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城市有合称?比如江浙沪pk京津冀,京津冀,沪宁杭,北上广深?性质和关系分别是什么?

【民间语文571期】逃离北上广只是传说,大城市化才是正说
【民间语文571期】逃离北上广只是传说,大城市化才是正说
官方微信号:tianyaguancha
  导语:你无处可去,皆因故乡已不再
  2009年,一场世界金融风暴袭来,对我国海外投资、进出口、金融证券保险业等多产业层面都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一线大城市的部分产业转移,逃离北上广、农民工回乡就业的新闻不断刷屏。事实上,许多人曾经逃离,回到你的老家,但那里早已是“回不去的故乡”,最终又不得不重返城市。逃离北上广只是传说,上海5年流入人口500多万。
  一、不是“城镇化”,而是“大城市化”
  我一直认为“逃离北上广”只是个传说,或者说美丽的童话。
  北上广向来是有志之士所向往之地,当然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地方——住房价格畸高,生活压力山大,工作节奏超快,人才扎堆竞争……更是充满风险,可能你一番辛劳,几多艰辛,未来依然不明朗,无法在城市立足。但是,机遇与风险并存,那里意味着机会、新鲜、多元和一切皆有可能。大多青年才俊特别是大学生对生活、对未来充满热情和希望,敢于放弃小城市相对安逸的生活,选择在北上广等大城市里去冒险!
  前几年,诸如叶檀之流大肆鼓吹“逃离北上广”的论调,说大城市已达到饱和状态,奉劝大家回到家乡去安放自己的青春,实则荒天下之大谬,根本不堪一驳。
  北上广等大城市永远像巨大的磁场,吸引着人们纷纷涌入,原因非常简单,那里集中了国内最好的资源——行政资源、金融资源、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等……而那些面对北上广等大城市望而却步或望洋兴叹者,只不过是欲留而不能,无奈之下挥手作别。
  对于大城市化,我们不必过于担忧。大城市化是资源节约、效率提高、人类自由与才能充分施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是浩浩荡荡、不可阻挡的全球性规律。顺之者昌,逆之者衰,任何把城市化当作经济增长手段,人为地搞“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所谓“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都会注定遭到失败的。
  可以乐观预测:在未来几年里,中国不少一线、准一线、二线城市将来会越来越大,朝着大城市的方向发展,最终会出现几个超级大城市或城市群。当然,与此同时,一些小城市特别是内地小县城会越来越小,萎缩直至消亡。
  目前发展的现状,恰恰证明了这一点,从2009年来,北上广的人口并没有大幅度减少,相反流入的人口越来越多,就拿上海为例,5年就流入了500万人口之巨,甚至连原先逃离人群也幡然悔悟,重返北上广。
  城市越大,行政级别越高,城市的社会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就越高,对于个人而言,就意味着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反之,城市越小,行政级别越低,城市的社会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就越低,对于个人而言,能得到的发展机会和公共服务就微乎其微。究其原因:小城市相对于大城市的资源而言,已是相当有限,加上各级政府的层层盘剥,最终留给人们的发展机会和公共服务就少得可怜;再加上越是小地方权力越是肆意妄为,许多发展机会和服务产品便异化为当地权势者们的禁脔,因此能够留给人们完全是残羹冷炙。这种感受只要你在北上广等大城市生活、工作过一段时间,再回中小城市一经对比,就会特别明显的落差。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资源流向决定人口流向,人们为了自己及家人的生存和发展,就冲着对自己更有利的资源而去的,既然最好的资源都集中北上广等大城市里,那么所有人的既定目标只有一个:冲进大城市!这种心态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结果:农民想到镇上去住;镇上的想到县城里住;县城的想到地级市里住;地市的想到省城去住;省城想到北上广去住……这就是资源流向决定人口流向!
  正因为如此,北上广等大城市并不会止步于现在的规模,只会越做越大,越做越大,变成巨无霸的城市,甚至哪座城市靠近北上广等大城市,也会得到充分壮大的机会,最终形成以这三个城市为核心的“都会圈”,即大家熟知的:一是环渤海的京津冀都会圈,二是长三角的江浙沪都会圈,三是珠三角的广港澳都会圈。当然,国家出于资源配置的考虑,在内地也将重点发展几个与之相呼应的超级城市,比如重庆、武汉、郑州、西安等区域性都会圈。
  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如果你不想被时代淘汰,那就必须冲进城市里,冲不进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也要冲进与之毗邻的二三线城市。比如你冲不进大上海,那就作以下两种选择:一走西北线,即“苏线”,可以考虑苏、锡、宁等城市;二走西南线,即“浙线”,可以考虑嘉、湖、杭等城市。像以上海为核心的“经济带”或者说“都会圈”,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从人文环境来看,都是得天独厚的,在未来的二三十年,长三角的这些已具规模的二三线城市完全有可能与上海融合在一起,形成中国乃至世界的最大经济体,可谓前景不可限量,里面充满无限的发展机会。当然,到这些城市生活和工作,压力相比上海确实小得很多,最重要的是,可进可退:进则“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以分享到上海的一些资源;退则“苏湖熟,天下足”,可以保障你不至于饿肚子。
  二、宁做“沙丁鱼”,勿作“死咸鱼”
  “逃离北上广”是个伪命题,可以这么说,人们只有冲不进的痛,压根就没有逃出来的心。这个伪命题或是专家学者们大放厥词,危言耸听;或财经作家推销自己的作品,抛出诸如北京太势利、广东太竞争、上海太昂贵等概念,哗众取宠。现实就是现实,根本由不得你去意淫:今天你逃离了北上广,明天你逃离了二三线城市,后天你就很可能无处可逃!
  你说:我要退到内地小县城!我告诉你:那是没有出路的!中国许多小县城会在未来会加速萎缩的。许多迹象已表明这种现象:一些内地县城小学开学,连开个像样的班都有凑不齐了。
  你说:我要退到内地小山村!我告诉你:那就是更没有出路了!根本不用预测,按照目前农村的现状,在未来二十年时间内,农村的空心化现象将越来越严重,随着一批留守老人的纷纷去世,很有可能会出现人烟稀少的景象。
  千万不以为你回到了小城市,就有你用武之地了!须知越是小城市,越体现出人民政府的特色——没有人根本办不成事。那里更拼爹、拼裙带、拼家庭背景,完全可以把你的文凭、知识甚至能力彻底地边缘化,是典型的“技术”敌不过“人脉”的模式。在大多中小城市,特别是县级城市,早已被几个有权势的家族所把持,往往垄断了从权力到利益塔尖上的一切。诚然那里是个熟人社会,但是仅凭你的个人努力很难突破“关系重围”,你在有限社会资源里,得到机会基本等于零,很有可能从此变成一条“死咸鱼”。
  所以说,小城市里的“安稳与安逸”,其实是有条件的,没有钱和权,呆在小城市就只能尊严被践踏、灵魂受侮辱!诚如张鸣所言,“回到家乡,由于父母无权无势更是死路一条。”
  你到底想在老家三四线城市当条“死咸鱼”,接受平庸与固化呢?还是冲到北上广等大城市里挤成“沙丁鱼”,接受挑战与机遇呢?估计有志之士宁可选择做“沙丁鱼”,也不想做一条“死咸鱼”。毕竟做了沙丁鱼,拥挤也罢,迷惘也罢,疲倦也罢,至少让自己觉得还是个活物,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一片广阔的大海。
  你依然不服,继续嘴硬地说:我要抛开一切,学起古人,远离尘嚣,劈柴烧饭!我告诉你:别作古人梦,你不是诸葛亮,可以“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但刘备会三顾茅庐,亲自找上门来请出山;你不是陶渊明,可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但陶渊明好歹也算是官N代,履历表上记载着给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打过三次工;你不是苏东坡,人家可是经历波谲云诡的政争,才豁然开郎,修炼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境界。
  这些古人都系出名门,玩的都是行为艺术。更何况那时是个农耕的社会,皇帝只不过是最大农民罢了,而你呢,却生活在当下,现在是工业化加信息化的时代,一切的资源都集中在了城市,你离开城市也就意味着离开了现代文明——虽然说这话有些苛刻,但是现实就是这么惨酷,一份居民可支配收入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相差近3倍的事实,就说明这个问题。城市的世界很精彩,城市的世界很无奈,但你要想人生有更大的收获的话,你的梦想还是在城市!
  城市就是这样,那里虽然陌生,但你熟悉这种陌生;那里虽然疲倦,但你习惯这种疲倦——这就是生活,我们必须面对的生活。坚守北上广,坚守大城市,并不是我们虚荣心作怪,而是那里有着我们需要的各种资源,城市才是我们梦想的圣地。
  笔者曾认识一位安徽小县城来杭州打工的女孩,见她比较辛苦,便好言相劝,叫她回老家寻找机会。她却反驳道,“其实我就想着离开老家。我出来以后,就是个自在的人了。我很享受这里的自由,很习惯这里的陌生,我很开心,现在我爱怎么着就怎么着,挣多少钱就花多少钱,虽然是钱少了一点,但比那我小县城好多了。我对老家根本没好感,主要是对太熟悉那里的情况,那些官员们既贪又坏,办点事就刁难你个不停,没事还会来找你麻烦,根本不讲任何道理,我出来了就眼不见心不烦了!”
  她的话确实说服了我。以北上广为代表的大城市,虽然稀薄不是很充分,毕竟那里还有一些商业文明气息,还有机构间的些许公平竞争,还有就是对人才的需求,所以呢,我倒鼓励优秀而无家庭背景的大学生在大城市发展。
  最后,笔者想说:你有逃离北上广等大城市的自由——自由,自由,自由,重要词汇要强调三遍。但我希望的是:你追求这种自由的时候,已经找到自己真正想追求的,为了这种追求,可以让你可以抛开一切。那我就衷心祝福你,毕竟人除了物质上的追求,还有心灵层面的追求——当然,我更希望你有逃离的资本。
  结语:你可以逃离北上广,逃离大城市,回到你的老家,但那里早已是“回不去的故乡”,无法安放你的灵魂,你已经无处可逃,这是现代病演绎成绝症的无奈。
  贾也个人微信号:jiaye6108
  公众微信号:meiriguanjian
  对,人们只有冲不进的痛,压根就没有逃出来的心。
  顶楼上
  都去大城市吧,这样我们这样小城市的人才能生活的更安逸。  
  沙发被抢了,只好坐地板顶起
  看到人烟稀少的景象都要哭了,都去住尼玛的高楼狗洞,吃尼玛的转基因粮食去,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典型,居心何在?  
  胡扯,大城市现在生活质量很差了,比如北京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请教楼主本人是在哪个大城市混?  小地方的权力不受控制的问题得改,而不是靠逃离逃避消极应对,如果把小城市发展成了大城市,把二线城市发展成一线城市,这样的功绩恐怕比跑去给一线城市锦上添花更有意义  
  @h一凡
07:56:42  -----------------------------  顶。
  那就不要小城市了?  
  从国家安全来说,什马都集中在几个大城也不妥,如果一旦发生大的战事,很容易被搞掉  
  打工的就去大城市,比较正规,踏踏实实工作就可以了。小城市做老板好,需要讲关系。
  继续忽悠,把人都忽悠去当蚂蚁。你们来享受蚂蚁劳动的果实。继续不把蚂蚁当回事。我是不会再受你这种蛊惑的。人在自己家还是人,跑到大城市恐怕连宠物的地位也不如吧!大城市的医疗好,教育好,什么都好,有蚂蚁的份吗?蚂蚁只有干活的份,没有享受的份,还机遇多,恐怕是炮灰的成分更多  
  @贾也 没错,任何时候大城市都优于中小城市,更优于农村,除非你在中小城市有特殊的地位,否则就不如在大城市生活。
  这个文章分析得很对的,就一个就业资源,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都是没法比的,特别是创业环境,当然,什么人就呆什么地方,各有各的追求,各有各的生存之道。
  也许土地私有化会改变这个状况
  逃出北上广,也不一定回老家啊,可以去二线,三线城市发展啊。我觉得只要你的收入是当地房价的1.5倍生活应该过的还可以啊。
  大家都做的事,想要成功,就要反其道而行之,楼主愁去吧,你看不到内部统计,永远也得不到真相
  @俺叫木木哥 13楼
10:08  继续忽悠,把人都忽悠去当蚂蚁。你们来享受蚂蚁劳动的果实。继续不把蚂蚁当回事。我是不会再受你这种蛊惑的。人在自己家还是人,跑到大城市恐怕连宠物的地位也不如吧!大城市的医疗好,教育好,什么都好,有蚂蚁的份吗?蚂蚁只有干活的份,没有享受的份,还机遇多,恐怕是炮灰的成分更多  -----------------------------  我们是大城市的小人物,伤不起  
  贫富分化下的香港——棺材房、劏房、笼房  你可能在香港这个迷幻的大都市中仪表堂堂,游刃有余的从事着高尚的工作。但是下班后,你不得不缱绻于一间不足10平米的小房子里。唯一能让你获得安慰的是,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和你一样,住在月租4000元以上的棺材房、劏房、笼房里面。
  省会城市就可以啦
  劏房  所谓劏房,是业主或二房东将一个住宅单位分成不少于2个较小的独立单位,作出售或出租之用;每个小单位的面积大概10多平米,月租数千元,租客通常为草根阶层。这些人通常无法承担昂贵的租金,或者无资格轮候公营房屋,这些劏房通常不乎合消防条例,而且环境恶劣,曾多次发生夺命大火。
  香港是一个国际化的自由港,竞争激烈,能者生存,但社会认同的分裂鸿沟也十分严重。人们在贫富悬殊的社会中似乎习惯冷漠,对民间疾苦不闻不问,尤其是既得利益者。
  早前和一位中产朋友吃饭,谈到政府对底层支持不足,冷不防他一句“其实这些低收入家庭几乎没有交税,为何他们可以享受这么多福利?不是社会的蛀米虫是什么?”我随即对他的“正义言论”反驳:“试试全香港草根罢工一周如何?全香港最有钱的10%人消失了,对我们日常生活影响可能不大,但最穷的10%人不见了,社会应该很快就瘫痪。”
  一间劏房,已是一家四口的所有,起居饮食、小孩子准备家功课,一家人的生活都在这小小的空间里进行。当中也有一些是独居老,退休后无资产亦无法负担昂贵租金,结果要屈居于这些劏房之中。
  所谓棺材房,顾名思义,只有一个棺材大小的空间,甚至乎,一个人躺下睡觉,也要蜷缩起双脚。  55岁的豪哥住在旺角新填地街的“棺材房”,这是一种大小只够躺卧在里面的居所,无法站立,睡在里头人就像躺在棺材里。
  住棺材房活动非常不方便,很容易筋骨劳损。但是这里有免费wifi、电费免费、冷气机免费、共享洗手间、洗澡免费,也算相当实惠。——豪哥  笼房,是一种更加狭窄,或者换而言之,这是一个更加伤人自尊的住宅单位。穷人住在铁笼里面,与鸟兽无异,却迫于现实,不得不屈身其中。  曾经历婚姻破裂的豪哥,以前在深水埗租住劏房,但由于现在劏房租金不断上涨,他连劏房都住不起,只能租棺材房容身。
  003年,我曾租住深水埗鸭寮街的笼屋内,三层高笼屋,在一张铁笼床上生活近两年。我当时失业,唯有租住每月一千一百元租金的笼屋内,我不想露宿,但那段笼屋经历对自己好大伤害——阿泉  曾居于深水埗笼屋的阿泉,现年58岁,一直是单身,申请公屋三年多仍遥遥无期。现居于板间房的他,回想住笼屋一段日子,坦言感到很“羞耻”,无论如何恶劣他也不会再选择租住笼屋。
  当时一屋笼屋住满数十人,我的邻居都是古古怪怪的,整天屈在极窄笼屋内,整天不与人说话。我记得曾有一次热到中暑捱不住,叫救护车送院。我至今仍对住笼屋感到耻辱,犹有馀悸,一直没向朋友说,我过不到自己心理关口!——阿泉
  河南驻马店的老板是抢银行的出身,那么,比肩的湖北襄阳武汉,那就更不用说的,希望惨不忍睹,所以坚决拥护楼主的观点,大家没有逃离北上广的和逃离北上广的将襄阳武汉的贪官,匪官,关系网笼子,红色血顶子资本家,以及他的鹰犬爪牙,一切不平等就业机会,一切不正当竞争次序,一切官商勾结,官匪勾结,土著官员笼子,通通人肉出来,为北上广人群擂鼓助威
  阿泉唯一目标是可成功入住公屋,他已申请三年,曾多次到房署查询进度,对方只劝他继续耐心排队。  政府很冷漠,对我们这批中年单身汉,就如一批被人唾弃的人般,公屋永远上不到。  阿泉现在靠每月三千元综援维生,租大埔道一带的板间房,月租一千三百元,一屋有15人,他的板间房有一扇窗已让他稍感安慰。  香港LV名店数目多于巴黎,却有一批穷人住在狗笼般的房间内。香港现在仍有高达十万人被逼居于六迟乘两迟半的笼屋中,Brian的镜头捕捉了笼屋居民悲惨一面。  笼屋内温度较外面高两至三度,有时我在清晨5点后才能入睡,笼屋出现蟑螂、壁虎和老鼠是平常事,我比较担心有蟑螂或壁虎晚上爬入耳内。——在深水埗住笼房的张先生
  哈哈 哈哈 北上广深 加起来人口有一个亿以上吧!流动也是人。问题是这个月密集调研广东珠三角呢。朝廷说发展县域经济呢!我觉得大方向的东西还是要听朝廷的。
  我当年毕业时,就是听信了“专家和媒体”的鼓吹回老家“发展',我是学工科的,只能进老家的工厂了,但是我们那里的国企工厂全都亏损,大量工人下岗失业,民企更惨了,全都倒闭了,我在一国企工厂干了一年多,只领到过2个月工资,因为发不出工资了,我们那里只有公务员能按时领到工资、而且收入比企业高几倍,不得已只能再次打起背包离开家乡投奔大城市,没办法,为了生存!在我家乡,什么事都得拼爹靠关系,像我祖辈都是老百姓的连分工作都别想找到
  小城市的县委书记简直就是流氓,大城市似乎好一点。  一般而言,越到小地方,世故人情越厉害。
  坚决将全民贪官的武汉人,全盘西化的的武汉人,脱中入日的中国日本人,中国维京人和那个中国丐帮,襄樊贼都襄阳_二个驻马店银行抢劫犯当企业家的襄阳人一道通通满城屠尽,诛连十族  [来自UC浏览器]  
  一,我要走遍全国各大城市做个流动美食家。二,我要走遍世界文化历史名国做个流动美食家  
  @夜孤城-28 11:06:31  我当年毕业时,就是听信了“专家和媒体”的鼓吹回老家“发展',我是学工科的,只能进老家的工厂了,但是我们那里的国企工厂全都亏损,大量工人下岗失业,民企更惨了,全都倒闭了,我在一国企工厂干了一年多,只领到过2个月工资,因为发不出工资了,我们那里只有公务员能按时领到工资、而且收入比企业高几倍,不得已只能再次打起背包离开家乡投奔大城市,没办法,为了生存!在我家乡,什么事都得拼爹靠关系,像我祖辈都是老百......  -----------------------------  小地方 就是这样的,全靠关系,,但是生活节奏慢,等你在大城市 挣够钱了,可以回去养老,, 但是不适合工作,,
  把大城市污染了,钱赚够了就回家乡建新房,享受新鲜空气,清澈的河水,无污染的鱼虾。。。  
  五年前的2009年,一场世界金融风暴袭来,东莞的出口加工制造业深受重伤,随后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产业转移浪潮。与之相伴的,是农民工们回乡就业的新闻,不断出现在网络上。  那个传说中的世界工厂,就此衰落了吗?  数据告诉我们,在过去的五年,东莞流入人口200万,比内陆任何一个城市增加的人口都要多,东莞的制鞋服装厂搬走了,旁边深圳不堪高地价压力的高端制造业又搬过来了,比如华为和大疆创新的新生产基地,都聚集在东莞松山湖周边,这里离深圳市中心的高速公路也不过大半个小时的车程,往来交流相当方便。而深圳白领到东莞置业,正在和二十年前的香港人到深圳买房一样,成为新的流行趋势  以下是最近五年的一二线城市人口流入情况:  注:数据来自各地政府统计公报或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万人。  人口流入呈现三个规律——  第一,高度集中在三大都市圈。  人口流入超过100万的13个城市,三大都市圈就占了8个,长三角有沪苏,珠三角有广深莞佛,渤海湾有京津。  长三角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常州=流入863万人。  珠三角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流入796万人。  渤海湾北京+天津=流入684万人。  流入速度非常凶猛,以这个速度,2020年左右,上海就将拥有3000万人口,北京也将突破2500万人口,天津将拥有1800万人口,广州和深圳将分别突破1500万和1300万人口。  长三角7大城市将合计拥有8000万人口,珠三角4大城市将合计拥有4800万人口,京津合计将拥有4300万人口。  放在全世界来说,这三大都市圈所拥有的人口数量都将是进入前三名的。  第二,非都市圈人口,流入集中在五大枢纽城市。  流入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中,只有郑州、成都、重庆、厦门、武汉五大城市不在三大都市圈。  其中的成都、重庆、武汉,这三大城市是近年来GDP快速增长的明星城市,分布在长江中上游的枢纽位置,既是国家规划中成渝都市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又得益于近年来沿海产业转移的东风,出现在榜单上一点都不意外。
  意外的是郑州和厦门。  郑州的GDP不高,经济水平并不瞩目,但是其周边巨大的农业人口数量,和作为省会城市、铁路交通中心所拥有的得天独厚优势,使其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五年时间里,这座城市吸引了185万人口流入,以这个速度,五年之后就将追上武汉,成为中部第一大城市。  郑州近几年比较引人关注的,一个是吸引了富士康落户,光这个工厂招聘的工人就超过了30万,二是李博士发起的郑东新区建设,大手笔的一挥,就划了100平方公里的建成区,早年间曾经是著名的鬼城,不过现在的入住率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说。  另一个是厦门。在一片巨无霸城市中,厦门只能算是袖珍级的。不过近年来,福建经济发展的不错,得益于最高层的亲切关怀,引入了一大堆石油化工厂,湄洲湾和古雷半岛现在都已经是国内排名前列的石化炼油基地了。经济吃了伟哥,自然能够吸引大量人口流入,五年时间厦门人口增长了50%,速度也真可谓惊人。  与人口迅猛流入相伴的,就是近几年来厦门房价的节节攀高了。数据显示,厦门2011年房价只有1.3万元,2015年中已经去到了2.7万元的水平,足足翻了一倍。  第三,其他二三线城市,人口流入速度缓慢,甚至停滞。  35个主要城市合计流入3778万人,其中前13个大城市就流入了2832万人,后面的22个二线城市,则只流入了946万人,相当于总数的25%。  事实上,这22个二线城市,基本上都是各省的省会,或者经济中心,那么可以想象,省会以下的三四线城镇,人口的停滞或者流失将不可避免。  我们算一下,2009年中国人口133174万人,2014年人口136782万人,累计增长了3608万人。以上35个一二线城市合计流入人口3778万人,超过了中国的人口增长数。
  换言之,在这五年间,三线及以下的城市已经进入人口萎缩阶段。  并且进一步观察二线城市中排名最后的,长春、哈尔滨都是属于东北,这完全符合我们的常识。  资源价格暴跌,东北经济塌陷,人口大规模流失,几乎已经是老生常谈了。  嗯,怎么办呢?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是逃离吧,找一个更有生机活力的地方去安家。  那么,是否是人口越多的大城市越适合安家呢?  并不完全如此。  35个一二线城市中,流入缓慢的有人口千万级的石家庄和哈尔滨,流入快速的也有中等规模的东莞、佛山、厦门。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从都市圈的角度而言,确实是人口越多的大“城市”,越适合生活。  因为在这三大都市圈里,城市与城市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互相叠加,专业化分工协作,经济效率更高,工作机会也会相应的变得更多。  一个城市总是存在缺陷的,但是一个都市圈,综合了以下所有这些功能,基本上就是无敌了。  金融:北京的银行总部和新三板,上海的证交所,深圳的创业板和香港的金融中心。从经济联系的角度而言,香港和澳门在珠三角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没有人能够忽略。每次证监会暂停A股的IPO,大堆的民营企业们就会蜂拥去香港上市,由此可见一斑。  科技:北京的中关村,上海的张江与杭州的阿里,深圳的南山,基本上聚集了中国的所有科技巨头。  交通:北京、上海、广州,是三大航空公司的总部,也是三大铁路枢纽。  物流:天津、上海、宁波、深圳、香港、广州,都是全球排名前列的港口。  媒体:北京的央视和互联网媒体,杭州、南京、上海的三大卫视,深圳QQ和广州微信的朋友圈公众号,已经牢牢控制了我们的眼睛。  文化:北京的先锋话剧、音乐演出、电影,上海杭州横店的古装偶像剧,广州深圳的动漫,香港的电影和流行乐。  教育:北京的清华北大,上海的复旦上交,杭州浙大南京南大,广州中大华工,香港港大科大。香港的教育资源与深圳的科技创新活动联系越来越紧密,无人机行业龙头大疆的创始人来自香港科大,就是一个例子。  政治:北京的中央政府,上海的总书记垫脚石,珠三角的五花八门特区地位。  专业服务:各种会计师事务所、律师所、管理咨询公司、设计、策划、广告、媒体传播公司都聚集在这里。
  我也在考虑要不要退居二线城市,笔者的文章给到一些参考谢谢
  另一方面,覆盖越来越密集完善的轨道交通,也将会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舒适便利。  【京津都会圈】  根据政府的规划,到2020年,北京地铁将拥有30条线路,总长1050公里;天津将有14条线路,总长513公里。两地轨道交通连接起来将有1563公里。  【沪宁杭都会圈】  2020年,上海将拥有21条线路,总里程800公里;杭州10条线路,375公里;南京9条线路,300公里;苏州7条线路,282公里;无锡4条线路,105公里;常州4条线路,132公里;宁波5条线路,173公里。七大城市合计2167公里。  【广深都会圈】  2020年,广州将拥有15条线路,总里程558公里;深圳11条线路,434公里;东莞4条线路,218公里;佛山3条线路,155公里。4大城市合计1365公里。  【五大枢纽城市】  成都,2020年将拥有13条地铁线路,总里程500公里;重庆,18条线路,820公里;武汉,17条线路,400公里;郑州,5条线路,167公里;厦门,4条线路,137公里。5大城市合计2024公里。  根据公开资料,中国目前在修建地铁的城市有39个,运营里程2764公里,至2020年规划修建地铁7300公里,合计将拥有10064公里的地铁里程。而三大都市圈+五大枢纽城市合计拥有的地铁里程数将达到7119公里,占全国总里程数的70%。  地铁只是一个侧面,在将来,包括教育、文化演出、休闲娱乐、医疗……各种各样的专业服务和资源都将向这三大都市圈+五大枢纽城市集中。工作在都会圈核心,安家在城市郊区房价较低而又有地铁可以通达的地方,周末通过轨道交通出行娱乐,慢慢的将会成为大部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到2020年,生活在3大都市圈+五大枢纽城市的中国人将达到2.5亿,到2050年,生活在这些地方的人口将达到5亿,而那时候,人口经历萎缩之后的中国,或许将只有10亿人。
  北上广需要的是大量高学历的年轻人,如果你毕业8年还没有混到中层,没有买房的话还是快走吧,因为严酷的生存环境迟早也会逼你走的  
  相对应的,生活在三线及以下中小城镇和农村的人口,将会从目前的11亿,缓慢下降到2050年的5亿人左右。  生活在这些地方,你将不得不面对以下情景:  1,农村里的老人去世以后,超过一半的农村将再无人烟,水土恢复,重新成为野生动物的天地。  2,学校合并,你的孩子将要到更远的地方上学。  3,人口减少,消费市场萎缩,开个小餐馆、小商店的生意额都将日渐零丁。  4,房价也将不可避免的下跌,你的财富与大都市圈的同龄人差距越来越大。  5,小城镇被撤并,当公务员的名额也要减少。  6,娱乐还是日复一日的打麻将,最终你还是将忍无可忍的选择逃离。  逃离农村,逃离小城镇,涌入大都会圈中安家乐户,你并不孤独。即使只是在大都会边缘的小城镇里,你也能获得更优质的生活质量。  所谓逃离北上广,只是一个传说罢了。
  养老保险是日本最为广泛的社保体系。它有三个基本内容:一是“国民年金”,即所有国民必须加入的社保制度,以保障每个人老后无忧。二是“厚生年金”,是以企事业单位职工为对象的社保制度。这方面职工约占日本就业人数的70%。三是“共济年金”,是针对国家和地方公务员的社保制度,加入率几乎100%。  在日本,国民年金的加入是强制性的,其缴费率是固定的,约占家庭收入的1.4%左右。厚生年金也是强制性的,但缴费率却和职工工资挂钩,约占工资的15%。共济年金是非强制性的,缴费率也和工资关联,约占工资的7.2%。国民年金需要参保人去政府主管部门直接缴纳,而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则从工资中直接扣除。  日本医疗保险的涵盖率也相当高。它包括两大基本内容:一是“健康保险”,其对象是所有从业人员。按照日本法律规定,拥有5人以上的单位以及国家和地方公务员、事业单位及任何法人团体都必须加入“健康保险”。其保险资金的比率是个人占25%,单位承担25%,其余50%由政府财政负担。个人缴纳部分约占工资收入的8.2%。二是“国民健康保险”,其对象是农民、自营业者、退休职工和无业者,儿童及无就业的家庭主妇。这项保险基本是强制性的,缴纳费用约为1.4万日元至2.6万日
  美国:养老院和义工队  美国一向是个以年轻人为中心的国家。活力、创新、梦想、奋斗、自由、独立,这些美国人最推崇的价值观都带有很强的青春色彩。媒体则大力宣传“人老心不老”的概念,淡化生理年龄,强调心理年龄。比如美国人口研究协会在2012年发布了一个调研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18到29岁的年轻人觉得自己已经老了,而60%以上的老年人则觉得自己比实际年龄至少年轻10岁”。  美国养老院主要有两类。面对中低收入老人的廉价养老院属于由政府部门主办的福利机构,用税收补贴,入住者只需根据收入缴纳少量费用。虽说廉价,不过条件也不差,大多位于环境优雅、交通便利之地,配有保健室、图书馆、计算机房、健身房、停车场等设施,管理方面一般也比较注重个性,饮食和活动安排会定期征求每个人的意见。  手上不缺钱的老年人则会选择高档养老院,都是由公司出于盈利目的创办,费用从每月3000美元到上万美元不等。这种豪华老人公寓都建在风景名胜之地,配有一流厨师、私人健身教练、24小时高级护理工、美容沙龙、户内/户外游泳池等,总之就像五星级酒店。  不过,哪怕有档次丰富的养老院,90%的美国老人还是更偏爱社区养老。这股风潮始于2001年波士顿开办的肯丘养老村,并迅速得到推广。从加州、科罗拉多州、内布拉斯加州到麻萨诸塞州,目前美国已有近百个这种以社区自助形式运行的养老村,而经营方式大多是接受资助捐款和收取会费。老人只需在家中给服务中心(相当于“居委会”)打一通电话,养老村便会立刻派义工上门服务,从整理花园、修理栏杆与窗户、递送生活用品到外出接送,甚至连溜狗也没问题。有趣的是,养老村中的义工不少是刚刚退休的“年轻力壮”的老人。换句话说,他们主要是“以老养老”,这样不仅服务周到,还没有代沟,聊天都能聊到一起去。  由此可见,正因为有“社区养老”在背后做支撑,美国空巢家庭和独居老人的生活质量才能得到有效保证——照目前的发展趋势,这也应该会成为美国未来最主流的养老方式吧
  新西兰:退休工资每月6500  新西兰的养老金制度规定,不管是新西兰本国公民,还是永久居留权的外国人,只要年龄满65岁,在新西兰住满10年,就有资格申领养老金。在新西兰居住10年以上、30年以内的按全额养老金的一定比例领取。  新西兰实现的是人人平等的养老金制度,不管你退休前是做什么的,不管你给这个国家做没做过贡献,不管你有多少资产,不管你有多少负债,一视同仁。  新西兰没有老干部局之类的机构,即使是贵为新西兰总理,到了65岁退休后,待遇也和普通人一样,也要从工收局领取和一辈子没干过任何工作的流浪汉一样多的养老金。  新西兰的养老金条例规定,养老金的金额不能低于社会平均工资的65%,现在的养老金全额每月约合人民币6500元左右,尽管一些老人团体普遍认为目前养老金数额相对于社会平均工资偏低,但由于看病不用花钱,坐公交车、火车。轮渡都不用花钱,这些钱足以保证老人吃饭、旅游、有质量的生活。  新西兰的社会调查显示,75岁以上老人是幸福感最强的群体,新西兰政府对老人的照顾无微不至,老人的生活有充分保障,政府做的够好了,悲情人物也就少了,在新西兰,从未听说过像北京大妈自行歪倒,赖上无辜女孩的事。  新西兰的老人很少和子女一起居住,如果喜欢自己收拾花园、家居,那么就选择居家养老,社会中心的工作人员和义工会定期帮助老人洗澡、购物,甚至是医学护理。  年龄在大一些的,更多的老人选择入住养老院养老院又分为退休村和医院级别、养老院两种,生活完全自理的入住退休村,退休村一般在风光优美。安静平和的地区,退休村配有注册护士、护理员已经必备的医疗设备等。老人每人一间独立的房间,即生活方便又安全隐私
  所谓“正派社会”就是“制度上不羞辱所有人”的社会。对于一个民主社会,它的正派就体现在“保护社会成员不受自由市场的羞辱”,比如“重视贫困、无家可归、剥削、恶劣工作环境、得不到教育和健康保障等等”。而对于一个正在迈向或者宣称准备迈向民主的社会,它的正派就还需要表现在保护社会成员不受肆意妄为、不受约束的政治权力的伤害
  英国:完善的公立医疗体系  英国公立的医疗体系比较完善,急性通常在綜合医院急救,病情通常一两周稳定后转去康复医院,最后如果生活能自理或半自理就可回家治疗。医院里有医生巡访,护士护工照料起居饮食,康复师治疗,家人只能在规定时间探望(聊天而已),搬运病人都用相应的器械协助,病情允许下鼓励病人能自己行动就自己行动,避免医护人员体力劳动,一般不超过两人操作,因为电动仪器设备真的很方便。  全組医护人员的出院评估決定病人是否可以回家生活自理,还是有必要接受上门治疗,上门起居照顾(免费的最多一天四次服务,如起床洗澡,叮嘱服药,加热简单的食物,一般是超市快食)或去老人院(病情稳定但上门起居照顾仍不能滿足自理)。  全程不需家人手把手照顾,如果家人负责照料可以申请一些补助金。  以上是提供給老人的公立免费的基本医疗服务,有条件想要更好的服务就找私人机构,非老人的居家服务是自费的,应该也可以申请些补助金。
  @hxy0371 34楼
11:13  小城市的县委书记简直就是流氓,大城市似乎好一点。  我们襄樊大学校长都是个流氓,我是老家武汉的,一个大学的校长对我都是羡慕妒忌恨,而且他桌上海摆着国旗,笑死,小地方襄樊应该不小吧,可以说是代表全国大部分地方,本人老家武汉父母襄樊,结果襄樊土著从小就对我集体仇视,敌视,妒忌,埋汰,人身攻击,人肉攻击,这里就是小地方,关系网,地方保护主义,而且襄樊作为上世纪陕西河南湖北连接地区,可以说就是犯罪分子的窝点,河南驻马店那个抢银行的企业家在襄樊类似的一查一大把,而且官匪一家,逃犯啥样子,官员也和他一个德行,现在是他们洗清罪行,的新时代了  一般而言,越到小地方,世故人情越厉害。  -----------------------------  
  为什么北欧人如此幸福呢?第一个显而易见的答案是北欧国家都是富裕的工业国,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高。19世纪后半期,工业化的洪流冲击了北欧诸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40年里,丹麦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将近200%,挪威增加了150%,瑞典则增加了250%以上。1970年以后,丹麦一直处于世界人均收入的前列。2002年,丹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29593美元,位列世界第6名。2005年,挪威的国内生产总值在经合组织国家中仅次于卢森堡位居第二,瑞典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欧洲国家第4位。  其次是北欧国家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北欧国家是典型的福利国家,与经过资产调查、只针对穷人的选择性政策相反,北欧福利制度是普遍主义的全民社会保障模式。其政策涉及教育、住房、医疗保险和妇幼保健、养老金、失业救济、职业事故保险等领域,覆盖了人生的各个方面与各个时期,可谓“从摇篮到坟墓”编织了一张规避老年、疾病、失业、伤残等各种社会风险的安全网。丹麦政府将税收的40%用于社会福利,其中13%用于教育和科研,丹麦所有的普通学校都免费的。  第三,对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20世纪70年代,丹麦和挪威分别建立了环境部。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办了联合国的环境大会。环境教育普遍深入,北欧各国公众对环境问题十分关注,有强烈的“绿色意识”,关爱和保护自然已经成为社会准则。在整个北欧,消费产品都根据环保标准贴上了标签,对生态友好的产品用一个天鹅或海豹的图形来表示。  第四,北欧式协商民主带来的阶级合作与政治稳定。福利国家追求的社会平等,使北欧国民“富而不骄”;生态和谐观念下的环境友好政策,使这个寒冷、黑暗的高纬度地区成为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景色最迷人的地区之一;而公众对政治社会生活的广泛参与使其政府工作高效清廉
  一个地方,经济越发达,教育便可能越自主、越自由、越开放;反之,则越奴役、越专断、越封闭。后者对应的教育,不啻是一种愚民教育。如钱锺书所云:“从前愚民政策是不许人民受教育,现代愚民政策是只许人民受某一种教育。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今日中国的教育,大抵都是“某一种教育”。不过在蓝色地区,教师与学生倾向于疏导、反抗;在深红地区,则倾向于顺服、强化,其苦果之一,便是容易盲从、受煽动,无意识、无条件的爱国。
  中国改革要过两大关,一是市场关,一是民主关。市场关很明确,过民主这一关比过市场关还麻烦,弄不好就带来政治波动,可能会动乱。但反过来说,不搞民主,就不会乱? 可能出现权贵资本主义,可能有更大的动乱。
  @h一凡 2楼
07:56  -----------------------------  说出了心声  
  平庸的人或心术不正的人之所以热爱集体,是为了占便宜、沾光;而优秀分子之所以不热爱集体,则是因为害怕吃亏。  在一个集体中,两种人最缺乏归属感:1.觉得自己很差劲、自卑感强的人,他们拼命想融入集体,但发现很难;2.出类拔萃的人,他们往往不屑于与这个集体长的其他人为伍,因为,鹤立鸡群的感觉,高处不胜寒,所以,他们很想脱离
  事实上小城市的正义感更普遍缺乏,如果你去过小城市或身在小城市,或许能感觉出那里弱肉强食的血腥滋味更浓一些,它其实并不如人们传说的那么安逸。  今年三月我去某四五线小城踏青,某日春雨绵绵,在街边打车,抱着个一岁多的小孩,先是被一个叼烟的中年男子抢着上了车,然后是一个穿着高跟鞋,噔噔噔一路小跑来的年轻女生,又有一对情侣也抢在我前面上了车。谁叫你手脚不方便呢?你活该等得更久,也活该被人抢走先坐车的机会。  众人理所当然认为,没什么好让的。在这里你既然是一个弱者,就要守弱者的规矩。除非你肯豁得出去,放弃所有优雅,狼狈地抢在他们前面。  我默默等在路边,几乎气得半死。后来一个朋友的话安慰了我,她从东北小城出来工作,此后发誓绝不回家,因为在那种地方,一个守规矩的好人很难活得下去。你必须张牙舞抓地,行使自己的权力。在银行排队时要理直气壮叫别人不插队,输密码时叫人家往后退点,你不能显得自己好欺负,不然真的有人会来欺负你。一些道德文明的常识在小城市根本行不通,比如你不该暴打一个弱者,男人暴打女人,壮汉暴打老人,都是典型的不正义。可这些不正义在小城里总是有发生的可能,恃强凌弱更是一种生存规则。  朱自清写过一篇《论正义》,说正义一般是被威权胁迫,“在没有威权的地方,正义的影儿更弯曲了,名位与金钱面前,正义只剩淡如水的微痕了。”  小城市不讲正义,只讲情面,朱自清谓之廉价的同情,熟人间讲几分情面,什么事都好说,陌生人间怎么办?这个小城市即将向弱者展现最残酷的一面。所以小城里的女孩到了大城市上学,很难再心甘情愿地回去,除非她原生家庭背景很好,很可以为小城市的谋生提供便利。  大城市生活或许是艰难的,总的来说,还有理智,规范,不停吹进来的文明思潮。  小城市靠的是通得到的路子,拉得到的关系,于是街坊四邻更有理由袖起双手:管了又有什么用呢?  西门庆杀了武大郎,有武松来寻仇,中国人相信报应,相信冥冥中自有天意,这样他袖起的双手和闲置的正义都得到了宽慰,更何况还有那句,恶人自有恶人磨。  反正跟普通人生活毫不相关。朱自清号召排除一切让正义出台,我以为综上所述,千万别在小城市实验正义感,那里跟宋朝清河县或许还在同一片蓝天下,你能做的就是做个规规矩矩的弱者,尽量不给强者添麻烦。
  新野21个政治大家族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张家。冯论文中的张家核心人物张泰康,实际是新野原组织部长,政协主席张以彬的化名,张以彬后来在唐河县当过县委书记,从南阳地区劳动局长的位置上退休。其妹张秀彬也做过新野的副县长和政协主席,妹夫则为卫生局长。  张以彬有8个子女,儿子张新生现任南阳海关关长,大女婿张德宝为南阳市旅游局长,二女婿贺利民是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四女婿王庆为宛城区区长。其妹张秀彬的儿子是南阳市急救中心主任,儿媳为宛城区工商局副局长,儿媳的父亲也在新野当过县委副书记和政协主席。张以彬大女婿张德宝的父亲当过新野县城关镇教育组长,妹妹张平岚现在是新野县纪委副书记。  新野张家出来的副科级以上干部有22人,其中一半在南阳市,一半在新野。另一大家族王家的第二代中,有现任的南阳市政府副秘书长,新野县政法委副书记,人大农工委主任,航运局局长等。  除了21家大家族,还有15家4人型,35家3人型和90家二人型小政治家族,这161家政治家族几乎把持了新野大大小小的政府部门。今年,政治家族子弟有向纪委,组织,公检法,县委办等核心部门聚集的趋势,同时向外部延伸。由血缘和姻缘编织的关系网络能延伸到南阳,河南省会郑州,甚至北京。  利用姻亲关系编织关系网是新野官场的通常模式,一个流传甚广的经典例子是:王城(化名)最初是县政府的通讯员,当时县政府一女话务员和县长关系密切,王城千方百计接近她,最终娶了女话务员的女儿,由此和县长接上关系。王随后被提拔上政府办副主任,然后出任某局局长。在局长任上,王城给常务副县长的侄女安排了工作,并鼓励侄儿和该女谈恋爱,成功联姻。常务副县长对王城关照有加,最终让王出任了具有更大晋升潜力的某镇党委书记。  新野在解放后的第一代干部中,以部队转业和工农出身为主,由于子女和姻亲形成了政治家族。对于“政治元老”来说,帮助下一代取得干部身份是第一步,接下来是通过关系网不断介绍子女情况,以提拔重用,冯军旗同组织部长座谈时,就几次遇到“老干部为自己的子女仕途说情”。  南阳组织部一官员如此理解政治家族的形成:“就像葡萄藤一样,顺着架会越长越大,越长越多,同时阳光和水分也更多。”  新野政治家族存在如下特点:  一,不少都是行业内或者系统内繁殖,具有一定的世袭性,比如岳父当过某乡书记,他的女婿后来也在该乡当书记,姐夫和内弟都在组织部副部长的位置上干过;  二,副处级以上的县领导子女一般至少有一个副科,不少还是正科;  三,政治家族的大小和家族核心人物的权利和位置成正比,核心人物权利和位置越重要,家族内出的干部也就越多,同时和后代数量也成正比,后代越多,家族内出的干部也越多。  政治家族最大的问题是形成了地方利益集团和势力集团。该县一位主要领导经常感叹很多措施执行不下去,原因就是地方利益集团的阻挠和反弹,很多时候投鼠忌器,极端的时候自己都可能翻船。  家族子弟和“局外人”  政治家族的垄断,令平民出身的干部的不公平感与日俱增。  冯军旗考察新野官场得出的规律是,普通干部有股级到副科需要8年,从副科晋升到正科需要3年,从正科晋升到副处需要7年,从副处晋升到正处需要7年,也就是说,1名22岁毕业的大学生,三十岁成为副科,33岁成为正科,40岁成为副处,47岁成为正处,然后在正处岗位上再干几年退休,只有极个别的能成为副厅级干部,这就是大部分县乡领导干部的政治生命历程。  但这只是理想的状态,现实中能实现这一历程的官员屈指可数,熬了几十年才混到一个虚职副科职位的大有人在。一位1983年参加工作干部用了20多年时间,只是把乡里的各种委员干了个遍,而一同上班的政治家族子弟早成为副处级,进入领导核心。  该干部抱怨,每次干部调整,他都被列入提拔名单,但“总是被有背景的人顶掉”,一开始,领导会安慰自己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后来又拿出如“群众基础不够”等借口,意指需要花钱跑要才能调整职务。  据传新野官场的行情是,根据升迁级别的大小从1万元到5万元不等,即使跑送无背景的干部也不会调到理想职位,基本在虚职圈内打转,比如从宣传委员调为组织委员。乡镇副科升到正科有8个隐形阶段,从小到大依次为:综治办主任,工会主席,人大副主席,乡镇长助理,武装部长,党委委员,副乡镇长,乡镇党委副书记,很多平民子弟会耗尽半生都走不出这八个阶梯,而干部子弟基本能够通过“小步快跑”跳跃到正科位置上。正科向上升迁的通道是副处,这里又依次排出县政府党组成员,县长助理,副县长,统战部长,宣传部长,政法委书记,组织部长,纪委书记,常务副县长,县委副书记等十几个隐形阶梯。有背景的政治家族成员可在短短几年内完成跳跃,最后异地调动在另一县担任正处实职(书记,县长,人大主任,政协主席)。而平民子弟抱怨,这道大门几乎已对他们完全封闭了。  政治家族子弟仕途上的畅通,使得平民子弟干部感觉不公平。一位乡干部第N次失意后,将自己关在书房内,整整一天都在苦练书法,未曾进食。
  金钱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满足你正常需要的金钱是天使;满足你欲念膨胀的金钱是魔鬼。取之有道时,落入你口袋里的金钱是天使;取之无道时,落入你口袋里的金钱是魔鬼。金钱适度时是天使,失度时是魔鬼。拯救生命时,成了天使;葬送灵魂时,就化作了魔鬼。对朋友不吝啬,对自己不慷慨,这里面都有天使的点化。
  以下是政治家族子弟的晋升实例:  李姓官员有二子,长子初中未读完辍学,被安排到检察院当司机,干了几年后又借调到财政局作一般工作人员,在这一期间,李又运作关系更改了儿子的档案,花钱买了个大专文凭,用聘干的指标将其转化为干部身份。因为新野人都知道其只上过初中,就将其调到南阳市,从某区办公室副主任一路干到现任区长。李的次子中专毕业,通过研修大专的方式取得了干部身份,先安排到一个乡当一般工作人员,经三年历练,作为第一梯队推荐副科人选,进入干部圈子,后借调南杨某市直机关。几年之后,回新野担任一正科实职不在话下。  上述运作模式,可用一句经典的新野土语进行概括——“磨活”,意指多方运作,穷尽关系网而求得上升。  日薄西山  近期的河南肃贪风暴中,新野一批科级干部落马,官场地震一触即发。  冯军旗的论文见报之前,新野副县长高志科,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局长程文和曾当过六年财政局长的纺织集团副董事长高照阳先后因违纪被“双规”。  坊间相传,程文的落马和人民路改造工程有关,该工程预算3000余万元,完工时实际花费达到8700万元,在这一过程中程文通过弟弟程雷和具有涉黑背景的商人樊小超进行合作,并从中牟利,程文被“双规”后,其弟程雷和樊小超均被控制。  一个官员的倒台,往往伴随的是其家族势力的瓦解。几乎同一时间,原新野县组织部长,已经调任内乡常务副县长的李玉芬被“双规”,她涉入开封组织部长李森林案。冯军旗曾经访谈过新野的10个女性正科级实职干部中,几乎每一个都出身政治家族。  耐人寻味的是,作为女性政治家族成员的佼佼者,李玉芬在接受冯军旗访谈时曾说出惊人之语:“我跟你说,在家庭和事业方面,没有一个女人能处理好的,女人干事业都患得患失。我最后的观点就是女同志要过女性式生活,青春愉快,养尊处优,不宜从政。”  一个趋势是,政治家族在新野县呈现逐渐衰落现象,计划生育政策是根本因素。新野第一大政治家族张家,家族庞大的原因就是子女众多,但现在干部群体严格执行的“一孩化”计划生育政策,对政治家族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另一个原因来自干部交流制度,异地任职对于打破政治家族网络,起到了很大作用。再者就是就业观念转变和高等教育的普及。1980年代,很多新野干部千方百计回家就业,不愿意留在大城市。现在他们的子女就业时,则是千方百计留在大城市。随着干部子弟逐渐选择中等以上城市就业,新野的政治家族可持性的继承传递逐渐消耗,将融入更大范围内的体制系统。  在《中县干部》的扉页上,冯军旗为中县(新野)的干部写了一首小诗,题为《蒲公英》:  中县的天空  飘满了蒲公英  飘着的,是命运  落下的,是人生  新野的政治家族也像一朵蒲公英,在眼下大陆的整个政治和社会体制变迁的天空中飘动。落在地上的,则是那些没有关系的平民公务员。近期,北京大学攻读社会学博士冯军旗的论文《中县干部》引起广泛关注。  据媒体报道,冯军旗为完成博士论文,于2008年深入中原腹地的一个农业县挂职两年,他借“职务之便”收集官员在年龄、学历方面的造假证据,披露该县改革开放以来的虚假政绩工程,甚至搜罗了这个县1013名副科级及以上干部的简历,寻找他们升迁路上的“奥秘”,他还试图还原官场晋升道路上秘而不宣的“上贡体制”与“买官卖官”,并屡次接近“最为隐秘”的纪委官员,考察“摘帽的尺度”,以力图在某种程度上还原这个县乃至更广意义上的基层官场生态。
  中国的城市发展可参考日本
  一、房地产立项阶段  二、房地产办理用地阶段  三、房地产房屋拆迁阶段  四、房地产勘察设计阶段  五、房地产项目报验阶段  六、招投标阶段  七、房地产施工阶段  八、房地产竣工销售阶段  九、房地产企业相关费用
  一、房地产立项阶段  1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书费  二、房地产办理用地阶段  2 征地管理费  3 土地权属登记费  4 土地出让金  5 土地使用税  6 耕地占用税  7 土地增值税  8 地产交易手续费  9 土地评估费  10 地下管网、市政路网图费  11 用地放(定)线费  三、房地产房屋拆迁阶段  12 房屋拆迁管理费  13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费  14 房屋拆迁费  四、房地产勘察设计阶段  15 工程监理费  16 工程地质勘察费  17 建筑工程设计费  18 二次精装修设计费  19 室外园林绿化设计费  20 铝合金门窗幕墙设计费  21 专业钢结构工程设计费  22 设计合同监证费  23 设计合同印花税  24 设计营业税  25 设计合同审核费  26 勘察合同审核费  27 设计方案评审费  五、房地产项目报验阶段  28 工程报建手续费  29 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  30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费  31 建筑工程安全监督费  32 人防方案审核费  33 人防工程异地建设费  34 施工临时用电占用费  35 永久供电设施安装费  36 供水管径基本费  37 供水管道施工安装费  38 消防方案审核费  39 消防验收检测费  40 编制环保评估报告书费  41 环保方案评估审核费  42 环保检测费  43 园林绿化方案评审费  44 园林竣工现场检测费  45 气象防雷方案审核费  47 技术质量监督方案审核费  48 竣工技术质量检测费  49 节水方案审核费  50 安全监控方案审核费  51 工程竣工安全监控检测费  52 施工图纸审核费  53 民工工资保证金  54 工程建设保证金费  55 建筑工程定位放线费  56 主体竣工现场环境检测费  六、招投标阶段  57 工程招标或登记费  58 工程招标公告费  59 工程招标有形场地租用费  60 工程招标专家评标费  61 工程招标代理费  62 工程预算编制费
  七、房地产施工阶段  63 建筑工程施工费  64 工程保险金  65 施工合同印花税  66 施工营业税  67 施工污水排放费  68 建筑施工作业时间许可证费  69 建筑噪音超标费  70 建筑碴土处置费  71 施工占道费  72 占道挖掘费  73 燃气设施安装费  74 燃气设计、开户费  75 电话和网络设施费  76 电视信号开户费  77 门窗幕墙检测检验费  78 非常规材料检测费  80 生活用水检测费  81 水池消毒清洗费  82 工程结算审核费  83 生活垃圾清运费  八、房地产竣工销售阶段  84 房屋建筑面积测量费  85 房屋评估费用  86 房地产销售经纪费  87 房屋买卖契税  88 房屋交易手续费  89 房屋所有权登记费  90 房产档案保管费  91 房屋变更登记费  92 提供利用房地产档案收费  93 出具房地产等项证明收费  94 房地产抵押登记管理费  95 抵押贷款合同公证费  96 房地产抵押贷款评估费  97 抵押贷款手续费  98 抵押财产保险费  99 房屋拍卖费用  100 房屋维修基金  101 项目前期的物业管理费  九、房地产企业相关费用  102 开发企业营业税  103 城市建设维护税  104 教育费附加  105 开发企业所得税  106 车船、房屋和土地使用税  107 财务费用  108 职工工资  109 职工医疗、失业、工伤、计生、退休金和住房公基金  110 行政管理费  111 物业管理费  112 各团体协会年会员费  113 企业各种年检费  114 各种技术人员的培训注册费  115 法律顾问咨询费  116 财务年审计或法人审计费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紧紧围绕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强化“一基本两牵动三保障”(产业为基,就业为本,住房和就学牵动,社会保障、农民权益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创新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坚持存量优先、引导增量,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一批具备条件、有意愿的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落户城镇;坚持统筹规划、完善配套,加快一批城中村和城镇棚户区改造,改善常住人口居住条件;坚持政策激励、群众自愿,加快一批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逐步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支撑。  (二)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明显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接近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0%左右。  ——农业转移人口落户规模不断扩大。每年实现100万人以上的农业转移人口、高校毕业生、职业院校毕业生等常住人口落户城镇,同步推动现有城市建成区内城中村、规划建设区内城郊村和产业集聚区内村庄的650万左右农业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城市内部二元结构基本破除。全面完成现有218万户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任务,其中城市棚户区75万户、国有工矿企业棚户区2万户、城市现有建成区内城中村141万户。  ——农业人口转移步伐进一步加快。力争实现每年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100万人、带动随迁家属100万人左右。
  二、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豫政〔2014〕83号),坚持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推行居住证制度,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一)科学制定落户目标。各省辖市、县(市、区)要积极有为、量力而行,加强调查研究和数据测算,全面掌握人口总量、分布、结构及变动趋势,摸清在城镇就业居住的本地农民工、外地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底数,以及居住、就业、参加社会保险等具体情况。以县级以上城市为重点,在认真评估水土资源、生态环境等承载能力以及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提供能力的基础上,合理制定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目标和具体政策。  (二)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各省辖市、县(市、区)要根据综合承载能力、公共服务提供能力和发展潜力,因地制宜制定并向社会公布本地落户标准,出台具体可操作的户籍制度改革措施。郑州市要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明确落户指标,合理设置积分分值,使更多有意愿、有能力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户。洛阳等城区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要以就业年限、合法稳定住所和社保年限等为主要指标,进一步放宽户籍限制。城区人口50万至100万的城市,要以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和参加社保等为主要指标,进一步放宽户籍限制。城区人口50万以下的小城市、县城和建制镇要全面放开落户限制,促进具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员及其家属在当地落户。  (三)促进在城镇稳定就业的人员进城落户。坚持公平公正、系统推进,对本地农业转移人口与其他常住人口,实行同等的落户政策。各省辖市、县(市、区)要制定出台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的政策措施,明确政府、企业、社会、个人四方支出责任,形成稳定就业人员和随迁家属落户的长效激励机制。要优先推动进城时间长、就业能力强、适应城镇和市场竞争环境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各种有效办法和提供优惠条件,吸引各类人才、技术骨干和有贡献人员进城落户,提高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等常住人口的城镇落户率。要合理设立集体户口,方便符合条件但无个人合法房屋产权的人员进城落户。完善“三投靠”(夫妻互相投靠、父母投靠子女、子女投靠父母)落户政策,推动农业人口转移由劳动力个体迁移向家庭迁移转变。鼓励有条件的省辖市、县(市、区)出台农村居民到县城购房落户的优惠政策,支持国家和省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探索积极吸引农村人口进城落户的有效途径。  (四)建立完善居住证制度。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制定出台居住证管理办法和实施办法,确定居住证制度实施区域范围,建立健全以居住证为载体、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推动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他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居住半年以上,且符合有稳定就业、稳定住所和连续就读条件之一的公民在居住地申领居住证。确保居住证持有人在劳动就业、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公共文化、证照办理等方面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并以连续居住年限和参加社会保险年限等为条件,逐步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中等职业教育资助、就业扶持、住房保障、养老服务、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权利。建立健全实际居住人口登记制度,建设完善覆盖全省人口、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唯一标识、以人口基础信息为基准的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分类完善劳动就业、教育、社保、房产、信用、卫生计生、婚姻等信息系统,做好居住证持有人信息采集、登记工作,推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居住证持有人信息共享。
  四、最大限度地推动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  突出产业为基、就业为本,在加快产业发展、以就业带动促进人口集聚的同时,强化住房、就学牵动,完善社会保障、农民权益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一)强化城镇就业支撑。大力推动第二、三产业集聚发展,强化技能培训和创业扶持,加快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城镇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创新发展,提升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水平,努力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村转移人口稳定就业。深入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整合各类劳动力培训计划,争取40岁以下的农业转移劳动力至少享受一次政府提供的职业培训服务补贴。完善创业扶持优惠政策,落实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创业带动高质量就业。  (二)拓宽城镇住房保障渠道。深入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将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支持农民工家庭购买普通商品住房。重点支持农民工数量较多的企业在符合规定标准的用地范围内建设农民工集体宿舍,解决产业集聚区内稳定就业人员的住房保障问题。鼓励各省辖市、县(市、区)发展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稳定增加商品住房供应,积极满足居民刚性需求。  (三)保障转移人口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计划,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普通高中改造工程建设,优先推动有扩容需求的城乡结合部、新城区中小学和幼儿园扩建改造,增加城镇基础教育资源供给。把城镇中小学幼儿园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依法保障教育设施和教育用地,确保在旧城改造、新城区开发中,学校与居民区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交付使用。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各级政府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围,统筹安排在公办学校就学。对未能在公办学校就学的,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全部免费接受义务教育。逐步完善并落实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和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以及接受义务教育后参加升学考试的实施办法。  (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并落实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和异地就医结算办法。探索实施新农合省内异地转移接续、保费补助跨区域转移办法以及外来人员与留守家属分别参合的新农合参保机制。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强化企业缴费责任,提高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工伤、失业保险比例,继续扩大高风险行业、小微企业参加工伤保险覆盖面。完善以低保制度为核心的社会救助体系,适时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救助、养老服务范围。  (五)完善农民权益保障制度。保持进城农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不变,积极探索完善农民相关权益的实现形式,增强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动力。深入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整省推进试点。鼓励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公司、土地托管合作社。结合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实施,将农房等集体建设用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纳入登记范围,审慎稳妥建立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制度以及已退出宅基地再开发利用机制。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办法和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保护成员的集体财产权和收益分配权。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和农房抵押贷款试点工作。不得以放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  (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完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综合信息服务网络和提供机制,保障城镇常住人员享有与本地户籍人员同等的劳动就业权利,同等落实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政策,并有针对性地为其免费提供就业政策法规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将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纳入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免费提供健康教育、妇幼保健、预防接种、传染病预防、职业病防治、计生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体系,逐步理顺事权关系,加大财力均衡力度,保障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鼓励各省辖市、县(市、区)建立健全公共服务购买机制,探索以需求方为主的教育券、培训券等直接购买公共服务方式
  去年就说了,北上广深房价不可能跌,有人还不信,,呵呵!  
  五、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突出统筹规划、适度超前,加强以县城为主体的中小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增强城镇承接农业人口转移的基础支撑能力。  (一)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市道路、停车场和交通枢纽建设力度,完善城区路网系统,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加快郑州、洛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推动有条件的中心城市建设方便快捷的大容量公交系统。实施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加快宽带网络光纤化改造,2015年年底前建成全光网络省。编制城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加大城市给排水、电力、通信、燃气、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力度,加快老旧管网改造更新,积极推进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建设。加快建立通畅的城市排水与暴雨内涝防治系统,提高应对极端天气能力。推广运用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结合国家开展县城深化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  (二)完善城镇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完善城镇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功能,形成布局合理、方便可及的就业服务网络。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设一批市级综合医院和儿童专科医院,提升中心城市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区域医疗联合试点工作。实施文化体系休闲设施建设工程,建设城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实现市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全覆盖,推进城市体育场(馆)、群众性户外体育建设场地和社区文化活动设施建设,实现体育健身设施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城市社区。  (三)创新社会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完善城市治理结构,创新城市治理方式,建立源头治理、动态协调、应急处置相互衔接、支撑的治理机制。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完善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实施城镇流动人口社会融入计划,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作用,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生活扶助、就业援助、生计发展、权益维护、城市适应、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等方面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促进其更好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社会。
  上周,我想通过我买网给我在老家的爸爸采购一点速冻大虾回去,才发现配送不是全国都可以,而我在北京,想吃随时可以买,突然明白为啥那么多人喜欢留在北上广,也想回去,但是终究觉得不便利。
  那就老老实实在北上广混,别成天抱怨户籍制度不公平。你自己都抛弃的家乡,想让别人看得起?人离乡贱!有本事的人北上广户口随便拿的,没本事又没骨气,老老实实寄居别人的地方。
  说毛说,又是专家  
  @丑恶权利
12:16:32  一、房地产立项阶段  1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书费  二、房地产办理用地阶段  2 征地管理费  3 土地权属登记费  4 土地出让金  5 土地使用税  6 耕地占用税  7 土地增值税  8 地产交易手续费  9 土地评估费  10 地下管网、市政路网图费  11 用地放(定)线费  三、房地产房屋拆迁阶段  12 房屋拆迁管理费  13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费  14 房屋拆迁费  四、房地产勘察设计阶......  -----------------------------  你是不是每次打固定电话的那个集团:朋友请耐心听我讲关于你的切身利益,据统计有多少人退党。。。。。。是不是?呵呵。。。
  北上广神住的地方,可怜天下父母心,  
  在小国,弱国和混乱的国家只有大城市才能生存,俄罗斯就是最好的例子。  只有西方承认私有土地都和环境保护的国家少数有能力或者钱的才能逃离大城市去偏远地区过自己的生活。  而大多数无能的人必须依赖大城市和清廉的政府才能活。  当然不是免费是,大多数无能的人客观提供了低端劳动力和各种需要人却条件好的人不想做的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默认一些墨西哥黑户的原因,只要不闹事提供劳动力就让你可以呆在美国,奋斗到一定程度甚至可以获得合法身份
  中国-----应该学习德国、美国的“联邦制”  *****************************************  让每一省。都有自己的辅助权、经济政策。  这样:  中国的经济就会自然地处于平衡发展。  这样的地区、人口、自然资源处于“生态平衡”的状态才是科学的。  而不是现在的国家政策----人为地把大量的政策资源、经济发展要素资源天文数字第堆积在所谓的:  “猪三角”、“肠三角”、“平精地区”。  过去10多年。  在HW时期,搞所谓的“科学发展观“-----其实这二个人的智商非常有限。  他们搞的所谓的:  “猪三角全球中心”-----实际是“全国农民工中心”。  就像卖猪崽一样:  他们用国家政策、国家资源的调配权,去来限制湖南、江西、河南等地的经济发展权--------把他们“贩卖”到广东那样的“猪三角”中心。。  实际上是最不科学的!
  中国-----应该学习德国、美国的“联邦制”  *****************************************  让每一省。都有自己的辅助权、经济政策。  这样:  中国的经济就会自然地处于平衡发展。  这样的地区、人口、自然资源处于“生态平衡”的状态才是科学的。  而不是现在的国家政策----人为地把大量的政策资源、经济发展要素资源天文数字第堆积在所谓的:  “猪三角”、“肠三角”、“平精地区”。  过去10多年。  在HW时期,搞所谓的“科学发展观“-----其实这二个人的智商非常有限。  他们搞的所谓的:  “猪三角全球中心”-----实际是“全国农民工中心”。  就像“卖猪崽”一样:  他们用国家政策、国家资源的调配权,用所谓的“保护耕地”,去来限制湖南、江西、河南等地的经济发展权--------把他们“贩卖”到广东那样的“猪三角”中心。。  实际上是最不科学的!
  在老家月薪
6000,感觉比在深圳月薪1万过的舒服多了,在深圳都不敢买车,回老家马上就提车了,本人实话实说,不要喷
  英国的灵魂在乡村  中国作家贾平凹说起家乡,总是两眼放光,欲哭无泪。他曾一再呼吁保护古村古镇和乡村的自然风貌,在全国政协会议上他多次提案,希望在城镇化进程中兼顾保护传统村落文化。面对英伦美丽如画的乡村,难道中国准备在城市化进程中埋葬更多乡村美景吗?  英国作家杰里米·帕克斯曼认为,“在英国人的脑海里,英国的灵魂在乡村。”这位作者写过一本书,叫《英国人》,在对自己的国家有过深刻认识之后,他有资格这样说。帕克斯曼说:英国人坚持认为他们不属于近在咫尺的城市,而属于相对远离自己的乡村,真正的英国人是个乡下人。英国的贵族对于乡村生活的热爱,对整个民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个真正的英国绅士,一定是热爱乡村野趣的。如果说英国的灵魂在乡村,那么,中国的灵魂在哪里呢?  英国是一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在 “日不落”时代,它就是工业化与现代化的代名词。这样的认识定位,显然忽视了英国的一个根本属性,其实它更是一个有着古老农业传统的国家。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也一直说自己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家,在三十年的经济进步之后,广大的农村地区却迎来了一场城镇化与城市化的改造,这是一种远见,还是一种短视呢?不妨看看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表现吧!  在很多国家,城市往往意味着更高级的文明、更优雅的行为和更舒适的生活,是社会名流和各界精英的聚集地;而在乡村居住的多是生活比较艰苦的农民,他们文化程度比较低下,举止行为比较粗俗。在中国,农村常常与贫穷落后,与愚昧低俗划等号。可是在英国,情况却是相反。城市在英国人心目中仅仅是一个聚会的场所,大部分生活优渥的家庭都只在城里度过忙碌的工作时光,在喧嚣之后,又一如既往地返归乡村生活。  英国人对于乡村生活有着与生俱来的热爱。英国乡村不但生活舒适,就连天气和教育环境都比城里更好。最让城里人想象不到的,是乡下人的收入都比城里人高。在乡下,他们可以更加自由自在地生活,耕作土地、装饰自家的庄园、庭院,迷人的乡村景色遍布周围。许多的社会的精英从乡村里走出来,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发达之后首先想到要把乡村变得更加美好,而不是为了一张 “城市户口”而背井离乡,从此不归。  徐志摩最著名的诗作《再别康桥》(现通译为剑桥),作于1928年的,如今诗人已逝,而康桥边金柳与桥下的碧波,却一样能激发游客的兴致。每年,都有不少中国游客手捧这首诗游览康桥,面对着一片英国典型的乡村景致,性质勃勃地猜测,那些典雅而富古香的小桥流水,究竟那一块,才是引得徐志摩诗兴大发时所面对的景色。康桥距离伦敦不远,而那里的风景,已与那座英国都市全然不同。能追溯到十五世纪的建筑隐匿于郁郁葱葱的树木中,而这些风景,与八十年前的诗人所见,并无太大不同。  英国的许多大学就建设在乡村,他们没有把乡村土地上的一切先夷为平地,然后用水泥森林代替原先的植物森林。中国各地兴起的大学城,在三十年前,这片土地上也是田原风光,一派自然生态的生活气息,如今已与都市别无二致。英国的大学是镶嵌在乡村里的风光,这里首先是乡村,是森林;其次才是建筑,才是师生,剑桥大学如此,牛津大学也是如此。一所大学,就是一个乡镇,让自然的幽静,化为思想的幽远。  如果在英国的乡间游历,便会发现许多像康桥这样,保持着淳朴乡村景色的小镇,整个英国还保持着一派田园风光,一如百年前众多画家诗人所吟咏描画的模样。作为最先发生工业革命,曾经深受环境污染之害的国度,这些乡村风景,在不断扩张膨胀蚕食周边环境的都市冲击下,仍能保存得这样完整,这份功劳,至少大部分可以归于英国的乡村保护协会。中国的乡村保护协会在哪里?  1926年,英国城镇规划委员会主席帕特里克·艾伯克隆比爵士发表了《英国的乡村保护》一书。在这部宣言一样的书中,艾伯克隆比对城市到郊区街道两侧带状发展而出现大量建筑群的问题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这种随着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城市扩张,缺乏统一的管理规划,使城镇和乡村之间如同连续的消费品传送带,而没有明显分界线;此外,大量轻工业工厂、郊区住宅、广告牌等也扩张到了乡间,最终,城市的发展将会侵吞整个乡村的自然与传统人文景观。  这部书中,艾伯克隆比更呼吁成立一个相关的委员会,作为与城市无限制扩张抗争的手段与组织,这一提议受到了当时不少人的支持和肯定。于是在当年10月7日,英国乡村保护协会宣告成立,艾伯克隆比爵士也顺理成章成为这一组织的荣誉秘书长。中国作家贾平凹说起家乡,总是两眼放光,还是眼圈红红欲哭无泪?他曾一再呼吁保护古村古镇和乡村的自然风貌。为此,贾平凹曾经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多次提案,希望在城镇化进程中兼顾保护传统村落文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很多地方的历史风貌惨遭破坏,新建了许多现代化的建筑和设施,但大同小异的城镇、村庄风貌,失去了各自独有的地方特色。如今,不仅仅是贾平凹欲哭无泪,有多少中国人永远失去了家乡而欲哭无泪。面对英伦美丽如画的乡村,难道中国准备在城市化进程中埋葬更多吗?  人口的不断增长使城市变得拥挤,为此英国建筑师雷蒙德·昂温也提出了他影响广泛的主张:“拥挤的生活一文不值”。也正是在逐渐失去之时,人们开始思考英国乡村的存在意义。当时的首相斯坦利·鲍德温爵士也曾说过:“对我来说,英格兰就是乡村,乡村才是英格兰。”而自行车旅行、乡村漫游、甚至民间文化,更是在广大的中产阶级中前所未有的盛行。建筑师雷蒙德·昂温最受好评的经典花园式建筑代表作,就是隐藏在青翠的花园和树木之间、类似旧式英国农舍的设计  英国乡村有很多豪华又朴素的府邸。典型的村庄是建在古老的教堂以及舒适的小酒馆周围的,在这里,生活节奏变得缓慢。在舒适的乡间酒馆里边烤火边喝麦芽酒、品尝苹果派,是英国人长期以来的习俗。英国的乡村,有教堂、乡村旅店、还有许多餐厅、茶室和商店,房屋大多数都是石头建筑。如果只是匆匆一览而过,是无法真正欣赏到这里的美丽情调的。  在英国的乡村,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找到挂着“B&B”招牌的小旅舍,尤其是在乡村的路上,这样由当地人自己经营的“农家客栈”随处可见,成为英国的一大特色。B&B,其实是Bed and breakfast的缩写,意思是“提供床铺和早餐的家庭旅社”。这样的家庭旅社很容易找到,尤其是在收获的季节,小屋外面醉人的苹果香和熟透了的苹果落到地上发出的噼啪声就可以带着你找到一个温馨的家庭旅社了。  英式乡村庄园酒店绝对是英国贵族的心头爱。有人说,只有入住一次庄园酒店才是真的体验过英式乡村生活;也只有在乡村,才能更加彻底地体验到庄园酒店的魅力。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月亮如同一笔清淡的水墨挂在庄园教堂尖尖的塔顶,略显清冷;渐渐地,淡淡的太阳光线穿过低低的云层射过来,历经百年的酒店大堂在晨光之中庄严而又古朴,挂着露珠的红色藤蔓爬满了墙壁,编织着庄园悠远的历史;大堂门口的一片空地上,黄白相间的牛儿正悠闲地吃草,突然间,太阳完全升起来了,整个庄园酒店也变得金灿灿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打在房间的四柱床上,一切看起来都是蜜色的。  假日的早晨,田野一片静谧,教堂响起庄严的钟声,优美的小河穿过宅邸前鲜绿的“地毯”,在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下扩展成一片明净的湖水,农夫们装扮一新,面容红润,心怀喜悦,平静地穿过青葱小路拥向教堂,英国乡村的美景不只是单纯的美丽和静宜,历史积淀出乡村之美的淡雅和从容,而时间则将这种美炼就得愈渐醇香,愈渐真实。  习近平访问英国期间,东道主把贵宾安排在英国官方乡间别墅契克斯下榻,这是一个最高的礼遇。位于英国白金汉郡艾尔斯伯里镇东南方的奇尔顿山脚下的契克斯,建成于16世纪,是一幢具有都铎风格的庄园宅第,这里曾经接待过美国总统里根和布什、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俄罗斯总统普京、德国总理默克尔等一批足以影响世界的大人物。这次,中国领导人将带去来自东方的习习和风。想一想,在中国的乡村,能够找到一处建于16世纪的中式建筑,隆重接待一位远道而来的国家元首吗?中国的灵魂在哪里?
  中国-----应该学习德国、美国的“联邦制”  *****************************************  让每一省。都有自己的辅助权、经济政策。  这样:  中国的经济就会自然地处于平衡发展。  这样的地区、人口、自然资源处于“生态平衡”的状态才是科学的。  而不是现在的国家政策----人为地把大量的政策资源、经济发展要素资源天文数字第堆积在所谓的:  “猪三角”、“肠三角”、“平精地区”。  过去10多年。  在HW时期,搞所谓的“科学发展观“-----其实这二个人的智商非常有限。  他们搞的所谓的:  “猪三角全球中心”-----实际是“全国农民工中心”。  就像“卖猪崽”一样:  他们用国家政策、国家资源的调配权,用所谓的“保护耕地”,去来限制湖南、江西、河南等地的经济发展权--------把他们“贩卖”到广东那样的“猪三角”中心。。  实际上是最不科学的!也是最没有公平、正义感的政策。。。。。  这样就造成中国一系列非常大的“世界奇观”:  1、出现“民工世袭省:  比如:  湖南、江西、河南这些地方---可能要世世代代、背井离乡、妻离子散、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家庭解体---去广东做民工了。  2、出现“非洲省”:  湖南那样的“民工省”------几乎没有任何的工业。  基本上处于“原始社会的农业社会状态”。。  3、出现“富可敌国”的、高人口密度省:  比如:  广东----它现在的实际人口,事实上早已经突破了1亿6千万。  (比法国+德国的人口还要多)  又比如:  深圳----1个县的面积,却堆积了将近2300万人口(人口的密集度是湖南省的10倍!)  这样的城市:  实际上----已经不太适合人类居住了。  逃离深圳----去国外、或者去江浙,也许是条出路。。。
大家还爱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浙沪和京津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