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手机批发运作中漂货价格低是怎么运作的

当前位置: 〉
走私牛肉未经检疫流入山东市场 价格低廉存致命隐患
原标题:走私牛肉未经检疫流入山东市场 价格低廉存致命隐患
诸城新龙城批发市场摊主称可以搞到“黑户”牛肉(视频截图)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的走私牛肉销售链(视频截图)
齐鲁网讯最近就有知情人向记者反映,在潍坊的诸城市见到有一些人在售卖一些“特别”的牛肉,价格低的有些离谱。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真相力量》报道,“其实便宜的不是纯牛肉的,这种是掺的别的肉。”记者在潍坊诸城市旧龙城批发市场暗访时,听说记者开火锅店要用大量的牛肉,一位摊主就热情的给记者推荐了15元一斤的 “牛肉”。市场上正规牛肉的价格每斤在25元到28元左右,中间这十多元的价格差距究竟有着怎样的猫腻呢?据摊主介绍:“这种肉的检疫报告写的不是牛肉,写的混合。”原来这种肉的确不是纯牛肉,而是混合肉。进一步调查记者发现,在诸城的新龙城批发市场,还存在一种价格低廉的纯牛肉。当记者标明来意成不是自己吃时,摊主同样向记者推荐了一种比市场价廉价很多的牛肉:“这是潍坊货,潍坊海关上的,一般人弄不着,是&漂货&,在船上漂的,搭物流捎过来的。”
记者了解到,这位老板口中所谓的“漂货”,也就指那些没有经过相关进口手续和检验检疫证明而进入我国的牛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走私牛肉。就像人没有身份信息成了黑户一样,所以这些牛肉又被称为“黑户”牛肉。由于这种肉无论是在产地国还是中转地区以及目的地,都逃避了检疫,没有经过任何食品卫生检验,所以在卫生健康和食品质量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隐患,因此在我国走私牛肉是被明令禁止销售的,那么这位老板销售的走私牛肉又是如何躲过相关部门的检查呢?
听说记者要用检疫证明,这位老板赶紧联系了上游的批发商。按照约定,第二天上午记者再次来到了诸城市新龙城市场,在收到摊主提供的两份检疫证明后,记者以253元的价格购买了这块重达13斤的牛肉,粗略计算每斤牛肉的价格大约20元左右,比市场价25元到28元的价格还是要便宜5元左右。记者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这块牛肉只是经过简单的分割,肉品外包装上面没有任何中文标识,就连产地、品名、重量等基本信息都没有,更谈不上进口检疫证明了。然而就是这样一块被我国法律命令禁止销售的走私牛肉,就是因为有了这些不法商贩提供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而被堂而皇之的销售、贩卖从而进入了各种农贸市场甚至是大型超市。记者发现,这两份动物检疫合格证明都是来自诸城市百尺河镇后桃源村 ,一份是屠宰 一份是牛肉,而且开票的日期都是在2015年的12月14日,也就是记者购买牛肉的前两天。
记者还了解到,未经检验检疫的走私肉制品还可能来自疫区。由于目前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属于“口蹄疫疫区”,非口蹄疫的国家或地区仅占少数,如东南亚多国皆属“口蹄疫疫区”。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营养科副主任程振倩告诉记者:“如果感染了这些疾病菌的牛肉,会出现发烧、腹泻、腹痛,严重引起死亡,所以是很危险的。”
记者经过连续多天的走访调查发现,这些黑户牛肉不仅在诸城有销售,在全省多个地方都有零售商,在省会济南更有人在大量的批发这些走私牛肉。按照知情人提供的线索,记者在济南市历城区维尔康肉类批发市场里就见到了一位常年从事批发走私牛肉的商家。当记者存文有没有国外的便宜牛肉时,这位女摊主表示:“有,最便宜13元就给你,你要是零售卖的话,卖那种6块钱的牛前胸肉、鲜肉,很好,那是印度的。” 摊主说这些都是没有证的,最便宜的6块钱一斤,最贵的才13块钱一斤!相比市场上25到28元一斤的牛肉,价格悬殊之大,着实让记者感到震惊。正是由于这种走私牛肉低廉的价格,让不法商贩有了巨大的利润空间,因此这种牛肉的销量特别好,就在记者和店老板交谈的过程中,一位做包子的老板直接要了一箱50多斤的货。
廉价牛肉回去怎么卖?摊主称:“刨片卖,酒店里绞肉馅卖,这个都行。”至于刚刚做包子的老板拿走的货,摊主称是澳大利亚的纯牛肉,四分级加工的,之所以便宜,是因为是刚过了年来的货。
记者发现,这里收货和发货都十分隐蔽,都是通过对讲机单线联系。店老板负责联系好买家,买家只要在车旁等待就有人把货送到跟前,同时负责收钱,由于人员较多,根本找不到存放这些走私牛肉的具体位置。在记者的一再要求下,店老板终于同意拿样品让记者看一下。随后,摊主拿来样品介绍说:“雪花牛肉都是这种,阳信加工的,是澳大利亚的牛肉。” 摊主表示,现在这些肉都没有手续,但一进场稍微一分割,就有手续了。
事情真的如店老板所说的这样,走私的牛肉经过加工工厂的简单切割后就堂而皇之的有手续了吗?为了一探究竟,记者按照牛肉样品外包装上提供的地址赶往滨州市阳信县了解情况。
据工厂老板告诉记者:“这货是我给他们代工的,他弄的澳洲的牛胴体来,我给他加工,来的时候是整个的一头牛。”这位老板告诉记者,当时这批货只是代加工的,所以才留了自己的地址在上面,但是他接下来的话,让记者有了更为重大的发现:“他这货,现在已经超期了。这都两年了,最少都够两年了,这货早都过期了。”而对于这批过期牛肉的去向,工厂老板表示,当时是货主自己弄车走的,自己只是代工,具体也不清楚。
(来源:齐鲁网)走私牛肉未经检疫流入山东市场 价格低廉存致命隐患
05:06:31 &&来源:大河网
诸城新龙城批发市场摊主称可以搞到“黑户”牛肉(视频截图)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的走私牛肉销售链(视频截图)  齐鲁网1月1日讯最近就有知情人向记者反映,在潍坊的诸城市见到有一些人在售卖一些“特别”的牛肉,价格低的有些离谱。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真相力量》报道,“其实便宜的不是纯牛肉的,这种是掺的别的肉。”记者在潍坊诸城市旧龙城批发市场暗访时,听说记者开火锅店要用大量的牛肉,一位摊主就热情的给记者推荐了15元一斤的 “牛肉”。市场上正规牛肉的价格每斤在25元到28元左右,中间这十多元的价格差距究竟有着怎样的猫腻呢?据摊主介绍:“这种肉的检疫报告写的不是牛肉,写的混合。”原来这种肉的确不是纯牛肉,而是混合肉。进一步调查记者发现,在诸城的新龙城批发市场,还存在一种价格低廉的纯牛肉。当记者标明来意成不是自己吃时,摊主同样向记者推荐了一种比市场价廉价很多的牛肉:“这是潍坊货,潍坊海关上的,一般人弄不着,是"漂货",在船上漂的,搭物流捎过来的。”  记者了解到,这位老板口中所谓的“漂货”,也就指那些没有经过相关进口手续和检验检疫证明而进入我国的牛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走私牛肉。就像人没有身份信息成了黑户一样,所以这些牛肉又被称为“黑户”牛肉。由于这种肉无论是在产地国还是中转地区以及目的地,都逃避了检疫,没有经过任何食品卫生检验,所以在卫生健康和食品质量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隐患,因此在我国走私牛肉是被明令禁止销售的,那么这位老板销售的走私牛肉又是如何躲过相关部门的检查呢?  听说记者要用检疫证明,这位老板赶紧联系了上游的批发商。按照约定,第二天上午记者再次来到了诸城市新龙城市场,在收到摊主提供的两份检疫证明后,记者以253元的价格购买了这块重达13斤的牛肉,粗略计算每斤牛肉的价格大约20元左右,比市场价25元到28元的价格还是要便宜5元左右。记者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这块牛肉只是经过简单的分割,肉品外包装上面没有任何中文标识,就连产地、品名、重量等基本信息都没有,更谈不上进口检疫证明了。然而就是这样一块被我国法律命令禁止销售的走私牛肉,就是因为有了这些不法商贩提供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而被堂而皇之的销售、贩卖从而进入了各种农贸市场甚至是大型超市。记者发现,这两份动物检疫合格证明都是来自诸城市百尺河镇后桃源村 ,一份是屠宰 一份是牛肉,而且开票的日期都是在2015年的12月14日,也就是记者购买牛肉的前两天。  记者还了解到,未经检验检疫的走私肉制品还可能来自疫区。由于目前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属于“口蹄疫疫区”,非口蹄疫的国家或地区仅占少数,如东南亚多国皆属“口蹄疫疫区”。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营养科副主任程振倩告诉记者:“如果感染了这些疾病菌的牛肉,会出现发烧、腹泻、腹痛,严重引起死亡,所以是很危险的。”
& ( 05:06:27)
& ( 04:50:34)
& ( 04:42:27)
& ( 04:17:32)
& ( 04:02:54)最新搜索:& &
走私牛肉未经检疫流入山东市场 价格低廉存致命隐患
核心提示:“其实便宜的不是纯牛肉的,这种是掺的别的肉。”记者在潍坊诸城市旧龙城批发市场暗访时,听说记者开火锅店要用大量的牛肉,一位摊主就热情的给记者推荐了15元一斤的 “牛肉”。市场上正规牛肉的价格每斤在25元到28元左右,中间这十多元的价格差距究竟有着怎样的猫腻呢?据摊主介绍:“这种肉的检疫报告写的不是牛肉,写的混合。”原来这种肉的确不是纯牛肉,而是混合肉。
& & 诸城新龙城批发市场摊主称可以搞到&黑户&(视频截图)
& &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的牛肉销售链(视频截图)
& & 齐鲁网 讯 最近就有知情人向记者反映,在潍坊的诸城市见到有一些人在售卖一些&特别&的牛肉,低的有些离谱。
& &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真相力量》报道,&其实便宜的不是纯牛肉的,这种是掺的别的肉。&记者在潍坊诸城市旧龙城批发市场暗访时,听说记者开店要用大量的牛肉,一位摊主就热情的给记者推荐了15元一斤的 &牛肉&。市场上正规牛肉的价格每斤在25元到28元左右,中间这十多元的价格差距究竟有着怎样的猫腻呢?据摊主介绍:&这种肉的检疫报告写的不是牛肉,写的混合。&原来这种肉的确不是纯牛肉,而是混合肉。进一步调查记者发现,在诸城的新龙城批发市场,还存在一种价格低廉的纯牛肉。当记者标明来意成不是自己吃时,摊主同样向记者推荐了一种比市场价廉价很多的牛肉:&这是潍坊货,潍坊海关上的,一般人弄不着,是&漂货&,在船上漂的,搭物流捎过来的。&
& & 记者了解到,这位老板口中所谓的&漂货&,也就指那些没有经过相关进口手续和检验检疫证明而进入我国的牛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走私牛肉。就像人没有身份信息成了黑户一样,所以这些牛肉又被称为&黑户&牛肉。由于这种肉无论是在产地国还是中转地区以及目的地,都逃避了检疫,没有经过任何食品卫生检验,所以在卫生健康和食品质量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隐患,因此在我国走私牛肉是被明令禁止销售的,那么这位老板销售的走私牛肉又是如何躲过相关部门的检查呢?
& & 听说记者要用检疫证明,这位老板赶紧联系了上游的批发商。按照约定,第二天上午记者再次来到了诸城市新龙城市场,在收到摊主提供的两份检疫证明后,记者以253元的价格购买了这块重达13斤的牛肉,粗略计算每斤牛肉的价格大约20元左右,比市场价25元到28元的价格还是要便宜5元左右。记者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这块牛肉只是经过简单的分割,肉品外包装上面没有任何中文标识,就连产地、品名、重量等基本信息都没有,更谈不上进口检疫证明了。然而就是这样一块被我国法律命令禁止销售的走私牛肉,就是因为有了这些不法商贩提供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而被堂而皇之的销售、贩卖从而进入了各种农贸市场甚至是大型超市。记者发现,这两份动物检疫合格证明都是来自诸城市百尺河镇后桃源村 ,一份是屠宰 一份是牛肉,而且开票的日期都是在2015年的12月14日,也就是记者购买牛肉的前两天。
& & 记者还了解到,未经检验检疫的走私肉制品还可能来自疫区。由于目前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属于&口蹄疫疫区&,非口蹄疫的国家或地区仅占少数,如东南亚多国皆属&口蹄疫疫区&。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营养科副主任程振倩告诉记者:&如果感染了这些疾病菌的牛肉,会出现发烧、腹泻、腹痛,严重引起死亡,所以是很危险的。&
& & 记者经过连续多天的走访调查发现,这些黑户牛肉不仅在诸城有销售,在全省多个地方都有零售商,在省会济南更有人在大量的批发这些走私牛肉。按照知情人提供的线索,记者在济南市历城区维尔康肉类批发市场里就见到了一位常年从事批发走私牛肉的商家。当记者存文有没有国外的便宜牛肉时,这位女摊主表示:&有,最便宜13元就给你,你要是零售卖的话,卖那种6块钱的牛前胸肉、鲜肉,很好,那是印度的。& 摊主说这些都是没有证的,最便宜的6块钱一斤,最贵的才13块钱一斤!相比市场上25到28元一斤的牛肉,价格悬殊之大,着实让记者感到震惊。正是由于这种走私牛肉低廉的价格,让不法商贩有了巨大的利润空间,因此这种牛肉的销量特别好,就在记者和店老板交谈的过程中,一位做包子的老板直接要了一箱50多斤的货。
& & 廉价牛肉回去怎么卖?摊主称:&刨片卖,酒店里绞肉馅卖,这个都行。&至于刚刚做包子的老板拿走的货,摊主称是澳大利亚的纯牛肉,四分级加工的,之所以便宜,是因为是刚过了年来的货。
& & 记者发现,这里收货和发货都十分隐蔽,都是通过对讲机单线联系。店老板负责联系好买家,买家只要在车旁等待就有人把货送到跟前,同时负责收钱,由于人员较多,根本找不到存放这些走私牛肉的具体位置。在记者的一再要求下,店老板终于同意拿样品让记者看一下。随后,摊主拿来样品介绍说:&雪花牛肉都是这种,阳信加工的,是澳大利亚的牛肉。& 摊主表示,现在这些肉都没有手续,但一进场稍微一分割,就有手续了。
& & 事情真的如店老板所说的这样,走私的牛肉经过加工工厂的简单切割后就堂而皇之的有手续了吗?为了一探究竟,记者按照牛肉样品外包装上提供的地址赶往滨州市阳信县了解情况。
& & 据工厂老板告诉记者:&这货是我给他们代工的,他弄的澳洲的牛胴体来,我给他加工,来的时候是整个的一头牛。&这位老板告诉记者,当时这批货只是代加工的,所以才留了自己的地址在上面,但是他接下来的话,让记者有了更为重大的发现:&他这货,现在已经超期了。这都两年了,最少都够两年了,这货早都过期了。&而对于这批过期牛肉的去向,工厂老板表示,当时是货主自己弄车走的,自己只是代工,具体也不清楚。
相关食品资讯
&&相关评论
食品论坛相关讨论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地区相关食品资讯
法律顾问:山东鑫士铭律师事务所 曲雯律师 于滨晓律师快速消费食品低毛利流通时代要结束了 -企业资料下载大全-3722资料搜索网
此文章被谁收藏
相关资料下载
&& 经营战略>>快速消费食品低毛利流通时代要结束了
快速消费食品低毛利流通时代要结束了
作者:&& &来自:
曾几何时,厂家追求渠道、等手段以增强对渠道的管控力,追求较有竞争力的价。但另一方面,零售终端面临不断上涨的租金,电力成本,人力成本等上涨的,加之税务机关对税控收银机的监控导致的税收成本增长的压力等因素,在追求毛利率的同时,不断加大对供货商费用收取。追求高毛利已成为大势所趋。供应商同样面临高昂成本上升压力,又要承担商超费用,低毛利流通已无法维系其正常盈利。笔者认为:快速消费食品的低毛利流通时代要结束了。
  一、 低毛利流通时代
  1、 低经营成本导致低毛利流通
  现代零售渠道形成前,大都占据好的“码头”,坐等商现款上门提货。“那是在何等逍遥自中轻松赚钱”,好多那个时代过来的人经常回忆并发出感慨。经销商只要具有超前的眼光,较好的人脉(糖酒、副食公司出来的人员),便能抓住生意机会,拿到成熟或有潜力的产品代理权。由于具有良好的人脉,绝佳的位置,新品牌、进入,亦首先由他们先过目决定是否代理,机会优势决定了他们代理权的低门槛,加之经销商的稀缺性,部分二线品牌为吸引代理甚至开出了信用支持的筹码,这也减轻了初期代理的资金压力。批发市场的相对集中性,自发的形成了稳定的二线分销网From 络。经销商的产品完全在自己的几尺门面便实现了销售。加之税收也以定税形式收取,其在成本中几乎可忽略不计。经销商就是低毛利情况下也是盈利可观。
  2、 大流通格局导致了低毛利运作
  大流通时代,厂家对渠道把控不严,串货成为正常现象。经销商过高毛利也会导致同市场商户倒货,毛利会由于竞争而沦为低毛利。厂家对渠道的管控也只是对经销商管理,二级市场的无序性导致二级市场商户跨区域从不同的一级市场进货,竞争使在二级市场更加混乱,反过来影响一级市场的价格。在当时,厂家的市场支持也只局限于年终返点,低费用投入减弱了厂家在经销商面前的话语权,厂家的销售任务最终成为业务员的压力。业务员为完成任务,拿到奖金,压迫经销商降价串货,长期以往,低价格便就成了正常价格了。
  3、 低毛利能支持初期现代零售渠道的低费用
  现代零售渠道形成初期,产品,成熟产品几乎都是现款自采。个别产品有短暂账期,超市内几乎没有员,超市也不向供应商收取名目繁多的各种费用,也没有产品的滞销售后支持,货发到超市,经销商则视为销售完成。经销商主要销售渠道是批发市场,小店。商超在零售业占据着非主流的渠道角色,经销商不会投入精力、财力去运作。
  4、 配送、仓储、办公的低经营成本
  当时经销商办公、仓储、销售门店几乎一体化,可以没有运输车辆,只需近距离运输的三轮车即可完成配送,没有专门,大多3、4个人便可完成几百万的销售,人力成本在销售额中占比非常小。
  二、 快速消费食品流通现状
  1、 现代零售业的崛起
  随着现代零售渠道(仓储、现代大型综合超市、超市、便利连锁)崛起,快速消费食品的流通业态也随之发生变化。现代零售渠道占据的销售份额在50%--80%,其话语权也由于销售额巨大和渠道霸主地位而增强,其与供应商的关系发生了质的逆转,经销商也不是占据好码头,好产品的强势群体了。现代零售渠道的苛刻条件堂而皇之地成为了合作的必要条件,费用年年递增,条件也越来越高,名目有:进店费,条码费,促管费,陈列费,堆头费,费,赞助费,合同续签费,店庆费,新店开业赞助费,DM刊费等等。结款条件:大部分为实销月结30天,部分30天账期,很少产品做到15天账期。返佣:一般扣点为1-3%,部分商超高至8%。其他条件:丢失补偿,滞销无条件退货,保底毛利额,保底销售额,对销售较差产品则末尾淘汰,零售价格的最低统一性。面对如此多的苛刻条件,经销商,厂家是怨声载道,甚至发出了“不做终端,等死;做终端,找死”的感慨。但这样的结果是目前市场环境下的产物。当然,现代零售渠道成就了一些品牌,也淘汰了许多产品,所谓适者生存,每年,都有不少经销商不再经营商超而淡出了经销商行列,但也有不少人不断加入这个群体。
  2、 经销商现状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经销商群体也在发生着转型和变化。部分经销商无法适应而不再做食品经销商了,部分则由地级市场退而居于县级市场去精耕小店和乡镇市场;部分仍坚守在日渐萎缩的批发市场;部分则随变而变,转型为现代的商贸公司,以公司体制去进行品牌代理和产品销售;部分发展较好,初期积累殷实的经销商则自己去做产品而成为厂家,或去做零售终端而居于这个渠道上游。此渠道呈V型,居于上端的是厂家和超市,底点是经销商。
  成功转型为现代商贸公司的经销商与传统批发市场的经销商架构完全不同。
  ⑴、 拥有正规的办公室,财务设置规范,都是一般纳税人。
  ⑵、 拥有专职的配送队伍,专职内勤,管理正规,现代化。
  ⑶、 配备正规的库房,有专职库管。
  ⑷、 业务系统有:业务、理货、、促销员。
  ⑸、 多为股份制,管理民主、科学、规范。
  3、 厂家现状
  面对渠道变化,部分厂家不适应现代流通渠道而没有及时调整产品结构而趋于没落和消亡。如不以现代零售渠道为主渠道,却开发中高档产品。或者,产品为低价抵档,却要运作现代商超渠道等情况。部分厂家则针对自己的产品和实力,选择合适的渠道,而成为现代商超的主流品项或是二级流通市场的主销产品。有的进行品牌化运作,成为全国品牌,有的则偏居一隅,成为地产名牌。我们重点针对品牌运作、全渠道销售的厂家,他们一般设置:
  ⑴、 拥有庞大的销售队伍。省有分公司,市有办事处,配置有省区经理、城市经理、KA经理、理货、促销员、督导等。公司内部则有销售公司,市场部,销售部等。
  ⑵、 管理科学、严密。组织机构健全。机制完善、合理、细致。
  ⑶、 多渠道运作。KA一般直营,拥有现代渠道经销商,传统小店渠道经销商,特通渠道经销商,品类经销商,以此达到渠道完全覆盖的目的。
  ⑷、 较大的费用投入:对经销商进行费用支持,还有促销员,促销品,特价折让等市场支持。
  以上费用综合控制在25―30%之间(仅限终端运作费用和办事处费用。广告,公关活动除外)。
  三、 经销商流通环节的费用率
  产品出厂后,即将面临渠道的利益分配。
  经销商费率:以年销售300万的经销商来核算。以厂价为基础,库房占0.5%;配送5%(含车辆,司机费用);办公室管理费用3.5%;税务3%;超市扣点3.5%;促销员10%(休闲食品,米,面,油,水,除外),商超费用4%;以上总计29.5%。如厂家承担促销员基本和50%商超费用,则费率总计:17.5%。如果经销商没有厂家支持而自营的话,产品毛利率(成本价顺加)低于30%,理论上则处于亏损状态。如有厂家支持,低于18%,则处于亏损状态。
  超市加价一般在17%,休闲(挂件类)或结构性产品加价率在25%。
  所以,产品出厂后,从厂价到零售价至少应该在40%,经销商自营的话,至少在52%。经销商要盈利的话,则费率还要增加。
  四、 产品的毛利率应该是多少
  以经销商行业规矩,10%纯利是最低了,那么商超则分两种情况报价
  1、 厂家有费用支持
  牛奶:由于保质期短,滞销较大,应加2%的滞销损失,所以,牛奶加价率低于20%,经销商则亏损。在30%,则盈利尚可。
  奶粉:经销商一般加价率25%,能维持。
  饼干、膨化、米、面、油、方便面、饮料:由于量大,配送成本、仓储费率可适当降低,17%加价则可保不亏。25%加价率则盈利可观。
  休闲(挂件类),结构性产品:由于销量较小,周转慢,存在滞销。所以30%加价率可生存,40%加价率则可良性发展。
  2、 厂家无费用支持
  肉制品:考虑到特价因素拉低总体毛利,加之滞销因素,低于50%毛利,亏损成定局。
  ,:由于动销慢,周转时间长,季节销售明显,低于60%毛利,则经营无意义。
  联营产品、熟食、散货:丢失较大,毛利率应在60%以上。
  五、 现实
  在现实环境流通领域中,由于受到“以量取利”的错误误导,低毛利流通无处不在,好多经销商在艰难地,忙碌地做着没有盈利的生意,加之厂家变相拉低价格的促销和业务误导,导致的低毛利流通还在堂而皇之的蚕食经销商的家底,有的毛利甚至低到8%或更低。不然经销商有这样的说法“一年忙碌不为己,一二季度为超市,第三季度为员工,唯有睁眼看年底”。这些低毛利产品迟早会被经销商遗弃,会被市场淘汰。经过本文赘述,笔者只有一个结论:快速消费食品的低毛利流通时代就要结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邮件:
曾几何时,厂家追求渠道、等手段以增强对渠道的管控力,追求较有竞争力的价。但另一方面,零售终端面临不断上涨的租金,电力成本,人力成本等上涨的,加之税务机关对税控收银机的监控导致的税收成本增长的压力等因素,在追求毛利率的同时,不断加大对供货商费用收取。追求高毛利已成为大势所趋。供应商同样面临高昂成本上升压力,又要承担商超费用,低毛利流通已无法维系其正常盈利。笔者认为:快速消费食品的低毛利流通时代要结束了。
  一、 低毛利流通时代
  1、 低经营成本导致低毛利流通
  现代零售渠道形成前,大都占据好的“码头”,坐等商现款上门提货。“那是在何等逍遥自中轻松赚钱”,好多那个时代过来的人经常回忆并发出感慨。经销商只要具有超前的眼光,较好的人脉(糖酒、副食公司出来的人员),便能抓住生意机会,拿到成熟或有潜力的产品代理权。由于具有良好的人脉,绝佳的位置,新品牌、进入,亦首先由他们先过目决定是否代理,机会优势决定了他们代理权的低门槛,加之经销商的稀缺性,部分二线品牌为吸引代理甚至开出了信用支持的筹码,这也减轻了初期代理的资金压力。批发市场的相对集中性,自发的形成了稳定的二线分销网From 络。经销商的产品完全在自己的几尺门面便实现了销售。加之税收也以定税形式收取,其在成本中几乎可忽略不计。经销商就是低毛利情况下也是盈利可观。
  2、 大流通格局导致了低毛利运作
  大流通时代,厂家对渠道把控不严,串货成为正常现象。经销商过高毛利也会导致同市场商户倒货,毛利会由于竞争而沦为低毛利。厂家对渠道的管控也只是对经销商管理,二级市场的无序性导致二级市场商户跨区域从不同的一级市场进货,竞争使在二级市场更加混乱,反过来影响一级市场的价格。在当时,厂家的市场支持也只局限于年终返点,低费用投入减弱了厂家在经销商面前的话语权,厂家的销售任务最终成为业务员的压力。业务员为完成任务,拿到奖金,压迫经销商降价串货,长期以往,低价格便就成了正常价格了。
  3、 低毛利能支持初期现代零售渠道的低费用
  现代零售渠道形成初期,产品,成熟产品几乎都是现款自采。个别产品有短暂账期,超市内几乎没有员,超市也不向供应商收取名目繁多的各种费用,也没有产品的滞销售后支持,货发到超市,经销商则视为销售完成。经销商主要销售渠道是批发市场,小店。商超在零售业占据着非主流的渠道角色,经销商不会投入精力、财力去运作。
  4、 配送、仓储、办公的低经营成本
  当时经销商办公、仓储、销售门店几乎一体化,可以没有运输车辆,只需近距离运输的三轮车即可完成配送,没有专门,大多3、4个人便可完成几百万的销售,人力成本在销售额中占比非常小。
  二、 快速消费食品流通现状
  1、 现代零售业的崛起
  随着现代零售渠道(仓储、现代大型综合超市、超市、便利连锁)崛起,快速消费食品的流通业态也随之发生变化。现代零售渠道占据的销售份额在50%--80%,其话语权也由于销售额巨大和渠道霸主地位而增强,其与供应商的关系发生了质的逆转,经销商也不是占据好码头,好产品的强势群体了。现代零售渠道的苛刻条件堂而皇之地成为了合作的必要条件,费用年年递增,条件也越来越高,名目有:进店费,条码费,促管费,陈列费,堆头费,费,赞助费,合同续签费,店庆费,新店开业赞助费,DM刊费等等。结款条件:大部分为实销月结30天,部分30天账期,很少产品做到15天账期。返佣:一般扣点为1-3%,部分商超高至8%。其他条件:丢失补偿,滞销无条件退货,保底毛利额,保底销售额,对销售较差产品则末尾淘汰,零售价格的最低统一性。面对如此多的苛刻条件,经销商,厂家是怨声载道,甚至发出了“不做终端,等死;做终端,找死”的感慨。但这样的结果是目前市场环境下的产物。当然,现代零售渠道成就了一些品牌,也淘汰了许多产品,所谓适者生存,每年,都有不少经销商不再经营商超而淡出了经销商行列,但也有不少人不断加入这个群体。
  2、 经销商现状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经销商群体也在发生着转型和变化。部分经销商无法适应而不再做食品经销商了,部分则由地级市场退而居于县级市场去精耕小店和乡镇市场;部分仍坚守在日渐萎缩的批发市场;部分则随变而变,转型为现代的商贸公司,以公司体制去进行品牌代理和产品销售;部分发展较好,初期积累殷实的经销商则自己去做产品而成为厂家,或去做零售终端而居于这个渠道上游。此渠道呈V型,居于上端的是厂家和超市,底点是经销商。
  成功转型为现代商贸公司的经销商与传统批发市场的经销商架构完全不同。
  ⑴、 拥有正规的办公室,财务设置规范,都是一般纳税人。
  ⑵、 拥有专职的配送队伍,专职内勤,管理正规,现代化。
  ⑶、 配备正规的库房,有专职库管。
  ⑷、 业务系统有:业务、理货、、促销员。
  ⑸、 多为股份制,管理民主、科学、规范。
  3、 厂家现状
  面对渠道变化,部分厂家不适应现代流通渠道而没有及时调整产品结构而趋于没落和消亡。如不以现代零售渠道为主渠道,却开发中高档产品。或者,产品为低价抵档,却要运作现代商超渠道等情况。部分厂家则针对自己的产品和实力,选择合适的渠道,而成为现代商超的主流品项或是二级流通市场的主销产品。有的进行品牌化运作,成为全国品牌,有的则偏居一隅,成为地产名牌。我们重点针对品牌运作、全渠道销售的厂家,他们一般设置:
  ⑴、 拥有庞大的销售队伍。省有分公司,市有办事处,配置有省区经理、城市经理、KA经理、理货、促销员、督导等。公司内部则有销售公司,市场部,销售部等。
  ⑵、 管理科学、严密。组织机构健全。机制完善、合理、细致。
  ⑶、 多渠道运作。KA一般直营,拥有现代渠道经销商,传统小店渠道经销商,特通渠道经销商,品类经销商,以此达到渠道完全覆盖的目的。
  ⑷、 较大的费用投入:对经销商进行费用支持,还有促销员,促销品,特价折让等市场支持。
  以上费用综合控制在25―30%之间(仅限终端运作费用和办事处费用。广告,公关活动除外)。
  三、 经销商流通环节的费用率
  产品出厂后,即将面临渠道的利益分配。
  经销商费率:以年销售300万的经销商来核算。以厂价为基础,库房占0.5%;配送5%(含车辆,司机费用);办公室管理费用3.5%;税务3%;超市扣点3.5%;促销员10%(休闲食品,米,面,油,水,除外),商超费用4%;以上总计29.5%。如厂家承担促销员基本和50%商超费用,则费率总计:17.5%。如果经销商没有厂家支持而自营的话,产品毛利率(成本价顺加)低于30%,理论上则处于亏损状态。如有厂家支持,低于18%,则处于亏损状态。
  超市加价一般在17%,休闲(挂件类)或结构性产品加价率在25%。
  所以,产品出厂后,从厂价到零售价至少应该在40%,经销商自营的话,至少在52%。经销商要盈利的话,则费率还要增加。
  四、 产品的毛利率应该是多少
  以经销商行业规矩,10%纯利是最低了,那么商超则分两种情况报价
  1、 厂家有费用支持
  牛奶:由于保质期短,滞销较大,应加2%的滞销损失,所以,牛奶加价率低于20%,经销商则亏损。在30%,则盈利尚可。
  奶粉:经销商一般加价率25%,能维持。
  饼干、膨化、米、面、油、方便面、饮料:由于量大,配送成本、仓储费率可适当降低,17%加价则可保不亏。25%加价率则盈利可观。
  休闲(挂件类),结构性产品:由于销量较小,周转慢,存在滞销。所以30%加价率可生存,40%加价率则可良性发展。
  2、 厂家无费用支持
  肉制品:考虑到特价因素拉低总体毛利,加之滞销因素,低于50%毛利,亏损成定局。
  ,:由于动销慢,周转时间长,季节销售明显,低于60%毛利,则经营无意义。
  联营产品、熟食、散货:丢失较大,毛利率应在60%以上。
  五、 现实
  在现实环境流通领域中,由于受到“以量取利”的错误误导,低毛利流通无处不在,好多经销商在艰难地,忙碌地做着没有盈利的生意,加之厂家变相拉低价格的促销和业务误导,导致的低毛利流通还在堂而皇之的蚕食经销商的家底,有的毛利甚至低到8%或更低。不然经销商有这样的说法“一年忙碌不为己,一二季度为超市,第三季度为员工,唯有睁眼看年底”。这些低毛利产品迟早会被经销商遗弃,会被市场淘汰。经过本文赘述,笔者只有一个结论:快速消费食品的低毛利流通时代就要结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邮件:
相关资料可在此
. 相关资料可在此 .
>>上篇文章:>>下篇文章:
客服电话:135-
Email邮箱:
地址: 东莞市虎门镇虎门大道锦绣大厦2座(晚上:
服务时间:8:40- 24:00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食品批发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