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已经沦为一些人的抢钱大作战工具? 电商并没有本质上改变社会,电商越做越重,不起好作用!

电商没资格改变中国?
来源:搜狐IT
作者:康斯坦丁
  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出现了第一批的电商网站,那是个挺遥远的年代,据说工人还能分到单位的房子,但那时候的电商却只是少数前沿网络工作者的试验品;2003年,互联网泡沫在短暂的绚丽之后迅速破裂,电商行业在中国也几乎遭遇灭顶之灾;而渡过生存危机之后,中国电商迎来了发展的黄金十年,尤其是在2012年之后,中国电商呈现井喷之势,不但纯电商版图加速扩张,而且传统零售也依靠电商模式进行第二次产业升级,事实上,正是万达、苏宁等传统店铺的加入才让中国电商的井喷更具震撼性和审美性。
  2014年,阿里巴巴登陆纽交所算得上中国电商的里程碑事件,自此,中国电商进入“狂奔时代”,尤其马云的首富身份最具话题性。
  在这个疯狂的年代,笔者朋友圈里出现了大面积地商品广告,每当我抱怨朋友圈的乌烟瘴气之时,他们总会把马首富搬出来,而且信誓旦旦地说:只要坚持下去,他们一定会实现梦想的。可以说,马云就像一粒伟大的哥哥,让整个中国电商都兴奋不已,特别是那些底层的电商创业者更是找到了坚持不懈的理由,一个“发财梦”就足以帮他们渡过这个“到处是梦”的8年了。但任何事物过热发展的时候需要些冷思考,更何况,绝大多数的电商依旧没能盈利,价格战如毒品般让他们欲罢不能。而电商大佬成功的背后又岂止是千千万万的败家娘们儿,还有众多中小店铺崩溃之后的残骸,如瘟疫般屡禁不止的假货生态链,以及投资人的一声叹息。我们不仅疑惑:中国电商真是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吗?它又要以怎样的方式来改变中国呢?又或者,它根本没有资格干这些事儿!
  医食住行,中国电商改变了什么?
  现在,但凡提起电商都免不了要赞扬一番,毕竟,马云亚洲首富的身份实在太过耀眼,最流行的说法就是 “中国电商的黄金十年”,而“深刻改变城市,改变农村、改变世界”这些高大上的字眼也都频繁见诸于报端。这些稍显夸张的字眼在一个“过热”的环境中,普通人很难觉察出不妥,甚至控制不住自己的崇拜情绪,但真正地冷静地罗列下清单,中国电商改变的东西好像也有限。
  首先我们有必要明确真正要深刻地改变中国,不仅仅是让消费者买到便宜的袜子和面膜,更要针对“医食住行”等基本生活进行颠覆性改善。
  不巧的是,中国电商在这些百姓的基本生活领域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就,更可悲的是,没能找准盈利模式的他们几乎疯狂地陷入价格战泥潭,让消费者得到实惠的同时,也渐渐让自己脱离正轨,更何况,他们在颠覆传统之前,还要面对固有的利益集团,在这些大佬面前,电商就弱的可怜了。
  拿最近热炒的“处方药电商”来说,虽然政策有些松动,但依旧要面对医院的垄断优势。比如现在医药电商提出的“打车商业模式”,也即消费者上传处方照片,发送给附近的所有药房,药房则作为“司机端”抢单,这个过程看似能给消费者带来实惠,毕竟,竞争关系会导致价格下降,但这个模式的难点在于“处方照片”的获取。事实上,一般医院会要求处方回收,普通消费者很难获得真正的处方,这也就意味着那个传说中的”万亿级金矿”依旧只能停留在理论中。2015年医药电商占1%还是2%尚未可知,但应该不会超过两位数的市场份额。除非总理亲自去鼓励,而且破除万恶的“以药养医”的制度。
  如果说医药电商总理还能说上话,那么,中国的房价就不是总理能说了算的了,最起码上一个总理说了不算,而是他弟弟总经理说了算。现在,房子成为80后一生的奋斗目标,也是这代人命运中最大的悲剧因素。理论上讲,电商对房价是应该有一定的中和作用的:随着实体店铺的消失,大面积的商业用地会被释放出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供需关系;而且电商之于销售最大的好处就是信息透明化,取消分级制度、中间环节,从而降低最终价格,但显然,中国的房地产已经超越供需关系,超越经济、商业领域,活脱脱一个社会问题。在2013年双十一实现销售额350亿元的壮举之时,任志强调侃道:350亿元也就能买几块地,意指嘲讽电商想要改革房地产是痴人说梦,是的,大炮说的没错。
  相比之下,电商针对饮食的改善则相对较大。现在,吃货们能在网上买到各地的特产,也能通过微信获知附近餐馆的信息,O2O点餐服务也红极一时,加上团购网的搀和,消费者的权益正进一步扩大,笔者正常去德德轩自助烤肉要89元,但电商订票仅需39元。但中国的商业环境还是要把这个行业给灭了,前不久央视《焦点访谈》曝光了点餐app背后的黑作坊,腌H的环境与广告里的图片形成鲜明对比。有鉴于此,相关部门正模拟出台”饮食电商”规范,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求这些网上美食需要有实体店注册,同时要经过认证审核,如此一来,低成本开店创造的饮食电商之繁荣就会迅速凋零。一个好好的行业愣是让人性的贪婪掐住了脖子,真让人扼腕叹息。
  至于说出行方面,电商就只能是负能量了,消费者鲜有网上订车能便宜20%的,反倒是快递哥每天上演的生死时速给交通造成了不小的麻烦,而随着 “24小时送货到家”的流行,这个麻烦会越来越大。
  假货泛滥,中国电商的良性肿瘤
  想要颠覆医食住行的任何一个领域,中国电商都显得底气不足,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希望,但翻过利益集团的大山显然不是这一代电商人能办到的事儿。与其高喊着闹革命,倒不如踏踏实实地做好眼前的基本功。事实上,电商本身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价格战、物流瓶颈,还有假货问题。
  其实,要做好电子商务有三项基本功:第一个是诚信问题,无论是传统店铺还是电子商务,无奸不商只是最低层次的竞争;第二个是支付问题,有很多消费者常常因不够方便的支付流程而选择退单;第三个是物流问题,不能及时送货会降低冲动消费的成功率。而中国电商的黄金十年,非常好地解决了支付问题,支付宝已然成为中国消费者的一种购物情节,前不久,大家还晒了十年的账单,光这点情怀就能把客户粘性增加50倍以上,但剩下的两个问题充其量解决了50%,或许物流问题只是电商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问题,相信随着物流系统的完善有望通过正常途径解决,问题不大!
  而诚信问题就像中国电商的一个良性肿瘤,虽然是病,但远不致命,更可怕的是马上手术反倒有危险,但长时间不治疗迟早要恶化,更何况,历史也不会承认一个假货泛滥的商业模式深刻改变中国的。
  据美国跟踪假冒产品公司NetNames的估算,某大型C2C平台上仍然有20%到80%的假货。面对中国复杂的商业环境,美国严谨的数字第一次产生了迷茫,显然,这个范围有点宽。但即便是按照20%的比例计算,这个平台上的假货依然是天文数字,同时,也说明了中国电商的诚信依旧是个不小的问题。
  假货问题是个历史遗留问题,自春秋时代开始,商人们就在谷子里掺杂秕子来获取超额利润。纵观中国电商的飞速发展,有很大的原因就是用“低价”创造出的“冲动性”消费,而价格战就像泥潭一般让很多电商越陷越深,在找不到新型的商业模式时,商家就只能通过非常规的手段来维持生存,而痴迷假货就是最有效的生存之道;另一方面,之所以说假货只是中国电商的良性肿瘤,正在于中国消费者对于假货竟然有着旺盛的需求,正如马云嘲讽消费者想要花25元买一块劳力士的表并非无理取闹,事实上,对于一个喝得下三聚氰胺奶,吃得下地沟油的民族,再用点假货实在不用大惊小怪,也正是中国特有的心理状态才造成了中国电商与假货暧昧的关系。总之,打假会在短期内失血过多,但不打架长期来看就是灭顶之灾。如何平衡假货问题,是留给马云和电商大佬们一生的课题,这个课题做得不好,电商就永远没有资格改变中国。(科幻星系 康斯坦丁/文)
(责任编辑:黄瑶)
&&&&&&</div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社区热帖推荐
长相实在是太像了……[]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王健林:我不看好O2O 电商是一个工具_互联网_新浪科技_新浪网
王健林:我不看好O2O 电商是一个工具
  除了中国,在欧美电商做得好的企业,全部是实体公司。在中国和世界来讲,O2O模式目前还没有成功的案例。
王健林:我不看好O2O
  主笔_陈无诤 广州报道
  一贯低调的王健林,突然高调起来。
  年末岁初,作为万达集团董事长的他,在《南都周刊》等媒体面前,言语颇为坦诚。“万达发展到目前急剧发展的阶段,我必须出面和大家多做一些沟通。”
  日,万达集团公布了上一年业绩。在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速趋缓的情况下,该集团去年资产达到3800亿元,收入1866亿元,同比增长31%,创造了连续8年保持30%以上增速的发展奇迹。 这无疑是王健林很乐意看到的局面。
  万达商业地产仍是重要支柱―收入1456亿元,同比增长32%;新开业万达广场18座,累计开业项目85座,持有物业面积量排名全球第二;新开业16家万达酒店,累计开业54家酒店;而万达文化产业集团2013年收入255亿元,同比增长23%。
  并没有退休念头的王健林,儿子还在做PE磨炼。他在接受《南都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底,万达就会成为全球最大的不动产公司,开业的物业面积将接近2300万平方米,另外还有2000万平方米在建。在王健林看来,其商业地产模式已经成熟,实现批量生产,文化旅游产业则仍在摸索当中。
  根据万达集团最新发布的2014年目标:其今年资产将达到4500亿元,收入达到2400亿元,经营净利润150亿元。同时计划开业武汉汉秀、武汉电影科技乐园两个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新开业24个万达广场、18家五星级酒店。万达商业地产公司收入达到1830亿元,万达文化产业集团达到317.5亿元。
  在万达的棋局中,文化旅游产业是重中之重。而结合线下丰富资源的万达电商项目的启动,更是王健林更大的一步棋―这个结合线上线下资源的万达智慧广场―如何才能真正造就一个世界级的企业?
  南都周刊:万达从商业地产转到文化旅游地产,你本身是否就有文艺情结?
  王健林:我平时比较多是阅读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从小就喜欢字画,唱歌拉琴也都喜欢。可以说我骨子里有文化的基因,但个人兴趣与公司战略还是两码事。
  文化产业既然叫产业,就要研究如何盈利,这是非常复杂的过程。文化产业初期,院线的发展不错。我们开始是和签约,但国家不允许其控股,它们只好退出。后来又和上广电签了协议,后又夭折,只有逼着自己把十几个店接过来自己做。在经营之后发现居然还可以赚钱,现在每块屏幕赚钱几乎是行业的两倍。一开始是被动进入文化产业,最近几年可以说是有了文化自觉,有意识地把文化产业作为万达的支柱产业。目前是两条腿走路,两个轮子齐飞―不动产和文化产业,以后还会有另外的支柱产业出现。
  南都周刊:目前万达透明的融资平台有哪些?在具体搭建方面有什么新的举措?
  王健林:万达的商业地产和文化地产是两个不同的平台,不同的法人和公司来运营。目前万达集团还没有上市,但商业地产在香港买了一个平台,至于何时上市,一切都有可能。
  我们最大的融资平台,来自我们的不动产抵押贷款、金融物业抵押贷款。比如广州白云区的万达广场,还有旁边的写字楼。我们的模式主要就是靠销售的现金流来平衡投资,做得好的话基本可以平衡。扩张的钱主要来自金融物业抵押贷款,2013年就有18个广场,16个酒店,具备这种融资能力。抵押贷款是资本金,还可以向银行融资一部分。目前商业地产正在抓紧上市的步伐,相信很快会有明确的消息出来。
  南都周刊:万达对于并购的公司,如何进行整合?比如收购的AMC?
  王健林:我们收购的不仅仅是AMC,我们还在美国和英国也各投资了一个五星级酒店项目,国际化仅仅只是开始,国际化是非常坚定的目标。万达给自己定的目标,2020年收入至少达到6000亿人民币,其中至少20%要来自海外市场。我不主张用万达的文化去同化所并购的公司。
  我们海外策略是并购为主投资为辅,资本主义发展这么多年,重新投资是没有机会的,只有并购。比如AMC已经有100年了,一万八千名员工,已经形成自己固有的一套文化,如果一定要强用万达的文化去改造,一是非常困难二是未必成功。我是主张如果一个企业存在时期比较长、规模比较大的时候,允许其企业文化的存在。在一个企业里面,要有多样的文化,并不一定只是万达文化。万达文化是执行力比较强,速度比较快,这在国外不一定行得通。比如我们在伦敦项目的工期是4年,在国内最多两年。
  同时,我也不认为西方的管理就比我们中国公司高明多少。我们对并购的公司,每个公司的管理方法都不一样。因此,对于跨国并购的公司,我们是允许多样化,一个企业一个特色一个办法去研究。但是,所有企业的财务报表是要和我们的信息系统对接的,在监控上能够看到每天的预算支出等情况。不一定要派多少人,关键还是制度,AMC我们只派了一个联络员。
  南都周刊:万达电商目前发展迅速,万达汇也刚刚上市,万达电商是否是转型的一个方向?对于五大产业来讲,这是搭建一个怎样的平台?
  王健林:我认为电商是一个工具,是今后所有行业都要用的工具。所有行业都要电商化,根据这个目标,我们就组织员工研发了若干模式交给董事会讨论,后来就选用了目前的模式。万达做电商,并不是转型,不是从做实业转向做虚拟产业,我们坚守实业不会动摇,如果没有实业做支撑,所有虚拟行业都不可能持续发展。电商做得好的,除了中国,在欧美全部是实体公司。在中国和世界来讲,O2O模式目前还没有成功的案例。
  现在的O2O模式其实不是真正的成功案例,大部分也就是一个导购模式,并不是线上线下完全结合起来。
  万达有可谓是世界上最大的线下资源,不动产全球最大,酒店也增长很快,还有若干个文化旅游城。我们做电商,主要是为了线下服务,促使线上线下融合的一种更好的模式,就是我说的智慧广场―智慧万达城,支持实业,增加黏性。
  大会员和大数据,是我们的两个方向。2020年万达广场人流量会有50亿人次,平均一个人达到十次左右。我们现在建立会员系统,可以更好地管理。建立移动终端很简单,给一个电子会员号码即可。目前在推的六个城市还是颇受欢迎的,商家也接受。我们的数据只要过了亿就非常有价值。
值班电话:010-&&|&&&&|&&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电商千里马,浅谈淘宝之--为什么你刷单排名越刷越靠后
&&&来源:& &
电商千里马,浅谈淘宝之--为什么你刷单排名越刷越靠后! 大家好,我是电商千里马!2015年后,淘宝进行了比较大的改动,许多中小卖家都进入了迷茫期,2014年火遍派代的(七天螺旋)似乎已经失效,或者见效已经大不如前了。很多卖家进入了越螺旋排名越靠后,越螺旋流量越来越少的情况!接下来,我会为大家来揭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以及应对的方法!
  为什么会出现越刷排名越靠后?因为淘宝做出了调整,螺旋是不可能完美的,你螺旋的越规律,淘宝抓你的机会就越大,假如你借助刷单来做螺旋,一个词的转化跟点击率都是异常的话,系统就会监控你的宝贝,这个时候你的排名会突然靠后 ,但是后台又没提示你降权,如果在这个时候你停止刷单,过了1-3天之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你关键词的排名突然又恢复了,这个是什么情况呢?相信聪明的朋友已经明白了,一开始淘宝只是怀疑你刷单,当你停止刷单,你的嫌疑就解除了,这个时候你就恢复正常了,反之,如果在越刷越靠后的情况下,你还在一直猛刷,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要么排名一直靠后,要么直接降权!
  解决的方法有:1.停止刷单,等待几天,等淘宝解除宝贝的嫌疑2.找老顾客来购买几单,让系统识别你的宝贝确实受人喜爱,它就会解除你的嫌疑!
  今天就聊到这,欢迎大家加我微信交流:dsqianlima
责任编辑:大名现在的电商代运营公司越来越多,他们都说在这个行业里做很好是冠格电商,团队运营人员技术不错,效果也明_百度知道
现在的电商代运营公司越来越多,他们都说在这个行业里做很好是冠格电商,团队运营人员技术不错,效果也明
现电商代运营公司越越都说行业做冠格电商团队运营员技术错效明显唯敢保证销量 真
提问者采纳
据解做错实考察考察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林奇中国: 看好电商发展的朋友们请看看下面的文章,现在理解了为什么中国的电商如此火爆、赚钱,而德国的电商却发展不起来。 —— 互联网... - 雪球&来自雪球看好电商发展的朋友们请看看下面的文章,现在理解了为什么中国的电商如此火爆、赚钱,而德国的电商却发展不起来。——互联网 让征税权流失和税负不平等竞争量跃资本首席经济学家张捷
在美国因特网的前提明确下,互联网 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征税权的流失,电商的网络信用体系建立了虚拟的网络社会、网络政府,导致政权的征税权流失与电商崛起!电商崛起的经济来源实质是税收套利下的不平等竞争。
为何以往大家必须注册公司和有银行账户才能够经营?因为你的客户是需要你的营业执照和银行账户带来的国家工商管理和金融体系的信用,别人能够找到你的法人和能够确认你的账户才会与你交易。这交易当中必须的政府管理的信用需求,是政府能够成功课税的基础。而这个信用被电商的网店管理和第三方支付平台所替代以后,电商就是网上政权了,它的取费代替了你的征税!网络上的各种经营都不缴税了!征税权的流失和征税权带来的巨大利益,才是其真正的价值来源,与互联网创新的外衣是无关的。而美国是网络霸权国家,互联网 &绑定的这个网络是美国因特网,这个电商的网上政府,实际上就是美国网络全球政权体系下的一个网络地方政府了。
想一下某著名电商和他所处的浙江小商品作坊环境,小商品和零配件的企业老板,以前是一个个体工商户的执照,然后一张银行卡收款和付款在一起没有账本,税收是按照流水进行核定的。现在变成了网店和第三方支付账户,所有的均通过网络支付平台办理进货和出货,企业或个体户的银行户头没有流水,整个所有的税收都不用缴纳的,这里不光是营业税和增值税,还有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平均税负一下子变成了电商取费的空间了!
如果产业大规模的网络化,就是我们税源的大幅度的流失!而电商与传统商业的巨大落差就是税收为主的!我们现在给各个产业变成互联网 &,就是把传统的经营各个环节放到了网络上,就让每个环节成为一个结算中心,这个结算中心冠以网店,结算方式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就税收都逃避了!想一下浙江这样的省份有多大的此种需求,就知道为何浙江崛起了著名的电商!其实真正依靠电商成功的企业比例很低,却被广泛宣传,真正带来电商网站巨大利益的,是可以避税的链条。
我们可以见到的就是个人和网店通过第三方支付转账非常方便容易,而中国的税收管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限制公户和私户之间的转账,就如你的公司要给你个人账户转账是需要很麻烦的手续的,但在电商的互联网 &下,这个屏障没有了,想要偷税变得非常的容易。西方的税收管理其实是比我们更加严格的,西方收取现金是需要3%的钞汇差价的,而且持有大额现金的交易甚至被定为非法,中国是宽松的多的,这公户和私户的管理在网络上也被打破,最后我们的税收如何保障?
可能有人会讲我们的很多小商店也是收现金不开发票的,因此也是如网店一样收税收不上来,说这个话的不是书斋里的书呆子就是故意的,实际上所有的实体店铺别管多么小,工商税务部门都不会放过的,别看他们是收现金不开发票,是需要被核定定额征收的税款的,这核定的数额一点不少,要少就是腐败的结果,同时要为腐败付出代价!同时只要实体店铺存在,就还有环卫、市容、门前三包、各种附加等等准税收的费用、摊派、强捐、劳务等等,这些都是传统行业为了维持社会运行所必读付出的成本,这个成本的承担对互联网 &的企业也要公平一致才好。
我们可以看到某个巨大的电商企业有大约2万亿的交易额,可他们纳税多少呢?计算了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以后2014年才100亿出头,被描述为税收贡献巨大。但这个税收的比例只有2万亿交易额的千分之五!这是两万亿对应的所有的纳税额,2万亿交易的背后是参与交易的各方以网店的不注册不纳税都没有缴税的!正常情况下2万亿交易额对应的企业是注册和纳税的,是有2万亿的产值和GDP的,按照我们目前的纳税率,所对应的企业的纳税额可能需要5000亿以上的税额的,仅仅是按照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的4-6%,光增值税也是1000亿的税额以上,而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是17%,还有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里面税收流失有多少就可以知道了。这个2万亿占了中国社会零售商品总额的8-10%,我们的消费对GDP和税收的贡献大约是三分之一,也就是这个比例下正常应当产生4000亿的税收的。这里电商与传统商业是否先进,我们只要看看对电商如果按照传统行业的平均税负20%多征收一下税费会如何?就算不征企业所得税、店主个人所得税,我们对电商的交易征收一下增值税会如何?别说电商还不成规模,电商平台有2万亿的交易额,比任何的传统销售市场的成交额都要大得多了,别说它的销售额是众商家共同创造了,义乌的小商品市场也是众商家创造的,一样是要缴纳定税的!义乌能够发达也是缴税少,而各种批发市场,大商场里面的商家,也是独立的商业,商场物业就是抽流水的,这与电商上有网店,电商抽网店的流水没有什么两样。所以如果这个电商企业下的全球最大零售商品市场还不征收同等的税收,你让其他的传统市场怎么活?你如果比别人先进,你再比别人有规模,怎么可能你不能承受与别人一样的税收?!如果征税就不能存活,只能说明你是依靠这个套利存活没有先进性。我们还可以看一下,到日这一天,互联网 的龙头一天的交易额创造了历史纪录达到了912亿元,这900多亿元他们总计有多少利润和多少税收?我们要看到的是900亿里面GDP贡献的总税赋是多少?传统行业如果是900多亿元的销售额,我们可以看到的就是中国的征税率平均水平,不会少于200亿元的,这里面的增值税就是17%!(这里不要天真的被骗为17%增值税有抵扣,这抵扣是前面企业已经缴纳的税款,而互联网 不注册,从根上就是没有税收的,就算是正规的厂家,它的成本进项税额也被抵扣到它传统商品的销售当中进行避税了),再加上企业的所得税和企业主的个人所得税或者个体的个税,总共是多少税?!你全民狂欢的背后是税收流失买单的!如果同等条件与传统企业竞争,互联网 &有这个奇迹?而我们哪一个传统企业能够有你900亿一天的规模?传统企业900亿一年的规模有没有?你已经在规模上优势巨大了,为何同等纳税你就生存不了?这不是很好的说明互联网 &的繁荣是依靠税收套利实现的吗?!
在互联网 下,传统行业的税收也是可以利用政策造成税收流失的,比如广告费的税收与互联网的信息费的税收是差别很大了,利用互联网 &的政策,很多传统行业的利润被输送和转移成为互联网 的利润,一方面迎合了政府当中一些人的好大喜功,粉饰出互联网 的繁荣,另外一方面就是传统行业得到巨大的税收利益。就如当年什么都变成高科技去免税一样,报表上高科技产值暴增,实际却是一种避税的手段。我们对原来的高科技项目的造假避税还是容易甄别的,但互联网 &确实是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混合在了一起,这里面的利润输送你是分不清的,就如电商,他的配送成本和人员可能是最多的,为何不算是传统的配送物流行业?!而更有一些企业,把本来企业内部的销售网络搬到电商网站上变成网店的销售,各个销售员的销售都在这网点上下单,传统行业的利润变成了互联网 &的网店收入,网店没有税收啊!
这里的征税权流失还要有关税的问题,跨境电商带来的是大量的税收流失。虽然我们要倡导自由贸易和改革开放,但这是要双方对等谈判的,被单方面的绕过关税壁垒,肯定是吃大亏的事情。我们注意到连重庆这样的内地,都在保税区里面建立起了跨境电商体验商场,商场看到商品不能买走,只能下单邮寄,这国际邮寄的费用有多贵?他们的优势就是关税壁垒带来的差别,这个逃税就是跨境电商的生存空间。以往是很多境外代购,个人到境外旅游的代购,但这是蚂蚁搬家的做法,规模是受到限制的。而现在的跨境电商是在保税区开设的大型商场式的建筑,是大规模的化整为零的批发业务,对行业的影响即将产生规模效应。如果外国人能够有这样的避税通道,而我们出口的产品没有,他们就可以单方面的限制我们的产品,这样的互联网 &的发达,我们算总账是合算的吗?
征税权的流失就算我们政府不在乎,这对传统行业竞争起来公平吗?有如此巨大的税收差别,你如何让传统企业与之平等竞争?这个税收的流失不是社会的伤疤吗?不是互联网痂?因此电商为何不在发达国家崛起而是在中国发达呢?背后这个巨大利益是不可忽视的,税收套利是不可忽视的。美国现在搞的是全球征税,有美国背景的人全球开户都受到严密监控,而我们的互联网 &却在混淆账户的公私性质,给税收流失带来方便,这税收流失带来的巨大利益羊毛,还被他们说成了羊毛出在猪身上,政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不是与蠢猪无异吗?为何只有中国崛起了超级的电商?中美的差异在哪里?需要我们好好认识的。同时转发到我的首页发布分享到微信扫一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抢钱夫妻 迅雷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