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财政局向马集致富路申请下拨党费的请示多少钱

太和县集中招投标交易中心受太和县马集乡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对《太和县马集乡人民政府采购工业园聚集区过路电子彩屏项目》进行公开询价,欢迎符合条件并能提供完善售后服务的供应商参加本次询价活动。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太和县马集乡人民政府采购工业园聚集区过路电子彩屏项目2.项目编号:THXCG20150913.采购方式:公开询价4.:太和县马集乡人民政府 5.资金来源:财政资金6.采购内容:流动电子彩屏字幕项目7.投资金额:约48万元人民币;8.供货期限:自合同签订之日起10天内完成安装调试交付使用9.供货地点:按照需求指定地点二、招标人资格要求1、 投标人必须是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法人,企业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原件及投标单位公章)1.1近三年内没有严重违约和重大质量问题,未处于被责令停业、财产被接管、冻结、破产等状态,未被有关部门暂停投标资格并在暂停期内的;1.2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生产厂家或代理商,公司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与采购项目性质相符合;1.3供应商如为代理商,须在于招标单位签订合同时,同时提供生产厂家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生产厂家的公章及针对1.2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内容。2、投标人公司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必须与采购项目性质相符合,3、原厂家注册资金不低于3仟万元,必须提供原厂家3C认证复印件;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复印件、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复印件。以上证件复印件必须加盖生产厂家的公章,否则视为无效投标;4、提供至少3份大于或等于50万元人民币的LED全彩屏政府采购合同业绩;5、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三、报名方式及时间1、凡有意参加投标者,请在太和县集中招投标交易中心(http://ztb.),下载本采购项目询价文件。询价文件每份售价500元,提交询价文件时交纳询价文件等费用。2、询价文件提交的截止时间(开标时间):详见询价文件。3、询价文件提交的地点:详见询价文件4、逾期送达的或未按询价文件要求密封的询价文件,采购人不予接收。四、发布公告的媒介:中国"/">http://www. 安徽省"/">http://www.太和县集中招投标交易中心http://ztb. 五、联系方式 招标人:太和县马集乡人民政府 集中采购机构:太和县集中招投标交易中心联系人:吴 权 联系人:王 工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8地址:太和县马集乡政府 地址:太和县三角元政务中心二楼六、" /">机构名称:太和县招投标局地址:太和县剑光城楼&&&&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天气预报: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 信息浏览
索 引 号:
关 键 词:
太和县财政局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计划&
发布机构:
生成日期:
著录日期:
组配分类:
主题分类:
信息名称:
太和县财政局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计划
内容概述:
201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
太和县财政局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计划
】【浏览次数:184次】&【】&【】
201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围绕&大开放、大投入、大发展、大民生,全市领先、全省进位&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新常态下的经济工作新方式,狠抓收入征管,深化财政改革,优化支出结构,较好地完成了全年财政目标任务,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财力保障。
一、着力抓好征管,财政实力显著增强
2014年全县财政收入实现170884万元,占调整预算162000万元的105.5%,增收46434万元(上年124450万元),增长37.3%,增幅居全市第一位、全省第?位。其中:地方收入完成117638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8.9%,增收37214万元,增长46.3%;上划中央收入完成38191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0%,增收6274万元,增长19.7%;出口货物退增值税完成15055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4%,增收2946万元,增长24.3%。分部门完成情况是:国税部门62720万元,增长18.6%;地税部门72096万元,增长70.8%;财政部门36068万元(含契税6394万元),增长22.8%。
财政一般预算支出预计完成5333000万元,占调整预算538000万元的99.4%,较上年476275万元增加58325万元,增长12.2%。
为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财政收入非线性增长目标任务,我局的主要做法有:一是细化收入任务分解。及时将全年收入任务分解下达到各乡镇和财税部门,明确各单位收入任务,压实责任。二是加强预算执行分析。健全财税收入增长预测分析机制,充分估计、预测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的影响,盯住全年收入目标,实行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保证收入均衡入库。三是强化非税收入征管。加强对政府非税收入单位的检查清理,增加政府非税收入缴纳网点,强化票据管理,促进非税收入平稳增长。2014年共实现政府非税收入万元,其中国有土地出让金收入89805.4万元。四是完善征管措施。主动配合国税、地税部门有针对性地进行税源监管,掌握征收主动权,健全协税护税网络和机制,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建立涉税信息平台,加强涉税部门的信息交流和综合利用,实施动态管理,促进财政增收。五是加大收入考核力度。严格兑现财政收入考核办法,将当年财政收入年度任务的考核与单位公用经费挂钩,并作为乡镇及部门主要负责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着力优化支出,财政绩效明显提升
(一)重点支出保障有力。按照县&四大两先&工作思路,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财力调结构、保重点、惠民生,发挥财政杠杆作用。一是为&城市建设年&添财力。全年共投入财政性资金万元,强化西部新城建设和老城区改造。二是加大&三农&支持力度。涉及土地流转、植树造林、&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等合计投入65267万元,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升现代农业水平,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三是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我县财政部门大力筹措资金,积极压缩一般性支出,财政支出向注重和改善民生倾斜,全县民生类支出完成455998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85.5%,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二)民生工程圆满完成。截至2014年底,我县实施的31项民生工程已全部完成。实际到位各级财政资金万元,其中:中央资金万元,省级资金37364.94万元,市级180万元,县级配套20640.12万元,实际拨付到专户和单位万元,实际到位资金100%。
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我县强化领导,规范操作,分类管理,财政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杠杆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一是足额配套资金。建立民生工程资金拨付&绿色通道&,优先足额配套31项民生工程配套资金,同时严格审批程序,及时拨付至用款单位,全年总计配套20640.12万元,确保民生工程顺利实施。二是强化绩效管理。建立人大、政协、第三方、审计监察、财政监督、部门自评、日常评价六方评价体系,健全对民生工程项目的绩效评价全覆盖体系,确保资金运行安全、高效。三是创新管养机制。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全年拨付购买服务专项资金100万元,主要用于沼气服务、社会儿童福利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小区物业管理。成立了太和县民生工程建后管养服务站,积极探索公建民营模式,全年投入建后管养专项资金1200余万元,确保各项民生工程持续发挥效益。
(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要求,我县更加注重保障公平,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发展,更加注重优质高效服务,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有力支撑。一是全面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截至2014年底,我县城乡低保人数达到64377人,保障标准为2040元/人/年,年拨付保障资金8502.9万元;为旧县、开发区失地农民13045人发放低保金969.6万元,合计城乡低保全年支付12436.36万元。二是推进农村五保供养及敬老院建设。2014年共筹集资金1320万元,新建、扩建农村敬老院10处,建筑面积16800平方米。我县目前五保供养8783人,其中分散供养6143人,集中供养2640人,供养金按照集中供养3600元/人/年、分散供养1870元/人/年的标准已全部发放到位。三是拓宽救助渠道。建立并规范了救灾及临时救助制度,2014年为1367人提供临时救助,共拨付资金82.4万元。四是特殊群体保障更加完善。全年共计为195名军转干部发放补贴266万元,对符合条件的58名农村老党员发放补贴资金12.47万元。五是社会保险扎实开展。2014年,我县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17472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3988人,工伤保险参保46021人,失业保险参保29486人,生育保险参保29978人。全年社会保险五项基金缴费收入28020.12&万元,支出30729.47万元。其中养老金发放实现&十连增&,由2005年的人均600元提高到2014年的人均1600元。
(四)支持社会事业发展。一是落实教育优先战略。2014年实施乡镇公办幼儿园项目14个,总投资1268万元;实施校舍维修项目17各,总投资2818万元;落实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费1120万元,受益学生5300余人。二是加大促进科技创新力度。投入700万元,用于支持县本级企业科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三是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全年共安排各类文化专项资金633.8万元,用于支持乡镇文化站及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逐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四是推进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并轨运行。不断提高费用报销比例,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2014年我县共筹集新农合基金59078.21万元,支出55690万元。参合人数1514826人,参合率达到91.0%。五是支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大财政用于社会管理方面投入,支持推进公共安全体制建设,支持社会治安防控、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2014年我县政法转移资金共计2805万元。我县财政局获得阜阳市2013年度政法经费统计报表工作先进单位。
(五)支持和服务美好乡村建设。一是顺利实施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2014年度,全县231个村实施257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村级实施面达&76&%,工程总投资8701万元,受益群众达&115&万人,共修建村级道路199公里,修建下水道8.5千米,安装路灯&362盏,桥涵3座,广场建设3个。二是涉农补贴按时足额发放。2014年全县共发放涉农补贴惠民直达完成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五保、低保、优抚等20项补贴资金42575万元,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三是多方筹资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利用政府投资、金融资本、社会捐赠等方式,整合资金,推进美好乡村建设。2014年实际整合到位涉农资金1.45亿,其中利用中央及省级财政资金1.26亿,各项目县级配套资金0.19亿;利用社会资金达4亿元,确保2014年6个重点中心村顺利建设。
三、着力深化改革,激发加快发展活力
(一)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各项措施。发挥财政引导资金作用,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加快培育工业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多方面支持&一区两园&及乡镇工业聚集区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抓好园区企业招商引资工作,加大对园区企业缴纳土地使用税等财政奖补力度,加大总部经济协调攻坚力度,争取实现总部经济新突破。一是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投融资格局。截至2014年底,已落实银行批准融资9.27亿元,四大融资平台运营良好,全年完成投融资40.3亿元。二是完善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2014年省财政厅下达1276万元专项扶持金,我县配套1276万元,我县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中心的担保基金规模达到15394万元,与5家银行签订担保合作协议,成立太和县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担保中心和担保公司全年共为我县中小企业担保贷款97笔64510万元,较上年增加30980万元,增幅达到92%,居全市各县区之首,有力地扩大就业,支持中小企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
(二)认真做好&营改增&试点工作。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北京等8省市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2]71号)精神,我县自日开始面向社会组织实施试点工作,日起正式实施。日起,将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至此交通运输业已全部纳入营改增范围。自日起,将电信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目前,我县纳入&营改增&试点的企业共294家,其中:一般纳税人32家,小规模纳税人262家。
为平稳有序推进&营改增&试点工作,根据&改革试点行业总体税负不增加或略有下降,基本消除重复征税&的税制改革原则,我局联合国税、地税三部门制定出台了《关于太和县贯彻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意见的通知》(财预[号),从日起,对全县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程中确因新老税制转换而增加税负的试点企业,实施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自扶持政策实施以来,共兑现5家企业(全部为交通运输业一般纳税人)享受扶持资金2854万元(万元,万元,月份1316万元)。
(三)拓展政府融资渠道。2013年10月和11月,分别成立太和县国有资产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太和县西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新的城市建设政府性投融资及建设平台。加上原有的太和县鑫泰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区经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财政直接投资及利用国有资产、资源折资等方式融资,对城市建设采取市场化运作,推进政银企对接工作,加强与金融工作有关的协调、对接、服务等工作,为高效配置金融资源牵线搭桥。建立对政府投融资工作统一管理&借、用、还&一体化,决策、管理、执行、监督相分离的投融资管理体制,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采取多种融资方式&积极推进财政融资、土地融资、上市融资工作,合理使用BOT、特许经营权融资。
(四)巩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国库集中支付实行一体化平台网上支付,全县上线单位269个。立足部门预算,强化预算约束力,及时了解和掌握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严格按序时进度和项目进度审批用款额度,增强预算执行的时效性和均衡性。
2014年指标管理类直接支付业务8580笔,直接支付资金4.64亿元;实拨管理类实现往来资金收入业务7437笔,资金41亿元;直接支付业务26294笔,支付款项34.15亿元。内转业务2131笔,内转支付资金7.03亿元。每天平均清算量162笔,清算资金2964.5万元。盘活资金存量,实现经常性结余下增值突破800万元。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通过对国库集中支付资金事前、事中的内外实时监控,保障资金支付安全,退回违规票据3600多笔,有效遏制偷漏税行为。
四、着力强化监管,提高科学理财水平
(一)积极构建农村集体&三资运营&管理新机制。按照资金委托代管、资产统一监管、资源联合协管方式,健全和完善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镇、村、组三级&三资&管理机制。严格资金运行监督,强化三资管理队伍建设,对村组财务实行统一会计科目、统一记账方法、统一收付款凭据、统一帐簿设置的&四统一&管理。通过整合集体三资,健全监督、管理等机构,发挥团队发展优势,确保&三资&保值增值。
(二)深化政府采购工作。不断拓宽政府采购范围,加强监管力度,提升政府采购信息化管理水平。2014年共完成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项目51项,累计完成政府采购预算资金2571.7万元。实际采购资金2283.5万元,其他资金50万元,合计采购资金2381.7万元。节约财政资金188.1万元,其他资金50万元,资金节约率9.44%。
(三)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出台了《太和县政府债务管理暂行办法》,建立政府债务动态管理和预警机制,对政府债务统一归口管理,加强对贷款的期限管理,优化债务结构,规范政府举债行为,积极防范债务风险。
五、着力提升效能,塑造良好形象
一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做好各阶段工作,开展了&拆除违建房、治疗地方病&&依法清欠&等专项行动,促进党风政风持续好转。
二是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完善了考勤、公务用车、工作日午间禁酒等各项制度,采用影像考勤机,严格工作纪律,坚决杜绝工作日及值班日午间饮酒现象,提高窗口服务效率和形象。强化部门预算编制管理,人员经费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据实测算,确保财政供养人员不突破2012年在编人员数。严格按定额标准安排公用经费,严格按照预算、用款计划、项目进度、有关合同和规定程序及时办理资金支付。主动公开经人民代表大会及人大常委会审议的预算报告、决算报告等内容,并督促各预算单位做好本部门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增强财政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人大、审计及社会监督。
三是严格统计和上报&三公经费&执行情况。联合县委、县政府制定下发了《太和县县直单位接待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太和县县直机关差旅费管理暂行办法》、《太和县县直机关会议费管理暂行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执行&三公经费&各项要求落到实处。2014年我县会议费累计支出202万元,同比减少3.8%。我县&三公&支出总计为1574.3万元,较上年同期1775.8万元减少11.3%,其中:公务接待费支出467万元,较上年同期625万元减少25.3%;公务用车费支出1017万元,较上年同期1035万元减少1.7%;因公出国(境)费0万元。
四是抓好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建设。大力宣传《会计法》、《新预算法》、《采购法》等法律法规,抓好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2014年度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通过221人,在县委党校举行培训班五期,培训业务人员1300多人。
六、当前财政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税收收入压力较大。由于我县经济基础薄弱,缺乏支柱型、带动型企业,产业集聚区新入驻企业大多处于建设阶段,短期内形不成税收。税收征管环节尚存漏洞,税收收入的跑冒滴漏现象仍然存在。
二是缺乏特色优势产业。对肖口循环工业园的依赖惯性依然存在,导致国税部门收入锐减。我县的煤炭资源、可再生资源及房产地交易等资源匮乏,缺乏特色优势产业的支柱。
三是财力缺口不断加大。县委、县政府在产业集聚区建设、城乡环境治理、美好乡村建设及绿化提升工程等方面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加之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保障房、县城路网建设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增财力无法满足需求,形成了较大的财力缺口,资金周转出现困难。
七、2015年财政工作计划
2015年我县财税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快工作总基调,围绕县&四大两先&工作目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适当加大力度,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快推动转方式调结构,强化风险防控;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保有压,确保重点领域特别是民生支出;坚持依法理财,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按2014年收入实绩及预期目标,2015年财政收入预计为000万元(其中:20.5亿元为确保数,22.2亿元为争取数),增幅在20.0-32.8%,占GDP比重为10.7-11.7%(全国平均水平11%),非税收入比重控制在15%以下。增幅度保持全市前列、全省前10名;总量进入全市前3名、全省前30名。分部门目标:国税部门收入万元(其中肖口循环工业园20000万元,较2014年增加15000万元),增长40.3-51.5%;地税部门收入000万元,增幅38.7-52.6%;财政部门万元,比2014年有所下降(主要原因一是非税收入项目减少,二是契税及耕地占用税全面移交地税,导致收入减少)。上述收入均不包括即征即退及省级收入数。
(一)狠抓收入管理,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一要严格依法征管。依法贯彻落实国家各项税收政策,完善税收征管措施,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建立健全大税小税一起抓的管控机制。二要加强税源监控。实行以票管税,抓好零星税收管理,加大稽查力度,挖掘增收潜力,依法打击偷、逃、骗税行为,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三要强化非税收入管理。拓宽增收渠道,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确保各项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征收入库。四要加强国有土地出让管理。围绕县政府土地和城建工作目标,积极联络协调国土局、土地储备中心,加快土地有序出让,增加财政收入。五要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乡镇及部门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严格兑现财政收入考核办法,将当年财政收入年度任务的考核与单位公用经费挂钩,并作为乡镇及部门主要负责人年度考核的指标之一。
(二)优化支出结构,支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提高财政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和公平性。一要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优先保证重点支出。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的思想,从严控制公务招待费、会议经费、购车经费等一般性支出,优先保证人员工资和机构运转所需资金,确保事关民生、城市建设、强农惠农等重点支出;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坚决杜绝吃空饷现象,确有需要增加人员的,要做到&建一撤一、内部调剂、确有需要、购买服务&。二要加快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文化事业发展步伐。推进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制度全覆盖,加强疾病、疫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处置各类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以农村基础教育为重点,继续抓好薄弱中小学改造建设工程。加大社会保障投入,着力改善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要多措并举保障城市建设。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融资力度,围绕路网、桥涵、水电等市政建设及老城区改造提升,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做大做美城市。
(三)深化财政改革,提高科学理财水平
一要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贯彻落实《新预算法》,全面推进预决算公开,落实预算体系方案,进一步细化公开内容,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提高财政预算支出管理水平。二要加快推进税制改革。完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深入推进&营改增&试点扩围,力争将营改增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等领域,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环节、税率。三要稳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深化政府采购工作,推广运用PPP模式,加强国有资产分类管理,有序推进企业改制,完善财政绩效评价机制,压实绩效管理责任,做到财政资金精准使用、整合项目、聚集投入、确保效益。四要积极盘活全县财政资金。做好政府性债务的清理甄别工作,落实偿债责任,强化政府债务的管理和监控,防范财政风险,加强公益性项目举债管理,树立借力发展、负债经营的理念,加大政府性融资力度,严格执行债务预算管理,强化涉农金融服务,盘足用活财政资金。
(四)加强财源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一要发挥财政引导资金作用。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加快培育工业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多方面支持&一区两园&及乡镇工业聚集区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抓好园区企业招商引资工作,从政策、资金、环境等方面加强对园区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园区企业缴纳土地使用税等财政奖补力度,充分调动企业纳税积极性;强力推进龙头企业上市步伐,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加大总部经济协调攻坚力度,争取实现总部经济新突破。二要加大政府投融资工作力度。充分发挥财政信用、国有资本经营作用,多渠道筹集资金,强化投资对财政增收的助推效应,强化财政扶持和金融服务的协调配合,加快创业投资、城市投资和产业投资等投融资建设步伐,强力推进投融资平台建设,发挥实体经济融资功能;继续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三要积极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充分利用上级专款的支持政策,继续加大财政支农、&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扶贫资金整合力度,稳步推进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支持美好乡村建设,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
(五)科学研判形势,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深入研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国家财税金融体制及经济政策,努力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皖北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皖发[2014]18号)等一系列支持皖北加速发展的文件精神,不折不扣地执行好结构性减税政策,用好、用足、用活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等一系列财税优惠政策,继续做好&营改增&扩围、持续扩大小微企业减税范围等,创造性地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出台的有关工业发展、园区建设等方面的扶持措施,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保障作用。准确研判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继续加大对我县的均衡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和民生工程的补助力度,争取将一些阶段性或一次性的转移支付补助形成常态化扶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跑省进京,主动衔接,随时跟进,争取上级加大对我县交通、水利、教育、卫生、农业、扶贫、环保等领域的项目和资金倾斜力度。
太和县财政局
版权所有: 安徽省太和县人民政府 主办 太和县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工作办公室地址:安徽省太和县政府办公楼五楼 邮编:236600 E-mail:admin@
电话: 传真:
 访问次数:太和县阮桥镇农民“持证种田”为引出一条致富路--中安在线-安徽新闻
                
|  热线电话
|  投稿信箱
当前位置:
太和县阮桥镇农民“持证种田”为引出一条致富路
日15时10分
  &“农家活,不要学,人家咋着咱咋着”,这在许多农民眼里是最正常不过的事。而在太和县阮桥镇如今有许多农户不仅跟着专家教授学习板蓝根种植技术,还拿到了中国药科大学颁发的板蓝根规范化种植技术培训GAP合格证书。有了这个合格证书后,他们才可以从事板蓝根规范化种植。也就是因为他们从事板蓝根规范化种植,每亩地比种普通农作物增收近千元,成为当地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好路子。
  在新的形势下,阮桥镇党委政府一直都在考虑如何做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以增加当地农业的收入。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阮桥镇的负责同志了解到广东白云山中药厂想在阜阳建设板蓝根规范化种植基地。镇党委政府的领导认识到这是一条低投入、高产出的致富之路,于是不辞辛苦四处奔波,多次到广东、阜阳联系,最终以诚心打动了他们。对方多次派专业人员来阮桥镇进行考察,对在该镇建设板蓝根GAP生产基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既然要建设板蓝根规范化生产基地,就要对种植户进行专业培训。去年上半年,阮桥镇党委政府便组织当地的许多农户到阜阳参加培训,由专家教授教他们板蓝根规范化种植技术。培训合格后,中国药科大学颁发给他们板蓝根规范化种植技术培训GAP合格证书。
  去年10月份,阮桥镇按照对方提供的要求选取了土质较好的50亩田地作为板蓝根种子田。与此同时,阮桥镇通过认真筛选,还在邓庙、柏林、斤沟三个村集中连片种植了300亩春板蓝根、1000亩麦茬板蓝根,由镇财政出资为其打好了深眼机井,购置了种子,深耕了土地,并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真正做到让群众放心、让农民增收。
  “持证上岗”的农户在种植板蓝根时,严格按照规范化标准,努力做好种植、田管、收获、储存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同时,这些新型农民也尝到规范化种植带给他们的效益,不仅板蓝根收获以后可以卖,连叶子也可以卖两茬,平均下来每亩可以增收近千元。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阮桥镇群众的干劲更足了,镇党委、政府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思路,狠抓农业结构调整,制订新的一年发展规划。如今,镇党委政府围绕扩大板蓝根种植面积、发展订单农业这一提高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抓技术培训,抓产品质量,决心在新的一年里引导更多的农民“持证上岗”,在致富道路上迈出更大更快的步伐。(孙建国 魏飞)&&
& 24小时新闻排行
 社区热贴
 热点图片
土耳其沉船事故 至少51名偷渡者溺亡
  土耳其官员10日表示,多达51名偷渡者在沉船事故中溺亡。根据目前的...
北京迎来今冬第一场雪
  12月10日晨,北京某小区内的自行车上覆盖着白雪。12月9日夜间到...
《新闻联播》主播又出新人
&&& 接连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和区财政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