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县仓颉中学仓颉庙每年招商游乐厂吗

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项目
&&|& &&|& &&|& &&|& &&|& &&|& &&|& &&|&
&&|& &&|& &&|& &&|& &&|& &&|& &&|& &&|&
当前位置: &
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项目
& 中国温州商会网
浏览方式 [
&(关键词:项目 开发 旅游 文物 招商 机构 白水 事业 游客 单位)
项目名称:白水仓颉庙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项目项目实施国家:中国项目实施省份、地区:陕西 渭南市投资总额:6400万元合作方式:其他项目简介:现拟规划建设仓颉庙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工程。该项目包括仓颉庙文物修缮保护、仓颉故里开发、文物陈列展示、观光农业区等。项目已报国家文物局,庙内钟鼓楼、东西厢房维修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市场经济效益分析:近年来,随着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国内外观光旅游人数逐年增多,苍颉庙是陕西省中北部地区旅游线上的一个重要历史古迹,与西安、桥陵、司马迁祠、黄帝陵、壶口瀑布、延安等形成一个环形旅游线路,年游客达百万人之多,相当一部分游客可延伸到仓颉庙旅游区。驰名中外的白水苹果,每年吸引着无数商务旅游者,国内外知名人士、文字研究者、学者及参观人数可观。该项目建成后,年游客可达10万人次,年收可达3040万元,年利润1600万元,投资回收期6年。备注信息:仓颉庙位于陕西省白水县史官乡境内,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庙历史悠久,文物资源丰富,通讯、交通方便。该庙占地面积17亩,文物古建筑面积2365平方米。现存古建筑70间,其建筑风格独特。庙内现存&仓颉鸟迹书碑&、&孔子弟子题名牌&和&东汉延熹五年的仓颉庙碑&等,年代从东汉至今,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仓颉创造中华汉字历史。40余棵千年古柏,环绕仓颉庙、墓四周,郁郁葱葱,十分壮观,与陕西黄帝陵、山东曲孔庙并称中国三大古庙柏群。招商机构:白水县文体事业局招商机构概况:该局是主管全县文化、文物、旅游、体育事业的行政单位。下设文物管理委员会、仓颉文物管理所等8个单位。现有职工150人,其中仓颉庙文物管理所12人招商机构企业通信地址:白水县人民路北段图书馆院内招商机构联系人:孙进忠招商机构电话:招商机构邮编:715600
来源:中国国际招标网 责任编辑:雷电   
相 关 链 接
相 关 评 论&&&& &&
& 发 表 评 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温州商会会员团购中心
COPYRIGHT &
中国温州商会网 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
国内客服电话:400-822-8182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040825号发展白水旅游——建设渭北特色旅游新看点
发展白水旅游——建设渭北特色旅游新看点
摘要:本文围绕白水县的文化底蕴、历史遗存、自然生态三大看点,扬长避短,找准定位,错位发展,体现特色,大力发展白水特色旅游的新看点。关键词:白水 特色旅游 现状 定位 措施建议如何紧紧围绕文化底蕴、历史遗存、自然生态三大看点,扬长避短,找准定位,错位发展,体现特色,促其吸引力更大,竞争力更强,是发展白水旅游不可回避的问题。■一、白水旅游的现状白水在发展旅游业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在优势,但同时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1、厚重的人文资源与景点的分散、单一且知名度低并存白水自古以来不仅传颂着“四圣”播文明的佳话,而且流传着农民领袖王二、仲光道,爱国将领刘锡麟、高峻、曹世英等众多仁人志士的感人故事。我县境内古遗址、古战场、古墓葬、古寺庙、古建筑等就达180多处,最早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其中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仓颉庙、魏长城,有列入史前文化遗址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下河西遗址,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永恒陵,还有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处。但是各景点分布疏散,集中程度较差,规模不大,结构比较单一,没有形成相对规模,容客量和容时量均偏小。2、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景点地域组合的缺陷并存我县四隅的黄龙山、五龙山、元鹤山、雁门山等山岳风光优美;库、泉、瀑、潭、陡崖、峡谷等景观别具特色,特殊的黄土地貌千姿百态等等。这些宝贵的自然资源使白水大地蕴藏着极大的观赏、休闲、游乐价值。但自然风景多集中在西北部山区,缺少人文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较多的东南部,却缺少自然风景配合。比如方山森林公园,虽然是全省最大的人工林场,林木资源丰富,但人文资源和水资源缺乏,而且生物的多样性不足,季节性局限较大,可以说是有山无水,缺乏一定的灵气;林皋湖虽然拥有2000亩的一湖清水,但绿化面积较小,且没有高山峻岭,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青山绿水,缺乏一定的神气。3、突出的周边优势与县境内基础设施较差并存从地理分布上讲,白水地处陕西旅游北环线的中心,与周围的黄帝陵、壶口瀑布、司马迁祠、洽川湿地等著名旅游景区相毗邻,有潜在的区位优势,为白水发展假日旅游、休闲旅游和历史文物文化盛会提供了方便,但出入县境以及县境内各大景点之间的基础设施状况普遍较差,没有办法吸收游客。4、浓郁的文化氛围与开发旅游产品的意识不强并存“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白水热情奔放的秧歌,感天动地的锣鼓,高亢激昂的秦腔,委婉动人的歌谣,细腻秀美的剪纸,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无不令人神往。但大多数群众没有把丰富的文化生活与旅游产业有效结合起来。■二、白水旅游的定位把白水建成渭北高原的特色旅游新看点,就要按照“圣人、山水、农家乐”的开发格局,重点打造以仓颉庙为主的历史文物古迹游、以方山森林公园和林皋湖为主的自然生态游、以富卓苹果人家为主的休闲娱乐游,努力使旅游业成为第三产业的龙头。1、重点打造以仓颉庙为主的历史文物古迹游“白水仓颉庙,中华汉字源”。仓颉庙的总体开发经过近几年的紧张工作,已基本建成,但文化底蕴非常单薄,但通过初步实施这些产品建设,也可让游客领略白水独特的人文历史,感受中华文字神奇的传承演化过程。经过不懈的努力,要将仓颉庙风景区建成为一个符合世界文化遗产要求的高标准的历史文化旅游区。2、重点打造以方山森林公园和林皋湖为主的自然生态游“南有太白,北有方山”。方山森林公园是一个聚集大自然灵气的“天然氧吧”。通过分步实施庙山风景区、人工湖、观景亭、渭北第一狩猎场建设等景点建设,努力将方山森林公园建成一个融山、水、林等独特自然景色为一体的休闲避暑圣地。“渭北度假乐园,返朴归真佳境”。林皋湖风景区通过重点实施沟坡绿化、岛屿开发、民俗开发、环湖建设和水上娱乐等项目,努力将林皋湖风景区建成一个集碧水、台塬、农舍、古堡为一体的旅游休闲乐园。3、重点打造以富卓苹果人家为主的休闲娱乐游以苹果为龙头的乡村资源是白水第一位的生态旅游资源。今后应继续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乡村,重点实施苹果文化食坊村、酒文化食坊村、豆腐食坊村、陶艺文化游览村等,不断拓展乡村旅游,努力将白水建成一个集观光、采摘、休闲、体验为一体的乡村休闲娱乐旅游区。■三、对发展白水旅游的措施建议1、要增强信心旅游业是具有带动型、先导型和外向型的经济产业,在国际上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因此要坚定发展旅游的势头和劲头,举全民之力,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2、要健全机制成立县旅游开发领导小组,加强对旅游业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已成立的发展仓颉文化研究会和仓颉文化基金会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大力宣传仓颉和弘扬仓颉文化,争取把仓颉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分别成立仓颉庙风景区、林皋湖风景区、方山森林公园和农家乐开发管委会,负责景区的策划、规划、开发建设和管理工作。3、要加大投入在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的同时,坚持市场运作,企业管理,各方参与的原则,把目光和重点放在争取项目,吸引那些对历史文化感兴趣和有追求,对投资文化产业有强烈愿望的有识之士、旅游集团投资白水旅游,努力形成多元化投入、全社会参与的旅游发展格局。4、要强化基础加大仓颉庙开发建设力度,扩大仓颉庙影响力;加大林皋湖风景区和方山森林公园风景区开发建设力度,不断增添景点内容和服务项目;搞好主要旅游景区的道路、绿化、供水和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5、要强力推介“没有促销就没有旅游产品”。不论是仓颉庙,还是杜康庙,不论是林皋湖,还是方山森林公园的知名度,还相对较低。因此,要创新方式,增强针对性、实效性,把现有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包装,利用各种大众传媒,加大宣传造势,并通过专题、专版和互联网等形式对旅游产品进行不断宣传报道。要充分发挥谷雨公祭仓颉和苹果节等重大节庆活动,努力树立白水旅游对外整体形象。(责任编辑:张雄辉)
上一篇:下一篇:来自当知百科
  “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夜鬼哭”!文字一出,人类从此由蛮荒岁月转向文明生活。
  仓颉,原姓侯冈,名颉,号史皇氏,生于陕西省杨武村鸟羽山(另一说山西临汾人)。享年110岁,为轩辕黄帝左史官。我国原始象形文字的创造者,我国官吏制度及的草创人之一。传说他仰观天象,俯察万物,首创了“鸟迹书”震惊尘寰,堪称人文始祖。黄帝感他功绩过人,乃赐以“仓”(仓)姓,意为君上一人,人下一君。由于功德感天,也便赐给人间一场谷子雨,以慰劳圣功,这就是现在的“谷雨”节气。仓颉去世后,当地百姓在其墓葬处修有庙宇,并将这里的村庄取名为“史官村”。
  建于汉代的内有一块《》,黑色的石头上刻着28个古怪的符号,相传这就是仓颉当年所造象形文字的本形。这些鸟迹书由小的图形和画面组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象形文字。1984年,上海书店翻印的宋代王著《淳化阁帖》将它们破译为:“戊己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名,左互X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
  仓颉庙,位于白水县城东北35公里处的史官乡,是国内唯一仅存的纪念文字发明创造的庙宇,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根据史料记载,早在东汉延熹年间已有“建庙之举”并形成一定规模。所以,有文字可考的庙史已有1800余年,无文字记载的历史,据民间传说,则可上溯到黄帝时代。仓颉庙高垣厚墙,格局完整。仓颉庙的建筑,主体有山门、东西戏楼、前殿、报厅、中殿、寝殿、钟鼓楼、东西厢房等。元代修建的寝殿,以蒿木为前殿大檩,长16米,粗55厘米,径匀体直,世所罕见。
  仓颉庙内历代碑石众多,虽经战乱多有散失,现保存的仍有十八通,阵列于前殿之内。其中仓圣鸟迹书碑,至今字、碑均保存完好。石碑年代从东汉起,历魏、五十六国、唐、宋、元、明、清至民国。庙院内古柏参天,生长茂盛,东汉延熹五年之“仓颉庙碑”即载当时“庙内古柏郁郁葱葱”,与陕西黄陵、曲阜孔庙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庙柏树群。
  古籍中称仓颉“龙颜四目,生有睿德。”相传当初仓颉也用结绳记事,绳结虽有大小和形状区别,但年久月深,难于辨识,曾造成黄帝同炎帝一次谈判的失利。为此仓颉深感愧疚,遂辞官出游,遍访智者,寻求记事的好方法。几年之后,他返归故里,独居村西深沟之中,仰观奎星环曲走势,俯看龟背纹理、鸟兽爪痕、山川形貌和手掌指纹,从中受到启迪,根据事物形状创造了象形文字,揭开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
  陕西白水仓颉庙前殿共四间,紧贴两边有小耳房各一间,硬山结构。前殿现存有汉、魏、宋、明、清各个时代的碑石。有仓颉颂碑,有仓颉文字碑,有翻修仓颉庙碑,有和仓颉庙有关的记事碑等。这些碑石都是仓颉庙可靠的历史记载。其中汉《仓颉庙碑》、苻秦《广武将军碑》、清《仓圣鸟迹书碑》、《大宋仓公碑》、唐《仓公碑》、魏《孔子弟子题名碑》等都是碑石史上的名碑。
  仓颉庙的碑石无论从历史上,还是从书法艺术、文物价值上,都是仓颉庙古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经了各朝各代,不但从中可以看出碑碣的发展过程,而且是一部完整的仓颉庙史。其中的《仓颉庙碑》在全国也算得上最早的碑石,《广武将军碑》为苻秦唯一的一块石碑,碑文为隶书,且隶中有楷,亦含有乡草野味,难怪从宋代的赵明诚到近代的康有为、于右任都为之书法而倾倒。
  清乾隆《仓圣鸟迹书碑》是白水知县梁善长,将仓颉所造文字遗存的二十八个字摹制而成。据史料载:“仓颉造书两卷,隋乱时失于兵火,现存只有二十八字”。这二十八字在宋时被破译为“戊已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名,左互×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二十八个字的本身已含汉字构成法中的象形、会意等,如其中的“列、气、明、尊”等都含有这两种构字法,还有一些字与相同。碑上二十八字表面上各互不相关,但经仔细研究,却记载了黄帝时的一段历史,由五行八卦说分析:东为甲乙木,中央戊已土,据《史记·五帝本记》载,炎帝有圣德,以火德王,黄帝有土德之瑞,土为黄色,所以称为黄帝,居于涿鹿,位于中央位置,所以“戊己”代表黄帝,“甲乙”代表炎帝。“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名,”记述炎黄二帝同为部落首领,他们的所做所为均是天下各个小部落的楷模。“左互×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记述了黄帝征服炎帝和平定之乱,天下重新恢复安宁,百姓安居乐业,黄帝又成为天下部落首领。另外,在山门、前殿、中殿、寝殿,分别悬挂着由于佑任、邱星、谢德萍等提写而精心制做的匾额,以敬仰圣灵。
  仓颉庙占地17亩,基本形状为长方形。庙内南北长140余米,东西宽约为48米。庙东侧为史官乡至孙家山的公路,西边为一条宽10米,深约2米的沟壑。
  今之仓颉庙,高垣厚墙,格局完整。仓颉庙的建筑,主体有山门、东西戏楼、前殿、报厅、中殿、寝殿、钟鼓楼、东西厢房等。元代修建的寝殿,以蒿木为前殿大檩,长16米,粗55厘米,径匀体直,世所罕见。殿内原供泥胎粉身的仓颉像,四目灵光,有“雕塑史上一杰作”之誉,可惜“文革”时被毁。1991年民间聚资重塑。紧贴后殿为冢和墓园。仓颉墓,圆锥形,围以六角形砖砌花墙。登于墓顶四望,不远处的使人肃穆,一种中华民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墓园围墙北端有民国时修建的窑洞一排十余孔。庙内现存建筑的年代多为元明清三朝代,其装饰华丽,地方色彩浓厚。
  仓颉庙的三门,它是庙内唯一的叠式建筑,下层内涵四窑洞,外开明三门;上层是门楼、南北两面为雕花木制檐屏通风采光。紧贴三门建有两座戏楼,这在中国为数众多的祠庙中,是绝无仅有的现象。
  庙院内古树参天,郁郁葱葱,生长茂盛。仓颉庙里有48棵古柏树,树龄均已上了千年。仓颉庙古柏是我国三大古柏群之一,这里的古柏论起年龄来,可比山东曲阜孔庙、黄帝陵的古柏都长寿,居我国三大古柏群之首。48珠古柏都有漂亮的名字和动人的传说。以年龄最大的仓颉手植柏“奎星点元”为首,从庙门口的“惊贼柏”,西北角围墙外的“不进柏”,到庙里面的喜鹊柏、柏抱槐、青龙柏、白虎柏、猴头柏、蛇身柏、凤鸣柏、孔雀开屏、二龙戏珠、干枝梅、宝莲灯等,千姿百态,妙趣横生。
  庙内石碑多座,皆是书法史上名贵宝物。今存碑16通,尤以《仓圣鸟迹书碑》最为珍贵。该碑立于清乾隆十九年十月(公元1754年)。碑面所镌28字由白水知县梁善长摹写。立石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冬,共28字,重现了象形文字的原貌,这28字相传为仓颉当年所造象形文字之本
  形。字形若图若画,不易辨认。好在上海书店1984年翻印的宋代王著《淳化阁帖》已经破译为:戊己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名,左互X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其中《广武将军碑》曾失落千年。于右任先生于1920年得见其碑拓,喜曰:“千年出土光腾射”、“老见异物眼复明”,挥毫大书《文化祖庙》四字并让刻成大匾,悬于庙中。
白水县仓颉庙仓圣鸟迹书碑生成缩略图错误:convert: unable to open image `/data0/www/dangzhi/baike/images/2/2c/4c3ed52b2ac63.jpg':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 error/blob.c/OpenBlob/2709. convert: no images defined `/tmp/transform_fa5-1.jpg' @ error/convert.c/ConvertImageCommand/3210.
于右任题“文化之祖”另有记载:
  也称苍颉,原姓侯冈,名颉,号史皇氏,是传说为的史官,的创造者,被后人尊为中华文字始祖。但普遍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不过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在位起讫:前4637—前4596年。
  生卒年:前4666—前4596年。
  出生地:衙邑(今陕西渭南市白水县东南)。
  立都:阳武(今河南新乡市原阳县东南)(另陕西渭南市白水县北塬乡有个一阳武村)。
  庙宇:史官乡(每年清明节有庙会,前后有十天)
  年号:仓帝元年(甲辰,前4637)。
  史皇氏仓颉,男,姓风,(一说姓侯冈),名颉,因其称帝时号仓帝,故而又称仓颉。为中国氏族联盟时代史皇仓颉氏政权的首任帝。
  仓颉生于炎帝政权帝承二十六年(乙亥,前4666年),他的父系为伏羲氏,母系为史皇氏。仓颉的母亲是史皇氏部落的一位女首领,名侯冈,其祖为后裔,其先祖为葊兹氏。
  史皇氏侯冈感天地之灵气,生仓颉于洛水衙邑(今陕西渭南市白水县东南)。仓颉从小聪明好学,母亲对他十分疼爱,百般呵护。
  史书上说:“仓颉见鸟兽之迹,体类象形而制字。”(《通鉴外纪》)
  又说:“史皇(仓颉的别称)产而能书”(《北堂书钞》卷七引《随巢子》)。
  史书明明白白地告诉人们:仓颉是天生的神童,他生而知之,所以才发明了文字。
  其实,这只是古人对仓颉的一种盲目崇拜,又经历代文人和史学家炒作,仓颉便成了中国文字发明的始祖。实际上中国的文字史早在仓颉以前数千年就已经诞生了。
  在遥远的上古原始社会时代,人类的祖先和其它动物一样没有语言。相互间交流只是靠手和身体的动作来表示。人类最早的语言是单音叹词,如“咦”、“呀”、“哇”、“哈”等,继而发展成双音词,后来又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和发展,到时代的后期(距今约10万年)才有了人类的初级语言。
  到了燧人氏时代,人类的语言已经相当丰富。但是这时候还没有文字,如果有什么重大的事情需要记住,只能用摆放石块的方法来记事,我们称它为“堆石记事”。堆石记事的方法是以石块的大小、多少、堆放的方法和位置,分别代表不同的事物。这种方法既麻烦又不便于管理,而且很容易被破坏。后来,燧人葊兹氏的织女发明了搓绳技术,继而又发明了“”。结绳记事是用柔软而有韧性的树皮搓成细绳,然后将数十条细绳排列整齐悬挂在一处,在上边打结记事。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先发生的事打在里边,后发生的事打在外边。为了能够记录更多的事情,织女又利用植物的天然色彩,把细绳染成各种颜色,每种颜色分别代表一类事物,使所记之事更加清楚。由于“结绳记事”更方便,更易于保存,从而取代了“堆石记事”。
  燧人氏晚期(约公元前一万年),发明了最早的“符号文字”。
  符号文字最初主要由“○”、“△”、“米”三个符号构成,它的发明源于“结绳记事”的大结和小结,最初有人嫌结绳记事麻烦,便把结绳记事的“结”用符号刻在石头上,大结用“○”来表示,小结用“△”来表示,重叠结用“米”来表示。人们发现用这种方法记事比结绳记事更高明,它避免了“结绳记事”容易被烧毁和腐烂等不利因素,可以永久性保存。于是人们逐渐改用“符号刻记”来代替“结绳记事”,并且陆续发明了数十种不同的符号来代替不同的事物,这种符号就是我国远古时代最初的文字。
  远古符号文字在上延续了约五千余年,远古早期的文化记录基本上都是用符号文字记录下来的。远古时代有专门记录历史的职官,如上柱史、大典氏、少典氏,这些职官都是在黄帝政权以前。可见,中国的文明历史并非如司马迁所说的始于黄帝,是继承了的“大一统”观念,人为地改造了中国历史。
  符号文字虽然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但它属于密码性质的文字,只能在少数人中间流传,局外人根本无法破译,因此很难普及。于是民间便发明了图画文字,用简单的画面来表现具体事物,如画一个山形代表“山”,画几个水波代表“水”,画一个圆形代表“太阳”,画半个圆代表“月亮”等等,这种文字不用专门的学习和记忆便可掌握,深受大众欢迎。
  仓颉的功绩就在于,他广泛搜集民间的图画文字加以整理,创造了有系统的象形文字。史书上说:“仓帝史皇氏,名颉,姓侯冈……生而能书。及受河图录字,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纹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黄氏逸书考》辑《春秋元命苞》)。
  古文《河图玉版》也载文说:“仓颉为帝南巡,蹬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汭之水。,丹甲青文以授之。”洛汭在今洛阳市境内,今洛宁县兴华乡西北仍留有仓颉造字台,是后人为纪念仓颉帝而建造。
  关于“河图、”,古史记载很多,其中大部分为夏、商、周历代开国君王假借天命托古而伪造。仓颉所见之洛书应该是燧人葊兹氏所创造的原始洛书。其书完全由上古文字符号“○”、“●”构成。“○”代表天,为阳;“●”代表地,为阴。该书以简单的符号熔天文、地理、数学、玄学为一体,内涵丰富,高深莫测。
  仓颉是一位极聪明的人,他根据洛书上的符号文字进行深入研究,吸纳从民间搜集来的部分图画文字,从而创立了独特的,并以象形文字做为本族的正统文字。神农氏的四任帝姜明听说后十分恼火,认为他违逆祖宗大逆不道,便派军队征讨。仓颉不服,亲率本族迎战,击败了炎帝神农氏的军队。仓颉继而率族众反击,一路东征,攻占了黄河以北的部分地区(今豫北地区),旋即以阳武为都,自立为帝,号仓帝。以甲辰年(前4637)为仓帝元年。
  仓颉三十岁称帝,在位执政四十二年,卒于仓颉四十二年(乙酉,前4596),享年七十一岁。死后葬在濮地(今河南市县梁村西北),尊号仓帝。
  仓颉死后又传了四任帝:二任帝仓颉二世,在位执政虚记十年(公元前4596——前4587年);三任帝仓颉三世,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年(公元前4587——前4568年);四任帝仓颉四世,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三年(公元前4568——前4546年);五任帝仓颉五世,在位执政虚记十九年(公元前4546——前4528年)。
  炎帝神农氏十二年(癸巳,前4582),北方的轩辕氏入侵仓颉氏的统治区域,仓颉五世被击败,率族人投降了轩辕氏。旋即去帝号,答应每年向轩辕氏进献粮食和财物。
  轩辕氏建立黄帝政权后,封仓颉氏的后人为典史官,负责记录和整理历史典籍。
  仓颉与陕西白水信仰民俗
  在中华民族光灿夺目的历史画卷里,仓颉是一位介于神话与传说之间的人物,无论从神话学,民族学或民俗学的角度考察,他都是古之神圣者,史称“龙颜四目”,“声有睿德”(见《论衡》,《吕氏春秋》),其赫赫卓著的功绩在于“始制文字,以代结绳之政”。这个人类“秘密武器”的创造《弄得“天雨粟,鬼夜哭,龙亦潜藏”,是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创举。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化神,他的故乡陕西白水县人民至今崇呼为“仓圣”,留下了永久的纪念。白水人民对仓颉的信仰,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敬惜字纸。在老一辈人的心目中,字纸是带有仓颉圣灵的神物。一小片字纸,不管多么破烂无用,绝不乱扔,也不用来揩擦污物,而是收藏起来,装入干净的瓷瓮之中。等积累多了,于晴天无风之日,洗净手脸,取出来携到荒郊野外,焚香叩头,点火化焚,用净物将灰包裹,埋于地下,或弃灰与河水中,名为“清水祭”,取意万古长流。谁要不这么办,那就成了对仓圣不尊的造孽行为,人人都会指责。严重者,全族对其惩罚。小孩因不懂而有违此忌时,家长一面大加教训,同时又忙烧香叩头许愿求仓圣爷饶恕。敬惜字纸对学生要求更严。学生于每早上学前必要洗净手脸,脏手不能摸书提笔。推及学校,每校都有化纸炉,化都的纸灰必埋于净土之中。直到现在,儿童上学时必须洗净手脸。 
  入学拜圣。在白水,孩子到了上学念书的年龄,父母给孩子洗净手脸,穿上新衣长袍,戴顶礼帽,持香纸贡物,到仓颉庙内给仓圣爷烧香,祈求仓圣爷保佑,让孩子读书长进,步步高升。之后,大人带孩子到寝殿东廊的神碑(仓圣碑),抱孩子用手抚摸碑顶。据说,这样日后便能心能手巧,读书时过目不忘,写的字龙飞凤舞。读书人不论何时进庙,都要到碑上磨一磨手,谷雨庙会时尤其。此碑于1971年运往西安碑林,光滑的顶端即是白水人手磨的结果。
  枕书辟邪。字能辟邪除病,这是过去白水人的普遍说法。认为谁要中了邪魔,就让枕书睡觉,说是邪魔害怕字书,用以驱除,病就会好。推而广之,枕头上绣字,就成了一种风俗。尤其是结婚用的枕头,字绣得如何,成了人们对新媳妇手艺品评的一个内容。现在的年轻人虽不信枕书辟邪之说,却对枕头上的绣字仍很讲究。
  写字治病。仓圣庙内有两棵古柏,从仓颉座像向外看,好象两个卫士,左叫“青龙柏”右叫“白虎柏”。据说这青龙白虎,忠于职守,曾杀败过无数邪魔的来犯。因此,附近的人们一旦身上起了“风疹”或者患了什么病,就在前心写上“青龙”,后心写上“白虎”,借此除邪治病。此习流传陕西各地,至今仍广泛的保留。 
  吃住不忘仓圣。白水人早晚喜欢喝红豆稀饭,认为这种习惯来源于仓颉。据说仓颉特别爱喝这种稀饭,他在深沟造字时,母亲早晚给他送这种饭。有一次,他正在吃饭时猛然想起一个字的造法,想着想着,竟把吃饭忘了,饭洒了一地。红豆落地后,变成了红色礓石。名叫红豆礓。这就是白水洛河以北仓颉家乡和仓圣庙附近为什么会有红色礓石的来历,也是白水人对吃红豆稀饭的一种解释。 
  白水洛河以北的人喜欢住窑洞。窑洞冬暖夏凉,省料省钱。但由于习惯,即使有了大房,也不愿住,只是放置杂物。姑娘找对象,讲究谁家有砖窑面子的一院庄子。住窑洞的讲究,据说也是从仓圣爷当年传先来的。有些后生晚辈在外跑了几年,回到家里想盖房子改变住宿条件,老辈人便坚持阻拦,说是仓圣爷留下的传统,谁也不能忘本去改变它。 
  儿童礼俗及其他崇敬禁忌。孩子周岁,“抓岁”习俗各地皆有。白水独有仓圣相联系,届时,家长备好书、笔、刀等物。书名“”,刀名“将军剑”。等宾客到齐入席,抱孩子取玩三样东西。孩子若先抓到书,预兆长大后文运畅盛,若先抓到笔,预兆长大后知书达礼,若先抓到刀,预兆将成为武将,若一次抓到两样,谓为奇才。
  仓圣庙内的仓颉塑像,泥胎粉身,面丰体大,四木灵光,慈善祥和,身着百样树叶缀成的衣裳,古朴典雅,乡民谓为“百叶衣”。见衣思古,缅怀仓圣当年创业的艰难。村妇仿此,生下孩子,向百家求碎布,连缀缝成“百家衣”,等孩子百天穿在身上,以示仓颉遗风。祈求仓圣保佑,长大成器,为百家办事出力。
  传说中仓颉生有“四目”。目有者,中国史书上记载有重瞳的只六个人:仓颉、、项羽、、、。仓颉是黄帝时代的造字圣人;虞舜是禅让的圣人,孝顺的圣人,三皇五帝之一;吕光则是十六国时期横扫西域的后凉国王;鱼俱罗相传是击杀猛将隋朝名将;李煜是时后主,著名的词人,文学家;项羽则是旷古绝今的“西楚霸王”。
  仓颉,中国后期黄帝的助手。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功绩。
  仓颉,史皇氏,今河南西十八公里吴村人那时制定历法需要文字记载,制定神谕也需要行文,因此,仓颉应是部族人。他“生于斯,葬于斯”,故造书台北有墓。
  这位史前传说人物,在我国古代以前的典藉中都从未提及。最早提及仓颉者,是战国时期的。其后是《》和《》,在“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的基础上,又有所引申,其主要观点是“仓颉作书”。汉代后,在《》和《论衡》中,已从“仓颉造字”发展为“仓颉四目”,开始神化。尤其是汉代的纬书,又进而渲染,仓颉“生而能书,又受河图录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视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鱼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春秋元命苞》)。以后愈演愈神奇,发展为仓颉是“黄帝的”等传说。黄帝是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首领之一,当时没有,可见“史官”之说,显然是后人用后代国家机器的职官名称套用于史前人物的结果。
  文化祖庭仓颉庙位于白水县城东北35公里处的史官乡境内,是为了纪念文字始祖仓颉而建的。于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列陕西省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这里流传着几百年的谷雨祭文祖的传统,每年谷雨时节举办为期七至十天的庙会。
  以前,白水县洛河以北的百十个村子,成立有专门的庙会组织,称为十大社。
  一年一度的庙会由十大社轮流主办。庙会前半个月是清明节,十大社的会长来仓颉庙烧香膜拜,祭扫仓圣之墓。继而,开会商量本年度庙会事宜。这一天,各大商号、戏剧团体、乐户、纸炮商争相到庙内报到。也决定了请剧团、乐团等各项事项。
  庙会前几天,社长和住庙和尚一起清扫庙内庙外,冲刷石碑、砖雕、柱联等,并请当地有名望的文人给庙内各处题写新对联。主持庙会的社家,于谷雨前两天,到庙里请回仓颉泥塑像、神楼和全副执事,置于村内显眼处,又请一剧团给仓颉神唱一天两晚大戏,此谓“偏寨”,表示社家村民对仓圣优先祭祀。
  谷雨那天,庙会正式开始。天放亮后,执事队进庙。“支古老的三眼枪在先,鸣枪开道;10面龙风旗和12面五彩旗紧随;8面开道锣和一副“迥避”、“肃静”牌相跟;接着是成双成对的龙头、金瓜、斧钺、偏戟、云牌、大刀、长矛等各式法器;继而是一把高擎的万民伞;伞后是金顶红罩的仓圣神楼,下有24根护庙棍排列两行;5张楠木桌抬上香器、祭器、香表纸炮和各式供品;十大社社长随后,两班乐户吹吹打打,三眼枪、万字头鞭炮压后。万名观众围观。气势十分庄严、肃穆。&&
  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法子顶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
  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叫他管的事情愈来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数,回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也统统叫仓颉管。仓颉又犯悉了,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不抵事了。怎么才能不出差错呢?
  这天,他参加集体,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会。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下野兽的脚印才认定的。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头头是道。
  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全推广开了,就形成了文字。
  仓颉造了字,黄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称赞他,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仓颉头脑就有点发热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头顶心里去了,什么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马虎起来。
  这话传到黄帝耳朵里,黄帝很恼火。他眼里容不得一个臣子变坏。怎么叫仓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黄帝召来了身边最年长的老人商量。这老人长长的胡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个结,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岁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会,独自去找仓颉了。
  仓颉正在教各个部落的人识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后,和别人一样认真地听着。仓颉讲完,别人都散去了,唯独这老人不走,还坐在老地方。仓颉有点好奇,上前问他为什么不走。
  老人说:“仓颉啊,你造的字已经,可我人老眼花,有几个字至今还糊涂着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仓颉看这么大年纪的老人都这样尊重他,很高兴,催他快说。
  老人说:“你造的‘’字,‘’字,‘’字,都有四条腿吧?,而牛也有四条腿,你造出来的‘牛’字怎么没有四条腿,只剩下一条尾巴呢?”
  仓颉一听,心里有点慌了:自己原先造“”字时,是写成“”样的,造“牛”字时,是写成“鱼”样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颠倒了。
  老人接着又说:“你造的‘重’字,是说有千里之远,应该念出远门的‘出’字,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过来,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该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远门的‘出’字。这几个字真叫我难以琢磨,只好来请教你了。”
  这时仓颉羞得无地自容,深知自己因为骄傲而铸成了大错。这些字已经教给了各个部落,传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连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
  老人拉着仓颉的手,诚恳地说:“仓颉啊,你创造了字,使我们老一代的经验能记录下来,传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会记住你的,但你可不能骄傲自大啊!”
  从此以后,仓颉每造一个字,总要将字义反复推敲,还行拿去征求人们的意见,一点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说好时,才定下来,然后逐渐传到每个部落去。
仓颉庙是国内唯一仅存的纪念文字发明创造的庙宇,2001年6月被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白水县城东北35公里处的史官乡,地处黄龙山脉的南麓,地形南低北高,属较为平缓的塬坡地。庙东一里多为武庄村,相传仓颉生前曾在此村生活居住过;庙南一里余为史官村,是后人为纪念仓颉,以其官职为村名;庙西北方向约五里为地彭衙村,是古白水县衙所在地;庙西南方向约二十公里有扬武村,是仓颉的出生地。
  仓颉庙历史悠久,根据史料记载,早在延熹年间已有“建庙之举”并形成一定规模。所以,有文字可考的庙史已有一千八百余年,无文字记载的历史,据民间传说,则可上溯至黄帝时代。
  仓颉庙区占地十七亩,基本形状为长方形。庙墙内南北长140余米,东西宽约48米,北边较南边略宽之,占地约10亩。
  仓颉庙内建筑,沿中轴线由南至北依次为照壁、山门、东西戏楼、前殿、钟鼓楼、报厅、正殿、后殿及东西厢房,共计70间。紧贴后殿为仓颉墓冢和墓园。庙内现存建筑年代多为元、明、清三朝代,其装饰华丽,地方色彩浓厚。
  仓颉庙内历代碑石众多,虽经战乱多有散失,现保存的仍有十八通,阵列于前殿之内。其中仓圣鸟迹书碑,至今字、碑均保存完好。石碑年代从东汉起,历魏、五胡十六国、唐、宋、元、明、清至民国。早期的有东汉延熹五年《仓颉庙碑》、是金石学上的珍品,五胡十六国时的《广武将军碑》、唐《仓公碑》、宋代《大宋仓公碑》等。近代有先生、将军、将军题写的匾额、对联等留存于庙内殿堂之上。
  时期,西北人民野战军司令部在此整训干部。、曾亲瞻庙容并严令保护,题写“保护文物古迹,任何人不得随意破坏”的命令。
  庙院内古柏参天、郁郁葱葱,生长茂盛,东汉延熹五年之“仓颉庙碑”即载当时“庙内古柏郁郁葱葱”。共计有古柏46株,古槐10余株,枝叶覆盖交通,虬枝盘旋,各具姿态,因各得其名,曰:“二龙戏珠”、“丹凤朝阳”、“奎星点元”、“青龙戏柏”、“兽龙戏牡丹”、“”、“”、“柏”、“”等。“奎星点元”为汉前古柏,高达17米,树围7.25米。冢上一柏,枝杆四出轮流荣枯,称之为“转枝柏”,誉为奇观。庙内西南隅一古柏,中空生槐,槐长柏壁,抱槐生长,名“柏抱槐”。两树枝粗中茂,堪称庙内一景。庙院内古柏,整体树龄年代久远,树形奇异,与黄陵、孔庙并称为三大古庙柏树群。
  一、全国有多少仓颉陵墓
  仓颉,亦名苍颉,据《》记载:“仓帝史皇氏姓侯岗,名颉。以仰观苍穹之变,故称苍颉。后苍仓通用。相传为黄帝史官,《吕氏春秋》、《》、《》皆言文字为仓颉所造。事实证明,汉字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它不可能是一个人在短时间内的创造,正如《荀子·》中所说的那样:“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这就是说,仓颉以前,各氏族、地区已经有了类似文字的符号、图画出现。黄帝统一中国后,仓颉把各氏族、地区互不统一的符号、图画进行归纳整理,使其整齐划一起来,通行全国,所以他的名字能够独传于后世。并被尊为字圣。正因为他这了不起的巨大贡献,故有关仓颉的遗迹不止前面提到的南乐县有,有,河南的县、陕西的白水、山东的和东阿也有,全国共有6处。开封王宴春先生讲,他经过调查又发现河南省阳武(今原阳县)、洛宁两地也有。仓颉跟随黄帝曾到过很多地方,说不定有关他的遗迹,今后还会被发现出来。
  二、开封仓颉墓
  开封仓颉墓,在今城东北9.5公里、黄河大堤之外,刘庄村的北侧。明《汴京遗迹志》载:“仓颉墓在城北时和保。俗称仓王冢是也。”《禅通记》称“仓颉居阳武而葬利乡”。关于利乡的位置,罗泌称:“浚仪县即春秋阳武高阳乡也,或曰利乡。亦即时和保之墟也。”这是开封认定开封仓颉墓是真迹的重要论据之一,《》及宋《太平寰宇记》东汉《陈留风俗传》等著作也有有关仓颉城和仓垣陵墓的记载。所谓仓颉城实际是座包括墓在内的大庙院。今仓颉墓,呈椭圆形,周30平方米,高4米,墓东南约300余米处有一方形土丘,高1.5米,周亦30平方米,传即仓颉造字台。旧时台上有石牌坊、仓颉庙。庙于明末清初时被拆,开封文庙的砖瓦木料部分就是仓颉庙的原物。今天的造字台已栽上树木,什么也没有了。1992年建国道310高速公路,在造字台南侧挖土时,机械铲从地下5米多深处挖出大铁钟一口,石供桌一个(均被铲碎)均是仓王庙旧物。开封城西25公里有个仓家寨,简称仓寨(现已划归县),村中仓姓自称系仓颉后裔,早年他们曾多次到仓颉墓祭祖。开封和南乐县不同的是开封认定仓颉生日是农历三月二十八日,解放前每年这一天这里都要举行仓王生日庙会。民国初期,英籍犹太人哈同等人在上海创办仓圣明智学堂——后改为仓圣大学,我国著名学者曾被聘在该大学执教,他考证仓颉生日和开封认定的一样,也是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不过,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五六千年前的往事,又没有遗留下来今人可以弄懂的文字和记载,正月二十四、三月二十八都是推测,没有必要争论谁对谁错。
  三、拓不走的仓颉造字碑
  开封仓颉庙内原有一通仓颉造字碑,现已不见。据当地村民讲,很可能还埋在造字台地下。关于这通碑,开封流传有两种说法,一是:仓王造字碑上的字捶(拓)不走,捶下来一出村就变样。现在碑已没有了,到底捶(拓)走、捶(拓)不走,已无从验证。再一个说法就是“仓颉造字圣人猜,二十八字一未开”。说的是孔圣人一次路过这里,看见仓颉碑上的28个字,一个字也不认识。如果说造字碑上捶(拓)不走的就是这28个字的话,这里现有一张这28个字——也就是所谓《仓颉书》的照片,不知是从哪里保留下来的。也许开封造字碑的字捶(拓)不走,别的地方可以捶(拓)走,才得以流传了下来吧!
  就是这个28个字的《仓颉书》和《夏禹书》到底是汉儒刘歆的伪作,还是远古流传下来的真迹?一直是中国汉族书学史上的一个谜。
  淳化三年(公元992年)编印的《淳化秘阁法帖》收录了这两件作品。《大观帖》翻刻时将《仓颉书》28字译为“戊巳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名,左互爻家,受赤水尊,戈茅斧芾。”这根本无法通读,故不为学术界所认可。后有学者刘志一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它是用古彝族文字书写的一篇祭祀经文,直译为:“一妖来始,界转鸦杈,祭神青脑,祸小马念,师五除扫,幡斋解果,过鼠还魂。”它的大意为:“一群妖魔刚来到,树上乌鸦满天飞;割青宰羊祭山神,念经消灾骑马归;五位经师施法术,做斋完毕魂幡回,消灭鼠精魂归位。”从译文看《仓颉书》实际上是对一次祭祀活动的记录。
  对于刘志一的这份译文,很多人持认可态度,认为黄帝出于西羌,彝族亦出于西羌,古彝文发祥于西北地区,仓颉造字及其一生的主要活动多追随黄帝,故这份《仓颉书》使用古彝文,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时其内容与《淮南子·本经训》所载:“昔者仓颉作书而(曰)天雨粟、夜鬼哭”的意思基本一致。当然,这还不能作为定论。将来是否还会有新的译文、新的解释、新的说法,那就是将来的事了。
  四、仓颉墓的比较和鉴别
  在已发现的八处仓颉墓及遗迹中,始建于汉代者4处:河南开封、南乐、虞城和陕西白水;始建于晋代者两处:山东寿光和东阿;余下两处河南省阳武、洛宁系宋代以后。从信史角度来说,始建及文献所载距发生事件或朝代较近,其可靠性就大。那么,我们不妨就拿始建于汉代的这4处仓颉陵墓来做一对照和比较,有了比较,才有鉴别;才能作出接近事实的判断来。
  陕西白水县仓颉墓,现尚有残碑一通,该县还有一个史官乡,即依仓颉为黄帝史官之说而建。县志上也有:“史官仓颉死后葬于白水”的记载。我们知道黄帝及其史官仓颉大部分活动均在东方平原,当时(约公元前2697~前2595年间)东方平原地带洪水泛滥,后被迫逐步西迁,终葬陕西。黄帝陵墓在今陕西省黄陵县,已为世人公认。作为黄帝史官的仓颉死后葬于距黄帝陵不算太远的白水县极有可能。
  河南仓颉墓、仓颉祠始建于西汉,唐开元年间及清年间曾几次重建。历尽沧桑,如今仅存一座大殿、两株血柏和一通石碑。虞城仓颉墓令人永怀记忆的是陵墓周围的菊花——仓颉菊(简称仓菊),是菊科中的珍种。花淡黄色、大如铜钱、叶茎较小,可入茶入药,清心理气,扶正祛邪,其最大的功效是明目醒神。残存的那通石碑上就镌有:“墓周生丛菊,清香可充茗”的碑文,据说长年饮用仓菊茶,可以养目,耄耋眼不花。尤其令人奇怪的是仓颉菊不可移植,移栽别处后,菊虽可活,其药性、茶性却会很快改变。就这一点来说,似乎和开封仓颉碑的字捶(拓)不走,有相似之处。
  河南南乐县仓颉墓位于县西北十多公里的吴村附近,原称仓颉祠,始建于东汉永兴二年(公元154年),庙内有一通元代延佑年间的残碑,有:“仓颉生于斯葬于斯,乃邑人之光也”的碑文。在18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兵燹和自然灾害,南乐仓颉庙屡遭劫难,但屡毁屡建,“历汉唐以来,未尝稍替”。1966年一次毁灭性的劫难,使仓颉庙成为废墟,仓颉墓亦被挖开。出乎人们意料的是,人们挖仓颉墓出土的破烂盆罐、石斧石镰等废弃物,经过专家鉴定,竟是龙山文化遗物,再经过有计划的考古发掘,出土文物十分丰富,主要为龙山和仰韶时期的器物。这意外的发现,使南乐仓颉陵墓身价倍增。1994年南乐县多方筹资数百万元,开始着手重修仓颉陵及仓颉庙,2000年全部完工,新修的庙宇大量搜集和使用了散存于民间的原石碑、石兽和建筑构件,保持了建筑物的古老韵味和凝重。日,首届(丁亥年)仓颉汉字文化节在南乐县吴村隆重举行。来自河南省内外的各界嘉宾一万余人亲临盛典,同拜先祖。
  古遗址的出现,增加了南乐仓颉墓的可信度。著名学者徐旭生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做出了有利于南乐的推测。
  仓颉庙中现存的一通旧碑:“盘古斯文地,开天圣人家”乃宋朝与契丹澶渊之盟后,北宋名相寇准专程祭拜仓颉庙时留下的联语。近在朝廷脚下的东京仓颉庙他未题一字,却跑到几百里外的南乐祭拜题字,想来在寇准的心目中,南乐仓颉陵的分量还是比较重的。
  五、仓颉陵真迹之争,也许是好事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么多地方都有自己充分的理由说自己那儿的仓颉陵是真迹,但哪里也拿不出真正的实证来。这就像诸葛亮躬耕地南阳、襄阳之争一样,至今也无定论。但争,也许是好事,要争的话,一要从历史的角度查文献、找资料;二要从实地出发,搞开发和建设。在这两方面,南乐县已经起了步,并有了效果。那么,开封呢,好像早几年也有重修仓颉陵,纳入黄河游览区的倡议。这应该是一项可行的大好事,不管我们的仓颉墓地下是否真有其人,仓颉在我们这块土地上活动过,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我们有文献、有传说、有遗址——,把它接收下来,弘扬开去,是我们应尽的责任,我相信在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大力开发建设黄河游览区的高潮中,开封仓颉墓一定能够重现辉煌!
  日上午10时许,来自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数百名“文化人”齐聚河南省南乐县仓颉陵,生成缩略图错误:convert: unable to open image `/data0/www/dangzhi/baike/images/6/6c/4c3ed52cc7b35.jpg':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 error/blob.c/OpenBlob/2709. convert: no images defined `/tmp/transform_6ed677ac7107-1.jpg' @ error/convert.c/ConvertImageCommand/3210.
顶礼膜拜5000年前的“造字圣人”仓颉,以此拉开了首届仓颉汉字文化艺术节的帷幕。相传5000年前,黄帝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从而结束了远古时期结绳记事的蒙昧时代,并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汉字,迄今,世界上有13亿人使用汉字,成为世界使用率最高的一种文字,仓颉也被后人尊称为“字圣”。南乐仓颉庙始建于东汉,每年正月二十四,仓颉庙会便吸引冀鲁豫三省数十县的近10万群众前来祭祀,并一直沿袭至今。2005年,经过国内权威历史、考古专家的一致认可,争论多年的仓颉故里最终花落南乐。
  为纪念仓颉的造字壮举,南乐县从2007年开始,每年将举办一次仓颉汉字文化艺术节。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庆柱称,纪念“字圣”仓颉,不仅是对使用率最高的汉字的尊重,也让世人重温了中国文明史,意义非常深远。
  仓颉 cāng xié(颉:胡结切,入,屑韵)复姓。
  《通志·二八·以名为氏》:“仓颉氏,黄帝史官,子孙氏焉,冯翊人。”(冯翊píngyì,汉置郡。此指仓颉氏子孙的郡望。仓颉亦作苍颉)
  仓颉学院是在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规范汉字书写专业委员会、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汉字文化教育研究中心、中华仓颉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曲阜孔子书院、安阳殷都文化研究院、西安碑林博物馆、仓颉文化研究会、渭南市希高教育集团联合支持下,由中华汉字文化传播工程批准,汉字网编辑部发起的学术团体。以弘扬仓颉精神,传承汉字文化为己任,秉承“追溯仓颉功德,挖掘汉字智慧”的宗旨。大力宣传仓颉与汉字知识、提升仓颉文化学术价值,编辑仓颉与汉字相关图书、网页、电子文献库,承办“汉字族寻根之旅”、“仓颉文化校园行”等文化教育活动。
  近年来,中国汉字网先后和白水县人民政府、仓颉文化研究会举办“仓颉 汉字中华文明主题研讨会”、“仓颉造字与中华文明研讨会”等学术会议。“陕西白水仓颉故里考察团”邀请参加首次全国仓颉文化遗迹考察工作,从陕西白水县仓颉故里出发,途径西安市、河南开封市、濮阳市、南乐县、安阳市、洛阳市、山西芮城县等地深入考察仓颉遗迹。其发表的《陕西白水仓颉故里考察团全国寻访仓颉文化遗迹》被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中国文字博物馆网、看中国网、中华仓颉文化网、中国国际文化产业网、中华国学网、文化中国网、白水新闻网等三十余家网络竞相转载报道。通过网络报道仓颉故里被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文字博物馆、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广泛关注和好评。
汉熹平六年(公元177年)陕西白水县史官村《苍颉庙碑》,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生成缩略图错误:convert: unable to open image `/data0/www/dangzhi/baike/images/5/56/4c3ed52ec68ca.jpg':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 error/blob.c/OpenBlob/2709. convert: no images defined `/tmp/transform_731d99bc127b-1.jpg' @ error/convert.c/ConvertImageCommand/3210.
秦李斯作《仓颉篇》,《仓颉篇》流行直到东汉,后来被保存在《三仓》中,唐以后才完全亡佚。20世纪,各地考古发现许多汉简,时有《仓颉篇》。其中最早的离秦代不过50年,但已是汉代书师合并的本子,字体是隶而不是篆了。有一支简上有40字:“仓颉作书,以教后嗣。幼子承昭,谨慎敬戒。勉力风诵,昼夜勿置。苟辑成史,计会辨治。超等轶群,出元别异”。
  中国文字博物馆内陈列的《仓颉篇》文献资料。
  仓颉输入法是一种常用的中文输入法,由台湾人朱邦复于1976年创制。初期只有繁体中文版本,原名“形意检字法”,用以解决电脑处理汉字的问题,包括汉字输入、字形输出、内码存储、汉字排序等。1978年由蒋纬国将军重新定名为“仓颉输入法”。仓颉输入法适用于多种平台,主流作业系统和大部分电子辞典均有内嵌。一些线上汉字字典也采用仓颉编码作为检索工具。
  朱邦复1980年代初在个人电脑上设计中文系统,以仓颉码为其根本,收字数万,效率甚高。
  朱邦复于1982年登报公开放弃仓颉输入法专利,并且极力推动电脑之中文化。现今大部分作业系统,甚至一些电子辞典皆附有仓颉输入法,为注音以外最普及的形码输入法。以往为正体中文使用地区最常用的形码输入法,用于香港、马来西亚等地。但台湾由于智慧注音输入法之发展,以及后继发明之免费及非免费等形码输入法甚多,“万码奔腾”,仓颉输入法未成主流。目前选用仓颉输入法者,除早期使用而不愿更换外,多为其普及率考量。
  朱邦复本来想根据其“汉字基因”理论,建立一“仓颉系统”,用仓颉码统一处理汉字形、音、义、码、序、辨等六大问题。其中仓颉码的原始目的是汉字检索及排序,其取码具有字首及字身的概念,以字首做为分类,字身做为补充,如此便可让电脑“理解”汉字,进而达到组字、字义理解,甚至与人沟通的功能。
  由于本以汉字检索为目的,仓颉取码依据视觉辨识原理,能反映汉字的细微特征,几乎所有不同字形或异体字,都有不同的编码,因此重码率为当今中文输入法中最低。仓颉输入法亦为一般系统中字库最大者,几乎所有系统可见的字型,皆可用仓颉输入法键入,因此也成为汉字文化工作者选用的主要输入法。然而,当今主流电脑系统只提供仓颉输入法,而没有采用整套仓颉系统,因此许多原先的设计理念,如仓颉内码、字型产生器与极大字库等,皆没有实现。
  然而仓颉输入法也受到许多批评,例如为顾及检索,编码规则繁复,无容错编码,加上系统字集问题[1]、字体问题[2]、版本混乱问题[3],导致规则混乱、取码麻烦,因而不少人视学习为畏途。另外仓颉输入法并未为常用字之快速输入设计简快码,标点符号之输入也略嫌不便,因此没有成为最快速的中文输入法。
  目前仓颉输入法最新的公开版本是第五代,最常使用版本是第三代。待公开的第六代(又称苍颉检字法),由朱邦复的多年助手沈红莲设计,应用于他们开发的苍颉系统上,该系统字库完整收录了历代文献用字十万以上,以仓颉码作为内码,重码率低于5%。因设计符合汉字特性,获国学大师钱钟书赞赏,并指定用来进行古籍电子化。[4]第六代现仅提供部分文史专家学者使用。苍颉检字法不是为了支援统一码;朱邦复批评统一码处理汉字方法愚昧,收字不全,字序混乱,码长不等,因此不能采用。
  版本演进
  ■ 1977年,朱邦复在台湾发表第一代仓颉,根据一万二千字的《国语辞典》所设计。
  ■ 1980年,发表第二代仓颉,仅将第一代仓颉略作调整。
  ■ 1982年,发表第三代仓颉,是以《康熙字典》为范围,选取其中四万字,将第二代加以改良的结果。
  ■ 1985年,在美国发表第四代仓颉。
  ■1987年,返中国深圳科技园,任两仪文化科技公司总经理,发表聚珍大字库、第五代仓颉输入法。五代将正简字统一处理,共收集了约六万字,同时增加一些辅助字形及修正了少许的取码。在朱邦复工作室网站上的《第五代仓颉输入法手册》一书中提供了第三代、第五代改码字的字码对照表。
  ■ 1990年,与台湾资策会合作开发微软中文视窗系统3.0,采用仓颉系统的概念。后来朱邦复与微软的合作关系破裂,之后Windows系统改采用其他的汉字编码系统,并自行更新仓颉输入法第三代(修改了一些异体字及加入了部分香港字,但有错码),成为目前所见的主流版本。目前一般所称的“三代仓颉”多指此版。
  ■2002年,朱邦复在其论坛提及,仓颉输入法最后一版本——第六代已完成,并据之设计中文CPU。因为朱先生已不理输入法之事,转交沈红莲女士照料。仓颉输入法至第六代改名为“苍颉检字法”,至2008年止未曾公开,仅供与“朱邦复工作室”有工作关系之专家学者使用。
  ■ 由“面”、“非”两字即可辨别是第三代或第五代仓颉:
  ■ 三代:“面”字取码 MWYL(一田卜中);“非”字取码 LMYYY(中一卜卜卜)
  ■ 五代:“面”字取码 MWSL(一田尸中);“非”字取码 LMSY(中一尸卜)
  ■ Microsoft Windows Windows 95 / 98 / Me / 2000 / XP等作业系统中内建的仓颉输入法是第三代仓颉的改进版;Windows Vista 内建的仓颉输入法则兼容第三代和第五代仓颉码。
  ■ Macintosh Mac OS X 10.4 内附的为第五代。
  ■ Linux SCIM 同时提供第三代和第五代,部份如 OXIM 只提供第五代。
  ■ 其他
  电子辞典等平台,中文全字库、汉字构形资料库等汉字资料库检索系统,皆采用三代仓颉编码。而朱邦复推广的汉文库典,则采用五代仓颉。此外网路上还有许多自制的仓颉输入法(见#从仓颉衍生的输入法一节),三代和五代皆有,例如马来仓颉之友所制作的仓颉第五代通用版、国际版与香港版等版本采用了五代仓颉。
  取码方法 仓颉键盘 仓颉字母(中文输入法中通称为“字码”)分为四大类,共24个,另有2个特殊键。这些键与26个英文字母一一对应。(括号为读音与特殊含义) ■哲理类:日(A)、月(B)、金(C)、木(D)、水(E)、火(F)、土(G) ■笔划类:竹(H,斜)、戈(I,点)、十(J,交)、大(K,叉)、中(L,纵)、一(M,横)、弓(N,钩) ■人体类:人(O)、心(P)、手(Q)、口(R) ■字型类:尸(S,侧)、廿(T,并)、山(U,仰)、女(V,纽)、田(W,方)、卜(Y) ■特殊键:难(X),用于特殊的“难字”,包括:臼(HX),卍(NX)等;重(Z),第三代开始作为输入标点符号,或被一些自制仓颉当作特殊键,写法不一,有作“重”、“片”、“符”、“标”等等。首24个仓颉字母还可再变化、衍生出“辅助字形”来辨别所有的中文字。 例如“水”衍生出“氵”、“又”;“中”(纵)衍生出“丨”;“弓”(钩)衍生出“亅”等等。
  凭视觉(非字义或笔顺)把汉字分割为字首及字身,字首为最左、最上、最外部份,剩余部份为字身。若字身可以再分,则分为次字首和次字身。各部份再分拆为有限个字码(中间部分省略),以不破坏字形特征和视觉容易辨识为准。取码以后再按下空白键,即可输出字形。
  一个汉字最少用一码输入,最长则为五码。例如:
  “出” →(分割)→ 出 →(4取码)→ 山山 →(按键)→ UU
  “理” →(分割)→ 王.里 →(23取码)→ 一土.田土 →(按键)→ MGWG
  “菇” →(分割)→ 艹.女.古 →(212取码)→ 廿.女.十口 →(按键)→ TVJR
  “语” →(分割)→ 言.五.口 →(221取码)→ 卜口.一一.口 →(按键)→ YRMMR
  简易/速成输入法
  简易输入法(DOS年代的称呼),或称速成输入法(中文Windows的称呼),又简称作简易或速成,为仓颉输入法之简化版本。只取仓颉码的首尾两码,所以一字最长只有两码。此取码法比较简单,所以较受初学者欢迎。由于输入组合只有约600个,用者要从大量同码字中选择需要的字,输入速度变慢。不过一些人已将数字选择的部分亦死记下来,使输入速度提升,可是此法只能应付常用字。另外,由于早期已预设在Windows作业系统内,不需另行安装,是很多电脑内最常预设的输入法之一,所以有不少使用者。
  新仓颉输入法
  新仓颉输入法大约在Windows2000推出的时间一同推出。它免除选字的麻烦,对于一个熟练的打字员,可以在完全不用看萤幕的情况下盲打,而让系统自动分词选字。不过由于不少人并不习惯新仓颉的盲打模式及没有关连字的提供,他们都对新仓颉输入法非常抗拒,甚至千方百计要找回旧有的仓颉输入法来重新安装。为此,微软在后来的WindowsXP里仍保留旧有的仓颉输入法。
  自由仓颉输入法
  由香港华通软件开发,免费供中港台地区人士使用。特点如下:
  ■ 免费公益软件(支援Windows Vista)
  ■ 依据Windows第三代仓颉为基础
  ■ 支援及更正Unicode字根的编码
  ■ 含有词组输入,大幅提高输入速度
  香港华通另设一“自由速成输入法”,取仓颉码的首尾两码,兼有以上的特点。
  快速仓颉输入法
  快速仓颉输入法,简称快仓,是麦志洪先生自1987年改良第三代仓颉输入法而成的。它的特点有:采用“一字多码”的编码策略、拥有容错码、改良标点符号编码等等。
  目前,“快速仓颉输入法”已发展至第七代,又名“快仓2000中文输入法系统”。
  乱仓打鸟输入法
  乱仓打鸟输入法融合了仓颉三代及大新仓颉的优点,支援常用词及日文字母及各种符号的输入,提供一个更快速、更简单好用的输入环境,同时适合入门新手以及已使用仓三、快仓、□□仓等的老手们来使用。
  “乱仓打鸟”名字的来源,是因为此输入法包含仓颉三代、大新仓颉以及一些自创的规则。“这样一个‘乱’七八糟的‘仓’颉要‘打’个什么‘鸟’啊?”,这一句说话便是本输入法命名的原则。这个输入法最大的优点,是提供了将近七万个词供输入,且依词频排序过,有助增加输入的效率。
  易颉输入法
  ■ 采用Microsoft新一代的进阶文字服务来制作,支援32Bit和64Bit Windows Vista
  ■基本上兼容仓颉第五代和速成。打两个码便是速成,打足全部码数便是仓颉,打不足全部仓颉码时,易颉便会根据人工智能来寻找最合适的中文字。例如想输入讨论的“讨”字,只须输入“卜口戈”便可,所得出的候选字效率一定比速成高,因为使用者比使用速成时提供了多一个码,电脑便有更多的资讯去找出更适合的字出来。
  ■易颉的口号就是“将知道的仓颉码尽量打出来”。简单来说,将一个字知道的仓颉码尽量顺序打出来,不知道或不确定的仓颉码就不用打出来,最后交给易颉的人工智能来找出最合适的字。非常适合一些会仓颉但不精通的用家。详细的说明请看易颉教学。
  ■ 自动学习所打过的中文字和中文词组,增加自动选择的候选字的准确率,每个使用者都有为自已优化的资料库。
  大新仓颉输入法
  大新仓颉输入法,打破TQC全球华人中文输入法新记录──227字的输入法,比行列输入法的最快记录每分钟215.5字和呒虾米输入法的一分钟209字最高记录还快。特色是整体减少取码数、增加六段简码、多种容错码、重复字最佳化编排。为一商业软体。
  轻松输入法
  轻松输入法虽由仓颉衍生(字根多半沿用),却大有不同。轻松输入法的宗旨是易学、方便,将字根减至75个,取码只取头尾,有些类似速成。
  面对选字过多的问题,轻松输入法采用超大词库、五码定字、词音定字等方式,不但减少选字选词,也增加了输入速度。
  采用免费 GPL 授权,人人可以免费取得,以及自由的使用,是第一个开放源码的输入法系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水仓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