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周刊电子版红周刊2014年65期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数据加载中...
数据加载中...
浏览过该文章的人还浏览过
数据加载中...
数据加载中...
数据加载中...
证券市场红周刊:操作难度还是比较大
要么离场休息,要么用心研究强势股
主持人:猴年开市,马马虎虎,谈不上开门红,却也不算难看,勉强维持住了小型跨年度反弹。年前最后一期,泛舟给出了反弹的第一目标位,2900点,本周基本正好在此点位附近回落,我们见多了泛舟这种精准的预测,这种小级别反弹,就不过多表扬你了,咱不能搞得跟某台春晚似的,还望你猴年继续努力,为栏目再立新功吧。直接切入正题,12月底至今,指数最多跌去了30%以上,但我怎么觉得这丝毫不像单边暴跌应该有的盘面,热点板块,妖股疯股一个不少,你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泛舟:哈哈,是不是因为咱们都是会战法的人呀?其实这波下跌太狠了,周期比之前的长,幅度和6月及8月差不多。期间还让大家经历了几次熔断,玩了一把心跳。短期该洗的都洗了,不走的也不会再走了,这点从2月15日的地量中就可以看出,这量基本回到2014年10月份的水平,沪指就这单天1300亿不到的成交金额,怎么可能一举击穿之前同一点位,每日2000亿成交金额堆积的平台呢?下跌途中跌势减缓突然出现极端地量,就是一个变盘的信号,指数在这个位置往上大幅度拉升是不可能的,但反抽咱还是允许的。这是单从指数层面上进行分析。从大环境上看,你要继续IPO,指数继续天天暴跌,一把到2500点?甚至更低?此时你发给谁去?稳定是大前提,不需要大涨大跌,只需要稳定,哪怕你盘整甚至阴跌,都比大起大落好。
主持人:你意思往后就不会再去2500点甚至更低了?
泛舟:不是!指数中期趋势依然是以震荡为主,但这个震荡我说了N次了,已经进入了正常阶段,6月和8月的震荡是不正常的。正常的下跌,就是应该像现在一样,指数盘跌个股火爆,热点非常的集中。手法都是暴力式拉升,快狠为主。
主持人:是的,我发现12月底至今,暴力拉升的票实在是太多了。但这和近3000家上市公司来比,还是属于小众。
泛舟:本来能在股市中长期稳定获得收益的人都属于小众,人人可以赚钱的时间都是极少部分,指数的趋势性机会出现才有可能人人赚钱。从12月至今,能连续拉升,部分时间成为市场明星的,也就30家公司,占总体上市公司1%多点,这些为何能成为明星,上涨途中或者初期有什么共同点,才是各位投资者应该去用心研究,纠结的地方,而不是每天想指数能不能起来,指数中期趋势也就这样了,没有大机会,但是之后个股依然会如此火爆,你早点发现强势股的规律,就可以早点获得超额收益,作为大众,要么暂时别玩了,离场休息,要么就用心研究强势个股,别无他路。
主持人:下周怎么着,2900还有效?
泛舟:下周市场继续以震荡为主,2900点一线的密集成交区依然会发挥较大的阻力作用。板块上还是以虚拟现实、国资改革、稀有金属等为主。
指数举步维艰
主持人:周三收盘,你提示了要注意设置止盈,是觉得市场反弹结束了?
骄阳:这里指数和个股我们得分开来说。在指数上看,30天线的下行趋势明显,未来5天左边待扣减高点平均都在3200点上面。指数举步维艰,想要越过3200点很难,这样的话,30天线就会继续下压。目前30天线是2918点,每天差不多22个点的速度下行,这样下周一开盘就会下行到2886点。下周二就是2864点,以此类推。这样你看到,30天线压制上涨空间。所以我在周三说,已经2867点了,后面要设置好止盈点。这是技术上的思考。再从资金的思路思考,这里虽然成交量放大,但是就那么2000亿的量,够干嘛的?能走多高?而且很多资金其实明白,这里就是反弹,那么什么叫反弹,反弹就是空间有限,然后还要调整,这样的话,他们可能持续追买吗?一定不会,很可能采取的策略是择机介入,拉高后借着市场追买的跟风效应逢高减仓,如果这样的话,就要注意,也许后期放的量很多会是减仓量。
主持人:5、10天线依然还是涨势条件,这个条件存在的前提下,个股依然应该有机会吧?
骄阳:的确只要指数具有短期多头的条件,就依然有个股机会,但是你要注意,因为上述资金心态的差异。在反弹一段以后,会出现个股明显的差异性,很多个股后面会出现反弹的慢,下跌的快,所以你如不提前把这些思考出来做准备,你根本没办法等到市场突然变脸以后做决策。很多人亏钱,就是这么亏的。而且在反弹一段时间接近压力位时候,即便强势个股,脉冲波动也会很剧烈。搞不好你也会被伤到。跌势反弹记住一个很重要的思路,那就是,不要试图卖在反弹最高点,操作只抓鱼身就好。跌势反弹,很多个股最后都是提前指数下跌的。
主持人:临近两会,这之前的机会在哪里?是否又是会前反弹,开会必跌。
骄阳:这个是大家总结出来的规律,我不好说,但是以10周线下周的条件看,下周会下移到3080点,大下周是3010点,按照这个空间来看,依然有继续反弹的可能。但是由于30天线的压力比较难受,所以如果直接想要放量越过,那得真来的特别大的量去对抗,这点太难,如果不这样的话,那么最好我觉得是市场主动修正一下,向下回撤一下更好。如果3-5天后再择机向上攻击,哪怕是诱多式的假攻击呢,也会比现在直接发力更加容易。所以下周后半周到大下周前半周再看看。之后的话就不好说,因为10周线的压力降的太快了。总之市场这里操作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更多股市内幕、实战交流、个股互动请进入中金在线部落&&最火爆的投资交流移动社区,扫描左侧二维码进入体验!详情点击:
是否确认删除这篇文章?
是否确认将这个粉丝放进黑名单?
是否确认这条留言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这条信息?
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扫描应用拍下上方二维码,可以在手机博客继续浏览文本,也可以分享给你的联系人。
以下资料仅供联系使用,请放心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电话:
我要给pc260送鲜花
您将赠送(朵)鲜花给:pc260
(1鲜花 = 0.1人民币)
附言:(不超过100字)
可用金币:
&&&&&&您还需要支付0元人民币证券市场红周刊
银宝山新坏账计提激进 偿债能力甚忧
证券市场红周刊
深圳市银宝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宝山新”)自发布招股书以来,因问题众多而被媒体广为关注。近期公司重新披露了招股书,由此进入证监会预先披露名单。对于该版招股书,笔者在学习后发现,其中仍有许多财务和管理上的矛盾点存在,如这些矛盾点不能很好有效地解决,则企业上市之路并不平坦。
产销与库存数据不匹配
银宝山新主要从事大型精密注塑模具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及精密结构件成型生产和销售。据其招股书中信息显示,银宝山新2012年每套模具的平均售价为29.38万元,模具的毛利率为29.70%,由此推算可知其成本价格约为每套20.65万元。根据该公司模具的产销情况表数据,2012年模具生产量为2044套,销售量为1194套,因此该年度模具的剩余量为850套,合计库存价值为1.76亿元。另外,该公司2012年还有价值4447.99万元的模具为自用量,由此可知该年度模具的库存新增金额约为1.31亿元。然而,在该公司招股书中,2012年库存模具的总金额仅为7467.74万元,而其中还包括年初结转的库存模具6356.34万元(其2011年数据均来自银宝山新2014年发布的招股说明书),照此计算,银宝山新2012年新增的库存模具金额仅仅为1111.40万元,与其通过产销数据计算的结果相差近1.2亿元,这也太过匪夷所思了。
另外,银宝山新在招股书中介绍2012年产销情况时表示,截至2012年末,因华为和思科对其定制的模具产成品(中小型模具,合计434套)未进行验收,公司未确认收入,导致2012年模具产品产销率下降幅度较大,为58.43%。而这部分产品在2013年实现销售,从而导致2013年产销率达到106.56%。也就是说,2012年末该公司有大量产成品客户没有验收,而这部分没有验收的产成品应该会形成相当数量的存货,按照该公司20.65万元/套的平均生产成本计算,434套模具的存货价值将近9000万元。但招股书中,该公司2012年度的模具存货金额仅为7000多万元,这就显得非常不合乎逻辑了。而除此之外,其2013年和2014年的相关数据也同样存在异常。
2013年银宝山新的模具每套平均售价为31.07万元,毛利率为29.92%,可知其生产成本为21.77万元,而该年度其模具的产销量分别为1372套和1462套,生产量小于销售量90套,其价值合计约1956.65万元,另外,该公司有4866.99万元的模具是自用消耗的,这就意味着该公司2013年消耗了一部分上年度结转的库存,2013年并没有新增模具库存,而是出现了一定的减少情况,减少金额约为6826.64万元。即使按其招股书提供的数据,2013年年初库存模具金额为7467.74万元来算,其2013年年末的模具库存金额也仅仅为641.10万元。但是在其招股书中,这一数据却高达2435.56万元,这多出来的1400余万元从何而来?
2014年的数据则更显无厘头。因为2014年该公司模具的产销量分别为1657套和1706套,很明显销量高于产量,说明其库存模具金额该年度没有新增,同样是出现减少的情况。该年度模具的售价和毛利率分别为28.13万元和22.48%,可知成本价为21.81万元。而奇怪之处在于该公司模具的自己消耗情况。据招股书介绍,2014年该公司模具自己消耗的金额高达4210.47万元,加上对库存模具的销售,则库存减少金额应该超过了5000万元。但据其招股书给出的数据来看,2014年年初的库存模具金额仅为2435.56万元,即使库存模具消耗一空,也还有2500多万元的消耗不知从何而来,更何况其2014年末还有1894.01万元的库存模具,这岂不是在上演“天方夜谭”?实际上,除了模具外,公司另外两大类产品如注塑结构件和五金结构件也存在着同样类似的问题。
其实,仅从2012年的数据来看,该公司就存在虚增产销量的嫌疑,产销量的虚增,导致通过产销计算得出的新增模具库存的金额远远超过了招股书模具库存金额。从其公布的2013年和2014年数据来看,该公司除了虚增产销数据外还存在人为调节库存数据的嫌疑,以至于2013年招股书显示的模具库存数据高于通过产销核算出的数据,而2014年销售和自用消耗金额又远远高于生产和库存金额。不管如何,企业产销数据的虚增或库存数据人为调节的目的都是为了调节利润,为企业能够顺利上市粉饰出更好的业绩表现。
坏帐科目计提激进
应收账款回收风险是很多上市公司所面临的重要风险,应收账款能否及时回收对企业流动资金来说十分重要,而应收账款的坏账计提则是控制应收账款回收风险的重要手段。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较高的话,虽然可以较好地控制应收账款回收风险,但是这样做会增加企业资产的减值损失,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利润,而一旦应收账款计提比例过低,虽然能为业绩增色不少,但是也会给企业埋下巨大的风险隐患。
据招股书相关资料显示,2012年至2014年银宝山新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的合计金额分别为35106.86万元、42038.76万元和51758.56万元,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随着应收款项部分金额的快速放大,其相应的应收账款风险在日益加大。面对如此情况,企业应该积极控制应收账款风险,采取谨慎的坏账计提手法,提高坏账计提比例才正常。然而,实际上公司对于一年期以内的应收账款,银宝山新却仅以3%的比例进行计提,而同行业上市公司通常却都是采用5%计提比例,如豪迈科技和巨轮股份的计提比例均为5%,很明显银宝山新的计提比例偏低。要知道,报告期内该公司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金额分别高达27085.56万元、32277.57万元和37893.37万元之巨,每年少计提2%的坏账准备,报告期内则分别可贡献利润分别高达541.71万元、645.55万元和757.87万元,占当年净利润的7.8%、7.5%和13.22%。
这些本该计提的坏账却没有被计提,而是转化成为企业利润,成为其粉饰业绩的利器,而其一旦成功上市,这些潜藏的巨大风险将很大程度上由投资者来承担,这显然有失公平。
偿债能力堪忧
报告期内银宝山新营业收入分别为10.45亿元、14.45亿元和18.87亿元,其中2013年同比增长38.34%,而2014年同比增长也达到了30.55%,可谓增长迅猛,然而在其迅猛增长的营业收入背后,却是越来越弱的偿债能力和飞速下降的净利润。
由招股书数据来看,银宝山新的资产负债率在逐年增长,由2012年末的51.06%增加到了2014年年末的63.15%,而2014年同行业资产负债率平均值仅仅为22.07%,不论是从其纵向对比的快速增长,还是从其横向对比的明显偏高,都反映出银宝山新的长期偿债能力已力不从心。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是反应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报告期内,银宝山新这两组数字也在不断降低,从2012年的1.33和0.81下降到了2014年度的1.09和0.59,下降得非常厉害,足见其短期偿债能力也在不断减弱。更令人担忧的是其流动比例和速动比例与同行业相比差距非常大,其中2014年同行业流动比例和速动比率的平均值分别为3.79和3.02,而银宝山新的这一数值还不足行业平均值的1/3,可见该公司偿债能力之弱已到令人堪忧的程度。
招告期内费用上涨成谜
如果说和融资相对容易的上市公司相比,银宝山新偿债能力偏弱尚可理解的话,那企业管理出现问题则说明其问题之严重了。
银宝山新近年来营业收入每年都有30%以上的增长率,看似增长迅猛,然而该公司2014年的净利润竟然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由2013年的8607.17万元下降到了2014年的5733.45万元,下降幅度高达33.39%,令人大跌眼镜。
当营业收入大幅增加公司净利润却大幅下降,除与该公司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部分产品售价下降有很大关系外,报告期内公司费用的急速膨胀,是其利润下降的另一重要原因。我们知道,随着企业营业收入增加,销售费用也会有所增加,然而如果销售费用增长速度远远超过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那就很不正常了。对比银宝山营业收入于销售费用的相关数据
我们发现,该公司2014年的营业收入增长比2013年减少了近8个百分点,然而其销售费用却比2013年多出了11个百分点,这显得十分异常。就其销售费用的大幅增长,该公司解释为运费、售后服务费的大幅增加以及工人工资的上涨,然而如此大幅度的增长则说明其经营管理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而更为异常的是其财务费用,2014年比2013年增长了31.8%。其中2014年的利息支出为2288.58万元,2013年却仅为1766.92万元。该公司在解释财务费用增加的原因时表示,本期取得的银行贷款较上年同比增加,相应的利息支出也在增加。而实际上该公司2014年的银行借款不但没有增加,相较2013年还有所减少。2013年其短期借款约为2.69亿元,长期借款为600万元,2014年短期借款则约为2.67亿元,长期借款为0,显然其2014年短期借款减少了近200万元,而长期借款则直接减少了600万元之多。另据笔者了解,2014年的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与2013年相比并未上涨。那么其财务费用的增长又是如何得出的呢?
本文选自证券市场红周刊2015年第44期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证券市场红周刊-2015年第58期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证券市场周刊官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