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常态,对农民有何益处

眉山日报多媒体报刊
第01版:要闻
&&&&&&&&&&
李静调研农业农村工作时强调
深化改革 转变方式 统筹城乡 促进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本报讯(记者 段小锋)新常态、新要求、新举措。新常态下,如何做好明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带着这一任务,昨(17)日,市委书记李静率队前往青神县,深入茶语原乡生态农业园、神果环球食品公司、竹林湿地、椪香园农业园区实地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明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要求部署,适应新常态,深化改革,转变方式,统筹城乡,大力发展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寒冬时节,青神县西龙镇茶语原乡生态农业园的白茶基地内,茶花盛开,花香四溢。李静来到园区,蹲下身子,察看白茶长势,并听取项目业主情况汇报。得知该园采取“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模式,坚持高标准规划、规模流转土地、完善基础设施、标准化种植、发展都市近郊型观光农业,带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300多人,人均增收5500元,李静对此表示肯定,“你们的路子对、方向对、成效好。发展观光农业,可以带动旅游业发展,从而致富农民、建设好农村。”&&位于青神县南城镇兰沟村的中国首家竹林湿地以竹林景观为基底、以青神历史文化为背景、以青神竹编为特色,是“千湖之城”重点项目之一。李静认真听取了项目相关情况汇报,要求相关部门加强规划引导,创新机制,整合资源,积极争取,切实发挥涉农资金的最大效益。&&青神县椪香园农业园区今年整合涉农项目11个,推广新品种4个,新植高换椪柑1.5万亩,新(改)建标准果园5500亩,新培育椪柑业主、专合组织、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85个。驱车椪香园,李静听取了园区发展情况汇报,并不时询问有关情况,对当地政府吃透中央、省、市深化农村改革精神创新农业发展方式给予肯定,要求坚定不移走规模化、高效化、特色化、生态化之路,发展高效农业、优质农业。&&在青神县,李静还调研了椪柑产业配套项目——眉山市神果环球食品公司,并听取了青神县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情况汇报。&&在下午召开的座谈会上,市级农口部门主要负责人作了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打算情况汇报。李静对农口各部门2014年工作给予了肯定,对新常态下农口部门如何做好2015年工作提作出具体安排。&&李静强调,2015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要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央和省委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部署,认真研究,积极探索新常态下农业农村发展机制体制,深化以加快推进确权颁证、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加快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等为重点的农村各项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城乡统筹发展。&&李静强调,各级各有关部门务必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农业农村工作新常态,认真谋划2015年农业农村工作思路、工作举措和工作目标,推动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在现有基础上开创新局面、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跨越。&&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黄跃,市政府副市长钟毅,市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调研和座谈。
Copyright 眉山日报数字报刊
所有内容为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当前位置:&>&&>&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对镇域发展而言,尤当如此。“干老百姓愿意干、喜欢干的事;老百姓不认可的事,坚决不干。”在布局谋篇时,泗水县中册镇的党员干部总坚守这样的原则。更可贵的是,在实践中,他们不光有热情,还保持了着眼长远的理性、韧性。  在深刻转型、观念多元、利益交织的今天,中册镇党委书记张永强带领的班子在“一根针”穿起“千条线”的压力下勇于担当,充满艰辛拼搏的精神。他们带领下的中册镇,不仅稳稳步入富裕、文明镇行列,更坚守生态底线,逐步构建起镇域经济新常态。当地经济发展不仅高效,更有后劲;社会发展不仅更文明,更显和谐。  初夏,走马泗水县中册镇,处处能让人感受到“以百姓心为心”、科学持续发展的活力。农业:示范园当战场“复员”能人回村  5月26日,位于泗水县中册镇的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内,一派忙碌气象。着装整齐的“职业农民”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看他们的认真与专业,已完全没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无奈与辛苦。  “这里是我们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镇的主战场,”该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李延东说,“这里的菜很‘高贵’。”  确实是战场!林立的87个高标准温室大棚,总面积450亩,产出西红柿、丝瓜等十多个品种的蔬菜,畅销济宁、莱芜等周边市区。更重要的是,这个战场上,还锻炼出了不少的种菜能手――近3年来已有80余人从这里“毕业”回村“另立锅灶”。正是这些“复员”的能手,在各村带起了品牌、规模,以现代经营意识影响了更多的农民,在全镇形成了现代农业“多点开花”局面。农业大镇中册,由此面目一新。  这背后,是该镇党委、政府从群众的需求出发,确立“以市场为导向,以瓜菜为基础,着力培养种菜能人,启动一村一品工程”的基本思路。  从2010年起,中册镇农业里“现代面孔”开始逐渐增多。故县西瓜、东杨庄大蒜、西杨庄土豆、临泗村韭菜,一个个专业村犹如雨后春笋,蓬勃而起。瓜菜全年种植3万亩,直接增加了当地群众收入。  镇党委、政府更因势利导,促其“抱团作战”。当地先后成立瓜菜、林果、畜牧等协会9个、合作社53个,入会会员达1600人。近年来,镇上还先后组织新型职业农民等各类培训18场次,受训人员达2000人次。不仅西瓜、花生、大蒜、西红柿、丝瓜等产品获得绿色认证,“泗水小麦”也成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工业:坚守生态底线对越线项目关门  发展工业,中册镇党委政府外引内生,在盘活闲置资产的同时,更注重为镇域经济注入新的科技活力。如今,当地先后建成永春堂生物科技、食为天食品、佳香食品、银山花生、必可成可降解树脂、泰然桶业等8家现代化科技企业。  如“土生土长”的永春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围绕银杏,先后开发出茶、蛋白片、蛹虫草固体饮料、系列化妆品日化品等,其产品年产值达6000万元。高科技研发跟进,深加工精深,让银杏身价倍增。  同时,中册人始终心挂“生态”,而这也恰与县里打造“生态泗水”战略契合。“我们在引进项目时,坚守生态底线,绝不干‘顾此失彼’的事。”张永强说。  为坚守这条“生态红线”,中册镇将许多“不生态”的大项目“拒之门外”,反过来,这却更加引来更多的生态项目落户,并逐步形成集聚之势。投资3.7亿元的济宁鸿润食品、总投资12亿元的必可成降解树脂公司、投资1.2亿元的济通商贸物流项目、投资3.2亿元的华亨光伏农业观光旅游产业园项目等等,都先后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速度和质量并非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相斥关系。中册企业发展的速度、深度,让记者领略了基层干部工作“远谋近施”的难度与强度。旅游:保护与开发并重发展要美丽更要长久  中册镇“北枕山,南近河”,自然风光优美,境内大小山峰几十座,千姿百态;中册河、石桥河等与泗河交错汇集,30多座水库塘坝星罗棋布,生态山水为旅游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龙门山、西侯幽谷更堪称人间仙境、世外桃源。  “我们要保护与开发并重,两者不可偏废,实现美丽发展。”这是张永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因为他懂得一个道理:良好的生态就像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矿,但只有科学开采,才能不断释放绿色能量。为此,在开发建设之初,他们就将保护作为开发的前题,宁愿发展慢一些也要走稳、走扎实。  由山东火炬集团总投资10亿元开发的西侯幽谷景区,镇里派专人盯紧靠牢,严格按照总体规划稳步推进。近年来景区持续绿化,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如今,该景区被誉为“鲁南第一大峡谷”,它和凤仙山构成“龙凤幽谷自然生态旅游区”旅游版块,进而与泗水县各大旅游版块遥相呼应。  保护与开发并重的理念更渗透到全镇旅游业的细节。泗水第二高峰龙门山景区的开发亦然,借助山东省地质公园项目,景区的自然生态引人入胜。游人置身其中,身心顿可回归自然。中册旅游业的风声水起,为当地餐饮业带来了无限生机,苏氏全羊馆、孔府酒店、龙门山庄等一大批极具特色的饭店应运而生。同时,该镇还依托各景区搞起了采摘园、乡村游、槐花节、采摘节等各类活动,将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摘、冬赏雪融为一体,令周边游人流连忘返。游人如织,让越来越多的中册人吃上了“生态饭”。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我们要把龙门庄村打造成为一个特色餐饮村,”镇长李德寒以一村为例说,“现在全镇工作思路是一盘棋。”从今年3月初起,该镇已先后启动10个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各村各有特色,“不搞‘孤星独明’,但求‘众星灿烂’”。每个村都得有各自优势,形成优势互补。  回望发展路,中册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选择了“生态立镇”的科学崛起之路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态模式。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生态”正承载着中册人的光荣与梦想,续写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本文相关新闻京东从自身仓储物流优势切入,今年将在重庆20多个区县建立农村电商服务中心,在中心乡镇建立京东帮服务店;而苏宁云商通过改造、新建乡镇服务点,将电商触角伸向干线物流覆盖的农村地区。
2014年全国农村电商销售额已经超过了1400亿,其中生鲜电商交易规模达到260亿元。据有关机构预测, 2016年全国农村网购市场总量有可能突破4600亿元, 10年或者20年后,农村网购市场或将超越城市。
CORRELATIVE
关注重庆经济,凝聚发展共识。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 "新常态下重庆经济新作为"大型网络访谈节目。"互联网+"像一股风潮正在改变传统产业的思维方式。不久前,重庆市发布了一份《重庆电商进乡村工作方案》,被媒体称为重庆发力农村电商的纲领性文件。今天,我们就"重庆农村电子商务"的话题邀请到了重庆市商业委员会副主任廖红军和秀山县委常委、副县长王木林作客新华网。两位嘉宾和网友们打个招呼吧。
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重庆市商委副主任廖红军。
大家好,我是秀山县政府副县长王木林。
我们注意到,包括京东集团、阿里巴巴、苏宁云商等知名电商平台近来都加强了农村的布局,重庆不久前也专门出台了工作方案。想请问廖主任,为什么农村电商话题会在近期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呢?
电子商务有其自身非常鲜明的特点,它拥有不受时间限制,不受地域限制,不受货架限制等优势。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既契合了城市人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又方便了农村居民网上购物、在线缴费、在线订票等生活需求,让广大农民足不出户同样享受到城里人购物的便利、实惠和放心。
可以说,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调结构、转方式,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加速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是培养新型农民、推进创新创业的有效举措,有利于搭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网络,有利于促进农产品依托互联网打造品牌,卖得更远、卖得更好,有利于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扩大农村消费,改变农民生产生活,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今年年初,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大力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商平台建设,加强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
我国几大知名电商乘势而为,阿里巴巴提出投入100亿元实施农村电商"千县万村"计划,试点推进县乡村运营体系建设;京东从自身仓储物流优势切入,助力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今年将在我市20多个区县建立农村电商服务中心,在中心乡镇建立京东帮服务店;而苏宁云商通过改造、新建乡镇服务点,将电商触角伸向干线物流覆盖的农村地区。
同时,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传统涉农企业积极触网,农民专业合作社踊跃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开店,农产品电商网站风起云涌,很多农产品在网上平台热销,农村电商已呈燎原之势,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当下的"互联网+"热潮,确实为发展农村电商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廖主任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下目前重庆甚至全国农村电商发展的现状呢?
在当今信息消费大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市场正在加速形成。目前仅在淘宝、天猫平台上注册的农村网店数就超过了160万个。2014年全国农村电商销售额已经超过了1400亿,其中生鲜电商交易规模达到260亿元。据有关机构预测, 2016年全国农村网购市场总量有可能突破4600亿元, 10年或者20年后,农村网购市场或将超越城市。
重庆的电商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重庆一直在主推城乡统筹,特别是城乡商贸统筹,以此为抓手,整合资源,加大扶持,强化措施,鼓励流通、农业、加工企业积极利用电子商务开展网上促销,结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网络体系,搭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网络,加强与京东、苏宁等电商企业的合作,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应用普及。
我们有这样一组数据,到2014年底,全市农产品涉农网店已达1645家,现有涉农电子商务代运营企业62家,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60个,网上销售农特产品品种14510个,交易总额超过10亿。涌现出香满园、鲜立达、天农八部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其中香满园2014年线上销售已超过1亿元,成为全国农产品电商平台20强。
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在区县党政重视程度、产业发展水平、市场规模、普及应用程度等方面都得到较快发展,电子商务正在成为推动传统农村流通模式创新和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我们都知道,作为电子商务的薄弱环节,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会面临诸如物流等多方面的问题,廖主任能不能系统介绍下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都面临哪些方面的瓶颈呢?
概括起来是三大瓶颈,第一个瓶颈就是农村电商物流的配送不便。全国来看有高达六成的居民认为快递的收件不方便,除了中国邮政外,其他快递企业的营业网点最多只建设到县城,偏远的乡镇尚未涉足。物流行业上门收货、准时送货、货款代收这些电子商务最基本的服务更是无从谈起,自然影响到农村电子商务的开展。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工业品下乡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难以解决,一些地区山高坡陡,导致不管是商品送进还是产品送出,都存在成本高、时间长的问题,成为制约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瓶颈。同时,冷链物流的相对欠缺,保鲜技术、储存能力、配送力量等存在差距。
二是农村电商专业人才不足。农产品进城不仅要有货真价实的产品,还要有营销手段,比如网店美工、信息采集、在线客服、营销推广、行情分析、促销活动策划,到通过各种网络途径传播产品信息等等,一方面需要有比较强烈的经营理念,同时又要懂得互联网知识和电子信息工具开拓业务渠道的这样一些复合型人才。
由于农村地区地处边远,发展较为落后,缺乏市场概念和服务意识,企业运营能力需要提高,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有待改善,导致电商专业人才外流。多数农村孩子上完大学到城市就业很难回流,即使有部分回乡搞电商,但不尽人意的创业环境又使之屡屡受挫,不得已又转战大城市。培养本地的人才,培养留得住的人才,任重而道远。
三是农村电商服务网点缺乏。搭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商贸流通网络,需要建立完善农产品网络销售体系和农村网络消费服务体系。由于农村人口散居、面广,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缺乏统一又专业的服务网点,服务体系不健全,导致农村商品配送难、农产品送出难。
王县长,秀山被称为"边城"。但秀山在去年就比较早的发布了农村电商发展规划。能不能介绍下秀山决心发展农村电商的初衷?廖主任刚才提到的瓶颈问题具体到秀山又表现在哪些方面?
对,秀山正是沈丛文笔下的边城,地处武陵山复地,区位独特,农产品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农村电商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
秀山发展农村电商的初衷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想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促进农业生产模式、组织模式、管理模式、商业模式创新,进一步提升秀山农业组织化、标准化、市场化水平,推动秀山农业农村加快发展、农民增收致富。
二是建设好武陵现代物流园区,实现买武陵卖全国、买全国卖武陵的战略构想,建没边贸中心城市是县委政府按照市委、政府五大功能分区的战略要求,确立的商贸发展目标,客观需要我们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
三是解决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问题,让农民与城市居民享受同样的商业服务,把农产品卖出去,让农民增收致富,也需要进行这样的路径选择。四是武陵山农产品产业链和民族工艺品产业链的形成需借力电子商务的推动。因此发展农村电商是秀山的必然选择。
廖主任,刚才提到了重庆发展农村电商方面面临的瓶颈,那么重庆将如何发力来破解这些瓶颈呢?
突破破解这些瓶颈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战略,我们按照商务部、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市商委正联合相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能职责,破解农村电商发展瓶颈,加快推动农村电商发展。
当前,市商委的主要任务是牵头落实好《重庆市电商进乡村工作方案》,重点抓好五个一批,即:打造一批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一批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培育一批农村电商带头人(企业、代理商、经纪人),支持一批涉农、加工企业开展网上经营,组织一批农网对接活动。具体工作任务就是要引导区县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在中心镇等有条件的乡镇及所属村建设100个以上的电商服务站(点),与团市委、市妇联一道开展千名农村电商带头人培养计划,加强带头人实操培训,在农村培育一批电商带头人、代理商、经纪人,组织1000户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农村企业通过开设网上旗舰店(专卖店)、依托第三方代代运营和加入知名平台自采渠道等方式开展网上营销。
通过区县的电子商务服务中心、配送中心,乡镇农村电商服务站、村级农村电商带头人来搭建县乡村三级农村电商运营体系,破解三大瓶颈。
刚才提到了重庆要在区县建设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中心镇建设电子商务服务站,能不能请廖主任介绍一下这些中心和服务站的职能?
区县农村电商服务中心是这个区县农村电商发展的一个组织保障体系,由当地政府、协会、企业、网商、服务商代表等组成,主要为政府制定政策等当好参谋助手,整合与连接当地网商、供应商、服务商资源,提供相关培训等服务,以及加强与外部平台的对接,推进乡镇及村级电商站点发展等。
中心镇电商服务站是中心镇及周边乡镇电商服务的中转站,承担服务本镇并辐射周边的功能,具备快递物流双向传送、帮助农村群众实现网络代购代销,培育农村网购群体,帮助当地优质农产品触网营销。村级农村电商服务点主要是依托万村千乡农家店,增加网络代购代销等功能,帮助附近农村群众代收代传网购包裹。
农村电商带头人以农村青年能人特别是涉农企业负责人、家庭农场主、专业合作社骨干、种养大户中的村干部、优秀妇女、返乡创业青年、大学生村官等为重点,择优确定为带头人并加强电商培训,引导他们帮助村民网上代购商品、代销当地农产品,支持带头人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开设网店,示范带动更多农村青年、妇女依托电子商务创业致富。
农村发展电商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把当地产品通过电商渠道卖出去。但我们知道目前农产品大多产业化程度不高、品牌缺乏,想问王县长秀山是如何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的?
这个问题是农村电商的短板,我们必须花大力气来解临安市白牛村傎得大家学习借鉴,目前的通常作法,一是重视农产品品牌的挖掘和培育,再是采用政府名义进行备书说明。这方面我们两年前就作出了工作布署,注册了"武陵遗风"和"边城故事",作为我县电商产业发展的两大品牌,"武陵遗风"主要是针对武陵山区特色农产品,进行全面优选,整理、挖掘,建立加工、制造、包装等产业化流程,打造属于秀山自己的特色农产品。
据初步统计,武陵山区特色农产品有7600余种,可用于网络销售的760余种,为发展特色农产品电商提供了广阔的开发空间。 "边城故事"主要是挖掘民族文化元素,将优秀、独特的民族文化予以"物化",生产加工特色手工艺品及旅游商品开发。我县启动启动武陵山特色农产品加工中心建设以来,在中央工艺美院、四川美术学院、中国服装协会、中国包装设计委员会、中国微电影协会等机构的帮助下,开发上线销售品牌工艺品300余款,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链初具雏形,力争三年, 建成集"研、产、销"为一体的民族工艺品特色产业链,实现1000款特色工艺品上网销售.为电商发展奠定品牌基础。同时县里成立了电商发展领导小组,协调各有关部门为农产品的质量把关认证,在营销上必要时我们以政府的名义进行备书说明,增加消费者的信心。
其实不论是都市区还是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都面临自建平台与借力知名平台的选择,想请问下两位嘉宾如何看待这种选择,具体应该如何做?
电商平台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重要载体。但不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都要去自建平台,目前可供使用的电商平台太多,淘宝、京东、苏宁等知名平台几乎涵盖各种品类,都在实施渠道下沉,自建县乡村运营服务体系,必将覆盖城乡广泛区域。一些地方也在探索建立覆盖本地、方便群众的地方性平台,但我们并不鼓励区县都去自建平台,主要是避免重复建设,浪费资源,我们更加主张加强与知名平台的合作,利用现有的平台促进本土电商发展。
这个问题目前争论也比较多,我们认为最现实的作法是先选择第三方平台、培养和锻炼队伍、熟悉流程、增强操作技能,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可考虑自建平台。而自建平台一定是在实践中寻找到的最适合自己应用的平台。武陵生活馆就是秀山自己的网批平台、很好用、很实用、很适合我们自己的模式。
目前,重庆许多区县都制定自身的农村电商发展规划。王县长,结合秀山这一段时间以来的探索,在农村电商方面秀山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呢?
实践证明,电商发展应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敢于创新,一步一个脚脚印做大做强。农村电商发展没有固定模式,各地都有其自己的特点,全国有名的义乌青岩牛村和临安市白牛村,特点最具代表性,一个依托义乌商贸城丰富的线下产品,一个依托自身地方特产山核桃发展了电商。
我们有一个现代的物流园,有丰富的线下商品,商贸物流要素齐备,加之武陵山丰富的名特优农产品和民族工艺品,可为农村电商提供产品支持,秀山物流园区正处在发展期,需要一个创新的模式引导,电商应势而为。在人力资源方面两年我县就从北京引进了专业的电商导师团队,培养了60多名涵盖仓储,物流等多领域的电商精英人才和370多名淘宝客。
在电商产品开发上,我们在物产资源管理和品牌运作上动作较早,未雨绸缪,着力培育以农产品为符号的"武陵遗风"和以民族工艺品为符号的"边城故事"两个品牌。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了有力产品支持,比如我们对土鸡蛋的包装进行革命性的创新,获取了自己的专利,改写了土鸡蛋不能快递的历史。
武陵生活馆是我县自己打造的农村电商平台,是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是信息手段在农村的综合运用,整合快递物流、金融、邮政、农资、票务等三方服务完善了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基本功能,突破了农村电商平台的买卖功能,延伸了为民服务功能。实现了"网上买店里买,什么东西都能买;网上卖店里卖,什么东西都能卖;能存款能取款,还能帮你办贷款;水电费电话费,帮你代缴各种费;寄包裹取快递,代买车票真便宜;供农资收特产,搞活经济促发展"。这种模式能很好的解决中央所想,农民所盼的民生难题。能让农民的触电意识和农业企业的触网意识不断增强,当农业、农村、农民离不开互联网的时候,农村信息化的广泛运用将会成为农村发展的新常态。
我们整合了境内快递物流企业,成立了电商物流分发中心,创立了全新的城乡配送一体化模式。一句话秀山破解了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难题。
廖主任,如今重庆许多区县都面临发展农村电商方面的路径选择问题。您认为就重庆区县的实际而言,应当选择什么样的路径呢?
选择什么样的路径,其实最根本的是要切合本地实际,近年来,重庆各个区县都在积极的探索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有一些经验和成果可以借鉴,有一些路径或者模式也可以参考。
我们大致归纳了这样三种模式,第一种就是刚才王县长提到的秀山县的模式,就是依托现代的物流园,引进专业的电商团队,打造云智网商城,强化电商企业孵化,推动区域电商发展。第二种模式就是现在的永川区和荣昌县的模式,他是以快递服务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为重点,推动农村的电子商务发展。这种模式是叫快递+电商的模式。第三种模式是酉阳的模式,酉阳就是以招商引资为突破,以整体打造为方向,推动农村的电子商务。今年3月,酉阳县与浙江赶街网公司合作,浙江赶街网公司投资1500万元在酉阳新注册一家电子商务企业,在酉阳县建成1个酉阳赶街县级运营中心,278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包装打造5-8个酉阳特色农产品上网销售。
根据以上几个区县的实践来看,我们认为,区县在路径选择上,更应该结合实际,突出自身产业特色和优势,重点突出三个方面:一是物流配送体系和机制,我想应该完善县乡村三级的配送,要整合资源,着力解决好由乡镇到村最后一公里的物流瓶颈。第二个方面就是要加强县域的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乡镇站点建设,注重龙头产品品牌培育和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标准化,分级包装,加工配送等设施,促进农产品依托网络销售。
第三要构建农村的电商发展的一种生态,重点是要抓好培训。培训的重点就是要对我们的县乡镇的政府机关,对相关的企业,对合作社以及农民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电子商务的政策、理论、实操等方面的培训。重点培训农村的那些青年,返乡大学生还有退伍军人,从而把农村电商发展的生态环境,生态体系构建好。我想从这几个方面去着力,那么农村的电子商务应该能够找到适合自身特色的路径。
谢谢廖主任,也谢谢王县长。的确,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不仅是新常态下稳增长、促消费方面的举措,更是改善民生、扶持"三农"的重大战略。在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新华网将持续关注重庆经济领域的新作为、新亮点。谢谢各位网友收看,再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发展新常态 的文章

 

随机推荐