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4海峡两岸直播交往的目标:积极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和各项交往

海内外统促会动态
当前位置:&&>&&&&>&正文
2014年12月—2015年1月海峡两岸大事记
  2014年12月
  1、1日,两岸12对新人在北京国家博物馆以集体婚礼的方式许下一生承诺
  海协会会长陈德铭,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协会会长、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国务院台办副主任叶克冬,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与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等为他们颁发证书。
  2、1日,“2014法蓝瓷杯陶瓷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
  灵感源于古诗《游子吟》的祖国大陆学生作品“手中线”夺得“陶瓷设计组”金奖。
  3、6日,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王瑶《粉墨人生》京剧摄影展在台北开展
  “文化中国·名家讲坛”系列活动在台北拉开帷幕。
  4、8日,两岸电视媒体携手打造的全球首档闽南语歌曲职场选秀节目《有梦出头天》开始在台北进棚录制
  不同于以往的闽南语歌唱比赛,《有梦出头天》旨在帮助优秀歌手对接市场,解决事业出路,力图实现“全球闽歌赛”从组织比赛到职业推介的功能提升。
  5、8日,两岸影视文化交流论坛在台北举行
  两岸电视界领军人物、节目制作人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3D立体、三维特效暨新媒体发展”主题进行研讨。
  6、9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德铭率海协会经贸参访团抵达台北,开始为期8天的参访行程
  7、10日,由福建日报联手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联合报系等联合主办,以“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为主题的第六届海峡媒体峰会在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举行
  两岸业者集中探讨两岸媒体在新闻报道、事业拓展、媒体融合方面的合作潜力和发展空间。
  8、12日,第15届祖国大陆书展暨国家出版基金成果展在台北开幕
  共展出5300多种书籍。
  9、14日,第九届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举办
  100多家台湾文化创意企业汇聚“台湾文创精品馆”,上千种创意商品展现宝岛最新文创成果。
  10、14日,由江苏淮安市政府与台湾工业总会、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合作举办的淮台电子信息产业合作交流会在台北开幕
  11、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所著的《摆脱贫困》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在台北举行首发式
  12、15日,主题为“深化企业合作、推动转型升级”的2014年两岸企业家峰会在台北开幕
  13、16日,首部两岸合作闽南话广播剧《牵手》在台南举行海峡两岸同步开播仪式
  14、16日,两岸10家金融机构在台北就银团贷款业务签署合作备忘录
  未来还将有更多金融机构加入,共同为两岸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15、16日,为满足两岸民众邮递需求,协助在台企业开发祖国大陆市场,满足观光和网购产业需求,台湾中华邮政公司开办两岸邮政速递“商旅包”服务
  16、16日,两岸商谈团队就货物贸易协议相关问题交换意见
  17、17日,国台办发言人表示,大陆方面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不会改变,我们希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保持稳定发展势头,希望两岸同胞共同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希望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在既有共同政治基础上继续努力,相向而行,推动两岸关系稳步前行。大陆方面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和两岸货物贸易等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续议题商谈的积极态度没有改变
  18、17日,第十七届京台科技论坛在台北开幕
  19、18日,“2014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结果在台北揭晓
  “转”字高票当选,意为即将过去的一年两岸都目睹巨大变化,期待新的一年能够“转”好运。
  20、18日,两岸广播媒体协作研讨会在金门举行
  与会38家媒体达成“两岸广播媒体共同倡议”,将以“两岸广播春节联播”协作网为依托,推动成立“两岸广播联盟”,以应对两岸广播业新形势,更好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21、18日,2015年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厦门工业博览会交流座谈会在台北举行
  向台湾主要工商团体、企业介绍这两个重要展会的基本情况,以利台湾工商企业更多参与,通过参展把握商机和资讯,促进两岸经贸合作。
  22、19日,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台湾问题事关中方核心利益,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向台湾出售武器,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并保留采取进一步行动的权利
  23、19日,针对美国国会有关授权总统售台4艘“佩里级”导弹护卫舰的议案18日已经奥巴马总统签署成法,国防部发言人说,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24、21日,第四届海峡两岸青少年国际标准舞公开赛在福建福州开幕
  来自两岸的32支参赛代表队,近800名选手同场竞技,以舞会友。
  25、20日,12个海峡两岸婚姻家庭集聚北京举行别开生面的迎新年联谊活动
  26、20日至23日,2014两岸茶王争霸赛在福建厦门举行
  来自台湾、武夷山、安溪、厦门、漳州、云南、汕头等赛区的共1000多个茶样角逐8个大类的两岸茶王。
  27、24日,孙中山档案文献特展在台北孙中山纪念馆开幕
  展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的相关档案文献140余件、图片70幅。
  28、24日,安徽大学与安徽省台办合作共建的“安徽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在安徽合肥成立
  该中心为安徽省建立的首个台湾问题新型智库,将为深化两岸交流合作提供政府决策咨询、项目评估、人员培训等服务。
  29、24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台湾作家白先勇诉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艺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海上话剧工场)、上海君正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第三人上海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案做出一审判决
  判令艺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君正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白先勇25万元。
  30、25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认定《宫锁连城》侵犯《梅花烙》的改编权和摄制权,判令被告方停止侵权,于正向琼瑶道歉,赔偿原告500万元
  31、25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签署《促进两岸企业发展合作协议》
  旨在深化双方合作关系,共同支持两岸企业发展,实现经贸领域合作共赢。
  32、25日,福建海峡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在福建泉州举行开业仪式
  33、25日,由新华社副社长于绍良率领的祖国大陆中央媒体负责人访问团抵达台北,展开为期7天的在台交流访问行程
  34、25日,2014世界神明朝山联谊会在高雄佛光山佛陀纪念馆盛大登场
  全台各大宫庙和祖国大陆湄洲妈祖祖庙、福州顺天圣母陈靖姑祖庙以及菲律宾圣婴圣殿的神明、宫庙代表汇聚。
  35、25日,两岸第二次证券及期货监管合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36、26日,两岸航空主管部门就2015年春节加班及两岸航空运输执行情况和后续发展交换意见
  两岸航空公司可在日至3月5日期间安排春节加班。为满足两岸民众及航空公司需求,加班总量不予限制。
  37、26日,以“诗意中国: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为主题的2014两岸诗歌高端论坛在海南海口举行
  60余位两岸诗人呼吁在信息化时代加强中国诗歌的改革,适应时代发展,以更好地推进民族文化传承。
  38、26日,第五届两岸竞争力论坛在台北举行
  两岸近200位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围绕“一带一路”、区域整合、金融合作、人民币国际化等4大议题进行深入研讨。
  39、29日,厦门银行与台湾土地开发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为往来厦金两地民众提供金融服务
  40、30日,台湾军方推出2015年抗战英烈纪念月历,殉职将官名录包括1942年牺牲的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
  41、31日,国台办发言人表示,2014年是两岸关系克难前行、稳中有进的一年。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两岸同胞携手努力,推动两岸关系取得新进展、新成果,国台办和台湾大陆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互访并会面沟通,是双方联系沟通机制的重要内容。希望新的一年,两部门及负责人保持经常性联系往来,双向交流沟通。两岸新闻交流已经开展20多年,深受两岸新闻界欢迎,大家都积极参与。两岸新闻交流架起了两岸同胞沟通的桥梁,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红利是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的成果,由两岸同胞共同享有。两岸同胞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两岸交流合作也因此得到两岸主流民意的坚定支持
  42、31日,台湾企业家温世仁投身西北扶贫的现代京剧《温世仁》在北京上演
  2015年1月
  1、1日,中台办、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发表题为《保持势头 克难前行》的新年贺词
  2、1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德铭发表新年贺词《且行且珍惜 砥砺向前进》
  3、1日,马英九以“和解、合作、和平”为题发表元旦祝词
  4、1日,祖国大陆居民到金门、马祖、澎湖旅游落地签注正式启动
  5、6日,民航总局已受理2015年春节期间(2月5日-3月5日)两岸航空公司在定期航线上的第一批加班申请,共计431班
  6、6日,台湾合作金库商业银行福州分行正式开业
  这是首家在福建开业的台资银行祖国大陆一级分行。
  7、13日,中央民族乐团2015台湾巡演音乐艺术周首演《泱泱国风》大型民族音乐会在台北举行
  8、14日,国台办发言人说,2014年两岸贸易额1983.1亿美元,同比增长0.6%,其中祖国大陆对台湾出口462.8亿美元,自台湾进口1520.3亿美元,祖国大陆与台湾贸易逆差1057.7亿美元。两岸人员往来规模持续扩大,总量941.1万人次,同比增加16.52%,台湾居民赴祖国大陆536.6万人次,祖国大陆居民赴台湾404.6万人次。祖国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322万人次,同比增加47%
  9、14日,台湾对外贸易发展协会发布“出口目标市场潜力指标”
  在台湾出口80大市场中把祖国大陆评为最具潜力市场,将继续协助岛内厂商积极开拓祖国大陆市场。
  10、15日至21日,纪念艺术大师吴昌硕诞辰170周年,其嫡系曾孙吴民先应台湾中华国际经贸文化协会邀请,在台北举办“两岸一家亲”书画展,展出自己创作的60余幅书画精品和吴昌硕先生书画复制品等
  11、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电贺朱立伦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
  朱立伦复电习近平表示感谢。
  12、20日,海峡两岸农渔业交流座谈会暨第五届两岸农民基层合作经济组织恳谈交流会在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召开
  来自祖国大陆的企业和台湾农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签订台湾水果采购框架协议,预计2015年祖国大陆企业将采购3000吨台湾优质水果。
  13、20日,台湾经济事务主管部门投资审议委员会公布,2014年核准陆资来台投资项目136个,同比减少1.45%;投(增)资金额33463万美元,同比减少4.25%
  14、20日,中台办、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福建平潭与参加两岸农渔业交流座谈会的台湾农渔民代表座谈
  新的一年,祖国大陆将围绕稳定、发展、利民的基调,不断推进两岸关系。对于台湾农渔民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国台办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研究解决,为扩大两岸农渔业交流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15、21日,国台办发言人表示,2014年11月,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与台湾大陆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王郁琦在北京会面时就两岸关系及金门民生议题交换了意见。为进一步推动相关工作,国台办与台湾大陆事务主管部门正在研究规划张志军2月上旬赴金门参访
  16、22日,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在北京举办“两岸一家亲 《台声》赠乡亲”活动暨《台声》半月刊发刊仪式
  祖国大陆唯一由台胞主办的杂志《台声》2015年起由月刊变更为半月刊,上半月刊侧重两岸时事与经济,下半月刊侧重两岸艺文。
  17、22日,台湾大陆事务主管部门举行年终记者会
  负责人王郁琦表示,“展望新的一年,我们期盼能够在既有的两岸和平基础上,双方本于相互尊重,并秉持善意与诚意,深化各领域的交流互动及对话协商,共同努力开创两岸制度性、建设性的互利共荣关系”。
  18、22日,台北市进出口商业同业公会发布《2015全球重要暨新兴市场贸易环境与发展潜力调查报告》
  在最具价值链整合优势、最具发展潜力贸易地区两项评比中,祖国大陆均居首位。
  19、24日,由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与台北市立大学人文艺术学院、中国语文学系共同主办的“两岸中国文学研究座谈会”在台北举行
  两岸学者围绕中国古典诗词、古代小说、现代散文和近现代杂文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
  20、26日,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安排两岸食品安全业务主管部门专家在北京召开两岸食品安全交流会议
  落实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会面共识,保障两岸同胞健康权益。
  21、26日,由中国文化院、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与台湾《旺报》、佛光山文教基金会等共同主办的第二期海峡两岸大学生文化体验营在台北书院开营
  两岸30位大学生听取了中国茶历史、台湾茶艺人文美学等讲解,由此开始为期8天的“茶文化之旅”。
  22、26日,2015“第二届地球春浪大赏”台北开跑
  这一垦丁春浪音乐节旗下的原创音乐比赛,向有志于创作的音乐人发出“邀请函”和“悬赏令”,并期待今年能有祖国大陆音乐人踊跃参赛。
  23、26日至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出席2015年对台工作会议并讲话
  俞正声指出,过去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台工作,准确把握台海局势及其新变化,提出了一系列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策主张,产生广泛积极影响。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决策部署,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克难前行,保持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势头,取得新的进展。中央对此充分肯定。
  24、27日,第18届两岸奥委会体育交流座谈会在台北举行
  中国奥委会主席刘鹏与中华台北奥委会主席林鸿道等两岸体育界人士与会。双方回顾了2014年度两岸体育交流情况,规划了2015年度两岸体育交流活动,并就开创两岸体育交流新局面等共同关心的话题交换了意见。
  25、29日,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台北举行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第七次例会
  双方回顾了经合会第六次例会以来各小组工作情况,评估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早期收获实施成效,讨论了后续协议商谈进程,总结了两岸经济合作取得的进展,规划了未来各项工作,并就双方经济发展形势及经济政策等有关议题交换了意见。
  26、30日,台盟中央、全国台联举行“2015年在京台胞新春同乐会”
  在京定居台胞、在京投资的台湾企业界人士、在京求学的台湾学生与首都各界人士近300人欢聚一堂,畅叙友情,共庆新春佳节。
  27、30日,福建通过了《福建省促进快递行业发展办法》
  提出将通过开辟闽台快件通关绿色通道、扩大两岸快件运输直航范围、支持快递企业服务闽台交往等多种方式鼓励发展闽台快递服务合作。
  28、30日,2015年祖国大陆青少年航天爱好者赴台科学体验营台北开营
  来自北京的23位大中学生将在为期6天的行程中,参加各种天文科学体验活动,与台湾师生联谊交流。
  29、31日,2014年两岸双向交流总人数941.2万人次,其中祖国大陆居民赴台总数、赴台旅游人数均较上年有40%左右的增长
  30、31日,第五届两岸征文颁奖典礼暨大学生文化体验营结业式在高雄佛光山佛陀纪念馆举行
  来自海峡两岸的征文获奖作者和《北京日报》《文汇报》《羊城晚报》等20多家祖国大陆媒体负责人出席了仪式。(吴亚明)
&|&&|&&|&&|&&|&&|&&|&&|&&|&&|&&|&&|&&|&&|&&|&&|&&|&&|&&|&&|&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当前位置:
>> 文章正文
推进海峡两岸会计交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日期:日&&&
推进海峡两岸会计交流合作,是贯彻落实《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全方位多领域开展对台工作的配套措施,是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牢牢把握两岸和平发展主题、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战略思想的具体举措。近年来,在财政部、国台办的大力支持下,厦门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区位优势和人文优势,在两岸会计界交流与合作中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厦门获批成立全国首个&对台会计合作与交流基地&以来,通过积极探索和实践,形成了机制化、经常化和便利化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充分发挥着两岸会计工作的实施配合功能、两岸会计合作项目的对接服务功能、两岸会计界沟通交流的支持协调功能,已成为全国对台会计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本文在分析总结厦门在两岸会计交流合作中的目的意义、主要做法的基础上,探讨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两岸会计交流合作思路与举措。
一、推进海峡两岸会计交流合作的重要意义
会计是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是经济交往的重要基础和纽带,会计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是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国际会计格局面临重大调整,国际会计趋同面临的形势更加紧迫,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已成为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共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推动两岸会计交流合作,分享准则建设和趋同经验,凝聚海峡两岸的共同智慧,服务于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体系和自身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促进两岸经济的共同繁荣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海峡两岸会计合作与交流是顺应两岸政策积极变化新动向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讲话中指出&面对大数据时代,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世界竞争的新形势,两岸都有参与全球资源再分配的需求,两岸民众应在中华民族意识和中华文化情感的牵引下,传承先人的志愿,共享发展的机遇,创新形成理想合作模式,开拓国家发展的新局面,共圆中国梦。&在这一方针指引下,在台湾同胞的努力下,两岸关系正在朝着十分积极的方向发展。会计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作为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迫切需要根据两岸形势变化尽快机制化和常态化。建立对台会计合作与交流机制,不仅有利于促进两岸会计资源有效整合,优势互补;而且有利于促进两岸会计合作与交流在更高、更广和更深的层次上实现新的跨越与发展,进而促进两岸经济的共同发展。
其次,海峡两岸会计合作与交流有利于应对国际会计格局调整新挑战。<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font-family: 仿宋_GB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在欧盟各成员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和地区要求或允许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础上,日本、加拿大、印度、韩国、美国等纷纷发表声明,将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与之趋同。近年来,大陆方面一直以来密切跟踪国际经济会计形势变化,积极稳妥推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工作,全方位参与国际准则修改与制定,努力扩大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台湾近年来也加快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步伐,并拟于2013年起全面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两岸会计交流与合作,可以通过趋同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影响国际准则的制定,共同分享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验,共同提升准则趋同的效率和效果。
第三,海峡两岸会计合作与交流能更好地服务于两岸拓展经济金融合作。按照《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安排,两岸银行、保险及证券等金融领域的开放与合作将提速并取得实质性进展;两岸将逐步减少相互投资限制,促进投资便利化,提高投资透明度;两岸将致力于减少和消除服务贸易限制性措施,扩展服务贸易的广度和深度;两岸将在知识产权保护、电子商务、产业布局、中发展等广泛领域展开合作。为更好地服务于两岸经济金融合作,两岸会计需要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进一步开展交流与合作。比如,在会计、规范、XBRL标准等的趋同与等效领域,在会计服务市场的资格准入与相互开放领域,在会计人员资格认定、会计考试、会计后续教育和培训等的互认与合作领域,在会计高端人才培养领域,在会计监管的合作领域等,都有很大的合作空间,需要两岸携手共进。
二、厦门发挥对台会计交流合作优势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厦门对台会计交流合作的独特优势
厦门与台湾一衣带水,在与台湾的交流上,不仅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还拥有独特的会计品牌优势:一是厦门拥有大陆位列前排的会计学府&&&厦门大学会计系,拥有一批著名的会计专家,近年来已经通过互访、举办研讨会等多种方式与台湾相关大学就实证财务会计研究、当代发展、高等学等很多领域进行了学术研讨和交流。二是厦门拥有大陆培养高级会计人才的3家国家会计学院之一&&&厦门国家会计学院,近年来,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与台湾高校及有关方面在师资交流、学术研讨、涉台培训、课程开发等领域已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在两岸财经管理界拥有相当的影响力。三是市政府及有关方面高度重视会计人才培养和会计管理工作,高度重视两岸会计交流与合作,为厦门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四是厦门市会计学会、厦门市总会计师协会和厦门市珠算协会等在两岸会计教育、学术研究、珠心算通信赛、会计界互访等方面也进行了多项合作与交流,双方在会计理念、专业技术、业务发展、人员交流等方面有诸多共识。
(二)推进两岸会计交流合作的做法与成效
近年来,海峡两岸的会计交流与合作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点到面,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相当的进展。厦门各有关方面与台湾会计界在会计学术研讨、会计教育培训、会计人员互动、会计管理经验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动。
1.专家座谈。<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font-family: 仿宋_GB年8月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市会计学会等会计界的专家、学者聚集在一起,就&如何发挥好&对台会计合作与交流基地&的作用,使之真正成为两岸会计合作与交流的桥梁和纽带等问题进行座谈,并讨论&对台会计合作与交流基地&的筹建工作方案&。座谈会取得理想效果,直接推动了&对台会计合作与交流基地&建立。
2.会计讲座。<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font-family: 仿宋_GB年6月13日,厦门市总会计师协会等在厦门举办&海峡两岸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邀请台湾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主任委员蔡彦卿教授、副主任委员卢联生博士等台湾代表到会并讲座;2011年10月18日,厦门市会计学会、厦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等在集美举办&海峡两岸会计之比较&论坛,台湾会计届卢联生博士、卓传阵博士、刘启群博士到会并讲座;2012年6月29日,厦门市总会计师协会在厦门举办&管理会计专题讲座&,财团法人台北市趋势研究文教基金会董事长王怡心教授、林美花教授以及卢联生博士到会并讲座;2013年4月26日,厦门市两岸会计合作与交流促进会邀请促进会顾问、台湾政治大学汪泱若教授,在市文化艺术中心给400多名外商投资企业财务人员作两场《成本管理的新发展》讲座。
3.会计论坛。论坛是让业界与学者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与见解的交流形式。2010年底&对台会计合作与交流基地&正式运作,同时举办&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下的两岸会计合作与交流论坛&。2011年6月22日,&第三届海峡论坛之海峡两岸会计论坛&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2012年9月24日,&第四届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举行。2013年12月20日,&两岸四地会计准则研讨会&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隆重召开,共议会计准则新变革。会计论坛已经成为对台会计合作与交流的主要形式之一,且其运作已经常态化。
4.考察交流。<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font-family: 仿宋_GB年厦门市总会计师协会换届之时,对台会计合作与交流基地邀请台北会计师公会、中华公司治理协会率团来厦考察。而在这之前,厦门市会计学会、市总会计协会等社会团体也曾组织人员到台进行考察;2010年6月厦门市总会计师协会首次组织企业财务总监团赴台交流考察;2011年9月、12月,厦门市总会计师协会、厦门市会计学会以及市注协分别组织会计界考察团赴台交流,2012年11、12月,厦门市会计行业协会、厦门市总会计师协会分别组织考察团赴台考察交流;2013年7月12日,厦门市总会计师协会在厦门大学接待了来自台湾教师工会总联合会刘钦旭理事长等一行17人的来访;2013年10月、12月,厦门市会计学会、市注协分别组织赴台交流团赴台交流;2014年12月份,市注协拟与台湾高雄会计师公会在厦门联合举办主题为&会计师法律责任概述&的学术研讨,届时高雄会计师公会将组织台湾注册会计师来厦交流。
5.会计培训。<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font-family: 仿宋_GB年-2013年,对台会计合作与交流基地组织厦门市与台湾企业会计人员以及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培训与继续教育的合作与交流。
6.会计考试。目前,对台会计合作与交流基地正努力申请在厦门市办理台湾居民报考内地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台湾考生开设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专门考场、在厦门市为台湾考生开设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门考场等各项事宜。
7.课题合作。<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font-family: 仿宋_GB年以来。台北大学、台北国立大学、逢甲大学、台湾政治大学的会计学方面专家学者分别到厦门大学等院校进行访问,就实证财务会计理论、高等审计学、会计准则发展等问题进行交流;2007年厦门高校考察团应邀考察访问台北大学、台湾政治大学等台湾高校;2009年台北大学回访厦门国家会计学院,探索两岸合作办学、合作培训的新模式;两岸会计合作与交流促进会2013年6月份成立以大陆吴水澎、黄世忠教授、台湾郑丁旺教授为组长的课题组,启动海峡两岸联合研究&以效益为中心的管理会计应用&台湾的经验与启示&为题的课题调研项目。促进会于今年6月8-13日组织课题组成员赴台实地调研台湾制造业金融业等有关先进管理会计实践经验,总结提炼形成调研报告,介绍评价台湾管理会计最佳实践案例,为大陆企业、政府部门及教学研究提供应用参考;2014年11月,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举办&海峡两岸管理会计最佳实践研讨会&,以&对台会计合作与交流基地&为主办方,厦门市两岸会计合作与交流基地及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为承办方,研讨主题为交流研讨海峡两岸管理会计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和最佳实践经验,分享&以效益为中心的管理会计应用&台湾的经验与启示&(制造业子课题)研究成果。
8.会计文化交流。<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font-family: 仿宋_GB年7月27日,首届&海峡两岸大学生会计文化研习夏令营&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隆重开营。本届夏令营由&对台会计合作与交流基地&主办,厦门市两岸会计合作与交流促进会、台北市趋势研究文教基金会、台湾会计研究月刊联合承办,来自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7所大陆院校35名在校学生及台湾大学、政治大学等5所台湾院校20名在校学生参加了夏令营。通过这次活动,两岸会计莘莘学子逐渐明晰了未来会计之路,明确了自己未来的会计职业道路,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拓展自己的视野,夏令营达到了预期目的。
三、进一步深化两岸会计交流合作的思路与建议
(一)积极探索会计合作交流新形式。目前,两岸会计合作与交流的形式可谓多种多样,然而有些形式属于初期合作与交流形式,比如座谈、考察和交流。随着两岸会计合作与交流工作的深入,这些形式将退出合作与交流的舞台。因此,就两岸会计的深入合作与交流来探讨新形式是很有必要。新形式必须基于两岸会计合作与交流的最终目的、原则以及合作与交流的现状。由此,探寻的新形式才能进一步推动合作与交流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建立健全会计合作交流新机制。促进对台会计合作与交流需要建立一套有效机制,这套有效机制包括机制的运行宗旨、有效的组织机构、机制的运行方式、机制运行的保障措施等。2010年财政部支持厦门市建设&对台会计合作与交流基地&,促进对台会计合作与交流的有效机制正逐渐形成。交流基地应致力于建立健全部与厦门市政府、厦门市财政局及有关方面的上下联动机制、厦门与台湾有关方面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厦门与大陆其他地区及有关方面的辐射和联动机制。通过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计划,落实组织机构、组织人员、组织经费和组织渠道,强化宣传和追踪问效,确保各项工作机制有效运转,促进两岸会计交流规范化、常态化、便利化。
1、围绕宗旨。&对台会计合作与交流基地&的宗旨是促进两岸会计合作与交流,促进两岸经济发展,使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对海西战略实施形成实质性推动作用,有力地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因此,凡是有益于上述宗旨实现的两岸会计合作与交流形式、内容、活动都要支持。
2、明确目标。(1)总体目标是:在财政部领导下,以厦门市政府为主导,以厦门市财政局为具体运作部门,发挥厦门独特区位优势和学术优势,通过两岸民间合作与交流形式,重点开展两岸之间会计领域的教育培训、资格考试、学术研究等交流与合作,将&交流基地&打造成财政部对台会计工作的主要前沿和平台,以及全国对台会计合作和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2)远期目标是:促进推动大陆与台湾地区的会计准则趋同与等效;为两岸会计人员跨地区从业创造条件,更好服务各类企业;实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级会计人才;开放、支持台湾会计师事务所来厦临时执业,为两岸经济合作、文化融合发挥桥梁和渠道作用;成立&两岸会计合作与交流促进会&,开展两岸民间会计合作与交流。(3)近期目标是方便两岸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及企业相互交流、借鉴;组织两岸注册会计师界、会计实务界的会计继续教育培训;以两岸著名会计高校和著名企业为依托,开展两岸合作办学、师资交换、学生互学、办学经验交流以及会计实务技术及管理经验交流等活动;在厦门为台湾考生开设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专门考场,向财政部申请在厦门为台湾考生开设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职称考试专门考场;促进两岸会计管理机构、会计学术界、会计实务界、会计中介、会计社团等各界在会计行政监管、会计理论研究、会计实务操作等各方面的经验交流。
3、创新方式。为了有效实现对台会计合作与交流,各种灵活有效的形式要被采纳。(1)&两岸四地会计准则论坛&。&对台会计合作与交流基地&在财政部会计司及中国会计学会指导下,每年一度在厦门举办&两岸四地会计准则论坛&,让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会计界精英齐聚厦门,共商两岸四地会计准则趋同与等效问题。&交流基地&同时拟设立两岸四地会计准则研究内部交流刊物,征集、刊载两岸四地会计界日常对会计准则趋同与等效等问题的研讨及政策建议;(2)&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基地主办或参与主办&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两年在大陆举办,一年在台湾举办,已形成机制。第一届在厦门大学、第二届在台湾政治大学、第三届在广州商学院、第四届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第五届在台湾政治大学、第六届在北京首都经贸大学。从第四届起,对台基地作为联合主办方承办或参与举办。条件成熟时,基地可考虑每年举办福建省两岸注册会计师论坛;(3)协助组织会计领军(后备)人才赴台交流培训。 &交流基地&将积极支持、服务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拟与财政部会计司、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会计学会等管理部门及北京、上海、厦门三家国家会计学院沟通联系,将组织各类会计领军(后备)人才赴台交流培训作为培训内容之一,由&交流基地&与台湾企业界、公共部门、注册会计师界、学术界等开展联系,协助组织各类会计领军(后备)人才赴台考察及交流培训;(4)组织两岸会计界考察交流。每年至少一次,以&促进会&或各会计团体名义组织大陆会计界人士、会计院校师生到台湾交流学习,邀请台湾会计民间组织、会计院校师生来厦考察。如组织两岸会计高校学生夏令营、组织财务总监考察团、会计师资考察团、注册会计师考察团等形式赴台考察交流;(5)组织两岸会计人员培训交流。每年至少一次,以&促进会&名义(或与台湾会计著名高校、职业团体合作),面向大陆、台湾会计实务界,组织会计专业技术培训班,以会计准则、企业内控、管理会计、税收法规、会计信息化等为主要内容,邀请两岸著名专家学者授课,并组织学员到两岸著名企业考察学习;(6)开设会计相关资格证专门考场。每年在厦门,为来大陆报考的台湾考生专门开设会计从业资格证、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考试的专门考场,提供专门服务,方便台湾考生报考;(7)开展课题研究。&交流基地&向财政部承接会计科研课题,或设立专门课题基金,设定研究课题,以会计准则、内部控制、管理会计、成本管理、会计信息化等为主要研究方向,每年至少一次,吸引两岸会计高校、会计社团或会计界人士参与课题申请与研究,并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
4、加强保障。(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组织机构。建立财政部和厦门市政府联合推进的基地建设协调机制,以财政部会计司和厦门市财政局作为沟通联络部门,在财政部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厦门市台办、相关国内著名会计高校以及会计民间社团等部门联合起来,负责统筹规划、协调领导全市对台会计合作与交流合作基地建设;(2)落实经费保障,加大宣传力度。对台会计合作与交流方面所需经费由厦门市财政预算安排予以保障。主要包括:保障&交流基地&的人员及工作经费;扶持补助在厦门著名会计高校以及会计民间社团开展的对台会计合作与交流活动;扶持两岸会计学术交流会议;支持两岸会计高校开展的学生夏令营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对国家级对台会计合作与交流基地进行宣传。组织策划力度,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编制&交流基地&内刊,建设&交流基地&网页;通过宣传让台胞真正认识到&交流基地&的重要载体作用,提高其影响力度。
(三)努力形成两岸会计合作交流新格局。要改变两岸会计合作与交流的区域化特征,扩大两岸会计合作与交流的影响。目前两岸会计合作与交流工作主要是在厦门与台湾之间进行。海峡西岸的范围远不只包括厦门市,海峡两岸会计合作与交流也不能停留在厦门与台湾之间。未来,对台会计合作与交流应将两岸会计合作与交流工作范围从厦门扩大到海峡西岸各个省份与城市,甚至将影响力推向全国各地。厦门应积极总结两岸会计合作与交流经验,并将经验广为宣传,使之成为可以复制的做法,以共同推动全国性的对台会计交流与合作。
厦门市财政局会计处
厦门市会计服务中心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font-family: 仿宋_GB年11月28日
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