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新股申购与大盘的关系大盘跌多少

金融界论坛
尊敬的用户:
如您在使用金融界网站论坛的过程中发现色情,反动言论,伪造他人言论,广告欺诈等帖子,为便于网友反馈问题,特将金融界论坛管理员联系方式公布如下,欢迎大家有问题或者建议随时联系。
金融界客户服务中心邮箱:.cn
论坛客服电话010-2
金融界论坛官方账户:管理员01
金融界论坛客服QQ:
『普通』主题: 【老寂推荐】数据和事实,带你读懂中国股市
&&发表日期: 23:53:04
头衔:论坛元老积分:44974
  1929年美国股市的大崩盘,被人形象地表述为:&屠杀百万富翁的日子&。因为当时美国的市值从890亿美元跌到150亿美元,股市中只有几十万的参与者。但目前中国股市的参与者数以亿计,截止 2011年底,沪深两市的A股账户已经超过了1.6亿户,但从A股账户市值分布表来看,100万以上的账户仅60万户左右,还不到总账户数的1%,而60%以上均为0-5万元的账户。但就在这几年,A股流通市值的大幅缩水让中低收入者损失惨重。如此看来,中国股市的持续性下跌不是在屠杀百万富翁,而是在&割韭菜&。
  难怪新任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说低收入者不适合炒股。如果在这个长期只重圈钱的市场里炒股犹如在&捐钱&,最后连钱捐给谁你都不知道,这就是中国股市的悲哀。
  中国股市之所以沦落到今天这样的地步,也怪不得投资者,是管理层和上市公司长期作茧自缚的结果,管理层急于在资本市场铺摊子、上市公司急于在股市圈钱,导致中国股票市场成为全球最大和最成功的圈钱场,也是全球跌幅最大的股票市场之一,在这种巨大的反差之下,中国股市除了人为地制造融资功能之外,投资和资源配置功能都已经丧失。上市公司高频率地圈钱,导致整个A股市场的存量资金被越抽越少,再加上中国A股市场的&全流通&时代和全流通压力全部来临,如此庞大的股票供给和巨额的资金抽离,由不得投资者过度乐观,再加上下半年的中国经济基本面人们普遍看淡,中国股市在目前似乎没有太多的看涨理由。
  当务之急,中国股市必须要进行综合治理,用长效机制让市场信心恢复。
  暂缓大盘股发行
  首先,应暂缓大盘股的发行,让市场进行必要的休养生息,而且暂缓大盘股发行也有助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
  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当下,应该让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转型,让股票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但怎么支持?怎么发挥?我建议,在目前股市信心不足的情况下先不妨先停一停大盘股的发行,尤其在&成本分置&的全流通时代限售股减持压力太大,若再推大盘股上市融资显然是雪上加霜,应该将支持这些大型国企、央企的资金用于支持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让资本市场为中国经济的未来争取战略制高点服务,如果上交所一味地去发行大盘股,会将资本配置到传统型、&夕阳红&的大企业身上,这不利于支持中小型和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这与目前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战略目标相悖。为了支持实体经济的结构转型,融资结构应该适当调整,而上交所可以借此机会来大力发展交易所债券市场,鼓励大中型企业通过债券融资的方式来解决资金问题,别再把直接融资的压力全抛给股市和股民。
  调整监管理念 重改发行制度
  其次,监管理念要调整,别总把板子打在散户身上。
  在监管者看来,中国股市的诸多非理性因素都是由&散户主导&引起的,于是将风险的板子很自然地打在了散户的身上,风险教育的矛头往往都是对准散户,可是这种口号式、语录式的风险教育并不奏效,反而市场在风险教育下更加疯狂。显然,仅仅只是口号和形式的风险教育很难落实,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也就自然成了无人信服的空头支票。
  从发行制度和最近调整的诸多游戏规则来看,监管部门在有意偏袒机构投资者,认为机构定价和申购行为相对理性,新股的三高似乎是散户所为,其实这是一个重大的认识误区。他们误以为新股的过度炒作和&三高&是散户非理性追逐而导致,将制度不健全导致的市场弊端全部推给&散户主导的市场&,并错误地认为是机构主导的定价机制不完善,于是一味地偏袒机构投资者。其实大错特错,新股发行的&三高&主要是主承销商操控的,由于&直投+保荐&的利益驱动,保荐机构一定会做高发行价、抬高上市价,再加上超额募集还可以获得更多提成和承销费,从而他们会千方百计地制造新股发行的&三高&,如果不叫停&直投+保荐&模式,新股发行的&三高&问题会永远存在。但监管部门却视而不见,反而对于网下配售获得的股份取消了锁定期,在以增加新股首日流通量的借口下堂而皇之的解禁,畸形的新股发行仍将继续,一批&特殊身份&的资金将会高度垄断一级市场的新股申购,会继续让中国股市的一二级市场割裂下去,新股发行仍将成为某些机构和个人快速猎取财富的渠道。
  从新股刚一上市就被机构卖出的行为来看,机构投资者对新股的定价和参与依然是投机性的,他们主要是为了赚取新股发行价与上市价的价差,并没有打算长期持有,对公司基本面和对未来的股价并没有信心,否则就不至于快速了结。
  深交所曾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后发行的18只新股平均每只获得118家配售对象的报价,较改革前提高了69%,每家配售对象的平均报价申购数量增至650万股,较改革前增加了72%。显然,机构投资者参与网下认购的积极性确实在大幅提高,其根本原因在于此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过度偏袒了机构投资者利益,网下配售比例超过了50%,而且取消了3个月的限售期,机构投资者当然高兴了,毕竟机构参与新股炒作套利的周期大幅缩短了,获得网下配售的机构投资者不用再心惊胆颤三个月,只要新股上市把价格炒起来就可以迅速套现,而且普遍获利丰厚。深交所的统计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改革后上市的12只新股,网下配售机构首日卖出比例平均为52.41%,上市11个交易日合计卖出比例平均为63.08%,而上市首日机构投资者买入比例平均为1.58%,仅高于改革前的1.08%。显然机构投资者参与新股认购主要是为了短炒和投机套利,只为赚快钱,并非按照价值投资的理念来买入持有。因此,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在制度上过度偏袒机构投资者是一个错误。
  &绿色通道&是中国股市的大毒瘤
  第三,&绿色通道&是A股市场的大毒瘤,不能再为特权开设捷径,否则何时才能告别&伪市场&。
  中国股市中的各种弊端和上市公司质量问题其实与各种&绿色通道&有关。股市发展之初的宗旨就是&为国有企业脱贫解困&,于是股市就成为垂死边缘的国有企业用于提款的&绿色通道&;在金融&背水一战&的改革时,股市又成为银行上市的&绿色通道&;在金融监管腐败时,股市便沦为王益、王小石等监管者权力寻租的&绿色通道&&&在这一系列的&绿色通道&面前,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圈钱&和&腐败&。但直到现在,&绿色通道&不但没有根除,而且还在大行其道,而且管理层经常将&绿色通道&和优先上市作为口头奖励,诱导上市公司完成监管部门布置的指标和任务,但这种承诺并非长效机制,而且&绿色通道&有碍市场公平,从制度上难以阻断个人好恶和权力寻租。
  做空机制不能再形同虚设
  第四,中国股市做空机制严重不足,市场非理性因素难以平抑,一个成熟的市场做空机制往往充当着股市&清道夫&,会让一些垃圾股和问题股价值合理回顾,而让好股票脱颖而出,股市才不至于齐涨齐跌、大起大落。
  自2010年中国股市开设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以后,A股市场在理论上具有了做空机制,但实际形同虚设,融资融券机制几乎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
  理论上,在市场低迷时融资机制可以帮助多头来迅速扭转颓势,让好的股票脱颖而出,而融券机制会让垃圾股和问题股的股价迅速回归,可以帮助市场进行价值发现。遗憾的是,我们的融资融券数量太少,根本不足以撼动既有的市场格局。
  据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18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合计332.29亿元,其中融资余额329.69亿元,占比约99%;融券余额仅2.58亿元,占比1%。这与两市同期近百万亿元的成交额相比,可以说是九牛一毛,所以A股市场最缺的是做空机制。或许会有人反问:A股市场都跌成这熊样了还要做空机制?其实,在一个好坏不分、齐涨齐跌的市场里,好股票可能经常被错杀,而烂股票往往估值偏高。如果A股市场做空机制齐备,就一定会有&浑水公司&这样的机构来做空垃圾股和问题股,直到股价回归到合理水平,有时可能会有错杀,但问题公司一定逃不过做空者的视线,因此做空机制在股市中往往起着&清道夫&的作用,会避免让很多人误踩地雷。另外,一旦股票现货市场具备了做空机制,就可以改变单边做多的畸形格局,会平抑市场非理性的大起大落。但看惯了涨看不惯跌的A股投资者和监管层,似乎对做空机制持保留态度,从而在做空机制方面设置诸多关卡,而鼓励做多,监管层的理念和投资者单边做多的习惯是导致中国股市融券业务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退市制度不能只退不究
  第五,退市制度形同虚设也是中国股市垃圾股虚高和概念炒作的根源,完善退市制度迫在眉睫,但退市制度不能只退不究。
  如果没有责任追溯机制和赔偿机制,让退市很轻松,退市成本很低,那些一次圈够钱的上市公司巴不得早点退市,以尽早避开监管和公众视野。显然,这样的退市制度是有漏洞的,需要及时填补。
  商品因质量不合格被下柜,上市公司因不合格被退市,本是理所当然。但是,不合格商品被召回消费者会得到相应的赔偿,而上市公司退市的损失全部转嫁给投资者有失公允。如果不分青红皂白,缺失责任追溯机制,这样的退市制度对投资者不利,而对问题的&制造者&而言,几乎没有承担损失的义务,反而将退市的威慑力全部转给了投资者,这样的制度意图显然将投资者当成了&坏孩子&来对待,而对问题的&制造者&没有相应的威慑和约束,从而他们上市、退市都是最大的受益者。
  显然,退市制度应该平等对待投资者和上市公司,退市时得查明是什么原因导致退市,如果是因为系统性风险或公司盈利模式遇阻,或者是正常性的经营失败,投资者承担股东应有的责任天经地义。如果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包装上市或恶意退市,其导致的退市损失则不应该由投资者来全额承担,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必须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将投资者的损失降到最小的范围。只有责权利明确,赏罚分明,才能公正执法,才不会有怨言。
  像美国的世通和安然事件后,CEO和CFO不但要赔偿罚金,还要追究刑事责任,而且中介机构也要承担巨额的诉讼赔偿,结果美国股市的信心很快就恢复了。现在证监会在大张旗鼓地搞诚信档案建设,但如果缺乏严格的惩罚机制,则诚信体系也很难建立起来,只有提高违规成本,改革权力发审机制,从源头上去抓上市公司的质量,才能避免新的垃圾股大量输入。当没有漏洞可钻时,上市公司才能守法经营,投资者的利益才能真正得以保护,市场秩序和投资者信心才会有效恢复。否则,让高价发行、高价圈钱者一&退&了之、一跑了之,将有很多问题公司还会前赴后继地&公关&上市,市场中的悲观情绪就很难扭转。
  要强化对中介机构的约束和监管
  第六,对中介机构的监督和责任约束不到位,导致保荐承销机构、会计师、审计师、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反而成了上市公司造假者的专业帮凶和高级顾问,中介机构在公司上市初期帮助其优化材料和过滤数据,导致很多&带病&上市的公司在刚上市之后就出现业绩变脸,而这一贡献与中介机构赚取快钱的行为密不可分,尤其一些问题公司为了获取超额溢价,愿意花更多的钱去打点各个关口,以保障插队和&带病&上市成功。因此,要想从源头保障上市公司的质量就得建立和完善以强化中介机构监督为中心的监管体系,让中介机构更多地承担尽职调查和独立、客观的信用担保方,以增强上市公司申请材料的可信度,如果中介机构说假话,则要建立黑名单制度,取消中介机构中介资格。另外,在上市辅导阶段,加强对保荐机构尽职调查工作的监管;在发行申报阶段,加强对保荐机构核查工作和发行承销工作的监管,对拟上市公司的股票发行工作进行跟踪监管,发行人和保荐机构要及时将发行承销情况及时报发行部和发行人所在地派出机构备案,只有不断强化事前监管,劣质公司上市的可能性自然就会减少。
  监管要适度前移
  第七,监管后置和违规成本过低,是导致很多公司&带病&上市的主要原因。
  由于上市前期缺乏相应的监管引导,加之很多包装、造假上市的企业在股市获得了很高的溢价,并且违规成本远低于圈钱成本,于是在这种恶性&榜样&下让很多企业跃跃欲试。因此,目前必须要把监管关口前移,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以事前监管配合事后查处来弥补监管不足,以提高监管效率和降低监管成本。我们在证券监管方面照搬了国外成熟市场的事后监管,即对其发生的违规行为进行惩戒。但这种监管方式需要有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有效的惩戒手段作为保障。但在我国资本市场完全照搬国外事后查处的监管方式效果并不理想,监管后置反而纵容了源头的造假和欺诈行为,等到问题公司上市恶化之后再去追究和退市处理,其成本和对投资者的伤害远大于事前监管。
  引入集体诉讼制度
  第八,为了有效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引入集体诉讼制度迫在眉睫。
  仅依靠金融监管部门来全面监管显然远远不够,在各种日益繁杂的金融衍生品和游戏规则变化下,缺失社会监督会对中小投资者严重不公。如果有了集体诉讼制度,专业的律师团队会和违规者去交涉到底,这样不但保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而且会让我国的金融市场更加规范化和法制化。
  很多人都不太理解像美国这些相对成熟、规范的市场里,从业人数最多的竟是律师,吃&皇粮&的监管者反而不多。他们往往指责庞大的律师群会降低社会生产效率,但却忘记了&无为而治&和权力至上的市场往往因权力寻租、有法不依搞得一塌糊涂,效率更低。尤其是集体诉讼制度,不但可以节省纳税人的钱财,还可以发挥全社会的力量去监督,有助于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集体诉讼就成为美国保护股东权益的最有效司法程序,也是最普遍使用的股东民事索赔手段,从而减少了很多违规造假。首先,由于证券市场侵权案最突出的特点是受侵害者众多,而个人投资者又无精力和经济能力去单个诉讼索赔,而证券集体诉讼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还可以节约各种成本。其次,集体诉讼制度下,往往都是律师主动找受害者维权,途径非常便利。再其次,集体诉讼&胜诉才收律师费&的方式会提高中小投资者的维权意识,让所有人都以合理的方式来监督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只有这样,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也才会落到实处,市场诚信和投资者信心才会日益恢复。最后,一人胜诉所有受害者都平等获赔,会增加违规者的违规成本,从而产生震慑作用。
  正是由于法制不健全、制度规则不完善、缺少集体诉讼机制,并且司法前置程序长期设置壁垒,使得金融市场的很多受害者欲诉无门、忍气吞声。这不但助长了违规者的气焰,也加剧了金融环境的恶化。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除了大力改造市场环境、完善市场规则、提高参与者水平外,引入集体诉讼制度,用外部监督机制来约束监管者的行为已经迫在眉睫。
文章不错(3)
&&帖子刷新
《数据和事实,带你读懂中国股市》之
《数据和事实,带你读懂中国股市》之
民族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 徐一钉原创:
2100点不会是今年的最低点 [
7月31日的最低点2100.25点与前三次重要低点512点、998点、1664点没有可比性,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首先、全球经济、金融形势。512点(1996年)、998点(2005年)时,全球经济、金融形势正处在近百年来的最好阶段;1664点(2008年)时,美国、欧洲采取了第一次量化宽松政策以刺激经济。然而目前欧债危机挥之难去,美国、欧洲经济低迷,面临再次衰退的风险,最困难的时候远未到来。
  其次、中国经济周期。1978年至2007年,借力改革开放中国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的30年长周期,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好的30年,2008年的1664点则受益于刺激经济的4万亿投资。目前中国经济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是对前10年、或30年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调整。显然,10年、或30年调整周期中的极端低估值水平要明显低于经济增长30年长周期中的极端低估值水平。
  第三、股票流通水平。512点、998点时还未进行股权分置改革,三分之二的股票不能流通;1664点时虽然已经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但由于有禁售期,1664点时只有32.8%的总市值流通;而截至8月10日,76.27%的总市值可以流通。全流通市场的估值水平显然要低于少部分股票流通的市场。
  第四、资金面的支持。512点时,居民储蓄余额是A股流通市值的205.8倍;998点时,居民储蓄余额是A股流通市值的19.53倍;1664点时,居民储蓄余额是A股流通市值的5.64倍;8月10日,居民储蓄余额是A股流通市值的2.25倍。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潜在进入沪深股市的资金已显不足,A股市场面临资金的天花板。
  第五、业绩出现拐点。998点时,当年(2005年)全部A股净利润同比下降1.23%,之后2006年、2007年A股市场连续两年业绩呈爆发性增长,净利润同比增长46.8%、48%;1664点时,当年(2008年)全部A股净利润同比下降17%,2009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5.23%;我们预计今年上半年全部A股净利润同比下降5%-10%,然而目前尚未看到上市公司季度业绩出现大幅回升的迹象。
  第六、做空机制。512点、998点、1664点时,投资者只能通过上涨才能赚钱,目前投资者可以通过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双向赚钱,即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都可以赚钱。显然,只能单边上涨才能赚钱的市场其估值要明显高于双边都能赚钱的市场。
徐本文的结论,老寂特意略去。
不管研究者的文论多么有说服力,老寂都建议大家只用来参考,尊重参考数据,但是不要盲从结论。股市的强大,远不是某某专家可能驾驭的。即使说中,也与算命先生的概率差不多,多属偶然。
老寂特意推荐两句话:
A股最大的风险,是政策的风险(含多空两方面);
市场永远是对的,进退大节奏,要尊重盘面多空大趋势。
《数据和事实,带你读懂中国股市》之
&大限&解禁洪峰来袭:
7月10日至今年年底这段时间中,有近511家上市公司(包括发起人持股解禁)因为定向增发、股改、首发网下配售等因素将有限售股解禁,解禁总股份达1200亿股,对应市值接近8900亿元。
  谈到由于股改形成的
&大小非&,大家应该不陌生,但是对于&大小限&,或许有的投资者会感到迷茫。  所谓&大小限&,就是指公司在上市时发起人持有的股份通常有三年的锁定期,即从上市之日起三年后方可流通,这部分限售股被称为&大限&;如果是以增资扩股方式在上市前认购的股份,则在公司上市一年后即可流通,锁定期仅为一年,这部分限售股票被称为&小限&。
  毫无疑问,相对&小限&来说,&大限&的出笼更具有杀伤力。
三年前IPO重启后立刻上市的公司,已经迎来了解禁。早在7月6日,IPO重启后首批上市公司之一桂林三金就发布公告称,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己发行股份本次解除限售的数量为4.19亿股,并将在7月10日上市流通。在8月21日之前,已经先后有友阿股份(002277,收盘价16.32元)、
<font color="#.29,
-2.08%)(601107,收盘价3.29元)、
<font color="#.03,
-0.33%)(601668,收盘价3.03元)等12家公司宣布限售股解禁的消息。
  毫无疑问,在以桂林三金为标志的本轮IPO重启以来,A股市场进入了一个大扩容的时代。《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数据显示,从今年7月10日桂林三金到12月31日的
<font color="#.50,
-0.10%)(002327,收盘价38.50元)等近百家公司,发起人持有的限售股都会因三年禁期的结束而随时转变为真金白银。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iFinD数据显示,从桂林三金开始,在今年年内将受到
&大限&冲击的近百家上市公司累计解禁股份将超过630亿股,其中中国建筑一家公司解禁数量就达到169.2亿股。按照截至本周四(23日)的收盘价计算,上述解禁股份对应的市值逼近4600亿元之巨。同样,7月10日至今年年底这段时间中,有近511家上市公司(包括发起人持股解禁)因为定向增发、股改、首发网下配售等因素将有限售股解禁,解禁总股份达1200亿股,对应市值接近8900亿元。
  换句话说,在今年下半年的解禁大潮中,因为发起人股东三年限售期满形成的解禁股将占据半壁江山。这些股份的持有者,往往是持有比例较高的实际控制人或控股股东,一旦他们选择抛售,必然对股价造成直接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轮IPO重启动以后,大多数上市的都是民营企业,在目前整个经济环境并不景气的情况下,发起人股东或许有着更强烈的减持欲望。&大限&松绑给A股市场带来的冲击,成为投资者不得不直面的问题。
《数据和事实,带你读懂中国股市》之
一位已从国信证券离职的客户经理昨日告诉记者,他此前所在的国信深圳某营业部为了缩减成本,客户经理人数已从最高峰的200多人,减少到现在的20余人,在去年行情最差的时候还有120人左右。
国信泰九员工拉横幅讨薪 公司回应称是行业性问题
《数据和事实,带你读懂中国股市》之 6: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叶静 黄舒)
&&记者对比发现,A股是今年前8个月全球主要股指中唯一出现下跌的市场。截至昨日,今年道琼斯指数、标普500、纳指分别上涨6.67%、11.6%和15.72%,基本收复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失地&。欧洲三大股指伦敦富时100、巴黎CAC40和法兰克福DAX前8个月则分别上涨了2.50%、5.92%和14.74%;在亚洲市场当中,今年前8个月,日经225指数涨了4.55%,恒生指数涨幅为5.69%。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上证指数下跌了174.31点,累计跌幅达7.88%,也就是说,A股成今年前8个月全球主要股指中唯一出现下跌的市场。&&&&&&
数据显示,截至9月4日,沪市平均市盈率跌至9.79倍,已创出2008年1月以来56个月最低值。值得注意的是,日沪指见底1664点时,沪市平均市盈率为13.16倍;日,沪指阶段见底2132点时,平均市盈率为11.11倍,目前市盈率水平已大大低于前两次重要底部时的水平。
&&&& 数据统计,中国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持有市值仅15.6%,而发达国家有60%~70%。从交易量来看,我国市场上85%的交易量是由散户贡献。
据统计,21年来,A股上市公司共融资4.3万亿元,累计分红却仅有1.8万亿元。由于普通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不及30%,实际上,全体股民获得的分红还不到0.54万亿元。有些&铁公鸡&公司甚至十年都未拔一根毛,即便好不容易分红,大部分又重回大股东口袋.
数据显示,当前A股持仓账户数为5657.1万户,占比降至34.06%,创下自去年3月底以来的新低。但里面&僵尸户&占了不少,目前空仓和不买卖的账户超过六成。截至6月,&最近一年未参与交易A股有效账户&达2080.74万户,比去年底新增647万户。同时活跃账户却从4700万户跌至3650万户,超过1000万个账户选择&围观&。
据统计,今年6~8月65个交易日中,A股有55个交易日呈现资金净流出状态,占比高达84.6%。今年前8个月的162个交易日当中,呈现资金净流出状态的就有126个交易日,前8个月的资金净流出金额则高达5136亿元。
据统计,今年6~8月65个交易日中,A股有55个交易日呈现资金净流出状态,占比高达84.6%。今年前8个月的162个交易日当中,呈现资金净流出状态的就有126个交易日,前8个月的资金净流出金额则高达5136亿元。&&
《数据和事实,带你读懂中国股市》之 7:
  羊城晚报讯
记者陈道报道:A股市场进入&1&时代,表现全球最差,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却蜂拥而至,目前已有159家境外机构获批QFII资格,投资额度合计335亿美元。但是,已经在A股摸爬滚打多年的QFII抱怨A股市场太难炒,他们偏好蓝筹股的投资策略在中国遭遇挑战。
  蓝筹公司表现较差
  据路透中文网报道,汤森路透旗下基金分析公司理柏数据显示,持续披露业绩的24只纯A股离岸基金,以人民币计价5年来平均亏损61%,而其中国国内股票型基金平均跌幅为40%。其中表现最差的是日兴资产管理公司旗下的A股基金,5年来亏损72%。这24只基金只是目前约160家获得QFII额度的机构中的一部分,大多数QFII机构并不公布其A股投资业绩。
  业绩不佳,QFII抱怨是选股难。大多QFII机构对国内企业情况了解不多,他们考虑的首选是公司治理规范透明的大蓝筹公司。不过最近5年的A股熊市中,大蓝筹并没有多少超额收益,反而是成长潜力相对大一些的中小市值个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自2007年11月以来的5年内,蓝筹股的代表指数沪深300(<font color="#ff.661,<font color="#ff,<font color=
"#ff%)累计跌幅达60.4%,但中小板综指5年内仅累计下跌8.7%。QFII反映,许多中小公司虽然处于盈利向好的行业,但普遍存在公司治理不规范或不透明的问题。
  上海世诚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陈家琳称:&A股市场比较险恶,用国外成熟市场传统方法来做,真的比较难。&
《数据和事实,带你读懂中国股市》之 8:
笔者此前曾分析过,中国股市中周期类股票(包括钢材、水泥、玻璃、房地产、银行等)的总市值占比高达74.4%,消费类股占比不到9%。左右股市涨跌的主要是周期类股票,而与居民消费关系不大。但美国股市则不同,在道琼斯工业指数的30只成份股中,属于周期性行业的只有三只股票(银行、石化、机械各一只),其余股票全是与全球性消费相关的食品饮料、餐饮、医药和电子、服务业,如微软、可口可乐、辉瑞、卡夫食品、麦当劳、迪士尼等。这意味着它的涨跌有80%以上的因素受消费景气影响。所以,美国非农数据和其他与消费相关的数据才会深刻影响到股市涨跌。美国股市向好,是美国乃至全球居民消费回暖的标志。而在中国,股市涨跌显然取决于周期性行业的景气,这又取决于国家的投资速度。股市表现不佳,其实是中国投资增速下滑的真实写照,而与期指无关&&期指是股市的影子&&
做空中国第三轮开始酝酿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钮文新
做空一个国家,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大型经济体,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他们会非常耐心直至量变到质变的那一刻。
  高盛以折让3%的价格。清空了手中全部工商银行(<font color="#.16,<font color="#.00,<font color=
"#.00%)股票;与此同时,浑水公司于5月20日发布报告,激烈质疑渣打银行在内地的贷款质量,并宣称做空。
  报告认为,内地银行股所持有的&有毒资产&比起2008年的西方银行还要多。表现更为激烈的是摩根大通,北京时间5月21日凌晨,它的一份研究报告明确指出:减持中国股票,理由是公司赢利不济,而且同时唱空所有新兴市场股市。
  不只是股市方向,美国银行在香港的大中华区经济研究主管陆挺计算认为,中国前四个月的实际的贸易顺差仅为60亿美元,远非官方公布的610亿美元,这将是中国自2004年同期贸易逆差108亿美元以来,1-4月份顺差最小的一次。
  这说明,目前外需对中国经济发挥的是抑制作用,而不是积极作用;也说明,中国经济的实际虚弱程度比数据显示的还要差。
  这些巧合都是偶然的吗?上次唱空中资银行股就是摩根大通一马当先。笔者多次重申,做空一个国家,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大型经济体,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他们会非常耐心地一波一波的试,一次一次的蹂躏你,直至量变到质变的那一刻,大厦轰然倒塌。
  现在距离上次做空的时间又过去了一个多月。而这期间,&热钱&涌入中国的态势从未停歇,而外资银行普遍认为,&热钱&通常会藏匿于贸易顺差当中,而且最近是通过在香港大肆购买黄金,然后带入内地完成了资金的转移。
  前不久中国公布贸易数据显示,内地与香港地区的贸易极度异常。如果真是如此,那将说明前四个月,&热钱&流入中国内地的数量达到540亿美元,约合3200多亿元人民币。实际上,央行公布的外汇占款数据也证实了这样的可能性。
  中国境内到底混入了多少&热钱&?恐怕中国央行也说不清这个数据。它们所关注的是金融项下的数据,而基本忽视贸易项下的数据,并依此断定中国并不存在大量&热钱&涌入。我认为,这是错误的。我们绝不可以掩耳盗铃。
  我们搞不清楚,外国人可以搞清楚。因为它们可以通过一波一波的&做空&测试市场力量,尤其希望看到中国国内居民、尤其是中产阶层投资意愿转向境外。
  这样的实际结果就是:大量套利资金挤出中国国内的消费、投资资金,迫使中国经济在流动性越来越大的时候,一步步走向深渊。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如果美银统计正确,那前四个月到目前还在不断升值的人民币汇率,不就是&热钱&推高的吗?
  也就是说,&热钱&流入越多,人民币升值越快;人民币升值越快国内实业环境越差,私人越不愿意投资,老百姓越不愿意消费;越不投资、越不消费,中国经济越弱,而做空中国的理由越充分。
  如此恶性循环,表面上看,银行体系流动性大得不得了,但那都是&热钱&、是&劣币&,而&良币&忙不迭地转移境外。
  我认为,中国就在这个恶性循环当中,如果我们没有能力破解这个恶性循环,那我们就摆脱不了一轮一轮的被&做空&。同时形成另一个恶性循环:每一次做空都在加速中国经济的恶化,经济恶化的每一次加速都将伤害国民和全球投资者的信心,信心的恶化又会进一步压制经济,经济压制再为下一次做空提供理由。
  中国必须抓紧时机。该行动了,否则做空势力不会给我们丝毫的喘息的机会,否则我们自己的问题也会积重难返啊!
  (本文作者介绍:央视证券资讯频道执行总编辑兼首席新闻评论员)
  今日公布的5月汇丰PMI初值大挫市场信心,预览值下降至49.6%,不仅创出了7个月来的新低,且再度回落至50%荣枯分界线以下。按分项来看,5月汇丰PMI产出指数回落至51%,创下了3个月新低;而出口和就业指数亦降幅较多,显示受外需疲软和国内经济下滑的双重影响,当前劳工市场已经出现隐忧。
  回顾历史数据可以发现,上一轮汇丰PMI位于50%以下还是去年二三季度,决策层与市场普遍对经济硬着陆担忧之时。而这也就恰恰验证了笔者去年年底提出的观点,本轮中国制造业与经济增长复苏基础并不牢靠,结合5月汇丰PMI初值及4月宏观数据判断,二季度中国经济恐怕难以出现早前市场普遍期待的向好趋势,反而映证了笔者此前的预测,即2季度GDP增速将会进一步放缓至7.6%。
  当前经济下滑超出预期体现了经济转型的难度,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虽然改革需要容忍一定的经济下滑,但也需要平衡经济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即从中期来看,通过改革&放活微观&,从短期来看,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稳住经济增长,毕竟一旦经济下滑过快便会引硬着陆及就业问题,以及目前已经出现的大学毕业生找工难的情况,这对于决策者来讲是难以承受的。
  但仅就政策而言,除了坚持调结构外,当前货币政策空间有限, 但财政政策的发挥空间仍然存在,需要真正&积极&
起来,以和早前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宏观政策要稳住&相符。
  具体来看,货币政策方面,流动性还是比较宽松。但受制于部分企业借新债还旧债的压力较大,且成本较高,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难以实现利润,实体经济并未因为流动性增加而重新恢复活力。而全球量化放松导致资本流入压力不断加大,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也为货币政策操作增加难度。整体而言,笔者认为,未来货币政策空间有限,要加强对跨境流动性的管理和控制,但可以考虑降息,尤其是贷款利率。当然,这主要受制于房价上涨过快的现状。
  而财政政策方面,当前政策难言&积极&,未来似乎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年初财政支出增长低于往年,可能是因为政府换届及反腐措施的推动,但其他方面财政政策看似并没有放松的迹象,结构性减税,尤其&营改增&
推进同样有限。但是,鉴于今年比去年赤字预算增加了8000亿,未来财政政策空间仍然存在。笔者建议,加快减税、增加转移支付给低收入人群和财政拨款加大基建投入等政策的推出,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抵制经济持续下滑。
  (本文作者介绍:瑞穗证劵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
热钱出逃迹象明显
  热钱撤离新兴市场国家首先表现在亚太股市。据报道,6月11日,泰国股市暴跌5%,菲律宾股市暴跌4.6%,印尼股市暴跌3.9%。
  全球资金追踪机构新兴市场投资基金研究公司(EPFR)最新公布的一期数据显示,在截至6月5日的一周内,有超过40亿美元的资金从新兴市场股票基金中撤出。与此同时,从中国股票基金中撤出的资金量达到了近五年以来的最大规模,从香港股票基金撤出的资金则达到了近十年最高。
  据悉,外币和本币新兴市场债券价格都在同期大跌,使得借款成本进一步提高。经济学家余丰慧说,近日,中国国内银行间市场已经最少两度出现资金莫名其妙的紧缺,隔夜拆借利率甚至攀升到9%的高位
巴菲特研究显示:股市指数与经济发展负相关
在某基金公司LP投资者大会上的主题发言
(北京,3月16日)
上周,我读了一本新书,《Tap&
Dancing to&
Work》。它搜集了过去50年美国财富杂志对巴菲特的报道和巴菲特本人的几篇文章。其中巴菲特在1999年写的一篇文章很有趣。
巴菲特把1998年前的34年分成两个阶段(各17年):一个大熊市,一个大牛市。道琼斯指数在1964年底为874点,17年以后,即1981年底:还是875。当然,通胀侵蚀了购买力。在第二个17年的起点,即1981年底,指数为875点,但是1998年底,它大涨到了9181点。
这跟经济增长有关系吗?完全没有。其实正好负相关!请看:美国的GNP(国民收入)在年(17年)大涨373%。可谓经济腾飞!&
相反地,在年(17年),GNP只是小涨了177%。
当然,巴菲特的意思不是说股市表现跟GNP(或者GDP)负相关。他说,经济增长率固然重要,但是利率水平更加重要。美国政府长期国债(30年)的票面利率在1964年底为4.20%,随后一路上扬到1981年底的13.65%。高利率是股市的克星。虽然经济腾飞,企业利润大涨,但是,市盈率从20倍左右一路下滑到6到8倍。
八十年代初,新的联储主席沃尔科严打通胀,不断收紧货币,虽然每年有100-200家银行倒闭,他也不手软。他终于制服了通胀,名义利率才普遍下降。到1998年底,长期国债的收益水平降到了5.09%。虽然经济疲软,但是股市一路上扬。
他的结论:从长期来看,市盈率取决于市场利率。那么,我们A股投资者能从中学到什么呢?
昨日下午,在&2014中国房地产500强测评成果发布会暨500强峰会&上,任志强称,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房子有使用价格和交换价格之分,对刚需购房者而言,房子的使用价格不管高和低,可能都得赶紧买,而房子的交换价格则取决于它占有的资源的稀缺性,比如说教育、交通、地理位置等。
  &所有人都问我是不是房地产要崩盘了,我个人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起码二三十年不会出现崩盘。&任志强说。
  根据中房研协昨天发布的《2014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测评研究报告》(下称《报告》),201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6013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4%)。投资额绝对值再创历史新高,且几乎达到2009年和2010年投资额的两倍左右。同比增速也高于2009年和2012年。其中,住宅投资58951亿元,增长19.4%,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8.5%。
  关于二三线城市楼市出现的价格调整,任志强表示,从今年1~2月份的统计数据上看,东、中、西三个区域中,中部地区的房地产销售增长速度最快,东部地区下降最快,后者是大中城市占多数,前者则是二三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占多数,却仍然保持最高的增长率,因此看不出二三线城市会出现急剧下滑和恶化的情况。
  《报告》称,我国不同城市和区域的分化同时在加剧。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短期和中长期供不应求压力持续存在,2013年这些城市多数加大土地供应使得新开工面积增长将缓解供应不足的压力,但这些城市供不应求的矛盾短期内难以根除,基于其城市势能,这些城市将成为领军房地产开发企业竞争的主要区域。而短期内,三四线城市中,市场差异性也很大。部分三四线城市呈现出供过于求的局面。
  但中房研协也在报告中称,部分三四线城市的风险不能掩盖三四线城市的发展前景,~13日中央城镇化会议提出: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从政策导向看,未来三四线城市将是吸纳城镇化人口的主要区域。因此长期来看,三四线城市作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战场,其市场仍是我国房地产市场值得期待的组成部分。
  任志强对房地产市场总体形势不变的判断,也与我国城镇化战略有关。他说:&既然城镇化的速度不会发生变化,怎么可能不用房子?从发达国家来看,这条曲线非常明显,而我们中国到70%的城镇化率还早着呢,到2025年以后可能达到70%。这样的发展速度,最少还有十年的过程。&
  数据显示,2013年房屋新开工面积201208万平方米,增长13.5%,增速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45845万平方米,增长11.6%。在全面向好的商品房市场支持下,房地产市场新开工数据也一改2011年以来同比增速下降之势,全年新开工面积创下近5年来的新高。
中房研协在报告中亦提醒,一些城市房价上涨过快,部分三、四线城市存量房消化压力大;过去多年量价快速增长后,部分需求提前释放,房地产市场风险仍存。
  &今年宏观经济处于下滑趋势可能是比较明显的。&任志强称,开发企业的到位资金下滑速度很快,大概比2008年还惨,而城镇化落实以及城市群建设等方面的措施将成为影响到位资金的因素,因为这些措施&可能还仍然需要房地产给予巨大的配合&。
  《报告》显示,500强房企净负债率均值达五年来最高点。报告称,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房地产开发企业2013年以来由于销售良好,不少开发企业选择加大杠杆加速成长速度,因此500强房地产开发企业偿债压力普遍上升,净负债率均值更达到近五年来的最高点。
  短期偿债指标方面,2013年,500强房地产开发企业流动比率均值为208.57%,较2012年下降10.99个百分点;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均值为-5.67%,而该指标2012年均值为14.90%。长期偿债指标方面,强房地产开发企业净负债率和资产负债率均值分别为79.03%和66.04%,分别较2012年上升17.06个百分点和0.69个百分点。
谁为房地产泡沫局部崩盘买单
&每日经济新闻
兴润置业事件发酵,显示为泡沫支付局部代价的时代已经开启。
资金实力不足、踏错周期的房地产开发商首先付出代价。兴润置业虽然在奉化当地属于大开发商,但在全国范围内排不上号,融资能力有限在高利贷市场泥足深陷,只要市场有风吹草动房地产资产价格下挫,开发商就在泥潭里拔不足腿。
此次犯难的沈氏父子在当地口碑不错,楼盘质量好,危机时刻没有一跑了之。并且,政府调控导致市场周期波动加剧、市场大幅震荡难辞其咎。兴润置业相关人士表示,前几年楼市好的时候,政府推地时把起拍价定得很高,导致企业高价拿地。现在楼市状况不好了,政府仍在大量拍卖相邻地块,为了提高拍卖成交率,又把起拍价定得很低。企业面临资产负债表崩溃的概率大增。
《21世纪经济报道》披露,参与兴润置业债务事件处置的政府人士分析,原来房产业形势好,土地价值高,银行乐见抵押贷款,放贷额度也大,但现在土地价格跌了,&比如长汀项目,原来评估土地有1000万元/亩,现在同地段绿城买去的地,只值328万元/亩。&而兴润置业、银行都是按照每亩1000万元做出的市场规划,如今资产价格下跌一半,建立在资产价格上的所有金融、实业规划落空,坏帐水落石出。
地方政府不会因此道歉,此前靠房地产与汽车行业拉动消费,带动数十个行业是正确的,如今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甚至停贷首套房贷也是正确的,当交易中掌握土地这一重要定价权的一方不承担任何风险,另一方承担的就是全部风险,惟一的办法就是保证现金流稳健,可以抵挡随时而来的调控。
恰恰在这方面,习惯了房地产增长的开发商过于轻心。从长周期来看,中国从住宅市场化之后,至今都处于上升周期,每次开发商信心降到低谷时,随之而来的保增长就会让开发商后悔没有大量购入资产,没有大量借钱开发,形成了条件反射,以至于风险预判能力不足,进入房地产行业者如过江之鲫,A股市场上超过六成企业涉足房地产。一个小风暴,足以让不扎实的船倾覆海底。
如今货币收紧,除非上市在国际市场有融资渠道,成为公众公司有多国法律与投资者保护,否则,现金流不足进行高利贷借贷的开发商,首当其冲成为殉葬者。当地政府之所以对兴润置业从拯救到袖手准备后事,就是大环境的变化,当地市场的低迷,复杂的债权,让拯救变得不现实。兴润置业的覆灭,提示浙江企业家,任何行业都有风险,房地产也不例外,从事自己擅长的行业才是保全之本。而浙江的房地产泡沫从激进的温州,进入在全国房地产市场上略显温和的宁波奉化,可以看出,泡沫覆没的趋势在扩大。
其次付出代价的是进入高息金融链条的投资人,无论鄂尔多斯、还是宁波奉化,货币收紧导致民间高息金融无处不在,大家在火中取栗,等着赚取因为资产负债表崩溃而垂死挣扎的企业主最后一桶金,这是不道德的,但初创期的市场不靠道德取胜。
兴润置业的债权人主要是银行,中新网向官方核实的数据显示,欠贷涉及的银行有19家,包括农行、中信、恒丰、浙商、民生等银行,相信24亿的银行贷款会有部分核销,但大部分通过资产拍卖追回。问题在于个人债权,公司掌舵者沈氏父子先后于2013年11月23日和2014年1月24日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有证据证实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7亿多元,涉及98人(其中机关事业人员7人)。
银行与个人作为债权人拥有相同的权利,但个人的高息不受保护,不仅如此,目前奉化市成立的专案组和应急工作领导小组针对涉事机关事业人员,市纪委也已介入调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因为违纪受到追究。从银行到个人,都会因为公司资不抵债清盘受损,根据偿债顺序,能够拿回本金已是上上大吉。从超日债事件,到某些信托项目亏损,到此兴润置业债务处理,所有的投资者都应该认识到,进入高息市场就意味着高风险,央行与地方政府不再兜底,稳赚不赔的时代已经结束。与企业一样,对投资者来说第一要义是安全,第二才是收益。
兴润置业事件真正的风险在于,引发三四线城市房地产显性、隐性信托风险的大规模爆发,是否会因为风险蔓延造成银行资产负债表崩溃,而不是当地银行核销10亿,或者高利贷者血本无归,这不是决策者考虑的范围。只要风险不蔓延就不是大风险,从这个角度说,央行通过鄂尔多斯、温州、奉化进行了实际压力测试,这比纸面测试要可靠得多。
动荡市场,别指望救世主,只有自己控制住风险,彻底了解项目的风险、信用、赢利前景,才能救自己。
注:安慰,来自于遥远的地方
有些不知名的关心,如星星在头顶闪耀
如阴雨连绵,几把伞从你想不到的地方伸出挡雨。
关心马航的人,会知道真相不容易,混沌是常态
了解历史的人更清楚,在那样的土壤,义和团一定会出现
了解现实的人也清楚,强势的时局会在混沌中持续
看到跪在地上的湖北幼儿园的家长,同情他们,但为何要跪?
有人愿意付高昂的拖车费,这是自主选择
有人愿意排队享受冷脸,也是自主选择
不替他人争取他人不要、或者看不到的东西,只为同道争取与说话
股票市场就是案例
曾经有朋友写过天威的事,自己也写过公司,投资者大骂
直到公司变成垃圾,但套牢的不是自己
理解,不希望利益受损是本能,边界清楚有硬约束才行
反观,研读,调查,不自欺,不欺人,君子弘毅
至于历史,登高一呼时代结束
叶檀市场:
新闻1:兴润置业处置,房地产上市公司股市再融资
点评:对于个别无法挽回的风险,政府撒手,不协调不兜底,该破产就破产,借贷者各认坏帐。从房地产再融资看,仍然支持重要基建项目,重点向三四线城市,天津受到青睐,京津冀雏形已现。
新闻2:据&Bloomberg News,新加坡星展银行扩展离岸人民币点心债券业务。自去年年底该行已占据整个市场7.4%的销售额。整个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销售今年已达1516亿元,比去年第一季增加71%。
点评:离岸市场推进,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正是为了人民币国际化减少风险,现在是关键时刻之前的静默期。
新闻3:据&Business Insider,摩根斯坦利研究部门对各国今年GDP增长的预测为:美国在&2.3%&和&3.2%之间,中国在&7.0%&和&7.6%之间,日本为&0.1%&与&1.4%&之间。印度4.6%与&5.6%,明显上升;英国&2.4%&与&3.4%&之间,上升。
点评:昨天谈到印度热效应。大选前景被看好,其他经济体波动,印度产值上升,价值观、语言与西方接近,适合承接外包。
国际资本持续涌入印度,3月18日,印度股市Sensex和Nifty指数双双创出新高。Nifty指数盘中最高涨1.1%至6574.95,创出自2011年3月以来的新高。BSESensex指数盘中最高涨1.1%创历史新高。
《数据和事实,带你读懂中国股市》: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呢?中国房地产市场到底是谁的支柱产业?
  一、供需逐步进入平衡
  如果没有卖地的收入,中国很多地方政府很可能就连债务的利息都还不上了,更不要说增加收入。全国地方政府总债务规模已接近20万亿元,就算都是以成本较小的银行贷款借来的(还有其他成本更高的融资),一年利息支出就得1万多亿元。2013年全国卖地收入4.1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但这其中30%的卖地收入要偿还利息。
  更多的地方政府不得不扩大卖地来维持收入,问题是,开发商只有拿到土地才能获得银行贷款,这就导致中国的土地供给和需求都是刚性的,不管楼市是否景气,房子供给是否过剩,其土地的入市规模不会减少。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跟制造业的发展类似,虽然在建筑质量方面可能还处在一个成长阶段,但数量方面已经非常庞大。从2008年至2013年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从6.2亿平方米增长至13亿平方米,全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从26.11平方米,上涨至目前的超过33平方米。其实这一数据已远超比中国大陆人均GDP高很多倍的香港和日本,欧洲和美国虽然人均居住面积均超过40平米,但这些国家是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以及人口结构调整等因素&造成&的,对于现阶段的中国来看,房子已不再是稀缺品,只是不同人群有不同感受罢了。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最大的问题在于普通住房(非高档住宅)分配不均的问题,占有大部分住宅面积的人,不会告诉大家自己多少房产,而买不起房的民众往往呼声最大,因此媒体和社会舆论所关注的,主要是高房价问题。这跟整个政府土地财政、系统腐败、权力无约束、寻租市场较大等社会制度问题有很大关系,但社会总是在进步,随着新一届政府反腐败、住房信息联网、官员财产申报、司法改革等约束公权力措施的推进,中国房地产市场一些问题在慢慢解决。
  正是由于住房产市场分配不均,一些具有基本居住需求的人依然得不到房子,所以传递给整个社会的假象是,房地产市场供给依然紧缺。在这种情况下,由政府引导的对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反而会越来越多。2013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86013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占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0%。拿北京市场来说,2013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等方面均创出新高,但空置房面积依然达到1.3亿平方米。
  2014年北京仅自住房供给就能达到5万套,但2013年整个北京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不过10万套。至于二手房成交数据的上涨,很多人一直没有搞明白,实际上二手房市场成交量的上升,更多体现的是供给量的增加,是市场对存量的消耗,而不是净需求的增长。也就是说,像北京这样坚挺的市场,也面临着三方面的供给压力,包括二手房、自住房、新建商品房等。
  相比过去几年,整个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正在进入一个平衡阶段,除了北京、上海等地,更多的地方明显的出现了供给过剩、需求疲软和价格下跌的情况。
2013年影子银行在中国开始爆发,据相关机构预计,目前中国的影子银行总规模超过30万亿。随着民间&存/贷&市场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扩张,货币基金的增长,有钱人在影子银行系统获得了比银行存款利息高很多的回报率,投资普通住宅市场的资金开始被影子银行所分流。
  纵观各国金融危机,其主要原因是货币等市场的杠杆率太高,中国的影子银行只是说避开了一些监管(监管有时候对市场是负面的),杠杆率实际上很低,衍生品市场并不发达,风险并不是很大。如果从金融业市场化改革的大趋势看,影子银行的大爆发实际上是推动了中国的第三产业,金融服务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正是中国实体经济和金融业都梦寐以求的方向和目的,监管层可以会有所动作,但完全扼杀影子银行,使其资金再次进入房地产市场的概率不是很大。
  如果单从投资产品价格方面来看,钱在什么地方,回报率就会出现在什么地方。近年来中国股市的回报率低,并不是说中国股市里面没有好公司,而是股市没有更多新涌入的资金。我已经碰到过好几个,把北京远郊的房子卖掉或准备卖掉,将钱投入&余额宝[微博]&等互联网理财产品市场的工薪阶层。对于他们来说,看中的是资金的流动性和收益比。房价上涨预期降低,又占用了庞大的资金,随着各类理财产品回报率的普遍升高,如果每年房价的上涨幅小于15%,对于投资周期性较长、税收成本高、交易非常不便捷的房产市场,确实还不如买年化6%的高流动性理财产品。
人民币贬值将引发5大行业破产潮?
在美联储QE减退的大背景之下,年初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急速贬值近3%,贬值幅度基本抵消了2013年全年人民币的升值幅度。九个头条网发表文章综合资料分析称,人民币持续贬值将冲击5大行业甚至引发破产潮。以下是文章分析内容。
1、钢铁等大宗商品行业
&&&媒体消息,一度成为山西最年轻首富的海鑫钢铁老板李兆会,如今已从与影视女星的婚姻肥皂剧中走到现实。山西最大的民营钢企海鑫钢铁集团日前深陷债务危机,近期出现了贷款逾期现象,目前亏损严重,多座高炉都已停产,工人工资也拖欠了好几个月。
&&&&中国钢铁业的低迷、李兆会的巨额债务,都只是中国经济放缓情况下,资金链日益吃紧,大宗商品、能源品等价格暴跌的陪葬品。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不断走低,再加上人民币汇率突然走出一波贬值行情,未来可能有更多依靠大宗商品暴富的富豪面临险境。
2、房产行业
&&&人民币贬值可能进一步加剧房地产市场的回落。
&&&回顾历史,日元、巴西比索、东南亚货币贬值的同时也伴随其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下跌,而这一问题在国内可能尤为严重。
&&&&房地产市场作为一个由投机炒作为主导的资金密集型的行业,前几年房地产的繁荣景象伴随人民币升值的风潮吸引了大量资金,在目前的格局下,如果人民币贬值并导致预期的逆转,那么住房市场投资者或是退出市场或是再也不敢轻易地进入住房市场。
&&&人民币贬值可能是压垮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最后一根取命稻草。特别是在当前国内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全面调整的情况下,人民币贬值给国内房地产市场造成的影响与冲击会更大。
&&&据媒体消息,航空公司最近的日子不好过,不仅因为春运后的需求下滑,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贬值,也给航空公司带来了近几年鲜有的账面上的汇兑损失,影响其财务费用。
&&&人民币贬值对于外贸企业来说可能是个好消息,但对于航空公司来说,并不愿意看到人民币的持续贬值。由于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飞机,而目前全球飞机采购主要是用美元作为结算货币,美元负债一直是航空公司最大的负债。因此,从账面上看,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就可以产生较大的汇兑收益,反之,则会产生账面上的汇兑损失。
&&&据民航局最新统计数据,由于2月以来的人民币贬值,2月航企总体录得的汇兑亏损7亿,而去年同期则为汇兑收益1亿。
&&&&人民币短期内走弱的趋势、国内信贷收紧以及银行对于传统行业更加谨慎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信贷成本高企,这令铜融资面临的风险逐渐加大。
&&&&瑞银证券统计数据显示,受人民币不断贬值、进口升水居高不下影响,目前进口铜负价差不断拉大,截至3月14日,进口亏损已达到3921元/吨。若未来人民币持续贬值,融资铜需求或将受到压制,贸易商很可能迫于资金压力抛售铜库存,库存的大幅外流或将在短期内对铜价形成压制。
&&&而3月7日伦铜的暴跌彻底击破了所有支撑,也打破了市场的心理底线,引发了3月10日国内大宗商品以及股市的下跌。
5、债券市场
&&&&中金公司近日提醒,中国企业债券市场将面临更多的违约风险,并列举出12家需要密切关注的债券发行人。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华锐、天威、二重重工、赛维、熔盛、海翔、英利、中富、湘鄂、三安、银基、东华等。
其中多数都是光伏等能源品以及与经济周期正相关的企业。这些企业在今年将会面临较为严峻的考验。特别是根据此前政府的态度,他们并不反对私有企业债务违约。
本文所引的苏培科文中提议
已经或正在逐渐落实中
商业银行存款失守
作者:许一力
  十月底民生等7家银行集中披露财报,16家上市银行的三季报悉数亮相。甚至有人看到了银行的业绩不错,净利润增长超过10%呢。但却有一个非常严峻的趋势呈现在众人面前&&银行的存款总额首次出现单季负增长,三季度的16家上市银行存款余额环比降低2%。
  就是这2%,能显出严峻来。尤其在经济压力、三季度不良双升这两大背景下,银行业存款流失,真是有点山雨欲来的色彩。
  是什么导致了银行的存款失守?
  看到这个成绩单,我首先想到了前一阵应该是大概9月份左右出台的存款偏离度的监管方案。
  当时就有预期,这个政策会对银行季末吸收存款的积极性构成打击。就好比年末基金做净值的持仓个股集中炒作惯例一般,银行业在季末同样有着吸储的习惯,就是为了应付央行的流动性大考。
  这个预期是真的!!很明显,比如今年6、7两月,银行的存款余额就出现了剧烈的波动。其中6月人民币存款激增3.79万亿,同比多增2.19万亿元,创15个月新高;而7月银行贷款与存款立即出现大幅回落,其中存款减少1.98万亿元,同比多减1.73万亿元。
  这种波动极度异常,也不利于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也别怪监管层要出台存款偏离度指标。
  就目前3%的偏离度设置来看,意味着季末的银行存款余额是不可以超过日均存款余额的3%的。这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银行业普遍的&冲时点&热情。也构成了三季度末首次存款余额回落的重要背景,这是早有预期的。
  抛开制度上的革新之外,整个银行业面临的大环境也成为这一趋势形成的关键。
  中国的银行业已经无法绕开互联网金融,必须正面面对。
  这两年,互联网金融对于银行存款余额的蚕食已经成为趋势所在。早在今年一季度的上市银行年报中,互联网金融就成为了多次被提及的重点,平安银行甚至反复提及十次之多,可见这些银行认为互联网金融对其的影响之深。
  有一个证据也或多或少证明了这一点:三季报公布出的数据显示,存款中流失比例最高的部分,恰恰是活期存款。这笔钱很大程度上就是被互联网金融产品吸纳走了。
  下面也列了一个直观的数据对比。2013年二季度末,我国货币基金总规模仅为3042亿元,而在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带动下,这一数据不断突破。2013年三季度末,我国货币基金总规模上升到4802亿元,其中仅&余额宝&就贡献了557亿元;2014年3月末,在互联网金融浪潮的助推下,我国货币基金规模已同比暴增6959亿元,达到1.44万亿元,规模几乎翻番。而到了今年9月末,货币基金规模总量为1.77万亿元,对比去年三季度数据,增幅达到270%。
  有人说,银行业遇到了这个难题怎么办?
  以现在&有当没有&的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利率来说,互联网金融产品动辄6%左右的收益情况,非常具有吸引力。不但交易便捷、准入门槛低,而且还具备复利的优势。我认为更关键的是,互联网金融产品完成了过去传统银行业难以完成的任务&&专注于小额贷款,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算是为真正的实体经济做把贡献。
  互联网金融推高了整个社会的融资成本,这是个大问题。不过挑战往往也是机遇。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也成为倒逼银行放弃传统利差收益转而关注服务以及金融创新的关键性因素。甚至可以说,助推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事实上,如果按照一般的金融市场发展规律而言,利率市场化中最具有风险性的过程必然是放宽存款利率,这必将大幅提升传统商业银行的运作成本。也因此,对于相关的改革,在风险控制以及利益格局的双重压力下,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缓慢的瓶颈状态。这种瓶颈,肯定不能依赖传统银行自身的&觉悟&来推动转型和改革。因此,借助互联网金融的优势,来助推传统银行业的转型和金融创新提速,弄得好的话,这是一个非常有力的新思路。
  从这个角度来说,商业银行的存款流失,实际上可以说是金融业进步和监管规范双重作用下的一个合理结局。在这一过程中,互联网金融的鲶鱼效应,甚至可能会是未来进一步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关键手段,这实际上应该被当作是,商业银行存款失守背后的一个乐观的因素。
商业银行存款失守
作者:许一力
  十月底民生等7家银行集中披露财报,16家上市银行的三季报悉数亮相。甚至有人看到了银行的业绩不错,净利润增长超过10%呢。但却有一个非常严峻的趋势呈现在众人面前&&银行的存款总额首次出现单季负增长,三季度的16家上市银行存款余额环比降低2%。
  就是这2%,能显出严峻来。尤其在经济压力、三季度不良双升这两大背景下,银行业存款流失,真是有点山雨欲来的色彩。
  是什么导致了银行的存款失守?
  看到这个成绩单,我首先想到了前一阵应该是大概9月份左右出台的存款偏离度的监管方案。
  当时就有预期,这个政策会对银行季末吸收存款的积极性构成打击。就好比年末基金做净值的持仓个股集中炒作惯例一般,银行业在季末同样有着吸储的习惯,就是为了应付央行的流动性大考。
  这个预期是真的!!很明显,比如今年6、7两月,银行的存款余额就出现了剧烈的波动。其中6月人民币存款激增3.79万亿,同比多增2.19万亿元,创15个月新高;而7月银行贷款与存款立即出现大幅回落,其中存款减少1.98万亿元,同比多减1.73万亿元。
  这种波动极度异常,也不利于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也别怪监管层要出台存款偏离度指标。
  就目前3%的偏离度设置来看,意味着季末的银行存款余额是不可以超过日均存款余额的3%的。这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银行业普遍的&冲时点&热情。也构成了三季度末首次存款余额回落的重要背景,这是早有预期的。
  抛开制度上的革新之外,整个银行业面临的大环境也成为这一趋势形成的关键。
  中国的银行业已经无法绕开互联网金融,必须正面面对。
  这两年,互联网金融对于银行存款余额的蚕食已经成为趋势所在。早在今年一季度的上市银行年报中,互联网金融就成为了多次被提及的重点,平安银行甚至反复提及十次之多,可见这些银行认为互联网金融对其的影响之深。
  有一个证据也或多或少证明了这一点:三季报公布出的数据显示,存款中流失比例最高的部分,恰恰是活期存款。这笔钱很大程度上就是被互联网金融产品吸纳走了。
  下面也列了一个直观的数据对比。2013年二季度末,我国货币基金总规模仅为3042亿元,而在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带动下,这一数据不断突破。2013年三季度末,我国货币基金总规模上升到4802亿元,其中仅&余额宝&就贡献了557亿元;2014年3月末,在互联网金融浪潮的助推下,我国货币基金规模已同比暴增6959亿元,达到1.44万亿元,规模几乎翻番。而到了今年9月末,货币基金规模总量为1.77万亿元,对比去年三季度数据,增幅达到270%。
  有人说,银行业遇到了这个难题怎么办?
  以现在&有当没有&的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利率来说,互联网金融产品动辄6%左右的收益情况,非常具有吸引力。不但交易便捷、准入门槛低,而且还具备复利的优势。我认为更关键的是,互联网金融产品完成了过去传统银行业难以完成的任务&&专注于小额贷款,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算是为真正的实体经济做把贡献。
  互联网金融推高了整个社会的融资成本,这是个大问题。不过挑战往往也是机遇。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也成为倒逼银行放弃传统利差收益转而关注服务以及金融创新的关键性因素。甚至可以说,助推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事实上,如果按照一般的金融市场发展规律而言,利率市场化中最具有风险性的过程必然是放宽存款利率,这必将大幅提升传统商业银行的运作成本。也因此,对于相关的改革,在风险控制以及利益格局的双重压力下,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缓慢的瓶颈状态。这种瓶颈,肯定不能依赖传统银行自身的&觉悟&来推动转型和改革。因此,借助互联网金融的优势,来助推传统银行业的转型和金融创新提速,弄得好的话,这是一个非常有力的新思路。
  从这个角度来说,商业银行的存款流失,实际上可以说是金融业进步和监管规范双重作用下的一个合理结局。在这一过程中,互联网金融的鲶鱼效应,甚至可能会是未来进一步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关键手段,这实际上应该被当作是,商业银行存款失守背后的一个乐观的因素。
共1页&到页
论坛上一帖:
论坛下一帖:
近期热门话题推荐
荐股牛人榜
最新精华帖
排名ID荐股段位推荐股
荐股人气榜
荐股大赛排名:1总收益率:14160.32%平均收益率:30.00%推荐次数:472成功次数:456今日访问量:75 荐股大赛排名:10总收益率:73466.47%平均收益率:20.54%推荐次数:3576成功次数:2869今日访问量:46 荐股大赛排名:4总收益率:56588.00%平均收益率:27.92%推荐次数:2027成功次数:1908今日访问量:4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天新股发行大盘要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