国节能减排目标没有完成,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困难增多,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问题还很突出。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看空甚至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多了起来,经济下行是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良机,我们要有信心实现全年的预定经济增长目标。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加强预调微调的力度。(1)材料一中的图和注反映了怎样的经济信息。(4分)(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问题,请提出合理化的对策。(10分)(3)在“经济发展”问题上,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和全国政协该如何作为?(12分)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财政部门着力保障“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等重点支出需要,确保了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国家财政在这些民生重点领域的支出能够起到的作用主要是A.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B.加强宏观调控、合理配置资源C.避免经济波动、确保平稳运行D.平衡财政收支、力争财政平衡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研究部署进一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回答下列题目。小题1:会议要求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支持粮食主产区提高财政保障能力,支持中部地区改善民生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这反映了财政&&&①调节资源优化合理配置的作用 &&&&②是促进社会公平的物质保障 ③保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④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的作用A.①③B.②④C.①②   D.③④小题2:会议决定,自日起至年底,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分批扩大至北京、湖北等10个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在上述领域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①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②可以避免重复征税 ③税源广且便于调节经济 &&&&&&&&&&④有效杜绝偷漏税行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小题3:会议指出,要继续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更加注重转型发展和协调、可持续发展,着力激发中部地区内需潜能,拓展发展空间,努力实现中部地区全面崛起。这表明①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低水平、不平衡&②坚持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 ③坚持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④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不详
题型:论述题
(26分)材料一 年我国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情况(1)材料一中的图表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4分)(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10分)材料二&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中指出:“依法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是人民政府密切联系群众、转变政风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现代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稳定市场预期,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重要举措。”(3)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回答,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意义。(12分)永川日报要闻·经济 -永川日报
第02版:要闻·经济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
要闻·经济
不图眼前重长远
细水长流“金”满园
——仙龙镇牛门口村罗吉生种植枇杷背后的故事
本报记者 凌泽英
“今年我的枇杷早就卖完了,虽然有些减产,但因为价格比去年高,经济效益基本没啥影响。”近日,仙龙镇牛门口村的种植大户罗吉生告诉记者,作为拥有种植枇杷20多年经验的老果农、老技术员,不图眼前重长远,细水长流“金”满园。
种植枇杷22年乐在其中
据66岁的罗吉生介绍,他与水果结缘40多年了,种植过柑桔、梨子等水果,也当过水果经纪人。1993年3月,罗吉生在牛门口村承包了100亩荒坡。开荒、整地,同年秋天栽种了枇杷树。
2004年,罗吉生因心脏病住院8个多月,果园管理没能跟上,2005年病虫害严重,基本没有收入,2006年稍微有好转,2007年才恢复正常生产。
多年来,他不断积累枇杷种植经验。他总结出,一棵果树每年投入人工、肥料等成本至少40元以上,这样才能保证1株树产约30斤收入约300元。随着产量和品质的不断提升,2012年、2013年,其果园产量均高达3万斤,因持续有订单购买,让他的枇杷从不愁销。
老把式遇到新情况减产不减收
枇杷属冬花春实,今年,他的枇杷减产2/3,收获仅1万斤。但比起周边有的种植户颗粒无收来,他的枇杷产量还算不错。分析个中原因,罗吉生说,去年7月-9月,枇杷花芽分化期遭遇阴雨寡照天气,食心虫危害严重,而食心虫一般都在花柄基部,一条食心虫会破坏整个花序,而每个花序上的几十朵甚至上百朵花就全没了,更别提第二年结果了。为此,他去年7月起加大了果树的修剪度,使枝条亮起来促进光合作用;增施有机肥,增强树的抗病力促进花芽生发。
加强成熟期肥水管理。罗吉生施用农家肥提苗壮枝。到了果子成熟期,主施钾肥、磷肥,比如油渣饼等,使果子更甜、更耐贮。罗吉生算了笔账,去年果子产量高,但价格稍低;今年果子减产,价格却基本提高了一个档次销售,经济效益并无影响。
适时更新枇杷树细水长流
罗吉生说,按常理,10年的枇杷树可进入丰产期。然而,罗吉生的枇杷园至今已20多年了,才进入中产期。这又是为何?原来,这是罗吉生的一个小秘诀。他说,“要想枇杷优质,需要不断更新避免老化。我会通过修剪故意让某些树不结果或少结果,以延长寿命。”他的果园既有品种更新,又有树冠更新,还会对老弱树重度修剪,重新培养健壮枝,为丰产做准备。罗吉生发现,他引种的“长红3号”今年仅减产50%,与其他果树减产70%相比,这个早熟品种给他拉低了损失。目前他的枇杷园更新工作基本完成,到2017年将整体进入丰产期,持续丰产10年后,他会再度更新,保持果园的长期效益。
“若是管理得好,枇杷树可有七八十年的产果期,其中有30年的最佳效益期。”罗吉生说,正是因为长期更新,才有了他种植的枇杷供不应求的好事。
(C)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永川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永川区新闻社网络宣传部
技术支持:(QQ) 联系电话:  &&&&&&正文第2版:综合新闻
法治文化:源远流长 精辟深邃
弘扬“三个文化” 实现弊革风清    编前语:  源远流长的法治文化,博大精深的廉政文化,光耀千秋的红色文化,对于山西广大干部群众价值观的重塑责无旁贷。大力弘扬“三个文化”,就是在人的心灵深处搞建设、扬正气、立规矩,是山西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的必然选择,是重塑山西形象、促进富民强省的精神支撑。    这段时间,一部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大舜》,带领观众“穿越”到了我国上古社会,身临其境地感受了当时的生活百态,直观地感受了中华法治文化的发轫,也让很多人记住了一个以正直闻名天下的人物——皋陶。    中华法治文化的鼻祖  皋陶,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名有姓的法官,我国先秦史中一位有深远影响的人物。  皋陶一生经历了尧(中期以后)、舜(全程)、禹(初年)三个时期,前后60多年担任执掌断狱和司法大权的大理和士师,是与尧、舜、禹齐名的“上古四圣”之一,被奉为中国司法鼻祖。  舜盛赞皋陶:“皋陶,惟兹臣庶,罔或干予正。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刑期于无刑。民协于中。时乃功,懋哉!”  皋陶回答说:“帝德罔愆。临下以简,御众以宽;罚弗及嗣,赏延于世;宥过无大,刑故无小;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由此可见,那时皋陶已经形成了“宽严相济”、“慎刑轻刑”的法律思想;已经认识到了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累犯与偶犯对社会危害程度的不同,并主张在适用刑罚时注意区别对待;已经提出了刑罚不应该株连到他的家人,即刑不株连、罪及本人的原则;也提出了对于有疑点的案件应该予以从宽或从缓定罪,而对于可疑之人,宁肯放过也不能错杀无辜……  此外,皋陶还提出了兴“五典”(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立“五礼”(吉、凶、宾、军、嘉),定“五服”(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等五类群体的不同穿戴),亲“九族”(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的社会治理框架,而由他制定的“九德”也是目前所知我国历史上最早考察、选拔公职人员的标准。  很显然,皋陶不是“严刑峻法”的开创者,而是“德主刑辅”的倡导者,礼法与刑法、温情与严酷、羁縻与怀柔,共同形成了皋陶法律思想的独特结构。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研究员高专诚评价说:“皋陶的一生从‘创刑造狱’,推行‘德主刑辅’、‘明刑弼教’,达到‘天下无虐刑’,再到‘慎身’、‘知人’、‘安民’的政治主张,讲的虽然都是维护阶级统治秩序,保持这种政治统治的长治久安之道,但他表现出来的对法律的敬畏、对正义的追求、对德治的倡导,直到今天仍熠熠生辉。”  不夸张地说,皋陶所倡导的明刑弼教以化万民的思想,为几千年来我国各个时期制定、完善、充实各项法律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然这也是山西法治文化最早的源头。    独领风骚的三晋法家  众所周知,“周礼”是西周的法治文化基础。但晋国在承认其权威性的同时,也强调自身的特殊性。到西周中期,晋国发生了“曲沃代翼”的重大历史事件,最早形成了小宗取代大宗、非嫡长子占据君位的政治局面,使晋国的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高专诚说:“在晋文公及其之前的时代,由于晋国公室主导的国家政治走向,晋国的变法活动基本上局限在局部调整层面,法治建设主要集中在行政立法上。但是,晋文公之后,随着异姓大夫势力的发展,由执政卿大夫主持的变法活动成为了晋国变法活动的主流,晋国的法治传统也从行政法向刑法过渡,其法治精神也从社会中上层向全社会蔓延。这个发展过程是其他诸侯国不曾发生的。”  事实上,从晋献公和晋文公时代开始,晋国就不断颁布新的法律,内容涉及到经济、军事、社会等各个方面,产生了诸如士蒍之法、郭偃之法、赵盾之法等等,特别是赵简子的“铸刑鼎”之举,充分表现了当时新兴政治力量用法治国的决心。  到了战国时期,由晋国分裂而来的三晋国家继承并发扬了晋国的法治传统,其中韩、魏两国尤其重视法治建设。比如魏文侯及其重臣李悝都重法,李悝还有影响深远的《法经》传世;曾在魏国做官的吴起、客居魏国的商鞅也同样重法,分别在楚国和秦国主持变法活动;再如韩昭侯及其国相申不害都是力行法治的人物……  在三晋法家人物中,无论是在个人思想成就方面,还是对后代治世思想的独特影响方面,韩国王室后裔韩非子的地位无人能及。  在韩非子的前辈法家人物中,商鞅主张依“法”治国,申不害倡导君主的政治“术”,慎到则推崇君主之“势”,这些思想都被韩非子熔于一炉,总结出一套自圆其说的政治理想和行之有效的治国措施,即“帝王之术”,成为了我国古代专制政治思想之父。  不过,韩非子的法约束一切人,包括君主在内。从这个意义上讲,韩非子的思想与其他各家学说相比,也更接近于现代民主观念。  从春秋末期到战国结束的三百多年间,三晋法家无论在人数上,还是在思想创建性上,都是其他区域和其他思想派别无法企及的,他们的思想成就和政治成就,成为秦汉以后中国政治的主流思想和主导行为。  秦汉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全国性的法治建设由中央政府统辖,地方性的法治建设格局已经不复存在。但在某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仍出现了相对独立发展的空间,形成了相对对立的法治建设进程,比如在北魏拓跋氏政权时代,山西就出现了别开生面的法治文化建设。    近现代商法的雏形  有人说,人类社会自从有了交易行为,广义上的商法就产生了。在明清时期,作为当时商界翘楚的晋商,将传统商事习惯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众所周知,晋商所处的时代正值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是我国古代商品经济最发达的时期。晋商作为当时中国实力最雄厚的商帮,在商业创新上长期处于领先的地位——从合本共作、身股制、买树梢、票号,一直到商业组织、委托代理、雇佣制度、交易制度,乃至受商业活动影响下的家庭关系方面都发展出了比较完整的习惯法,而且某些商事习惯经过同业议定、官府认可,上升为国家法,已经有了近代商法的雏形。  比如,山西票号以经营汇兑而闻名天下,为了保证业务的顺利开展,各票号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制度,包括汇兑制度、营业报告制度、账簿制度、清算制度等,这些制度都不乏创新之处,均是对中国金融制度的重大发展。再如,晋商制定的行会法规规定了从业资格,入会会金,行业的质量和计量标准,原料分配和生产规模,货品价格,招收雇工的手续、工价和人数限制,开业地点选址规范等内容……  晋商之所以能够长久保持中国第一商帮的地位,靠的不是命运的垂青,而是晋商世代传承的诚实信用、重商逐利、和谐合作、求真务实的商业精神。  19世纪时,山西票号西到俄罗斯的圣彼得堡,东到日本的神户、大阪,没有中央银行的监督,信誉却很好。即便在八国联军入侵期间,山西票号的信誉依然如故——“幸赖各埠同心,应付裕如”,“凭票付款,分毫不短,信用益彰。”在战乱中,山西票号恪守信用的经商美德,在商界和政界广为流传,“声价大增,不独京中各行推崇,即如官场大员无不敬服,甚至深宫中,亦知醯号之诚信相符,不欺不昧。”因此,山西票号不仅在此次战乱中没有倒闭,反而迎来了发展的极盛……  实践证明,晋商创制的商事习惯所体现的基本精神和近现代商法的基本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本报记者 雷清明郭献文&等&浙江民本型经济发展模式启示:藏富于民&源远流长
浙江民本型经济发展模式启示:藏富于民
来源: 作者:郭献文 沈锡权
藏富于民,源远流长――浙江“民本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启示
杭州3月29日电(记者郭献文
沈锡权 谢云挺)当数千万民众成为财富的自主创造者、拥有者和主要使用者时,社会发展会进入一种更为和谐、均衡的良性发展态势。
浙江正在努力建设这样一片“乐土”。
农村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先行者成了先富者
2010年有三个“枯燥的数字”让浙江人“脸上有光”: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303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1倍,连续第26年居各省、自治区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第十年居省、区之首;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42∶1,远低于全国平均数的3.23∶1。
人多地少、资源贫乏的浙江百姓何以能连年成为“创富状元”?用一种“官方”的常用说法是:抢占先机发展二三产业,率先把多数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成为领跑中国农村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先行者”。
诸暨市有106万户籍人口,有工商企业10万多家,相当于10个人就有一家厂。该市大唐镇有1万多家企业,户籍人口才三万,几乎家家户户都办企业。副市长吴成表说,无病无灾的情况下,诸暨人一家一年赚个五六万元都没有问题。
义乌市苏溪镇龙华村妇女楼春花,今年44岁。记者在义乌商城市场看到她经营着2间头饰品摊位,目前每年的净收入至少在100万元以上,她说:“在村里像我这样有店(摊位)有厂的村民很多。”据商贸城的经理骆建军介绍,该市场8000多个摊位,其中义乌当地村民在市场开店的占到四成。
研究了大半辈子“三农”问题的浙江省政府参事顾益康说,正是千千万万“楼春花”撑起了一个“富民大省”。
全省目前66万个私营企业,200多万个体工商户,走遍全国的市场主体500万人,国外100万人。到2010年,浙江省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和来自二三产业的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两项相加已经超过总收入的80%。
中小企业多、“小老板”多,使大批普通百姓拥有企业、房产、土地收益等股本和资产,跻身“有产阶层”
浙江的“老百姓经济”特色鲜明:全省99.8%的企业是中小民营企业,劳动力充分就业,遍地都是“小老板”,大批普通民众成为了股东、老板、法人。
中国中小企业促进会副会长周德文认为,民有是民享的重要路径,浙江让更多的劳动者成为“有产者”,使他们不仅获得劳动的收益,也能够获得财产增值的收益。
“打工只能解决温饱问题,要想致富还是要靠创业。”这是浙江各地普遍推崇的理念。浙商研究会一位副会长算了一笔大帐:5000万浙江人里面,扣除老人小孩非劳动力,4个国民中有一个是“小老板”,或者市场经济主体。一个人带动一个家庭,这样,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生活在较富裕状态的浙众至少2000万人。
“中小企业是万善之源。”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说,他分析国内外有关数据后发现,“凡是每一千人拥有企业数量的比例高,城乡差距、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和基尼系数就低。”
温州乐清市委书记潘孝政说,如果光就本地户籍人口而言,乐清目前的社会形态更类似于“橄榄形”,低收入群体约占5%,家庭资产在5000万元以上的高收入者约有10%,余下的大多是人均年收入1万元至10万元范围内。
近四年来,浙江还探索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集体所有的资源性、经营性和公益性资产清产核资,量化为股权,分到村民身上。到目前为止,浙江省共有1400多个村完成这项改革,百余万农民成为“股民”。
“放水养鱼”到“多予少取”,各级党委政府坚守这种改革发展的政策取向,防止了偏移“利为民所谋”宗旨
浙江富民之路,也是浙江各级党委政府锐意改革和无数基层干部“拎着乌纱帽”顶住压力保护老百姓首创精神的一个见证:最早允许农民务工经商,最早允许农民长途贩运,最早允许对农民开放城乡市场,最早推进农村工业化,最早推进城乡区域统筹……
顾益康说,“放水养鱼”“多予少取”是浙江历届党委政府对于农村经济和民营企业政策取向。浙江省在改革开放中创造了中国经济数十个“第一”同时,背后还有各级党委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顺应民意、让利于民的优惠政策、地方性法规。如进入后,浙江就在全国率先取消“三提五统”、停缴农业税,率先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
从老家山东嫁到浙江温岭市的农林局副局长郜清深有感触。她举例说,在温岭,政府近年来对增加农民收入做了大量工作,特别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民增收的投入,每隔两三年就有一个“很高含金量”的政策出台。
近年来,浙江一些地方在发展中已经改变了“GDP一大步,财政收入两大步,居民收入迈半步”的不合理格局,更多体现让利于民、藏富于民。据玉环县统计局副局长陈君岳介绍,2010年该县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大关,财政收入40.1亿元,增长8.5%,而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则均在15%以上。
政府财力增强之后,如何用财于民?一系列“从摇篮到坟墓”的民生保障工程正在加速实施
“小河有水大河满”,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促进浙江财政收入也稳步增长,2010年财政总收入达到489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608亿元。政府均衡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十一五”期间,浙江省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累计达7595亿元,年均增长21.1%,连续五年财政支出增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政府把为民办实事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到目前,浙江城镇职工、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基本医疗保障覆盖全省4773万城乡居民。2010年浙江在全国第一个发布了覆盖面最广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全省600万老年居民享受这份基础养老金。
为了让低收入群体共享发展成果,浙江省政府2008年即出台政策规定,规定低保对象每人每月的最低救助金额并要求逐步提高,并确保应保尽保,目前全省在册低保对象约70万人。省政府最近还提出,从2011年起,全省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2500元的低收入农户纳入“低保”范围,此举目的为“消灭绝对贫困现象”。
医疗救助制度被公认为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最后一道防线,低收入人群最怕得病,一旦得了大病,就会出现平民一夜之间变成贫民、贫民沦为赤贫的情况。为此,浙江建立了以“统筹城乡、财政兜底”为主要特色的医疗救助制度,并且将因病致贫户也纳入了医疗救助范围,救助水平远超过国内很多大城市。
据浙江省民政部门提供,2010年浙江省共筹集医疗救助资金4.71亿元,占全省医疗卫生支出预算的2.7%,该省住院人均救助金额接近5000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倍以上。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江流域经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