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活网旋车回旋木马的终端怎么折

【上海亨时达官方售后服务中心,咨询服务热线:<FONT color=#ff-5210,售后地址:上海市浦东南路1118号鄂尔多斯国际大厦20层】&上海亨时达钟表秉承“追求客户满意服务”的经营宗旨,坚持“顾客至上,精益求精”的服务理念。以专业的技术和资源配置为顾客提供优质的维修服务。为真正做到“突出自我、面向社会、服务大众、共创品质生活”的目标而奋斗!
------------上海亨时达售后服务中心------------
上海浦东分公司:免费咨询热线:400-990-5210咨询QQ:维修地址: 上海市浦东南路1118号鄂尔多斯国际大厦20层上海浦西分公司:免费咨询热线:021- 咨询QQ:8872274维修地址: 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1038号北京分公司:免费咨询热线:010- 咨询QQ:维修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9号富尔大厦22层营业时间:周一至周日9:00-18:30
宝珀手表秒针停走该怎么办?手表秒针不走,这是大多数戴表的人都会遇到的问题,戴表很久了的人一般都知道这种问题要怎么解决,但是刚开始戴表的人就会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手表秒针不走,如果是机械的话可能是没有上劲,经常上上劲就好了。要是电子表的话,那就可能是手表没有电了,试试换个电池看看,如果是刚换了还是有问题的话,那就是你的手表可能花了,建议送到修手表的地方看看,是不是手表进水了。
利用表壳里自动盘的旋转来驱动电能,并利用IC控制储存能量。需要利用平常手腕的运动来保持能量的产生.
17世纪末,人们对钟表精度的要求显著提高,再无法容忍这样的“位置差”。于是,宝玑便挖空心思,寻求解决的绝招。他想:擒纵装置之所以受重力 的影响,是因为它的机件处于固定的运动状态,如果使这一部分的位置不断地改变,方位不同会导致绝大多数情形下抵消重力的作用。根据这一构思,宝玑想出了一 个巧夺天工的办法。他把这个擒纵调速系统安装在一个框架(Carriage)中。这框架以一定的速度不断地打转。当摆轮在某一位置受到某一方向的重力影响 时,到另一位置将会受到另一方向的重力影响,框架不断地转动,摆轮的位置也随之改变,从而接受各种方向的影响;换言之,在宏观上,各种方向的影响将相互抵 消,等于没有影响。
  二、清洁摆轮与游丝 摆轮与游丝可说是机械表的心脏,运转久了摆轮车芯会堆积油泥,游丝也会因沾黏油垢而导致摆频不正常。摆轮清洁首先从轴芯开始,以手指轻轻夹起摆轮轴芯朝上的部份(半浸于去渍油中),然后以削尖的软木棒沾去渍油小心清理轴芯、月石与摆轮上的积污,这里要注意动作须非常轻柔,以免使游丝变形;接下来将摆轮翻面,以毛刷沾去渍油轻轻刷洗避震器、宝石座与摆轮表桥至其光亮无垢为止;再来是游丝部份,千万要注意不能以毛刷或其它工具来清洁,否则会造成游丝变形,正确的方式是以镊子夹起摆轮表桥,并将游丝伸展开来置于去渍油中轻晃,以洗去附着在上面的油污。将以上的零件再放入另一个干净的去渍油盘中重复以上动作,然后置于白纸上晾干。
(12)镂空机芯最好不要买自动的,镂空机芯夹板强度低,支撑性差,如果上面还挂着个沉重的自动陀,还来回转悠,势必对机芯轮系传动及间隙会造成不良影响,容易出故障;所以镂空机芯只买手上弦的,特别是比较薄的机芯,更应该如此。
(13)通常认为防水性能好的以螺旋扣后盖或用锣丝拧固的为佳,如果是揿盖的,采用尼龙密封圈的要比橡胶的效果强,只是揿盖结构的,在开启后盖时,若手法不好容易造成痕迹。
(14)超薄超小型石英手表,要先确认所用电池型号是否好配,更换一粒的价格如何,手表电池是越小越薄的越贵,使用时间还短,所以在石英手表选购时,一定要看说明书,电池使用寿命是多少个月,二针的手表往往电池都是“长寿”的。
(15)不要买过大过厚和过重的手表,所谓过大过厚,是凡手表外壳超出40毫米。厚度超出14毫米的,其重量超出200克,佩戴那感觉颇为“受罪”,咯手腕不舒服的;肯定有不服帖和下坠晃荡的现象;要说手表,真的还是又轻又薄的带着才舒适,只要没有特别是要求,请尽量选择大小适合的,别太夸张的手表,因为张扬和夸张从来都不是美,有俗话说好:“鞋穿上,舒不舒服只有脚知道”,手表亦然。 (11)女表要尽可能买石英的,机械女表的性能要远低于男表,养护周期还短,女性的活动量少于男性,所以你去看市场,像OMEGA、LONGINES这类瑞士品牌的手表。绝大多数女表全都石英的,就是这个原因,也在于石英手表的外观能做的种类和款式更多、也更漂亮。运动量不足和对手表精度要求比较苛刻的男士,也建议去带石英手表。 手表是精密复杂的,走时精度要受发条松紧、位置改变、温度变化等诸多因素影响,因此要准确说清楚手表的精度,需要参考和结合许多相干因素来具体说,因此它也是实验的,起码人要有这个意识和方法。见过众多的人向我反映他们自己的手表走时误差,其中很多说法都模糊不清,首先手表的走时误差是有单位的,通常是以每日来计算,因此不能把自己手表的累计误差算成日误差;手表走时误差有每天平均日误差,还有瞬时误差,平均日误差应该是个综合值,瞬时误差则是在相对很短的时间内,发条松紧固定状态下、固定位置、和环境温度下的误差,手表的瞬时误差总是在不断漂移变化中,这个有点像人的脉搏和血压。 用实验的方法测试手表的精度才能比较准确的反应出手表的真实精度,具体方式是需要上满弦后、记录下手表和标准时间的差异(或让秒针归零、再与标准时间同步进行),至少要在三个常用位置下走时24小时,这三个常用位置分别是(1)水平面上、(2)垂直把下、(3)垂直把左,也就是12点向下,分别静止状态下做实走误差测试,最后把每次结果做详细记录。
  早年的钟表店修表后,也是是这类方式来检查手表的走时精度的,校正周期比较长;现在都是在用专业的电子设备,能迅速的测出手表的瞬时误差,在没有专业设备的情况下,其实也能比较快速的测出手表走时精度的,只需要有一个秒表。秒表是机械的还是石英的都行,石英的会更精确,精度比机械手表高出一个量级,特别是液晶显示的那种,比较专业的这类秒表,至少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面2位。用秒表来掐手表,可以在手表秒针走到12点位的时候启动秒表,测量时间可以选择30分钟或60分钟,短时间得出的误差分别扩大48或24倍,如果自己的手表本来走时精度就比较高,那建议这个测量周期还要长些,为了便于后面的计算,一定要是整小时的,用这种方式测出的手表走时误差,也是一种估算值。测量过程也需要上述那3个位置,短时间的测量还能分别测出发条满(满弦状态)和发条运行24小时后的(落弦状态)的走时精度,也就是手表的等时性能;不管是在位置改变还是发条松紧的变化下,手表的走时精度的变化都是越小越好,走时稳定性和抗干扰性才是手表的走时质量精髓,而要只是单提精度一项,过于粗略和笼统,不专业。
  提示一下:如果自己的手表本身就带计码功能,不可以用哪个码针来测量同一只手表的走时精度,一定要换另一只。码表的精度仰仗于细密的传动齿轮,摆轮高速摆动的振荡,另外还有表盘上分度细致和精确的刻度线,启动、停止、归零,加上指示精度高,这才能用于时段的测量,利用秒表测量钟表误差,那是早在200年前就开始的欧洲和北美钟表匠人的传统,尤其是高手都这样做,哪个时候有没有爱林瓦尔合金游丝呢,因此温度变化对钟表走时影响极大,所以实验环境还要兼顾温度条件。
  要想理解复杂精密的东西,都要具体或说相当于什么条件下,也就是说“打油的钱打油,打醋的钱打醋,一码说一码”,要搞清它的性能和指标到底如何,非通过实验不可,然后你就会对手表产生新的认识和体会,不会总是喋喋不休的纠结于它的走时精度和误差了。如何更换手表后盖防水胶圈?恩,一个貌似简单的问题。但凡简单问题都是没有连带和综合考虑的,而复杂的事情有;手表后盖上的防水胶圈,其材质一般是橡胶,也有叫酊氰橡胶的;另外还有尼龙类的,一般是圆形,所以也称其为“O”圈,也有矩形或异形的,横截面有圆和扁方。瑞士人做手表保养时,要统统更换防水胶圈,尤其是手表后盖上的,这是他们号称“全面保养”的内容之一,因为橡胶会老化,变硬而缺乏弹性,还有相反或变成稀软的,这都会影响到密封和防水性能。
“O”圈类型的防水胶圈最常见,只是大小和粗细的区别,更换时通常还要参照原来的规格去换,如果手头上没有完全一致的,也可以找接近的去代替,因为“O”圈有弹性,就像橡皮筋那样,能被拉长,可就是不能缩短;加入更换上去的防水胶圈粗或宽,在闭紧手表后盖,可以发现后盖和表壳框之间有胶圈外溢或露出,这不美观,微量的溢出还可以用锐利刀片切除,而明显的则胶圈根本不可用。
有些手表表壳结构是靠防水胶圈密闭和结合的,一般是揿盖的那种,如果这个胶圈被更换还不合适,就会要么容易脱开,要么就很难被压入,搞不好在压入时还容易损坏手表(玻璃或壳),比如卡地亚的“快乐钻石”款。如果你更换直径变细或被拉长的“O”圈,也有后遗症,首先是密闭性能差了,防水胶圈占用的空间或体积变小,这很难完全保证手表的防水性能;再有连带的问题,是可能出现手表后盖被过分的旋入或压入,有压迫到手表把杆或机芯衬圈之虞,表杆和机芯将会不同心,要真的是这样话,那手表的上弦和拨针都会出现不滑顺、紧皱和阻碍大的感觉,搞不好表把头还会被旋下来。异形的防水胶圈,更换比较麻烦,必须选用原厂原规格的,如果企图自己改造,那就看你的手法是否高明了,原则是必须保证密闭和防水,我看最好不要因小失大,凡使用异形的防水胶圈都是大表,这样的手表一旦进水,损失会更惨重。
日是寒冷的一天,在美国佛罗里达的卡那维拉尔角,比天气更让人心寒的是“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生的悲剧。爆炸是因一个O型封环失效所致,这个封环位于右侧固体火箭推进器的两个低层部件之间,失效的封环使炽热的气体点燃了外部燃料罐中的燃料。O型封环会在低温下失效,因为密闭橡胶圈缺陷,造成燃料泄漏,包括两名女宇航员在内的七名宇航员在这次事故中罹难。
和航天飞机一样,手表里面也没简单的事,所以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维修人员,还是应该重视手表的密封问题。瑞士人老是念念有词提到这个问题,而我们的消费者,也许自己佩戴手表10年、20年都还没有更换过一次防水胶圈,搞终身制。
新换的防水胶圈,如果是橡胶质的,需要均匀的在其表面涂抹上一层硅油或硅脂;凡是要下刀子才能打开手表后盖的,千万注意下手法,别切伤了防水胶圈。石英手表的维修有特点,那就是它的机芯相对简单,如果手表是数字显示式的,那几乎就没有什么机械零件,有点“看不见、摸不着”,很多故障是观察不到的;因此必须依赖于测量,否则你找不到毛病,测量本身其实上就是在修理。现在石英手表很多,传统的修机械手表的师傅,也应该学习它的维修知识和技能,微电子方面的基础知识要有,一般电工测量的方法也要会;我是比较愿意修理石英钟表的,小时侯就喜欢无线电,所以搞这个维修比较“轻车熟路”。
如果你有扎实的电学基础,没有专业的设备也可以琢磨出对应的测试方法来,有个古文小段子叫《为学》,内容说的是:“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文中又举实证,说一贫一富两和尚,都想去南海云游,富者曰:“子何恃而往”,贫曰:“吾一瓶一钵足矣”。结果他成功了,这说明做啥事都要有毅力,都要路线和方法对了头才行。
大约在30年前,国内首次从日本引进石英手表,也包括石英钟,在以后又有香港生产的LCD石英手表,数量都相当大,但售后维修成为难题,为了普及石英钟表的维修技术,当时做了计划从日本买来专业的检测仪器,想当初,这个计划的具体内容还是由我制定的呢,主要包括20台精工QT-99和300台西铁城的CQT-101石英校表仪,300台美国恒温电烙铁,300台精工万用表等;这些仪器设备组成的检测单元,基本上可以用来维修石英钟表了,这些仪器当时都是由国内贸易部出资,然后赠送给全国各地商业经销单位的。那时候的日本仪器,体积都有点庞大,但测量精度都很高,仪器内部的晶振都恒温槽的,使用前还需要预热;随着石英手表的发展,瑞士出的仪器用的开始普遍了,代表型号是WITSCHI 4000和WITSCHI 6000,可以测量变脉宽的和逻辑调频的手表信号,而且它把万用表的功能和仪器做在一起了,成为一个组合测量单元的工作台。和机械校表仪不同,石英校表仪更多的是要检出信号的有无,而不是手表的精度,拾取信号方式通常有电磁和电场两种,个别的还有用超声波方式的,这个是区分故障点是在电路上还是机芯轮系上重要之处,用高灵敏度高阻抗的万用表也能做到。还有通用的检测手段,比如示波器也行,我喜欢堆砌一堆各式各样的仪器,组成一个墙,挺唬人的,随时考虑该用啥设备去测量,手段当然是多多益善为好。
我现在工作环境和条件,基本还是在用老型号的仪器,一点没有感觉不好使、不够用,AQ1倒是设备先进,可真正能炉火纯青的运用自如的人不多,很多国人在使用复杂电子设备上面,不太灵光,什么时候都要先懂的理论,面对那些晦涩的英文翻译你就能搞明白是什么意思,知道如何使,而且要善于在平时工作中发挥它的作用,否则再好的仪器那也是摆设,还是穷和尚说的有道理,“吾一瓶一钵足矣”。目前最常见的劳力士手表基本上都是在用3135机芯,这个是它主打机芯,标31钻、有自动日历功能,没有日历功能的,机芯号码3130,而双日历的是3155。所有这一类3000系列的机芯,走时精度没的挑,走时长期稳定性也好,但也有不完美的地方,自动陀容易划蹭机芯夹板就是其一。(见照片4)
特别是使用时间比较长是劳力士,只要你是经常佩戴的,一旦打开手表后盖看到机芯时,夹板最外边缘上多少会有划痕,严重的看上去就跟狗啃似的,镀层丢失已经漏黄。这很不好看,影响机芯外观,更大的问题在于自动陀和机芯夹板有摩擦,还可能会用力摇晃手表时,发出擦蹭的声响,自动上弦效率因此也会降低。
这也是相当普遍的现象,绝非个例;实际上3135机芯的自动陀外沿下端,与机芯轮夹板之间间隙并不小,据我估测至少也有0.8毫米,那么既然有这么大的间隙,为什么还会蹭到轮夹板外沿上呢?
原因(1)手表受到剧烈的轴向方位的震动或冲击:3135机芯自动陀是没有装滚珠轴承的,它就是一根轴,自动陀本身质量也比较大(4.2克);为了提高手表的抗震性能,自动陀陀面是设计有减震臂的,这样就有了缓解振动的作用,同时也能保护陀轴。当这个震颤幅度过大时,自动陀最外端的底沿有可能会蹭到机芯夹板上的;仔细观察,它的陀底下外沿不是平的,有一个自外向内的倾角,所以它也只能划蹭到机芯夹板(主要是条夹板、轮夹板和摆轮护板)的最外沿上。自动陀偶尔蹭到机芯夹板上,倒也没什么,但要是碰到摆轮上,问题就严重了,特别是3135机芯,摆轮位置的主夹板开口很大,大约有70~80度,为了保护摆轮,它增加了一个弧形夹板。原因(2)手表自动陀轴被磨损: 通常是陀轴的轴端头被磨损,一旦出现磨损,问题就凸显了,陀轴不垂直,它必然导致自动陀在夹板轴眼里的径向间隙增大,陀旋转时旷了旷荡,自动陀失去正常的支撑;只要自动陀一旋转,就会划蹭机芯夹板外沿,并且还发出稀里哗啦的声响。(见照片1和2)
自动陀轴被磨损的主要原因都是没有定期做保养,陀轴缺油是在干磨,而且我发现这个陀轴实际上材质并不坚硬,虽然是钢质的,淬火也不能把硬度淬的太高,否则陀轴不抗震,容易断。顺便说下,断陀轴也是劳力士容易出的故障,也包括它的女表和中型表(2000系列机芯),这也许算是劳力士手表设计上的一个缺陷吧。
所以,佩戴劳力士手表还是要注意避免受到强烈震动,再有做定期保养是必要的,经常佩戴的怎么也要每隔5-6年就维护一次,要知道即使不怎么佩戴的手表,机芯里的表油也会变质和挥发,表油一旦干枯,润滑情况就不良好了,这对于微小精密的手表机芯来讲,那可不是件好事。
留心一下你的劳力士,如果佩戴有年头了,摇晃手表检查,若能听出细小的擦蹭声响,特别是轴向的(垂直于表盘方向)晃动更明显时,就应该考虑到表店去做保养洗油了,对于已经造成严重磨损的,要坚决维修和更换残损零件,不可将就凑合。  手表是佩戴的,因此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很重要,其中就包括防震;手表的防震性能不单纯是指磕碰,也包括加速度的过载和冲击,这种情况往往在体育运动和生产活动中会出现。 从钟表到手表的演变过程,不仅仅是体积变小了,主要还是在走时精度和抗干扰性的提高上,它都用上了摆轮,因此可以携带了;但古董的钟表或怀表就非常娇气,它们都“伤不起”,外界的振动和冲击极容易使它的擒纵机构与摆轮的配合上出问题;为此,又大约经历了200年的改进,人们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擒纵形式,现代的手表基本上都是在用杠杆式擒纵机构了。
  以锚式的杠杆式擒纵机构为代表,它只所以工作可靠在于它有二点:(1)机构有牵引,擒纵轮齿对擒纵叉的叉瓦切入有一个角度,会使擒纵叉的叉身靠紧限位钉处,而不会乱动;(2)有保险设计,即便有外力作用能让擒纵叉发生移动,擒纵叉叉头的保险钉与摆轮的下圆盘(保险盘)之间有保险措施,会阻挡擒纵叉的继续移动,并让它在牵引力矩作用下重新复位;另外一点是摆轮元盘钉与擒纵叉叉口之间也有保险,一旦超出它们之间的间隙,就会产生阻挡,总之,就是不能让擒纵叉逃离它正确的位置。(见照片3)
  但所有的这些保险也不是万无一失的,有些手表在剧烈振动冲击下,还是要出问题,最主要和常见的问题,就是发生“反摆”。所谓“反摆”也叫“背摆”,这些都是俗称,真正的意思是擒纵叉脱离了正确位置,跳到另一侧去了;原来它还和摆轮好的跟亲兄弟似的,可在外界干涉下,一瞬间它就翻脸“背叛”的摆轮,跟现在利比亚的卡扎菲处境差不多。能使摆轮远离擒纵叉的振动力最厉害(多数是沿表盘6~12字符方向的作用力),手表机芯里的上下防震器会产生径向移动,导致合理的保险间隙一下就没有了,举例:擒纵叉原本应该老老实实的呆在左端,可它在外力作用下,没有受到保险机构的约束,它却跳到右端去了,摆轮的震荡回来也就没了接应,回旋过来时,本应该打在擒纵叉叉口内侧上,来带动擒纵叉的移动,而这回却打到擒纵叉叉口外侧上,不能再进入叉口,擒纵和振动系统没了配合,这属于经典的“梗死”,手表一下子就停摆不走了。手表在做防震实验时,也是用3KG重的冲击锤敲击手表(冲击锤臂长50CM),瞬间冲击速度可达4.43m/s,这个实验是很厉害,但是生活中遇到的很多冲击可能都比它更大。
手表发生“背摆”有一个特点,无论你怎么摇晃手表,连秒针都是“纹丝不动”的,属于“死停”,这个和一般情况下手表停走有所不同,如果是傍的原因造成的停表,秒针在晃动下起码还能走两步或前后有摆动。如果是“背透”后盖的手表,那么你不停的旋转摇晃手表,看手表的摆轮,它也基本上是不动的,或只能向一个方向小幅度摆动一下的停。
最近我刚给朋友修理了一只瑞士IWC手表,突然停走,检测后就是“反摆”,据事主称是在打完高尔夫球后出现的故障,很典型的原因,很经典的故障,据说打高尔夫球击球时的爆发力也相当了得,估计俺现在这身子骨是受不了的,俺怕扭了腰。
修理手表“背摆”的故障非常容易,拆下摆夹板重新搭摆就解决了,属于立等可取马上见效的那种,修表师傅最爱干这活。但是经常性的出现“背摆”现象的手表,可就要引起注意了,那一定是擒纵机构的保险间隙出问题了,应该换个擒纵叉或检查及缩小擒纵机构各点(主要是叉头钉与保险盘之间)的保险间隙。电脑发展的太快,新东西、新科技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原来买个U盘128M的还要200多元,现在这价钱绝对能买16G的了;想当初电脑机箱里还有软驱的时候,3吋软盘还算好东西,作为存储单元,起码它还有个硬质的塑料外壳,体积也小,那时候可是真的没少买,记得最早是15元一张,可容量只有1.44MB。现在这东西都成典型电子垃圾了,而且质量也不可靠,经常读不出数据,做格式化都不管用,只能琢磨着废物利用下,看看它还有什么价值。终于有一天,我拆解了一个盘,发现里面的磁盘非常之薄,测量下厚度只有0.09毫米,而且还绝缘;以我修表行业的敏锐眼光,发现这东西居然和石英手表里的电池绝缘膜一样(连颜色都相同),通常电池绝缘膜是放在氧化银电池负极下面的,但这个膜也会损坏,那是由于电池爬碱、漏液后给腐蚀造成的,修理上经常是凑合,拿一小块透明塑料薄膜或纸来临时垫着,看上去很不正规和不好看。
现在有材料了,就用3吋软盘里的磁片膜,它又薄又硬还光亮,是绝佳的电池绝缘膜替代品。至于形状怎么剪,做的好看不好看,那就要看你自己的工具和手法了,我感觉用手术刀去刻比较容易成型。
另外一个小修表工具,也可以用它来做,那就是给手表起针时用的表盘保护膜,表盘保护膜如果作为正规的修表工具,瑞士也有卖的,但估计会价超所值,实际上那是个非常简单的东西;在起手表指针时,无论你使用何种工具,都会对表盘施加压力,表盘是个支撑点,为了保护表盘,不被起针工具损伤,就必须在表盘和工具之间垫个膜,对这个膜的要求,就是薄和光亮、结实和干净,3吋软盘里的磁片膜就非常适合。 具体制作很简单,可把膜剪成大小适当的圆形或矩形的片,中心再冲出个大约2毫米的圆孔,从边缘到圆孔之间再剪开个三角口,大概模样就是如此。表盘保护垫能有效保护表盘不被起针器损伤,没有它时也需要找2个小塑料薄膜,垫在起针器下面,有了表盘保护垫会更方便些,起码大小它也能算是个修表工具了。
本产品网址:/b2b/watchsos2/sell/itemid-.html下面介绍的是日本警车的手工折纸方法。黑白两种颜色相配,经常看日本动画片的小朋友们应该不会陌生。具体DIY方法,请参考下面的图示教程。做好后别忘记把这个警车折纸作品跟家人朋友分享哦,这可是地道的手工作品呢!下面介绍的是用五角钱纸币折纸心的手工制作方法,当然一块钱、十块钱,甚至百元大钞都可以根据同样的方法来折纸心。具体纸币折心的方法,请参考下面的详细图解教程。
1、首先将钱的长边的一个角往上折,然后再把同一边的另一个角往上面折边与边要对齐
2、把往上面这的两个角打开后再把钱的另一个长边的两个角往上折边与边对齐
3、把往上折的角再打开,然后沿着折痕把上下的两个边往里面折进去,再把左边的短边压平就是一个三角形,然后再把钱的另一短边用同样的方法折成三角形
4、折好的三角形左右两侧共有四个活角,分别把这四个叫往上面折,折好后边与边对齐
5、把折好的四个角往下折,折的时候把中间的打开,这样压平以后就是四个正方形
6、把四个正方形的两个里边分别往上面折起,折好以后使边与边对齐
7、把四个正方形上面折起的内边分别打开然后往下压平
8、沿着中心把一个角往下折,使边与边对齐,然后把中间多余的部分折到缝隙里面去
9、中间多余的部分这进里面去以后打开然后把上面的一个角沿中心往下折,这样压平以后,用钱折的心就做好了酸奶瓶子DIY家庭房车,将酸奶塑料瓶放倒,瓶盖作轮子,再在车顶放上一些迷你玩具行李箱,一辆逼真的旅行房车就DIY完成啦,可以趁周末跟家里的小朋友一起玩玩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工艺折纸天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