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央企只有一只控股的深市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司

新闻源 财富源
部分央企披露高管年收入 企业间最大差距600万元
&&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佚名&&责任编辑:王斌
  一份上市公司高管的年薪排行榜单,让央企薪酬改革的话题再次成为热点。
  近日,有媒体从48家央企发布的年报中,梳理出了上市央企的总经理、总裁等高管的薪酬。分析后发现,高管薪酬同比下降的有18家,同比涨幅过100%的有4家,48家上市央企总经理平均薪酬由2014年的97万元上涨至2015年的107万元。此外,该榜单还显示,上市央企高管的年薪差距颇大,去年收入最高者和最低者的薪酬相差约600万元。
  自《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薪酬改革方案》)于去年1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在央企集团层面,很多中管干部与职业经理人的薪酬水平逐渐拉开。多位专家表示,央企集团的二三级公司和地方国企,将会是下一步国企薪酬制度改革的方向。
  薪酬与企业绩效挂钩
  在这份上市央企高管的年薪排行榜单中,同为上市央企的高管,去年收入最高和最低者的薪酬相差了大约600万元。
  根据各上市央企的年报,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总裁去年的薪酬高达637.3万元,位居第一;而收入最低者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铜业)总经理高贵超,去年年薪仅为6万元。
  如此悬殊的差距在以往公布的央企上市公司年报中较为罕见,与去年公布的央企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数据对比后,这种差异表现得更加明显。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刘昕表示,以往在国企高管薪酬问题上一味限薪的做法“有点极端”,可能导致一些被限薪的高管或者中层管理人员出走,这对央企本身的经营来说是比较危险的信号。
  刘昕认为,目前央企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差距愈加悬殊,说明央企薪酬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遵循了按照企业经营绩效和行业发展情况给央企高管市场化定价的规律。
  公开年报显示,历年来,中集集团总裁麦伯良的年薪收入在众多央企上市公司高管中都比较高。2015年,麦伯良的年薪高达637.3万元,2014年为574.5万元,而在2010年~2012年,麦伯良的年薪则分别为596.22万元、957万元和998万元。
  在麦伯良获得高年薪的背后,中集集团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586.86亿元。业内人士指出,在国际贸易和投资持续低迷,原油价格屡创新低,金融外汇市场波动等大环境下,取得这样的成绩着实不易。在集团年报发布会上,中集集团董秘于玉群在作业绩说明时也指出,虽然营收、利润同比有所下滑,但总体利润率并未降低。
  高管年薪最低的云南铜业,发布的年报则显示2015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6.56亿元,同比下降9.21%。比营业收入下跌更令人担心的是,2015年云南铜业实现净利润2595.43万元,同比下降64.58%,每股收益0.018元。
  刘昕表示,自《薪酬改革方案》落地实施后,央企负责人的薪酬与企业绩效紧密挂钩,央企经营业绩好坏,直接决定了其负责人的薪酬高低。
  记者注意到,在48家央企上市公司总经理年薪榜单中,去年效益欠佳的能源、银行等行业的央企上市公司高管的收入均有所下滑。
  能源总裁韩建国的年薪,已从2014年的.84万元,下降到去年的73.1万元。两大石油企业总裁的年薪也几乎被“腰斩”,中石化总裁李春光薪酬由2014年的97.29万元下降至2015年的52.5万元,降幅为46%;中石油总裁汪东进薪酬从113.7万元下降至73.4万元,降幅35.44%。
  而在长期以来收入都较高的银行业,高管年薪也随着利润率一起下降。、、、的年报显示,其高管年薪较2014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的降幅也超过50%。
  例如,中国工商银行2015年年报显示,该行董事长的总薪酬为54.68万元,行长易会满总薪酬为54.68万元。而在2014年,姜建清、易会满的总薪酬分别为113.9万元和108.9万元。
  对此,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称,同一行业内上市央企高管的薪酬下降甚至“腰斩”,背后有行业利润下滑的原因,这也是央企经营成果与高管薪酬直接挂钩的一个信号。
  “双轨制”成为趋势
  央企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变动的背后,反映的是针对央企内部组织干部和职业经理人的薪酬实行“双轨制”的趋势。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表示,从48家央企总经理收入榜单,以及国有商业银行年报显示的高管年薪中,可以看到部分改革成效。不过,被称为“限薪令”的《薪酬改革方案》针对的是组织部门任命负责人的央企,也就是央企中的中管干部,并不包括央企中的职业经理人。
  在此次公布的48家央企上市公司高管的年薪榜单中,职业经理人占多数,中管干部较少。以集团公司党组书记、东航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马须伦为例,作为中管干部,马须伦的年薪,已从前年的74.53万元,降到去年的40.14万元。
  由于并不受“限薪令”的限制,央企上市公司的职业经理人的年薪得以更加市场化,“不设上限”。公开资料显示,麦伯良早已从招商局集团辞职,作为职业经理人进入中集集团,因此,他可以获得董事会批准的市场化薪酬。
  对此,李锦分析认为,新一轮的国企薪酬改革实施后,很多央企的总裁和总经理往往采用市场化选聘的方式任用,成为职业经理人,其薪酬不设“天花板”。李锦预测,今后类似情况将会越来越多。
  在国资委下一步着力推进的“十项改革试点”中,与薪酬改革紧密相关的就包括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企业薪酬分配差异化等多项改革试点。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国也撰文指出,未来国有企业高管的理想模式主要分为两大类:体制内的是由国资委任命的企业干部,体制外的主要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属于职业经理人,其薪酬完全由市场行情决定。
  在今年2月的一场国资委媒体通气会上,国资委副主任就曾明确表示,对市场化选聘的经营管理者,综合考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实行与其职业风险相匹配的结构化薪酬,采取上限调控,聘期届满,聘任关系终止后,可根据工作需要合理使用;对职业经理人主要考核经营业绩指标完成情况,实行市场化薪酬,聘任关系终止后,一并解除劳动合同,自然回到人才市场,充分体现“市场化来,市场化去”的原则。
  刘昕表示,实行高管薪酬“双轨制”,应该给予央企高管自由选择成为中管干部还是职业经理人的权利。而对于央企内的中管干部,刘昕也建议不应“一刀切”地管理,而应该按照行业发展情况和企业经营业绩、企业垄断程度等制定限薪的标准。
  “一些市场化程度高,处于充分竞争领域的央企,也应该做到市场化的薪酬管理。”刘昕说。
  央企二三级公司和地方国企是未来改革重点
  与已经取得一定效果的央企上市公司和集团层面的薪酬改革相比,众多地方国企和央企二三级公司薪酬改革的进展则较为缓慢。
  作为研究的专家,李锦经常在各地国企中开展调研。他发现,目前薪酬改革存在一种情况:很多高层看得到的地方改了,看不到的地方没动;上面动了,下面没动。根据他的观察,一些央企的二三级公司和地方国企的薪酬制度改革较为滞后,缺乏推进改革的动力。
  对此,长期参与薪酬改革政策研究与制定工作的苏海南表示,薪酬改革在一些央企下属二三级公司和地方国企中执行比较困难,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上面改了,下面没改”,导致出现薪酬倒挂,央企子公司老总的年薪可能比总部高管的年薪还高,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大家都不想放弃既得利益”。
  苏海南表示,自《薪酬改革方案》实施以来,薪酬制度改革率先在央企开展,过去一年已经取得一定效果,预计今年将在省属国企层面全面推开。
  事实上,地方国企的薪酬改革已经有不少“先行者”。
  4月6日,四川省召开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原则同意了《关于四川省商业投资集团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总体方案》(送审稿)和《四川省省属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
  4月初,山东济南审议通过了《济南市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市属企业负责人的薪酬将由基本年薪、绩效年薪、任期激励收入三部分组成,薪酬信息将通过网络等渠道向社会公开披露。
  而在更早之前,多地出台的国企改革方案中都明确提出,将实施差异化薪酬分配办法。
  例如,湖北省提出,对组织任命的企业领导人员,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其薪酬水平;对市场上公开招聘的企业领导人员,其薪酬水平参考人才市场价位协商确定。
  福建省也明确规定,对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所属有关部门任命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严格规范薪酬结构,合理确定基本年薪、绩效年薪和任期激励收入水平。对通过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其薪酬结构和水平由董事会按照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确定。
  刘昕提醒,地方国企的薪酬改革将会全面启动,但关键问题在于能否落实。因此,他建议在地方国企和央企二三级公司的薪酬改革中,不管上市与否,不管是央企还是地方国企,国企高管的薪酬应该一律公开。
  “这应该是第一步要做的,(因为)这会形成一种监督和压力,并带来约束和制度的执行效果。”刘昕说。新闻源 财富源
黄丹华:推动央企控股公司成为优质的上市公司
&&来源:&&作者:佚名&&责任编辑:罗伯特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12日()14时30分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肖亚庆、副主任、副主任黄丹华和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就“”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上海第一财经记者:有个问题问肖主任,有媒体报道有30家上市公司在2015年的预计业绩是亏损的,央企将成为年报亏损重灾区。也有人认为有相当一批国企低效,缺乏竞争力。请问您是怎么看待国有企业的效率问题的?您是怎么评价的?
  黄丹华:谢谢亚庆主任,也谢谢记者提问。刚才说到上市公司的情况。在沪深两市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有286户,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0%,在总市值中占20%。国资委对中央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一直致力于培育推动上市公司成为有市场竞争力、而且能够给投资者以长期稳定回报的优质的上市公司。
  我们也注意到了刚才这位记者先生提到的企业亏损情况。我们做过分析,主要还是在煤炭、钢铁、有色这些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企业亏损和行业有关,同时也有自身经营的问题。国资委推动这些企业提质增效,调整布局结构,加大力度,整合优质资产,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降本增效、增强创新能力,努力推动控股上市公司成为优质上市公司。谢谢。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关于“央企上市”的新闻
动辄百万年薪的上市公司高管层素来是资本市场令人“艳羡”的群体之一,不过,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央企上市公司高管层的报酬在2015年有所回落。根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央企上市公司高管层报酬的图表显示,较上年相比,报酬金额出现降低的现象,而且,前三名高管报酬总额明显高于前三名董事报酬总额。
在12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召开的国企改革发布会上,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回答了第一财经记者的提问。在问到对于如何看待部分央企上市公司出现亏损,以及其后是否意味着央企低效缺乏竞争力的问题时,黄丹华表示,这些亏损主要还是在煤炭、钢铁、有色这些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
产业资本大举增持就在眼前昨日,《证券日报》记者从国资委获悉,111家央企发出稳定股市承诺,包括不减持所控股上市公司股票;加大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股票的增持力度;继续采取资产重组、培育注资等方式,着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将下发,央企改革将全面铺开。但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发现,近期,央企上市公司遭遇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或其一致行动人大额减持的情况屡见不鲜。去年年初至今,已有33家央企上市公司遭到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或其一致行动人共减持19.6亿股。
从上市公司年报管窥国企改革提速哪些央企上市公司有望“大象”起舞?今年4月份以来,央企上市公司“大象”起舞,一时间风头举世无双。
2013年公布年报的央企上市公司中,有259位董事长。其中,公布年薪的有167位,占比64.48%,有84位董事长的年薪显示为零。居于榜首的是新华保险董事长康典,年薪为598.09万元。五大银行董事长年薪均超百万。
多家国资委旗下上市公司获得股东增持。中国电建7月9日晚间公告,控股股东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7月9日增持公司股份148.71万股。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及对公司价值的认可,电建集团未来6个月内将视股价变化情况确定是否继续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增持公司股份。
国资委主任王勇在24日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表示,明年国资委将研究制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提出下一步改革的路线图。国资委将进一步推进有条件的企业整体上市,利用好境内外股票市场、产权市场和债券市场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更多地引入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企业改制重组。
事件:近期,中国五矿集团、招商局集团、中海油、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航工业集团等多家央企集团纷纷表态,为维护股市稳定,近期不会减持旗下上市公司股票。其中,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航工业集团明确表示,即日起六个月内不减持所控股上市公司股票。
1月7日晚间,多家央企集团在各自官网紧急表态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并宣布近期不减持旗下上市公司股票。其中,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在官网披露,集团新闻发言人侯秀峰7日接受记者采访,就支持所控股上市公司持续发展发表声明,表示“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与国有企业及其控股上市公司的发展息息相关”,航天科工集团及所属单位即日起六个月内不减持所控股七家A股上市公司(航天信息、航天晨光、航天通信、航天发展、航天科技、航天长峰、航天电器)股票。
2015年即将过去,央企上市公司因利润下滑严重,日子越发不好过。《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公司公告发现,A股244家央企及其控股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利润同比下降26%,降幅最大的是国电集团旗下的平庄能源,超过44倍;中石化控股的石化油服成为“亏损王”,前三季报亏20.6亿元;亏损的央企上市公司达到67家,占比为27%。
距离2015年结束还有最后一个月,对于今年前三季度还身处巨亏的上市央企而言,扭亏成为绕不过的课题。今年前三季度,306家上市央企及旗下子公司中,亏损的公司达到67家。
在等待了7年之后,中国再保险集团(下称“中再集团”)赴港上市终于迎来最重要的时刻。按照中再集团招股说明书的披露日期,10月26日将是其登陆香港联交所的日子。尽管目前沪港两地资本市场动荡不安,中再集团还是成功吸引到了15名总共涉及11.2亿美元的基石投资,而有意愿成为其基石投资者的机构曾达近百家。
近日,中国建筑、海油工程、大唐发电等多家上市公司集中披露审计署在审计中发现的涉及大股东或公司的相关问题,包括资产收购程序不规范、赔偿款和违约金收取不及时等。
国资委7月15日召开发布会,介绍四项改革,国资委称,在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节能环保公司等6家公司开展改革试点。此外,还要选择2到3家开展派驻纪检组试点。
  ■本报两会报道组胡潇滢  3月4日,国务院国资委原主任、全国政协委员李荣融在全国政协会议间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央企上市后,集团和上市公司合在一起,将不再有壳公司概念。现在央企的资产虽然大部分都装到了上市公司,但是仍然还有一部分在上市公司之外,进入整体上市后将这部分资产装入上市公司,但是包括中石油等在内的企业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有一定难度。
8月7日,中国通号作为全球最大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港交所成功挂牌上市。公司董事长兼执行董事周志亮表示,“中国通号此次成功实现境外上市,为公司带来了雄厚的资本实力,良好的社会声誉和规范的发展环境。
在获准恢复上市的五天后,8月5日晚间,*ST凤凰再次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于今日向深交所提交申请撤销公司股票交易退市风险警示,拟将公司股票简称“*ST凤凰”变更为“长航凤凰”。7月31日,*ST凤凰已经获得深交所的恢复上市批准,并称将于8月18日复牌。资料显示,日,因为连续两年亏损,深交所对长航凤凰股份有限公司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公司简称由“长航凤凰”变更为“*ST凤凰”。
目前尚有44家央企上市公司正处于停牌阶段。“央企兑现重组承诺,提升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将有望带领股市进入健康稳定阶段。”在这一轮多部委联合救市行动中,国资委率领央企和地方国企不减持多增持、传达持续改革的决心,稳定股市的作用明显,一连三个交易日,A股市场迅速回稳,指数接连上扬,上证指数回升到4000点。
新华网北京7月9日电(记者华晔迪、许晟)继8日全体中央企业承诺共同维护资本市场稳定以来,中石化、中航工业、招商局等一批中央企业陆续兑现承诺,择机增持控股上市公司股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8日、9日连续两天累计增持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7200万股,约占股份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0.06%。同时,中石化集团拟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持,并承诺在增持实施期间及法定期限内不减持所持有股份。
道琼斯工业指数
纳斯达克指数
标普500指数
美元/人民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央企控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