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上班时间飞默罕默德的航班时间

[网友前线]谁敢在麦加公共场合撕默罕默德的画像
  楼主傻了吧,没知识连洗地都费劲。  伊斯兰教没有崇拜偶像的传统,在麦加撕穆罕默德的画像恐怕很难,带不进去啊。楼主要是能高举他的画像走进麦加才算了不得。
  JY,轮子,敢。  
  如果你能找到穆罕默德的像,你在麦加当众撕了绝对会被奉为卫教勇士  我记得旧约里面有一段就是说某圣人毁掉偶像惩罚崇拜偶像份子的 伊斯兰教和旧约本属同源
  去麦加撕古兰经试试!  
  奥萨玛·宾·穆罕默德·宾·阿瓦德·宾·拉登(阿拉伯语:????? ?? ???? ?? ??? ?? ?????),简称为奥萨玛、宾·拉登、拉登(????? ?? ?????),1957年|3月10日-日,中国大陆译作乌萨马·本·拉登,港澳译作乌萨玛·宾·拉登,是基地组织的首领,该组织被很多人认为是全球性的恐怖组织。  现在奥萨玛被指为美国2001年酿成2986人死亡的九一一袭击事件的幕后总策划人,并被放在美国联邦调查局通缉名单的首位。他否认了这项指控,但2002年在阿富汗找到的一盘录像带显示他在讲话中谈到攻击这个词,该录像带强烈暗示他至少是「9·11」袭击的主要策划者之一。  奥萨玛被广泛的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通缉犯」。日,美国众议院一致通过一项法案,将提供线索导致拉登被捕的赏金从2500万美元增加到5000万美元。虽然普遍认为他藏身于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境一带,但实际上外界没有人知道拉登身在何处。  「宾·拉登」的意思是拉登之子,这个简称是不准确的。其阿拉伯语全名意为:拉登之子阿瓦德之子穆罕默德之子奥萨玛。即奥萨玛才是他自己的名字,而拉登则是他曾祖父的名字。「奥萨玛」的本意指「狮子」。然而大部份华人和不少传媒都称呼之为拉登。  因为英语没有通用的阿拉伯语转写系统,奥萨玛有很多不同的英语译名。英语里有几个常见翻译,通常被媒体使用的是Osama bin Laden,通常被情报业使用的是Usama bin Laden或Usama bin Ladin,情报业简写UBL。  字源学来说,「宾·拉登」是奥萨玛的父名,父名只是他全名的一部分。他的全名「奥萨玛·本·穆罕默德·本·阿瓦德·宾·拉登」是他祖传四代名字的组合。阿拉伯语通常不把父名作为姓氏使用,他应该被称为「奥萨玛」或「奥萨玛·宾·拉登」,而不应该被称为「宾·拉登」。虽然阿拉伯风俗不把「宾·拉登」作为姓氏,宾·拉登家族为了方便常用此名称为公司名称或自己的姓氏。  生平  奥萨玛生于沙乌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一个建筑业富商的家庭。他的父亲有52个孩子,他排行17。大学时期,学习管理和土木工程。他于父亲去世后继承家中公司。当时估计他的财产达到3亿美元,但是现在一般认为只有2500万。  奥萨玛是个虔诚的穆斯林。因身怀巨资,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后,他开始接受美国的训练,支援阿富汗游击队。直至1989年苏联撤离阿富汗。  1990年波斯湾战争期间,奥萨玛非常不满美国军队部署于沙乌地阿拉伯。在奥萨玛的看法中,美军非穆斯林,进入沙乌地阿拉伯这样的神圣地点是对伊斯兰教的侮辱。他公开演讲,批评政府的亲美政策,要求所有外国人离开他的国境。  一般认为这时候是拉登开始记恨美国。由于沙乌地王室和美国互相支持,在奥萨玛的眼中,王室腐败爱财,而且失去了虔诚信仰;美国则是无理的异教徒。到1991年,因反政府活动太多,被迫逃亡到苏丹重建他的组织。  奥萨玛是当代国际恐怖组织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很多人都认为他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恐怖分子,成为恐怖主义的精神领袖。  加州克莱门特神学院的教授戴维·格里芬在其新书《奥萨玛·宾·拉登:是死是活》里提出,宾·拉登早在日就因为肾衰竭在巴基斯坦瓦齐里斯坦附近的托拉博拉山区死亡,尸体在24小时内被掩埋,埋葬处没有立碑。  日,一名美国高级反恐官员说,本拉登是在巴基斯坦的地面行动中被打死。
  加州克莱门特神学院的教授戴维·格里芬在其新书《奥萨玛·宾·拉登:是死是活》里提出,宾·拉登早在日就因为肾衰竭在巴基斯坦瓦齐里斯坦附近的托拉博拉山区死亡,尸体在24小时内被掩埋,埋葬处没有立碑。  日,一名美国高级反恐官员说,本拉登是在巴基斯坦的地面行动中被打死。  恐怖活动  奥萨玛在1988年左右成立了基地组织,与其他恐怖组织合作,开始在中东之外招收成员,分布于东南亚、非洲、欧洲和美国。1995年,奥萨玛承认在沙乌地阿拉伯本土的利雅得和达兰执行恐怖活动,被剥夺沙乌地公民权 。  日,宾·拉登在网路上公布的一段录音中称被美军炸死的阿布·穆萨布·扎卡维为圣战雄狮,并表示基地组织将继续在伊拉克的圣战  2007年9月,宾·拉登继2004年后首次在一卷录影带《告美国人民书》中发表讲话,号召追随者以加剧杀戮和战斗的方式结束伊拉克战争,但没有发出具体的恐怖袭击威胁。  拥有最e化的洞穴指挥所  宾拉登当然是标准的恐怖分子,从他誓言对美国发动圣战的宣言当中,明白表示他们将「不分军人或是一般百姓,愈早杀死愈好如果需要,妇女与小孩也该杀」,就足以说明一切。但即便是如此,宾拉登在许多回教极端分子的眼中,他的「人民英雄」形象却更为鲜明,至少奉阿拉真主的名。  与其他曾在历史上与美国对抗的「人民英雄」相比较,宾拉登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并不是位国家领袖。但是,躲藏在阿富汗山区洞穴中,行踪飘忽的宾拉登,却有著足以穿越全球各地的恐怖活动网络,让许多国家领袖的心脏脉搏,都被他所牵动。  到底为什麽这位总是穿著长衫、留著长鬚、住在洞穴裡、经常吃著含砂的粗麵包、一餐饭4个煎蛋分著与12个人一起吃的宾拉登,会有那麽的恐怖?而在国际间,又会有著那麽大的影响力呢?不妨,先到他的洞穴裡去看一看。  在宾拉登的洞穴当中,就可以发现,他可能是到目前为止,最e化、也最数位行动的恐怖分子。闪烁的电脑萤幕嵌在洞穴的石壁上,传真机接收与发送时所具有的特殊响声,在洞穴裡不时萦绕,而透过卫星电话与e-mail 电子邮件,他就在这裡指挥著他的「圣战」。  宾拉登在此地的同志并不多,根据西方的情报显示,在阿富汗山区的宾拉登同伙,其实祇是一支大约3000人左右的武装游击队。其中,有一些是与宾拉登当年一起对抗苏联入侵阿富汗的老战友;一些是年轻的圣战成员以及世界其他各地来此受军事训练的回教好战分子;另外,还有一些小孩就在这裡学著如何在身上绑炸药,当人肉炸弹。  能够让宾拉登在阿富汗的穷困山区中仍能坐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有钱。一般相信,宾拉登至少拥有3亿美元的资产,分散在全球各地的不同银行户头当中。这笔钱,不但足以应付他本人所进行的活动,让他有著包括地对空飞弹在内的庞大武装,同时,也还能对他在全世界各地进行「圣战」的弟兄们,提供资金援助。
  要回教文明在全球兴盛起来  宾拉登的钱财其实是来自他的父亲。在1957 年或1958年(按回教曆算法会有不同)出生的宾拉登,是沙乌地阿拉伯建筑业大亨穆罕默德?阿渥?宾拉登52个孩子(有一说是53个)中的第17个,宾拉登的母亲虽然是这位富商的第10位,也是最不被喜欢的一位妻子,但是宾拉登却还是在课馀时,学习经营他的家族企业。到目前为止,宾拉登家族的建筑事业,据估计仍价值将近 50亿美元。  不过,钜大的财富如果没有狂热的宗教意识型态在背后驱使,还是无法让一个小小游击队头目的宾拉登,在国际恐怖分子的名单上,特别醒目。  对宾拉登而言,他所要维护的就是回教文明。1999年中,宾拉登接受媒体访问时就曾表示,他所希望与要求的,就是任何生物生存的权利,他认为神给了所有生物一种拒绝被侵犯的本能,「例如,假设一个有武装的军人走到了鸡舍要去攻击一隻鸡,即使牠祇是一隻鸡,牠还是会还击。」  所以,宾拉登认为他们所要求的,是一种给予所有生物的权利,这其中当然包括人类,特别是包括受欺压的回教穆斯林子民。也因此,一方面,他便认为美国人与以以色列为主的犹太人势力,进入伊斯兰地区,就不祇是军事上的入侵,还包括要直接消灭回教文明,所以他要联合穆斯林子民来抵抗;而在另一方面,由于他认为回教尊重平等的教义是那麽的好,在冷战结束,国际意识型态对决上已经证明共产主义不可行之后,他更希望能让回教文明在全世界兴盛起来,以对抗犹太与基督教文明。  事实上,宾拉登的这些想法,在回教极端分子当中并不陌生,不过,想要瞭解宾拉登为何能够站到这个以「圣战」为名的国际恐怖活动领导地位,就还必须要更为贴近地去看这个人。  勇于为圣战壮烈牺牲  宾拉登虽然神祕,不过,接触过他的人,却经常将他的个性形容为是「诚实,害羞,而且有点隐士性格」。  阿不都巴里?亚旺(Abd- al-Bari'Atwan) 是英国伦敦一份阿拉伯文报纸的总编辑,他对宾拉登有这样的形容:「我发现他在本质上是非常的诚实。他相信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他不说谎,也不夸张。他甚至也不打算隐藏些什麽……而他的声音平静,态度也很好,我花了一整天跟他在一起,而我也真正地感受到他的诚实。他是一个在寻求来世,而且也相信他这一世已经活得够久了的人。虽然没有表现出来,但你会感受到,他的内心因为他与苏联共产党人作战时,没有成为烈士而显得悲哀,你会感觉到他好像在说:为什麽我还活著?」  研究恐怖分子心理的学者专家,在面对宾拉登的档案时,也绝对无法忽略他在苏联入侵阿富汗时,起兵抵抗的那一段。宾拉登在1993年首度接受西方媒体──英国的《独立报》访问时就曾说,他在阿富汗一开始遭到入侵时极为愤怒,几天内就赶到了那裡,而在几个月内,他又送了许多阿拉伯地区的战士们前往阿富汗,并且提供他们武器和装备,这也是宾拉登后来进行国际恐怖行动的部队雏型。  对于这段战事,宾拉登说:「我并不怕死,做为穆斯林人,我们相信当我们死的时候就会上天堂,而在战争之前,神就会给予我们平静。」然而,宾拉登却看到他的许多穆斯林弟兄战死,而他自己却仍然活著。
  他是回教好战分子的榜样  当时,由于战略目标上是一致对抗苏联,宾拉登还曾被美国视为自由斗士,甚至有人极为怀疑宾拉登在当时曾接受美国中情局(CIA)的援助。不过,在阿富汗战争结束后,美国又派遣军队进入沙乌地阿拉伯,对宾拉登而言,这同样是外来势力入侵回教文明,所以就再与美国对抗至今。  对于一些追随者来说,他们除了尊敬宾拉登为了维护回教文明而敢于与西方作战之外,宾拉登的父亲以往如何为了服务宗教,而不计自身利益修建朝拜寺院,或是宾拉登本人在苏丹为百姓铺公路的种种故事,也更加美化了他在追随者当中的「人民英雄」形象。美国中情局前反恐怖主义负责人坎尼斯特罗(Vince Cannistraro)就曾说,「他(宾拉登)是今天全球许多回教好战分子的榜样,他的故事是那麽样地令他们想要效法」。  在1999年,美国中情局官员曾经指出,如果要计算每一个恐怖攻击事件的伤亡人数,宾拉登和他的追随者平均是每一次攻击伤亡125人,而列名第二的回教哈玛斯组织,每次攻击才伤亡6个人。  这个数字,在两年前已足以证明宾拉登的「恐怖指数」有多麽地高,然而,在此次连环劫机惊爆事件发生,美国总统布希也已经亲自点名,将恐怖数字推向新高的,还是宾拉登。  美国已经宣布了处于战争状态,虽然作战对象指的是恐怖主义,不过,宾拉登将会是美国的头号战犯。这场大国对小游击队的「不对称战争」一开打,谁能战胜犹未可知,然而,更令人感慨的是,不管是「人民英雄」还是「恐怖分子」,当仇恨在心中发了芽,输赢的结果似乎也很难终结连绵的战乱。  奥萨玛.宾拉登对美国的仇恨一部分来自不愿看到美国介入阿拉伯半岛、  讨厌美国支持以色列用残酷手段对巴勒斯坦人,  然而还有另一部分,来自于他自己家族因为富裕,  因为与西方作生意而蜕变转化的不能接受。  「九一一」事件发生之后,在华盛顿颇为有名的卡莱尔集团(Carlyle Group)悄悄进行了一次快速的资金重组。这个集团有名的原因之一,就在集团的管理阶层名单上充满了政坛的大人物。包括美国前任总统老布希、前任国务卿贝克、英国前首相梅杰,都跟这个集团关系密切。这个集团为什麽需要维持如此高层的政治关系呢?理由并不意外,因为国防军火工业生意,是卡莱尔集团的主要业务。  为什麽会有资金重组?集团的一个重要股东卖掉了手中所有的持股,抽走了两百五十万美元左右的资金,这个股东就是宾拉登家族。  这真的太尴尬了。美国总统信誓旦旦对奥萨玛.宾拉登宣战,然而他爸爸,另外一位发动过战争的总统,竟然透过企业关系,和奥萨玛.宾拉登的家人一起做生意。显然政治上的动机,为了避免陷老布希于不义,惹来閒言閒语,是这次撤资事件背后的主因。  这件事告诉了我们,其实宾拉登家族,非但不是美国的敌人,他们和美国和西方的互动联繫,亲密得很。  宾拉登家族几乎是阿拉伯人中,西化美化程度最高的一群人。举个例子说吧,依照阿拉伯人命名的规则,奥萨玛.宾拉登名字的意思,应该是「拉登的儿子奥萨玛」,阿拉伯人并没有西方或中国习俗裡的「姓」,为了分辨这个奥萨玛和别的奥萨玛有什麽不同,就把爸爸的名字列在后面。奥萨玛.宾拉登的爸爸,依命名原则裡假定的,应该叫拉登,然而他却叫作穆罕默德。他的全名是Muhammad bin Oud bin Laden,意思是拉登的儿子Oud的儿子穆罕默德。所以拉登真正的身分,是穆罕默德的祖父,奥萨玛的曾祖父。  由穆罕默德开始富强发展的这个家族,他们因为和西方世界做生意方便起见,採用了西方的惯例,把穆罕默德名字最后的一部分,乾脆转成姓来用了。  所以现在奥萨玛的家人们,早已经不管哪一代,都冠宾拉登在名字后面了。有调整得更彻底的,就把bin Laden改写成BinLadin,看起来十足就是西方姓氏的模样。  宾拉登这个家族甚具传奇性。穆罕默德原本是去到沙乌地阿拉伯讨生活的叶门劳工,他不只出身低贱而且是个文盲。不过穆罕默德具有工程上的独特天分,获得了沙乌地王室的赏识,又刚好赶上沙乌地因石油而快速致富的过程,于是不只是咸鱼翻身,而且近乎一步登天。  一九六四年沙乌地新王就任,穆罕默德就取得了全国道路工程的承包权。在六○年代,这本来不算什麽了不起的大特权,因为在沙漠裡沙乌地全国其实没几条路,用得到道路、在路上跑的汽车,加加也没几辆。  可是六○年代以降,沙乌地阿拉伯藉助石油财富快速现代化。于是穆罕默德的角色愈来愈重要。一九七三年,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工程承包权落在宾拉登家族身上,那就是圣地麦加和麦地那的重建工程。  这项工程有多庞大呢?从一九七三年到今天,二十八年间工程一直在进行,前前后后累计的工程款超过了一百七十亿美金。更惊人更恐怖的是,谁都不知道工程什麽时候才会结束,也没人知道要再投入多少经费。  在这过程中,光是圣地重建上,宾拉登家族到底赚了多少钱,坦白说大概没有人算得出来。这种天文数字的利润,解释了为什麽作为宾拉登家族中的一员,奥萨玛能够拥有这麽可观的资源来挹注、协助恐怖活动。  宾拉登家族不只有钱,而且繁衍庞大。在短短三十年间,穆罕默德.宾拉登的家族成员迅速增加到六百多人。穆罕默德自己就有过十一位妻子,他遵守阿拉伯习俗的方式,是维持任何一段时间内,他的正式妻子人数不超过四个。  奥萨玛.宾拉登是其中一位妻子生下的独子。从他是独子这件事实,就可以猜得出来他妈妈的受宠程度。妈妈在家庭裡的地位不高,当然对奥萨玛的成长过程有所影响。在其他同父异母兄弟面前,他必须表现得更积极或更独特,才能得到尊敬与注意。  这样的经验部分说明了奥萨玛在家族企业内发展时惹起的困扰。家族成员批评他野心太大,想要隻手控制家族事业的决策,终于遭到其他兄弟的联手抵制。  他的成长经验与心理结构,也部分解释了为什麽后来他会选择成为一位激进的伊斯兰基本教义派,而且是个强烈反美的大阿拉伯主义者。一九九八年时,奥萨玛领导的凯达基地组织,甚至发出了一份宗教谕令,要求:「杀死美国人及其盟友,不论是平民或军人都格杀勿论。这是每个伊斯兰教徒的责任,不管身处任何国家,只要有可能,就必须奉行谕令。」  他发的这份谕令,要求杀害的「美国人及其盟友」中,就包括了许多宾拉登家族成员。因为在富强繁荣壮大的过程中,宾拉登家族同时也高度西化、甚至高度美国化。宾拉登家族在欧美有非常多像卡莱尔集团那样的投资伙伴。  奥萨玛.宾拉登自己也不可能完全不受家族这种西方化、美国化发展的影响。事实上,我们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宾拉登家族这样的背景,其他阿拉伯伊斯兰教激进基本教义派,不见得设计得出、执行得了「九一一」这样的大型、先进恐怖计画。  「九一一」行动的一个关键,是飞航技术。事件刚发生时,大家都对恐怖行动中操控民航飞机准确撞上纽约世贸中心和五角大厦的技术,感到不可置信。然而我们如果明瞭奥萨玛.宾拉登家族背景的话,就会知道这种攻击方式正是奥萨玛涉案主导最清楚的印记。
  「九一一」行动的一个关键,是飞航技术。事件刚发生时,大家都对恐怖行动中操控民航飞机准确撞上纽约世贸中心和五角大厦的技术,感到不可置信。然而我们如果明瞭奥萨玛.宾拉登家族背景的话,就会知道这种攻击方式正是奥萨玛涉案主导最清楚的印记。  奥萨玛的父亲,宾拉登家族的大家长穆罕默德一九六八年英年早逝,就是死在一次私人飞机坠落意外中。穆罕默德死后,事业继承人是长子沙伦(Salem)。二十年后,一九八八年时,沙伦又在另一次意外中丧命,当时他自己驾驶一架实验性的超轻型飞机,结果在航行中飞机被複杂的电线扯住了,因为飞机太轻,这样的意外就让飞机坠落了。  宾拉登家族裡有许多人都自己开私人飞机,他们对飞行抱持著一股特殊的狂热喜好。奥萨玛的一位妹夫,甚至拥有一家瑞士籍的小型航空公司。宾拉登家族成员学习飞行最常上的训练中心,叫做「霍夫曼飞航学校」(Hoffman Aviation),这个训练中心「九一一」后声名大噪,因为FBI的调查显示,驾驶民航机自杀式地撞向世贸中心和五角大厦的两名恐怖分子,都是在这个学校习得技术的。  这就是为什麽「九一一」事件刚发生,第一时间内我写的报导,直接就说「所有矛头统统指向宾拉登」。奥萨玛.宾拉登对美国而言格外头痛,除了他曾经和美国中情局合作的那段不名誉历史之外,更重要的是奥萨玛透过家族的影响,对于西方世界的价值与运作,远比其他极端派恐怖分子来得熟悉。  我们不能低估存在于西方与阿拉伯世界间严重的文化差异与陌生程度。阿拉伯人对美国的仇恨,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不了解也不认同美国的民主与科技。在这样的前提下,很多对美国宣战的阿拉伯激进分子,根本不认识美国,更别说有能力渗透进入美国去搞这麽庞大的破坏了。  我们就以神学士政权裡的这些人为例吧。神学士的欧玛尔被奥萨玛奉为回教的最高共同领袖,然而不管是欧玛尔的出身、经历,或是他赖以统治的权力基础、资源,都不足以让他对他所反对的西方有真正的接触,更提不到破坏了。把欧玛尔放进美国,他一定马上头晕迷路,什麽事也做不出来。  奥萨玛.宾拉登却不同。他对美国的仇恨一部分来自不愿看到美国介入阿拉伯半岛、讨厌美国支持以色列以残酷手段对付巴勒斯坦人,然而还有另一部分,来自于他对自己家族因为富裕,因为与西方做生意而蜕变转化的不能接受。  奥萨玛.宾拉登的激烈态度,是以他自己的家族为对象的。他不懈的恐怖报复活动,让宾拉登家族十分尴尬。整个宾拉登家族被迫在一九九四年发表正式声明,表示与奥萨玛断绝关系。可是阿拉伯传统中对家族的重视,尤其宾拉登家族其实才拓展到第二、第三代,彼此间的血缘纽带还非常强烈紧密,因而宾拉登家族部分成员毕竟还是私下提供了奥萨玛充分的财务支援。  奥萨玛的西方知识,协助他策画异于过去伊斯兰基本教义派的攻击、破坏策略,才出现了「九一一」这样空前惊人的事件。  为什麽多说了这些关于奥萨玛与宾拉登家族的事呢?因为这部分是拉希德写的这本《神学士》最少著墨、漏掉了的一部分。这样的遗漏,是有道理的。拉希德,如封面裡页介绍的,是採访中亚新闻长达二十一年的资深记者,而且他是个巴基斯坦人。他这样的背景,使得他对沙乌地阿拉伯、在沙乌地阿拉伯掘起的宾拉登,不是那麽关心,不是那麽熟。  不过同样的背景,却保证了拉希德是报导解释神学士掘起经过的最佳人选。拉希德对中亚新闻的全面掌握,因而得以提出「新大竞逐」(New Great Game)的概念,「地势封闭的中亚蕴藏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是目前世界上最后一片尚未开採的储备能源,而这个区域衝突的核心也正是这些油源的争战。周边国家与西方石油公司,为了谁能建造那些将能源输往欧洲与亚洲市场的油管,而争吵不休。这些竞争结果形成了一个新的『大竞逐』——十九世纪为了掌握和控制中亚与阿富汗,结果在俄罗斯与英国之间产生大竞逐的再版。」  在新的大竞逐过程中,巴基斯坦深深介入,介入的方式,就是支持神学士政权。神学士的发起者与领导人中,有很多人是在巴基斯坦境内的伊斯兰神学校受教育的。神学士夺权过程中几经波折,提供他们最多人力财力支援的,也是巴基斯坦。没有巴基斯坦,根本就不会有今天的阿富汗神学士政权。  巴基斯坦人拉希德取得了打入神学士政权内部的先天优势。他对神学士的性质、领导人的个性的认识报导,到达了其他西方记者不可能到达的高度。  拉希德这本书英文本去年出版,当时阿富汗还是一个极为冷门的题材。没想到「九一一」突如其来,于是这本唯一专业正确记录神学士来龙去脉的书,随而翻身成了世界级的畅销书,光是在美国一下子就卖出了几十万本。  不过拉希德写作的认真严肃态度,书中资料之详细绵密,却反而保证了这本书虽然藉著「九一一」新闻热潮,进入许多人家裡,不过真正能耐著性子、下工夫把这本书读完的人,恐怕比例不会太高。
  上帝没画像,真主没画像,原因是俩教都源自于古犹太教,犹太教禁止拜物,伊斯兰和基督教的斗争感觉就像净土宗PK禅宗,没意思的紧
  1992年,爱尔兰著名女歌手Sinead O'Connor 西妮德-奥康诺在电视直播中将教皇的照片撕毁。她后来说,她这么做是为了对猥亵男童的事发表意见。  对事业的影响:很大。电台禁放她的歌曲,歌迷销毁她的唱片,两周后,她在向鲍勃-迪伦致敬的音乐会上出现时嘘声一片。2004年,她在《爱尔兰检查报》上刊登整版广告,请求国民不要再拿她取笑。  也不过就是唱片卖不出去而已,至少比不上MSL全球荣誉谋杀的危险
  @fengweiwei929 110楼
16:00:43  上帝没画像,真主没画像,原因是俩教都源自于古犹太教,犹太教禁止拜物,伊斯兰和基督教的斗争感觉就像净土宗PK禅宗,没意思的紧  -----------------------------  人家净土宗禅宗也就是靠辩论PK,这俩 OMG,那可是刀刀见血,还拖着全世界都下水。  不过我觉得基督教还好一点,我不信教最多也就鄙视鄙视我罢了,不至于把我家都从他们的居住区给驱逐出去,也不会冲进我家门把我家的酒都倒掉,更不会强迫不信他们的女人也要戴头巾
  @zhidonglee 1楼
07:50:20  谁敢撕毁毛像?  -----------------------------  有几个河南律师撕了,还照相留念放上网
  @中将杨立仁
@姜太公的吊钩  @fengweiwei929
@元芳你怎么看1  @crocodile915 
 @zhidonglee  给我一个土鳖师,  保证能把麦加变为养猪场。  
  楼主,你个2逼。  
  @中将杨立仁
@姜太公的吊钩  @fengweiwei929
@元芳你怎么看1  @crocodile915 
 @zhidonglee  给我一个土鳖师,  保证能把麦加变为养猪场。  
  @中将杨立仁
@姜太公的吊钩  @fengweiwei929
@元芳你怎么看1  @crocodile915 
 @zhidonglee  给我一个土鳖师,  保证能把麦加变为养猪场。  
  @中将杨立仁
@姜太公的吊钩  @fengweiwei929
@元芳你怎么看1  @crocodile915 
 @zhidonglee  给我一个土鳖师,  保证能把麦加变为养猪场。  
  @zhidonglee 1楼
07:50:20  谁敢撕毁毛像?  -----------------------------  还真有人撕过
不过也没事
  谁敢在麦加公共场合撕默罕默德的画像楼主:赣黎梁   ----------------------  首先,你说的这个家伙没有相片!  其次,叫你说的这个名字的多了去了!  第三,随便找一个叫这个名字的人的照片,随便撕!!
  政治人物和宗教崇拜对象区别很大,他们之间是不同的。宗教是人们的精神信仰,不同政治派别的人,可以共有同一种精神信仰;而政治从来都有左中右,某派推崇的人物,可能就会是另一派所反对的人物。
  @zhidonglee 1楼
07:50:20  谁敢撕毁毛像?  -----------------------------  打你丫的狗脸!  实践证明,中国是最民主的国家,中国的JY是最无耻动物!
  @牛联社71 128楼
22:11:02  -----------------------------  话说当年在藏区,DL的画像挂左边,班禅的画像挂右边,太祖堂而皇之地挂中间,而且这都是在最虔诚的牧民家,太祖太NB
  这跟把手伸粪坑里抓屎没啥区别  
  回复第15楼(作者:@giga_fans 于
10:10)  或者在梵蒂冈撕耶稣画像  反正我不敢  ------------------  顺便提醒你……  ==========  可以对着耶稣塑像撒尿。  
  可能有敢的吧,那些不想活了的人啊
  你会享受到英雄般的待遇,这不是谣传,这是因为楼主不了解伊斯兰,伊斯兰严禁偶像崇拜,除安拉外绝无应受崇拜的,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都是安拉的仆人,大家都是以兄弟相称,1801年瓦哈比派攻占伊拉克卡尔巴拉,拆毁侯赛因陵墓。年相继攻克麦加和麦地那,捣毁先知穆罕默德陵墓,穆斯林朝觐期间都要瞻仰圣墓。瞻仰圣墓与穆斯林平日走坟一样,瞻仰者从先知寺东南门进入,距陵墓三米处停下,站着道色兰(问安)、作都阿(祷告),然后从墓后西行,绕到墓前,面向墓冢念诵《古兰经》文,或念赞圣词。最后依次停站在艾布·伯克尔、欧麦尔·哈塔卜墓前诵经、作都阿。仪式结束后,原路退出。穆斯林严禁对圣墓焚香、叩头、礼拜,亦不许触摸、亲吻,并禁止拍照、录像。  
  穆罕默德的陵墓都可以捣毁  
  @牛联社71
22:11:02  -----------------------------  @姜太公的吊钩 137楼
12:11:12  话说当年在藏区,DL的画像挂左边,班禅的画像挂右边,太祖堂而皇之地挂中间,而且这都是在最虔诚的牧民家,太祖太NB  -----------------------------  有信仰,可以转信仰  没信仰,就真没信仰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说你无知,你肯定会不高兴,穆罕默德没有画像,好吗?如此帖子,意在诋毁伊斯兰还是?  
  谁敢在德国撕希特勒画像?
  @牛联社71
22:11:02  -----------------------------  @姜太公的吊钩
12:11:12  话说当年在藏区,DL的画像挂左边,班禅的画像挂右边,太祖堂而皇之地挂中间,而且这都是在最虔诚的牧民家,太祖太NB  -----------------------------  @牛联社71 143楼
13:47:25  有信仰,可以转信仰  没信仰,就真没信仰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可悲的事实,就是因为信仰没有后续上,所以才造成了分裂势力的崛起
  @赣黎梁
06:41:00  或者在梵蒂冈撕耶稣画像   反正我不敢  —————————————————  草你妈你个狗日的井底蛙加白痴.看你这标题就知道你是个文盲白痴  
  谁敢在狗窝里打小狗?!反正我不敢  
  @姜太公的吊钩
16:13:00  @fengweiwei929 110楼
16:00:43   上帝没画像,真主没画像,原因是俩教都源自于古犹太教,犹太教禁止拜物,伊斯兰和基督教的斗争感觉就像净土宗PK禅宗,没意思的紧   -----------------------------   人家净土宗禅宗也就是靠辩论PK,这俩 OMG,那可是刀刀见血,还拖着全世界都下水。   不过我觉得基督教还好一点,我不信教最多也就鄙视鄙视我罢了,不至于把我家都从他们的居住区给驱逐出去,也不会冲进我家门把我家的酒都倒掉,更不会强迫不信他们的女人也要戴头巾  —————————————————  你就一傻B你说的这些事在你身上发生了吗  
  @临江夜听雨
17:38:00  @中将杨立仁 @姜太公的吊钩   @fengweiwei929 @元芳你怎么看1   @crocodile915   @zhidonglee   给我一个土鳖师,   保证能把麦加变为养猪场。   —————————————————  吹你妈了个逼先到大日本来试看倭狗们怎么收拾你噢忘了你和它们是同类  
  @姜太公的吊钩
16:13:00  @fengweiwei929
16:00:43  上帝没画像,真主没画像,原因是俩教都源自于古犹太教,犹太教禁止拜物,伊斯兰和基督教的斗争感觉就像净土宗PK禅宗,没意思的紧  -----------------------------  @拥抱着你楼
14:17:34  人家净土宗禅宗也就是靠辩论PK,这俩 OMG,那可是刀刀见血,还拖着全世界都下水。  不过我觉得基督教还好一点,我不信教最多也就鄙视鄙视我罢了,不至于把我家都从他们的居住区给驱逐出去,也不会冲进我家门把我家的酒都倒掉,更不会强迫不信他们的女人也要戴头巾  —————————————————  你就一傻B你说的这些事在你身上发生了吗  -----------------------------  你那么激动干嘛,天涯里有照片自己去看啊,没发生在我身上就否认???我认识的新疆人都因为这几年发生的事情跑回内地了,还要给某些人洗地???
  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一样,也禁止偶像崇拜。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都属于闪族,更注重耳听而不是眼看,这也许与不崇拜偶像有些关系。  
  瓦哈比把穆圣的坟都刨了,你说呢
  作者:lsmusic
时间: 11:32:06   如果你能找到穆罕默德的像,你在麦加当众撕了绝对会被奉为卫教勇士  我记得旧约里面有一段就是说某圣人毁掉偶像惩罚崇拜偶像份子的 伊斯兰教和旧约本属同源   ——————————————————————————————————  杰考伯(或者雅各布)。
  回复第15楼(作者:
@giga_fans
10:10)  或者在梵蒂冈撕耶稣画像  反正我不敢  ------------------  @摸鱼抓蛙 139楼
12:27:00  顺便提醒你……  ==========  可以对着耶稣塑像撒尿。  -----------------------------  耶稣当年就搞反偶像崇拜,结果天主教徒把他弄成了偶像。
  你去西藏烧达赖的像  去南疆烧热比娅的像  看看有没有效果
  一点常识都没有,也敢乱喷。
  @赣黎梁   沙龙一把火,也没见怎么样
  作者:醉江右 来自:手机版 时间: 10:36:57  还真没见过默罕默德的画像,不过,你可以在麦加最大的清真寺门口挂个猪头试试,效果一样。  =======================  绝了
  @zhidonglee 1楼
07:50:20  谁敢撕毁毛像?  -----------------------------  谁敢在某著名广场撕毁毛像?
  没有画像  
  @zhidonglee
07:50:20  谁敢撕毁毛像?  -----------------------------  哈哈哈
  你丫上天安门撕个领导人大幅画像试试
  @giga_fans
60楼  强盗思想。  -----------------------------  @鬼雄-25 17:11:31  没错,以暴制暴,玩暴力的绿教就没辙了。  -----------------------------  同意
  穆罕默德第三段婚姻,是爬灰来着。  他先强迫堂妹嫁给他的养子,后来因为撞见她半裸而动情,就准备强娶养子的媳妇,借真主宣布不能再收养儿子,好合法地得到儿媳妇。  故事是这样的,  哈里沙.伊本.宰德(Zayd Ibn Haritha)出身贵族家庭,却让途经的阿拉伯人掳去了,卖了给穆罕默德第一位妻子赫蒂彻,赫蒂彻把他赠予丈夫为奴。后来穆罕默德蒙召传伊斯兰,就释放宰德自由,还公开收养他为子说:“宰德是我的儿子,我继承他,他也继承我。”所以宰德称为“宰德,穆罕默德之子”。  后来穆罕默德想堂妹宰纳布嫁宰德,她不肯,嫌宰德丑;再说,虽然穆罕默德收他为养子,但在大多数阿拉伯人心目中他不过是奴隶,宰纳布实在不喜欢宰德,就对穆罕默德说:“你一定要我嫁他的话,我会的,但我宁愿嫁你,而非宰德。”穆罕默德坚持她嫁给宰德,这时候,有经文降示给穆罕默德,吩咐宰纳布与所有穆斯林听从他,经文说:  【当真主及其使者判决一件事的时候,信道的男女对于他们的事,不宜有选择。谁违抗真主及其使者,谁已陷入显著的迷误了。】  于是宰纳布嫁宰德。故事发展至此倒也算合情合理,除了宰纳布被迫婚以外;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很特别很吓人。  有一天,穆罕默德去探望养子宰德,进门才发现宰德不在,却碰见宰纳布半裸,正在更衣,穆罕默德看中了她,但不敢进去与她行淫,惟有离开,一边走一边对她说:“赞美改变人心的安拉。”宰德回来,宰纳布把这件事、还有穆罕默德的话告诉丈夫;宰德立刻去找穆罕默德说:“你想我离婚,让你娶她吗?”穆罕默德答:“她是你妻子,要敬畏安拉。”然而他不过惺惺作态,心里并不这么想,正如Al-Zamkhashri形容:“穆罕默德表里不一。”简言之,穆罕默德表面上不要宰德和宰纳布离婚,心里却很想,因为他看见宰纳布半裸,就爱上她。  古兰经说穆罕默德看见宰纳布半裸着,就看上了她,想娶她为妻。他之所以犹疑不决,是害怕人说他闲话,说他夺去媳妇儿。但穆罕默德的真主竟斥责他迟疑不决,真奇怪,安拉竟然要妇人跟丈夫离婚,触犯所有道德法,好让穆罕默德得到她。古兰经清楚说明:  【当时,你对那真主曾施以恩惠,你也曾施以恩惠的人说:“你应当挽留你的妻子,你应当敬畏真主。”你把真主所欲昭示的,隐藏在你的心中,真主是更应当为你所畏惧的,你却畏惧众人。当宰德离绝她的时候,我以她为你的妻子,以免信士们为他们的义子所离绝的妻子而感觉烦难。真主的命令,是必须奉行的。】  古兰经33:36,安拉才鼓励宰德留住妻子,下一节,古兰经33:37,穆罕默德的真主要求他跟妻子离婚,让穆罕默德娶她。那位真主为什么改变主意呢?是这位真主不过穆罕默德的傀儡,所以赐下经文好废掉之前的经文(叫宰德留住妻子)?安拉不是命令宰德娶宰纳布的吗?他的真主不能使他们一家和好吗?穆罕默德的真主怎么会随便拆散人家庭,好满足穆罕默德的欲望?这样的真主还是公平和至仁至慈吗?  一位著名穆斯林学者bint Al-Shati'回应的时候,清楚道明真相:  使者穆罕默德喜欢宰纳布的故事…他一边离开她家,一边说,赞美那改变人心的安拉,这故事是先贤传下来的,包括伊玛目Al Tabari的史书记录,还有Abu Ja'far Ibn Habib Al-Nabeh,还有我们亲爱的另一位Al Tabari,安拉的邻舍Al-Zamkhashri。先贤传说这故事,比十字军、比西方传教士出现还早。我们应该暂且搁下故事的教训,单看两位Tabari与Ibn Habib的记述。安拉使者也是人,看见宰纳布会喜欢,为什么要否认这事实呢?穆罕默德从没有说他不会犯错,没有常人的欲望。他每次看见阿伊莎而感兴奋时(阿伊莎比其他妻子更教他兴奋),会说:“安拉啊,请别怪我,你有的特质(自制力)我并没有。”  伟大的穆斯林伊玛目Al-Zamkhashri说:  【安拉的使者已把宰纳布给宰德为妻,然而他一看见她,就爱上她,说:“赞美那改变事的安拉。”】  别提宣教士与西方传道者了,只要看早期伊斯兰伊玛目的著作都清楚记载这件事。前面引述著名穆斯林史家bint Al-Shati'的话,足以厘清所有疑问。  首先,最伟大的穆斯林学者证实宰德与宰纳布的故事,真有其事。  第二,穆罕默德并非对情欲免疫。他是人,有人的爱憎,这天接受某事,明日又改变主意。但无论如何,安拉都支持他所有决定。  再者,据上述两节古兰经文,安拉竟然为穆罕默德的行为背书,一时吩咐宰德娶宰纳布,下一节又命令他们离婚,好让穆罕默德娶他的妻子。  无论如何,说回宰纳布的故事。  穆罕默德并没有按传统先等会儿才娶(伊斯兰要求人先等一段时间再娶离婚妇人,但穆罕默德不用守这传统),宰纳布自己说:  【离婚后,看哪,安拉的先知走进我家,当时我没有披上头巾,我问他:“没有监护人也没有见证人,你就这样娶我吗?”他说:“安拉是监护人,吉卜利里是证人。”为这缘故,宰纳布向穆罕默德其他妻房自夸:“你们都是由父亲配婚,我却是由上天配婚,嫁给安拉的使者。”】  穆罕默德在世时,阿拉伯人与穆斯林都批评他的行为,说他娶了自己养子的媳妇儿,是不合法的。但为了让他开脱,“吉卜利里”从他的真主捎来经文,说他从没有收养宰德,所以他娶宰纳布是合法的:  【穆罕默德不是你们中任何男人的父亲,而是真主的使者,和众先知的封印。真主是全知万物的。】  从这节经文看,穆罕默德似乎忘了不久之前他曾对穆斯林说:“宰德是我的儿子,我继承他,他继承我。”他这样做,导至伊斯兰废除了领养制度(直至今天),而他满不在乎;这一切只因为他看上了宰纳布。全世界有许多人愿意领养穆斯林孤儿,减轻他们的苦难,反而穆斯林家庭不会收养穆斯林孤儿,就是因为恐怕重蹈宰德与宰纳布故事的覆辙。  我引述一位伟大穆斯林学者的话,结束穆罕默德娶宰纳布故事的讨论,这位学者在他的著作Al-Sira Al-Halabia里说:  【如果穆罕默德看上了已婚妇人,她的丈夫必须跟她离婚,好让他娶她。】  Al Suyuti说:  【穆罕默德未经同意就走进宰纳布的房间。】
  @fengweiwei929
08:15:31  穆罕默德有画像?你这一说我才想起来,好像从没见过耶,  -----------------------------  你见过国外穆斯林的任何艺术作品么?
  我撕就,伊斯兰人民应该会赞扬我吧!
  @zhidonglee
07:50:00  谁敢撕毁毛像?  —————————————————  随便撕!说不敢的都是矫情  
大家还爱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尔兰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