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传统音乐产业的传统商业模式的弊端是怎样的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如何重构商业模式?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蒋正翔
  作者: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高级经济师、管理学博士 郭全中
  近日,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赫芬顿邮报CEO吉米·梅曼说:“我们至今仍未找到一个好的数字化新闻盈利模式。”这是一个被世界各地的同行和研究者推崇的全球最知名的新媒体公司、新媒体时代的传奇,其CEO却也坦言还在寻找“好的数字化新闻盈利模式”。
  人人都在探讨媒体融合的商业模式。在中国,我们看见了今日头条这样站在传统媒体肩膀上的成功的新媒体产品,也看见了以个体为基础的各类自媒体让内容生产者在过去的自媒体元年大放异彩,最为难的,还是机构庞大的传统媒体。媒体融合的观察研究者郭全中认为它们不无机会,他认为“传统媒体业已经不能单独成业,传媒业成为互联网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打造基于大数据的信息资源平台,重建用户连接,在打造互联网平台的基础上,利用在本地的深度覆盖和垂直行业支援,重新获得“互联网+”下的信息入口价值。
  梅曼将当下形容为“iTunes 出现前的音乐市场”。他相信,等传统媒体找到新的在线新闻付费订阅模式,大部分传统媒体依然可以在转型后重回市场—“人们会逐渐明白,我们仍然需要专业的记者来生产真正好的内容。”
  那才是媒体人挂在嘴边的“内容为王”。
  互联网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底层架构和标配,其带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颠覆了各行各业,传统媒体也概莫能外。传统媒体要真正实现转型,就必须彻底实现互联网化和重构商业模式,即“互联网+”,那么,重构商业模式的核心是什么?不同类型的媒体又有什么样可行的商业模式呢?
  传统媒体已溃不成“业”
  长期以来,传统媒体业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12年之后,在互联网的巨大冲击下,用户开始大量流失,第一信息入口的宝座也已旁落,随之而来的是骨干人才的大量出走,传统媒体“二次销售”的商业模式已经坍塌,产业价值大大削弱。
  让我们来简单扫描一下传统媒体产业现状:在报业方面,2012年以来,中国报业广告实收额延续着15%-20%的高速下滑,短短的3年内已经跌去了40%左右,有的报纸已经深陷亏损困境而不可自拔,预计今年会继续有报纸崩盘;在电视产业方面,2013年电视广告首次出现2.75%的下滑,下跌速度去年加剧到8%左右,而今年速度有可能进一步加大;在期刊业方面,2013年以来,广告实收额的下滑速度也在10%以上。与传统媒体广告高速下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互联网广告收入快速增长:2013年,互联网广告收入为1100亿元,仅比中国电视整体广告少1.1亿元,去年更是同比增长40%达到1540亿元,预计超过中国电视和报纸的广告收入之和;百度去年的广告收入为490.4亿元,在前年超过央视而成为我国第一大广告媒体之后,又把差距拉大到2倍以上。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传统媒体的产业价值将大大萎缩,已经很难成为单一的产业来运作。
  互联网同时打破了传统行业之间的界限,不同的行业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开始融合成新兴行业:通信业、IT业和传媒业融合成现代信息服务业;传媒产业、娱乐业、体育业、旅游业、IT业和地产业融合成休闲服务业;传统金融业、IT业融合成现代金融业;医疗业、IT业和地产业融合成养老保健产业。除了上述融合产业之外,新的融合产业形态也在快速形成中。产业融合的承载形式则是以巨型互联网企业为平台而形成的商业生态系统,其基础是先进的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技术平台,其核心是数以亿计的用户和活跃用户,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BAT”互联网巨头就是典型的代表。例如,阿里巴巴以电子商务起家,基于其先进的技术平台和庞大用户,通过收购而布局了阿里健康和阿里娱乐,并通过产业基金的形式积极布局汽车“智造业”。
  在传统媒体业已经不能单独成业以及传媒业成为互联网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情况下,传统媒体亟须“跳出传媒看传媒,跳出行业看产业”,重构自身的商业模式来完成自身的“互联网+”之路。
  重构的关键在于占领入口
  传统媒体毋庸置疑亟须重构自身的商业模式,而重构的关键是什么呢?毫无疑问就是入口。
  入口有两类,一类是信息入口,一类是场景入口。长期以来,传统媒体一直是人们获取信息的第一入口,而传统媒体也通过对用户有效的信息传播而具有传播价值,并通过向广告主售卖自己的传播价值而实现商业价值的变现。而受传统媒体技术本身的制约,其场景入口的商业价值基本可以忽略不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开始快速转移到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上,根据CNNIC的数据,截止到去年年底,我国网民数高达6.49亿,而手机网民数达到5.57亿,此长彼消的是,传统媒体的信息入口的价值基本殆尽,而互联网媒体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媒体开始成为信息的第一入口。互联网打破了信息的不对称、时间和距离的限制,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天南海北、五湖四海而兴趣相同的人群聚合成数目众多的社群,场景入口的价值开始高速成长。
  传媒业乃至各行各业,其商业模式的核心都是入口,通过信息入口来获取数量庞大的用户,这是场景入口的基础和前提,再通过场景入口的服务来实现商业价值的变现。因此,未来商业模式的核心则是“信息入口+场景入口”,而对于传媒业来说,则是通过免费的信息来引流,进而把控信息入口,再通过服务来收费,即充分挖掘场景入口的商业价值。而打通信息入口和场景入口的核心则是“OTO”,即线上和线下的有机互动,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已经掌控了强大的信息入口的互联网巨头,正在通过“OTO”,打通信息入口和场景入口,以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
[责任编辑:蒋正翔] 1
一周图片排行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张俊伟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院长、教授:赵振华
  北京大学哲学系丰子义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吕薇
光明网版权所有O2O模式在我国音乐文化产业中的应用前景--《东岳论丛》2014年11期
O2O模式在我国音乐文化产业中的应用前景
【摘要】:伴随数字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持续演进,音乐产业向电子商务领域的扩张逐渐加速,与O2O商业模式的潜在关联日渐凸显。O2O模式的应用被视作现代服务业与文化产业的新蓝海,但在排除部分临时性音乐团购服务的情况下,国内目前鲜有成熟且成规模的音乐O2O运营实例。根据O2O模式本地化、体验化、重服务、重社交的特点,从实体唱片、数字音乐、音乐演出行业等角度,可以找到音乐市场和O2O商业模式的融合点。通过定制内容、创新捆绑、精准营销、社群互动等方式和手段将O2O模式运用到音乐商业经营,可以实现音乐内容提供商、平台运营商和音乐消费者"三赢"的局面。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J692【正文快照】:
随着我国B2B、B2C、C2C等传统电子商务市场的繁荣及日渐饱和,以团购为典型样态的O2O商业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子商务形态开始逐步在互联网交易市场中“遍地开花”。根据O2O模式的应用特征及现状,它广泛适用于现代服务业与文化产业的线上商业活动,且更易影响潜在消费者的购买动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晶;;[J];IT经理世界;2011年15期
伍景芳;刘念;;[J];企业研究;2013年06期
李明媚;张宝明;;[J];中国集体经济;2013年1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旭;梁敏;吴军;;[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孙悦;郭醒;;[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年19期
张茜;赵亮;;[J];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12期
姜丽;丁厚春;;[J];商业时代;2014年15期
张荣齐;田文丽;;[J];中国市场;2014年32期
周云玲;;[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4年06期
武峰;;[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辰晨;[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刘鹏;[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李卫锋;[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朱毅;[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王静怡;[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信息与电脑;2012年09期
李靖;;[J];中外管理;2012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钟妮;;[J];环球人文地理;2014年10期
韵狄;;[J];酒世界;2013年02期
;[J];酒世界;201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咏梅;范辰;;[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与决策科学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娟;[N];中国计算机报;2013年
郑重;[N];华夏时报;2014年
杨舒芳;[N];北京商报;2014年
互联网投资人;[N];证券时报;2014年
何雯;[N];企业家日报;2014年
零点研究咨询董事长
袁岳;[N];人民邮电;2013年
辛小雅;[N];通信信息报;2013年
赵娜;[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卢扬;[N];北京商报;2014年
刘颖华;[N];人民邮电;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天夫;[D];东北大学;2012年
满富委;[D];东华大学;2014年
李丹;[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张炜一;[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业界大佬共话音乐产业:互联网时代怎么玩转粉丝经济?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文化名人访股票/基金&
张新华:互联网音乐商业模式还不够清晰
滚石移动副总裁张新华
  消息 8月13日~15日,2013中国大会将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届大会主题为“共建良好生态环境,服务美好网络生活”,话题涵盖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Pv6、创新创业等多个领域。
  会议期间,滚石移动副总裁张新华表示,在中国市场上,音乐消费人均不到10美分。另外一部分电视台的选秀节目火热。传统的创业产业和互联网音乐方面最终商业模式还不够清晰。
  以下为演讲实录:
  张新华:我是来自滚石移动的张新华,我今天跟各位分享交流的话题是关于音乐方面的。那么,标题呢?音乐的春天在哪里?连续三念了,我都来互联网大会都会讲一个关于音乐的话题,每年都有记者问音乐跟互联网什么时候能好?或者什么好的商业模式,现在有人问春天在哪里?我一直没有确切的答案跟想法能跟各位分享。但是,我觉得互联网在向移动互联网的转化过程中,时间走到今天,应该会有一些清晰的模式出来,所以今天跟各位交流一下。
  滚石移动这个品牌是一个滚石加移动互联网,可以这样理解,滚石最早是来自的一个乐队的音乐品牌,后来台湾有唱片,把它发扬光大放在音乐里面了。我们旗下还有两个音乐品牌,一个是面向高富帅人群的,有孙燕姿、张韶涵。我们还有一个是面向互联网的,我们年龄偏小,或者潘咳巳骸N颐枪镜谋尘案液竺嫣致鄣幕疤庥泄叵怠
  那么,这页PPT实际上是这几年数字音乐的一个总体的缩影,或者音乐领域的一个缩影现状。基本上音乐行业,我在昨天一个话题讨论上讲,是被互联网重新解购最彻底的行业,以前传统的唱片经营模式就是版权结构加艺人经纪,它里面包括了代言,包括商演,包括各种歌友会,就是跟艺人相关的收入。另外一部分叫版权,这几年陆陆续续有很多优秀的音乐人,唱片经理人转行,拍电视剧的。等于说这我几年下来当然是不好,这个关系可以有爱恨交加也好,欲说还休。在这个过程中量变的声音是截然不同的,导致这几年一直磕磕碰碰。版权,因为用户的消费习惯问题,导致整个的商业模式是负循环,本身在互联网是免费,非常化的商业模式,但是音乐这条模式,我个人坚持认为是行不同的,因为首先音频的广告模式远远不如效果好,所以大部分从事音乐网站的收入并不好。要么盗版,勉强维持经营,哪怕连给我们最基本的版权费都付不起。所以,我称之为叫负循环。这三个因素,盗版、监管环境,加上消费习惯,导致商业环境负循环了。
  当然,这些东西在这两年水平市场不断的调整已经逐步得到了很大改善,大部分网站都正版化了,但是经营状况你们可以去了解一下,在座的有很多做投资的,在传统的模式下。那么,现在来讲,到今天市场现状格局?在中国市场上,我们消费音乐人均不到10美分。另外一部分电视台的选秀节目火热。这是我们描述的在传统的创业产业和互联网音乐方面交织的一些东西。最终商业模式我个人认为还不够清晰。
  这一页实际上是传统的音乐产业或者叫传统唱片行业它的一个商业模式逻辑,具体不赘述了,大家可以稍微有一个了解。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在这个图的上游那部分基本上没有大的改变,当然也出现了一部分改变,最大的改变是中游方面发生了改变,录音机也好,音响设备也好这些都已经是历史了,因为这部分的改变导致收益大幅度的衰减,用户购买相关产品,当然,音像视频公司也不存在了,或者公司已经不是规模化了。现在很多公司都把唱片去掉改成音乐公司,就是唱片这个载体已经不存在了,变成一个品。市场经济现状很残酷,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这是音乐载体发展的一个轨迹,从留声机、黑胶唱片,到后来的录音机,到MP3、MP4,其实互联网跟音乐打架最厉害的是MP3、MP4这个时代,具体时间点,我印象中04年到07年这个阶段,但是的发展特别快,07年以后,基本上走到今天,MP3、MP4,基本上去三线以下城市也消失不见了,这也是我认为这个行业发生了变化。现在音乐行业的现状,这两页是我借鉴的新财经杂志最新出版的有一个叫董倩(音译)的记者写的。我们内容领域成立了自己的音乐厂商品牌,签了几十个和上百个独立音乐者和我们合作。
  这是目前的用户规模,新的时代已经到来了,新的位置也会重新出现,新的商业结构也会重新出现,这些数字来讲,实际上整个全球的数字音乐行业包括中国的是应用非常广泛,基本上年轻的人听音乐,通过电脑听的都不多了,更多通过手机和各种播放器。那么,在中国来讲,无线音乐用户规模,包括彩铃的,下载的,各种播放器7.5亿左右,中国有10亿左右的用户规模,具体的数据我不去讲了,讲一些我的一些观点。我们公司横跨渠道和领域,很多音乐的同仁如果在媒体上经常哀叹音乐不行了,我希望他们能看到这些春天到来的各种迹象。
  数字音乐用数字化格式已经覆盖了100多个国家,目前为止我个人认为世界上最大的音乐公司是iTunes,因为商业环境的问题唯独没有进军中国,我认为移动互联网在未来是比传统互联网非常好的一个东西,基于几个原因,第一个用户规模,到今天4亿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一些做内容应用服务,前提都是以免费的形式。反而移动互联网上来就是10亿多的基础,未来我相信可能会有10亿移动互联网用户。第二、支付手段,传统互联网时代基本上没有太多的支付手段,中国有14亿人口,银行卡再发达,也很难普及到7亿人,也就4、5亿类似的人群,但是移动互联网7、8亿能上网的用户已经有30亿,已经有银行卡、支付宝,还有6个亿是通过运营商的各种支付手段。第三、这些移动互联网用户有非常良好的付费习惯,在手机上消费任何东西,很清楚有消费的,有免费的。所以,这个角度用户不需要被教育,它只需要保持良好的付费习惯,音乐会跟着起来,音乐收费也就成为一个最基本的可能性,这是我讲的这个。
  这是全球的几个模式,在中国目前最成功的还是增值模式,在未来我相信是移动互联网模式。在移动互联网模式下它具备的几个条件和前提,包括小的细节,包括背景的一些修改,包括智能化的一些工具,包括各种小的应用出现。最后,我也希望在未来音乐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出现,也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我也相信在未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个行业可能跟互联网能够很好的结合,会有更好的未来,有更好的位置感,也会有更好的存在感。这是我今天的演讲,谢谢各位!
  腾讯:今年关于数字音乐收费的传闻一直不断,但是并没有真正的事实上推动,你认为在中国全面付费究竟可行吗?唱片公司是否需要转变死守版权的思路和互联网渠道商、运营商探索更多的商业模式,谢谢!
  张新华:关于这个话题,其实在7月份也有采访问我,首先收费我坚决认为是一种趋势,在全球范围来讲,音乐服务,首先音乐版权,它是私有权,是专属权,不是大众的,不是免费的。收费,在中国因为负循环的模式今天有一定的影响,在移动互联网的过程中它会有一个过渡来存在。在这个过程来讲,我说喊收费,没收上来,别人会嘲笑你。因为它是一个市场行为,有一个相互博弈的过程。在移动互联网来临时代,而这个基础会更成熟,会更有大家谈判过程的空间。为什么在6月份,5月份,或者在去年年底传出一波呢,可能今年年底也会出现一波,是因为授权的原因。比如今年5月31号到明年的5月31号这个授权日期,大家会讨论怎么收费,怎么做,这是一个探讨的过程。
08/15 15:4908/15 15:1008/15 13:3108/15 11:0308/15 10:3108/15 10:1108/14 23:3808/14 21:03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科技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统商业模式的弊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