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万亿公路投资将拉动多少用钢需求拉动通货膨胀论

您当前的位置:
发改委四季度批基建项目超万亿 铁路带动钢铁需求
发布: | 分类: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最大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专题页面精选
  近期,国家发改委在批复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上“大手笔”频频,12月23日发改委集中批复了6个项目,加上12月22日发改委批复的2个项目,发改委两天之内共批复8个交通运输建设项目,涉及投资总额达到2346.26亿元。 ...
发改委四季度批基建项目超万亿 铁路带动钢铁需求
  近期,国家发改委在批复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上“大手笔”频频,12月23日发改委集中批复了6个项目,加上12月22日发改委批复的2个项目,发改委两天之内共批复8个交通运输建设项目,涉及投资总额达到2346.26亿元。
  事实上,从10月16日到11月5日这21天的时间里,发改委就密集批复了16条铁路和5个机场等总计21个基建项目,总投资额近7000亿元。自10月1日至今,发改委已经批复的项目有43个,涉及机场、铁路、公路、城市铁路项目,投资额度超过万亿元大关,达到了13648亿元。
  而这些项目的批复,对目前“求订单若渴”的国内众钢企来说可谓是福音,对此,兰格钢铁网分析师张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基础建设工程项目所涉及的钢铁订单都是未来钢铁的潜在需求,“目前这些项目具体用到多少钢材还无法计算,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国家希望定向精准保持投资平稳增长。国内钢企肯定都想能够分一杯羹,但是钢企能否分到与分到多少与钢厂的位置和生产品种都有直接的关系,若想照顾到全行业还是有点困难。”
  铁路带动钢铁需求
  数据显示,2014年钢铁生产仍保持高位,1 ...全文地址:
本文关键词: &&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站推荐的文章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网址: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加入经管之家,拥有更多权限。2016年我国主要行业用钢需求预计下滑
信息来源:世界金属导报A09 & & &时间: 16:38:38
2015年,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有可能同比下降0.91%,预计2015年粗钢产量或同比下降2.1%至8.06亿吨,成为近20年以来的首次下滑。从下游行业来看,2015年,我国房地产行业各主要经济指标明显下滑,经过多项救市措施之后,房地产景气度在10月份出现止跌回升,但房地产库存压力依旧明显。汽车产销继续回落,增速已经不足3%,经销商库存量问题更加突出,9月份开始虽有国家刺激政策出台,但对市场影响有限。家电行业需求总体平稳。造船行业虽有所恢复,但受经济不景气影响,新船订单增长动力不足,但造船完工量出现好转。机械企业产销同比继续下滑,工程机械等产品开机率明显降低。
建筑用钢需求增速明显放缓
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770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3%,比2014年回落9.2个百分点,增速已经连续21个月回落。房屋新开工率、施工面积等指标同样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房地产行业的疲软将拖累整个建筑行业发展。以房屋施工面积为例,1-11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施工面积房屋72399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较2014年增速下降7.4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140569万平方米,下降14.7%。综合考虑新开工、在建以及竣工面积均有所下滑的因素,2015年房地产市场用钢量下降,预计房地产行业减少用钢需求500万吨。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仍规模较大,但新开工项目明显减少;受政策支持以及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需要,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2015年建筑行业总用钢量增速继续下滑,预计建筑行业用钢量增长700万吨左右,用钢总量约41870万吨(见表),同比增加1.2%,较2014年下滑1.49个百分点。
去库存是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之一,房地产市场未来两三年将以去库存为主,新开工面积及施工面积将进一步回落;基建方面,考虑目前基础设施仍较为落后,2016年基建仍将是国家重点投资的方向,用钢量保持增加状态;煤炭行业由于环保以及去产能等要求,总产量及消费量将保持下降状态,用钢需求可能负增长;铁路投资作为基建的重头,投资规模不减,但开
工项目偏少,2016年将进入开工高峰期,用钢量将会增加;高速公路建设、综合客运枢纽、沿海港口码头、城市公共汽车站场建设也将继续推进。综合考虑各行业现状,除房地产及矿业等方面投资需求下降外,其他建筑项目仍将保持增长状态,但新增用钢量或抵消不了房地产用钢净减量,预计2016年建筑行业对钢材需求量将出现微幅下滑,达到41500万吨。
机械行业用钢量微幅下降
受严峻的经济形势影响,2015年工程机械各个行业景气度相对较差,而受国内房地产宏观调控和货币紧缩政策影响,重型机器市场需求较为低迷,1-9月份塔机行业销售总额约65亿元,同比下滑53%;施工升降机行业销售总额约28亿元,同比下降55%,其他起重机销量也都在下降。受需求下滑影响,1-9月份全国生产起重机累计757.59万吨,同比下降6.07%,产销基本保持平衡。受工程基建开工率明显低于预期影响,挖掘类机械需求下滑也较为明显,1-10月份,28家主要挖掘机生产企业销售挖掘机49554台,与2014年同期的79655台相比,降幅37.8%。
机械行业需求与其他行业息息相关,受房地产、钢铁、煤炭等行业影响,工程机械、重型机械、冶金矿山机械、煤炭机械行业产品产量回落较大。另外,机械行业产能同样存在过剩的情况,特别是普通机械产品,如普通机床、中小型普通农机等产品产量下降幅度较大。受消费、民生、环保等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的影响,这些行业的相关机械产品持续增长,如:环保设备、风力发电机组、紧固件、仪器仪表等产品产量保持增长。
从投资方面看,1-11月份通用机械设备、专用机械设备增速分别为10%和8.1%,较上年同期下降6.4个和6个百分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速下滑11.7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滑3.3个百分点。综合分析,2015年机械行业用钢量或呈现下滑状态,用钢量减少约1200万吨,用钢总量约13100万吨,同比下滑8.3%。
2016年,我国仍将处于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重型机械、冶金矿山机械、石化通用机械等行业受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影响较大,进而也将影响用钢需求。预测2016年机械工业钢材需求量将达到1.25亿吨,同比下降4.5%。
汽车行业增速放缓用钢需求小幅增长
2015年汽车行业产销量增速大幅下滑,1-11月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82.39万辆和2178.66万辆,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8%和3.3%,产销增速分别下降5.5个和3.6个百分点,增速下滑与月份汽车市场库存积压严重、汽车产量大幅下滑有关,其中7月份和8月份汽车产量均下降至不足160万辆。汽车市场随后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长阶段,在国家2016年不出现刺激政策的前提下,我国汽车将会维持平稳的增长态势。预计2015年乘用车中轿车增速为0.4%,SUV为10.7%,MPV为15.0%,交叉型用车增速同比下降0.6%,商用车中货车增速为0.6%,客车增速为2.8%。预计2015年汽车产量增速不超过3%。2016年汽车行业还将继续面临经济增速放缓,实体经济疲软带来的消费能力下降等问题,预计2016年汽车行业将继续维持低速发展态势,汽车年增速维持在2%左右,年产量约2500万辆。
预计2015年汽车用钢量约3820万吨。如果考虑汽车零部件对于钢材的消费,2015年汽车行业用钢的总需求量预计为5400万吨左右,较2014年增加6.5%。2016年中国汽车行业发展仍面临诸如库存增加等问题,另外由于经济形势未见转机,消费观念也趋于保守,对于汽车需求也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但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较为快速的发展,其对钢材需求量有限,2015年新能源汽车对钢材的需求有26万吨左右,其中高强度钢占比超过50%。因此2016年汽车用钢需求增速将继续呈现下滑状态,预计拉动钢材消费量约5500万吨左右,增速回落至1.85%。
家电行业表现疲软,用钢量略有下降
2015年家电行业继续受国内外市场消费疲软影响,增长动力不足。家用洗衣机和家用冷柜等主要家电产品总产量同比仅小幅增长,1-11月份主要家电品种中洗衣机产量同比增长1.5%,电冰箱产量下降1.4%,家用冷柜增长1.5%;空调下降0.4%。预计2015年钢材消费量约1060万吨,同比增长1%。2016年,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将导致家电市场需求持续低迷;房地产市场继续下滑态势也将间接影响家电产品的终端需求;此外,全球经济仍处于弱复苏之中,我国家电产品出口仍将承受较大压力。预测2016年我国家电行业用钢量比2015年小幅下降,为1040万吨,同比下降1.88%。
造船用钢量略有增加,集装箱用钢量略有下降
2015年,我国新接造船订单数量继续回落,新船价格持续下行,船舶行业经济效益下降,但造船指标出现回升。随着造船完工量指标回升和新船开工量的增加,预计2015年造船行业钢材消费量1350万吨,同比增长3.7%。2016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航运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仍未改变,新船订单尤其是散货船订单在短期内会持续走低。预计全球新船成交量约8000万载重吨,但大量手持订单临近交付期,因此,我国造船完工量将会小幅增长;造船行业钢材需求量约1400万吨,同比增长3.7%。
2015年,我国出口增速有所回落,散货等大宗商品出口下降,而集装箱出口商品量呈增加态势,带动我国集装箱市场向好发展,预计2015年我国集装箱产量将达到300万标准箱,钢材消费量增长约50万吨,消费钢材总量为570万吨,同比增长9.6%。2016年,我国出口形势仍不乐观,内贸集装箱消费上升空间有限。预测2015年我国货物出口增幅不大,集装箱产量同比持平,钢材需求量570万吨。
道路交通建设用钢微幅增长
2015年,我国铁路建设投资继续呈现高速增长状态,中国铁路总公司计划的固定资产投资是8000亿元。 “十二五”期间铁路投资将达到3.47万亿元,远高于“十二五”规划的2.8万亿元,甚至超出了2013年调整的数据3.3万亿元。2015年,国务院要求确保全面完成铁路建设投资8000亿元以上、新投产里程8000公里以上的目标任务。根据铁路建设用钢量模型计算,仅新投产的里程用钢轨材料就达到192万吨。加上配套的基建工程用钢,预计铁道建设用钢480万吨。而铁路总的用钢量将带动约2660万吨消费,同比基本保持稳定。
公路建设方面,1-11月份公路水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548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4991亿元,同比增长6.5%。2014年公路建设用钢量约1130万吨,2015年用钢量约1220万吨,同比增加8%。
2014年以来,我国铁路新开工项目达到120多个,大量铁路在建和新开工项目将继续推动我国铁路建设投资保持在高位运行,预计2016年铁路投资规模仍保持在7000亿左右,城市轨道在建里程达到3700公里,铁道行业钢材需求量基本与2015年持平或略有增长。公路建设方面,高速公路建设推进速度继续加快,预计用钢量增速保持在8%左右。总体来看,2016年道路交通建设用钢量约合3980万吨。
综上所述,从消费端看,房地产市场低迷,基建类开工低于预期,机械特别是工程机械消费量大幅下滑,汽车行业消费也出现疲软现象,库存大增,市场低迷。从供给端来看,国内粗钢产量将明显下降,并粗钢表观消费量的阶段顶点,但钢厂减产力度依旧少于市场需求下滑力度。
2015年对建筑、机械、汽车、家电、造船、集装箱、道路建设对钢的需求量预计为6.72亿吨,较2014年增加640万吨,较2014年增速下滑6.9个百分点。预计2016年主要行业下游用钢需求总量约6.65亿吨,降幅1.1%。
由于汽车行业用钢量继续增长,建筑、家电、集装箱、道路建设行业保持微幅增长,机械行业大幅回落。预计2015年国内钢材需求总量约8.4亿吨,钢材产量约11.27亿吨,而出口量保持在1.11亿吨左右,钢材过剩比例约15.61%,出口占钢材消费的比例提高至11.67%。
(刘新伟)
本文暂无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榜
& &| & & & &| & & & &| & &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属世界金属导报社所有,未经《世界金属导报》书面授权,请勿以任何方式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C)
世界金属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大街74号,100730
京ICP备号-3【资 讯】: -
【行 业】: -
【商 务】: - 建设市场 -
国内铁路投资将迎来盛夏(图)
  简要:上半年,铁路完成投资2352亿,同比增长8.9%。除了中西部,京津冀是铁路建设的另一个热点。与热门区域相比,东南地区的铁路建设相对“冷门”,这与该区域建设相对饱和有关。2014年中国铁路总公司3次上调全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至8000亿元,创自2010年以来的第二历史高位,且70%投资集中在下半年。按照全年要完成8000亿元的目标,国家铁路下半年需要完成投资6000亿元,这一数字是上半年完成额的三倍,融资面临一定挑战。“投资额度加码+高铁推向国际”双轮驱动,铁路装备制造企业、工程机械和基建类企业受益,预计下半年基本建设投资可拉动未来钢材消耗1600万吨左右。根据往年情况,铁路建设的高潮都是在下半年,铁路项目建设并不是一声令下就能马上开工,故难以准确计算工期,其具体的用钢需求量是指发生在未来一段时间,并不是严格地指下半年,笼统地说下半年铁路用钢需求会得到提振。
  一、铁路投资
  1、上半年铁路完成投资2352亿元,同比增长8.9%
  中国铁路总公司最新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52亿元,同比增长8.9%。预计今年全国新增铁路里程7100公里,铁路建设总投资8000亿元。上半年,GDP增速超10%的五个省份中,西部占了四席,青海、新疆、重庆、贵州都是西部铁路建设的主战场。
  除了中西部,京津冀是铁路建设的另一个热点。2014年初,河北的投资计划还相对保守,当时提出确保地方铁路建设投资计划4亿元。而到6月份,河北参与制定《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规划》,且在河北省交通厅专题会议中,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加快交通项目建设,“做到能加快的都要加快,能增投资的都要增,能多增的都要多增”。
  与以上热门区域相比,东南地区的铁路建设相对“冷门”。这与2008年以来的一轮高铁建设潮首先在东南地区兴起有关,目前该区域中的浙江、上海、江苏南部等高铁网已基本贯通,建设相对饱和。不过福建的铁路建设和投资计划在该地区中仍颇为“抢眼”。
  2、投资总额将达8000亿 创历史次高点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中国铁路总公司三次上调全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至8000亿元(6300亿→7000亿→7200亿→8000亿),较去年增长21%,达到自2010年以来的第二历史高位。与此同步,新开建项目也由44个扩大至64个。
  回顾我国铁路这10年的发展历程,2002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为963亿元,然后逐年攀升至2010年达到历史最高值8427亿元,随后2011年回落至5863亿元,2013年回升至6638亿元。按照现有计划,今年的投资已接近历史高点。不过上半年的三次调整也让部分专家预测,至今年年底,中国铁路总公司不排除还会有调整计划,2014年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有望超过2010年的极值8427亿元,创历史新高(详见图1)。
历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3、去年七月份以来项目审批提速
  从国家和地方发改委审批项目的时间点和进度来看,月,几乎没有铁路项目审批通过,而从2013年7月至今,铁路项目进入密集的审批通过期,其中不乏京沈客专、蒙西到华中煤运通道等大项目。除了定向调控,铁总下放城际铁路的建设投资权、国务院简政放权下放部分项目审批权给地方,也是地方密集上马铁路项目的重要因素。
  4、约70%投资集中在下半年
  为何如此频繁追加投资?交通运输部表示,当前稳增长仍然是政府工作的一个重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稳增长”的重要内容在下半年仍将提速,铁路投资增加也就顺理成章。
  上半年仅完成了全年投资计划的29.4%,若要完成全年8000亿元的计划,下半年铁路投资将加速。从决策层近期对宏观经济形势的预判来看,下半年将继续实行微刺激的稳增长措施,这对铁路建设相关企业也是利好消息。另外,随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四纵四横”客专线全线贯通,铁路总公司和各铁路局对动车组的购置计划也将提上日程,对中国南车、中国北车也将是利好。
  5、适度超前投资
  除了各地政府实际公布的投资和建设计划,从铁路建设的超前性角度来看,国际上公认交通建设需要一定的超前性,但如果超前太多,则后一段时间的投资和建设将难以为继。由于铁路建设投资大、周期长,且难以短期内盈利,政府投资的项目大部分资金靠银行贷款和发债筹集,因此一段时间内高密度地兴建铁路,将使该地区的债务出现迅猛增长,也影响后期的建设投资。
  单位人口和单位GDP铁路营运里程,能相对反映一个地区的铁路建设超前程度。整体看,东部地区铁路建设与经济发达程度相适应,而西部地区则普遍超前,百万人口铁路拥有量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不过,参考这一指标也需要考虑一些客观因素,例如新疆、青海、西藏面积广阔,但人口和GDP总量不算靠前,因此其单位人口和单位GDP铁路营运里程较高,考虑到这些区域的边疆、民族因素,并不能从单纯的经济数据角度来分析。
  二、铁路资金
  今年以来,为防范经济硬着陆,实现稳增长,国务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微刺激”政策,重点包括铁路投资、棚户区改造等。相比于其他投资手段,铁路投资更具规模性,作为稳增长的首选利器,今年铁路投资计划下达速度达到空前水平。按照全年要完成8000亿元的目标,国家铁路下半年需要完成投资6000亿元,这一数字是上半年完成额的三倍,面临一定挑战。
  1、发改委推动地方铁路和企业铁路投资计划
  上半年,发改委积极推动完成地方铁路和企业铁路投资计划。初步统计,截至6月,已推动项目1407个,总规模约4500亿元。年初还在为铁路投资缩减、任务加重而担忧的铁路专家,现在已经开始预测年内投资创新高的可能。
  紧接着,地方也接连出台了相关政策。6月6日,甘肃省省长刘伟平主持审议了《关于进一步抢抓机遇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6月24日,浙江铁路建设“八八计划”紧跟着出炉,投资1350亿元;山东续建铁路项目10个,总投资1113亿元;江苏7个项目,总投资1700亿元。至此,64个铁路新项目将在年底前全部开工建设,接近铁路投资全年计划任务的50%。
  2、多角度融资仍旧是难题
  面对蜂拥而至的建设高峰,铁路巨额债务也跃然纸上,铁路融资问题愈来愈凸显。
  日和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议题都包含“加快铁路建设、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2013年8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一系列政策着眼于破解铁路融资难,为加快推进铁路建设争取良好资金环境。从目前来看,贷款和发债仍是铁总主要资金来源。按照惯例,铁道部投资资金来源中,八成左右来自银行贷款和债券,贷款与债券比例一般在2:1到3:2之间。除此之外,铁道部的资金池中尚有每年约六七百亿元的铁路建设基金和几百亿元的中央政府财政预算内资金。
  在8000亿元高额年度投资面前,单靠财政支持显然难以长期维持。早在今年3月,发改委就牵头多部门讨论了铁路的多角度融资对策。现实却是,多角度融资困难依旧。国内第一条计划吸引民资自主建设的川南城铁,自3月份以来,尚无一家民资真正拿出钱来投资,原定的3月份挂牌延期至今。
  3、各部委加大支持力度
  截至目前,发改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等多个部门出台了多角度政策力保下半年铁路投资顺利到位。
  对于依靠发债和贷款渡过难关的铁路,各部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国家发改委正式出台了《铁路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年规模达2000亿元至3000亿元的铁路发展基金年内即将亮相;国土资源部表示,对急需开工的控制性工程用地,允许申请办理先行用地手续,但须在开工建设前,落实好征地补偿安置和补充耕地两个方案。对于线路长、用地量大的项目,将会同铁路方面、建设部门专题研究协调,及时解决用地报批中的困难;国家开发银行去年不仅发放了超过1000亿元的铁路项目贷款,还将发行总额度1000亿元的铁路信贷资产支持证券。
  三、铁路对相关产业拉动效应
  1、高铁推向国际
  7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前往巴西时经停希腊罗德岛,会见了希腊总理萨马拉斯。铁路建设同样成为双方重要议题。而被称为高铁推销员的李克强5次出访中有4次都明确提到了高铁,频率最高时两次间隔不过一个月。高层对铁路走出去战略持续保持高度重视。近一年来李克强总理曾亲自批阅5个关于铁路项目的文件,其中3个就是对外合作项目。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步饱和与行业的壮大发展,这一方向将长久保持力度。
  今年1月,由中国铁建总承包的土耳其安卡拉至伊斯坦布尔高铁二期主体工程完工。这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条高速铁路。此外,2010年到2013年的4年间,中国北车为非洲19个国家提供了1842台(辆)铁路机车车辆,总金额达3.5亿美元,成为非洲铁路装备的主要提供商。把握世界范围内新一轮高铁建设热潮,扩大中国高铁影响力,预计未来10年间的新增里程将达到1万公里左右,对应海外高铁基建市场容量将达到2万亿,高铁出口市场空间广阔。
  铁路的建设规模不断刷新,说明了在当前我国房地产投资规模萎缩的大趋势下,相关各方意图希望通过扩大铁路投资规模来对冲地产投资萎缩所带来的经济压力。另外,我国铁路技术已处于全球前列,我国铁路设备生产厂商所面临的不仅仅是国内市场,而且还包括东南亚、南美等在内的全球市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中国北车、中国南车签订的铁路订单中,城轨、高铁类增速尤其明显,中国高铁已经与二三十个国家达成合作意向。
  2、铁路基建类企业、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受益
  铁路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包括轨道建设、电气化建设、控制系统、车辆生产等多个方面。据不完全统计,铁路投资的40%左右将通过材料费、人工费、人员消费等方式留在铁路沿线,对沿线经济也是巨大利好。
  我国铁路基建类公司包括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等企业。前两年铁路投资减缓,影响了这些公司的新接项目以及应收资金的回款,对公司发展产生了不小影响。而中国铁路总公司明确将今年全年铁路投资总额增至8000亿元以上,这将迎来今年铁路建设高潮,铁建类企业将大大受益。
  不过,受益最大的还不是这些基建类企业,而是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据了解,亿元的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背后,对应的是2014年铁路设备投资增长20%,上调至1430亿元,创历史新高。
  3、对工程机械的需求量大面广 工程机械用钢呼唤高端
  铁路建设包括路基建设、铁路桥梁建设和后期的站房建设等,这些工程的开展都需要大量的工程机械,且按工程的不同,所需求的工程机械品种也呈现量大面广的特点。
  如路基工程的土建工程量较大,主要涉及土石方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等;对于高标准的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项目而言,路基工程中的基础施工则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基础钻机(旋挖钻机和长螺旋钻机)、混凝土机械和钢筋加工设备等;在桥梁工程建设中,则需要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液压模板、钢筋加工设备、运梁车、提梁机、架桥机、移动模架造桥机和动力设备等;在站房工程中,用量较大的是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压路机、旋挖钻机、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泵和泵车、汽车起重机等。
  尽管今年初以来,工程机械的运行情况在机械行业中的表现并不突出,但由于此次多条铁路项目的集中开工,工程机械行业下半年运行情况仍值得期待。工程机械行业是钢材消费大户,钢材消费量仅次于建筑行业。工程机械用钢材一般占设备总成本的30%以上,且具有品种多、规格范围大的特点。工程机械行业钢材消费品种以中厚板、优质棒材和型材为主。其中,中厚板消费量最大,其次为棒材、型材和其他钢材品种。
  我国高强度工程机械钢板还存在合格率较低、表面质量不高、质量稳定性差、一些高端产品仍要依靠进口等问题。对此,钢铁企业也要从中寻求机遇,加大对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的研发力度。
  4、下半年基建投资带动未来钢材消费约1600万吨
  铁路建设提速对用钢需求的拉动主要体现在部分有订单的企业,根据中国土木工程协会测算,在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每投资1亿元,将带动GDP增长2.63亿元。其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近6000亿元,可带动15780亿元GDP的增长。加大铁路投资建设,能直接带动原材料、建筑材料、产业特别是制造产业链的发展,利好钢铁、水泥、煤炭、机械、材料等行业。
  铁路建设所用钢材主要包括钢轨、螺纹钢、线材及中厚板型钢等,其中每1公里铁路建设中,钢轨用量占铁路建设的10%左右,螺纹钢占比40%左右,钢板占比30%。1亿元铁路基本建设的投资可以拉动的钢材需求大概在0.333万吨,上半年国家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52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996亿元。按照全年要完成8000亿元的目标,预计下半年基本建设投资为4796亿元,可拉动未来钢材消耗1600万吨,其中:钢轨160万吨,螺纹钢640万吨,钢板480万吨(详见图2)。根据往年情况,铁路建设的高潮都是在下半年,铁路项目建设并不是一声令下就能马上开工,故难以准确计算工期,其具体的用钢需求量是指发生在未来一段时间,并不是严格地指下半年,笼统地说下半年铁路用钢需求会提振。
下半年铁路基建带动钢材需求(万吨)
  考虑到下半年房地产投资及销售基数降低,多个城市松绑限购,下半年的货币政策仍然是在稳增长和防风险之间进行权衡,政府将继续定向调控,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宏观面的回暖,对钢市信心提升有积极作用,近期钢价已处于震荡筑底。当然淡季行情下,经济复苏态势较弱,钢铁行业供给压力不减,资金依旧紧缺,短期仍抑制着钢价反弹。中长期来看,随着铁路、公路等基建投资继续发力,将拉动市场需求好转,进而推动钢价上涨。
敬告:转载本文时请注明出处为“中国公路网”,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中国公路网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今日信息概览
上周网友最关注公路新闻
上周网友最关注行业热点
中 路 公 告
[ 服务热线 (010) ] [ 在线服务QQ:6673744(大聪头)、(Dior甜心)、(左岸)、(沁雨) ]
京ICP备号-3 中国公路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 Copyright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