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市国开湖商村镇银行待遇的待遇怎么样?

  你行《关于湖南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股权变更的请示》(汨村银〔2015〕48号)收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湖南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转让其持有的汨罗国开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000万股股权给湖南财信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转让后,湖南财信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持有汨罗国开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权1000万股,持股比例10%。  二、你行董事会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和规范股权管理,股东变更及股权转让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办理,新入股股东必须符合股东资质条件。  湖南银监局  日来源湖南)该企业暂未发布此类信息。
该企业产品还未发布,敬请期待!
*删除报错原因:
Copyright &
汨罗国开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技术支持:做大做强循环经济 创新城市矿产发展
  作者:湖南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管委会& 副主任&& 李志云    汨罗市地处湖南省东北部,因汨罗江而得名,总面积1562平方公里,总人口66万。汨罗是世界文化名人屈原投江殉国之地,也是开国元勋任弼时同志的诞生之地,“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端午源头、龙舟故里、红色家园”。
&& 循环经济、龙舟文化、素质教育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科技工作、粮食生产、国土资源、农田水利、政务公开、人口计生等多项工作跻身全国先进行列,被纳入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政策核心区,被列为湖南省优先发展的中等规模城市,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逼近中部50强,综合实力进入湖南省前十强。汨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以资源综合利用为主导的循环经济产业的强势崛起。汨罗再生资源产业发轫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
&&&& 改革开放后,产业迅速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本世纪初,我们敏锐把握发展大势,引入循环经济理念,提升再生资源产业。2005年10月,汨罗再生资源集散市场被纳入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2006年3月,“建设湖南汨罗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市场和加工示范基地”载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4月,被纳入全国24个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成为湖南省唯一的试点城市。2010年6月,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成功跻身全国首批7个“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行列,加速了由全国试点向全国示范的成功转型。    一、汨罗发展循环经济产业暨推进“城市矿产”的主要做法    (一)健全市场体系,推动资源聚散网络化。一是以专业公司促进专业回收。发展专业回收公司,形成以专业公司带个体经营户的回收格局。目前,已发展回收公司206家、经营户3500余户,收购网点5000多个,基本形成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的回收网络,收购品种涵盖了废铜、铝、不锈钢、塑料、橡胶、纸和电子废弃物等主要再生资源。二是以专业市场增强聚集功能。按照功能分区、集中经营的要求,加快建设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再生原料交易市场和再生产品交易市场。特别是启动了容量更大、拆解分拣更专业的再生资源二期市场建设,一个集废品回收、综合利用、再生原料批发、电子商务、科研开发等功能于一体的专业市场已初具雏形。三是以信息技术提升交易效率。建设2401再生资源网,及时发布市场供求、价格动态、政策法规等信息,打造全国首家县级循环经济综合信息平台。四是以现代物流促进回收升级。在园区内高标准规划建设物流园,以现代物流助推回收网络壮大,加速回收体系发展。2011年,汨罗再生资源回收量达125万吨,其中电子废弃物回收拆解能力突破100万台(套)。    (二)夯实园区平台,推动资源利用集群化。我们始终把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区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平台来建设,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加速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来打造,集中力量强力推进,努力实现基础共用、资源共享、产业共荣、多方共赢。一是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采取财政投资、向上争资、开发性融资、BOT等形式,累计投入10多亿元加快园区建设。仅2011年,就投资2亿多元,建成主次干道24公里、污水管网12公里。目前,园区面积已拓展到10平方公里,园区及周边建成自来水厂2座,110KV、220KV变电站各1座,天然气门站及分输站1个,高速铁路站场1个,道路、水电、能源、通讯已初步形成网络。二是严要求优化园区环境。扎实开展联手帮扶行动,组织千余名干部进园区、联企业,积极为企业当参谋、当顾问。完善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和责任追究制,落实“围墙法则”,确保企业不为围墙外的问题操心。三是大力度发展加工集群。依托园区的强劲支撑,积极引进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产业龙头项目,纵向协调、横向互补的产业体系加速升级,形成了再生铜、铝、不锈钢、塑料、橡胶、碳素等再生资源产业集群,初步实现资源综合利用集群化。2011年,万容报废汽车电子拆解、新振升铝材、鑫祥碳素、金龙10万吨电解铜、汨特科技等8个投资过5000万元的产业链上项目入园落户。园区再生资源行业加工企业发展到138家,其中规模企业60多家。2011年,园区就地加工废旧物资58万吨。仅再生铜行业,规模加工企业就达26家,总投资近15亿元,年产能20万吨以上,年产值过100亿元,成为全国知名的铜材加工基地。    (三)鼓励科技创新,推动企业发展高新化。坚持争资争项与以奖代投并重、联姻合作与招商引进结合,引导企业走技改升级、自主创新之路,促进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最大限度地提高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一是激励。设立科技进步奖,重奖科技创新、品牌创建的有功之臣,激励企业自主研发。规范审批和拨付,切实用好国家“城市矿产”专项资金,扶持企业技改扩能。二是合作。成功争取成为中国社科院“城市矿产”循环经济调研基地,成立全省第一个园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湖南废旧塑料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有色金属检测中心,为入驻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技术咨询等服务。五祥建材成为湖南省废旧塑料利用行业标准制定者,鑫祥碳素成为2011年度国家首批行业标准制定单位。三是引进。鼓励企业成套引进先进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引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回报率高的项目,提升园区科技含量。截至目前,园区8家企业获得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和省科技进步奖。五祥建材利用废塑料加工生产的PVC板材、型材和复合型塑料材料,填补湖南空白,获得国家专利。湘北铜业生产的无氧铜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园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过程中,主成份及伴生成份的直接利用率达到90%以上,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    (四)加强环境保护,推动产业发展“两型化”。为防治“二次污染”,我们突出“三抓”:一抓环保设施。坚持环保设施先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园区污水处理系统和固废处置设施,提高“三废”处理能力。目前,已建成日处理能力2.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1座、污水收集主干管网30公里,重金属污水处理中心完成投资1000万元,垃圾消纳场启动二库区建设。二抓环保审批。坚决落实新上项目“环保第一审批权”,严格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坚持做到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项目一律不批,布局不合理、投资强度不达标的项目一律不批,高能耗项目一律不批,产能相对过剩、技术含量不高的项目一律不批。三抓环保执法。建立环保联合执法体系,加大对企业、市场和园区的日常管理和执法力度。实施“淘汰落后产能”行动,坚决取缔“十五小”企业。实施“清洁生产”行动,推广绿色工艺,培育绿色企业,倡导绿色管理,建设绿色园区。    (五)引导诚信建设,推动行业管理规范化。为解决再生资源行业企业信用参差不齐、融资渠道不畅等制约发展的瓶颈,我们注重以诚信建设为核心,引导行业自律自强、规范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园区成功运用开发性金融理念,创建了再生资源行业“一会三公司”(即行业信用协会、会计咨询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构建了四位一体的信用平台,以互联互保为纽带,促进园区企业共生共荣、银企合作共赢。目前,“一会三公司”已吸纳会员360个,累计为企业融资35批次、近10亿元,无一家逾期还贷,无一人拖欠利息。“一会三公司”的良性运作,带动了金融业的发展,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共性问题,促进了企业和产业的壮大,创造的经验得到国家银监会的高度肯定。目前,汨罗成功创建省级金融安全区,吸引了华融湘江银行、国开村镇银行相继落户汨罗,也促进了工商、农业、中国、建设、浦发、兴业、南粤、民生等多家银行争相向汨罗中小企业注入贷款。    二、汨罗发展循环经济产业暨推进“城市矿产”的主要成效    (一)开创了资源节约的可行路径。一方面,“城市矿产”为国家再生了大量资源。我们大力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变废为宝,使资源尽可能得到高效利用。以铜为例,生产1吨铜需要消耗135吨铜矿石和54吨标准煤。汨罗2011年产再生铜15万吨,可为社会节约铜矿石2025万吨以上、标准煤5508万吨以上。汨罗每年生产再生铜、铝、钢、塑料等原材料50万吨以上,相当于每年为国家建起一座千万吨级的矿山。另一方面,节约集约试点为汨罗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比如,在土地资源使用上,我们出台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建设、使用标准厂房;把好项目入口关,提高园区土地投资强度,提升单位面积产值、利润和税收;实施“腾笼换鸟”,妥善处置园区闲置资产,2011年,单位工业用地面积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为19%,成功创建了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    (二)探索了环境友好的发展模式。一方面,汨罗发展再生资源产业,为全国减少了分散污染。目前,汨罗每年从全国各地回收超过100万吨废旧物资,进行了集约化处理和深加工,有效避免了大量废旧物资弃之荒野带来的环境破坏。以塑料为例,原生塑料的主要来源是不可再生的石油、煤炭等能源资源,塑料废品在自然条件下难以降解。2011年,汨罗回收利用废旧塑料在40万吨以上,不仅节约了大量能源资源,而且减少了白色污染。此外,再生资源加工相比原生资源加工所产生的废水、废气要少得多。据测算,冶炼1吨铜,可产生134吨尾矿和0.36吨硫。汨罗2011年生产再生铜15万吨,相当于56家日处理1000吨大型铜矿的产量,等于少产生2010万吨铜尾矿和5.4万吨硫。另一方面,汨罗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在全市健全了环保约束机制。为全面加快再生资源产业发展,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出台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专项政策和招商项目落户工作程序规定,将环保作为项目落户的刚性要求,作为产业升级的必要条件,切实保护了生态环境。    (三)激发了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随着再生资源的强势崛起和国家试点、示范的纵深推进,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已成长为市域经济社会的核心增长极。2011年,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实现规模工业产值120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37%;实现税收5.8亿元,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40.6%。今年来,在国家宏观形势严峻、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园区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实现逆势上扬。元~9月,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20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财税收入5.98亿元,同比增长40%。同时,在再生资源产业的强力带动和园区经济的强劲支撑下,2011年,汨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2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14.3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4.4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33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8377元,市域经济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十强,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逼近中部50强。    (四)拓宽了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一是增加了就业岗位。据不完全统计,汨罗再生资源行业已培育资产达百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主近8000人,每年提供就业岗位近5万个,年工资及其他劳务性报酬支出超过4.5亿元,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促进了群众增收。二是维护了社会稳定。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对回收站及从业人员统一管理,经常对从业人员开展政策法规和职业道德教育,文明回收、依法经营蔚然成风。    三、汨罗发展循环经济产业暨推进“城市矿产”的努力方向    加速再生资源产业转型升级,切实担当“城市矿产”示范使命,探索循环经济可复制、可推广的汨罗模式,是一种光荣的使命,也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十二五期间,我们将按照“回收网络化、分解智能化、交易市场化、经营规模化、加工标准化、出园成品化、链条无缝化、业态无害化”的要求,瞄准千亿园区和百亿企业的宏伟目标,积极打造中南地区最大、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着力“五个升级”:    一是升级和完善基础设施。到2015年,将工业园扩展到30平方公里。投入资金19.4亿元,升级园区路网、能源、供水系统,完善消防、环卫设施,建设居民集中安置区。其中,建设园区主次干道14条138.2公里,建设110千伏变电站1座,铺设天然气管道45公里,建设5万吨自来水厂1个,建设配套设施齐全的集中安置区和服务区2个,提高园区配套服务能力。    二是升级和完善环保设施。投资6.5亿元,完成废水收集管网、重金废污水处理厂、园区中水回用管网、工业固废集中处置中心等环保硬件建设。完善监管网络,强化淘汰机制,督促企业升级环保设施,确保环保设施稳定运行。到2015年,园区万元产值用水量降到6吨以下,水循环利用率提高到85%以上,废气达标排放,重金属和废水零排放,固废处置率达到100%。    三是升级和完善回收网络。适应“城市矿产”产业发展,加快再生资源二期市场建设。引进和壮大龙头企业,加速传统回收网络与电子网络的结合,提高资源聚集能力。发展专业物流企业,以现代物流助推园区回收网络壮大,加速回收体系发展。到2015年,将再生资源年回收量提高到400万吨,具备较强的市场话语权。    四是升级和完善产业链条。建设32个产业升级重点项目,将废铜、废铝、废不锈钢的深加工比例提高到80%,废塑料、废橡胶深加工比例提高到90%。建立报废汽车拆解专区、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专区,力争到2015年,形成年拆解报废汽车6万辆、处理废旧家电200万台(套)的能力。引导中小企业加快技术、装备及产品升级,提高精加工比例。到2015年,力争园区再生资源加工量突破240万吨,税收提高到20亿元。    五是完善循环经济教育平台。以现有条件为基础,以宣传循环经济理念为核心,将发展循环经济与开展循环经济教育有机结合,不断健全和完善循环经济教育、交流、展示平台,形成以教育推动产业,以产业带动教育的良好格局。
( 14:35:20) ( 14:32:00) ( 14:31:45) ( 14:31:1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村镇银行待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