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格基金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三期现状

真格基金顾旻曼:不要只拿着BP去融资|真格|基金|融资_互联网_新浪科技_新浪网
真格基金顾旻曼:不要只拿着BP去融资
  融资是困扰多数早期创业者的一个问题。什么时候需要融资?融资之前需要准备哪些东西?与投资人见面时有哪些常见的雷区?拿到钱之后,又该如何利用?
  针对上述问题,在第三期新创课上,投过知名应用大姨吗的真格基金投资总监顾旻曼从一位一线投资人的角度,与创业者们分享她对于创业者在投融资方面的一些建议。
  核心观点:
  我们投资的角色当中最重要的是团队,我们相信最好的团队能够做出最好的事情;
  融资不是评判公司成功的唯一标准;
  通常来讲,现在大家都陷入了一个误区,觉得我一定要融钱才能证明我成功,但未必,你通常做一个生意,好而美,有很好的现金流,你就不一定要引一个投资人来帮助你,或者你已经知道你要做什么了,这种情况下未必需要融资;
  有时候融资决策并不是你想不做就可以不做的,如果说竞争对手在倒逼你,这个时间点上你必须要做决策,我们大家要在相对公平的同样的起跑线上。
  投融资的雷区:创始团队不全职、认为资源是自己最大的优势、没有考虑清楚未来会做什么、欺骗投资人以及除了投资机构合伙人其他人一概不见的行为;
  如果说你有一份BP写的非常清楚,其实能够大大增加你被约谈的概率,然而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只拿一个BP去见投资人;
  顾旻曼:大家好!很高兴今天可以参加这样一个活动。在开始分享之前,我想先对于在场的听众朋友们做一个小小的调研。首先问一下,大家今天过来,如果说你是特别关注融资这件事情,其实你最关心的是怎么样向投资人那边融到钱的,你觉得这个是你今天最想听到的部分,麻烦你举一下手。谢谢。
  第二个问题,关于大家现在所处的阶段,如果说您现在还在一个天使期,你可能刚刚拿完天使投资,或者说还没拿到天使投资的举下手。我大概了解了,我问这两个问题是我一会儿会主要讲融资技巧,包括从投资人角度分享一下怎么样打动投资人这个话题。我知道大家的阶段和意愿之后会调整一下我分享的内容比例。
  首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叫顾旻曼,我用的ID,因为我是比较互联网的人,所以我在各个渠道都有自己的网上ID,叫顾三小姐。香港大学本科毕业以后加入了盛大,盛大当时在做两件事情。一个是他在做孵化器,盛大创新链,盛大作为第一波互联网公司,当时做了很多战略投资,所以我当时在盛大创新院负责他们战略投资业务。
  之后我来到了真格基金,在真格基金我最关注的是两条产品线:一条线是比较极客类产品,这跟我个人的兴趣爱好,包括我是科幻爱好者,我在盛大的一些经历有关,包括我喜欢看移动互联网、智能硬件、移动开发者服务这样的极客路线。另外是女性消费路线,比如像大姨吗,桔子娱乐等等,比较多的女性消费项目。
  所以这两条线是我在真格基金自己比较喜欢和关注的两条线,但是真格的方式是并不会给各位投资人划定领域,我们自己做研究,但是我们投资的角色当中最重要的是团队,我们相信最好的团队能够做出最好的事情。这是我大概的自我介绍。
  融资不是评判公司成功的唯一标准
  在开始说融资之前,我发现现在有一个现象,大家很多时候在评判一个公司是不是成功唯一的标准是它融了多少钱。比如你经常看到各种网络媒体上说这个公司今天融了一个多亿,明天融了一万美金等等,大家觉得这就是阶段性成功的标准。但我认为这个世界上可能90%的生意是从第一天开始就有很好的现金流,它有自己的生意模式。所以融资这件事情并不是说必须要去做的,我觉得大家在谈融资这件事情之前可以问一下你到底需不需要融资,问的时候就要考量一下这件事情的成本和你所获得的收益。
  通常来讲,现在大家都陷入了一个误区,觉得我一定要融钱才能证明我成功,但未必,你通常做一个生意,好而美,有很好的现金流,你就不一定要引一个投资人来帮助你,或者你已经知道你要做什么了,这种情况下未必需要融资。
  那么什么时候需要融资呢?
  举一个例子,最近新三板很红,但是股价之后接下来怎么样就未必了。
  有家公司他可能在这个行业里面排18名,18线的小公司,有另外一家小公司是一线。真的是一线业务做的非常扎实,但是18线这家公司,通过种种资本的运营手段,它抢先上了新三板,而且募了很多钱。接下来他做了一件事情,他回到市场高价买流量,付了三倍或者是五倍的工资挖公司的核心骨干,做各种各样的动作。
  所以有时候融资决策并不是你想不做就可以不做的,如果说竞争对手在倒逼你,这个时间点上你必须要做决策,我们大家要在相对公平的同样的起跑线上。
  钱不应该是寻求融资的唯一目的。
  融完资之后,大家后续的品牌和合作是不是被融资这件事情放大,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量。
  我经常听到创业者,融资其实就是钱。但是钱这个东西也是分不同的附加值,有的钱可能他的品牌附加值和对你背书的价值大一些。例如,现在很多非常“大方”的投资人,他可能是在刚刚进入这个行业,不是特别专业的投资人,他可能会给你的经营管理上造成很多困扰,我觉得这也是需要大家衡量的。
  讲要不要融资之前,先把这几个问题抛出来,大家也可以自己思考一下。
  我记得有人说过,他说任何一种生意,他的本质上都是销售。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换一个角度VC这个生意卖的是什么,其实VC卖的是钱,它的帐期很长。通常来讲,一个基金回报周期从头开始到结尾起码是五到十年的时间,所以说帐期很长。第二个是风险很高,有一个非常知名的投资人说过,如果你是一个天使投资人,你没有承担75%的失败率,说明你不算承担风险。
  大家也听到资本在追逐速度和利益,但是如果说回到这样一个话题,你会知道生意的本质决定了他必须要投,虽然说可能风险很高。但是一定有机会大成的项目,因为如果说最后从一个钱的回报上来讲,三个渠道,一是你做了高毛利的生意,你可以分红。二是并购,三是上市。只有后两种可能性,是有机会在五到十年中发生。前一种除非你做的是手游,你可以迅速分钱,把投的钱收回来。这就是为什么投资机构更加青睐虽然看上去高风险,但是真的有机会成为一个大东西的项目。
  讲完了要不要融资和VC是什么样的生意,我们来讲一讲,大家可能比较关心的,你出去融资的时候不要做什么。
  第一,团队不全职。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案例,他说我现在团队里面有ABC三个人,A这个人虽然说他她了很多股份,他也非常重要,但是不如果他现在加入,他是销售或者是市场,我现在还不需要他或者说他在另外一个地方可能给我带来的资源或者是帮助更大。但是这样一种措词,我们听了很多之后,还是会有很大的顾虑,在于什么呢?我们想象一个极端的场景,比如说明天你明天聚美上市了,今天陈欧说我今天给你一个点你加入来,你肯定来,因为利益足够大。如果说你自己都不信,为什么要一个外围的投资人信呢?因为你肯定对这个项目的了解程度比投资人要深的多。如果说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事看上去挺光鲜的,但是是一个烂心的经过。
  第二,说资源是你最大的竞争优势,意味着你觉得团队本身在市场上打拼的能力,可能在你这个事情里面是相对次要的。他会带来一个后果是什么呢?当你的资源假如说真的存在,被消耗殆尽的时候,我们在座的绝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垄断资源。因为你的团队非常舒服获得一些资源,如果你到市场上拼杀你会发现你没有那么强大的团队。
  第三,不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创业团队之所以能够在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当中杀出来,是因为他集中了他的优势,突破了一个点,然后在这个点上有机会做到弯道超车。假如说你像一个大公司那样,你也排兵布阵,你布局几个方向,最后看哪个方向成功。还没有等任何一个方向成的时候,你的资金和精力已经被消耗完了,这是一种可能性。另外一种可能性,你自己不知道到底喜欢什么或者你自己到底擅长做什么。有人说我同事做三个项目,你看哪个项目是最靠谱的。在这种情况下,创业这件事情其实是非常孤独的,而且作为创始人来说,你始终要承担最多的责任。如果说你期待在方向性选择这样一个大问题上让别人给你一个答案的话,我觉得这个对VC来讲也是非常大的信号。
  第四,有的人会说,某合伙人已经见我了,你今天不把我签下来,明天我就跟别人走了。如果说你已经拿到了其他机构的意向,说明你在这个市场上得到了某种认可,这种认可其实是帮助大家加速做判断的。但是假如说这是假的,我们会认为你的诚信有问题,后续的合作就无法进行。
  最后两个相对来讲小一点,它不是特别重要的雷区。
   除了合伙人一概不见,可能让你丧失了很多其他的机会。
  投资机构里面有很多人,比如说像我在真格的时候,最开始是分析师,后来我是投资经理,后来我做到VP,现在是投资总监。对我来讲,这些只是职位的变化,并没有带来角色上太多真正的改变,真正的改变是在于我变得越来越有判断力,越来越有经验,能够给创始人更多帮助的人。
  在这样一个角色转换当中,我比合伙人更有意愿去投一个项目。因为投项目的过程是更加宝贵,如果你找到一个机构对你的项目非常认可一线业务人员,如果说他真的认可的话,可能他对这个项目的推动力,反而比直接见到合伙人的动力更大。
  最后一个问题也挺常见的,一个好的商业模式,一个清晰的产品路径,往往是用“人话”说出来的。
  比如有人经常讲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O2O、P2P等等,拿一堆词语来堆砌,但这些概念往往是行业里面的分析师或者从业人员,为了给自己现在这个风口下一个定义,创造出来词汇。如果说你是靠这些词来融资,大家会不知道你要做什么,不会真正理解,所以这些词语堆砌之下并不能解决你实际的问题。
  怎么样找到一个投资人,能够让他坐下来跟你面对面,好好听一下你说的是什么。
  首先,我建议大家写一个BP;第二个,建议不要做一个只拿着BP去融资的人。
  我经常遇到有朋友给我发邮件,说我只需要十分钟的时间就能把这个事讲清楚,一定要见面聊,如果你一定让我写BP的话我写不好,我也怕你觉得我这个BP不靠谱。
  大家要承认一点,确实见面聊是最高效的,但是互相之间的时间也非常的宝贵。所以如果说你有一份BP写的非常清楚,其实能够大大增加你被约谈的概率。
  那么,一份好的BP要写什么东西。
  BP就是说“人话”,三个要点:第一,你是谁,你们的优势在哪里,你们为什么这么有激情,为什么想做这件事。第二,你们想做什么,你们想做什么这件事情最好讲的简洁有力,比如你要花两页三页的PPT才能讲清楚,可能你自己还要理一理是不是想做的事情太多了。第三,需要什么,你需要钱,大概多少钱呢?你为了这个钱大概出让多少股份,钱之外还有资源很重要,你到底需要什么资源呢?把这三件事情写清楚就是好的BP了,归根结底就是你是谁,你做什么,你要什么。
  那么,除了一份好的BP之外,创业者还需要什么?
  举两个典型的例子,格灵深瞳和大姨吗。
  格灵深瞳创始人赵勇在创业之前,放弃了美国几十万美金的年薪,我们认为这样一个人他自己过往的经历背景以及他放弃的机会成本足够支撑他把自己创业的这个项目想的非常清楚,所以我们当时就投了。
  大姨吗和他们又不太一样,大姨吗的创业团队相对来讲比较草根,但我们之所以也投了,是因为他们找到我们的时候,大姨吗已经有100万用户且用户数据增长非常快。
  通过这两个例子,我建议大家针对自己的情况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如果你是一个非常牛的团队,你的估值和找融资的难度都会好非常多,如果你什么都没有证明过,你可以先做多一点点的事情,这样大家相信的概率会很高。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不要只拿BP去融资。
  约投资人见面的一些技巧:
  第一,找投资人之前,也多做一点儿功课,如果你找到这个机构里投过你这个类型项目的人,大家沟通效率会高很多;如果你找一个2B的投资人跟他聊2C的事情,他不一定感兴趣,也不一定听得懂。
  第二,找一位这家机构已投的创始人做背书,见面的概率会很高,比如前两天蜜芽宝贝刘楠给我推荐了个项目,第二天早上10点我就和这个创始人见面了。如果这个人已经有过一些拿投资的经验,他也跟投资机构有过一些交集的话,他的信用和背书大家会非常认可,邀约到投资人见面的机会就会大大提高。
  最后,如果你做产品过程当中能够得到一些媒体曝光,对你找投资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这些媒体也是投资人天天看的,如果你出现在他的视野里面,当他跟你聊的时候,对这个事情的兴趣概率会大很多,所以如果能够媒体曝光我希望大家抓住这样的机会。
  如果你已经融过钱了,已经找到投资机构,建议大家要充分利用投资人的资源,因为有的时候投资人只有钱,但是很多时候好的投资人他有很多其他东西。真格徐小平老师和王强老师会花很多时间和背投项目沟通,比如从PR,从市场,从各种维度给他帮忙找人。
  此外,还有很多机构有很好的品牌背书,这样的品牌背书你应该放大它,比如在你招人的时候,在你下一轮融资的时候,你把品牌背书亮出来都&是很有利的。你的专业是做业务,而不是投资,所以如果在早期能够获得好的投资机构融资,他应该在你下轮融资上起到帮助。
  还有两个小的点,关于拿钱拿谁的钱的问题。因为我以前在战略投资工作过,现在来到一家财务投资基金,我觉得这两者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
  战略投资我比较建议大家在相对后期一点的时候拿,因为战略投资往往投的时候,对于你这个公司,对于整体大公司的版图和对它整个其他业务的帮助会有很多期待。
  但是其实一个好的公司他自己的发展应该独立有自己的目标,所以如果说你还没有大到有话语权跟它抗衡的时候建议拿财务投资的钱,战略投资不在乎你能不能赚大钱,它在乎的是你能不能给我主营业务带来帮助。
  估值和融资金额,这两个问题非常常见,在这个事情上我给大家的建议是这样的,因为我只做早期,所以我的建议只代表早期阶段怎么来操作。举个例子,比如你现在是一家天使轮的公司,你现在刚刚做完产品有数据,你现在要去融一个天使轮,怎么样定这个估值和定你融多少钱呢?你要想一下,在这个行业里面如果做到A轮,A轮对你有什么样的期待,比如一天做到一千单,那个时候A轮是比较好的时点。
  如果是这样的话,现在从0开始到1000单,你大概需要花多久的时间,你在市场上大概投多少钱,这两个算出来,比如说你要花18个月的时间才能做到下一步,这里面你要花三百万人民币,你就需要融三百万人民币。
   接下来的问题是估值怎么定?
  这个不是定出来的,而是谈出来的。你去市场转,你说我要融三百万人民币,同时有三家机构要谈你,第一家是10%,第二家是15%,第三家是20%,你平衡一下这家的资源可能比较多,另外一家估值比较高,你做一个选择。
  你在这个时间点去关注它或者你主观定一个估值没有任何意义,如果说这个公司做大了这个估值有意义,如果这个公司没有做到最后一步,没有上市、并购或者最后做一个结算的话,它的估值永远是停留在纸面上的,你关心这个东西只是为了自己的虚荣心,而虚荣心真的不太值钱。
  其实资本市场它归根到底还是市场,如果说你真的做了非常牛的产品,你这个团队非常优秀。你不用担心,你在这个市场上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肯定可以收获最大的尊重和最多的自由。但是如果说你还够不到这一点,你可以多做一点融资的事情,可能刚才那些技巧可以小小的帮助到你。
  但是我觉得到最后还是在于你有没有好的产品,有没有用户为你买单,如果你做到这件事情,这才是真正的王道,我的分享就到这里。
  梦想不可等,扫一扫,让新浪路演与你一起创业。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路演中心官方微信(也可微信搜索:新浪路演中心)。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投资人说】真格基金徐小平:当我回顾真格4年历程时,我在想什么? | 品途商业评论餐饮···所有登录没有账号?没有微信账号?昵称限制字数为1-10个邮箱限制字数为6-36个,格式如:密码限制字数为6-16个已有账号?注册邮箱限制字数为6-36个,格式如:重设密码修改密码旧密码:新密码:确认新密码:【投资人说】真格基金徐小平:当我回顾真格4年历程时,我在想什么?观点徐小平我们要虚位以待,把专题演讲留给未来的马云、马化腾、李彦宏、雷军、刘强东、俞敏洪。真格要把眼光投在你——未来企业领袖的身上,为你的今天,和你的未来欢呼喝彩。未来有多久?真格论坛于近日举行,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和王强先后发表了主题演讲,真格基金投资的创始人陈欧也对于创业寒冬发表了看法。徐小平演讲中,回顾了真格基金4年来的发展,并详细讲述了真格基金创立过程中的故事,除了表达对合伙人王强的“基情”,徐小平还对创业、创业者和创业寒冬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核心摘要:1)真格基金创立背后的故事,我为什么差点吻了王强?2)为什么从创立之初一直追投一位叫陈郢的创业者?3)创业维艰,“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以下为演讲全文(来源:真格基金):各位创业者,各位投资人,各位亲爱的朋友,欢迎大家来到真格论坛,我代表王强老师以及真格基金所有同事,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真挚的欢迎,由衷的感谢。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是习大大访美的日子,各位不跟习大大去美国,而留下来参加真格论坛, 可见各位对我们的支持和喜爱。再次感谢各位的光临!不会跳舞的投资人就不是好的论坛组织者。刚才大家都看到了我那说实话不怎么好看的舞姿。公鸡下蛋,熊猫习武,徐小平跳芭蕾,一切皆有可能!这个舞剧,是几个月来最让我激动的一个秘密。人生不能没有梦,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做一个芭蕾舞演员,这是骗人的。在排练时,我第一次听到了五环之歌,立即就感到热血沸腾。啊,五环!你见证了我创业的青涩岁月!1996年,我在跟老师、王强老师一起创业时,就住在啊五环边上。而现在,真格基金搬到了三环。找真格,你不用跋山涉水去五环。啊真格,你比五环少两环,你离创业者心更近、路更短。四年前,2011年的金秋时节,我和王强,离开新东方,牵手,创办了真格基金。我们宣告真格成立的第一个行动,没有召开新闻发布会,也没有搞什么高端酒会,在尚未找到办公室的情况下,就迫不及待地扑向了中国创业人才聚集地之一美国东部高校,启动了一场创业演讲活动。我们将这次活动称之为“彩虹之旅”。叫它“彩虹之旅”,是为了了却我和王强心中一份未竟的事业梦想。在新东方,我们跟俞敏洪老师一起,为一代青年架起了一座出国深造的桥梁;而真格基金,则要为海外学子铺设一道回国创业的彩虹。我们要把真格基金的创业理念、经验、资源和投资,送到创业者的身边。在2011年的那个秋天,我和王强创办真格基金,就像所有创业者一样,也面临着无数的风险和挑战。如果要说我们和其他创业者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我们属于高龄创业组合。新东方是中国最著名的培训机构,红杉是世界很伟大的VC,真格基金要超越他们、或者起码无愧于他们的光环,真不知道越过了三环还有多少环——啊,真格之路,你比三环多一万环,你比四环多九九九九环!我们开着一辆租来的福特大越野车,在哥大、宾大、普林斯顿、耶鲁、布朗、达特茅斯、哈佛、MIT这些著名大学之间穿梭奔驰。北美十月的天空纯净无暇、大地色彩斑斓,正是一年里最美的季节。我观赏着车外迅速掠过的瑰丽秋色,看着一路上为大家专职开车的司机王强,我心里忽然涌起一阵感动,也许还有一丝感伤——我们参与创建的新东方,当时正处在它的巅峰状态。它拥有三四万员工、培训过上千万学生、市值起伏在三四百亿人民币之间——我用人民币说它的市值,是为了显得多一些——确实,我们在新东方实现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但新东方之后,还有什么事情能够点燃我们的热情、能够唤回我们的青春,我们的人生还有什么价值?离开这个我们倾注了全部心血的地方,我和王强,带着七八个新同事再次创业、从头来起。秋风穿过树林,漫天金叶飘摇。一时间,我怀疑那些装点着美丽大地的缤纷秋叶,它们到底象征的是昨日辉煌的陨落,还是来年生命的循环?沉默半晌,我忽然对着曾经的新东方口语教父王强提出一个问题。我说:王强,英语中有没有“难兄难弟”这个说法?王强专注开车,他想了想,摇摇头,说想不起来,也许就没有。我追问:那如果把“难兄难弟”翻成英文的话,该怎么翻?我的问题引发了车里真格同事们的兴趣。大家七嘴八舌地开始试译起来,什么:brothers that failed,failure brothers,brothers who are all losers,Loser brothers……张亚哲,新东方著名的雅思老师,也就是今天这位高富帅主持人,当时也在车上,他是个不可救药的文学中年,居然用他那英式英语冒出一句非常奇葩的翻译:Brothers of Desperado,亡命天涯的哥们。我觉得这些都不够好,都没有说出我想借这句话表达的心境。我看看王强,王强思考着说:小平,我觉得难兄难弟四个字,有一种落难兄弟相濡以沫、相依为命的意思。翻译的信达雅,不能仅限于字面意思,必须直达语义的本质。王强说完,我心里就闪电般来了灵感。我说:有了!大家听着。难兄难弟,最好的翻译应该是这样:Yes,we are losers, BUT we are brothers!We are losers,BUT we are brothers!全车的同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与喝彩,王强也按响了鼓励我的汽车喇叭声。我沉浸在一种复杂的感受中。因为我知道,这与其说是对一个成语的翻译,不如说是对我此时此刻心境的解读。它表达了我心灵深处的某种情感与人生感悟。马克思说,人生是一场搏斗。度尽劫难,也许你会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但只要你有一个相濡以沫的兄弟,有一个不离不弃的伙伴,你信赖他,他信赖你,你需要他,他也需要,和你一起重新上路,再次结伴出征,你就是成功的,你就是富有的,因为你拥有了这个时代最令人想往、羡慕的一份财富——中国合伙人!我深情地看了一眼正在聚精会神开车的王强,心想:有王强同行,真好,否则,谁来替我开车呢?一瞬间,我连扑上去吻他的心都有。我和brother王强,已经合作三十年。从80年初的北京大学开始,他是北大艺术团团长,我是被他架空的艺术团老师; 80年代末我和王强赴美留学,打工挣学费,但即使打工,他也比我高贵,我在一间中餐店扫地洗碗,他在一家西餐馆收银端盘。1996年,我们一前一后回到了新东方,成为新东方三驾马车。经常有许多女生都来找我,要王强的电话号码。现在,当我们从事业的巅峰回到原点,我和王强能再次联手创业,这份友谊与信任,成了真格基金超越人民币、美元、黄金最重要的核心资产。We are Not losers,BUT we need brothers!有王强、亚哲、Anna这样的brothers and sisters,即使它的初创团队是如此的小,起步资金是相当的少,真格基金,它依然让我看到了前方无比瑰丽的风景,依然让我听到了未来无比激动的召唤……前方的路,在北美金秋碧蓝如洗的晴空下,变得如此的平坦、如此的宽广、如此的令人心醉神往。翻译的话题,打开了王强的知识储备,他就接着跟我们讲了另外一个关于翻译的故事。当年国家组织专家翻译毛泽东选集,钱钟书先生也在其中。毛选里有一句话:吃一堑,长一智,钱钟书先生翻译为A fall in pit,a gain in wit,被大家叹为神译、绝译。Pit,就是沟堑的意思,wit,是智慧。钱钟书先生的翻译确实奇绝。我把这句话发到了上,立即引来几百个点赞,大家纷纷表示佩服。但也有一位朋友不以为然,他说:这个翻译不好,他有更绝的,这句话应该翻译为:no rain,no rainbow!No rain,no rainbow,显然是一个很烂的翻译,我却无法说清楚它到底烂在哪里?我再次求教王强。王强说:“钱钟书的翻译之所以好,因为它符合语言艺术的因素:押韵与对仗。”中外成语,是千锤百炼的语言珍珠,一般都有音韵之美。比如:no pain,no gain;no money,no honey,well begun,half done……而no rain,no rainbow,不对仗,不押韵,尽管意思到了,却不具备语言的魅力。王强的讲述,听得我心悦诚服,神清气爽。在那一瞬间,我前所未有地感到自己的智商很高,前所未有地感到拥有知识的自豪,获得了一种久违的学习的幸福感。啊,王强,我的难兄难弟,who is knowledgeable and fun, who knows 押韵和对仗,who和我在五十岁高龄一起努力来把业创,把业创!车轮滚滚,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呼啸前进,把一片片山林,一座座城镇甩在了身后。,是我们身后美丽的彩虹,而真格基金,则是我们眼前激情的暴雨,我们要把这场暴雨,这场创业的暴风雨,倾注到每一位中国青年创业者的心里。彩虹之旅的终点与高潮,是在哈佛大学举办的真格创业大赛活动。在哈佛的科学礼堂,从早晨九点到晚上十点,将近十三个小时,近千名中国同学聚集在那里,看着四十个创业团队展示他们的智慧与风采,度过了充满笑声和掌声的一天。前十名胜出者,每个团队都得到了真格基金一万美元的现金奖励。关于这笔奖金,当时有人建议我们要占创业者一个百分点。并说:股份还是要有的,万一他们成功了呢?但是我坚决不同意。因为,真格组织这个大奖赛的目的,就是要在留学生中间创造一种信念,播下一个希望:想法是宝贵的,创意是值钱的,创业是一个最酷的奋斗目标,回国创业有真格基金在等你。在四十位参赛选手中,有一位叫陈郢的哈佛商学院学生。他的项目得了第三名,但他并没有拿到那一万美元的奖金,因为他是倒数第三名,总排名三十八。会后聊天,我对给了他那么低的排名表示抱歉,陈郢说:他的名次已经很高了,比起现场那上千名观众,比起全美几十万还没有启动创业的留学生,他已经是一个front runner,是一个winner,是一位champion。一年后,陈郢毕业。作为哈佛顶级荣誉获得者贝克学者的他,可以找到地球上任何最好的工作。但他没有去找工作而是找到了真格。他想做一个农村电商,让中国的农民获得和城里人一样优质的电商服务和生活质量,实现他从小就形成的社会理想。尽管我觉得他的模式有问题,但被他的理想主义打动,成为他的一个联合投资人。带着,陈郢在江苏一个农村艰苦地摸索了两三年。在他遇到困难看上去走不下去的日子里,我会经常跟他深聊,甚至为他特别组织过一次创业模式研讨会,这个研讨会,成了今日真格微型商学院真驿站的前身。创业不易,陈郢创业更难。但每次跟他交流,他总是给我带来理想、自信和乐观的正能量。我对他充满信心。去年春天,在摸索了三年之后,陈郢告诉我他找到一个新的方向,再次转型。听完他说的模式,我觉得他的机会来了。当时我在纽约, 当即打电话给Anna,让她给陈郢追加十几倍于我们天使额度的投资。今年春天,他得到一家著名互联网企业的战略投资,估值几亿人民币。陈郢的事业,还不能说已经成功,公司增长也不算很快。但他以不懈的努力,正在一步步接近他的理想王国。为了准备这个演讲,我特地给陈郢电话,问他几年来的创业感受。他说:如果从头再来,他还会再次选择创业。三年下来,他的人生阅历之丰富,生命体验之多样,是就业的人永远无法想象的。我说:“那你就不怕再次经历那么多艰难和绝望吗?”陈郢哈哈大笑说:“Well,徐老师你不是说过吗,no rain,no rainbow!”陈郢的创业历程以及他和真格基金互动的故事,最生动地复活了真格在2011年秋天所放飞的那个梦想:鼓励并帮助中国最勇敢、最有理想的青年人,改变他们父辈为他们设计好的名校、名企、名牌、死后进入名人公墓的人生轨迹,鼓励他们投身到创业创新的伟大事业中,在“可下五洋捉鳖、可上九天揽月”的宏大自信中,放大自己青春的光芒,抒写自己此生的辉煌。是的,创业维艰,路上布满了pit ,fall and rain,沟堑、摔倒和风雨。真格基金愿做你创业pit里的铺路石,愿做你创业fall时的扶持者,愿做你在创业的rain中那把挡雨的伞。作为创业先行者和投资合伙人,我们会在你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的艰难时刻,大笑着告诉你坚持就是胜利,鼓着掌提醒你,no rain,no rainbow。如果要让我把这句话反过来译成中文的话,我有一个钱钟书先生也会自叹不如的神译: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陈郢今天从他创业所在地江苏盱眙县城来到了我们现场。他带来了自己的创业故事来和你分享。参加真格论坛的发言者,基本上都是陈郢这样依然在路上狂奔的创业者。罗振宇也是创业者,陈欧已经上市了,已经获得成功,但你们要知道,陈欧的压力超过所有刚刚起步的、正在追赶的那部分创业者,我们刻意没有请任何大佬、巨头、名人,因为,我们想向广大创业者表达真格基金的哲学。要不要让大佬上台讲话,这是在真格论坛的筹备过程中,我和反复讨论的问题: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有偶像、有企业大佬来现场,大家一定会很high。我们前后纠结了三四个月,最后还是决定,这次,我们不请任何大佬级企业家。大佬都很忙,即使请了他们,我也并没有把握他们能来——但是我确实没有向他们发出过邀请。除了不向著名的企业领袖发出邀请,真格基金向正在奋斗的企业创业者发出了邀请:我邀请你们,今日的创业者们,在中国未来企业领袖的椅子上对号入座。我们要虚位以待,把专题演讲留给未来的、马化腾、李彦宏、、刘强东、。真格要把眼光投在你——未来企业领袖的身上,为你的今天,和你的未来欢呼喝彩。未来有多久?在真格创业历史上,未来就在你开始行动的第一天、未来就在你十倍增长的明年、未来就在彩虹之旅的创业大赛上、未来就在聚美、、、这些公司崛起的路上。相信不久的未来,在参与今天真格论坛的创业者中间,一定会诞生引领时代的未来的企业领袖。因为,这不是你敢不敢、能不能的问题,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这是历史车轮前进的必然,这是企业家精神之花春华秋实、瓜熟蒂落收获的时节。正是出于这样的信念,正是有了这样的梦想,正是为了这样的未来,通过今天的论坛,再次向创业者敞开我们的灵魂,献上我们的真情,昭示我们存在并努力的理由,传递我们对你——未来的企业领袖——那份如同四年前彩虹之旅时,北美十月的蓝天那样碧蓝如洗、纯净无暇的奉献与信心。让我们一起,与青春作伴,与歌舞同行,为创业者喝彩,向奋斗者礼赞。啊,真格,你和创业者心最近,你离创业者路最短,你身处北京三环,但你就是创业创新的奥运五环。We are all founders, we are all brothers!我们都是创业者,我们都是好兄弟!分享得福利请先登录[ 本文转载自新浪科技,责编:郑派。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观点。近期热点123456789123456789123456789延伸阅读匿名评论登录{{ if (!commentItem.deleted) { }}{{ } }}{{ if (!commentItem.deleted) { }}{{ if (commentItem.replyTo) { }}{{ } else { }}{{= commentItem.content }}{{ } }}
{{ } else { }}{{= commentItem.content }}{{ } }}回复赞 0弱 0徐在天使界还是不错的。回复赞 0弱 0给力的说回复赞 0弱 0回复赞 0弱 0回复赞 0弱 0回复赞 0弱 0不错回复赞 0弱 0受教了没有更多轮到你发言了获得品刀× 5分享文章到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创资本人民币第三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