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韩益书法红退休了

欢迎来到江海人才网!
| 热线:400- & |
您当前的位置: >您现在的位置:
如东召开蚕桑科技入户工程现场观摩培训会
日期: 00:00
来源:江苏农业网
点击次数:0
下载文件:&&
  7月16日,如东县在栟茶镇召开2014年蚕桑科技入户工程项目现场观摩培训会,全体科技入户专家组成员、技术指导员以及示范户代表共80多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参观了该镇陈湾村季彬和缪伯生、浒零村顾贻和万十林等户的夏季全龄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现场,观看了《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录像片,听取了县蚕桑指导站站长韩益飞研究员的人工饲料养蚕技术报告,县农委党组成员、县林业局局长许志红同志给会议提要求,她说,组织这次观摩培训会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信心,鼓舞士气,齐心协力,加大力度推广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如东县自2010年以来,已经累计实施人工饲料共育小蚕1万余张,目前保持着国内单季人工饲料共育小蚕的数量记录,形成了3个地方标准。但因人工饲料养蚕不同于过去的桑叶养蚕,加上又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有的同志因为认识所限,不理解、不支持,有非议,有反复,是正常现象。这次夏季人工饲料养蚕全程适逢梅雨期,至今已发育至5龄第6天,发育仍很正常,说明全龄人工饲料养蚕是可以成功的,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是成熟的,如果小蚕都养不好,怎么能养好大蚕?通过今天的现场观摩培训,要在全县上下统一思想,把认识从过去人工饲料共育能不能搞转变到人工饲料共育怎么搞这方面来,共同把人工饲料共育技术实施好。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有很多的优点,除了省力、省工外,安全、高效是其最大优点。要多渠道、多途径宣传,让广大农民认识到小蚕人工饲料共育的优点,在全县上下逐步形成有利于推广应用小蚕人工饲育共育技术的氛围。同时,她希望示范户回去后,要带头示范应用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许局长同时要求县蚕桑指导站,各镇农业服务中心,要给全县所有推广使用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的农户开展好全方位的服务,确保所有采用这项技术的农户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服务。许局长还对下一步如何搞好蚕桑科技入户工作进行了布置。江苏省蚕种所长何金龙、副所长周成伟等一行,在如东县农委主任陈兵同志的陪同下,出席了栟茶镇陈湾村夏季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现场观摩活动。
字体:&&&&
您最近浏览的新闻南通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 & & & & & & & & & &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
如东成功实施夏季人工饲料养蚕
  本报讯&(记者杨新明&通讯员韩益飞)7月30日,如东县栟茶镇陈湾村季彬等4户采用人工饲料饲养的夏蚕茧经检测达到桑叶喂养的优质茧标准,被如东县翠莲缫丝厂收购。据前来观摩的山东省蚕业研究所负责人介绍,这是国内首次在夏季应用全龄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养蚕获得成功,为下一步推广积累了经验。此次共饲养夏蚕10张,品种为菁松皓月,养蚕期间适逢梅雨期,温度不稳定、空气湿度大,如东县蚕桑技术指导站登门传授控温、抽湿技术,杜绝了脓病的发生,经过28天饲养,共产优质蚕茧250公斤。
<input name="title" type=hidden value="如东成功实施夏季人工饲料养蚕">欢迎来到如东站!
| 热线:400- & |
您当前的位置: >江苏南通如东实现物联网养蚕 _镇江科众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 正文
江苏南通如东实现物联网养蚕
&#160;江苏省养蚕大县如东不断科技创新,使传统养蚕产业转型升级,如今,这个县开始推行物联网养蚕,不仅省时省工省力,还提高了养蚕效益和蚕农的积极性。
  “那个仪器就是控制室内温度的,嫌低了就调上来,高了就降下去,我用台手机就可以调节,到南通苏州上海都可以遥控,不用一天到晚呆在家里。”和记者对话的这位农民叫缪福田,60岁,家住如东河口镇中心村31组,他也是如东用物联网养蚕的第一个农民。
  十月金色的稻田中,老缪家两层楼房上几个红色的大字格外显眼:如东县饲料养蚕技术示范基地。陪同记者采访的如 东县蚕桑站站长韩益飞介绍,这个数据采集及上传仪器,每两分钟就将所有指标数据上传到“桑蚕养殖智能监控系统”上,再由这个监控系统对温度、湿度等进行调 节,实施养蚕环境网络实时监控和实时调控。
  桑叶,这曾经是蚕宝宝唯一的粮食,可是,在老缪的蚕房里,记者没有看到一片桑叶,蚕宝宝正在吃的是用桑叶粉、 豆粕、玉米粉等加工成的饲料,如东县蚕桑站站长韩益飞说,用饲料养蚕,是对传统桑叶养蚕的一大突破:“饲料养蚕不受时间限制,可以实现全年工厂化养蚕,减 轻农民的劳动,实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让传统产业向现代化产业转型升级。”
  养蚕是一个精细活,对温度、湿度、风、光线等环境都有严格的要求,蚕农一旦开始养蚕,就不能离开蚕室,否则容 易发生出蚕率低等问题,降低收入。从去年开始,如东县农委、蚕桑站和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一起攻关,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养蚕过程中,实施养 蚕环境网络实时监控和实时调控,万一出现问题,还可以追溯,大大降低了蚕农的劳动强度。
  据介绍,在如东,已经实现了养蚕的物联网育种,42个点实现了饲料化养蚕,这两项技术,不仅将农民从以往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还可以使全市蚕农增收250万元。
(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 )
上一篇:下一篇:
& Copyright 2013 镇江科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韩益墓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