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定的玉米补贴镰刀弯地区是哪些地区没有补贴吗

您的当前位置:&&
玉米收储新政落地 预计每亩补贴过百元
下一篇:&&[ 08:04:14]
免责声明:
除注明“来源:威龙行业资讯”以外的资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热门新闻资讯
热门图片资讯&>&&>& > 正文
盘点玉米、大豆、棉花价格新政,今后怎么种植才合算?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 17:40:16
眼下,正值春耕农忙季节,中央接连发布几条有关农产品价格的政策信息,引人关注。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农产品
眼下,正值春耕农忙季节,中央接连发布几条有关农产品价格的政策信息,引人关注。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农产品价格新政的相关消息。大豆、棉花目标价格新政政策链接:今年,国家继续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开展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目标价格水平为每吨4800元,与去年持平。同时,国家继续在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目标价格水平为每吨18600元,较上一年下调500元。目标价格改革解读:目标价格政策是在市场形成农产品价格的基础上,释放价格信号引导市场预期,通过差价补贴保护生产者利益的一项农业支持政策。目标价格改革试点主要内容1在全国范围内取消棉花、大豆临时收储政策政府不干预市场价格,价格由市场决定,生产者按市场价格出售棉花、大豆。2对新疆棉花、东北内蒙古大豆实行价格补贴种植前公布棉花、大豆目标价格。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根据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对试点地区生产者给予补贴;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不发放补贴。3完善补贴方式目标价格补贴额与种植面积、产量或销售量挂钩。玉米价补分离政策链接:2016年,东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将取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机制。所谓“市场化收购”+“补贴”,一方面指玉米价格由市场形成,另一方面中央将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玉米实行价补分离,会带来什么影响呢?对于种植玉米的农民来说:目前,玉米价格新政策的目标价格和补贴的相关细节还不清楚,但可以预计,玉米价格市场化后,价格会大幅下跌。对于养殖户来说:玉米价格下跌,饲料的成本会跟着下降,养殖成本降低,对生猪养殖恢复有一定作用。对于玉米市场来说:养殖户加速消耗玉米,会让玉米市场更活跃,这就有可能带来一些积极的消息。调减玉米种植,玉米主产区该怎么做?取消玉米临储,可以说是意料之中。我们应当看到,无论是市场信号还是政策信号都很明确,玉米种植结构已到了非调不可的时候。对于那些玉米主产区来说,该怎样做好结构调整的“加减法”呢?1黑龙江粮豆轮作试点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和土地的耕作质量,农业部在东北推行了“粮豆轮作”项目。所谓“轮作”,就是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或复种组合的一种种植方式。“粮豆轮作”,在东北就是指轮流种植玉米和大豆。图为国产大豆年产量(单位:万吨)当地农民表示,他们也知道轮作的好处。但玉米卖价高,一亩地能赚900元,大豆则只能卖到650元左右,没有补贴不合适。有了补贴,再考虑到轮作有利于肥田,减少病虫害,就大大增加了农民“粮豆轮作”的积极性。图为大豆主产区现货价(单位:元/吨)同时,轮作大豆还为整地提供了便利。东北冷,上冻早,种大豆收割早,就可以早点深松土壤,为明年玉米丰收打基础。2镰刀弯地区的新对策“镰刀弯”地区包括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太行山沿线区及西南石漠化区,在地形版图中呈现由东北向华北-西南-西北镰刀弯状分布,常年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3左右,是玉米结构调整的重点地区。图为镰刀弯地区示意图农业部明确提出,到2020年“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减少5000万亩以上,由过去主要种植玉米改为重点发展青贮玉米、大豆、优质饲草、杂粮杂豆、春小麦、经济林果和生态功能型植物等。自2014年启动新疆棉花、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到去年玉米最低收购价首次下调,再到如今建立玉米“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我国农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正逐步推进。只有国家持续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才能增强农民的信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本文来源于中国乡村之声《致富帮》、微信公众号“中国乡村之声”,转载请注明出处。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论坛热帖
本网站法律顾问:Itlaw 庄毅雄
陕ICP备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陕------------------------------------发改委玉米收储新政落地 预计每亩补贴过百元
您现在的位置: >
经济观察报
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副司长刘小南3月下旬公开表示,从今年开始,玉米临储收购政策将被调整为“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机制,并将采取鼓励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信贷支持等综合性措施,促进种植结构调整、合理消化行业库存。
在国家发改委宣布今年国内玉米将正式实施“市场化收购”+“补贴”之前,业内普遍认为,玉米临储收购取消之后,官方将会对玉米收购推行目标价格政策。
2014年对大豆、棉花实施的目标价格政策,有两个关键的数据——目标价格和市场价格。目标价格是由官方来确定,只有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政府才会按照两者之间的差价,对种大豆、种棉花的农户进行补贴;如果大豆、棉花的市场行情好了,比目标价格高了,相当于国家省下了这笔补贴。
但下一步对玉米收购实施的“市场化收购”+“补贴”,则是玉米价格由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来议定,也就是由种植户直接与企业商定,双方的交易价格基本是完全市场化的。国家层面上需要承担的主要职责,一方面是会给玉米种植户按一定标准补贴,另一方面是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入市收购玉米、提供信贷支持等,为农民卖粮营造好的环境。
国家从2007年开始实施临储玉米收购,一直到2014年,都是逐年提高临储收购价格,目的是为了提高粮食产量,提高农民的积极性。这本来对农民种植玉米就起到鼓励作用,再加上玉米种植成本相对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偏低,所以才会导致近年来,全国玉米产量高速增长,国家玉米库存严重膨胀,甚至出现粮库玉米存不下、卖不出的局面。
据农业部办公厅主任叶贞琴4月7日所说,去年国家公布粮食12连增,实际上有超过一半的功劳是归功于“玉米”。中储粮总公司的一名管理人士则向经济观察报透露,现在国库中2012年、2013年的玉米存量仍然庞大,现在国家对外拍卖的玉米基本都是赔本销售。
因此,国家决定下一步对玉米实施“市场化收购”+“补贴”,目的是想让玉米政策向市场化路子走得更快一些,甚至比对大豆、棉花的目标价格政策还快了一步,直接省去了设定“目标价格”的保护,也是对整个粮食收储政策一种更大胆的尝试。目的是希望尽快大幅缩减玉米种植面积,相应大幅降低玉米总产量,尽快消化国家玉米库存,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对于玉米种植户来说,目前最为关注的是,在实施新的玉米政策之后,国家最终能有多少补贴给到玉米种植户手中?前述接近国家发改委专家给经济观察报的答复是,相关部门最新商定的玉米补贴标准是每亩不低于100元。
目前每斤玉米的市场价格已经比小麦低了三四毛钱,比水稻低得更多。下一步,玉米价格会不会受到更大的冲击,与小麦、水稻的价格落差会不会更大?前述接近国家发改委专家的解释是,一旦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即国家玉米主产区出现大范围的玉米价位严重偏低、玉米卖不出去的状况,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方面还会设定玉米托底价格,并将安排中储粮等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入玉米市场进行托底收购。
不过,国家在玉米收购新政中设定的托底价,只是为了确保玉米种植户的基本收益,也就是农民能收回种植成本。这意味着,未来国家对玉米实施的政策托底收购,只在特定情况即农民种植玉米可能出现赔本的情况下才会启动,这与原来设定临储玉米收购价的初衷完全不同。
实施玉米收购新政后对财政影响颇大。前述接近国家发改委专家分析表示,现在国家玉米库存有2.6亿多吨,每吨玉米每年的库存成本大约是在252元,这样维持下去,财政一年需要付出的玉米库存成本费用就将超过655亿元。可见,玉米“去库存”已经刻不容缓。
针对玉米收储的改革,未来是否也对小麦、水稻施行?中农办主任陈锡文在2月27日曾公开表示,针对玉米的改革必须要先行,因为面临的矛盾非常的尖锐,再往后,小麦和稻米的改革也必须跟进,不能拖的时间太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求调整种养结构,适当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合理收益”。
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杜鹰是农业问题专家,据他分析,在最近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仅2014年曾提了一下“玉米”,而且也仅仅是两个字,为何今年国家突然对玉米高度重视,最根本的原因是,当前的农产品价格衔接机制改革已经成为整个农业领域的核心问题,而其中矛盾最突出的就是玉米。相比此前针对大豆、棉花的目标价格改革,这次对玉米实施的“市场化收购”+“补贴”,其意义不可同日而语。
前述接近国家发改委专家分析认为,玉米收购新政将会牵涉到上游对玉米的种植面积调整、产量调整,会较大范围地影响到其它农业作物;往下游看,也会大大减少国家粮食库存总量、减轻中央财政负担;再延伸下去,同时也会对减轻国内饲料业、玉米深加工业的成本,乃至抑制国内整个粮价高涨,都起到较大的影响作用。
农业部是参与制定整个玉米改革政策的重要部门之一。据农业部办公厅主任叶贞琴说,下一步对玉米的种植结构调整,是整个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具体怎么调,种植面积往下调多少,这在去年11月农业部下发的《“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中已经提及,该意见表示,到2020年,“镰刀弯”地区玉米面积调减5000万亩以上,今年计划下调目标是在1000万亩以上。
在调整玉米种植的区域上,重点针对的是“镰刀弯”地区。“镰刀弯”地区是一个俗称,具体涉及到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13个省的部分地区。这一区域在地图上的形状像个镰刀,过去十多年来都是国内玉米面积增加最多、发展最快的地区,但是这一区域基本上是旱作农业区,不属于玉米优势产区,玉米产量低而不稳,而且易造成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所以国家计划大幅缩减的就是“镰刀弯”地区的玉米种植面积。
按照国务院的部署,财政部、农业部方面整合了35亿元的资金,用于在“镰刀弯”地区的粮改饲和粮豆轮作的补助,目的是让农民将玉米改种为大豆、杂粮、饲草等。据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潘文博介绍,农民改种这些作物的收益与过去种玉米的收益基本相当。
现在不少地方已经开始准备玉米种植。农业部初步掌握的情况是,今年玉米主产省的玉米种植意向已经呈现减少的趋势,尤其是玉米面积库存压力最大的黑龙江省,今年预计玉米面积减少1500万亩左右。
前述接近国家发改委专家补充表示,预计在经过对玉米的种植、收储、补贴等一系列政策调整之后,国内玉米将会回归到和国际玉米市场价格相近的水平,随之,国内对高粱、大米等玉米替代品的进口也会停滞下来,这样国内累积的2亿多吨玉米就会逐步消化掉。
/3773143.shtml
true 综合 经济观察报 /3773143.shtml report 3403 玉米收储新政落地预计每亩补贴过百元继收储政策两年前在大豆、棉花领域终结之后,玉米可能成为下一站。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副司长刘小南3月下旬公开表示,从今年开始,玉米临
经济观察报
相关热词搜索:
威海新闻网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鲁新网备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鲁B2- 鲁ICP备号 
内容联系/业务洽谈: /
技术支持与保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镰刀弯地区玉米有补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