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被econlit收录数量是什么意思好不好

您的位置: &
国内技术经济学研究前沿——兼述中国技术经济2015年(南京)论坛
优质期刊推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被全球经济学权威文献索引EconLit收录--《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年10期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被全球经济学权威文献索引EconLit收录
【摘要】:正经过长时间的准入审核和严格的质量评估,日,我刊收到发自美国经济学会(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EconLit(Economic Literature)主管官员Liz Braunstein签发的公函,正式通知我刊已被EconLit收录,时间自2013年1月起。至此,我刊成为中国大陆入选EconLit的仅有的两本中文期刊之一。美国经济学会成立于1885年,是经济学界最重要、最权威的学术组织之一。其发行的《美国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正文快照】:
经过长时间的准人审核和严格的质量评估,日,我刊收到发自美国经济学会(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EconLit(Economic Literature)主管官员Liz Braunstein签发的公函,正式通知我刊已被EconLit收录,时间自2013年1月起。至此,我刊成为中国大陆人选EconLit的仅有的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本刊记者;;[J];理论月刊;2007年04期
定扬;;[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66年01期
张湘;;[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0年06期
肖育才;[J];世界经济;1982年06期
杨日颎;;[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3年03期
陈泽民;;[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4年06期
陈泽民;;[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5年05期
洪登永;[J];财经研究;1986年01期
周文贵;[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陈泽民;;[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陈继勇;;[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A];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4年
;[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陈继勇;;[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龚松柏;马先仙;;[A];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4年
刘国恩;;[A];2014年春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37期)[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郑泉;[N];中国信息报;2011年
赵人伟;[N];北京日报;2003年
傅苏颖;[N];证券日报;2010年
彭立;[N];人民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周德才副教授在国内A类期刊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日
近日获悉,我院周德才副教授和12级金融班学生冯婷、邓姝姝合作撰写的论文《我国灵活动态金融状况指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一文发表在国内A类期刊《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年第5期。该文从通胀控制目标出发,引进MI-TVP-SV-VAR模型,选取5个金融变量,估计其每一期的灵活动态权重,构建我国灵活动态金融状况指数,并分析它对通胀率的预测能力。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利率和房价的权重相对较大,反映出货币政策依然倚重于价格型传导渠道;FCI与通货膨胀有很高的相关性,且领先通胀1-7个月,能够很好地预测通胀。建议政府机构定期构建我国灵活动态金融状况指数并应用于通货膨胀预测。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国性、综合性学术月刊。该刊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认定的权威期刊目录中排名第4位,在CSSCI来源期刊() 经济学学科期刊中排名第5位,并且是中国大陆第2本被美国经济学会EconLit数据库收录期刊。在国内985高校、211高校以及著名的财经类高校,《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与《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金融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等刊物被列为经济学类国内权威A类期刊。
周德才副教授200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获得金融学硕士学位,目前正在攻读博士学位,自2006年毕业后,一直在本院从事金融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来,周德才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一是金融状况指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二是股市财富效应研究;三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周德才副教授在经济管理学院良好的教学科研氛围熏陶下,潜心教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他目前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研究项目1项和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1项,并主要参与国家社科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并以第一作者先后在《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统计与决策》、《价格理论与实践》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5篇,其中EI来源期刊5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4篇。打印/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张成思/免费考研网/FreeKaoyan考研网/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正文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张成思中国人民大学&& 22:01:57&&免费考研网教师档案:张成思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院长助理兼货币金融系主任电子邮件zhangcs@;.cn工作时间1999年8月接待日教育背景1999年7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经济学士学位(国际经济学方向)2006年9月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2006年10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数学本科双语实验班特色项目执行主任2006年10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导2008年4月至今:芝加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金融EMBA项目协调人学术和社会兼职FrontiersofEconomicsinChina期刊编委(Econlit收录期刊)JMCB等多个国际知名SSCI期刊匿名审稿人《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等中文权威学术期刊匿审专家国家外汇管理局、世界银行与IMF顾问专家中国农业部项目规划办项目评标金融专家中国船舶重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金融专家美国计量经济学会成员(2008-)英国皇家经济学会成员(2006-)讲授课程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货币银行学)金融时间序列分析金融计量学国际金融金融专业英语英国曼彻斯特大学:Macroeconomics;BasicEconometrics;AdvancedStatistics;香港中文大学:AppliedTimeSeriesAnalysis(Ph.D、MPhil)AppliedForecastingMethods(Undergraduate)教学成果和荣誉2011年,宝钢优秀教师奖2011年,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优秀论文奖(10年仅6篇)2011年,北京市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二等奖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特等奖(第一名)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先进工作者2010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班主任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2008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主持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金融计量学》科研方向宏观金融(货币银行、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动态机制)金融发展金融时间序列分析代表性学术成果专著:[1].2012,张成思(专著,50万字),《金融计量学&&时间序列分析视角》(新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包括台湾地区五十余所高校《金融计量学》和《时间序列分析》等课程指定用书)。[2].2009,张成思(专著,40万字),《通货膨胀动态机制与货币政策现实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2008,张成思(专著,40万字),《金融计量学&&时间序列分析视角》,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译著:[1].2011,《EconometricAnalysis》(格林《计量经济分析》第6版,100万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独立翻译)[2].2009,《GlobalInvestment》(《全球投资学》第6版,CFA指定教材,75万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独立翻译)[3].2009,《NewFrontiersofEconomics》(《经济学新前沿》,50万字,与李涛等合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2007,《MultinationalFinance》(《国际金融》)双语教材中文作者,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5].2006,《基础计量经济学》双语教材中文作者,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6].2006,《基础计量经济学-Eviews软件应用》双语教材中文作者,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科研成果英文期刊(全部为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1].Zhang,C.(2013),&MonetaryDynamicsofInflationinChina.&TheWorldEconomy,forthcoming.(SSCI)[2].Zhang,C.(2013),&Money,Housing,andInflationinChina.&JournalofPolicyModeling,Inpress.(SSCI)[3].Gang,J.,N.Ye,andZhangC.,2012,&FinancialCrisis,RiskPerceptionandtheImpliedVolatilityTransmission:ACross-RegionStudy&TheManchesterSchool,forthcoming.(SSCI,通讯作者)[4].Zhang,C.(2012),&HasChineseEconomyBecomeMoreStable?&JournaloftheAsiaPacificEconomy,Inpress.(SSCI)[5].Zhang,C.,G.An,andX.Yu(2012),&WhatDrivesChina&sHousePrices:MarriageorMoney?&China&WorldEconomy,20(4),19-36.(SSCI)[6].Zhang,C.,andY.Murasawa(2012),&MultivariateModel-basedGapsandaNewPhillipsCurveforChina.&ChinaEconomicReview,23(1),60-70.(SSCI;封面文章)[7].Zhang,C.,andY.Murasawa(2011),&OutputGapMeasurementandtheNewKeynesianPhillipsCurveforChina.&EconomicModelling,28(6),.(SSCI)[8].Zhang,C.,D.Zhang,andJ.Breece(2011),&FinancialCrisis,MonetaryPolicy,andStockMarketVolatility&,AnnalsofEconomicsandFinance,12(2),371-388.(SSCI)[9].Zhang,C.(2011),&WhyisInflationinChinaaMonetaryPhenomenon?&China&WorldEconomy,20(3),1-18.(SSCI)[10].Zhang,C.(2011),&InflationPersistence,InflationExpectations,andMonetaryPolicyinChina.&EconomicModelling,28(1),622-629.(SSCI)[11].Zhang,C.,andJ.Clovis(2010),&ChinaInflationDynamics:PersistenceandPolicyRegimes.&JournalofPolicyModeling,32(3),373-388.(SSCI)[12].Zhang,C.,andJ.Clovis(2010),&TheNewKeynesianPhillipsCurveofRationalExpectations:ASerialCorrelationExtension.&JournalofAppliedEconomics,13(1),159-179.(SSCI)[13].Zhang,C.(2010),&InflationUncertaintyandMonetaryPolicyinChina.&China&WorldEconomy,18(3),40-55.(SSCI)[14].Zhang,C.(2009),&ExcessLiquidity,Inflation,andYuanAppreciation:WhatCanChinaLearnFromtheRecentHistory?&TheWorldEconomy,32(7),998-1018.(SSCI;刊首文)[15].Zhang,C.,D.Osborn,andD.Kim(2009),&ObservedInflationForecastsandtheNewKeynesianPhillipsCurve.&OxfordBulletinofEconomicsandStatistics,71(3),375-398.(SSCI;封面文章)[16].Zhang,C.,andJ.Clovis(2009),&ModelingUSInflationDynamics:PersistenceandMonetaryPolicyRegimeShifts.&EmpiricalEconomics,36(2),455-477.(SSCI)[17].Zhang,C.,andJ.Clovis(2009),&FinancialMarketTurmoil:ImplicationsforMonetaryPolicyTransmissioninChina.&China&WorldEconomy,17(3),1-22.(SSCI;刊首文)[18].Zhang,C.,andJ.Clovis(2009),&ModelingChinaInflationPersistence.&AnnalsofEconomicsandFinance,10(1),89-110.(SSCI,封面文章)[19].Zhang,C(2009),&StructuralInstabilityofChinaInflationDynamics.&FrontiersofEconomicsinChina,4(1),30-45.(ECONLIT)[20].Zhang,C.,D.Osborn,andD.Kim(2008),&TheNewKeynesianPhillipsCurve:fromStickyInflationtoStickyPrices.&JournalofMoney,CreditandBanking,40(4),667-699.(SSCI;封面文章)[21].Zhang,C.,andH.Pang(2008),&ExcessLiquidityandInflationDynamicsinChina:.&China&WorldEconomy,16(4),1-15.(SSCI;封面文章)[22].Zhang,C.(2008),&StructuralInstabilityofUSInflationPersistence.&AppliedEconomicsLetters,15(14),.(SSCI)[23].Zhang,C(2007),&LowInflation,Pass-through,andaDiscreteInflationDynamicsforMonetaryPolicyinChina.&China&WorldEconomy,15(2),59-73.(SSCI)中文期刊:[24].张成思,2012,《全球化与中国通货膨胀动态机制模型》,《经济研究》第6期(封面文章)。[25].张成思,2012,《基于全球比较视角的中国金融发展指数研究》,《金融研究》第6期(封面文章)。[26].张成思,2012,《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回归货币主义?》,《世界经济》第8期(封面文章,刊首文)[27].张成思,2012,《人民币升值同中国通货膨胀的关系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第9期[28].张成思、胡志强,2012,《从世界主要货币国际化历程看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亚太经济》第3期。[29].张成思,2011,《通货膨胀目标错配与管理研究》,《世界经济》第10期。[30].张成思,2011,《人民币升值与中美国际平价关系新格局》,《财贸经济》第6期(封面文章)。[31].张成思,2011,《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进展与现实选择》,《金融评论》第1期(封面文章)。[32].张成思,2011,《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区制转移研究》,《国际金融研究》第10期。[33].张成思,2010,《长期均衡、价格倒逼与货币驱动》,《经济研究》第6期(封面文章)。[34].张成思、李颖,2010,《全球化与通货膨胀动态机制研究》,《世界经济》第11期(封面文章)。[35].张成思,2010,《随机波动与经济周期平稳化研究》,《财贸经济》第1期。[36].张成思,2010,《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结构性转变与启示》,《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1期。[37].张成思,2010,《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新前沿:全球新型金融危机视角下的理论述评》,《国际经济评论》第5期(封面文章)。[38].张成思,2010,《新凯恩斯菲利浦斯曲线研究述评》,《金融评论》第5期(封面文章)。[39].袁江、张成思,2009,《强制性技术变迁、不平衡增长与中国经济周期模型》,《经济研究》第12期(封面文章)。[40].张成思,2009,《中国CPI通胀率子成分动态传导机制研究》,《世界经济》第9期(封面文章,刊首文)。[41].张成思,2009,《外生冲击、货币政策与通胀持久性转变》,《管理世界》第7期。[42].张成思,2009,《基于多变量动态模型的产出缺口估算》,《统计研究》第7期。[43].张成思,2009,《人民币汇率变动与通货膨胀动态走势》,《国际金融研究》第5期。[44].张成思,2009,《中国通胀周期回顾与宏观政策启示》,《亚太经济》第2期。[45].张成思,2008,《中国通胀惯性特征与货币政策启示》,《经济研究》第2期。[46].张成思,2008,《通货膨胀动态路径转变及其启示》,《金融研究》第3期(封面文章,刊首文)。[47].张成思,2008,《理性预期与通货膨胀:美国经验》,《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3期。[48].陈雨露、张成思,2008,《全球新型金融危机与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战略调整》,《国际金融研究》第11期(封面文章,刊首文)。[49].张成思,2008,《升值与通胀:政策选择与企业对策》,《中国外汇》第6期。[50].张成思,2008,《埃德蒙&菲尔普斯演讲点评》,《黄达-蒙代尔讲座》第二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1].张成思,2007,《短期通胀率动态机制理论述评》,《管理世界》第5期。[52].张成思、刘志刚,2007,《中国通货膨胀率持久性变化研究及政策含义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3期(刊首文)。[53].张成思,2007,《国际资本流动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国家外汇管理局内参(保密资料)。专访:张成思,《从&保增长&到&稳增长&》,《21世纪经济报道》,日。张成思,《贸易开放与中国经济平稳化发展》,《21世纪经济报道》,日。张成思,《如何理解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问题》,中央电视台,日。张成思,《&输入性压力&终究是暂时的》,《中国经济导报》,日。张成思,《2011年四季度通货膨胀走势》,《中国金融家》,日。张成思,《加息或成调控常态》,《中国经济导报》,日。张成思,《CPI不足以成为衡量通胀的唯一指标》,《中国经济导报》,日。张成思,《三步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中国经济导报》,日。张成思,《CPI与GDP平减指数相差悬殊,宏观政策选择路径面临调整》,中国社会科学报《谏言》专栏,日。张成思,《我的通货膨胀问题研究之路》,中国社会科学报《当代学人》专栏,日。张成思,《政策扶持应从技术引进转向落后经济部门》,商务周刊,2010年第17期。张成思,《关于银行承兑汇票问题》,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2010年11月。国际期刊匿名评审:AnnalsofEconomicsandFinanceChinaAgriculturalEconomicReviewChinaEconomicReviewChinaandWorldEconomyEconomicModelingEmergingMarketFinanceandTradeEmpiricalEconomicsJournalofMacroeconomicsJournalofMoney,Credit,andBankingJournalofPolicyModelingSouthAfricanJournalofEconomicsAfricanJournalofBusinessandManagementTheWorldEconomyTheManchesterSchoolUrbanStudies科研项目:2008年6月-2009年9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今后几年我国价格波动趋势及其动因研究》,项目批准号:08CJY048。2009年2月-2011年12月,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子课题负责人,项目名称《全球新型金融危机与中国外汇储备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08JZD0011。2007年12月-2010年12月,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负责人,项目名称《科学发展观与新时期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政策选择》,项目批准号:07AJY015。2006年12月-2008年12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立项课题子课题负责人,项目名称《我国银行制度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的相互关系以及作用机理研究》,项目批准号:05JJD790097。2007年3月-2008年1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自由探索项目《我国通货膨胀动态传导机制与预测研究》,项目编号,已结项。2006年12月-2008年1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科研项目《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通胀率动态机制研究》,项目编号:06XNB003,已结项(优)。学术会议发言与主题演讲:[1]日,ConferenceonChangingGlobalEconomyandChina'sMacroeconomicDevelopment,中国社会科学院(特邀嘉宾、主题演讲),北京。[2]2011年6月,中日韩三国15人专家区域货币合作高层研讨会(特邀嘉宾、主题演讲),韩国首尔。[3]日,China&sCPI:CheatingPriceInflation?北京师范大学经管学院学术研讨会,专题发言。[4]日,《中国通货膨胀问题》,中国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5]日,《中国通货膨胀动态机制变迁研究》,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学术研讨会,专题发言。[6]-25日,《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专题研讨会,(特邀嘉宾、主题演讲),北京。[7]-21日,《第六届中国经济发展论坛》,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专题发言,北京大学。[8]-27日,《转型中的中国通胀持久性:结构变化与政策区制》,第9届美国西部经济学家会议,日本京都。[9]日,《中国通胀惯性问题研究》,第7届中国经济学年会,深圳大学&香港大学。[10]日,ThePersistenceofChinaInflationRates,ACE2007Conference,CityUniversityofHongKong。[11]日,《中国流动性过剩、通胀持久性与治胀成本问题研究》,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学术研讨会上的专题发言。[12]日,《国际流动性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世界银行国际研讨会,北京香山(特邀嘉宾,主题演讲)。[13]2007年9月,《中国通胀惯性特征及货币政策启示》,第7届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浙江大学。[14]2007年4月,《通胀率动态机制建模研究》于2007年计量经济学理论与应用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香港科技大学(特邀专场主持人&学术演讲)。[15]2007年3月,《新时期中国通胀率动态机制与货币政策对策研究》,于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双周论坛上的发言,中国人民大学。[16]2006年11月,《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通胀率动态模型研究》,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银行监管与货币政策&专题课上的发言,北京师范大学。[17]2006年7月,《广义矩回归(GMM)与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于2006年世界计量经济学年会远东会议上的发言,清华大学。[18]2006年1月,&OntheSuccessfulEstimationoftheNewKeynesianPhillipsCurve&,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研讨会上的发言,北京大学。[19]2006年4月,《通胀率预期与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的实证分析》,于2006年英国皇家经济学会年会上的发言,英国诺丁汉大学。[20]2005年5月,参加《货币政策委员会,货币政策的执行》学术会议讨论会,曼彻斯特大学管理学院&英国皇家苏格兰银行联办,英国曼彻斯特大学。[21]2004年12月,《改革开放后中国货币政策指标变量的确定:矢量回归模型的应用》,于第四界中国经济学年会的大会发言,南开大学。学术奖励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2008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分隔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econlit数据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